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5/T 129-2019 美丽县域建设指南.pdf

DB3305/T 129-2019 美丽县域建设指南.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9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4899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305/T 129-2019 美丽县域建设指南.pdf

6.2.1.3打造“农业两区”升级版。发展休闲观光、电子商务等多功能农业综合体, 产业融合发展。 6.2.1.4加强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提开 生产经营主体的农业科技水平

6. 2. 2 产业发展

6.3.1以传统工业绿色化改造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构建工业产业体系。 6.3.2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制造体系,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 直宜高于80万元/亩,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40%以上。 全面发展绿色智造和清洁生产,推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绿色家居、通用航空、地理信 息等产业的发展。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6.3.1以传统工业绿色化改造为重点FZ/T 63021-2013 聚酰胺复丝绳索,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构建工业产业体系。

6. 4. 1基本要求

发展以健康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为主的生活性服务业,以及以绿色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 商贸物流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

6. 4. 2休闲旅游

.4.3农业社会化服务

DB3305/T1292019

4.3.1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 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服务合作社、专业服务队等经 务组织。

6.4.3.2采用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模式,开展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病虫害统防统 干、动物诊疗和产品营销等服务,提高服务效率。 6.4.3.3推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开展农产品溯源、农 平台、农技110、农业电子政务等农业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建设

3.4.4.1按照DB3305/T62、DB3305/T63、DB3305/T64、DB3305/T65的要求开展绿色金融建设。 构建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为主的绿色金融体系。 6.4.4.2以资源环境市场化为突破口,发展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构建绿色金 融政策体系,完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5.4.4.3增强金融要素保障功能,以“产业链整合”、产业基金为重点,引进产业资本,提供相应的 金融配套服务:结合特色金融服务扶持特色产业发展

6.4.5科技信息服务

4.5.1坚持产学研结合,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等重点企业中建设一批研发(技术)中 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等,规上企业研发中心占比超过25%,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收入比重超过 4.5.2构建以电子商务、智慧城市、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为主的信息服务产业体

7.2.1自然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

亚强能源、水、土地等资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应低于0.4吨标煤/万元,能源消耗总量不超过控制目标值; 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单位地区生产 总值用水量降低达到当年要求; 划定并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对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实行总量控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DB 3305/T 1292019

7.2.1.2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应符合省市下达指标。探索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 制。 7.2.1.3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环境实施动态监 管。

7.2.2自然生态保护

7.2.3.1实施重点水利工程、申小流域整治工程和农村河道治理工程。推进小流域、坡耕地及林地水 土流失综合治理。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开展河道生态系统修复,实施“河(湖、湾)长制”,完善“智 慧河道”信息化管理,河湖长效保洁全覆盖。 7.2.3.2开展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大中型水库周边等重点区域山体生态修复。加强以精品观光带 为重点的县域沿路、沿线、沿河区域的绿化、彩化、美化。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 7.2.3.3按照DB3305/T40的要求,全域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整治、生态修复,干 道可视范围内矿山开采点全部完成治理,绿色矿山建成率100%。 7.2.3.4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对退化、污染、损毁农田进行改良和修复。 7.2.3.5加快灾害调查评估、监测预警、防治和应急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7.3污染防治与资源化利用

7.3. 1农业污染防治

7.3.1.1畜禽养殖场污染物排放应符合DB33/593的要求,建立畜禽规模养殖场排泄物治理长效管理 机制。畜禽规模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98%以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100%。水产养殖废水应达标排 放。 7.3.1.2精准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现化学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化肥使用量稳中有降 7.3.1.3建立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秸秆综合利用率95%以上。 7.3.1.4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90%以上,回收包装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加强废旧膜的回收和 再加工利用。

7.3.2生活污染防治

DB3305/T1292019

7. 3. 3工业污染防浴

7.3.3.1引导工业企业入园。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打造美丽园区,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县。 7.3.3.2形成完善的固体废物闭环管理体系,各类固体废物实现源头减量化、分类资源化、处置无害 化。 7.3.3.3开展涉水行业整治、提升,实施制革、印染、造纸和化工等高耗水行业节水改造;加强工业 废气污染防治,实施工业废气清洁化排放。工业企业污染排放达标率100%。

DB 3305/T 1292019

7.5. 3 绿色建筑

7.5.4.1严格执行节能环保产品采购制度,提高政府采购中再生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比重。 7.5.4.2实施减纸化行动,推行电子政务和多媒体会议方式,强化纸张节约和回收利用

积极开展未来社区试点申报创建工作,打造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的新型城市功能 单元

8.1.1建立覆盖全县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8.1.2基本公共服务预算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逐步提高。 8.1.3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弱势群体倾斜,

8.2.1优化学前教育机构布局,完善“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实行一个乡镇(街道)一个中心幼儿 园,600户以上的村1所农村规范幼儿园,学前三年入园率99.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85%以上, 等级幼儿园覆盖面98%以上,二级以上幼儿园比例60%以上。V 8.2.2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合理规划与布局中小学学校,县域内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 例超过95%,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实行就近入学政策和零择校制度,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 8.2.3特殊教育向学前三年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延伸,三类残疾学生学前三年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 分别达到90%和85%以上,全面实现残疾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的15年免费教育。 8.2.4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积极构建全覆盖的终身教育网络。 8.2.5实施“智慧校园”计划,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重视发挥互联网作用,提高远程教育、数字图 书馆的服务水平。

DB3305/T1292019

8.2.6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面向企业职工、新型农民、退役士兵等群 体开展相关职业教育和培训。

3.4.1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应保尽保。45周岁(不 含)以上户籍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5%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5%。 3.4.2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参保缴费补贴政策,全面推进残疾人参加大病保险,完善重度残疾人医疗 保障制度。 8.4.3统一城乡救助标准,形成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自然灾害救助、临时救助、医疗救 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城乡一体社会救助体系。 3.4.4健全面向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各项福利保障政策,残疾人全面小康实现程 度97%以上,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目标人群覆盖率100%。 3.4.5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社会养老床位不少于50张,其中机构床 位数不少于40张。居家养老服务与管理应符合DB33/T837的要求。 8.4.6建立县(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社会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5%以内。 3.4.7从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安置房和人才房等方面,构建覆盖城乡的住房保障新体系,城镇保障 性住房符合条件的常住人口覆盖率25%以上。

3.5.1建立健全以行政村协管员、村民小组信息员为主的责任网络,构建地方政府属地管理、监管部 门各司其职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 8.5.2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细化各级党委政府的安全监管职责,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亿 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小于0.097。 8.5.3全面推进平安建设,构建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立体治安防控体系,实现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全 覆盖;建立健全治安形势播报预警机制;加强全县(区)“扫黑除恶”网格化建设,群众对治安环境安 全感满意度大于96%。 8.5.4建立县、镇(街道)、村(社区)、机关部门、重点单位、村民小组六级防灾减灾网络,气象 灾害监测率大于90%,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95%以上。 8.5.5建立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自然灾害应急体系。应急预案响应机制健全,村级避灾 场所的建设符合DB331066的要求,按GB50445的要求开展防洪及内涝整治及避灾疏散整治,按 DB33/T881的要求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时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

DB 3305/T 1292019

9.1.1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城区以15分钟为服务半径,农村20 分钟为服务半径,统筹设置公共文体设施。 9.1.2建立覆盖县(区)、镇(街道)、村(社区)的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镇(街道)文化站建设标 准应符合建标160。 9.1.3建成城乡一体、功能健全、服务规范、优质高效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县级公共图书 馆人均藏书量大于1册或总藏书量大于50万册,村级图书室(农家书屋)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 9.1.4落实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制度,公益培训(讲座)、艺术 普及、阅读欣赏、展示展览等基本服务项目健全。 .1.5形成区县、乡镇、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行政村和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场所全 覆盖,公共体育设施和符合条件的公办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100%,提升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水平。

9.2.1挖掘、保护、管理、传承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DB3305/T85的要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保护,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继承人,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 力。 9.2.2注重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培育地方特色文化,严格保护历史文化村落、古建筑等文化遗产。 加强文化创意,村庄设计、农产品设计、旅游吸引物设计等应与乡村文化相结合。

9.3.1构建以文化休闲旅游、影视文化、数字动漫、创意设计、教育培训、现代传媒、文化会展为主 的产业体系。 9.3.2创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推进文化产品交易 平台、文化资本市场、文化产权市场建设。 9.3.3推进基层特色文化品牌建设,积极培育乡土文化

9.4.1利用多种形式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增强法 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传统美德。 9.4.2开展生态保护知识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示等活动,形成崇尚生态文明、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和体制改革的良好氛围,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9.5.1宣传引导《湖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鼓励、倡导文明行为,禁正不文明行为, 9.5.2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健全长效的创建工作机制,让广 大群众共建共享文明。 9.5.3培育树立最美人物、最美家庭、最美班组和最美窗口等先进典型,健全完善道德模范评选关爱 机制;深化文明村镇、星级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9.5.4按照DB3305/T94的要求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DB3305/T1292019

10.1.1全面梳理公布部门间办事“最多跑一次”事项,推进改革集成化、数字化。80%的部门间办事 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部门间高频办事事项100%实现“最多跑一次”。 10.1.2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打造“无证明城市”。 10.1.3重点公共服务领域和公共场所基本实现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 10.1.4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建成线上线下一体化、集约化、智能化的审批服务体系。

10.3.1建设县区两级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推进平安建设信息系统与“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两网融合。 0.3.2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加强基层平台标准化建设,建立“四级联动、同城通办” 机制CGC GF003.1-2009 并网光伏系统工程验收基本要求,实现乡镇(街道)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全面覆盖 0.3.3提升乡镇(街道)统筹协调能力,实现县域内乡镇(街道)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 更民服务等四个平台全覆盖, 10.3.4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

10.4.1完善法律服务供给机制,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10.4.2建立健全县级法律援助中心、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公共法律服务点三级网络,乡镇公 共法律服务站覆盖率100%,法律顾问驻点驻村。按照DB3305/T47要求开展乡村的民主法治建设工作。 10.4.3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DB 3305/T 1292019

10.4.4加强智能化法律网络平台建设和专业化热线平台打造,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公共法律 网络。

10.4.4加强智能化法律网络平台建设和专业化热线平台打造,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网络。

10.5.1加快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与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浙江政务服务网平台对接,实现跨部门、 跨层级信用信息的汇聚与对比应用,实现区域信用信息联动。 10.5.2推进政务、商务、社会、司法等领域的信用建设,建立健全信用政策制度体系,着力提升全社 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改善经济社会运行环境。 10.5.3健全信用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完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加强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应用,构建 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强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

10.6.1重要民生决策事项,通过公示、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 和诉求。 10.6.2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手机信息等形式,向公众展示美丽县域建设动态、成效等信息CNAS CNAS-CL51:2014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细胞病理学检查领域的应用说明,引导 公众参与并监督美丽县域建设。

DB3305/T1292019

DB 3305/T 1292019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