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446-2017 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GB 50446-2017 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 50446-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3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54193
VIP资源

GB 50446-2017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 50446-2017 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圆形隧道管片衬砌拼装成环后隧道最大与最小直径的差值与 隧道设计内径的比值,以千分比表示。

2. 0. 19 错台

相邻管片接缝处的偏差。

3.0.1盾构法隧道施工应具有施工管理体系,应建立质量控制 和检验制度FZ/T 81019-2014 灯芯绒服装,并应采取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 3.0.2盾构类型和技术性能应满足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线路条件、环境保护和隧道结构设计的要求,

3.0.3盾构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应根据盾构类型、地

3盾构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应根据盾构类型、

质条件和工程实践制定。

3.0.4工程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场应进行验收,质量合格 后方可使用。 3.0.5施工现场的场地应满足工作井、龙门吊、管片存放、浆 液站、泥浆处理设施、材料、渣土堆放、充电间、供配电站、控 制室、库房等生产设施用地和施工运输要求。 3.0.6施工期间应监控盾构姿态。 3.0.7盾构法隧道施工应实施项目信息化管理,宜配置远程监 控系统,

3.0.6方 施工期间应监控盾构姿态。 3. 0. 7J 盾构法隧道施工应实施项目信息化管理,宜配置远程监 控系统。

通线路等进行监测,并应对重要或有特殊要求的建(构)筑物采 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3.0.9质量合格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控项目的质量达到100%时,应为合格; 2一般项目的质量达到95%及以上时,应为合格; 3应具有完整的施工质量验收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

4.1.1施工前,应对施工地段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进行 调查,必要时应补充地质勘察。 4.1.2对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地面建(构)筑物应进行现场踏勘 和调查,对需加固或基础托换的建(构)筑物应进行详细调查, 必要时应进行鉴定,并应提前做好施工方案。 4.1.3对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地下障碍物、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 线等应进行调查,必要时应进行探查。 4.1.4根据工程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要求,应进行工程环境调查。

4.2.1 隧道施工前,应其备下列资料: 1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2 隧道沿线环境、地下管线和障碍物等的调查报告; 3 施工所需的设计图纸资料和工程技术要求文件; 4 工程施工有关合同文件; 施工组织设计: 拟使用盾构的相关资料。 4.2.2 盾构掘进施工前,应完成下列工作: 1 复核各工作并井位里程及坐标、洞门圈制作精度和安装 后的高程和坐标; 2盾构基座、负环管片和反力架等设施及定向测量数据的 检查验收; 3管片储备; 4盾构掘进施工的各类报表;

桐口前王体加固和洞门圈密封正水装置检查验收。 4.2.3 施工组织设计应满足质量、安全、工期和环保要求。 4.2.4 施工前应进行技术培训与技术交底。 4.2.5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环境条件,完成测量和监测的 准备工作。

4.3.1盾构选型与配置应适用、可靠、先进、经济,配置应包 括刀盘、推进液压缸、管片拼装机、螺旋输送机、泥水循环系 统、铰接装置、渣土改良系统和注浆系统等。 4.3.2 盾构选型依据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2 隧道线路及结构设计文件; 3 施工安全; 4 施工环境及其保护要求; 5 工期条件; 6 辅助施工方法; 7 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4.3.3 盾构的壳体结构应能保证在其所承受的正常施工荷载作 用下,各结构件均应处于安全可靠状态。 4.3.4 刀盘应符合下列规定:

4.3.1盾构选型与配置应适用、可靠、先进、经济,配 括刀盘、推进液压缸、管片拼装机、螺旋输送机、泥水 统、铰接装置、渣土改良系统和注浆系统等

4.3.4刀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刀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应满足工程要求; 2.刀盘结构形式应适应地质条件,刀盘面板应采取耐磨措 施,刀盘开口率应能满足盾构掘进和出渣要求; 3刀具的选型和配置应根据地质条件、开挖直径、切削速 度、掘进里程、最小曲线半径及地下障碍物情况等确定; 4刀盘添加剂喷口的数量及位置应根据地质条件、刀盘结 构、刀盘开挖直径等确定

4.3.5刀盘主驱动应符合下列规定,

刀盘主驱动形式应根据地质和环境要求确定,最大设

矩应满足地质条件和脱困要求; 2刀盘转速应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确定,转速应可 3刀盘驱动主轴承密封应根据覆土厚度、地下水位、添 注入压力、掘进里程等确定。

件、盾构直径和掘进速度等确定。后闸门应具有紧急关闭功能。 4.3.9泥水循环系统应根据地质和施工条件等确定,并应具备 掘进模式和旁通模式,流量应连续可调,可配置渣石处理装置。 4.3.10铰接装置应满足隧道轴线曲率半径的要求,最大推力应 大于前后壳体姿态变化引起的阻力,每组铰接液压缸应具备行程 监测功能。 4.3.11渣土改良系统和注浆系统应与地质条件相适应。注浆系

统应具备物料注人速度和注入压力调节功能。

统应具备物料注人速度和注入压力调节功能。 4.3.12人舱和保压系统应满足作业人员开仓作业要求,人舱宜 采用并联双舱式。

4.3.13盾构主机和后配套设备结构应满足

4.1 辅助设施应根据盾构类型、掘进方法和施工工艺要习 置。

4.4.2辅助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工程需要和环境保护要求,应配置符合盾尾同步注 浆需要的浆液站,泥水平衡盾构应设置相应的泥水输送和处理 装置:

2应选择合理的水平和垂直运输设备; 供电设备应满足盾构施工要求。 4.4.3 盾构始发和接收工作井内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始发工作并内盾构基座应具备盾构组装、调试和始发 条件; 2接收工作井内盾构基座应能安全接收盾构,并应满足盾 构检修、解体或整体移位的要求; 3工作井内应布置必要的排水或泥浆设施; 4洞门密封装置应满足盾构始发和接收密封要求。

4.5.1工作并应符合下列规

1根据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应选择安全经济和对周边影 响小的施工方法。 2始发工作井的长度应大于盾构主机长度3m,宽度应大于 盾构直径3m。 3接收工作井的平面内净尺寸应满足盾构接收、解体和调 头的要求; 4始发、接收工作井的井底板应低于始发和到达洞门底标 高,并应满足相关装置安装和拆卸所需的最小作业空间要求。 5工作井预留洞门直径应满足盾构始发和接收的要求,并 应按下式计算: Ds≥ H : tanα+(D/cosα)+ △e +△s+Ag (4. 5. 1) 式中:D一一工作井预留洞门直径(m); H一 洞门井壁厚度(m); α一 隧道轴线与洞门轴线的夹角(°),通常取平面或纵 坡夹角值; D一一盾构外径(m); Ae一一设计规定的始发或接收工作井预留口直径大于盾 构外径的差值(m),始发工作井取0.10m,接收

工作并取0.20m; As一一测量误差(m),取0.10m; △g一一盾构基座安装高程误差(m),取0.05m。 6洞门圈、密封及其他预埋件等应在盾构始发或接收前按 要求完成安设,并应符合质量要求。 4.5.2当洞口段土体不能满足盾构始发和接收对防水、防等 安全要求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工作并取0.20m; As一一测量误差(m),取0.10m; △g一一盾构基座安装高程误差(m),取0.05m。 6洞门圈、密封及其他预埋件等应在盾构始发或接收前控 要求完成安设,并应符合质量要求。 .5.2当洞口段土体不能满足盾构始发和接收对防水、防等 全要求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安全要求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5.1.1施工测量应包括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隧道内控制 测量、掘进施工测量、贯通测量和竣工测量。 5.1.2测量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踏勘,收集相关测量资料, 办理测量资料交接手续,并应对既有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测和 保护。 5.1.3施工前,应根据周边环境、地面控制网、盾构进人隧道 方式、贯通长度和贯通精度,以及盾构配置的导向系统的精度、 特点和人工测量仪器精度等,制定施工测量方案。 5.1.4隧道贯通测量限差应符合表5.1.4规定

表5.1.4隧道贯通测量限差(mm)

注:L为隧道贯通长度(km),

5.1.5同一贯通区间内始发和接收工作并所使用的地面近并控 制点间应进行联测,并应与区间内的其他地面控制点构成附合路 线或附合网。

5.1.6隧道贯通后应分别以始发和接收工作并的隧道

差小于12"时,可取各次测量成果的平均值作为后续测量的起算 数据指导隧道掘进与贯通。

.3.4 定问测量应依据施工现场茶件远摔下列方法: 1 联系三角形法; 2 陀螺全站仪(经纬仪)与垂准仪(钢丝)组合法; 3 两井定向法; 4 导线直传法; 5 投点定向法。 5.3.5 导入高程测量在工作并内可采用悬吊钢尺进行高程传 测量,当盾构平或斜井进入时,可采用水准测量方法进行高 传递洲量

5.3.6地下应埋设永久近并点。近并导线点不应少于3个,点 间边长宜大于50m。近井高程点不应少于2个。

5.3.6地下应理设永久近并点。近并导线点不应少于3个,点

5.4.1隧道内控制测量应包括隧道内施工导线测量、施工控制 导线测量和隧道内施工水准测量、施工控制水准测量。 5.4.2隧道内控制测量起算点应采用直接从地面通过联系测量 传递到工作井下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隧道内平面起算点不应少 干3个,起算方位边不应少于2条,高程起算点不应少于2个。 5.4.3控制点应埋设在稳定的隧道结构上,并应埋设强制对中 装置。平面控制点应避开强光源、热源、淋水等地方,控制点间 视线距隧道壁及洞内设施应大于0.5m。 5.4.4隧道内控制网宜为支导线和支水准路线,当有联络道 时,应形成附合路线或结点网。长隧道宜布设成交叉双导线 5.4.5施工导线和施工水准应随盾构掘进布设,当直线隧道掘 进长度大于200m或到达曲线段时,应布设施工控制导线和控制

5.4.6施工控制导线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mu≤mgX 4ld/(5Ld)

5.5.1盾构始发工作井建成后,应采用联系测量方法,将平面 和高程测量数据传人隧道内控制点。 5.5.2反力架、洞门圈和基座的安装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利用隧道内测量控制点采用极坐标法放样隧道中心线 和盾构基座的位置、方向,应利用水准测量方法测设隧道高程控 制线以及基座坡度,坐标和高程放样中误差为士5mm; 2反力架和洞门圈位置应采用三维放样方法放样,反力架 安装后和洞门浇筑前应对其经过设计中心的竖直和水平位置进行 复测,并应提供相应里程的坐标或与中心的距离,放样和复测中 误差应为士10mm 5.5.3盾构就位后应采用人工测量方法测定盾构的初始姿态, 人工测量与盾构导向系统测量较差不应大于2V2m(m为点位测 量中误差)。 5.5.4当采用人工测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盾构测量标志点应牢固设置在盾构上,且不应少于3个, 标志点可粘贴反射片或安置棱镜; 2盾构测量标志点的三维坐标应与盾构结构几何坐标建立 换算关系; 3盾构测量标志点测量宜采用极坐标法,并宜采用双极坐 标法进行检核,测量中误差为士3mm。 5.5.5当采用自动导向系统测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始发前,应对输人自动导向系统的线路设计参数进行检 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输人。 2输入自动导向系统的线路设计参数导出后应进行复核 确认。 3隧道掘进中测量控制点迁站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迁站前,自动导向系统应测量盾构姿态; 2)迁站时,盾构应停止掘进; 3)迁站后,应对使用的相邻控制点间几何关系进行检核, 确认控制点位置正确: 4)应利用迁站后控制点进行盾构姿态测量; 5)迁站前后测定的盾构姿态测量较差应小于2√2m(m 光上信洲具中温兰

1应利用隧道内测量控制点采用极坐标法放样隧道中心线 和盾构基座的位置、方向,应利用水准测量方法测设隧道高程控 制线以及基座坡度,坐标和高程放样中误差为士5mm; 2反力架和洞门圈位置应采用三维放样方法放样,反力架 安装后和洞门浇筑前应对其经过设计中心的竖直和水平位置进行 复测,并应提供相应里程的坐标或与中心的距离,放样和复测中 误差应为土10mm

5.3盾构就位后应采用人工测量方法测定盾构的初始姿 工测量与盾构导向系统测量较差不应大于2V2m(m为点1 量中误差)。

1盾构测量标志点应牢固设置在盾构上,且不应少于3个, 标志点可粘贴反射片或安置棱镜; 2盾构测量标志点的三维坐标应与盾构结构几何坐标建立 换算关系; 3盾构测量标志点测量宜采用极坐标法,并宜采用双极坐 标法进行检核,测量中误差为士3mm。 5.5.5当采用自动导向系统测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始发前,应对输人自动导向系统的线路设计参数进行检 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输人。 2输入自动导向系统的线路设计参数导出后应进行复核 确认。

5.5.5当采用自动导向系统测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始发前,应对输人自动导向系统的线路设计参数进行检 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输人。 2输入自动导向系统的线路设计参数导出后应进行复核 确认。 3隧道掘进中测量控制点迁站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迁站前,自动导向系统应测量盾构姿态; 2)迁站时,盾构应停止掘进; 3)迁站后,应对使用的相邻控制点间几何关系进行检核, 确认控制点位置正确: 4)应利用迁站后控制点进行盾构姿态测量; 5)迁站前后测定的盾构姿态测量较差应小于2/2m(m 为点位测量中误差)。

5.5.6盾构姿态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量内容应包括横向偏差、竖向偏差、俯仰角、方位角、 滚转角和切口里程。 2盾构姿态计算取位精度应符合表5.5.6规定,

表5.5.6盾构姿态计算取位精度

3当盾构始发和距接收工作并100m内时,应提高测量 频率。 4盾构姿态应根据测量成果及时调整。 5.5.7管片拼装后,应进行盾尾间隙测量。 5.5.8 壁后注浆完成后,宜进行衬砌环测量,包括衬砌环中心 坐标、底部高程、水平直径、竖直直径和前端面里程,测量中误 差为士3mm。

5.6.1隧道贯通后应进行贯通测量,测量内容包括隧道的纵横 向和高程贯通误差。 5.6.2贯通测量时,应在贯通面设置贯通相遇点。 5.6.3纵横向贯通误差,可利用隧道贯通面两侧平面控制点测 定贯通相遇点的坐标闭合差确定,也可利用隧道贯通面两侧中线 在贯通相遇点的间距测定;隧道的纵横向贯通误差应投影到线路 及其法线方向上。 上

5.7.1隧道贯通后应以始发和接收工作井内的控制点为起算点, 对隧道内的导线点和水准点分别重新组成附合路线或附合网,测 量结果作为隧道竣工测量以及后续施工测量的依据。 5.7.2竣工测量应包括隧道轴线平面偏差、高程偏差、衬砌环 随圆度和隧道纵横断面测量等。 5.7.3竣工测量可采用全站仪解析法、断面仪法、近景摄影测 量法或三维激光扫描法。 5.7.4地铁、铁路隧道应在直线段每10环、曲线段每5环测量 1个横断面,横断面上的测点位置、数量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公 路、水工隧道等其他隧道应按设计要求确定横断面简距和测点 位置。

5.7.1隧道贯通后应以始发和接收工作并内的控制点

对隧道内的导线点和水准点分别重新组成附合路线或附合网,测 量结果作为隧道竣工测量以及后续施工测量的依据

量法或三维激光扫描法。 5.7.4地铁、铁路隧道应在直线段每10环、曲线段每5环测量 1个横断面,横断面上的测点位置、数量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公 路、水工隧道等其他隧道应按设计要求确定横断面间距和测点 位置。

5.7.5横断面测量中误差应为士10mm

5.7.6竣工测量结果应按要求归档。

6.1.1管片生产应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和检验 制度,并应制定安全生产和绿色生产制度。 6.1.2管片生产操作人员应进行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特殊工种应持证上岗。 6.1.3管片生产设备和设施应满足生产要求,并应定期对主要 设备进行检定或测试。

6.1.4管片生产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技术方案

6.2.1钢筋混凝土管片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具备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应经复检合格: 2混凝土骨料宜采用非碱活性骨料;当采用碱活性骨料时 混凝士中碱含量的限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士结构设计规 范》GB50010的规定; 3预理件规格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6.2.2钢管片的钢材、焊接材料、防腐涂料、稀释剂和固化剂 等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6.3钢筋混凝土管片模具

封性能,并应满足管片尺寸和形状等质量要求。

相适应; 2模具安装后应进行初验,符合设计要求后可试生产,并 应在试生产的管片中随机抽取3环进行水平拼装检验,合格后方 可通过验收; 3每套模具应有原始出厂数据; 4每批模具宜配备检测工具。 6.3.4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模具进行检验,检验结果 应满足钢筋混凝土管片的质量控制要求: 1 模具每周转100次; 模具受到重击或严重碰撞; 3 钢筋混凝土管片几何尺寸不合格; 4 模具停用超过3个月,投人生产前。 6.3.5 合模与升模应符合卜列规定: 合模前应清理模具各部位:内表面不应有杂物和 浮锈; 2模具内表面应均匀涂刷薄层脱模剂,模板夹角处不应漏 涂,且应无积聚、流尚现象,钢筋骨架和预埋件严禁接触脱 模剂; 3螺栓孔预埋件、注浆孔预埋件以及其他预埋件和模具接 触面应密封良好 4合模与开模应按使用说明书规定操作,并应保护模具和 管片; 5合模后应核对快速组装标记,模具接缝处不应漏浆。 6.3.6管片出模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根 据管片尺寸、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起吊方式和存放形式等因素 综合确定

4.1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按钢筋下料表进行钢筋切断或弯曲; 2弧形钢筋加工时应防止平面翘曲,成型后表面不得有裂 纹,并应验证成型尺寸; 3当设计充许受力钢筋设置接头时,可采用对焊接 或机械连接,接头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 验收规程》JGJ18或《钢筋机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 规定; 4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6.4.2的 规定。

表 6. 4. 2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4.3钢筋骨架应符合下列规

.43钢肋历有应行 1当钢筋骨架连接时,应按钢筋下料表核对钢筋级别、规 格、长度、根数及胎具型号; 2焊接前应对焊接处进行检查,不应有水锈、油渍,焊接 后不应有焊接缺陷: 3当采用焊接连接时,应根据钢筋级别、直径及焊机性能 进行试焊,并应在确定焊接参数后,方可批量施焊;焊接骨架的 焊点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宜采用对称跳点 焊接; 4同一钢筋骨架不得使用多于2根带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 筋,且不得相邻布置; 5钢筋骨架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6.4.3的 规定。

2当混凝土浇筑时,不应扰动预埋件; 3 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再次进行压面。 6.5.4 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至开模前,应对混凝士进行保湿; 2当采用蒸汽养护时,应经试验确定养护制度,并应监控 和记录温度变化; 3管片出模后应进行养护。 6.5.5混凝土冬期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 工规程》JGJ/T104的规定

6.6.1应在钢筋混凝土管片内弧面角部和端侧面,标记管片型 号与编号、模具编号、生产日期和生产单位名称

6.6.2钢筋混凝土管片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6.6.3钢筋混凝土管片成品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6.7.1 钢管片制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按设计要求或制作说明制作; 2钢管片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管片背板应采用整块钢 材,严禁拼接; 3钢材弯曲矫正后,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划痕 深度不应大于0.5mm,且不得大于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值的 1/2; 4钢材焊接宜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并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工艺规程》JB/T9186的规定,焊 接时应控制变形; 5钢管片外露表面的防腐处理和涂层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 和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 规定。

6.7.2钢管片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管片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盾 构隧道管片质量检测技术标准》CJJ/T164的有关规定; 2钢管片外观应清洁,不得有裂缝、毛边或飞溅物; 3钢管片的螺栓孔应畅通,内圆面应平整; 4钢管片焊缝表面不应有焊接缺陷,焊缝和涂层质量检验 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GB50205的规定; 5钢管片表面锈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覆涂料前钢材 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 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 GB/T8923.1规定的C级及以上。 6.7.3钢管片成品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逐片检查外观质量; 2每生产15环管片应抽检1环管片进行几何尺寸检验; 3每生产200环管片应进行水平拼装检验1次; 4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盾构隧道管片质量检测 技术标准》CJJ/T164的规定

6.8.1管片贮存场地应坚实平整

6.8.2管片可采用内弧面向上或单片侧立的方式码放,每层管 片之间应设置垫木,码放高度应经计算确定。 6.8.3在管片翻转、吊装和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护措施

6.8.3在管片翻转、吊装和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护措施

1钢筋混凝土管片进场时的混凝土强度、抗渗等级等性 营片结构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或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试件的强度和抗渗等性能实验报告 管片结构性能检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或尺量。

6.9.3钢管片外观不应有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目测或放大镜观察。

6.9.4存在一般缺陷的管片数量不得大于同期生产总数的 10%;对于一般缺陷,应由生产单位按技术要求处理后重新 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方案。

6.9.4存在一般缺陷的管片数量不得大于同期生产总数的

6.9.5钢筋混凝土管片几何尺寸和主筋保护层厚度允设

6.9.6钢管片表面锈蚀应符合本规范第6.7.2条第5款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6.9.7钢管片几何尺寸偏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盾栏

检查数量:每100环抽查1环。 检验方法:尺量。

钢管片焊缝不应有裂缝、咬边、亏焊、焊瘤等质量缺陷。 本数具一合数检本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目测或放大镜观察,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目测或放大镜观察

7.1.1盾构现场组装完成后应对各系统进行调试并验收

7.1.2掘进施工可划分为始发、掘进和接收阶段。施工中,应 根据各阶段施工特点及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和环保要求等采取针 对性施工技术措施, 7.1.3试掘进应在盾构起始段50m~200m进行。试掘进应根 据试掘进情况调整并确定掘进参数。 7.1.4掘进施工应控制排土量、盾构姿态和地层变形。 7.1.5管片拼装时应停止掘进,并应保持盾构姿态稳定。 7.1.6掘进过程中应对已成环管片与地层的间隙充填注浆。 7.1.7掘进过程中,盾构与后配套设备、抽排水与通风设备 水平运输与垂直运输设备、泥浆管道输送设备和供电系统等应能 正常运转

CCAA 0001-201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谷物加工企业要求1 盾构前方地层发生塌或遇有障碍; 2 盾构壳体滚转角达到3°: 3 盾构轴线偏离隧道轴线达到50mm; 4 盾构推力与预计值相差较大; 5 管片严重开裂或严重错台; 6 壁后注浆系统发生故障无法注浆: 7 盾构掘进扭矩发生异常波动; 8 动力系统、密封系统和控制系统等发生故障。 10左曲线段施工时应平险拱施减小已或环管比坚向位致

和横向位移对隧道轴线的影响。

7.1.11根据横向、竖向偏差和滚转角偏差,应采取措施 构姿态,并应防止过量纠偏。

构姿态,并应防止过量纠偏。 7.1.12当停止掘进时,应采取措施稳定开挖面。 7.1.13应对盾构姿态和管片状态进行复核测量

7. 2.1 组装前应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1 根据盾构部件情况和场地条件,制定组装方案; 2 根据部件尺寸和重量选择组装设备: 3 核实起吊位置的地基承载力。 7.2.2 盾构组装应按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和组装方案进行。 7.2.3 现场应配备消防设备,明火、电焊作业时,必须有专人 负责。 7.2.4 组装后,应先进行各系统的空载调试,然后应进行整机 空载调试

7.2.4组装后,应先进行各系统的空载调试,然后应进行整机 空载调试。

GB/T 33763-2017 蓝宝石单晶位错密度测量方法7.3.1盾构现场验收应满足盾构设计的主要功能及

盾构现场验收应满足盾构设计的主要功能及工程使用要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