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2180-2020 配电网同期线损测量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

DLT 2180-2020 配电网同期线损测量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LT 2180-202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0.2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73845
VIP资源

DLT 2180-2020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LT 2180-2020 配电网同期线损测量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

线损测量装置外观应满足以下要求: 有可靠的接地连接螺栓和明显的接地标志。 导电材质的铭牌和高压接线端子(或接地端子)有金属性的电气连接。 高压接线端子有清晰易见的标志,其中三相电压接入端子用A、B、C标志,三相电流进线端 子用AP1、BP1(若有)和CP1标志,出线端子用AP2、BP2(若有)和CP2标志。线损测量 装置的接地端子(若有)用N或接地符号“”标志,截面面积不小于6mm²。 外壳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其结构和装配能保证在出现非永久性变形时不妨碍其正常工作。

线损测量装置的高压接线端子应能承受 表2要求的静态试验载荷,静载荷可从任意方向施加 子。如果线损测量装置无一次电流导体(母线型),则只对电压端子施加载荷。

表2线损测量装置静态试验载荷

5.7.1交流耐受电压

GB/T 30074-2013 用电化学技术测量金属中氢渗透(吸收和迁移)的方法DL/T21802020

线损测量装置应能承受表3规定的交流耐受电压,应无击穿或闪络等放电现象。回到初始工件 ,线损测量装置应能正常工作,且有功电能在额定电流和功率因数为1.0,无功电能在感性和容 电流负荷时的误差变化量不应超出表4的规定。

表4交流耐受电压试验后误差变化限值

量装置应能耐受表5规定的冲击电压,应无击穿或闪络现象。回到初始工作状态时,线损 能正常工作,且有功电能在额定电流和功率因数为1.0,无功电能在感性和容性额定电流负 变化量均不应超出表4的规定。

线损测量装置的局部放电电量不应超过表6给出的限值

DL/T21802020

表6局部放电试验电压及限值

该项要求仅适用于有一次导体的线损测量装置。 线损测量装置应规定额定短时热电流(I),额定短时热电流的持续时间标准值为1s。 线损测量装置额定动稳定电流(Idym)的标准值是额定短时热电流的2.5倍。

由自热引起的误差改变量不应超过表7给出的限值,且自热前、后误差均不应超过5.8.2.5规

表7自热引起的误差变化限值

DL/T21802020

a)有数据通信接口,可采用红外、载波、公网、微功率无线等通信方式。 b)通信信道物理层独立设置,任意一条通信信道的损坏都不应影响其他信道正常工作。通信时 线损测量装置的计量性能、存储的计量数据和参数不受影响和改变。 c)通信模块接口设计有保护电路,在通信模块热拔插及模块损坏等情况下不引起复位或损坏。 d)支持主站召唤全数据和历史数据。 e)有远程参数更新功能和密钥更新功能。

5.8.1.2信息安全功能要求

线损测量装置应支持安全认证功能, 应采用加密保护方式进行身份认证,对数据加密保护, 机密性和完整性保护,有效防止重方 非法操作

5.8.1.4数据存储

线损测量装置应具备数据存储功能,并满足以下要求: a)至少能存储上12个考核日的双向总电能数据。数据转存分界时刻为月末的24时(月初的0 时),或在每月的1日~28日内的整点时刻。 b)存储的电能数据宜保留小数点后4位。 c)停电时刻错过考核时刻,上电时补全上12个考核日电能量数据。 d)在工作电源断电的情况下,所有与电能量有关的数据至少保存10年,其他数据至少保存3年。

5.8.1.5冻结功能

线损测量装置应具备以下冻结功能: a)定时冻结:按照约定的时刻及时间间隔冻结电能量数据,每个冻结量至少保存60次。 b)瞬时冻结:在非正常情况下,冻结当前的日历、时间、所有电能量和重要测量量的数据。瞬时 冻结量保存最后3次的数据。 日冻结:存储每天0时的电能量,可存储62天的数据量。停电时刻错过日冻结时刻,上电时 补全日冻结数据,最多补冻最近7个日冻结数据。 d)整点冻结:存储整点时刻或半点时刻的有功总电能,应可存储264个数据。

5.8.1.7负荷记录

线损测量装置应具备以下负荷记录功能

DL/T21802020

a)负荷记录内容可从DL/T645一2007中附录B定义的“电压、电流、频率”“有、无功功 率”“功率因数”“有、无功总电能”“四象限无功总电能”“当前需量”六类数据项中任意 组合。 b)负荷记录间隔时间可在1min~60min内设置。每类负荷记录的间隔时间可以相同,也可 不同。 C 负荷记录的存储空间至少保证在记录正反向有功总电能、无功总电能、四象限无功总电能,间 隔时间为1min的情况下不少于40天的数据量。

线损测量装置设有内部时钟。时钟应满足以下要求: a)具有日历、计时、闰年自动转换功能。 b)断电后,备用电源可维持内部时钟准确。 c)可通过通信接口进行装置校时。日期和时间的设置有防止非授权人操作的安全措施。

5.8.1.9停电上报功能

5.8.1.10信号输出

5.8.1.10.1电能量脉冲输出

线损测量装置应具备与所计量的电能量(有功/无功)成正比的光脉冲输出、电脉冲输出或无线 脉冲。

5.8.1.10.2时钟信号输出

时钟信号为秒脉冲信号。

时钟信号为秒脉冲信号

5.8.2计量性能要求

5.8.2.1额定电流扩大倍数

荐值选取 额定电流与额定电流扩大倍数的乘积即线损测量装置额定最大工作电流(Ima)。

表10额定电流扩大倍数表

5.8.2.2额定频率

DL/T21802020

DL/T21802020

5.8.2.3电能脉冲常数额定值

线损测量装置的电能脉冲常数用C表示,C值按

表11线损测量装置的电能脉冲常数额定值

5.8.2.4额定电压因数

线损测量装置的额定电压因数和允许持续时间按表12选取。

线损测量装置的额定电压因数和允许持续时

5.8.2.5最大允许误差

线损测量装置在表13规定的参比条件下,其相对误差不应超过表14和表15给出的限值。 如果线损测量装置是按测量双向电能设计的,则表14和表15给出的限值适用于每个方向

表14相对误差限值(带平衡负载的多相线损测量装置)

DL/T21802020

DL/T21802020

5.8.2.7启动和潜动

线损测量装置的启动和潜动应满足以下要求: 初始启动:额定电压施加到高压端子之后的5s内线损测量装置达到全部功能状态; 潜动:当施加115%额定电压而电流回路无电流时,在规定时限内线损测量装置指示电能消耗 的有功与无功输出量不多于一个脉冲; 一启动:在表17规定的启动电流条件下(多相线损测量装置带平衡负载),能启动并连续记录。 注,如果线损测量装置是按测量双向电能设计的,则这项试验应适用于电能的每个方向。

表17线损测量装置启动电流

5.8.2.8电能脉冲常数

5.8.2.9时钟准确度

线损测量装置在参比温度及工作电压范围内,实时时钟日计时误差不应超过主0.5s/d。线损测量装 置停电守时时间不应小于7d,且停电期间日计时误差不应超过土1s/d。 在工作温度范围内,时钟准确度随温度的改变量不应超过0.1s/(d·℃),在工作温度范围内时钟 确度不应超过1s/d。 初次测试,在参比条件下,线损测量装置的时钟示值误差应优于5min。在重新设定线损测量装置 的时钟5min后,时钟示值误差应小于5s。

5.8.2.10误差变差

同一被试样品、同一测试点,在负荷电流为In、功率因数为1.0和0.5(L)的负载点进行重复 相邻测试结果间最大误差变化的绝对值不应超过表18规定的限值。

5.8.2.11测量的一致性

同一批次被试样品,在同一测试点的测试误差与平均值之间的偏差不应超过表19规定的限值。

DL/T21802020

DL/T21802020

DL/T21802020

表19误差一致性限值

5.9.1电压短时中断

线损测量装置在电压短时中断后应能正常工作,且在参比条件下,其误差不应超过表14和表15 给出的限值。

线损测量装置在高压拉弧后应能正常工作。存储的信息不应有异常变化,且由高压拉弧引起的误 差改变量不应超过表9给出的限值

目测方法检查,应满足5.4的要求。

6.2.1交流耐受电压试验

6.2.2冲击电压试验

线损测量装置的冲击电压试验按GB/T16927.1一2011中7.2和8.2规定的标准电压波形进行,其中 标准雷电冲击电压是波前时间ti为1.2μs,半波峰值时间t2为50μs的双指数波;标准雷电冲击截波是 标准雷电冲击波经过2μs~5μus被外部间隙截断产生的电压波;标准操作冲击电压是波前时间tp为 250μs,半波峰值时间t2为2500μs的双指数波。实际试验波形与标准波形的偏差应符合GB/T 16927.1—2011中7.1.5和8.1.4的要求。 试验前先在低于50%耐受电压的试验电压下调校冲击电压发生器的波头和波屋电阻,然后在

DL/T21802020

50%75%耐受电压下进行试验,记录作为参考波形。冲击耐受电压波形对参考电压波形的变异,可以 作为绝缘损坏的判断依据。线损测量装置的冲击耐受电压值按表5的规定选取。对表5规定的冲击电 压施加点先施加5次正极性的雷电冲击电压,试验时接地端子及没有施加电压的高压端子应接地;完 成正极性雷电冲击后,再以负极性施加1次雷电冲击电压,随后施加2次雷电截波电压,然后施加4 次雷电冲击电压;之后再施加5次正极性的操作冲击电压。对各相端子完成冲击电压试验后,测量装 置有功电能在额定电流和功率因数为1.0时,无功电能在感性和容性额定电流负荷时的误差变化量。 试验结果应满足5.7.2的要求。

6.2.3局部放电试验

局部放电试验使用的设备和试验方法应符合GB/T7354的要求。试验采用测量视在放电量方法。 局部放电仪信号通道的带宽不小于100kHz,工作频率范围应能覆盖40kHz~400kHz。 局部放电试验可在交流耐受电压试验后期的降压过程中进行,当电压降低到表6规定的局部放电 测量电压时,在30s内完成局部放电电量的测量,然后试验电压回零;也可在交流耐受电压试验结束 后,重新回升电压到耐受电压值的80%,保持时间不小于60s,再不间断地降到表6规定的局部放电 测量电压,在30s内完成局部放电电量的测量,然后试验电压回零。试验时允许关闭线损测量装置电 子线路的工作电源。 试验结果应满足5.7.3的要求,

6.2.4短时电流试验

短时电流试验可在三相电源情况下进行,也可在单相电源情况下进行。 用三相电源试验时,三相试验电流按对应的相序施加到线损测量装置的AP1、BP1(若有)和CP1 端子,AP2、BP2(若有)和CP2端子应短接在一起。用单相电源试验时,线损测量装置的三相电流输 入端子串联进行试验。 短时电流试验施加的电流I"及持续时间t应满足式(1)的要求。t值应在0.5s~5s之间。

短时电流的规定持续时间; 短时电流试验施加的电流; t——持续时间; I—额定短时热电流。 动稳定试验应在二次绕组短路的情况下进行,施加一次电流的峰值至少有一个波峰不小于额定动 稳定电流(Idyn)。 动稳定试验可与上述短时电流试验合并进行,但要求该试验电流的第一个主峰值不小于额定动稳 定电流(Idyn)。 试验后线损测量装置应无可见的损伤,与导体表面接触的绝缘物应无明显的劣化现象,在额定电 压、额定电流、功率因数(或sinp)为1.0的情况下,有功电能和无功电能应满足准确度要求,且试验 前后误差的变化不应超过其准确度误差限值的一半。

6.2.5自热影响试验

在表13规定的参比条件下,首先保证电流回路无电流,在电压回路上施加额定电压至少2h,然 后在电流回路中施加最大电流Imax。试验使用的一次电流导体的长度不小于1m,电流密度为 2A/mm²~2.5A/mm²。施加电流后立即测量线损测量装置误差,接着以足够短的间隔时间准确地画 出以时间为变量的误差变化曲线。试验至少应进行1h,直至在20min内误差变化不超出表20的规定

为止。 试验结果应满足5.7.5的要求。

DL/T21802020

表20自热试验的稳定状态判定

6.2.6功率消耗试验

线损测量装置的功率消耗试验在每一电压回路和电流回路分别进行。 a)电压回路功率消耗测量。试验时,在线损测量装置试验相电压回路高压端子和其他两相电压端 子及底座接地端子之间施加额定电压,功率表示值与互感器变比乘积为试验相电压回路消耗的 有功功率。 线损测量装置的电压回路功率消耗试验以A相为例的试验接线见图4。

图4电压回路功率消耗试验接线图

电流回路功率消耗测量。以A相为例,试验时先在电流回路导线上施加试验电流Is,测量电 流回路导线压降得到U1,然后接入线损测量装置,再次测量电流回路导线压降得到U2,试验 接线见图5。按式(2)可得到电流回路的功率消耗:

具他结松 试验结果应满足5.7.6的要求。

图5电流回路功率消耗试验接线图

DL/T21802020

DL/T2180=2020

6.2.7单相接地运行试验

该项试验适用于中性点绝缘系统使用的三相线损测量装置。 试验使用三相电压源,线损测量装置按相序对应接入试验电源,任选一相接地,另外两相施加 190%额定相电压连续运行4h,然后恢复到参比条件,测量线损测量装置有功电能在额定电流和功率 因数为1.0时的误差,以及无功电能在感性和容性额定电流负荷时的误差。 试验结果应满足5.7.7的要求。

6.3.1基本功能检查

对线损测量装置施加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在通信状态逐项检查各项功能。 试验结果应满足5.8.1的要求。

6.3.2计量性能试验

6.3.2.1基本误差试验

NY/T 2796-2015 水果中有机酸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6.3.2.1.1试验条件

基本误差试验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 试验在装配完整的线损测量装置上进行,接地端子及底座(若有)可靠接地: 试验参比条件见表13; 检验线损测量装置一次电流输出端子AP1、BP1(若有)、CP1与被试样品同相一次电压输出 端子A、B(若有)、C连接,工作于高电位; 进行试验之前,先在20%~50%的额定负荷下运行并达到热稳定。

6.3.2.1.2试验方法

a)试验接线。按照图6~图11对应接线。达到通电预热时间后,按照表14和表15规定的负载 点进行试验。有特殊需要时,可规定不同于表14和表15的负载点。 注:预热时间由线损测量装置制造厂规定。

相线损测量装置误差试验的接线图(直接比较法

图7单相线损测量装置误差试验的接线图(标准源法)

图8三相三线线损测量装置误差试验的接线图(直接比较法)

DL/T21802020

JB/T 6653-2013 扁形钢丝圆柱螺旋压缩弹簧DL/T21802020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