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542-2018 模板工程安全自动监测技术规程及条文说明.pdf

T/CECS542-2018 模板工程安全自动监测技术规程及条文说明.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9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5492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T/CECS542-2018 模板工程安全自动监测技术规程及条文说明.pdf

monitoringsystem

由布置在模板支撑系统上的监测仪器及采集系统维 系统。

2. 1.17监测频率

单位时间内的监测次数

TCAFFCI 17-2019 化妆品用原料积雪草提取物2.1.19应急处理预案

emergencyplan

3.0.1模板工程施工前,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单位对 模板工程实施现场监测

3.0.2模板工程监测单位应根据模板施工方案编制监测方案, 监测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概况; 2监测目的和依据; 3 监测项目、监测方法和监测仪器; 4 采样频率和监测预警值; 5 监测点的布设和保护; 6 监测人员组织; 7 监测过程中的信息反馈; 监测报警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应急处理预案; 监测工作需其他单位配合的事项。 3.0.3 当模板施工方案有重大变更时,监测单位应及时调整监 测方案。

3.0.4模板支撑系统类别可根据搭设高度、跨度和承受荷

注:V一应测项目;△一宜测项目;O一可测项目。

3.0.5模板工程监测可按图3.0.5规定的流程实施。 3.0.6监测单位在资料收集、现场踏勘阶段的主要工作应包括: 1掌握建设单位和相关单位的具体要求; 2收集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图纸、计算书、施工方案和专 项专家评审意见书; 3通过现场踏,复核模板现场搭设与模板施工方案是否 一致,制定现场监测方案。 3.0.7监测单位应严格实施监测方案,监测过程中监测数据达 到监测预警值时必须立即启动应急处理预案。 3.0.8监测开始前,监测单位应对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宣贯 应急处理预案。应急处理预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接受委托收集资料、现场踏勘+制定监测方案监测系统布设传感器安装、初始化开始监测排除危险因素继续施工4即时反馈信息监测值超限报警是采取应急措施否完成监测数据整理提交监测报告图3.0.5监测流程安全技术措施;2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3事故应急救援及上报程序:4监测数据保护措施。3.0.9采样频率应根据支撑结构规模、周边环境、自然条件、施工阶段等因素综合确定。3.0.10模板工程监测包括预压阶段和浇筑阶段,预压阶段监测时间应从开始加载至荷载稳定为止,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的相关规定,浇筑监测时间应从开始浇筑混凝土至混凝土达到施工方案要求强度,且监测项目的监测值稳定为止。3.0.11监测值超预警值时,应在分析原因、排除险情后方可恢复施工,并应按监测方案继续监测。

4监测方法及测点布置4.1一般规定4.1.1监测点应根据工程现场情况和可反映模板支撑系统工作状态的原则进行布置。4.1.2监测点应具有代表性,对模板支撑系统的重要部位应进行重点监测,监测点应布设在受力和变形最大位置。4.1.3模板支撑系统类别为一类的,宜加密布设监测点。4.1.4监测点应稳固、明显,且应采取保护措施,4.2面板变形监测4.2.1面板变形可采用位移传感器,对面板的竖向位移量和水平位移量进行监测(图4.2.1)。H图4.2.1面板沉降监测示意1一变形前面板;2一变形后面板H一支架高度;H'一支架变形后高度;△h一面板变形值4.2.2当支架立杆支承部分安装在基土上时,可采用基准桩提供沉降监测基准点,基准点应与面板沉降监测点在垂直方向上对应(图4.2.2)。.8:

HNZ图4.2.2采用基准桩的面板沉降监测示意1变形前面板;2一变形后面板;3一基准桩4.2.3面板沉降监测点的布置应根据模板支撑系统类别、构件种类等确定,可按表4.2.3布置。表4.2.3面板沉降监测点布置构件结构一类二类三类种类不少于2个测点,不少于1个测点,不少于1个主梁测点间距不大于10m测点间距不大于10m测点肋梁次梁不少于1个测点根据需要设定根据需要设定楼盖板中央布置1个板中央布置1个板根据需要设定测点测点每个柱网格内不少每个柱网格内不少无梁每个柱网格内板于5个测点,相邻测于4个测点,相邻测楼盖不少于1个测点点间距不大于10m点间距不大于10m顺桥向不少于顺桥向不少于3个顺桥向不少于2个1个监测剖面,桥梁监测剖面,每剖面不监测剖面,每部面不每剖面不少于3少于3个测点少于3个测点个测点注:其他特殊结构根据需要设定。.9

4.2.4模板支架人行通道横梁跨中正上方面板处应设置面板沉降监测点,沿通道走向相邻测点间距不宜大于5m。4.3立杆轴力监测4.3.1立杆轴力监测可采用压力传感器,对面板施加在立杆上的压力进行测量。4.3.2压力传感器可安装在立杆可调托撑与面板或楞梁之间,压力传感器与立杆、面板或楞梁间应保持紧密接触,接触面应平整、坚固(图4.3.2)。图4.3.2压力传感器安装示意1一面板;2一楞梁;3一压力传感器;4一调节螺母;5—顶层水平杆4.3.3立杆轴力测点应设置在荷载较大的区域,宜根据计算的最不利受力位置,选取有代表性的立杆布置轴力监测点,布设数量可按表4.3.3选用。表4.3.3立杆轴力监测点布置结构构件一类二类三类不少于2个测点,不少于1个测点,主梁根据需要设定测点间距不大于10m测点间距不大于10m肋梁楼盖次梁根据需要设定根据需要设定根据需要设定板根据需要设定根据需要设定根据需要设定.10.

注:其他特殊结构根据需要设定。

4.4.1支架的整体水平位移可采用位移传感器进行监测,且应 符合下列规定: 1无剪刀撑的支架,对支架顶部沿支架刚度较小方向的水 平位移进行监测: 2有剪刀撑的支架,对单元框架上部沿支架刚度较小方向 的水平位移进行监测。

1无剪刀撑的支架,设置在支架顶层; 2有剪刀撑的支架,设置在单元框架上部1/2高度处。 4.4.3支架整体失稳水平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支架外侧,相邻 测点水平间距不应大于10m。

5.1支架倾角可采用倾角传感器进行监测 5.2监测支架顶部变形的倾角传感器应安装在可调托撑调节 母下方 (图 4. 5. 2)。

4.5.1支架倾角可采用倾角传感器进行监测

4.5.1支架倾角可采用倾角传感器进行监测

螺母下方(图4.5.2)。

手下方(图4.5.2

56图4.5.2监测支架顶部变形的倾角传感器安装示意1一面板;2—楞梁;3—可调托座;4一水平位移监测点;5一调节螺母;6一倾角传感器;7一顶层水平杆4.5.3支架倾角监测点应布置在轴力监测的立杆上,·12·

5.1.1自动监测系统应由传感器、监测仪、声光报警装置、数 据采集和管理软件组成。 5.1.2自动监测系统应具有掉电保护功能。电源突然中断时, 自动监测系统应保证数据和参数不丢失,并能使用后备电源持续 工作,交流掉电运行时间不应小于2h;自动监测系统应具有现 场和远程通信功能。

5.2.1传感器主要功能应符合下

1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满足量程和精度要求。监测仪器量程和精度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GB50982的相关规 定,量程应介于预估值的2倍~3倍;采用机械式测试仪器时 精度应为预估值的1/10;分辨率不应低于预估值的1/100。 3具有与监测仪或采集仪进行通信的功能。采用有线传输 的传感器应具有掉电保护功能。数据无线传输的传感器应自带电 也模块,电池工作时长应大于72h。 4具备防潮、防水溅、防尘等性能。 5.2.2监测仪的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具有可视化用户界面,可方便地修改系统设置、设备参 数及运行方式;可根据实测数据反映的状态修改监测的频次和选 择监测点等; 2具有自动触发声光报警器报警功能;

3具有运行日志功能。 2.3传感器及监测仪应经过校准或检定,并应在规定的有效 内使用

5.2.4数据采集和管理软件,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基于通用的操作环境,具有可视化、图文并茂的用户界 面,可方便地修改系统设置、设备参数及运行方式; 2能显示监测主体的总体布置、监测各测点时程曲线、报 警状态显示窗口等: 3具有报表制作及编辑功能; 4远程管理软件具有在线监测、离线数据分析、数据库管 理、数据备份、图形报表制作和信息查询、系统管理、安全保 密、运行日志等功能

5.3.1监测设备应选择安全、干燥、开阔的场地放置, 距离不宜小于1倍支架高度。监测设备应有可靠的防水入 施,并应设置短路和漏电保护装置

距离不宜小于1倍支架高度。监测设备应有可靠的防水及防晒措 施,并应设置短路和漏电保护装置。 5.3.2当采用有线方式传输数据时,现场线路布置不得影响现 场施工正常进行。当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传输数据时,应避免现场 强电磁场对无线通信的干扰。

5.3.2当采用有线方式传输数据时,现场线路布置不得影响现

5.3.2当采用有线方式传输数据时,现场线路布置不得影哪 场施工正常进行。当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传输数据时,应避免现 强电磁场对无线通信的干扰。

5.3.3为保证监测过程白

5.3为保证监测过程的连续性,且采用买时不间断监测,来 频率不宜低于0.2Hz。

样频率不宜低于0.2Hz

样频率不宜低于0.2Hz

6.1.1监测开始前,监测人员应提前进场,做好监测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应包括场地踏勘、电源供应、监测传感器布设、监测 急处理预案交底等。

6.1.2监测过程中的实测数据应全部存人数据库。

6.2.1监测开始前必须确定监测预警值和报警值,应符合现行 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162的有关规定。 6.2.2面板沉降的监测报警值可取模板构件竖向变形容许值的 30%。模板构件竖向变形容许值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1对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400; 2对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250。 6.2.3立杆轴力的监测报警值可取单根立杆施工方案最大允许 荷载的80%

6.2.4水平位移的监测报警值可根据行业标准《建筑施工临时

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第8.0.9条的规定,取 h/300。 注:h为传感器安装高度

6.2.5立杆倾角监测报警值可根据水平位移监测报警值与被 测立杆段长度计算确定:

式中: 0 一立杆倾角监测报警值(°);

d一水平位移监测报警值(mm) l一一被监测立杆段长度(mm)。 临测质估可公别的发监 适000

Z 水平位移监测报警值(mm); l一一被监测立杆段长度(mm)。 监测预警值可分别取各监测项目监测报警值的80%。

l一一被监测立杆段长度(mm)。

6.2.6监测预警值可分别取各监测项目监测报警值

6.3监测中的信息反馈

6.3.1监测过程中,监测单位应以不低于每60min一次的频率 将监测数据提交给委托方,达到监测预警值后,应增大频率。 6.3.2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开启声光报警装置,启 动监测应急处理预案并通报委托方: 1 监测值达到预警值: 2大 模板爆裂,混凝土泄漏; 3支撑地基出现突然较大沉降或严重开裂的异常变化

7.0.1现场监测工作完成后,监测人员应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及时提交监测报告。 7.0.2现场监测人员应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监测报告编 写人员应对监测报告的可靠性负责,监测单位应对整个项目的监 测质量负责。监测记录和监测报告均应有责任人签名,监测报告 应加盖监测单位报告章或公章。 7.0.3 监测报告应真实、准确、可靠、完整,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概况; 2 监测依据; 3 监测项目; 4 监测点布置; 5 监测设备和监测方法; 6 监测频率; 7 监测预警值和报警值: 8 监测参数时程图: 9 各监测项目全过程的发展变化分析及整体评述; 10 监测过程中预警、报警及处理措施; 11 监测结论及建议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 规定”或“应按执行”

《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GB50982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 《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C

目次1总则(24)3基本规定(25)4监测方法及测点布置(28)4. 1一般规定(28)4. 2面板变形监测(28)4.3立杆轴力监测(31)4. 4水平位移监测(32)4.5支架倾角监测(34)5监测系统(36)5. 1般规定…·(36)5. 2监测设备(36)5. 3系统要求·(37)6现场监测(38)6.2预警值和报警值(38)6.3监测中的信息反馈(38)7监测报告(40).23:

1.0.1模板支撑系统是指用于混凝土施工的模板及其支撑结构, 模板支撑系统是一种临时结构,根据构件的规格尺寸在现场进行 模板拼装和支撑的搭设,在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后拆除。混凝士 结构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模板支撑系统的复杂性。施工过程中 模板工程发生珊塌是工程建设的主要事故类型之一,往往会带来 严重的后果。我国对建设工程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有相应 的规范标准和法律法规,但缺少针对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技术规程 近年来,高层与高箕、大跨度空间、异型结构在我国的不断发展 施工安全自动化监测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我国工程建设 规模的快速增长和监测技术的进步,除了传统的光学仪器监测外 自动化监测方法也应用到实际工程中,起到很好的效果,一定程度 上解决了原有光学仪器或人工巡检存在的一些监测盲区。但是目自前 我国没有针对模板工程安全自动监测的技术规范,具体实施监测时 监测方法、监测项目、布点、监测报警值等随机性较大,使得监测 环节不能很好地起到应有的作用,驱须制定相应的监测技术规程。 1.0.2本条是对本规程适用范围的界定。模板工程监测目的是 通过对模板支撑系统的变形和受力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发现模板 支撑系统的安全隐惠,预防事故的发生

1.0.2本条是对本规程适用范围的界定。模板工程监测目 通过对模板支撑系统的变形和受力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发现 支撑系统的安全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

1.0.3本条规定了模板工程安全自动监测开始前应编制相应的

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应结合具体施工方案和现场情况制定,做到 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影响模板工程施工安全的因素很多,主要 有:模板设计方案、现场搭设情况、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架体的 影响等。模板工程监测要求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的影响,制定合理 的监测方案,方案经审批后,由监测单位组织和实施监测

3.0.1模板工程现场监测对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要

5.0.1模板工 求监测数据分析人员要有结构工程、工程测量等方面的综合知识 和较为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为了保证监测质量,国内外在监测 管理方面开始走专业化道路,实践证明,专业化有力地促进了监 则工作和监测技术的健康发展。此外,实施第三方监测有利于保 证监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社会纠纷 时,监测结果是责任判定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规程规定模板施工 前,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模板支撑系统实施现 场监测。 监测单位应定期对监测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现场监测人员应 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章制度。 第三方监测并不取代施工单位开展必要的施工监测,在施工 过程中施工单位仍应进行必要的施工监测。 监测单位应具备承担模板工程监测任务的相应仪器设备,有 经过专门培训的监测人员以及经验丰富的数据分析人员,有必要 的监测程序和审核制度等工作制度及其他管理制度。 金进报知文件

3.0.2监测方案是监测单位实施监测的重要技术依据和文件,

监测方案经委托方组织相关单位审查通过后执行。为了规范监测 方案、保证质量,本条概括出了监测方案所应包含的9个主要 方面。

3.0.3当在监测实施过程中,由于客观原因需要对监测方案作 调整时,应按照工程变更的程序和要求,向建设单位提出书面申 请,新的监测方案经重新审查通过后方可实施

3.0.3当在监测实施过程中,由于客观原因需要对监测方案作

度、跨度和承受荷载有关。本规程对模板支撑工程等级的划分方 法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 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和《危险性较大 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建办质【2018】31号)的相关 内容进行划分。 面板变形监测主要用于了解面板在垂直方向的变形发展趋 势,模板支撑系统能安全地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在施工过程中 不发生模板破裂、塌,面板作为混凝土的承载面,其垂直方向 的变形是重要的监测要素。立杆轴力监测主要用于了解局部立杆 承受的荷载发展趋势,防止局部堆载过大导致立杆轴压破坏或受 压屈曲。水平位移监测主要用于了解模板支架水平向的变形发展 趋势,目的是防止架体整体失稳。倾角监测主要用于了解立杆局 部变形发展趋势,目的是防止支架局部失稳。 3.0.6本条对现场踏勘、资料收集阶段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为 正确地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监测和评价,提高模板工程监测工作 的效果,做到有的放失,应尽可能详细地了解和收集有关的技术 资料。另外,有时委托方的介绍和提出的要求是笼统的、非技术 性的,也需要通过调查来进一步明确委托方的具体要求和现场实 施的可行性。 本条第2款要求监测单位收集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图纸和施 工方案,只有在这些资料收集齐全的基础上,才能把握好监测点 的布设位置,才能进一步编制监测方案, 本条第3款要求监测单位通过现场踏勘掌握相关资料与现场 状况是否属实。监测对象的布设和性状由于时间、工程变更等各 种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出现与原始资料不相符的情况,如果监测单 位只是依据原始资料确定监测方案,可能会影响拟监测项目现场 买施的可行性。

3.0.7监测单位应严格按照监测方案开展工作,不得

时,必须立即发出危险报警,停止现场施工,撤离作业面上施工 人员,并通知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及其他相关单位及时采取 措施,待修复或排除险情后方可恢复施工。 3.0.10混凝土是否达到初凝根据施工气候、混凝土等级、有无 掺外加剂、工地现场具体情况等因素判断。一般情况下,混凝土 初凝时间可取1h~2h,监测参数逐渐趋于稳定。对有特殊要求 的模板工程监测可根据施工方案要求确定监测结束时间。监测频 率的确定应满足系统反应监测对象所测项目的重要变化过程而不 遗漏其变化时刻的要求,

4.1.1监测点的布置以掌握建筑施工过程中模板支撑系统的整 体工作性能为确定原则

4.1.1监测点的布置以拿握建筑施工过程中模板支撑系统的整 体工作性能为确定原则。 4.1.4监测点的安全防护是指对安装的传感器做好防护措施 在监测点周围设置必要的挡护,以防止上部掉落的混凝土、细 石、水对监测点的影响

在监测点周围设置必要的挡护,以防止上部掉落的混凝土、细 石、水对监测点的影响。

4.2.1当支架底座支承面承载力不足时,在荷载的作用下,支 承面将发生沉降。当这种沉降不均匀时,在沉降较大区域的立杆 将在面板上的荷载作用下产生向下的位移,拉动相连的水平杆发 生偏转或弯曲,面板也随之产生倾斜或弯曲,产生向下的位移 量,如图1(a)所示;当荷载过大或立杆强度不足时,在面板 上的荷载作用下,立杆失稳屈曲,失稳立杆上方的面板由于失去 了支撑,在荷载和自重的作用下产生向下的位移,如图1(b) 所示;当连接立杆和水平杆、剪刀撑的扣件失效时,立杆失去了 水平约束,使得立杆在稳定性计算中的计算长度增加,临界承载 力大幅度降低,在荷载作用下立杆极易发生失稳,导致面板失去 支撑发生沉降,如图1(c)所示。面板发生沉降后,面板上方 的现浇混凝土在重力作用下将向面板沉降区域流动,增加面板沉 降区域的荷载,进一步加剧面板的沉降。 上述几种模板支撑系统的破坏方式都导致了面板的沉降,因 此,面板的竖向位移是模板支撑系统稳定性最直观的反映,是模 板工程自动化监测中重要的监测参数。

(a)支承面沉降(b)顶部立杆失稳(c)扣件失效图1面板沉降1一支承面沉降部位;2一失稳立杆;3一失效扣件支承面板的楞梁容易在支架、荷载等作用下发生翘曲,因此,面板变形监测点应直接设置在面板上,不得设置在楞梁、支架或连接件上。面板变形监测的基准点应选择在不受模板支撑系统影响的稳固可靠的位置,当采用拉线式位移传感器监测面板沉降时,可选择监测点下方坚固的支承面或基准桩作为基准点,同时拉线应保持垂直、紧绷,如图2所示。图2拉线式位移传感器监测面板沉降示意1一变形前面板;2一变形后面板;3一拉线式位移传感器.29:

4.2.4如图5所示,人行通道横梁往往是模板支架薄弱环节,其变形极易引起架体的内力重分布。图5模板支架人行通道设置1一横梁4.3立杆轴力监测4.3.1一般情况下,经强度和稳定性验算的立杆能满足上部材料和施工作业设计荷载的要求。但在实际施工中,往往会发生混凝土超量堆载,造成局部立杆失效,造成不良连锁反应。对荷载较大的重点区域的立杆轴力进行监测是防止局部区域超载,保证支架正常工作的措施。立杆荷载监测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在立杆上贴应变片,通过监测立杆应变变化来监测立杆内力,或在立杆底座下安装压力传感器监测支座反力等。对于监测应变的方法,由于立杆会受到众多水平杆和剪刀撑的偏心荷载的作用,使每段立杆都可能因弯曲、扭转而产生额外的应变,因此监测应变并不能准确地反映立杆的内力。对于在底座监测支座反力的方法,由于立杆实际上并非处于单轴受压状态,荷载会通过水平杆和剪刀撑在立杆间重新分布,最终传递至地面的压力与施加在立杆上的荷载可能相差较大,因此监测支座的反力也不能准确地反映立杆的内力。因此,:31:

建议在立杆顶部与面板之间设置压力传感器,监测面板直接施加 在立杆上的外力。

在立杆上的外力。 4.3.2安装压力传感器时应通过调节可调托撑对压力传感器施 加一定压力,以固定压力传感器,并确保接触紧密。 4.3.3模板工程形式繁多,无法一一罗列,表4.3.3仅列出常 见模板工程的测点布置方法,其他特殊形式的模板工程可参考表 .2.3的测点数量和密度,结合实际需求布置测点。无梁楼盖立 杆轴力监测点布置可参考图3,桥梁立杆轴力监测部面布置可参 老图4

4.3.2安装压力传感器时应通过调节可调托撑对压力传感器

模板工程的测点布置方法,其他特殊形式的模板工程可参考表 2.3的测点数量和密度,结合实际需求布置测点。无梁楼盖立 轴力监测点布置可参考图3,桥梁立杆轴力监测部面布置可参 图4。

4.4.1水平位移监测主要用于掌握支架整体水平变形情况,防 正支架整体失稳。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 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相关规定,满堂支架有两种可能的 失稳形式:整体失稳和局部失稳。当满堂支架以相等步距、立杆 间距搭设,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满堂支架破坏形式为整体失稳 当满堂支架以不等步距、立杆间距搭设,或立杆负荷不均匀时, 两种形式的失稳破坏均有可能。一般情况下,整体失稳是满堂支 架的主要破坏形式。整体失稳破坏时,满堂支架纵横立杆与纵横 水平杆组成的空间框架,沿刚度较弱方向呈现出大波鼓曲现象 因此,支架整体失稳监测可选择支架整体水平位移作为监测 参数。 无剪力撑支架,支架达到整体失稳临界荷载时,整架大波鼓 曲,如图6(a)所示,故应监测立杆顶部沿支架刚度较小方向 的水平位移,如图6(b)、(c)所示;有剪刀撑支架,支架达到 临界荷载时,以上下竖向剪力撑交点(或剪力撑与水平杆有较多 交点)水平面为分界面,上部发生大波鼓曲,下部变形小于上部 变形,如图7(a)所示,因此可监测单元框架上部沿支架刚度 较小方向的水平位移,如图7(b)、(c)所示。

(b)侧视图(a)轴测图(c)俯视图图6无剪刀撑支架整体失稳1一刚度较小方向水平位移监测的基准点应选择在不受模板支撑系统影响的稳固可靠的位置。4.4.2无剪刀撑的支架整体失稳破坏时,支架整体大波鼓曲,支架顶层的水平位移最大(图6b),因此应将整体失稳水平位移监测点设置在支架顶层。有剪刀撑的支架整体失稳破坏时,单元框架以上下竖向剪刀撑交点(或剪刀撑与水平杆有较多交点)水平面为分界面,分界面上部发生大波鼓曲,最大位移发生在上部1/2高度处(图7b),因此应将整体失稳水平位移监测点设置在单元框架上部1/2高度处。:33:

(b)侧视图(a)轴测图(c)俯视图图7有剪刀撑支架整体失稳1一刚度较小方向4.5支架倾角监测4.5.1支架倾角监测主要用于掌握支架立杆的局部变形情况防止支架局部失稳。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支架局部失稳破坏时,立杆在步距之间发生小波鼓曲,波长与步距相近,变形方向与支架整体变形方向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如图8所示。因此,支架局部失稳监测应选择立杆的局部变形作为监测参数。支架发生局部失稳时,立杆顶部和中部均有可能发生变形,.34:

但由于立杆顶部为自由端,临界承载力较低,同时顶部立杆包含可调托撑,刚度较小,因此是局部失稳的薄弱部位。此外,由于局部失稳时,无法准确判断立杆中部失稳杆段及方向,依现有的技术和理论基础难以实现有效监测,自前主要仍通过构造措施保证立杆中部的稳定。因此,建议只要求对立杆顶部变形进行监测。4.5.2支架顶部局部失稳时,立杆顶端为自由端,变形后水平位移最大,因此可以通过监测立杆顶端的水平位移反映支架顶部的局部变形大图8支架局小。有稳固可靠的基准点时,可采用位移传感器部失稳监测立杆顶端的水平位移,水平位移监测点需靠近立杆顶端,可安装在可调托座下方;无稳固可靠的基准点时,由于立杆变形较小时仍可近似认为是直杆,因此可以通过监测项部立杆的倾斜角度,通过三角函数近似计算出立杆顶端的水平位移,倾角传感器可安装在可调托撑调节螺母下方。4.5.3监测轴力的立杆,往往荷载较大,也是容易发生局部失稳的立杆。·35·

5.1.1自动监测系统设计应遵循“实用、可靠、先进、经济” 的原则,在确保监测系统实用、可靠的基础上,力求简单、稳 定、维护方便,易于布设和安装,对模板工程自动化监测的需求 给予积极的支持。 5.1.2本条对自动监测系统的各项功能需求作了一般性规定, 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点,监测系统的构成各有差异。本规程仅规 定了基本的功能要求,对于一些特殊需求的工程,可以提出本规 程未包含的功能要求。 监测过程中,若由于电源意外中断而导致监测停止,或造成 监测数据、报警信息及传感器初始值、测点位置、监测预警值和 监测报警值等参数的丢失,将无法保证监测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因此,自动监测系统应配备有后备电源

5.2.1监测仪器和设备是监测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应根据仪 器和设备适应的环境条件和自身的特点等要求,在一定周期内进 行维护、校准、检查,确保正常使用。模板支撑系统监测的目的 是观测架体状态的发展趋势,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基于模板支撑 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应用环境,在实际监测过程中,传感器的测量 方法、安装方式和测点位置对监测结果的影响远远大于传感器的 精度要求,大量工程经验表明过高追求传感器的精度并不经济 合理。 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GB

50982的相关规定,量程应介于监测参数估计值的2倍~3倍: 精度应为估计值的1/10。 5.2.2本条文对自动监测仪的各项性能指标作了一般性规定 对于模板工程监测中大部分监测项目,这些性能指标规定能满足 工程的应用要求。

5.3.2当施工现场存在大型变压器、发电机组等强电磁干扰源 时,将对监测设备的无线通信产生十扰,监测过程中应采取相应 措施。

较短,自动化监测技术的使用,通过高频次的监测数据读取有效 避免了监测盲区,一般情况下,现有采样频率为0.2Hz的自动 化采集设备符合监测性能要求。

DB33T 891-2013 污泥土地利用技术规范6.2.4水平位移量的报警值参考行业标准《建筑施工临时

6.3监测中的信息反馈

.3.1监测单位应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并建立高效的 信息处理和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准确地将阶段性监测结果反馈至

6.3.1监测单位应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并建立

单位,以便各方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建设、施工及监理各方应该 认真处理监测单位的报警数据,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7.0.1监测报告是监测工作全部完成后监测单位提交给委托单 位的监测成果报告。监测报告一是提供完整的监测资料;二是总 结工程的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模板支撑系统设计、施工和监测 提供参考

7.0.2监测报告作为最级技术成果,需要有项目负责人和单位 技术负责人签名并加盖监测单位报告专用章或公章。 7.0.3工程概况中应列出工程地点、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设 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监测单位名称及监测起正日期等 言息YY/T 1704.2-2020 一次性使用宫颈扩张器 第2部分:膨胀式,对完成的工作量进行必要的交代。监测依据需要提供执行 的主要技术标准及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等。监测项目主要是面 板沉降、立杆轴力、支架整体失稳和支架局部失稳等监测项目 监测点的布设包括各监测项目监测点的布设。监测设备和监测方 法主要是自动监测使用的主要设备仪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