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269-2020 输变电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

DB37/T 4269-2020 输变电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5.2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4949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7/T 4269-2020 输变电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

DB37/T42692020

项目部负责建立和维护项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立项目体系文件,明确项目部各岗位的风险管控 职责,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开展风险识别、分级及控制措施的制定、发 布、协调、执行,保证资源投入,对项目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总结、考核和奖惩。 同时,项目部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负责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工 作,逐级落实,责任到人。对日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检查、统计、上报和考核,接受有关职能部门 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4. 1. 8 班组职责

企业组织对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工作进行策划JC/T 2121-2012 石材马赛克,编写体系文件,包括但不限于: a)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体系建设方针、目标和指标: b 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惠排查的组织机构并制定管理制度; c)年度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的活动方案; d)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惠排查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

企业按照“全员培训”原则开展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和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使员工掌握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提高安全技能水平、 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能力。每一位员工掌握自已岗位职责范围内的风险管控职责,熟悉与本岗位相关的 风险点内容、管控措施和隐患排查流程。企业制定培训计划,分层次分专业开展培训活动,培训完毕进 行考试,检验培训效果。

5.1.1风险点划分原则

企业按照DB37/T3020一2017中5.2.1规定的“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 的原则进行风险点划分。 输变电工程施工企业风险点主要包括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两类

5.1.1.1作业活动类

包括公共部分施工用电、变电站(换流站)土建工程、变电站(换流站)电气工程、架空线路工 力沟道及隧道施工和电缆(海缆)线路工程等六个部分。输变电工程电力施工风险作业活动主

DB37/T42692020

爆破作业; 模板支撑作业; 脚手架作业; 钢筋绑扎作业; 混凝土作业; 高处作业; 临时用电作业; i)动火作业; 起重作业:起重设备的安装、拆除;装配式变电站钢结构钢柱、钢梁等大件吊装作业、铁塔 组立、一般起吊作业; 设备安装作业:油浸变压器、电抗器安装,断路器、隔离开关、组合电气安装,串联补偿装 置、滤波器安装,互感器、避雷器安装,干式电抗器安装,穿墙套管安装,换流阀厅设备安 装,调相机安装、蓄电池组安装,盘柜安装,母线安装,电缆安装等: 有限空间作业:电缆隧道、电缆夹层、消防水池、水泵房、集水池、事故油池等地下构筑物 内作业、人工挖孔桩作业、地下变电站主建、安装和调试作业等; 机械加工作业:钢筋制作、钢结构加工制作等; 人工搬运作业:危险化学品(氧气、乙炔、油漆等)搬运、架管等物体搬运; 油漆防腐作业:一般防腐作业; 试验调试作业:高压试验、换流站直流高压试验、二次回路传动试验、智能变电站调试、系 统启动。

5.1.1.2设备设施类

电力施工存在风险的设备设施主要有: a 建筑施工设备设施:中小型塔式起重机、泵车、搅拌机械、钢筋机械、土方机械、高处作业 吊篮、高空作业车、移动式起重机等; b) 电气安装设备设施:临时用电设备、液压推进装置、移动式起重机、试验设备等; c)其他。

5.1.2.1风险点排查的内容

施工企业对输变电工程的施工作业内容逐一进行梳理,形成工程作业清单(参见附录A.1)。

施工企业对输变电工程的施工作业内容逐一进行梳理,形成工程作业清单(参见附录A.1)。

5.1.2.2风险点排查的方法

风险点排查全员参与,自下而上,逐级审核汇总。项目部根据项目实际,组织编制公共部分施工用 电、变电站(换流站)土建工程、变电站(换流站)电气工程、架空线路工程、电力沟道、隧道施工和 电缆(海缆)线路工程等所涉及的作业活动,还包括建筑工程施工、电气工程安装调试和线路工程组塔 架线等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及其操作及安拆工程等。班组组织员工根据操作规程、工作规程、设备台账等, 并结合各岗位职责和现场实际工作,编制本班组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清单,各施工部门和职能管理 部门逐级审核、汇总,形成作业活动类风险点清单(参见附录A.2)、设备设施类风险点清单(参见附 录A.3)

DB37/T42692020

参见DB37/T3020—2017中5.3.2, 其中工作危害分析(JHA)法适用于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参见 附录A.4),安全检查表分析(SCL)法适用于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参见附录A.5)

5.2.2.1结合电力施工特点,施工企业危险源辨识至少包括以下范围:土建、安装、调试运行、组塔 渠线等作业过程中人员状态、作业行为、建(构)筑物状态、设备设施、材料工器具、作业环境、作业 过程、管理制度等。参见DB37/T3020一2017中5.3.1。 5.2.2.2危险源引发的后果,包括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健康伤害、环境污染等几个方面。危险源造成 的事故类型分为人身伤害事故和设备事故,人身伤害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 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塌、爆炸、中毒和室息,以及其它伤害等,设备事故包括设备 停运、设备损坏、社会影响、财产损失等。

5.2.3危险源辨识实施

5.2.3.1企业每年组织开展不少于一次整体性的危险源辨识活动,由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各职能管 理部门、专业施工单位(班组)对各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 素)进行辨识。 5.2.3.2日常施工作业活动实施前,进行具体项目的危险源辨识,编制有针对性的预控措施,在作业 文件、安全施工作业票中予以落实。

5.2.3.2日常施工作业活动实施前,进行具体项目的危险源辨识,编制有针对性的预控措施,在作业 文件、安全施工作业票中予以落实。

5.3.1风险评价方法

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参见DB37/T3020一2017中5.4.2。本文件推荐使用定性评价(是非判断法,参 见附录B.1)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法,参见附录B.2)相结合的方式。

5.3.2风险评价准则

根据施工企业特点,本文件给出LEC法量化分值判定标准和风险判定准则。(参见附录B.2)。企业 可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如企业规模、不同管理模式等)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合理取值,根据计算结果 判定风险点的评价级别。

5.3.3风险评价与分级

5.3.4确定较大以上风险

5.3.4.2将《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 号)中规定的危大工程确定为本企业较大及以上风险作业活动: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 工程直接判定为较大风险作业活动,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作 业活动。(参见附录C)。

5. 3.5风险点级别确定

DB37/T42692020

5.3.5.1风险点的级别确定遵循从严从高原则,当一个风险点中存在多个危险源,按最高危险源风险 等级,确定风险点管控级别。 5.3.5.2符合5.3.4直接判定条件的,可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或较大风险。

5.4风险控制措施制定

5.4.1控制措施的选择原则

企业对辨识出的险源现有控制 施进行识别、梳理,当风险度达至企业不可接受时,需要制定改 进(新增)措施,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充分考虑措施的可行性、安全可靠性和有效性,要重点突出人 的因素。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技术、管理、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五个方面。 风险控制措施确定原则参见DB37/T3020—2017中5.5.2。

5.4. 2控制措施实施

工程项目施工前,施工企业各级各岗位先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制定防范措施。施工企业风险控制 措施从以下方面考虑。

4.2.1工程技术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包括技术标准、规范中规定的安全技术措施,并按如下顺序考虑控制风险:消除; 替代;减弱;隔离;警示。 a)消除措施,是通过对装置、设备设施、工艺等的合理设计和科学的管理从根本上消除危害因 素,进而消除风险发生的根源,如采用工厂预制、模块化安装代替现场加工制作,增加地面 组合减少高处作业,正式围栏与实体工程同步施工,合理的设置预留吊装孔洞等。 b 替代措施,是用低危害物质替代或降低系统能量,如较低的动力、电流、电压、温度等,行 灯的电压不得超过36V,潮湿场所、金属容器及管道内的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2V。 C 封闭措施,是指对产生或导致危害的设施或场所进行密闭,如临时用电变压器采用箱式变压 器或设置在单独房间内,射源、危化品存放在专用的储藏室内等。 d 隔离措施,是指通过隔离带、栅栏、警戒绳等把人与危险区域隔开,如脚手架搭拆设置警戒 区域,基坑临边设置安全围栏等,施工区和生产区设置隔离围栏。移开或改变方向,如改变 危险及有毒气体的排放口,吹管作业设置临时管道和消音器。 e 警示措施,是指在存在风险的地点或场所,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或者设置声、光 信号报警装置,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5. 4. 2. 2 管理措施

风险控制管理措施是指通过制定、实施安全管理制度和作业规程等措施,对现场或某一特定环节、 过程进行监视、督促和管理,使其结果能达到预定的目标,规范和约束人员的管理行为与作业行为,进 而有效控制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 a)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程序,制定实施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和安全操作规程。施工企业风 险管控制度至少包括:危险作业管理、危险物品管理、安全风险预警管理、脚手架搭拆及使 用管理、临时用电管理、交通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等。 b 根据工程项目交底及风险初勘结果筛选、识别、评估与本工程相关的风险作业,进行危险源 辨识,形成“风险识别、评估清册”。 C 按分部工程编制作业程序,达到或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 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企业对现场或某一特定环节、过程进行监视、督促和管理,加强对 人员作业行为的监督,加强现场作业性违章的自查自纠

DB37/T42692020

d)实施安全施工许可(作业票)管理。危险作业项目施工前,必须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作业 票内容包括作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预防和控制措施。(低风险和一般风险使用施工作业A票, 较大风险和重大风险使用施工作业B票,作业票内容和格式参见附录F。) e 施工单位编制到岗到位监督管理制度,根据风险等级类别,明确到岗到位监督的岗位级别和 频次,检查施工现场安全管控措施落实情况。 制定施工分包管理办法,明确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单位施工现场风险管控的职责,按规定组 织分包人员开展站班会,交代工作任务、人员分工和风险点,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g 按照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施工工艺、作业任务特点及岗位作业安全风险与职业病防护要求, 编制岗位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发放到相关岗位,并严格执行。 减少在异常温度或有害环境中的暴露时间 1 监测监控,如受限空间作业前、作业中实施氧或有毒有害气体含量监测。 1 警报和警示信号。警示是指在存在风险的地点或场所,配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如孔洞、 临边周围设置“当心坠落”“当心坑洞”,高处作业区域设置“当心坠落”、“必须挂安全 带”,配电箱设置“当心触电”,重点防火部位设置“禁止烟火”等警示标志。 K 安全互助体系,如与相关方之间签订安全互助协议,共享互助资源。 1 风险转移,如为施工人员办理工伤保险或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5.4.2.3教育培训措施

通常采用的培训教育措施包括:员工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年度培训、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 人员继续教育、作业前安全技术交底、体验式安全教育以及安全专项活动等其他方面的培训。 a)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由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所属部门、班组对新进厂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 育培训,每年组织再培训。 b 专题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企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各单位结合施工实 际对计划进行分解,制定本单位培训计划,建立安全培训档案。包括:采用实体体验或VR体 验对员工进行体验式安全教育;结合工种和施工实际开展当前适合施工阶段和岗位的专项培 训:进场安全技能实际操作考试 C 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继续教育。 d 安全专项活动。如开展班前会、班后会、每周安全日活动、专题讲座、年度安规统一考试、 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月等活动。 e) 安全技术交底。作业前,技术负责人结合施工方案和现场施工实际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4.2.4个体防护措施

企业按规范配置劳动防护用品和工器具,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a 个体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连接器、速差自控器、攀登自锁器、 缓冲器、个人保安线、电容型验电器、工作服、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杆、脚扣、防护面 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耳塞、呼吸器等; 当工程控制措施不能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时,采取防护措施; c)当处置异常或紧急情况时,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A d)当发生变更,但风险控制措施还没有及时到位时,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5.4.2.5应急处置措施

企业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或后果制定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强的应急处置方案,储备相应 物资并确保可用,并定期组织演练。

5.5.1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

DB37/T42692020

5.5.1.1企业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责任,建立健全各级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 书,并对各部门风险管控情况进行考核。 5.5.1.2针对不同风险等级,企业进行分级、分类、分专业管理,明确管控层级,落实责任部门、责 任人和具体管控措施。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施工工序、区域和岗位的重点管控。 5.5.1.3管控层级一般分为企业级、项目部级、班组级、岗位级,分别对应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 般风险和低风险的管控。上一级控制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进行管控。涉及重大风险的作业活动由施 工企业采取必要措施降至可接受风险级别后,方可施工作业。

5.5.2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企业在开展风点排香、危微源 市制定管控措施后,刘对各部、班组活动记求进行 梳理,分别编制本企业作业活动、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附录D)和风险点统计表(参见附 录E),经企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核,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在企业内部发布实施。

5. 5. 4 相关方告知

DB37/T42692020

企业将有可能影响周边的风险点有关信息及应急处理措施告知相关单位: a)进入企业从事服务和作业活动的承包商、供应商的从业人员和接收的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 校实习生,企业按照5.4.2.3开展对其安全教育,告知工作存在的风险点和控制措施(含应 急措施)。技术人员在施工前参照5.5.3对所有分包商作业人员开展安全技术交底; 6 外来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保存记录。主要 内容包括:外来人员入,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因素、所从事作业的安全要求、 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急知识等; 企业作业活动可能危及其他施工单位或周边企业、单位安全的,以风险点公示牌、协议等方 式进行风险告知

5. 5. 5 风险更新

风险清单及时更新,更新考虑的因素如下: a) 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 b) 各级安全检查情况; c) 事故及未遂事故情况; d) 违章记录情况; e) 审核情况; f) 工程现场状况; g) 法律法规更新情况; h)绩效监测情况

风险清单及时更新,更新考虑的因素如下: 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 b) 各级安全检查情况; c) 事故及未遂事故情况; d) 违章记录情况; ? 审核情况; f) 工程现场状况; g) 法律法规更新情况; h) 绩效监测情况。

5. 6. 1 一般事故隐患

5. 6. 2 重大事故隐患

重大事故隐惠是指可能造成一

5.6.2.11级重大隐患主要包括

5.6.2.2I级重大隐患主要包括

注:上述内容中“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

5.6.2.3下列事故隐患可直接判定为重大隐惠

DB37/T42692020

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 b) 涉及重大危险源、重要装置且难以立即整改的; C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长期滞留人员在10人以上的; d)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 e) 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f 被政府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认定为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 g 涉及《输变电工程施工现场I、II级重大事故隐患清单》内容的隐患。(参见附录D)

5.7.1作业活动类隐

作业活动类隐患分为作业安全和职业卫生、作业环境两个类别,存在于以下方面(包括但不限于): 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工器具、工器具使用、输变电工程涉及的高处作业、起重作业、动火作业、机械作 业、有限空间作业、焊接与切割、运输装卸等作业;生产区域照明、安全标识、天气因素、地质条件等 不安全因素

5.7.2设备设施类隐患

设备设施类隐惠包括施工用脚手架、起重机械、临时供用电系统、临时供用水系统及安全设 的不完善和不满足状态。

5.7.3 基础管理类隐患

施工企业基础管理类隐惠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a 未按照国家有关法规要求设立独立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b 安全责任制不完善,或未严格落实; C 安全管理制度、规程缺失,或执行不到位; d 应急预案缺失,未编制综合应急预案;或者编制的应急预案内容不符合《电力企业专项应急 预案编制导则(试行)》和《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试行)》的基本要求; 安全培训不到位,未实行三项岗位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 持证上岗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未建立员工培训档案等; f 应急演练未开展,没有开展应急演练或虽已开展应急演练但无相关记录和总结; g) 未开展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未实行安全目标管理; h 反违章管理不到位,未建立三级违章档案; 1 未制定反事故措施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或未严格按计划执行; j) 发承包工程未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未对外包队伍进行资质审查、安全培训交底; k) 未建立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未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员工职业健康体检等; 技术监督管理不到位:设备台账不完善等,

5.8隐患排查清单编制

5. 8. 1 基本条件

企业事先编制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隐惠抖 查项目清单,将风险分级管控中确定的管控措施作 排查的主要内容。清单以列表的方式体现,确保分类清晰、内容详实、系统全面。至少包括:

DB37/T42692020

围(区域、部位、场所等)或内容、排查标准或要求、排查方法、排查周期、责任分工等信息。(参考 性资料参见附录H)

5.8.2作业活动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企业根据现场设备设施、 业活动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排查内容 参考性资料参见附录H.1)

企业根据现场设备设施编制本企业设备设施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排查内容包括风险分级管控中形 成的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中的管控措施。(参考性资料参见附录A.2)

5.8.4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企业根据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管理项目、管理活动等编写基础管理类隐惠排查项目清单。(参 考性资料参见附录A.3)。

5.9隐患排查计划制定

企业制定隐患排查活动计划,并以文件通知形式下发,明确隐患排查的排查时间、排查目的、排 要求、排查范围、组织级别等,

5. 10.1隐患排查类型

企业隐患排查类型包括: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项隐患排查、季节性隐患排查、重大 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事故类比隐患排查、复工前隐患排查和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职排查等

5.10.2隐患排查要求

隐患排查要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 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及时发现、不留死角。

5.10.3隐患排查组织

企业根据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责分工,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施工企业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可分为: 企业、项目部、班组(包含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单位)、岗位四个级别: a 日常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班组、岗位: 综合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企业、项目部; 服 b C 季节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企业、项目部: d e 事故类比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企业级; 复工前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项目部、班组

5.10.4隐患排查周期

企业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企业自身组织架构、管理特点,确定日常、综合、专项、季节 类比、复工等隐患排查类型的周期。隐患排查周期可根据安全形势的变化、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 ,增加隐惠排查的频次: a)日常隐患排查周期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相关内容和各企业实际情况确定:

DB37/T42692020

b)综合性隐患排查由企业级每半年组织不少于一次:项目部每月组织不少于一次;企业级隐患 排查,可以结合安全性评价(评估)、安全生产标准化自查评、合规性评价等活动进行; C 专项隐惠排查由专业技术人员或相关部门每半年组织不少于一次; d 季节性隐患排查根据季节性特点及本单位的生产实际,每季度开展不少于一次; 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在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进行一次隐患排查; 事故类比隐患排查在同类企业或项目发生伤亡及险情等事故后,及时进行事故类比隐患排查; g复工前隐惠排香在 前进行一次隐惠排查

5.10.5确定隐患排查项目

5.10.6隐患排查结果记录

企业结合隐惠排查清单和施工实际, 做好隐患排查记录(参见附录I),对照检查项目逐条填写检 查情况、检香时间和检查人,检查人员手名 确保检查到位) 谁检查谁负责。

5.11.1隐患治理建议

企业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合理化建议活动,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参与隐患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对于 切合实际又安全可行的有效建议进行奖励

5.11.2隐患治理要求

5.11.2.1隐患治理坚持分级治理、分类实施、边排查边治理的原则,对排查出的隐患,企业按照职责 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5.11.2.2排查过程中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要下发整改计划,并将 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措施要求等信息进行公示。

DB37/T42692020

5.11.2.3隐患治理要做到方案科学、资金到位、治理及时、责任到人、限期完成。治理前要研究制定 防范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惠发展为事故

5. 11. 3隐患治理流程

企业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隐患评估认定、确定治理措施或方案、下发隐患整改计划或通知单、隐 患治理实施、隐患整改验收等环节。

5.11.4一般隐患治理

对于一般隐患,由项目部管理人员或班组长组织制定整改措施,由责任班组进行整改。涉及重大危 险源的隐惠立即治理。

5.11.5重大隐患治理

GB/T 40136-2021 太子参种植技术规范5.11.5.1重大隐患评估

5.11.5.2重大隐患治理方案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参加,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方案当 包括以下内容: a) 隐患现状和产生原因; b) 隐患的危害性和后果; C 隐患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d) 隐惠治理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 隐惠治理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f 负责隐惠治理的单位和人员; 隐患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g h) 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包括以下内容: 隐患现状和产生原因; b) 隐患的危害性和后果; c 隐患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d) 隐患治理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隐患治理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Q f) 负责隐患治理的单位和人员; g 隐患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h) 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5.11.5.3重大隐患治理实施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由责任单位根据治理方案要求具体实施。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 证安全的,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止运行或 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止运行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装置、设施、设备GB/T 26332.1-2018 光学和光子学 光学薄膜 第1部分:定义,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 发生。企业建立月度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表(参见附录J)

5.11.6隐患治理验收

5.11.6.1对于一般隐患治理,由隐患排查单位组织验收,作业活动类和设备设施类隐患由工程技术 管理部门抽查验收,基础管理类隐患由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抽查验收。 5.11.6.2对于重大隐患治理,由工程技术管理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和专家对治理情况进行评估验收,若 验收通过,提交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查,若验收不通过,通知责任部门继续整改治理。安全监督管理部 门验收通过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监管部门申请核销隐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