GB 50635-2010 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GB 50635-2010 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9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57208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 50635-2010 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colour domain coverageratid

在CIE1976均匀色度空间(u,),显示设备显示的色域面积 (即三基色R、G、B三角形的面积)占均匀色度空间(u,)全部可 见光谱(从380nm至780nm)所对应面积(0.1952)的百分比。

horizontalviewing angle

当显示屏水平方向的亮度为其水平方向法线处亮度的一半 时QB/T 4619-2013 棘轮扳手,该观察方向与其法线的夹角为水平左视角或水平右视角,水平 左视角和水平右视角夹角之和表示水平视角

vertical viewingangle

当显示屏垂直方向的亮度为其垂直方向法线处亮度的一 该观察方向与其法线的夹角,为垂直上视角或垂直下视角, 上视角和垂直下视角夹角之和表示垂直视角。

2.0.22三基色荧光灯

lluminance

表面上一点的照度是入射在包含该点面元上的光通量除以 元面积之商。

2. 0. 24 色温

colourtemperature

当某一种光源(热辐射光源)的色品与某一温度下的完全辐 黑体)的色品完全相同时,完全辐射体(黑体)的温度。

2. 0. 25显色性

olourrendering

照明光源对物体色表的影响,该影响是由于观察者有意识 意识地将它与参比光源下的色表相比较而产生的

colour rendering index

在具有合理允差的色适应状态下,被测光源照明物体的心 单色与参比光源照明同一色样的心理物理色符合程度的度量

由于视野中的亮度分布或亮度范围的不适宜,或存在极端 化,以致引起不舒适感觉或降低观察细部或目标的能力的视

luminaire efficiency

在同等条件下,灯具发出的总光通量与灯具内所有光源发出 的总光通量之比,也称灯具光输出比。

3.1.2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应包括音频系统、视频系统和灯光系

1音频系统应保证会场有足够大的声压级,声音应清晰、声 场应均匀。 2视频系统应保证会场图像清晰。 3灯光系统应保证会场照度、色温。 3.1.3会议电视会场系统从工程设计开始,应与建筑结构设 计、建筑声学设计、装饰装修设计和其他有关工程设计专业密 切配合

3.1.4会议电视会场音频系统中

选配接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 值》GB/T14197的有关规定。系统设备之间宜采用平# 方式。

3.1.5会议电视会场视频系统中,模拟信号传输的电气互

接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视听、视频和电视系统中设备互 优选配接值》GB/T15859的有关规定。

3.1.6会议电视会场系统所采用设备的性能指标及技术要求应

3.1.8会议电视会场的各种吊装设备和吊装件必须有可

1.9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应提供完整的图纸及说 件,并应包括系统配置清单、原理框图、设备布置图和管 等。

3.2.1音频系统应由传声器、音源、扬声器、调音台、周边音频设 备、功率放大器、监听、录音设备和编解码器等组成。 3.2.2传声器及音源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2.1音频系统应由传声器、音源、扬声器、调音台、周边音步

备、功率放大器、监听、求音设备和编解码器等组成。 3.2.2传声器及音源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配置会议用指向性传声器,传声器数量宜以会议主持人 和发言者的人数确定,并应有备份。 2传声器的指向性、频率响应、等效噪声级和过载声压级等 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传声器通用技术条件》GB/T14198 的有关规定。 3传声器应采用平衡输出方式,并应使用音频屏蔽电缆连 接。 4宜配置录音机、激光唱机等音源设备。 3.2.3扬声器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扬声器系统应根据会场的体形结构、容积、装饰装修进行 语言清晰度和声场分布设计,确定扬声器系统的数量、参数、方位。 2扬声器系统可设置主扬声器和辅助扬声器,并应符合本规 范第4.1.1条的规定。 3主扬声器应设置在会场主席台或主屏幕显示器附近,并应 满足系统声像一致要求。 4辅助扬声器宜设置在会场项棚或侧墙上,并在其传输通路 中宜配备电子延时设备。 5当会场设置主席台时,宜设置主席台返听扬声器系统。 6扬声器米用流动方式时,支架应稳重结实。 7扬声器系统宜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1应配置会议用指向性传声器,传声器数量宜以会议主持人 和发言者的人数确定,并应有备份。 2传声器的指向性、频率响应、等效噪声级和过载声压级等 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传声器通用技术条件》GB/T14198 的有关规定。 3传声器应采用平衡输出方式,并应使用音频屏蔽电缆连 接。

1扬声器系统应根据会场的体形结构、容积、装饰装修进行 语言清晰度和声场分布设计,确定扬声器系统的数量、参数、方位。 2扬声器系统可设置主扬声器和辅助扬声器,并应符合本规 范第4.1.1条的规定。 3主扬声器应设置在会场主席台或主屏幕显示器附近,并应 满足系统声像一致要求。 4辅助扬声器宜设置在会场项棚或侧墙上,并在其传输通路 中宜配备电子延时设备。 5当会场设置主席台时,宜设置主席台返听扬声器系统。 6扬声器米用流动方式时,支架应稳重结实。 7扬声器系统宜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3.2.4调音台、周边音频设备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调音台应根据功能要求配置带分组输出的设备,输入、输 出通道应有备用端口。 2调音台周边应按需要配置分配器、均衡器、反馈抑制器、延 时器等设备。 3周边音频设备可采用数字音频处理设备,数模接口宜匹 配。 4根据功能要求,应配置音频矩阵切换器,并应有备用端口。 5音频矩阵切换器与视频矩阵切换器应具同步切换功能。 3.2.5功率放大器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功率放大器应根据扬声器系统的数量、功率等因素配 置。 2功率放大器额定输出功率不应小于所驱动扬声器额定功 率的1.50倍。 3功率放大器输出阻抗及性能参数应与被驱动的扬声器相 匹配。 4功率放大器与扬声器之间连线的功率损耗应小于扬声器 功率的10%。

3.2.6监听、录音设备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控制室内应配置有源监听音箱,并应与会场的声 量相一致。 2在编解码器的输入端口,宜配置单独的音量电平表 场的总控室宜配置多路音量电平表。 3系统宜配置录音设备。

1在控制室内应配置有源监听音箱,开应与会场的声音变化 量相一致。 2在编解码器的输入端口,宜配置单独的音量电平表。主会 场的总控室宜配置多路音量电平表。 3系统宜配置录音设备。 3.2.7编解码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1编解码器应具有回声抑制功能。当其不具备回声抑制功 能时,应单独配置回声抑制器。 2编解码器的音频端口为非平衡端口时,宜将非平衡转换至 平临

3编解码器与音频电路接口之间,应电平匹配。 4应根据编解码器的音频端口类型,配置性能相匹配的传输 电缆。

3.3.1视频系统应由摄像机、信号源、屏幕显示器、切换控制、监 视、录像编辑和编解码器等组成。

1会场应设置至少2台摄像机,并应分别用于摄取发言者图 像和会场全景。摄像机宜选用清晰度高的产品。 2摄像机应根据会场的天小和安装位置配置变焦镜头。 3摄像机宜配置云台及摄像机控制设备。云台支承装置应 牢固、平稳。 4摄像机传输电缆在5.50MHz衰减大于3dB时,应配置电 缆补偿器。 5宜配置放像机、播放器、图文摄像机等视频信号源设备,其 生能指标应符合系统整体技术指标要求。 6当会场需要显示计算机图像信号时,应设置计算机图像信 号输人接口,接口数量、位置应根据系统功能确定。 3.3.3屏幕显示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会场应设置至少2台屏幕显示器,并应分别用于显示本 端会场和远端会场的图像或数据信息。 2屏幕显示器的设置应根据会场的形状、大小、高度等具体 条件,使参会者处在屏幕显示器视角范围之内。屏幕显示器大小 应按下式计算:

1在会场应设置至少2台屏幕显示器,并应分别用于显示本 端会场和远端会场的图像或数据信息。 2屏幕显示器的设置应根据会场的形状、大小、高度等具体 条件,使参会者处在屏幕显示器视角范围之内。屏幕显示器大小 应按下式计算:

3屏幕显示器与参会者之间应无遮挡,应使参会者能清晰地 观看到屏幕内容。 4在海拔高度小于或等于2200m时,可采用PDP、LCD、 CRT、投影等显示器;当海拔高度大于2200m时,不得采用PDP 显示器。 5当采用前投影时,投影机应低噪声。 6会场不宜采用有缝的视频拼接显示墙。 7为主席台人员设置的显示器,应采用PDP、LCD、CRT,并 宜落地安装,高度不应遮挡参会者的视线。

3.3.4切换控制设备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会场摄像机为2台及以上时,宜配置同步切换设备,并应 选择最佳迪面同步播出。 2当一路视频信号需要同时分送至几个接收点时,应配置视 频分配器。 3当几路视频信号需要选送至一个接收点时,应配置视频切 换器。 4当同时输入输出多路视频信号,并对视频信号进行切换选 择时,应配置视频矩阵切换器,并应有备用端口。 5视频切换控制设备的输人输出端口应与编解码器、屏幕显 示器等接口相匹配。 6当系统具有计算机图像信号传输功能时,应根据图像信号 的分辨率配置性能相符的分配器、切换器或矩阵切换器。 7传输电缆的距离应根据信号的传输方式和信号的分辨率 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464的有关规定。 8当需要叠加会标、通知等图文要求时,应配置学幕机。 9 视频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应采用同一时钟、同步切换。 3.3.51 监视、录像编辑设备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器,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系统整体指标要求。 2当监视多路图像信号时,宜采用大屏幕多画面显示设备。 3系统宜配置录像机、刻录机等录像编辑设备,其性能指标 应符合系统整体指标要求,并应符合不间断录像的要求。

1应根据编解码器的视频端口类型,选配性能相匹配的传输 电缆。 2:当在会议电视系统传输带宽以内设置网络管理系统时,其 控制信号宜采用分级控制方式,并应由网络管理系统统一管理。 3当在会议电视系统传输带宽以外设置网络管理、数据传输 等内容时,应根据功能需要单独设计。

3.4.1灯光系统应由光源、灯具、调光、控制系统等组成。 3.4.2会场灯光照明平均照度应符合表3.4.2的规定。

3.4.1灯光系统应由光源、灯具、调光、控制系统等组成。

表3.4.2会场灯光照明平均照度

3.4.3光源、灯具的设计应符合

1光源的显色指数R应大于或等于85。 2光源的色温应为3200K、4000K或5600K,并应使所有光 源的色温一致。 3光源应采用发光效能高、寿命长的产品。 4 灯具应配置效率高的产品,亮度宜具有连续可调功能。 5 在主席台座席区和会场第一排座席区宜设置面光灯。 6 灯具的外壳应可靠接地。 7灯具及其附件应采取防坠落措施。

8当灯具需要使用悬吊装置时,其悬吊装置的安全系数不应 小于9。 9灯具的电气、机械、防火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灯具一 般安全要求与试验》GB7000.1、《舞台灯光、电视、电影及摄影场 所(室内外)用灯具安全要求》GB7000.15的有关规定。 3.4.4调光、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应能实现分区控制,并宜将部分分区设置具有调光功 能。 2灯具应根据光源的不同配置相应的调光设备。 3 当调控设备较多时,宜设置单独灯光控制室或机房。 4采用可控硅调光设备的电源时,应与会场音频、视频系统 中的设备电源分开设置,并应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扰视、音频设备的 措施。 5调光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 6 灯光电缆必须采用阻燃型铜芯电缆。

3.5.1摄像机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摄像机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摄像机的安装高度宜按下列公式确定(图3.5.1)

武中:H摄像机的安装高度(m);

图3.5.1摄像机安装高度示意

D一摄像机与被摄对象之间的水平距离(m); H一摄像机与被摄对象坐姿水平视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m); Hz一被摄对象坐姿平均身高(m),宜取1.40m; H3一主席台高度(m),取0.20m~0.40m;当无主席台时, 取; 9一一摄像机的垂直摄像角()。 2摄取发言者图像的主摄像机垂直摄像角宜小于或等于 10°,水平左摄角或水平右摄角宜小于或等于45°。 3摄取会场全景或局部场景的辅助摄像机宜根据会场的规 模和布置设置。 4摄像机的图像画面内不应有灯具、前投影等遮挡画面的物 体,并应避免强光直射干扰。 5摄像机可采用固定安装或流动安装方式。 6当摄像机在墙面固定安装时,摄像机的安装高度宜小于或 等于2.50m;当摄像机吊挂安装时,摄像机底部高度宜大于或等于 2.20m。

图3.5.2显示器安装高度示意

H'=H'i+H'2+H's H',=D'tang

D一参会者与显示器之间的水平距离(m); H一一参会者坐姿水平视线与显示器中心水平线之间的 垂直距离(m); H2一参会者坐姿平均身高(m),宜取1.40m; H3一一主席台高度(m),取0.20m~0.40m;当无主席台 时,取0; '—一参会者与显示器中心法线的垂直视角。 2参会者与会场主显示器屏幕垂直观看角宜小于或等于 20°,与会场主显示器屏幕水平观看角应小于主屏幕显示器的水平 视角参数。 3主显示器的底边离地面高度宜大于或等于参会者坐姿平 均身高和主席台高度之和。 4会场辅助显示器宜根据会场的规模和布置设置;当显示器 吊挂安装时,显示器底部距地面宜大于或等于2.20m。落地显示 器宜配置垂直观看角可调节的活动支架,并应使其法线方向对准 观看者。 5显示器屏幕前应避免直射光、眩光的影响。 3.5.3投影机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会场投影机屏幕的布置宜符合本规范第3.5.2条的规 定。 2、投影机与屏幕的投射距离应根据屏幕尺寸、投影机和镜头 参数确定。 3当投影机吊挂安装时,机架底部距地面宜大于或等于 2.20m。 3.5.4扬声器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扬声器系统应按声场设计的位置、高度、角度布置。 2扬声器系统的布置和传声器位置应避免产生反馈啸叫,并

3.5.4扬声器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扬声器系统应按声场设计的位置、高度、角度布置, 2扬声器系统的布置和传声器位置应避免产生反馈啸叫, 使传声器指向性的正向主轴置于扬声器主轴辐射角之外。 3固定墙面安装的扬声器与墙面、侧墙的距离宜大

200mm。当吊挂安装时,扬声器底部距地面宜大于或等于 2.20m。

5.5灯光的布置应符合下列

1主席台面光灯的布置应投射座席处,投射夹角与主席台座 帝处的1.40m水平面的角度宜为45°~50°。 2主席台背景墙的垂直照度宜为主席台垂直照度的40%~ 60%;会场墙面的垂直照度应小于会场垂直照度的50%。 3前投影屏幕中心区的垂直照度应小于主席台垂直照度的 20%

1会场桌椅布置宜采用排桌式,并宜按主席台每人不小 0mm×900mm、参会席每人不小于1500mm×700mm的使 间布放。 2在主席台、发言席、参会第一排座席附近应根据功能需 设置接线盒和电源插座。

3.5.7控制室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控制室设备应安装在控制台、设备机柜内,控制台、设备机 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设备机械结构》GB/T19520的有关 规定。 2系统的操作宜通过控制台实现,其布放位置应符合系统的 操作流程和使用功能要求。 3控制台布局、尺寸和台面及座椅的高度,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电子设备控制台的布局、型式和基本尺寸》GB/T7269的有 关规定。 4控制台正面与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1500mm,背面与墙面 的净距不宜小于800mm。机柜背面与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 800mm。控制室内主要走道宽度不应小于1500mm,次要走道宽 度不应小于800mm。 5监视器屏幕应背向自然光布置。

6在地震区域内,设备安装应进行抗震加固,并应符合现行

3.6.1会场内传输电缆宜采用金属管道暗敷的方式布放;在控制 室、机房内应采用金属线槽或设置桥架的方式布放。 3.6.2传输电缆与具有强电磁场的电气设备之间应保持必要的 间距。当采用金属线槽或管道敷设时,线槽或管道应保持连续的 电气连接,井在两端应有良好的接地。

3.6.3传输电缆与电力电缆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3.6.3的规 定

3.6.3传输电缆与电力电缆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3.6.3的规

6.3传输电缆与电力电缆的最小

注:1平行长度不大于 10mm。 2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中,指两个不同的线槽,也可在同一线槽中用金属板 隔开。线槽应加盖板。 6.4 传输电缆管线与其他管线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3.6.4的

表3.6.4传输电缆管线与其他管线的最小净距

3.6.5管线路由应短捷、安全可靠、施工维护方便

管道内穿放电缆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线槽布 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

放电缆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

4.1音频系统的性能指标

4.1.1音频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应符合表4.1.1的规定

4.1.1 音频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应符合表4.1.1 表4.1.1音频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表4.1.1音频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4.1.2音频系统电性能主要指标应符合表4.1.

1.2音频系统电性能主要指标应符合表4.1.2的规定

表 4.1.2音频系统电性能主要指标

4.2视频系统的性能指标

表4.2.1视频系统显示特性指标

注:1测量时环境照度应小于1001x。 2显示屏亮度在测量时采用“有用平均亮度”,即用平场信号得到的最大亮度值。 3 图像清晰度指从摄像机经一次编解码通路至屏幕显示器所经过的全部视 频设备的运行指标。

1测量时环境照度应小于1001x。 2显示屏亮度在测量时采用“有用平均亮度”,即用平场信号得到的最大亮度值。 3 图像清晰度指从摄像机经一次编解码通路至屏幕显示器所经过的全部视 频设备的运行指标。

4.2.2. 视频系统电性能主要指标应符合表4.2.2的规定。

表4.2.2视频系统电性能主要指

统电性能指标指从摄像机接入端口经一次编解码通路至屏幕显示器输人端 所经过的全部视频设备的运行指标

5.1房屋建筑平面布置

5.1.1房屋建筑宜由会场、控制室、机房等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 定: 1会场面积应根据容纳参会的总人数确定,可按每人平均 2.20m²计算,其体形宜为长方体,应避免在座席区存在结构 立柱。 2控制室面积不宜小于30m²,当会场功能较多时,可按实际 需要增加面积,也可另设调光控制室。

5.1.1房屋建筑宜由会场、控制室,机房等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 定: 1会场面积应根据容纳参会的总人数确定,可按每人平均 2.20m²计算,其体形宜为长方体,应避免在座席区存在结构 立柱。 2控制室面积不宜小于30m,当会场功能较多时,可按实际 需要增加面积,也可另设调光控制室。 3当系统需要设置单独机房时,机房面积不宜小于20m。 5.1.2建筑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控制室应与会场相邻,控制室与会场之间的隔墙可设置单 向透明玻璃观察窗。观察窗高度宜为800mm,宽度宜为 1200mm,观察窗底边距地面宜为900mm。 2在会场附近宜设置参会人员休息、饮水场所和卫生间等公 共用房,并宜设置室外停车场地。 3会场的位置应远离噪声源。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隔声和 隔振措施。 4较大型的会场应相应增加会场出入口和疏散通道,并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

1控制室应与会场相邻,控制室与会场之间的隔墙可设置单 可透明玻璃观察窗。观察窗高度宜为800mm,宽度宜为 1200mm,观察窗底边距地面宜为900mm。 2在会场附近宜设置参会人员休息、饮水场所和卫生间等公 共用房,并宜设置室外停车场地。 3会场的位置应远离噪声源。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隔声和 隔振措施。 4较大型的会场应相应增加会场出入口和疏散通道,并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 定。

表5.2.1建筑和装修要求

5.2.2装修总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会场装修总体设计应满足获取最佳图像效果的要求,宜庄 重、简洁、朴素、大方。 2墙面装饰应统一色调,宜浅中色为主、双色搭配。不应采 用黑色或白色作为背景色,避免对人物摄像产生光吸收或光反射 等不良效应。 3桌椅、地毯的颜色宜与墙面颜色相协调,且涂漆表面应采 用亚光处理。

1建筑声学设计应满足语言清晰和声场均匀的要求DB33T 840-2011 农田防护林建设技术规程,并应避 免出现声聚焦、共振、回声、多重回声和颤动回声等缺陷。 2会场的混响时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剧场、电影院和多 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50356中对多用途厅堂的有

关规定。 3会场墙面、吊顶应进行声学设计,并应选用阻燃型吸声材 料,同时应满足混响时间要求。 4会场窗户应采用具有吸声效果的隔光窗帘,窗帘材料应选 用阻燃型。

5.3.2噪声控制应符合下列规

1会场、控制室的噪声控制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剧场、 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50356的有关规 定执行。 2会场背景噪声级的大小应按噪声评价曲线表示。当音频 系统按一级标准设计时,背景噪声级应小于NR30;当音频系统按 二级标准设计时,背景噪声级应小于NR35。 3会场门、窗的结构应结实、不易变形,并应具有密封措施。 4空调设备及通风机应采取控制噪声措施。 5会场内的电器设备应采用低噪声产品,

5.4.1电源系统应按一级负荷供电。当电压波动超过一10%~ 5%时,应设置交流稳压电源装置。 5.4.2音频、视频设备宜采用不间断电源供电,供电容量应满足 系统全部开通时的容量。 5.4.3在控制室、机房应配置专用配电箱,并应在周围墙上均匀 安装220V芯电源插座。 5.4.4交流电源的杂音干扰电压不应大于100mV。 5.4.5保护地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护地线应采用三相五线制中的地线,与交流电源的零线 应严格分开。 2保护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当设置单独接地体时,不应大于

42;当采用联合接地体时NY/T 2330-2013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规范 核桃,不应大于12。 3保护地线的杂音干扰电压不应大于25mV。 5.4.6接地系统应采用单点接地的方式。控制台、机柜等均应分 别采用铜质导线一点接至接地体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