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HTS 10013-2019 公路湿法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南(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T/CHTS 10013-2019 公路湿法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南(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6.3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5176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T/CHTS 10013-2019 公路湿法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南(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3.4.1细集料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的规定。 3.4.2细集料规格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ITGF40)的规定

3.5.1填料宜采用右灰岩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其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 范》JTGF40)的规定

T/CHTS10013—20194.2.4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应符合表4.2.4的要求表4.2.4水稳定性检验技术要求气候条件与技术指标相应于下列气候分区的技术要求(%)试验年降雨量(mm)>1000500~1000250~500<250方法及气候分区1.潮湿区2.湿润区3.半干区4.干旱区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技术要求≥90≥85T 0709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技术要求≥80≥75T07294.2.5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渗水主能应符合表4.2.5的4.2.5渗水技术级配类型试验方法技术要求T 07304.3配合比设计方法4.3.1配合比设计按马歇尔设计方法,确满足各项技术指标要求的矿料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4.3.2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4.3.3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试件应按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的要求制作,室内试验温度与持和时间应符合表4.3.3的要求表4.岩沥青改性青混合米内试验温度与拌和时间项目单位技术参数沥青加热温度155~165集料加热温度165~195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165~175试件成型温度155~165拌和时间≥1804.3.4目标配合比设计应按以下步骤进行: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优选矿料级配,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TCCFA 01012-2015 防透涤纶牵伸丝 HX∕T-51009-2015,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的测量应采用实测法。2按最佳沥青用量检验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及低温抗裂性等路用性能,确定目标配合比。4.3.5生产配合比设计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目标配合比确定拌和设备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等。6

T/CHTS10013—2019

2取样测试各热料仓的材料级配,确定各热料仓的配合比。 3按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OAC、OAC士0.3%共3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 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4生产配合比最佳沥青用量与目标配合比最佳沥青用量的差值不宜超过士0.2%。 4.3.6生产配合比验证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按生产配合比试拌、铺筑试验段。 2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和抽提试验。 3钻取芯样测定空隙率。 进行车辙试验和水稳定性检验。 5 确定生产用配合比。

样测试各热料仓的材料级配,确定各热料仓的配合比 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OAC、OAC士0.3%共3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 的最佳沥青用量。 产配合比最佳沥青用量与目标配合比最佳沥青用量的差值不宜超过士0.2%。 出产配合比证应按以下步整进行

5.1.1进厂材料、设备、机具应按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的规定执行。 5.1.2岩沥青进厂后应进行抽检。抽检应按每一批号50t,不足50t的按一个批量计。每一批随机 取10个样本,总量不少于6kg。经混合分成两份,一份送检,另一份封样保存。同一批号的产品抽检 次,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5.1.2的规定

表5.1.2岩沥青质量检测项目

5.1.3对于需要物理活化处理的岩沥青应破碎、研磨至本指南表5.1.2规定的通迁

表5.1.4岩沥青改性沥青加工温度

5.1.5岩沥青材料的存放场地应满足防雨、排水要求。

5.2.2采用聚合物改性沥青或掺加添加剂拌和的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其施工温度应通过试验 确定。

5.3.1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应对沥青、各种矿料的用量、拌和温度进行逐盘采集,并 对拌和设备的计量和测温进行校核。 5.3.2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45s,其中湿拌时间不少于 0s。当掺加添加剂时,其拌和时间宜延长5s以上。拌和后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 5.3.3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出厂时应逐车称重、测温,签发运料单

T/CHTS10013—20196施工质量控制6.0.1岩沥青改性沥青加工的检查项目与频率应符合表6.0.1的规定表6.0.1岩沥青改性沥青加工质量检查的项目与频率项目频率标准试验方法针人度(25℃,100g,5s)每天1次符合本指南规定T 0604软化点(℃)每天1次符合本指南规定T 0606灰分每天1次符合本指南规定T 0614岩沥青掺量误差每罐12%6.0.2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施工质量检查的项目与频率应符合6.0.2的规定。表6.0.2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合料施质量检查的项目与频率项目率准试验方法均匀、色泽亮、无花白、外观随目测离析、油团混合料出场温度车检测评定符合本指南规定动检测与打印、存储mm:±2%;日2次,以2个T0725抽提筛分与的平均值评定标准级配比较的差级配检查5mm:±2%;逐盘在线检测mm:±5%;自动检测与打印、存储mm:±6%每日2次,以个试样的平均值评定T0721或T0722*油石比逐盘在线检测自动检测与打印、存储最大理论密度每日1次实测记录T 0711每日2次,以4~6个试马歇尔试件空隙率与设计偏差土1%T0702、T0709样的平均值评定每日2次,以4~6个试马歇尔试件矿料间隙率与设计偏差土1%T 0702,T 0709样的平均值评定每日2次,以4~6个试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符合本指南规定T 0702、T 0709样的平均值评定10

:*岩沥青中含有灰分,采用高温燃烧法测得的油石比与实际油石比之间都会产生偏差,因此岩沥青改性 合料油石比的确定,需要提前对混合料油石比进行标定,具体方法见附录C。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质量的检查内容、频率及标准应按照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 》(JTGF40)执行。

A.1.1落度筒:上口100mm,下口200mm,高300mm。 A.1.2 钢尺:量程500mm,刻度1mm。 A.1.3托盘:800mmX800mm。 A.1.4 隔离剂:甘油与滑石粉以2:1的比例混合。 A.1.5烘箱:加热范围不低于100℃,控温精度士2℃。 A.1.6 橡胶板:厚度2mm~5mm,长120mm×宽120mm A.1.7 础码:500g。 A.1.8 电子天平:感量不大于0.5g

A.1.1落度筒:上口100mm,下口200mm,高300mm。 A.1.2 钢尺:量程500mm,刻度1mm。 A.1.3 托盘:800mmX800mm。 A.1.4 隔离剂:甘油与滑石粉以2:1的比例混合。 A.1.5 烘箱:加热范围不低于100℃,控温精度士2℃。 A.1.6 橡胶板:厚度2mm~5mm,长120mm×宽120mm A.1.7 础码:500g。 A.1.8 电子天平:感量不大于0.5g

A.2.1随机抽取10个样本,总量不少于6kg

附录A(规范性附录)岩沥青物理活化试验方法

3.1提前开启烘箱,温度设定为60℃。 3.2按照T0305方法测试试样的含水率,其值低于1%可进行下一步试验,大于1%应 3.3将试样搅拌均匀分成三份,每份2kg,

A.3.1提前开启烘箱,温度设定为60℃。 A.3.2按照T0305方法测试试样的含水率,其值低于1%可进行下一步试验,大于1%应干燥 处理。 A.3.3将试样搅拌均勾分成三份.每份2kg

A.4.1将三份试样、码、落度筒、托盘置入60℃烘箱中,加热1h, A.4.2将落度筒内壁均匀涂抹隔离剂后,放在托盘中央,一边将试样倒在里面,一边用钢尺轻轻 抚平试样表面,使其表面高度高于落度筒上沿约1cm为止。不得刻意压实或捣实岩沥青。如 图A.4.6所示。 A.4.3将橡胶板底部均匀涂抹隔离剂,放在试样上,刚好遮盖住整个表面位置为宜,再将500g的 码加在橡胶板正中心处。 A.4.4将托盘置人烘箱中,烘箱温度升至60℃时开始计时,保持15min,过程温度控制在60℃ (±2℃)。 A.4.5打开烘箱,取下础码、橡胶板。用钢尺刮掉超出落度筒上沿的试样,使试样面和落度筒 边缘在一个平面上,取下落度筒。整个过程在烘箱中操作,时间不得超过1min。

A.4.1将二份试样、码、珊落度筒、托盘直入60C烘箱中,加热1h, A.4.2将落度筒内壁均匀涂抹隔离剂后,放在托盘中央,一边将试样倒在里面,一边用钢尺轻轻 抚平试样表面,使其表面高度高于落度筒上沿约1cm为止。不得刻意压实或捣实岩沥青。如 图A.4.6所示。 A.4.3将橡胶板底部均匀涂抹隔离剂,放在试样上,刚好遮盖住整个表面位置为宜,再将500g的磁 码加在橡胶板正中心处。 A.4.4将托盘置人烘箱中,烘箱温度升至60℃时开始计时,保持15min,过程温度控制在60℃ (±2℃)。 A.4.5打开烘箱,取下础码、橡胶板。用钢尺刮掉超出落度筒上沿的试样,使试样面和落度筒 边缘在一个平面上,取下落度筒。整个过程在烘箱中操作,时间不得超过1min。

T/CHTS10013—2019A.4.65关闭烘箱,10min后测量落后的样品的高度。100落度200图A.4.6落度测量示意图(尺寸单位:mm)A.5落度计算A.5.1取三次落度平均值为该样品的落度值。13

T/CHTS10013—2019附录B(规范性附录)岩沥青湿法加工工艺B. 1岩沥青湿法加工工艺流程B.1.1岩沥青改性沥青湿法加工流程,主要包括五个步骤(图B.1.1):1将预热至150℃~160℃的基质沥青泵送至搅拌罐,待罐内温度升至160℃~170℃时,开启搅拌装置。2将岩沥青缓慢加入搅拌罐中搅拌。当掺量为10%时,搅拌时间不少于30min;当掺量为20%时,搅拌时间不少于45min;当掺量为30%时,搅拌时间不少于60min。将预混料泵人胶体磨研磨,制备成品岩沥青改性沥青4将制备好的岩沥青改性沥青泵入存罐内备用S搅拌罐胶体磨防阻器八岩沥青人透料斗胶体磨工计量器搅拌罐基质沥青改性沥1)计量器计量器图B.岩沥改性沥青法加工流程示意14

附录C(规范性附录)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油石比标定方法

1本指南执行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下列写法: 1)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2)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 “不宜”。 3)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引用标准的用语采用下列写法: 1)在标准条文及其他规定中,当引用的标准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时,应表述为“应符合××X XX的有关规定”。(XX×X×为标准编号) 2)当引用标准中的其他规定时,应表述为“应符合本指南第×章的有关规定”“应符合本指南 第×.×节的有关规定”“应按本指南第X.X,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1.0.1岩沥青在公路沥青路面中的应用包括“干法”工艺与“湿法”工艺,本指南仅针对“

2.0.1岩沥青物理活化处理是制备岩沥青改性沥青的关键工艺,未经物理活化的岩沥青、天然沥青 分布在岩石的缝隙中,改性基质沥青的效果差;经物理活化后的岩沥青,岩沥青内95%以上的天然沥青 覆盖在岩石表面,有效促进了岩沥青极性官能团与基质沥青中活性基团(羧基、醛、羰基、茶等)的交联 缔合,增强了沥青内聚力,使得岩沥青改性沥青的流动性、抗氧化性、黏附性和感温性等获得明显的提 高,进而提高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高温、抗水损坏及抗疲劳性能,改性效果大幅提升。同时,考 虑到物理活化的概念系首次提出,无相关试验检测方法,课题组提出利用落度筒检测岩沥青的活化 完成程度,方法见附录A。 2.0.2岩沥青改性沥青湿法加工工艺见附录B.值得指出的是,为了满足不同气候分区的需求,加工

虑到物理活化的概念系首次提出,无相关试验检测方法,课题组提出利用落度筒检测岩沥青的活化 完成程度,方法见附录A。 2.0.2岩沥青改性沥青湿法加工工艺见附录B,值得指出的是,为了满足不同气候分区的需求,加工 过程中可选择SBS、SBR、PE、胶粉等高分子聚合物 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

2.0.2岩沥青改性沥青湿法加工工艺见附录B,值得指出的是,为了满足不同气候分区的需求,加工 过程中可选择SBS、SBR、PE、胶粉等高分子聚

2.0.2岩沥青改性沥青湿法加工工艺见附录B,值得指出的是,为了满足不同气候分区的需求,加工

.1本指南中采用的岩沥青主要是印尼布敦岛产的布敦岩沥青,在配置不同种类的岩沥青 会掺配一定比例的伊朗岩沥青与北美岩沥青,因此,要求岩沥青自身技术指标应满足《沥青 生添加剂第5部分:天然沥青》(JT/T860.5一2014)中的规定。 2岩沥青的掺量以百分比(%)计DB51T 1197-2011 无公害 (种植业)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现场检查规范,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改性你加剂第5部分:大然沥历育》(1/ 3.2.2岩沥青的掺量以百分比(%)计,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3.2.3岩沥青改性沥青与其他种类的改性沥青相比,特点在于含有灰分,通过胶体磨的研磨作用,

灰分颗粒粒度一般在120目以上,均匀地分布在沥青中。因此,岩沥青改性沥青的性质与迁 布特征具有直接关系。当采用延度试验检测岩沥青改性沥青的延度时,往往会在灰分颗粒 集中,试件被拉断GB/T 33733-2017 厨卫五金产品术语与分类,不同组的试验结果离散性极大。然而,通过PG分级试验,岩沥青改性沥

T/CHTS10013—20195施工5.1施工准备5.1.3岩沥青在现场的存储应对材料的存放场地、防雨和排水措施进行确认,防止在使用前结团。5.3拌制5.3.2由于改性机理不同,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较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要低5℃~10℃,拌和时应适当提高湿拌时间。6施工质量控制在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原制中增加了对沥青灰分与掺量的控制,灰分含量过高不仅会影响岩沥青改性沥青性能加沥青管道堵塞的风险,因此在施工过程的材料质量检查与控制中增加了核指标的控制。是为了保证岩沥青改性沥青中岩沥青的掺量与设计十相符,避免因岩沥LHO掺量的波动而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23

责任编辑:郭红蕊 韩亚楠 文字编辑:闫吉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