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甲级办公建筑机电设计标准(2016年版).pdf

超甲级办公建筑机电设计标准(2016年版).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9 M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254058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超甲级办公建筑机电设计标准(2016年版).pdf

1)卫生洁具及给水、排水配件均应符合现行城镇建设行业标准《节水 型生活用水器具》CJ/T164、国家标准《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 理通则》GB/T18870的规定 2)卫生器具用水效率等级应根据绿建要求确定能效能级,并应满足以

1.3.2室内排水系统

1 生活排水系统应按规范设置通气管。 2)100m以下的建筑首层卫生间的排水管应单独排出;超高层建筑裙房 单独设置排水系统,无裙房时宜2层(含2层)以下单独设置排水立 管。有业态转换的汇总管不少于2组。 3)卫生间地面采用DN50防返溢地漏。 4)污、废水管道不应设计在厨房、给水生活饮用水水池(箱)的上方 如受条件限制不能避免时GB/T 37032-2018 物联网标识体系 总则,应采取设置夹层等防护措施。 5)主要水管井内应设排水地漏及废水立管,间接排至地下车库排水明沟 或集水坑。 6)给水泵房、热交换机房、中水机房、雨水回用机房、消防水泵房等均 设置排水明沟收集水箱(池)溢流、放空排水及设备排水。楼层空调 机房内设置排水地漏。 7 商业及其它公共食堂厨房区域的排水应设明沟排水(尽量减少转弯 并设隔油装置。排水管离成品隔油器或隔油池平面直线距离不宜超过

12)不得采用带水封地漏,除不降板同层排水采用同层排水地漏外其余均 采用直落式地漏加存水弯。 13)无人防车库废水泵井尺寸为1200x1000x1200mm(h),内设一台潜 水排污泵,排水量为15m/h,按每个防火分区设置24个集水坑设 计(须按地下车库所有潜水排污泵同时开启能满足消防排水要求校核 排水泵并数量)。高度300m及以上地标建筑无人防车库废水泵井尺 寸为1200x1800x1200mm(h),内设二台潜水排污泵,按最高水位二 台泵同时启动设计。 14)车库(平战结合)废水泵井尺寸为2000x1500x1200mm(h),内设 二台潜水排污泵,排水量为25m²/h,按每个防火分区设置24个集 水坑设计(须按每个防火分区内所有潜水排污泵同时开启能满足80% 的消防排水量要求校核排水泵井数量),应为废水泵井内的潜水排污 泵提供双电源。排水泵并做法图示详见图1.3.2.2。 15)地下车库集水坑压力排水管的布置应避免占用车位位置,尽量靠墙 设置。 16)设置在地下室底层的制冷机房、水泵房、换热机房内废水泵井尺寸 为2000x1500x1200mm(h),内设二台潜水排污泵,按最高水位二台 泵同时启动设计。 17)地下室卫生间污水排放采用一体化污水提升装置提升,该装置宜设 置于卫生间所在层的下一层(最底层除外)的污水提升机房内,该机 房须满足一体化污水提升装置的安装维护要求,并预留DN20的冲洗 给水管,设置500x500x500mm(h)的事故集水坑收集事故排水。为最 底层卫生间服务的一体化污水提升装置设置于污水泵井内,污水泵井 尺寸需满足此设备安装要求,该污水泵并的盖板采用可全部开启的不 锈钢活动盖板

12)不得采用带水封地漏,除不降板同层排水采用同层排水地漏外其余均 采用直落式地漏加存水弯。 13)无人防车库废水泵井尺寸为1200x1000x1200mm(h),内设一台潜 水排污泵,排水量为15m/h,按每个防火分区设置24个集水坑设 计(须按地下车库所有潜水排污泵同时开启能满足消防排水要求校核 排水泵并数量)。高度300m及以上地标建筑无人防车库废水泵井尺 寸为1200x1800x1200mm(h),内设二台潜水排污泵,按最高水位 台泵同时启动设计。 14)车库(平战结合)废水泵井尺寸为2000x1500x1200mm(h),内设 二台潜水排污泵,排水量为25m²/h,按每个防火分区设置24个集 水坑设计(须按每个防火分区内所有潜水排污泵同时开启能满足80% 的消防排水量要求校核排水泵井数量),应为废水泵井内的潜水排污 泵提供双电源。排水泵并做法图示详见图1.3.2.2。 15)地下车库集水坑压力排水管的布置应避免占用车位位置,尽量靠墙 设置。 16)设置在地下室底层的制冷机房、水泵房、换热机房内废水泵井尺寸 为2000x1500x1200mm(h),内设二台潜水排污泵,按最高水位二台 泵同时启动设计。 17)地下室卫生间污水排放采用一体化污水提升装置提升,该装置宜设 置于卫生间所在层的下一层(最底层除外)的污水提升机房内,该机 房须满足一体化污水提升装置的安装维护要求,并预留DN20的冲洗 给水管,设置500x500x500mm(h)的事故集水坑收集事故排水。为最 底层卫生间服务的一体化污水提升装置设置于污水泵井内,污水泵 尺寸需满足此设备安装要求,该污水泵并的盖板采用可全部开启的不 锈钢活动盖板

18)地下室餐饮废水采用自动油脂分离器(自带提升设备),隔油间内 应设置DN20冲洗龙头,须设置宽度为300mm的排水明沟及1000 x1000x1000mm(h)的废水泵井,泵井内设排水量为15m²/h的潜水排 污泵,该泵井的盖板采用可全部开启的不锈钢活动盖板。 19)承接卫生间污水和厨房污水的一体化污水提升装置采用带切割无堵 塞自动搅匀污水潜污泵;其它废水泵坑内的潜水泵采用自动搅匀无堵 塞大通道潜水泵。泵体均配冲洗阀。潜污泵出水管上止回阀采用球形 正回阀。 20)除车库地面排水集水坑外排水泵井内应设有顺序启动、水位控制及 超水位报警功能,并设水位监视和溢流报警装置,将信息传至监控中 心。

1)超申级及重要的公建(仅限超高层) 电梯应设排水措施,开应 尽量利用已有的消防电梯排水措施。裙房电梯有条件时也应增设排水 措施。

1)屋面雨水设计重现期:不应小于10年;100m以下建筑,按10年设 计,结合溢流措施,按照50年校核;100m以上建筑,按50年设计, 结合溢流措施,按照100年校核。室外雨水设计重现期按5年。 2)雨水排水应来用内排水方案,不得在建筑外墙外侧设置明装雨水立管 3)有组织排水的屋面设置至少两根雨水立管,建筑上还应考虑设置溢流 口。屋面雨水排水出户管不少于2根。当塔楼或裙房均为幕墙结构, 无法设置溢流口时(征得建筑设计师与幕墙深化设计师的许可,穿玻 璃幕墙雨水溢流管做法示意详见图1.3.2.4),采用以下措施:a、 增大雨水设计重现期至校核重现期。b、设置溢流雨水斗数量不少于 二个,并分别接至不同的雨水立管,溢流雨水斗安装示意详见图 1.3.2.5(溢流雨水斗可合并立管)。屋面雨水溢流做法应优先采用 图1. 3.2. 4。

恒大集团EVERGRANDEGROUP栏杆预埋300x300不锈钢溢水槽穿玻璃处用密封胶封堵100150200,100屋面板玻璃幕墙防火保温材料屋面雨水溢流口设置示意图注:溢流管形式及规格需与幕堵深化设计密切配合,本图仅表示溢流管道设置原则。图1.3.2.4雨水溢流口做法图示18

恒大集团EVERGRANDE栏杆溢流雨水斗雨水斗屋面板玻璃幕墙溢流雨水立管防火保温材料雨水立管屋面溢流雨水斗设置示意图注:溢流雨水斗顶标高低于上屋面门坎高度不小于50mm。图1.3.2.5溢流雨水斗做法图示4)地下车库入口、下沉式广场雨水设计重现期应按50年考虑,并在其上部周围设有防止周边区域雨水汇入的措施。车道处和下沉式广场排水集水坑尺寸应该计算确定。5)雨水泵井应设置不少于2台工作泵,有顺序启动、水位控制及超水位报警功能。对于下沉广场区域的雨水泵井,宜设置不少于3台排水泵。雨水泵井内排水泵应提供双电源。6)结合项目当地要求,确定是否设置雨水收集存贮回用系统。7)建筑高度超过300m(不含300m)的建筑宜在避难层设置雨水消能措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优先采用措施a。措施如下:a、管道自然转弯消能19

1根据项目市政供水条件和当地消防部要求,确定是否贮存室外消防用 水量。 2所有消防系统须在方案阶段提前与当地消防部门沟通,并取得消防部门 原则认可。 3消防系统的设置需满足项目分期开发建设进度的要求

1200m(含200m)以下高层建筑,消火栓系统宜采用临时高压系统。200m以 上超高层建筑应来用常高压系统。 2150米以下的高层建筑消火栓系统宜采用水泵直接加压方式,150米以上 的超高层建筑消火栓系统宜采用水箱串联供水方式。 3消防水箱及消防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水池或不锈钢水箱。地下室消防 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4尽量将消火栓布置在核心筒区域。并应考虑美观要求,嵌入结构墙体内 安装,并应提资给结构专业进行计算。 5消火栓选型:塔楼及裙楼采用消火栓柜,规格为700x1800mm,详见国标 图集《室内消火栓安装》(04S202)。如当地消防部门另有要求时,各地区可根

据当地消防要求确定消火栓箱尺寸。消火栓在有装饰材料位置处不必设置外门, 但需设暗门(由精装修完成),材料与装饰完成面一致。车库等处采用明装消火 栓时消火栓箱应不带灭火器

1.4.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200m(含200m)以下高层建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宜采用临时高压系统。 200m以上超高层建筑宜来用常高压系统。 2250m以上超高层建筑喷头应选用快速响应喷头。 3发电机房、锅炉房、热水机房采用普通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4有封闭吊顶的场所应设置吊顶型喷头,地下车库应设置直立型喷头(当 地消防部门同意可采用旋转式喷头),在精装修的公共区域设置隐蔽式喷头。 5在得到当地消防局认可的情况下,在工验收时,除明确不设置吊顶的 区域外,暂未设置吊顶的区域设置直立型上喷喷头。 6报警阀间:安装报警阀组的位置设置排水设施,在报警阀间门口设置 150mm高的混凝士挡水坎

1灭火器采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2超高层地下室车库应增设推车式灭火器

1.4.5其它灭火系统

1变配电所、重要弱电机房等电气设备用房应设置气体灭火。分散式机房 优先采用柜式气体灭火系统,存在相邻的几个机房时宜采用管网式气体灭火系统 2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剂:推荐采用七氟丙烷或IG541。 3室内净高超过12m,应设置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

1水泵吸水管及出水管均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给水管,架空时应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 管。埋地时,刷冷底子油一道,热沥青一遍防腐(土壤腐蚀性较强时,应加强防 腐处理)。 3当消火栓系统及喷淋系统管道工作压力小于等于1.2MPa时,采用普通内 外壁热镀锌钢管;压力大于1.2MPa并小于等于1.6MPa时,采用国标加厚热镀锌

钢管;压力大于1.6MPa时,采用热浸镀锌无缝钢管。 4气体灭火系统管道采用厚壁高压无缝钢管,内外壁热镀锌。镀锌法兰连接 管道、阀门、附件等均由气体灭火系统承包公司在深化设计中确定。并应满足高 玉气体的承压要求。 5当消防给水管道压力大于1.2MPa时,其最小壁厚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法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当管径DN≤125时,最小管壁序列号为 Sch20;当管径为DN150时,最小管壁厚为5.6mm,当管径为DN200 及DN250时,最小管壁厚为6.3mm。 2)采用卡箍连接时:当管径DN≥50时,最小管壁序列号为Sch30。 3)采用螺纹连接时:通常管径DN<50时,最小管壁序列号为Sch40。 6消防系统中的阀门优先使用带启闭刻度的暗杆铸铁闸阀,局部安装空间 狭小时采用蝶阀。 1.4.7消防产品主要设备和关键材料采用国内著名品牌(前五名)或同档次 合资品牌。

2.1.1室外设计计算参数

根据项目所在城市,在《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附录A中选择。对于附录A中未列入的城市,按GB50736附录B的方法确定。 2.1.2室内设计参数应满足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在资料缺乏的情况下,按下 表所列参数进行设计:

表2.1.2室内设计参数表

2.2.1超甲级办公楼应采用中央空调系统,集中设置中央冷源

2.2.1超甲级办公楼应采用中央空调系统,集中设置中央冷源。

2.2.2制冷系统形式选择

1优先考虑采用水冷冷水机组。 2结合项目当地峰谷电价差,当动态回收期不超5年时考虑采用蓄能系统。 采用冰蓄冷系统时,应设基载主机。 .2.3冷冻水系统优先采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

2.2.3冷冻水系统优先采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

2.2.3冷冻水系统优先采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

1制冷机组的台数应根据全年动态负荷变化情况选配,在全年负荷状态下 均能正常运行,并考虑办公建筑部分负荷的情况,大小机型合理搭配,制冷机的 最小负荷应考虑空调延时运行的条件。 2电动制冷机供电方式选择:单台冷机的输入电功率>800kW,采用高压供 电方式;高压供电电压应采用10kV。 3电动制冷机:单台制冷量<500RT,采用螺杆式;单台制冷量≥500RT 采用离心式。

1过渡季节应充分利用室外新风免费供冷。 2根据工程条件,分析是否采用冷却塔在过渡季及冬季免费供冷。 3寒冷地区及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的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应利用冷却塔通 过板式换热器供冷,换热温差取1~2℃;严寒地区不采用冷却塔供冷,采用免费 新风供冷。 2.2.6独立冷源:消防控制室/保安监控室、通讯/IT机房、设备机房值班室采

2.2.6独立冷源:消防控制室/保安监控室、通讯/IT机房、设备机房值班室采 用分体空调或多联机空调系统,设备选型不少于2台。室外安装且受太阳直射的

2.2.6独立冷源:消防控制室/保安监控室、通讯/IT机房、设备机房

2.2.7租户IT机房的24小时空调冷却水

1为租户IT机房24小时空调预留冷却水系统,采用开式冷却塔加板式换 热器的形式。冷却水立管设于核心筒管井,在各层预留接口。 2冷负荷:普通办公层15W/m,交易层30W/m

2.2.8中央制冷站房设置

1制冷站应靠近负荷中心布置,优先布置在除人防区外最底层;站内应设 置值班室(兼配电室)。制冷站应考虑制冷机的运输通道。 2机房净高参考下表:

表2.2.08电制冷设备容量与机房净高对应

非蓄能系统的制冷机房面积参考: 1) 供冷面积不超过5万m²时:机房面积约400m²。 2) 供冷面积5~7万m时:机房面积约450m。 3) 供冷面积7~10万m时:机房面积约500m。 4) 供冷面积10~15万m时:机房面积约650m²

2. 2. 9 冷却塔

1冷却塔设置位置应考虑系统承压,冷却水系统工作压力一般不应超过 1.6MPa;对于超高层建筑冷却塔应优先布置在裙房屋面,如确需布置在塔楼屋顶 呆证冷却水系统工作压力不应超过2.5MPa。 2冷却塔的布置位置需要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噪声和振动影响,并采取适当 降噪方案。 3下列情况的屋面冷却水管道应设保温,并加1mm厚铝板保护层: 1)夏热冬暖及夏热冬冷地区,冷却水管位于太阳直射处; 2)寒冷地区屋面的冷却水管: 4冷却塔形式选择:集中空调系统冷却塔应选用横流开式冷却塔,并应为 超低噪音和节能型,冷却塔风机选用双速风机

2.3.1严寒及寒冷地区供暖季有市政热源(热水或蒸汽)时优先采用市政热源。 2.3.2当供暖季无市政热源时,空调、采暖等热源采用自建锅炉。

2.3.2当供暖季无市政热源时,空调、采暖等热源采用自建锅炉。

1锅炉应采用卧式燃气锅炉,锅炉的总装机容量为计算总热负何的100% 且当其中一台锅炉故障时,其余的锅炉仍然可以满足70%(严寒地区)和65%(寒 令地区)的计算热负荷。 2锅炉房位置应避开人员密集场所、重要部门和主要疏散通道。锅炉房内 需要设计泄爆口、值班室、燃气表间。为了减少泄爆口的面积,锅炉与换热器 水泵等其它配套设备分别设置在不同房间内。 3燃气锅炉房面积及净高参考

1) 供暖面积不超过5万m时:机房面积约200m;净高不小于4.5m。 2) 供暖面积5~7万m时:机房面积约250m;净高不小于5.0m。 3) 供暖面积7~10万m时:机房面积约300m;净高不小于5.0m。 4) 供暖面积1015万m时:机房面积约350m;净高不小于5.5m。 锅炉烟排放高度及位置应按照环评及当地环保部门要求设置

3.4热交换器的类型、台数及总装机容量

1供空调、散热器采暖、地板采暖以及严寒地区的新风预热换热系统原则 上分别设置。当仅有少量地板辐射热负荷(如仅供大堂)且系统工作压力小于 0.8MPa时可采用空调或散热器采暖热水经混水提供,应从换热站或二次网热力 入口总管处直接接出分支给混水装置。 2二次水温度应根据气候区及一次热源参数确定:严寒及寒冷地区空调水 供回水温差不小于15℃;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空调水供回水温差为10℃ 散热器供暖供回水温差为25℃;地板采暖供回水温差为10℃。严寒地区新风预 热系统供水温度不低于70℃。 3换热器选型:各系统的换热器,当一台停止工作时,剩余换热器的设计 换热量应不低于系统设计供热量的70%(严寒地区)和65%(寒冷地区)。 4换热机房面积与及净高参考 1) 供暖面积不超过7万m时:机房面积约100m;净高不小于3.5m。 2) 供暖面积7~10万m时:机房面积约150m;净高不小于3.5m。 3)供暖面积10~15万m时:机房面积约200m;净高不小于4.0m 2.3.5锅炉及换热系统应设气候补偿措施,二次水循环泵应采用变频泵

2.3.6空调系统加湿方式

有蒸汽源时优先选用蒸汽加湿:否则采用高压微雾加湿。

有蒸汽源时优先选用蒸汽加湿:否则采用高压微雾加湿。

2.4空调、采暖水系统

2.4.1空调水系统除夏热冬暖和严寒地区采用两管制外,其他地区根据建筑的 内外分区情况设置分区两管制。 2.4.2空调、采暖水系统采用变流量,冷却水系统采用定流量。 2.4.3空调水系统定压优先采用高位膨胀水箱,确实无条件时可采用闭式定压 补水装置

2.4.4冷冻水系统工作压力及竖向分区

1超高层建筑空调冷冻水系统竖向分区应按以下原则确定: 1)各空调未端设备及管道工作压力应控制在1.6MPa以下。 2)冷热源机房及换热设备及管道工作压力不应超过2.OMPa。 2通过设置换热器进行合理的压力分区,换热机房应设在建筑中间的设备 或避难层。 3在满足各分区设备工作压力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换热级数,换热级数不应 超过两级,超过两级换热时应将制冷机房设置在塔楼合适的设备层或避难层。 4超高层办公楼塔楼应考虑大型空调设备垂直运输条件,与相关专业配合 综合考虑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

1空调冷冻水的供回水温差应根据冷源形式、输送距离等因素确定,冷冻水供 回水温度无二次换热时采用7/12℃;有二次换热时,一次水采用6/12℃,二次水 采用7/13℃;冰蓄冷系统供回水温差不小于8°C。 2空调冷冻水系统应根据建筑规模、各区域的阻力差值、负荷特性分析采 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或二次泵变流量系统。 3在冷冻水供回水总管间应设压差旁通管,旁通管径及旁通阀型号按容量 最大一台的制冷机流量的70%选取;全年有供冷需求时,应在冷却水供回水总管 设温控旁通管。 4空调水系统应设置快速排水及补水:在分集水器上或系统最低处各设置

DN80泄水管及阀门,并考虑此管口及阀门可作快速补水用,补水时间不应超过 24小时。 5冷冻水循环泵、冷却水循环泵流量按主机额定流量选取,扬程富裕系数 取10%。当两台及以上水泵并联的情况下应根据水泵并联综合水力特性曲线选取 当水泵流量大于等于500m/h时应采用卧式双吸泵。 6循环水备用泵的设置原则:当同一系统的同型号泵超过三台时,不设备 用泵,否则需要设置备用泵。 7水泵选择应满足设计工况点在高效区的要求。当水泵流量≤60m/h时, 水泵效率不应低于70%;当60m/h<水泵流量≤200m/h时,水泵效率不应低于 75%;当水泵流量200m/h时,水泵效率不应低于80%

2.4.6空调热水系统

空调热水的供回水温差:严寒和寒冷地区采用15℃,夏热冬冷地区采用10℃ 夏热冬暖地区:如采用热泵供热方式,供回水温差为5℃:

2. 4. 7 采暖系统

1严寒地区地下车库、蔬散楼梯间、通道、仓库、消防水箱间及寒冷地区 消防水箱间等设散热器值班采暖,设计温度按5℃计算。 2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地区大堂处设置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 3严寒地区、寒冷地区的对外主要入口处优先采用蒸汽或热水型热风幕。 夏热冬冷地区未设门斗或旋转门的主要入口应设热风幕。 4采暖系统定压采用闭式定压补水装置。 2.4.8水路平衡:首先应在管路布置和管径选择时考虑平衡,水平及竖向同程 布置,避免各处设平衡阀。当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差额>15%时,应设平衡 阀。系统平衡阀的设置原则:集水缸各回水主管处、主管各分支管回水管处(各 并联支路)设置静态水力平衡阀。

1冷热源设总供热量、供冷量计量;热力入口及共用冷热源的建筑入口均 设能量计量。

2. 4. 10 水处理

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空调热水系统均需设置全自动的化学加药系

超甲级办公楼层空调未端应采用VAV变风

1空调系统设置应考虑内外分区、朝向分区。 2各气候区的内区均采用单风道节流型末端装置;外区末端装置及再热方 式可按下表选择:

1不同气候区的外区末端及再热方式选择

3变风量空调末端装置均采用压力无关型, 4变风量空调系统采用定静压控制方式。 5标准层空调机组不少于两台。平面适宜且为同一防火分区时,两台空调 机组送风管宜连成环形,以便其中一台故障,可由另一台担负一定量的负荷,以 及加班时可只运行其中一台。 6办公区的空调风管总占高度空间不宜超过500mm,不应超过600mm。 7办公楼空调风系统应采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 2.5.2超甲级写字楼项目的大空间区域如办公大堂餐厅、会议室、多功能厅等

.5.2超中级与子楼项日的人 或如办公人堂餐厅、会议室、多切能厅等 空调使用时间一致的区域,应采用全空气定风量空调系统;人员密集场所,可考

虑机组变风量控制。各空调区具体的末端空调形式如下:

表 2. 5. 2 空调末端形式

2.5.3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中,新风经过处理后应直接送入房间,不应经 过风机盘管后再进入房间。

2.5.3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中,新风经过处理后应直接送入房间,不应经 过风机盘管后再进入房间。 2.5.4各层空调排风量与卫生间排风量总和为新风量的80%。 2.5.5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应包括:风机段、冷热盘管段、中效过滤段(F7) 粗效过滤段(G4)(采用可拆洗板式过滤器)、混合段;严寒地区空调机组及新风 机组应增设预热段;寒冷及严寒地区设加湿段。 2.5.6办公区域的空气处理机采用紫外线防菌措施;在全年室外空气质量较差 的城市增设新风PM2.5净化措施。 2.5.7办公区域的空调系统中增加空气品质监控系统,在每套全空气系统的回风 总管处设置1个二氧化碳浓度变送器,联锁调节新风量,同时实现节能目的。 2.5.8严寒、寒冷及夏热冬冷地区新风入口应设与风机联锁控制的新风密闭保 温阀。 2.5.9回风口布置原则:集中回风口不能布置在封闭房间内,应布置在大空间 内,同时回风口应避开人员长时间停留区域及送风射流区。 2.5.10新风系统设置:高层及多层的新风根据建筑立面条件确定分层取风或集 中取风,超高层的新风结合设备层分段设集中取风。集中取风时应根据当地节能 要求确定设新风热回收机组或新风机组,风机应变频,由新风管静压控制风机变 频。

11全空气系统对应的排风系统采用变频风机,且应满足如下要求: 最小风量满足空调季设计最小新风量排风要求。 2最大风量满足最大新风比运行时的排风要求

2.6.1设备机房、卫生间、厨房等要求设置直流式机械通风系统,具体指标如 下:

备机房、卫生间、厨房直流式机械通风系统具体

2. 6. 2 一般规定

注:有噪音控制要求区域的风管,按《3.9消声与隔振》章节中要求执

GB/T 6730.20-2016 铁矿石磷含量的测定滴定法2.6.3变配电室通风

1变配电室室内温度不应高于36°C,优先采用通风降温,当计算通风换气 次数超过20次/h应增设分体空调或多联机空调降温。 2通风量应根据室内发热量进行计算,方案阶段无电气发热资料时按20次 h。 3送风量按排风量的90%确定,以使室内保持微负压。 4应根据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分区,在风管上设置电动阀门,保证释放灭火

2.6.5柴油发电机房通风

1柴油发电机房室内温度不应高于40℃。 2储油间应设排风,风机采用防爆电机。 3发电机房工作时系统送风量应满足维持室内降温所需的空气量及燃料燃 烧所需空气量

2.6.6电梯机房通风

2.6.7餐饮厨房通风

温度不应高于36℃,采用分体空调或多联

1厨房排油烟应采取油烟净化措施,排放浓度应满足环评要求。排放口位 置应根据环评及当地环保要求考虑从裙楼屋面排放或塔楼屋面排放SN/T 5474-2022 非人源样本中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的检测技术规范,如从裙房屋 面排放,排放出口与主楼距离不小于20m。 2厨房应设置全面排风,全面排风换气次数不工作时不小于3次/小时,正 常工作时不小于6次/小时。 3使用燃气的厨房应设事故排风系统,事故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小 时。 4应对厨房各排风系统设补风措施,事故排风补风量应为排风量的50%; 全面排风补风量为80%,空调新风补至房间;排油烟的补风量为90%,补至灶口, 亚寒及寒冷地区,新风应加热至14℃。 5排油烟风管的室内段应尽量位于负压段,以免管道漏风导致气味外溢

2.7设备及管材、保温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