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2849-2021 公共视频监控系统监控杆体施工规范.pdf

DB23/T 2849-2021 公共视频监控系统监控杆体施工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5578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23/T 2849-2021 公共视频监控系统监控杆体施工规范.pdf

6.4.2.1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准确。 3.4.2.2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现浇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附加荷载。 6.4.2.3整体构造简易,拆装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要求。 3.4.2.4支模时应符合基础尺寸的规定,采用木模或钢模,尽量采用钢模,不充许用砖模及土模 6.4.2.5模板接缝处不应漏浆。 6.4.2.6基础模板安装前应将基础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先安装侧模再安装柱箍将其固定,为了保证柱模 的稳定,模板之间要用水平撑、剪刀撑等互相拉结固定。 6.4.2.7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截面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4.2.8检查钢筋的规格、数量、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4.2.9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轴线位置土5mm;层高垂直度土6mm;相邻两板高低差土2mm;截面内部 尺寸(+4mm,一5mm)。 6.4.2.10模板的拆除:承重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能够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能拆模。拆 除的模板要及时清运,同时清理模板上的杂物,涂刷隔离剂,分类堆放整齐

6.4.3杆体的防雷接地

及附属设施的防雷、接地均应符合GB50689的相

应先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保证水电及原材料的供应,掌握天气变化情况;清理模板内的杂物及钢 筋上的油污,并加以浇水润湿,但不得有积水。

6.4.5.1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砂石、水泥等原材料及现场施工条件,按JGJ55的规定,通过计 算和试配确定YY/T 1254-2015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并应有适当的强度储备。 6.4.5.2监控杆基础浇筑时,应在预埋管口预先用塑料纸或其它材料完成管口封堵,以防止浇筑过程中 混凝土漏入预埋管,造成堵塞;基础浇筑后,基础面应要高于地平面5mm10mm,及时覆盖并洒水进行 湿凝±差拍在强鹿夫达到1 2N mm以前一不但在上而脱脉或安法斑欲

鹿规工的配比设计循砂者、 通过订 算和试配确定,并应有适当的强度储备。

表3龙门架型杆体型号对应基础制作规格表

6.4.6地脚螺栓埋置

6.4.6.1采用地锚混凝土式基础,地脚螺栓应上端为螺纹,下端为夹角<60°的折弯或具备其它类似防 发结构,地脚螺栓应焊接或者压接在下法兰盘上,螺栓加工为地笼样式,增强水泥基础强度。预理穿线 管内径应大于Φ50mm,弯曲角度>120° 6.4.6.2浇筑基础中的地脚螺栓及预埋件应按设计图位置安装,安装前应除去油污和杂质,并将螺纹部 分加以保护。 3.4.6.3结构连接螺栓规格应统一,宜采用不小于M10高强螺栓,连接处应有防松动措施,且牢固可靠 6.4.6.4确保监控杆基础地脚螺栓的基础顶板平面水平

浇筑混凝土应在浇筑后12h内进行酒水养护。当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在5h内进行酒水养护 应在基础模板外加遮盖物,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终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d。待基础混凝土强度达 拆除基础模板。基础拆模经表面检查合格后立即回填,并对基础外露部分加遮盖物,再洒水养

7.1.1钢材质量标准应分别符合以下要求:

b)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0.85;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 应≥20%;钢材应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 所有钢板厚度的负偏差不应大于板厚的10%,且不能超过0.5mm。 7.1.2 材料强度设计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 a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焊缝的强度设计值、螺栓连接的强度设计值、钢绞线及钢丝绳的强度设计 值、结构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应按现行标准GB50017规定执行; b) 杆塔结构构件应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 7.1.3 杆体构件的长细比入应不超过下列规定值: a 主材:入≤150; b) 横材、斜杆:入≤180,当内力小于杆件承载力的50%时,入≤200; C 辅助杆、横隔杆:入≤200; d)受拉杆:入≤350。 7.1.4监控立杆及其主要构件的室外控制

2.1各种构件放出1:1大样或电脑放样加以核对,尺寸无误后再进行下料加工,出厂前进行预

.2.2所有构件(地脚锚栓及理在 安照GB/T11373进行热镀锌防腐处理。 因工艺要求在构件上焊接零件时 送到如下要求:

a)当构件厚度≥5mm时,不小于86um; b 当构件厚度<5mm时,不小于65um; 镀锌厚度偏差<10um; d)表面无发黑、粗糙、流痕、锌粒、锌渣现象,防腐质量应符合GB/T11373的相关要求。 7.2.3监控立杆及其主要构件应为耐用结构,由能承受一定的机械应力、电动应力及热应力的材料构成, 此材料和电器元件应采用防潮、无自爆、耐火或阻燃产品。 7.2.4杆塔筒壁在加工制作和运输吊运过程中,不应凹和凸鼓。如凹癌凸鼓超过5mm时,应在校正后 安装。

.3.1 监控立杆及其主要构件结构装配的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a) 高度允许偏差±200mm; b 截面尺寸允许偏差土3mm; C 安装后塔轴线位移允许偏差土5mm; d) 垂直允许偏差不大于塔身高度的1/1000。 .3.2 在监控杆顶部打出线孔,顶部预留30cm~50cm空白距离。 7.3.3 监控杆安装完毕后,焊接地脚螺母保护帽

冬期施工的具体措施应符合JGJT104的规范要 冬期施工方案还应包含以下内容:

.1.1冬期施工的具体措施应符合JGJT104的

a)冬期施工生产任务安排及施工部署; b)工程项目的实物量和工作量、施工程序、进度计划和分项工程,在不同的冬期施工阶段中施工 方法及技术措施; C 热源设备计划(包括供热热源和热能转换设备); d 保温材料、外加剂材料计划; e 冬期施工人员技术培训、劳动力计划; f 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冬期安全生产及防火技术措施,

基坑开挖后要及时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冻土产生,检查合格后及时进入下道工序。

8.2.2钢筋负温焊接

8. 2. 3混凝士工程

8.2.3.1混凝土的材料

混凝土的材料应满足如下要求: a)水泥: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b 骨料:要求没有冰块、雪团,应清洁、级配良好、质地坚硬,不应含有易被冻坏的矿物; 拌合水:应有具备相应资质单位出具水质化验合格报告; d)外加剂:选用通过技术鉴定、符合质量标准的外加剂。

8. 2. 3. 2 混凝土配合

根据试验室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配制

据试验室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配制,

8.2.3.3混凝士搅拌

冬期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比常温时延长50%。

8. 2. 3. 4 混凝士的运输

混凝主拌和物出机后,应及时运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热量散失、 混凝土离稀、水泥砂浆流失、落度变化等现象

8. 2.3.5 混凝士的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如下: a)混凝土浇筑时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b)混凝土拌和物入模浇筑时应及时振捣,充分填满模板各个角落,增大内部密实度,制成符合设计 要求的构件: c)要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尺寸准确,钢筋、预埋件位置; d)冬期振捣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振捣要快速,浇筑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模板、钢筋和预 振摄机械和工具的准备等

WS/T 400-2012 血液运输要求8.2.3.6混凝士的养护

8. 2. 3. 7混凝土拆模

混凝土拆模过程如下: a)混凝土模板拆除的时间,应按结构特点、自然气温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来确定,一般以缓拆为 宜; b)拆除模板,混凝土强度应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c)冬期拆除模板时,混凝土表面温度和自然气温之差不应超过20℃; d)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有冻害现象,应暂停拆卸,经处理后方可继续拆卸; e)对已拆除模板的混凝土,应采取保温材料予以保护。结构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才允许承受荷载 f)施工中不得超载使用,严禁在其上堆放过量的建筑材料或机具; g)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光洁。

8.2.3.8混凝土温度的测定

气温、原材料和混凝土温度的测量工作应按如下规定执行: a) 每昼夜8:00、12:00、14:00、20:00测4次气温; b 拌和材料及防冻剂温度的测量,每工作班不少于3次; C 出搅拌机时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至少每2h测量一次; d 浇筑前和振捣完毕的温度,至少每2h测量一次; e 养护期间混凝土温度的测量:在终凝前,前三天每2h测一次,以后每叠夜应进行2次: 超过养护期后,混凝土温度可以在气温发生大变化时抽测; g 为准确、方便测量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在浇灌混凝土时预埋一些一端封闭的测温管,并立即 加以覆盖,以免受外界气温影响,温度计在管中停留5分钟后取出,迅速记下温度; h 测温孔应设在混凝土温度较低和有代表性的位置; 1 所有测温孔应编号,应绘制测温孔布置图。测温人员应同时检查覆盖保温情况,并了解结构的 灌筑日期、养护期限,以及混凝土的允许最低温度。如发现问题,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以便 及时采取措施,加强保温或局部进行短时加热。

YY/T 1791-2021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检测试剂盒(发光免疫分析法)8.2.3.9混凝士试件和强度检验

试件的取样率或试块最多能代表的混凝土容量,应符合GB50204的规定

[1] GB/T33356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 [2] GB 35114 2017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3] GB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4] 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5]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6]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7] GB 50135—2006 高耸结构设计规范 [8] GB/T 50198—201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9] GB/T 50314—2006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10] GB 50348—201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11] GB 50689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12] CECS182: 2005 智能建筑工程检测规程 [13] GA/T 7519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14] GA/T 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15] GA/T 367—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16] JTG/T D81—2006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 [17] YD 5131—2019 移动通信工程钢塔结构设计规范 [18] YD5132—2005 移动通信工程钢塔结构验收规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