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723-2010 多级嵌挤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技术规范.pdf

DB37/T 1723-2010 多级嵌挤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技术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5565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7/T 1723-2010 多级嵌挤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技术规范.pdf

地取材,料源的选择要保证一定的规模和稳定,质量符合使用要求。 为保证混合料性能的稳定,原则上同一规格的集料在配合比设计和生 产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换。若确需更换的必须重新进行原材料检验及配 合比设计。

3.1.3集料粒径规格以方孔筛为准。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集料 不得混杂堆放,严格控制材料的变异性。堆放集料成品的场地应进行 硬化并保证排水顺畅,细集料应采取严格的防雨措施,

3.1.4SDM使用的各种原材料运至施工现场后应取样进行质量检 验,经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得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 告代替现场检测。任何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都应登记,签发材料验收 单。

3.2.2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 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表4.8.2的规定。当单一规格集料的质 量指标达不到表中要求,而按照沥青混合料中各种规格粗集料比例计 算的质量指标符合要求时,经论证后,允许使用。对受热易变质的集 料,宜采用经拌和机烘王后的集料进行检验

DG/T J08-2036-2008 既有民用建筑能效评估标准3.2.3粗集料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 4.8 的要求。

3.2.4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宜小于5级,当粘附性不满足要求 时,应采用掺加石灰粉的措施以提高水稳定性。硬质岩类集料宜采用 基性火成岩(玄武岩及辉绿岩等)。

3.3.2机制砂宜采用专用的制砂机制造,并选用优质石料生产,其 级配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表4.9.4中 S16的要求。当采用反击式或锤式破碎机生产的基性火成岩集料经过 筛选的小于2.36mm的部分,具有较好的棱角性时,经除尘处理,可 以作为机制砂使用。当使用天然砂时,其用量不宜超过集料总量的 10%。 3.3.3天然砂可采用河砂,通常宜采用粗、中砂,规格应符合《公 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表4.9.3的规定。未经研究论 证,SDM严禁使用海砂。 3.3.4 石屑应严格控制0.075mm以下部分含量,应符合表3.3.2 的规定。 3.3.5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 配,应符合表3.3.2的规定。细集料的洁净程度以砂当量(适用于0~4.75 mm)或亚甲蓝值(适用于0~2.36mm或0~0.15mm)表示。

表3.3.2细集料质量要求

①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 ②塑性指数I,应采用T0118条文说明中碟式仪

③棱角性试验可选用流动时间法中的一种,当采用T0344间隙率法时按条文说明中A组 试验方法。

方法。 3.6 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的细集料场地宜采用钢结构防雨棚遮

3.3.6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的细集料场地宜采用钢结构防雨棚遮 盖。

3.4.1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洁净的石灰岩经磨细得到。矿粉 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粉料仓中流出,其质量应满足《公路沥青 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表4.10.1的要求。 3.4.2 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应减少矿粉细度的变异 3.4.3拌和机拌和过程中产生的回收粉不得作为矿粉使用,应及时 排出并采取挖坑掩理等安全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3.4.4为了提高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在生产过程中矿粉宜掺入石灰 粉,掺加量以石灰粉质量占设计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1.3土0.3%为准。 石灰粉应达到《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规定的钙质 II级及以上技术要求。

3.5.1可采用道路石油沥青或改性沥青,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 施工技术规范》(JTGF40)要求。

3.5.2 当选用道路石油沥青作为胶结料时,胶结料应符合表3.5.2 的技术要求。

表3.5.2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3.5.3生产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与改性剂应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其 质量应满足表3.5.2中A级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当选用聚合物改 生沥青作为胶结料时,改性沥青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规范》(JTGF40)表4.6.2的技术要求

3.5.4 当选用多级沥青作为胶结料时,沥青质量应符合表3.5.4的 技术要求。

表3.5.4多级沥青胶结料技术要求

注:表中常规指标现场做,其他指标可根据监理而定,老化试验采用旋转薄膜烘箱试验 RTFOT)为准,允许采用薄膜加热试验(TFOT)代替,但必须在报告中注明,且不得作

3.5.5供应商在提供改性沥青的质量报告时应提供基质沥青的质 量检验报告或沥青样品。 3.5.6改性沥青可采用工厂化生产或在现场生产。改性沥青存贮过 程中应进行搅拌,现场生产的改性沥青宜随配随用,并进行搅拌,防 止离析。

程中应进行搅拌,现场生产的改性沥青宜随配随用,并进行搅拌,防 止离析。 3.5.7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取样检验产品质量,发现离析等质量不 符要求的改性沥青不得使用

3.5.7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取样检验产品质量,发现离析等质量不 符要求的改性沥青不得使用

表4.3.1SDM马歇尔成型方法技术标准

SDM也可采用旋转压实仪(SGC)设计成型。旋转压实仪采用的 型参数与技术标准应满足山东省地方标准《高性能沥青混合料技术 见范》表4.3.1的要求。 4.3.2体积指标测定 1.成型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测定采用表干法,并据此计算沥青 昆合料试件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粗骨料间隙率等各项体积指标。 2.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参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40)规定的方法确定。

SDM也可采用旋转压实仪(SGC)设计成型。旋转压实仪采用的 成型参数与技术标准应满足山东省地方标准《高性能沥青混合料技术 规范》表 4.3.1 的要求。

4.3.2体积指标测定

4.3.3设计沥青含量确定

SDM混合料设计应采用设计空隙率对应的沥青含量作为设计沥 青含量,设计沥青含量所对应的VMA、VFA、流值、稳定度等应满 足SDM相关技术指标的要求。

用于铺筑中、上面层的SDM混合料应进行高温稳定性检验。高 温稳定性检验可采用车辙试验,评价指标为动稳定度(DS),并符合 表 4.4.1 的要求。

表4.4.1SDM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

表4.4.2SDM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Lc)

4.4.3水稳定性检验

对SDM应检验水稳定性,以评价抗水损害能力。水稳定性采用 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TSR)来衡量,并符合表4.4.3的要求。

表4.4.3SDM水稳定性检验技术要求

1SDM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完成后,应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 及生产配合比性能验证。 2矿料级配与沥青用量应与目标配合比设计相近,工程设计级配 及油石比应经配合比设计检验及试验段铺筑确定。 3生产过程中对确定的生产配合比不得随意变更。当进场材料发 生变化或生产出的SDM的体积指标以及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指标不符

合要求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及时调整配合比。 4生产过程中应保证SDM矿料级配、油石比、体积指标以及马 歇尔稳定度试验指标的检验频率。 4.5.2生产配合比设计 1根据SDM混合料类型选择适宜的筛孔尺寸,调整振动筛的安 装角度,按照目标配合比设定冷料比例,并经标定得出集料供料曲线, 确保热料仓用量平衡。 2按规定方法从二次筛分后的热料仓取样,测试各热料仓的集料 级配组成。 3依据热料仓集料的筛分结果,设定粗细不同的三个配合比例 采用拌和站进行混合料拌合,取料进行马歇尔试验及沥青抽提试验, 检验混合料的各项体积指标、沥青含量及级配是否满足要求,确定各 热料仓集料的配合比例。 4按目标配合比的设计沥青用量及设计沥青用量的±0.3%,按照 确定的级配采用拌和站拌和并取料,进行马歇尔试验及沥青抽提试验, 检验混合料的各项体积指标、沥青含量及级配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 足,应重新调整热料仓比例,进行级配设计。 5SDM混合料试拌成功后铺筑试验段,并取试铺沥青混合料进 行马歇尔试验和抽提试验,检验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和级配组成。 4.5.3 生产配合比验证 1 按照本规范6.4的要求对铺筑的试验段进行检测。 2S SDM铺筑试验段后,应从现场钻取混合料芯样进行汉堡轮辙 试验,检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能,并应满足表4.5.1 的要求。试验方法按附录E进行。

表4.5.1SDM汉堡轮辙试验技术标准

3生产配合比验证合格后,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标准配合 比的矿料合成级配中,至少应包括0.075mm、2.36mm、4.75mm、及 工程最大粒径筛孔的通过率接近优选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中值,并 避免在0.3~0.6mm出出现“驼峰”

根据标准配合比及6.4中各筛孔的充许波动范围,制订施工用的 级配控制范围,用以检查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质量。 4.5.5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生产 过程中应加强跟踪检测,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如遇材料发生变 化并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技术指标不符要求时,应及时调 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必要时重 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5.1.1SDM施工前,应保证其下承层干燥、清洁,平整度、强度 满足要求。

5.1.2SDM直接用于旧路面加铺层时,应对原路面出现的裂缝、 坑槽、松散、沉陷等病害进行处理,并洒布粘层沥青或铺设热沥青封 层。

定。 5.2.2拌和厂与施工现场距离应充分考虑交通、气候等不利因素 呆证混合料的温度满足要求,且不致因颠簸造成混合料离析。 5.2.3拌和厂应具有完备的排水设施。各种集料必须分隔贮存,细 集料应设防雨顶棚,料场及场内道路应硬化处理,严禁泥土污染集料。

5.2.3拌和厂应具有完备的排水设施。各种集料必须分隔贮存,细 集料应设防雨顶棚,料场及场内道路应硬化处理,严禁泥土污染集料。

5.3 SDM 的拌制

5.3.1 拌制SDM宜采用间歇式拌和机。 5.3.2 间歇式拌合机冷料仓及热料仓的数量应满足配合比需要,总 半合能力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5.3.3 SDM拌和机设备的各种传感器必须定期检定,周期不少于 每年一次。冷料供料装置需经标定得出集料供料曲线。 5.3.4拌和机必须配备计算机进行逐盘打印且具有二级除尘装置 级除尘后的回收粉不允许采用

确定的配合比进行热料仓振动筛的设置,然后进行热料仓筛分调试生 产初试级配,根据抽提筛分结果确定采用的生产级配,最后确定设计 沥青用量。

5.3.6沥青胶结料加热温度、混合料的出场温度、废弃温度应根据 不同沥青种类、沥青标号及粘度、气候条件、低面温度、风速及铺装 层的厚度等合理确定。

5.3.7拌和时间由试拌确定,一般应45S以上。所有颗粒必须全 部覆裹沥青胶结料,并以混合料拌和均匀为度。拌制好的混合料应均 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粗细集料分离现象。

5.4.1SDM混合料宜采用较大吨位运料车运输,但不得超载运输 运输过程中不得急刹车、急弯掉头,不得造成封层、透层的损伤。

5.4.2运料车的运力应稍有富裕,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料 车等候。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待等候的运料车多于5辆后开始 摊铺。 5.4.3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清扫干净,在车厢板上涂一薄层隔 离剂或防粘剂,防止沥青粘结,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 5.4.4# 拌和机向运料车装料时要求料车做到前后移动分多堆装车, 平衡装料,以减少混合料离析。 5.4.5 运料车运输混合料宜用苦布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 5.4.6 运料车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 面的脏物,否则应冲洗轮胎后进入工程现场,其上道口应作硬化处理。 5.4.7 SDM混合料在摊铺地点凭运料单接收,不符合施工温度要 求,或已经结成团块、已遭雨淋的混合料不得铺筑。 5.4.8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在摊铺机前0.5m左右处停住,空档等 待,由摊铺机推动前进开始缓缓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

5.4.5 运料车运输混合料宜用苦布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 5.4.6 运料车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 面的脏物,否则应冲洗轮胎后进入工程现场,其上道口应作硬化处理。 5.4.7 SDM混合料在摊铺地点凭运料单接收,不符合施工温度要 求,或已经结成团块、已遭雨淋的混合料不得铺筑。 5.4.8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在摊铺机前0.5m左右处停住,空档等 待,由摊铺机推动前进开始缓缓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

5.5 SDM 的摊铺

5.5.1 SDM在摊铺时摊铺宽度不宜过天,当摊铺宽度超过9m时 应分两幅或两台摊铺机同时摊铺以防止粒料离析和温度离析。 5.5.2混合料的摊铺应保持合理的速度,根据拌和站的拌和能力和 现场压实能力进行合理调整,一般控制在2~6m/min范围内,做到缓 慢、均匀、不间断的摊铺。

5.5.3摊铺机应调整到最佳工作状态,调整好螺旋布料器两端的自 动料位器,并使料门开度、链板送料器的速度和螺旋布料器的转速相 元配。布料器中料的位置应以略高于螺旋布料器2/3为度,同时螺旋 布料器的转速不宜太快,避免摊铺层出现离析现象。

料斗应在刮板尚未露出约有10cm的热料时收拢,基本上是在运输车 刚退出时进行,而且应该做到在料斗两翼刚复位时下一辆料车开始卸 料,做到连续供料避免粗集料集中。 料斗两侧的挡板与末端的间距应尽量缩小,以不卡住集料为度(约 10cm为宜),防止过大造成离析。

5.5.5混合料的摊铺厚度应为设计层厚乘以松铺系数,摊铺前应确

5.5.5混合料的摊铺厚度应为设计层厚乘以松铺系数,摊铺前应确 定观测点来验证松铺系数,大面积施工以前均应铺筑试验段。压实层 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宜大于100mm。

5.6SDM的压实及成型

由于SDM是一种连续嵌挤骨架密实结构,比较难于压实,施工 时既要保证骨料的骨架结构文要保证混合料密实。为达到良好的压实 效果,必须使用大吨位的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和较大吨位的胶轮压路机, 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总质量不得低于11吨,胶轮压路机总质量不得低于 26吨,并配备足够的数量,高速公路铺筑双车道沥青路面的压路机数量 不宜少于5台。

定,并在压实过程中不得急转弯,振动压路机应尽可能减少洒水量, 保持合理的压实速度。

5.6.3为保证压实过程中不出现轮现象,振动压路机水箱中应加 人少量的洗衣粉类表面活性剂。胶轮压路机不得洒水,可以在压实过 程中适量喷酒或涂抹隔离剂并以不粘轮为原则

5.6.4可参考的具体压实工艺如下:

碎,在试验段铺筑时应确定此温度,在此温度以下不应再用振动碾压。 5.6.6每一个工程项目开始之前,应修筑试验段,来检验混合料体 积性质是否满意和评价摊铺与压实技术。这个试验段必须用计划中的 相同施工技术,在相同的混合料温度下摊铺与压实。

泥混凝土桥面SDM铺装的压实及

5.7.1桥面SDM铺装碾压宜采用水平振荡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 经试验或经验证明不致损坏桥梁结构时,也可采用振动压路机,振动 频率宜采用高频。 5.7.2为达到良好的压实效果,必须使用足够数量的较大吨位的振 压路机、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和胶轮压路机。 5.7.3初压时压路机应紧跟摊铺机,初压温度应根据沥青胶结料确 定,在压实过程中不得急转弯,振动压路机应尽可能减少洒水量,保

荡压路机、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和胶轮压路机。 5.7.3初压时压路机应紧跟摊铺机,初压温度应根据沥青胶结料确 定,在压实过程中不得急转弯,振动压路机应尽可能减少洒水量,保 持合理的压实速度。

定,在压实过程中不得急转弯,振动压路机应尽可能减少洒水量,保 持合理的压实速度。

碎,在试验段铺筑时应确定此温度,在此温度以下不应再用振动碾压。 5.7.6沥青混合料路面压实后,应经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 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6施工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

6.1.1SDM沥青路面施工应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 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对各工序的施工质量进 行检查评定,保证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和施工质量的稳定性。 6.1.2 除施工企业进行自检外,监理工程师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质量 检查与认定,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应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 6.1.3 本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是SDM施工质量管理和交工验收的 依据。 6.1.4 所有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原始记录、试验检测及计算数据、汇 总表格,必须如实记录和保存。对已经采取措施进行返工和补救的项 目,可在原记录和数据上注明,但不得销毁。 6.1.5SDM沥青路面施工应加强过程质量控制,实行动态质量管 理。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应包括工程施工前、施工过程中质量管 理与控制,以及各施工工序间的检查及工程交工后的质量检查验收。

6.1.5SDM沥青路面施工应加强过程质量控制,实行动

6.1.5SDM沥青路面施工 工应加强过程质量控制,实行动态质量管 理。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应包括工程施工前、施工过程中质量管 理与控制,以及各施工工序间的检查及工程交工后的质量检查验收。

6.2施工前的材料与设备检查

6.2.1施工前必须检查各种材料的来源和质量。对购进的沥青、集 料等重要原材料,供货单位必须提供最新检测的正式试验报告。从国 外进口的材料应提供该批材料的船运单。对首次使用的集料,应检查 生产单位的生产条件、加工机械、覆盖层的清理情况。所有材料都应 按规定取样检测,经质量认可后方可订货。 6.2.2各种材料均应在施工前以“批"为单位进行检验,不符合本规 范技术要求的材料不得进场。对各种矿料是以同一料源、同一次购入 并运至生产现场的相同规格材料为一“批”;对沥青是指从同一来源、 司一次购入且储入同一沥青罐的同一规格沥青为一“批”。

确认,不符合本规范要求时不得进料场。进场的各种材料的来源、品 种、质量应与招标及提供的样品一致,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严禁使用。

6.2.4使用成品改性沥青时,应要求供应商提供所使用改性剂型号 和基质沥青的质量检验报告,必要时应对基质沥青进行取样检测和对 成品改性沥青留样封存。使用现场改性沥青的工程,应对试生产的改 性沥青进行检测,质量不合格的不准使用。

双个 设备进行调试,对机械设备的配套情况、技术性能、传感器计量精度 进行认真检查、标定,并得到监理的认可。

6.2.6正式开工前,各种原材料的试验结果,及据此进行的目标配 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设计结果,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建设单位及监 理提出正式报告,待取得正式认可后,方可使用

6.2.6正式开工前,各种原材料的试验结果,及据此进行的目标配

6.3.1 SDM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以确定设备组配及各项施工参 数。 6.3.2 试验段的长度应根据试验目的确定,通常应在沥青混合料级 配与油石比达到设计要求时制定,铺筑长度一般不应小于200m。

(1)检验各种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及组合方式是否匹配。 (2)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操作工艺。 (3)通过试铺确定摊铺、压实工艺,确定松铺系数等。 (4)验证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提出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和设计沥青用量。 (5)建立钻芯法与核子密度仪等无破损检测手段所得路面密度的 对比关系。确定压实度、空隙率的标准检测方法。 (6)其他需确定的项目。

6.3.4试验段的铺筑应由有关各方共同参加,及时商定有关事项, 明确试验结论。铺筑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就各项试验内容提出完整的 试验路施工、检测报告,取得建设单位或监理的批复。

6.4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检查

6.4.1 SDM结构层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施工温度、摊铺 碾压机械、施工工艺等关键环节,保证压实度,不得片面追求平整度 而降低压实度。 6.4.2施工过程应以施工单位自检与监理抽检相结合,施工过程中 检测的原始数据必须真实,不得丢弃。 6.4.3 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检查项目和频率应符合表6.4.3中的要 求。每个检查项目的平行试验次数或一次试验的试样数必须按相关试 验规范的规定执行,并以平均值评价是否合格

4.3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检查的内容和要

6.4.4沥青混合料拌和厂应按以下步骤对SDM生产过程进行控 制,并按表6.4.4规定的项目和频率检查沥青混合料产品的质量,如实 计算产品的合格率。单点检查评价方法应符合相关试验规范的试样平 行试验的要求。 (1)随时目测各种材料的质量和均匀性,目测混合料拌和是否均

习、有无花白料、油石比是否合理,检查集料和混合料的离析情况。 (2)检查拌和机控制室各项参数的设定值、控制屏的显示值,核 对计算机采集和打印记录的数据与显示值是否一致。 (3)检测混合料的材料加热温度、混合料出厂温度,取样抽提、 筛分检测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油石比。抽提筛分应至少检查0.075mm、 2.36mm、4.75mm、9.5mm、公称最大粒径及中间粒径等5个筛孔的 通过率。 (4)取样进行密度试验,确定每日测定压实度的标准密度。施工 和验收过程中的压实度检验不得采用配合比设计时的标准密度,应按 以下方法逐日检测确定: a.以试验室试验密度作为标准密度,即沥青拌和厂每天取样1~2 次实测的试件密度,取平均值作为该批混合料铺筑段压实度的标准密 度。其试件成型温度与路面初压温度一致。 b.以每天实测矿料密度计算或实测得到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作为 标准密度。 c.可根据需要选用试验室标准密度、最大理论相对密度中的1~2 种作为钻芯法检测评定的标准密度,同时必须在报告中注明选用何种 方法确定标准密度

GB/T 31405-2015 管道耐蚀涂敷层高温阴极剥离试验方法表6.4.4SDM施工过程中检验频率与要

6.4.5SDM结构层铺筑过程中必须随时对铺筑质量进行评定,质 量检查的内容、频度、允许差应符合6.4.5的规定。

表6.4.5SDM施工过程中质量评定标准

注:[1]压实度评定的试验方法为钻芯法,当采用核子密度仪等无破损检测时,每13个 测点的平均数作为一个测点进行评定

[2]渗水系数的测定应在铺筑成型后未遭行车污染的情况下测定,以平均值评定,计算 得合格率不得小于90%

[2]渗水系数的测定应在铺筑成型后未遭行车污染的情况下测定,以平均值评定,计算 得合格率不得小于90%

交工验收阶段的工程质量检查与

交工验收阶段的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应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 与评定标准土建分册》(JTGF80/1)执行。

与实际试验的混合矿料中粗集料间隙率VCA'比较QYPY 0001S-2015 云南普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压片糖果,以确定设计混合料 中粗集料的实际嵌挤状态。 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间隙率VCA按下式计算: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