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1741-2017 电力作业用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pdf

DL∕T 1741-2017 电力作业用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3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5261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L∕T 1741-2017 电力作业用小型施工机具预防性试验规程.pdf

用夹具将胡芦装在试验机上,与吊钩连接处的夹具直径约为钩腔直径的1/3,下吊钩应处于起升高 度的50%~80%处。装夹时应使起重链轮处于起重链条对其施加最大扭矩的位置 缓慢加载至额定起重量的1.25倍(新安装或大修后)或1.1倍(例行试验),保持10min,加载力 值不应下降。卸载后,按本标准5.1.3.2的要求再进行空载试验,无异常者为合格。试验时,手扳葫芦 不应加长手柄以加强起升力。

千斤顶预防性试验项目和试验周期应符合: a)油压千斤项预防性试验项目为外观检查、限位检查和静负荷试验,试验周期为12个月; b)螺旋千斤顶预防性试验项目为外观检查、空载试验、限位检查、静负荷试验或负载动态试验, 试验周期为12个月。

a)千斤项试验装置,1套。 b)千斤顶负载动态预试系统,1套。

a)千斤项试验装置,1套。

GB/T 28003-2011 城市中央休闲区服务质量规范5.2.3试验方法及要求

5.2.3.1外观检查

千斤项外观检查应符合: a)产品名称及型号、额定起重量、最低高度、起升高度及调整高度、生产许可证编号、制造厂名 称等标识完整清晰; b)各部件完整、无缺失,无可见裂纹和残余变形,连接无松动; c)顶重头承载面应有防止被顶物滑动的压花或沟槽; d)油压千斤顶无漏油现象,对带有调整螺杆的油压千斤顶,用手旋动调整螺杆应灵活自如,限位 可靠:螺旋千斤顶螺杆润滑良好,螺纹磨损不应超过20%

DL/T1741—20175.2.3.2空载试验在空载状态下操作螺旋千斤顶,千斤顶各运转机构应灵活可靠;在全程范围内应无时松时紧现象。5.2.3.3限位检查千斤顶限位检查应符合:a)在油压千斤顶上施加适当压力,操作千斤顶,活塞杆上升应平稳,直至限位装置起作用。千斤顶自动限位装置应可靠,多级活塞杆干斤顶限位标志应清晰可见。b)普通型螺旋千斤顶的限位标识经目测应清晰可见。c)剪式螺旋千斤顶在最大起升高度位置(空载状态),在手柄上施加270N的操作力,应保证限位不失效。5.2.3.4静负荷试验千斤顶静负荷试验应满足:a)油压干斤顶静负荷试验。将千斤顶活塞杆上升到2/3额定起升高度(多级活塞杆型式升至最后升出级L2行程高度位置),有调整螺杆的千斤顶,将调整螺杆升至最高;采用自升法(利用千斤顶的顶升而增加承载面的压力)或外压法(外加配重以增加承载面的压力),对承载面施加额定起重量的1.25倍(新品或经大修后)或1.1倍(例行试验)静负荷,保持10min。自升法时,压力下降不应超过1.0%,外压法时千斤顶应能制动。b)螺旋千斤顶静负荷试验。千斤顶在空载状态下上升至最大起升高度位置,在千斤顶承载面施加额定起重量的1.25倍(新品或经大修后)或1.1倍(例行试验)静负荷,保持10min。试验过程中上不应有永久变形及其他异常情况;剪式螺旋千斤顶卸去载荷后,其高度下降量不应超过起升高度的5%。c)试验注意事项:千斤顶应置于平整、坚固及完整的底座上。试验中应平稳加载和卸载。试验时,不应加长手柄以加强起升力。若采用自带手柄或驱动无法使于斤顶顶升至规定的试验值,则该干斤项为不合格。5.2.3.5负载动态试验在可能的条件下宜进行螺旋于斤顶的负载动态试验。在螺放于斤顶承载面上施加50%的额定起重量操作千斤顶,使千斤顶自最低位置上升至起升高度位置。试验过程中,千斤顶运行应平稳、连续,不应有明显跳动和失重等异常现象。千斤顶负载动态试验参见附录A。5.3抱杆5.3.1预防性试验项目和周期抱杆(不含机构传动的)预防性试验项目为外观检查和静负荷试验,试验周期为12个月。5.3.2试验设备a)卧式抱杆专用试验机,1套;b)50m卷尺、1m直尺,各1把;细绳若干,1kg重锤,1只;或准确度等级不低于1.0级的变形偏移测量装置1套。5

DL/T174120175.3.3试验方法及要求5.3.3.1外观检查抱杆外观检查应符合:a)产品型号和名称、额定载荷、生产日期及产品编号、制造厂名称、外形尺寸、整机重量及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号等标识完整清晰;b)抱杆整体组装方便、连接紧密、无松动或错位,主要受力构件无局部严重弯曲、磕癌变形、表面严重腐蚀、裂纹、脱焊或铆钉脱落等现象,抱杆帽及底座表面无裂纹或螺纹变形;钢抱杆焊缝应无裂纹、孔穴、固体夹焊、未熔合等缺陷;d)铝合金抱杆主材与辅材、辅材与辅材间的连接应采用铝合金铆钉连接。抱杆法兰与主材、主材与斜材之间贴合紧密,铆钉头部应完整,不应有松动。5.3.3.2静负荷试验抱杆的静负荷试验也称为静负荷弯曲试验。抱杆中心受压时,其试验方法可采用平卧式或竖立式布置。平卧式布置时,抱杆杆体下方应垫弹性或可灵活滚动的支垫,支点不应少于2处。人字抱杆静负荷弯曲试验布置如图1所示。竖立式布置时,抱杆应按使用要求增加临时拉线,以防倾倒。23说明:1—抱杆脚固定点;2一变形偏移测量装置;3一绳;4一弹性支垫;5一抱杆杆体。图1人字抱杆静负荷弯曲试验布置图将抱杆与试验机连接,缓慢增加压力使其达到1.25倍额定载荷,保持10min。在保持压力的最后2min内测量抱杆的弯曲变形值,其横向变形不得超过全长的1/600。弯曲试验后,抱杆各部件应无可见裂纹和残余变形,固定连接处以及紧固件应无松动现象。5.4吊钩(环)5.4.1预防性试验项目和周期吊钩(环)预防性试验项目为外观检查和静负荷试验,试验周期为12个月。6

卧式拉力试验机,1台。

5.4.3试验方法及要求

5.4.3.1外观检查

DL/T 17412017

吊钩(环)外观检查应符合: a)等级代号、额定起重量和制造厂名称或代号等应用凸字标识清楚; b)吊钩(环)不允许焊接或铸造,应无裂纹、无明显的变形或腐蚀现象。吊钩的其他外观要求见 5.1.3.1d)

5.4.3.2静负荷试验

将吊钩(环)安装于拉力试验机上,在其中心线上施加1.25倍额定载荷的拉力,保持10min 肉(环)应无破损、无不可恢复的变形

5.5.1预防性试验项目和周期

卧式拉力试验机,1台。

5.5.3试验方法及要求

5.5.3.1外观检查

卸扣外观检查应符合: a)制造商识别标记或符号、级别代号和极限工作载荷等永久性标识应完整清晰。所有直径大于或 等于13mm的卸扣销轴应做出带有相应级别代号和制造商符号的清晰的永久性标识,标识不 应影响销轴的机械性能;直径小于13mm的销轴应至少标注级别代号。 b)卸扣扣体应锻制,不应采用焊接;销轴应锻制或机加工制成;表面应光洁,无裂纹、变形和锈 蚀等缺陷,卸扣上的缺陷不得补焊。 c)扣体两轴销孔应同轴,且与环眼两侧外径同心。装配后,销轴的台肩或头部应与扣体紧密贴合。

5.5.3.2静负荷试验

起重滑车和放线滑车的预防性试验项目为外观检查和静负荷试验;绝缘滑车的预防性试验项

DL/T1741—2017外观检查、静负荷试验和交流耐压试验;试验周期为12个月。5.6.2试验设备a)卧式拉力试验机,1台;b)量程不小于50kV的工频交流耐压试验装置,1套;c)对地净空距离为2m的金属试验支架(或吊钩),1套。5.6.3试验方法及要求5.6.3.1外观检查滑车外观检查应符合:a)滑车的标识除了应包括产品名称和型号、产品商标、制造日期及制造厂名称外,起重滑车还应包括额定起重量、适用钢丝绳直径:放线滑车还应包括额定载荷、外形尺寸、整机质量、出厂编号;绝缘滑车还应包括双三角符号(见附录B)、出厂编号,标识应完整清晰。b)轴、吊钩(环)、梁、侧板等不应有裂纹和明显的变形等现象。绝缘滑车的绝缘部分应光滑,无气泡、皱纹、开裂等现象。c)滑轮槽底光滑,在中轴上转动灵活,无卡阻和碰擦轮缘现象。槽底所附材料完整,与轮毂粘结牢固。d)吊钩及吊环在吊梁上应转动灵活,应采用开槽螺母,侧面螺栓高出螺母部分不大于2mm。e)1侧板开口在90°范围内应无卡阻现象,保险扣完整、有效。5.6.3.2静负荷试验a)起重滑车和放线滑车静负荷试验时,滑车槽底直径与钢丝绳直径之比不应小于10。连接滑车于拉力试验机上,缓慢增加拉力至其额定载荷的1.25倍,保持10min。卸载后滑车应无裂纹和永久性变形。滑车组静负荷试验示意如图2所示。b)绝缘滑车静负荷试验方法与5.6.3.2a)相同,对5kN、10kN、15kN、20kN级的各类绝缘滑车,均应分别能通过6kN、12kN、18kN、24kN的负荷、持续时间5min的静负荷试验,试验后应无永久变形或裂纹。说明:1一滑车;;2一连接绳。图2滑车组静负荷试验示意图5.6.3.3交流耐压试验绝缘滑车应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滑车应洁净干燥,按图3的方式悬挂在接地的50mm宽角钢横梁中部,横梁长度不小于2m,或悬挂在接地的吊钩上。高压引线从滑车的中轴处引入。滑车及高压引线与周围物体间的距离不小于1m。缓慢升高电压,以便能在仪表上准确读数,达到0.75倍试验电压值起,以每秒2%试验电压的升8

DL/T1741—2017压速率至规定值,普通绝缘滑车耐压值为25kV,绝缘钩型滑车耐压值为37kV,保持1min,然后迅速降压,但不能突然切断。滑车应无发热、击穿和闪络现象。说明:1一交流耐压置:MOd2一滑车;3一吊钩;4—U形环5一角钢横图3绝缘滑车电气试验布置图5.7钢丝绳套5.7.1预防性试验项目和周期钢丝绳(套)预防性试验项目为外观检查和静负荷试验(长距离钢丝绳可采用无损试验),试验周期为12个月。5.7.2试验设备a)卧式拉力试验机,1台;b)钢丝绳预防性无损试验系统,1套。5.7.3试验方法及要求5.7.3.1外观检查钢丝绳(套)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报废或截除:a)断丝数超过表3、表4的数值时;b)绳芯损坏或绳股挤出、断裂:c)笼状畸形、严重扭结或金钩弯折;d)压扁严重,断面缩小,实测相对公称直径减小10%(防扭钢丝绳3%)时,发现断丝也应予以报废;9

DL/T17412017e)受过火烧或电灼、化学介质的腐蚀外表出现颜色变化时;钢丝绳的弹性显著降低,不易弯曲,单丝易折断时;g)插接的环绳或绳套,其插接长度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或小于300mm。表3钢制滑轮上工作的圆股钢丝绳中断丝根数(GB/T5972)钢丝绳必须报废时与疲劳有关的可见断丝数b交互扮同向抢外层绳股中承载钢丝数n长度范围≤30dc>30d≤30d>30d≤5024I251≤n≤7562376≤n≤1004824101≤n≤12051025121≤n≤14061136141≤≤16061336161≤n≤180714 47181≤n≤2008016480201≤n≤22091849221≤n≤2401019510多层绳股钢丝绳仅考虑可见的外层。一根断丝有两处可见端,按一根断丝计算。为钢丝绳公称直径。表4钢制滑轮上工作的抗扭钢丝绳中断丝根数(GB/T5972)长度范围≤30db>30d钢丝绳必须报废时与疲劳有关的可见断丝数“24一根断丝有两处可见端,按一根断丝计算。b为钢丝绳公称直径。5.7.3.2静负荷试验钢丝绳(套)静负荷试验应符合:a)起重机械用钢丝绳的试验安装示意参见图4;b)钢丝绳套试验时应在绳套环中放入合适的心型环,并与试验机连接。启动试验机,缓慢增加对钢丝绳(套)的拉力,使其达到额定载荷的2.0倍(电力建设用钢丝绳为破断拉力的0.2倍),保持10min。钢丝绳(套)应无破损、新增断丝、局部变细等现象。a)楔块间安装b)轮式安装图4起重机械用钢丝绳的试验安装示意图10

DL /T 17412017

长距离钢丝绳可采用无损试验,借助电磁技术用以确定钢丝绳损坏的区域和程度,其试验方法可 参照附录D。

5.8.1预防性试验项目和周期

汗维绳(包括白棕绳和化纤绳)预防性试验项目为外观检查和静负荷试验,试验周期为12个)

卧式拉力试验机,1台。

5.8.3试验方法及要求

5.8.3.1外观检查

纤维绳外观检查应符合: a)产品名称、依据标准号、结构、规格、制造厂名称等标识完整清晰; b)纤维绳应光滑、干燥,无断股和磨损,白棕绳应无霉变; c 白棕绳的最大抢距为:三股绳为公称直径的3.5倍,四股绳为公称直径的4.5倍。化纤绳的绳 索和绳股应连续无接头

5.8.3.2静负荷试验

根据使用的夹具类型,把试样固定在楔块间或轮上,试样有效长度不小于1800mm。以2倍额定工 作载荷进行10min的静负荷试验,应无断裂和明显的局部延伸。 白棕绳额定载荷值的确定可参照附录E。

.9.1预防性试验项目和周期

吊装带预防性试验项目为外观检查和静负荷试验,试验周期为12个月

卧式拉力试验机,1台。

5.9.3试验方法及要求

5.9.3.1外观检查

装带外观检查应符合: 垂直提升时的极限工作载荷、吊装带材料、端配件等级、名义长度(m)、制造商名称、标识 或商标、可查询的记录(编码)、执行的标准号等标识完整清晰; 合成纤维扁平吊装带表面应无横向、纵向擦破或割断等缺陷,合成纤维圆形吊装带封套无破

DL/T1741—2017

DL /T 1741 2017

密封完整,吊装带的边缘、软环及末端件无损伤

5.9.3.2静负荷试验

将试样连接于试验机上,对合成纤维扁平吊装带施加力至2.0倍(合成纤维圆形吊装带施加力至1.2 倍)的极限工作载荷(workingloadlimit,WLL),保持10min,试样应无破断、脱缝和显著的局部延伸现象。 在静负荷试验中,应注意: a)带软环的吊装带试验时,应使用试棒,该棒的直径使环眼的夹角在10°~20°之间;环形吊装 带试验时,试棒的直径不超过100mm或吊装带实际长度的10%(取两者较小者)并保证试棒 不接触缝合处。 b)加载在吊装带上的承载力应保证试样每1000mm长度的最大拉伸速度为110mm/min。 C)进行静负荷试验时,若受力状态的吊装带断裂,将释放大量能量,试验人员应远离危险区域。

6.1.1预防性试验项目和周期

棘轮紧线器预防性试验项目为外观检查和静负荷试验,试验周期为12个月

棘轮紧线器预防性试验项目为外观检查和静负荷试验,试验周期为12个月。

卧式拉力试验机,1台。

6.1.3试验方法及要求

6.1.3.1外观检查

棘轮紧线器外观检查应符合: a)产品名称、型号规格、额定负荷、制造厂及商标、出厂编号等标识完整清晰。 b)部件完整,无裂纹、无变形和损伤;钢丝绳应符合5.7.3.1规定,吊钩应符合5.1.3.1d)规定。 c)换向爪及自锁装置完好有效,轴承转动灵活,保险可靠。

6.13.2静负荷试验

释放吊钩,使钢丝绳在卷筒上保留3圈5圈。将紧线器与试验机连接,缓慢加载至其额定载荷的 .25倍,保持10min。卸载后,紧线器任何部件不应有残余变形、裂纹及裂口,钢丝绳应无新增断丝、 局部变形等现象,轴承转动应灵活,无卡阻。 也可通过扳动手把收紧紧线器的方式加载,

6.2.1预防性试验项目和周期

器预防性试验项目为外观检查和静负荷试验,试

卧式拉力试验机,1台。

卧式拉力试验机,1台。

DL/T1741—20176.2.3试验方法及要求6.2.3.1外观检查双钩紧线器外观检查应符合:a)产品名称、型号规格、额定负荷、制造厂及商标、出厂编号等标识完整清晰。b)部件完整,无裂纹、变形和损伤;螺杆无缺齿、裂纹或变形;吊钩应符合5.1.3.1d)规定。螺杆空载时应能轻松伸缩,能自锁,换向爪应灵活有效;应有保险装置,保证螺纹和杆套(螺母)在任何时候均有足够的啮合长度。6.2.3.22静负荷试验将双钩紧线器丝杆伸出杆套,使其在杆套内的长度为螺纹长度的1/3~1/5。将紧线器与试验机连接,缓慢加载至其额定载荷的1.25倍,保持10min。卸载后,紧线器任何部件应无残余变形、裂纹及裂口,丝杆应能轻松伸缩。也可通过扳动于把收紧紧线器的方式加载。6.3网套连接器6.3.1预防性试验项目和周期网套连接器预防性试验项目为外观检查和静负荷试验,试验周期为12个月。6.3.2卧式拉力试验机,1台。6.3.33试验方法及要求6.3.3.1外观检查网套连接器外观检查应符合:a)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厂名称等标识完整清晰;b)网套连接器的钢丝无断股、弯折、锈蚀等现象,应柔软;c)压接管至网套过渡部分的钢丝应有薄壁金属管保护。6.3.3.2静负荷试验网套连接器静负荷试验也称为握力试验,应符合:a)选取一条总长为其自身直径100倍的导线,穿入网套连接器中直至导线的一端触及保护管。网套连接器夹持导线的长度不得小于导线直径的30倍。网套连接器末端应以铁丝绑扎不少手20圈。导线的另一端可用同规格的网套连接器、合适的耐张线夹或卡线器连接。b)将安装好的网套连接器及导线组合体连接至拉力试验机,匀速增加拉力至1.25倍额定载荷,保持10min,网套连接器与导线间无滑移。卸载后,网套连接器应无破损。6.4旋转连接器6.4.1预防性试验项目和周期旋转连接器预防性试验项目为外观检查和静负荷试验,试验周期为12个月。13

DL/T17412017

6.4.3试验方法及要求

6.4.3.1外观检查

旋转连接器外观检查应符合: a)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工作载荷、制造厂名称等标识完整清晰; b)旋转连接器表面应光洁,无毛刺、损伤、锈蚀、折叠等缺陷; c)旋转连接器应转动灵活,无卡阻。

6.4.3.2静负荷试验

将旋转连接器安装于拉力试验机上,缓慢加载至额定载荷的1.25倍,保持10min。卸载后旋转连 接器应无残余变形、裂纹、裂口等缺陷,转动应灵活。

6.5.1预防性试验项目和周期

连接器预防性试验项目为外观检查和静负荷试验!

卧式拉力试验机,1台。

卧式拉力试验机,1台。

6.5.3试验方法及要求

6.5.3.1外观检查

抗弯连接器外观检查应符合: a)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工作载荷、制造厂名称等标识完整清晰; b)抗弯连接器表面应光洁,无毛刺、损伤、锈蚀、折叠等缺陷; c)抗弯连接器两销轴应同轴,且与环眼两侧外径同心。装配后,销轴台肩或头部应贴合在抗弯连 接器本体上,销轴拧紧后螺栓应和螺口侧面平行

6.5.3.2静负荷试验

将抗弯连接器安装于拉力试验机上,缓慢加载至额定载荷的1.25倍,保持10min。卸载后抗弯连 接器应无残余变形、裂纹、裂口等缺陷。

6.6.1预防性试验项目和周期

卡线器预防性试验项目为外观检查和静负荷试验,试验周期为12个月

卧式拉力试验机,1台。

6.6.3试验方法及要求

6.6.3.1外观检查

DL/T17412017

卡线器外观检查应符合: a)制造厂及商标、产品名称、型号及出厂编号、额定负荷及出厂日期等标识完整清晰。 b)卡线器主要零件应表面光滑,无尖边毛刺、缺口裂纹等缺陷。所有零件表面均应进行防蚀处 理。钳口斜纹应清晰,钳口长度L≥(6.5d一20)(d为导线外径,单位mm); c)卡线器各部件连接应紧密可靠,转动部分灵活、无卡涩现象,开合夹口方便灵活、

6.6.3.2静负荷试验

卡线器静负荷试验也称为握力试验。 将卡线器卡住一条总长为其自身直径100倍的试验导线并使线端露出卡线器尾部约10倍导线直径 的长度,导线的另一端固定。卡线器的拉环或翼形拉板与试验牵引装置相连。试验用导线应与卡线器 的规格相匹配,并选用其适用范围中的最大规格导线。 均匀缓慢地增加对卡线器的拉力,直至其1.25倍额定载荷,保持10min,卡线器应无滑移。卸 载后,导线的表面压痕及毛刺应不超过GB50233规定的打光处理标准,导线表面应无拉痕和鸟巢 状变形。

6.7.1预防性试验项目和周期

绝缘子卡具预防性试验项目为外观检查和静负荷试验,试验周期为12个月。

)卧式拉力试验机,1台; b)与卡具配套的悬式绝缘子及连接金具,若干。

6.7.3试验方法及要求

6.7.3.1外观检查

绝缘子卡具外观检查应符合: a)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名简称或代号、商标、出厂编号(包括生产年、月、批次)等标 识完整清晰; b)卡具各组成部分零件表面应光滑,无尖棱、毛刺、变形、裂纹和明显的锈蚀等缺陷; c)卡具与悬式绝缘子铁帽或绝缘子串端部连接金具配合紧密可靠,装卸灵活方便; d)各活动部件【如自封卡的前(后)卡的凸轮闭锁机构]应灵活、可靠、有效,摩擦销钉应调整 合适,以保证前卡齿轮丝杆机构旋转同步

6.7.3.2静负荷试验

左右均匀伸出丝杆。将卡具与合适的悬式绝缘子或连接金具连接,并拧紧各盖板,再与试验 连。扳动手把直至被跨接绝缘子不受横向作用力,保持两个拉杆长度一致。缓慢加载至其额定载荷的 倍,保持10min。卸载后,卡具任何部件不应有永久变形或损坏,活动部件应符合6.7.3.1d)规定。

6.8.1预防性试验项目和周期

查、静负荷试验和交流耐压试验:试验周期为12个月

a)卧式拉力试验机,1台; b)工频交流耐压试验装置,1套

a)卧式拉力试验机,1台; b)工频交流耐压试验装置,1套。

6.8.3试验方法及要求

6.8.3.1外观及尺寸检查

提线工具外观及尺寸检查应符合 a)提线工具制造厂及商标、型号及出厂编号、额定负荷及出厂日期等标识,带电作业用提线工具 双三角符号,应完整清晰。 b)各组成部分表面均匀光滑,无尖棱、毛刺、裂纹等缺陷。金属件完整,无裂纹、变形和严重锈 蚀;螺纹螺杆不应有明显磨损。绝缘板(棒、管)材无气孔、开裂、缺损,绝缘绳索无断股、 霉变、脆裂等缺陷。与导线接触面的部位应镶有橡胶材质的衬垫,对导线无损伤。 c)各部件组装应配合紧密可靠,调节螺杆、换向装置转动灵活,连接销轴牢固,保险可靠。 d)提线工具的最小有效绝缘长度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提线工具的最小有效绝缘长度

6.8.3.2静负荷试验

将提线工具安装在拉力机上,加载速度应均匀缓慢上升,不允许冲击性加载。在1.25倍额定负荷

6.8.3.3交流耐压试验

提线工具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 a)带电作业用提线工具表面受潮或脏污者应先进行干燥或去污处理。 b)提线工具可采用水平绝缘支撑方式。接地极的对地距离不应小于1m。高压试验电极和接地极 间的距离(试验长度)应满足表6的规定,如在两试验电极间有金属部件时,其两试验电极间 的距离还应在此数值上再加上金属部分的总长度。接地极和高压试验电极以宽50mm的金属 箔或金属丝包绕。 c)对于各个电压等级的提线工具,施加对应的电压。对于(110~220)kV电压等级的绝缘杆, 加压时间1min;对于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提线工具,加压时间5min。 d)缓慢升高电压,以便能在仪表上准确读数,达到0.75倍试验电压值起,以每秒2%试验电压的 升压速率至表6规定的值,保持相应的时间,然后迅速降压,但不能突然切断,试验中提线工

DL/T1741—2017具应不发生闪络或击穿,试验后提线工具应无放电、约伤痕迹,应不发热。e)若试验变压器电压等级达不到试验的要求,可分段进行试验,最多可分成4段,分段试验电压应为整体试验电压除以分段数再乘以1.2倍的系数。表6提线工具的电气性能额定电压工频耐压试验电极间距离kvkVmmImin5min11010002202201800440330280038050037005807504700780100063001150±5003200680*±6604800745*±8006600895**为直流耐压武验的加压值。6.9托瓶架P6.9.1预防性试验项目和周期带电作业用绝缘托瓶架预防性试验项目为外观及尺寸检查、静负荷试验和交流耐压试验,试验周期为12个月6.9.2试验设备见6.8.26.9.3试验方法及要求6.9.3.1外观及尺寸检查托瓶架外观及尺寸检查应符合:a)产品名称、商标及型号、双三角符号、制造日期、制造厂名等铭牌标识及绝缘部件上的电压等级标识等完整清晰。b试品各部件应完整,表面应光滑平整,绝缘部分无气泡、皱纹、开裂、老化、绝缘层脱落及严重伤痕,玻璃纤维布与树脂间黏接完好,杆、段、板间连接牢固,无松动、锈蚀及断裂等现象;绝缘托瓶架各部位(包括绝缘部件和金属部件)的外形应倒圆弧,不得有尖锐棱角。托瓶架的最小有效绝缘长度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托瓶架的最小有效绝缘长度电压等级1102203305007501000±500±660±800kv最小有效绝缘长度100018002800370047006300320048006600mm17

DL/T1741—20176.9.3.2静负荷试验托瓶架静负荷试验也称为抗弯静负荷试验。各电压等级托瓶架的抗弯静负荷试验的加载点及每点加载值见表8。加载可用等量重物或拉力机加载,加载速度应均匀缓慢上升,不允许冲击性加载。达到额定负荷1.25倍的荷载后保持5min,卸载后,托瓶架各部件应无明显变形、裂纹和损伤等缺陷。表8#托瓶架抗弯静负荷试验额定电压试验长度额定负荷加载点数抗弯静负荷kvmmkNkN11011700.6 0.7222020501.2 21.4433029501.832.1650047003.043.6075059003.444.081000100006.047.40±50052003.243.84±66076005.045.70±80098006.047.401点加载为试验长度的中点,如图5a)所示;2点加载为试验长度的1/3、2/3处;3点加载为试验长度的1/4、2/4、3/4处;4点加载为试验长度的1/5、2/5、3/5、4/5处,如图5b)所示。加载点应为托瓶架与绝缘子接触的两根纵向绝缘管(杆)上;两端主管(板)用绝缘绳索固定(直线托瓶架的另一端,则应连接在端部金属附件上),作为两端悬吊支点。QQ2Q4a)1点加载b)4点加载图5托瓶架抗弯静负荷试验加载点示意图6.9.3.3,交流耐压试验试验方法及要求见6.8.3.3。6.10机动绞磨6.10.11预防性试验项目和周期机动绞磨预防性试验项目为外观检查、空载试验和静负荷试验,试验周期为12个月。6.10.2试验设备a)可组合的标准配重,若干;c)净高不低于8m、容许工作载荷不低于绞磨最大试验力的龙门试验吊架,1座。18

6.10.3试验方法及要求

6.10.3.1外观检查

DL/T17412017

机动绞磨外观检查应符合: a)产品名称和型号,各挡位的牵引力和速度,动力源类型、转速和功率,制造商名称、出厂日期 及编号,设备自重、外形尺寸,适用最大钢丝绳直径及操作标识等完整清晰。 b)各部件不得有裂纹、变形、砂眼等缺陷,各紧固件应可靠紧固,并有防松装置。齿轮箱完整、润 滑良好,有足够的润滑油。滑轮滑杆无磨损现象。机械转动部分防护罩完整,电气接地良好。 c) 机动绞磨磨芯细腰部最小外径不小于所适用最大钢丝绳直径的10倍,钢丝绳应符合5.7.3.1规 定。吊钩应符合5.1.3.1d)规定。 d)操纵系统中,各手柄位置正确,挡位准确,灵活可靠。制动系统灵活、可靠。

6.10.3.2空载试验

6.10.3.3静负荷试验

机动绞磨静负荷试验也称为载荷试验,应符合: a)机动绞磨的载荷试验应在专用试验场进行。将机动绞磨锚固,以重物做试验载荷,荷载以重物 质量计。进线通过悬挂在龙门吊架上的定滑轮及地面朝天滑车引向磨芯,滑轮悬挂高度不 应小于6m。钢丝绳牵引方向与磨芯轴线夹角为(90士5)°,钢丝绳在卷筒上的缠绕不应少 于5圈。 b)机动绞磨在各速度挡位时,将重量为相应额定载荷1.1倍的重物提升、下降1次,升、降高度 不小于0.5m。升、降时进行制动、启动,在最后一次制动时,保持载荷静止悬空时间为 5min。 c)经大修或改装的绞磨,在使用前应进行1.25倍额定载荷的静负荷试验。提升重物10cm,静止 10min。 d)机动绞磨运转时,应无异声,运转平稳,齿轮无咬死现象。整机振动不应影响操纵控制元件的 正常工作。离合器、制动器、变速手柄应操作灵活,安全可靠;转动部件应转动灵活,运行平 稳;液压系统应无渗漏油;钢丝绳在磨芯上不重叠,保持时间内载荷无下滑。 e)试验后,各部位应无裂纹、永久变形及其他异常现象。

机动绞磨静负荷试验也称为载荷试验,应符合: a)机动绞磨的载荷试验应在专用试验场进行。将机动绞磨锚固,以重物做试验载荷,荷载以重物 质量计。进线通过悬挂在龙门吊架上的定滑轮及地面朝天滑车引向磨芯,滑轮悬挂高度不 应小于6m。钢丝绳牵引方向与磨芯轴线夹角为(90士5)°,钢丝绳在卷筒上的缠绕不应少 于5圈。 b)机动绞磨在各速度挡位时,将重量为相应额定载荷1.1倍的重物提升、下降1次,升、降高度 不小于0.5m。升、降时进行制动、启动,在最后一次制动时,保持载荷静止悬空时间为 5min。 c)经大修或改装的绞磨,在使用前应进行1.25倍额定载荷的静负荷试验。提升重物10cm,静止 10min。 d)机动绞磨运转时,应无异声,运转平稳,齿轮无咬死现象。整机振动不应影响操纵控制元件的 正常工作。离合器、制动器、变速手柄应操作灵活,安全可靠;转动部件应转动灵活,运行平 稳;液压系统应无渗漏油;钢丝绳在磨芯上不重叠,保持时间内载荷无下滑。 e)试验后,各部位应无裂纹、永久变形及其他异常现象。

7.1绝缘绳(绝缘绳索类工具)

7.1.1预防性试验项目和周期

绝缘绳预防性试验项目为外观检查和工频干闪试验,试验周期为6个月。绝缘绳索类工具预防性 试验项目为外观检查、静负荷试验和交流耐压试验,试验周期为12个月

DL/T1741—20177.1.3试验方法及要求7.1.3.1外观检查绝缘绳外观检查应符合:a)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名称等标识完整清晰。b)每股绝缘绳索及每股线均应紧密绞合,不应有松散、分股的现象。接头应单根丝线连接,不允许有股接头。单丝接头应封闭于绳股内部,不应露在外面。d)绳索应光滑、干燥,无霉变、断股、磨损、灼伤等。e)人身绝缘保险绳、导线绝缘保险绳、消弧绳、绝缘测距绳以及绳套等绝缘绳索类工具均应满足各自的功能规定和工艺要求。7.1.3.2工频干闪试验绝缘绳应进行工频干闪试验。常规型绝缘绳工频干闪试验前,应将试样放在50℃干燥箱里进行1h的烘干,然后自然冷却5min,防潮型绝缘绳索可在自然环境中取样,在规定的试验环境中进行试验。试验布置如图6所示。1m2中3o口中4说明:1一试验架;2一绝缘绳;3一金属滑轮;4一配重;5一高压试验电极。图6绝缘绳工频干闪试验图采用直径1.0mm细软裸铜丝在绳索的试验位置缠绕(3~5)圈作为试验电极,试验电极与金属滑轮间绳索的长度为0.5m;绳索自由端配重为5kg,以保持绳索的平直。当电压达到105kV时,绳索应无击穿、无闪络及无明显发热。7.1.3.3静负荷试验绝缘绳索类工具应进行静负荷试验。人身、导线绝缘保险绳的抗拉性能应在表9所列数值下持续5min,无变形、无损伤为合格。表99人身、导线绝缘保险绳的抗拉性能名称静拉力kN人身绝缘保险绳4.420

DL/T17412017

7.4.3试验方法及要求

7.4.3.1外观检查

7.4.3.2静负荷试验

7.5.1预防性试验项目和周期

铝合金梯预防性试验项目为外观检查和静负荷试验,试验周期为12个月。

7.5.3试验方法及要求

7.5.3.1外观检查

7.5.3.2静负荷试验

静负荷试验方法和要求见7.4.3.2。

7.7登高板(升降板》

7.9.1预防性试验项目和周期

安全带预防性试验项目为外观检

安全带预防性试验项目为外观 试验周期不超过12个月

a)20kN拉力试验机1台,分辨力不大于10M b)标准模拟人3个FZ/T 93081-2012 水刺机用循环水处理设备,强度不小于10kN。

7.9.3试验方法及要求

7.9.3.1外观检查

安全带外观检查应符合: a)产品名称、标准编号、产品类别(围杆作业、区域限制或坠落悬挂)、制造厂名、生产日期 (年、月)、伸展长度等标识完整清晰。 b)安全带各部件完整无缺失、无伤残破损。 c)腰带、围杆带、肩带、腿带等带体无灼伤、脆裂及霉变,表面不应有明显磨损及切口;围杆 绳、安全绳无灼伤、脆裂、断股及霉变,各股松紧一致,绳子应无扭结;护腰带接触腰部分应 垫有柔软材料,边缘圆滑无角。 d)织带折头连接应使用线缝,不应使用铆钉、胶粘、热合等工艺;缝合线应完整无脱线,颜色与 织带应有区别。 e)金属配件表面光洁,无裂纹、无严重锈蚀和目测可见的变形,配件边缘应呈圆弧形;金属环类 零件不允许使用焊接,不应留有开口。 f)金属挂钩等连接器应有保险装置,应在两个及以上明确的动作下才能打开,且操作灵活。钩体 和钩舌的咬口应完整,两者不得偏斜。各调节装置应灵活可靠。

7.9.3.2静负荷试验

SB/T 10611-2011 扒鸡7.9.3.2.1围杆作业安全带整体静负荷试验

测试示意图如图7所示,按照产品说明将安全带穿戴在标准模拟人身上,固定在有足够大台面的 测试台架上,使模拟人承受测试负荷时不致歪斜。在穿过调节扣的带扣和带扣框架处做出标记,将加 载点调整到围杆绳(带)与系带连接点的正上方。匀速加载,加载速度为(100土5)mm/min,加载到 围杆带(绳)上的力值达2205N时,保持5min。计时精度不低于1%,加载点应有缓冲装置不致形成 对试样的冲击。

DL /T1741—201743说明:1一测试台架:2一连接固定点;3一模拟人;4一测试样品;5一加载拉环。图7围杆作业安全带整体静负荷试验示意图围杆作业安全带整体静负荷试验结果应满足:a)不应出现织带撕裂、开线、绳断、连接器开启、金属件碎裂或塑性变形、模拟人滑脱等现象;b)安全带不应出现明显不对称滑移或不对称变形;c)模拟人的腋下、大腿内侧不应有金属件;d)不应有任何部件压迫模拟人的喉部和外生殖器;e)织带或绳在调节扣内的滑移不应大于25mm。7.9.3.2.2区域限制安全带整体静负荷试验测试示意图如图8所示,按照产品说明将安全带穿戴在标准模拟人身上,固定在有足够大台面的测试台架上,使模拟人承受测试负荷时不致歪斜。将加载点调整到安全绳与系带连接点的正上方,将调节器或滑车同加载装置连接。匀速加载至1200N力到调节器或滑车上,保持5min。↑F1说明:1一调节器(带滚筒);2测试样品3一模拟人;4一连接固定点:5一测试台架。图8:区域限制安全带整体静负荷试验示意图24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