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用技术图示15J904.pdf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用技术图示15J904.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7.8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4912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用技术图示15J904.p*f

建筑物上设置大量没有功能的纯装饰性构件,以较大的 资源消耗来追求美观,不符合绿色建筑节约资源的要求。本 节列举纯装饰构件判断指标,并给出判定是否为纯装饰构件 的工程实例。 9.2节材设计部分 9.2.1建筑形体选用 建筑形体规则是结构优化设计的关键点之一。本节主要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对建筑形体不规则性进 行了定义,并举例说明建筑形体的不规则、特别不规则和严 重不规则的情况;对建筑平面规则、建筑竖向规则、建筑形 体高度和宽度比以图示化的方式加以举例说明

建筑形体规则是结构优化设计的关键点之一。本节主要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对建筑形体不规则性进 行了定义,并举例说明建筑形体的不规则、特别不规则和严 重不规则的情况;对建筑平面规则、建筑竖向规则、建筑形 体高度和宽度比以图示化的方式加以举例说明,

QGDW 11993-2019 增量配电试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9.2.2结构优化与碳排放计算

9.2.3土建工程与装修工程一体化

总说明 图集号 15J904 审核刘唤校对果铁设计黄献明重 页 10

10.1室内声环境部分

室内声环境设计包括室内环境噪声控制和专项声学设计 两部分。室内环境噪声控制涉及设备机房、空调、电梯等的 渠声控制,主要功能房间隔墙、楼板、门窗的隔声、隔振等 内容,本节以举例、列表、节点详图等方法进行阐述。 专项声学设计按房间功能分成两类,本节以表格的形式 直观表述各功能房间最佳设计混响时间取值范围,并列举典 型案例,分析各功能房间声学设计要点。

10.2室内光环境与视野部分

10.2.3改善室内天然采光效果

本节重点介绍了导光管技术,对导光管采光技术的工作

理、结构、计算方法进行说明,同时介绍了综合使用电动题 阳、反射板、光学镜等多种技术,改善室内天然采光效果的 的案例, 10.3室内热湿环境部分 10.3.1建筑防结露 本节介绍了产生结露的原因,归纳需要进行防结露计算 的风险建筑及风险节点,对容易产生结露的建筑部位做了提 示,同时对现有国标图集中防结露节点做了归纳,最后以某 博物馆的实例说明如何做防结露校核验算。 10.3.2建筑可调节遮阳 本节介绍了可调节遮阳技术和适用范围,并对遮阳设计 时容易忽略的方面做了阐述。遮阳设计与节能、美观、安全 密不可分,绿色建筑强调在设计方案之初就考虑遮阳设计, 使之与建筑立面造型形成一体化效果。本节给出了遮阳一体 化设计的原则和案例, 10.3.3干式空调末端技术及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本节主要适用于集中供暖空调的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 运行评价。对于集中供暖空调的住宅,比较容易达到要求, 对于采用供暖空调系统的公共建筑,应根据房间、区域的功 能和所采取的系统形式,合理设置可调节末端装置。 10.4室内空气质量部分 10.4.1自然通风 绿色建筑强调被动技术的应用,其中自然通风是很重要 的技术之一。本图集对在建筑设计领域中涉及的自然通风进 行了系统归纳。同时,选择自然通风技术中开口设计、有效

本节介绍了产生结露的原因,归纳需要进行防结露计算 的风险建筑及风险节点,对容易产生结露的建筑部位做了提 示,同时对现有国标图集中防结露节点做了归纳,最后以某 博物馆的实例说明如何做防结露校核验算

10.3.2建筑可调节遮阳

10.4室内空气质量部分

总说明 图集号 15J904 审核刘沃婴校对李晓锋峰设计黄献明专 11

导风、高耸空间利用、通风塔、通风器、地风加以详细介 绍。 自然通风与建筑所属的气候区及建筑性质、使用方式、 使用者的生理感受均有密切关系,设计师在设计时应与暖通 设计师合作,与建筑节能一起进行综合权衡判断。 10.4.2气流组织合理 本节对空调区的气流组织给出了技术分类,并对空调区 的送风方式、送风口类型及回风口位置的设计给出了技术参 考。 11典型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设计应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满足建筑 功能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之间的舞证关系 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应降低建筑全

寿命周期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遵循健康、简约、高效的设计 理念,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本图集结合青岛某办公楼、湖南某办公楼、天津某住宅 楼等不同气候区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给出绿色建筑技术设 计方法,有利于促进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在绿色建筑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经济、人文等 特点进行。在设计过程中,规划、建筑、结构、给排水、暖 通空调、燃气、电气与智能化、室内、景观、经济等各专业 应紧密配合,协同设计,整体地提升建筑的功能效率,

本图集除注明外QSJJ 0001S-2016 四川锦匠食品有限公司 调味油,所注尺寸均以毫米(mm)为单位

AA.3场地内绿化用地A【对应条文】4.2.2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评价总分值为9分。(评分规则见本图集G2页)【技术要点】绿地是指用地内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等各种形式绿地的总称,包括满足当BB节能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包括其他屋顶、晒合的人工绿地及垂直绿化,利绿地率指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该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率(%)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住区的公共绿地是指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集中绿地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宽度不小于8m,面积不小于400m²,并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C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c水节资不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和不适合供居民共享的水源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不计入公共绿地面积。此部分与利用绿地是否计入绿地面积需按国家规范或当地规定执行用DD材料资源利用【住区人均公共绿地计算示例】表A3公共绿地面积计算节材与公共绿化面积2968.04m各绿地面积列表E室内环境质量FA726.65m²E室内环境质量F典型案例分析B852.27mc1389.12m²总户数780户总人数(户均3.2人)2496人典型案例分析人均公共绿化面积1.19m².81图例2h(包含2h)日照阴影线公共绿地图A3绿地平面图评分自评色建小于2h日照阴影区场地内绿化用地图集号15J904筑表审核果铁礼校对黄献明童设计弄广本A7

(1)无论系统形式如何,室内侧水泵的作用都是实现将冷、热量从冷热源送到末端,因此没必要对其进行细分; (2)在实际应用中,个别情况下新风机组、全空气机组只做普通的送风、排风,而如果计量电能时一概当做冷热源耗能处理,将影响 数据的准确性,因而将室内侧风机细分,每项单独安装电表计量; (3)在具体实例中,对于不同制冷机组,应单独细分计量; (4)实际中给排水水泵一般运行时间较短,耗能水平很低,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需要细分。 2.2照明插座: 照明用电分为“室内照明”、“走廊和应急照明”和“室外景观照明”。在酒店、办公建筑中可将室内照明继续细分为公区照明和非公 区照明;在一些商业建筑中,尤其在商场中公共区域和非公共区域界限模糊、不易界定,可不必细分,统一计量即可。 插座用电分为普通插座设备和特殊插座设备,特殊插座设备中包括电开水器等。在一些建筑配电时,低压侧设计几条照明插座主出线回 路,每相分配至几个层配电箱,这种情况下在主出线回路安装三相电能表即可实现插座和照明的分项计量。而很多建筑中照明插座支路是由 区配电箱统一供电的,出于经济原因的考虑,此时应选择标准层计量的方法,即在功能、面积均相差不多的楼层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2~3 层进行间接计量。下图为间接计量分项能耗的实例:

B.3暖通空调系统选择和优化 【对应茶文】 5.2.6合理选择和优化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评价总分值为10分,(评分规则见本图集G7页) 【技术要点】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措施包括合理选择系统形式、提高设备与系统效率,优化系统控制策略等。 1合理选择系统形式 1.1常见热源形式 ①市政热网(热水或蒸汽);②锅炉(燃煤、燃油、燃气等):④直燃型澳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④热泵系统(空气源、地源 污水源等);太阳能供暖系统;燃气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①直膨式系统(分体机、多联机、机房空调等)。 1.2常见冷源形式 ①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活塞式、涡旋式、螺杆式、离心式);②澳化锂吸收式机组;热泵系统(空气源、地源、污水源等);③ 燃气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③直膨式系统(分体机、多联机、机房空调等);③冷却塔免费供冷系统;①恰差供冷(新风供冷)。 1.3冷热源选择需考虑的因素 冷热源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负荷特点、设备性能、能耗、经济性、环境污染、当地能源、资源、气侯等方面。 (1)设备性能主要是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技术先进性、节能性、结构紧凑性、安装操作维修方使性、噪声振动性等。 (2)经济性指在选择空调冷热源设备时,需要对设备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对设备性能及建筑负荷特点进行综合预 测,分析不同冷热源形式的运行能耗, (3)热电厂烟尘对环境的污染远比分散锅炉房造成的污染要小,同时应考虑电动式机组的制冷剂氟利昂CFC对臭氧层的影响,以及热 力式机组温室气体C02排放和S02的排放间题。 (4)设备的适用性与当地能源、资源、气候及建筑用能特点是分不开的,需综合考虑。 1.4输配系统形式 输配系统形式包括:一次泵定流量系统、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二次汞系统等。输配系统形式选择往往需要综合考虑末端形式及冷热源形 式。常见的空调末端形式包括:①集中式全空气系统(单风管定风量系统、双风管系统、变风量系统);②半集中式系统(包括风机盘管 +新风系统、多联机+新风系统、冷暖辐射板+新风系统、诱导器系统);④分式系统(单元式空调器系统、房间空调器系统、多联机系 统);④其他。末端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建筑设计、负荷特点、室内温度湿度控制要求、室内声要求等因素。

B.11.1可再生能源利用一太阳能光热利用 【对应条文】 5.2.16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评价总分值为8分。(评分规则见本图集G8页) 【技术要点】 1技术概要 太阳能指太阳辐射能,源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其中有大约1.73×10°W的能量辐射到地球大气层。这其中又有47%的能量被大气层和地 表面吸收,30%被大气层反射,剩余的23%辐射到地球表层。太阳能的光热利用是指将太阳的辐射能转化为热能,光热利用是建筑中太阳能主 要的利用方式。由于太阳能具有间歌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通常还需要常规能源作为辅助热源。 2设备种类 光热利用在建筑中的应用可以分为:太阳能供热水、太阳能供暖、太阳能制冷和太阳能除湿制冷。 太阳能供热水:采用太阳能集热器收集热量,将水加热后提供给用户。这是目前最为成熟的太阳能利用方式。 太阳能供暖:可分为太阳能直接供暖和太阳能与热泵耦合供暖。太阳能与热泵耦合供暖根据太阳能集热器与热泵蒸发器的形式文可以分 为直式和非直膨式。直膨式系统:太阳能集热器与热泵蒸发器合二为一,具有小型化潜力。但是由于太阳能辐射条件的多变性,运行工况 不稳定导致系统性能的波动。非直膨式系统:太阳能集热器与热泵蒸发器分开,集热介质在集热器中吸热,在蒸发器中放热。通过增加蓄热 器,提升了系统性能的稳定性 太阳能制冷:常见的太阳能制冷方式是以太阳能集热器收集的热量作为吸收式或者吸附式制冷机的热源,驱动制冷机获得冷量。 太阳能除湿制冷:是将环境空气或室内回风送入除湿器利用除湿剂来吸附空气中的水蒸气以降低空气湿度,然后再进行一定的冷却和绝 热加湿达到制冷降温的目的。但是这种制冷机还不是非常成熟,工程应用较少, 3技术适用性 太阳能光热利用系统的设置,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同系统形式的特点及国家地方政策综合确定。同时应对太阳能 供热采暖系统进行经济性分析,初步确定方案。方案初步确定后宜对收集装置的效率、太阳能保证率、水箱容积等影响较大的设计参数进行 优化设计。

【示例】 某项目是位于哈尔滨市的一座五星级酒店。酒店设置集中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热源为地下一层酒店锅炉房自备锅炉制取95/70℃高温水, 提供集中生活热水,生活热水供回水温度为60/55℃, 通过模拟计算,对该项目采用太阳能热水的经济性进行评估,提出方案建议。

可再生能源利用一太阳能光热利用 图集号 15J904 审核李晓锋得校对杨卓设计冯堂堂系 页 B34

C.1水资源利用规划 【对应条文】 6.1.1应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 6.1.2给排水系统设置合理、完善、安全。 6.2.1建筑平均日用水量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中的节水用水定额的要求,评价总分值为10分。(评分规则 见本图集G9页 6.2.2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评价总分值为7分。(评分规则见本图集G9页) 6.2.3给水系统无超压出流现象,评价总分值为8分。(评分规则见本图集G9页) 6.2.6使用较高用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评价总分值为10分,(评分规则见本图集G9页) 【技术要点】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前,应充分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的市政给排水条件、水资源状况、气候特点等实际情况,通过全面的分析研究,制定 水资源利用方案,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减少市政供水量和污水排放量。 水资源利用方案包含下列内容: (1)当地政府的节水要求、地区水资源状况、气象资料、地质条件及市政设施情况等。 (2)项目概况。当项目包含多种建筑类型,如住宅、办公建筑、旅馆、商场、会展等,可统筹考虑项目内水资源的各种情况GB/T 30590-2014 冷冻饮品分类,确定综 合利用案。 (3)确定节水用水定额、编制水量计算表及水量平衡表。 (4)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介绍, (5)采用的节水暴具、设备和系统的相关说明。 (6)非传统水源利用方案。对雨水、再生水及海水等水资源利用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行水量平衡计算,确定雨水、 再生水及海水等水资源的利用方法、规模、处理工艺流程等。 (7)景观水体补水严禁采用市政供水和自备地下水井供水,可以采用地表水和非传统水源。取用建筑场地外的地表水时,应事先取得 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许可;采用雨水和建筑中水作为水源时,水景规模应根据设计可收集利用的雨水或中水量来确定。 【水系统规划方案大纲】 1项目概况 主要包含: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地理位置、总占地面积、建筑基底面积、建筑面积、层数、高度、建筑功能等基本信息。 2水资源状况、气象资料、地质条件、市政设施 2.1水资源状况 除市政自来水外还包括建筑污废水回收处理后的中水,市政中水、雨水、河湖水、地下水、海水等。 水资源利用规划大纲 图集号 15 审核刘洪小校对翟莎莎翟多设计李爱莲蓬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综述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