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施工规范--PPT图片.pdf

沥青路面施工规范--PPT图片.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2.3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4800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沥青路面施工规范--PPT图片.pdf

5.3配合比设计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在调香以往同类材料的配合比设计经验和使用效果的基础上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一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与自标配合比设计的结果的差值不宜大于士0.2%

5.3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一拌和机按生产配合比结果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同时从路上钻取芯样观察空隙率的大小,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一标准配合比的矿料合成级配中,至少应包括0.075mm、2.36mm、4.75mm及公称最大粒径筛孔的通过率接近优选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中值,并避免在0.3~0.6mm处出现“驼峰”对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宜再次进行车辙试验和水稳定性检验。确定施工级配充许波动范围。

5.4混合料的拌制拌和厂与工地现场距离应充分考虑交通堵塞的可能,确保混合料的温度下降不超过要求,且不致因颠簸造成混合料离析。间歇式拌和机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总拌和能力满足施工进度要求。拌和机除尘设备完好,能达到环保要求冷料仓的数量满足配合比需要,通常不宜少于5~6个。具有添加纤维、消石灰等外掺剂的设备。

5.4混合料的拌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施工用的间歇式拌和机必须配备计算机设备GB/T 28488-2012 机制地毯用毛纺纱线,拌和过程中逐盘采集并打印各个传感器测定的材料用量和沥青混合料拌和量、拌和温度等各种参数。进行总量检验间歇式拌和机的振动筛规格应与矿料规格相匹配,最大筛孔宜略大于混合料的最大粒径,其余筛的设置应考虑混合料的级配稳定,并尽量使热料仓大体均衡不同级配混合料必须配置不同的筛孔组合

5.5混合料的运输车箱板上涂隔离剂或防粘剂5.6混合料的摊铺摊铺机铺筑宽度不宜超过6m(双车道)~7.5m(3车道以上)摊铺机前后错开10~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30~60mm(笔误?)左右宽度的搭接,并躲开车道轮迹带,上、下层的搭接位置宜错开200mm以上

5.6混合料的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根据铺筑层厚度、气温、风速及下卧层表面温度执行,不得低于表5.6.6的要求螺旋布料器料位高度不少于2/3.以减少摊铺过程中离析

5.7沥青路面的压实及成型沥青混凝士的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宜大于100mm,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压实层厚度不宜大于120mm,但当采用大功率压路机且经试验证明能达到压实度时允许增大到150mm5.8 接缝5.9开放交通及其他

6沥青表面处治与封层7沥青贯入式路面8冷拌沥青混合料路面

9透层、粘层9.1透层沥青路面各类基层都必须喷洒透层油,沥青层必须在透层油完全渗透入基层后方可铺筑。基层上设置下封层时,透层油不宜省略用于半刚性基层的透层油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

9.2粘层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喷洒粘层油一双层式或三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沥青层之间一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或旧沥青路面层上加铺沥青层路缘石、雨水口、检查井等构造物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侧面

10其他沥青铺装工程10.1一般规定10.2行人及非机动车道路10.3重型车停车场、公共汽车站

10.4水泥混凝土桥面的沥青铺装层喷洒沥青或改性沥青类桥面防水粘结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整个铺筑过程直至铺设石屑保护层前严禁包括行人在内的一切交通不洒粘层油,直接分2~3层喷洒或人工涂刷热沥青、热融或溶剂稀释的改性沥青、改性乳化沥青的防水粘结层,必须均匀一致,且达到要求的厚度一喷洒防水层粘结后应立即撒布一层洁净的尺寸为3~5mm的石屑作保护层,并用6~8t轻型压路机以较慢的速度碾压

10.5钢桥面铺装选择适宜的沥青混合料类型10.6公路隧道沥青路面10.7路缘石与拦水带

11施工质量管理与检香验收11.1 一般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路面应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实行动态质量管理本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交工验收的依据所有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原始记录、试验检测及计算数据、汇总表格,必须如实记录和保存对已经采取措施进行返工和补救的项目,可在原记录和数据上注明,但不得销毁

11.2施工前的材料与设备检查11.3铺筑试验路段11.3.1当同一施工单位在材料、机械设备及施工方法与其他工程完全相同时,也可利用其他工程的结果,不再铺筑新的试验路段11.4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检香几张表每一层次规定得更细增加渗水系数要求

11.5交工验收阶段的工程质量检香与验收11.4.7一3 为减少钻孔数量,有关施工、监理监督各方宜合作进行钻孔检测,以避免重复钻孔。11.6工程施工总结及质量保证期管理

施工过程中压实度的检测 注重过程控制、适度钻孔抽查 1.碾压过程中宜采用核子密度仪等无破损检 测设备进行压实度的动态过程控制,测点应 随机选择,一组不少于13点,取平均值,并 与标定值或试验段测定值比较评定。测定温 度应与试验段测定时一致,检测的准确性需 经钻孔试件标定。

施工过程中压实度的检测2.压实度计算及标准密度的确定方法应遵照本规范附录E的规定,选用其中的1个或2个标准评定,并以合格率低的作为评定结果。钻孔取样后应及时将孔中灰浆冲洗干净,吸净余水,待干燥后以相同的沥青混合料分层填充夯实。钻孔试件逐个测定密度计算压实度。

施工过程中压实度的检测3.压实度检测一组数据的最少测点数为3个当一组检测的合格率小于60%,或平均值小于要求的压实度时,可增加一倍检测点数。如6个测点的合格率小于60%,或平均值仍然达不到压实度要求时,允许再增加一倍检测点数,要求其合格率大于60%,且达到规定的压实度要求。必要时应核查标准密度的准确性,以确定是否需要返工以及返工的范围。当所有钻孔试件检测的压实度持续稳定并符合要求时,钻孔频度可适当减少至不少于每公里一个孔。

压实度检测的标准密度2.以最大理论密度作为标准密度。对普通沥青混合料,沥青拌和厂在取样进行歇尔试验的同时以真空法实测最大理论密度,平行试验的试样数不少于2个,以平均值作为该批混合料摊铺路段压实度计算的标准密度:对改性沥青混合料、SMA混合料以每天总量检验的平均结果及油石比平均值计算的最大理论密度为准,也可采用抽提筛分的配合比及油石比计算最大理论密度。

压实度检测的标准密度 3.以试验路密度作为标准密度。 此时,试验段的铺筑应由业主、监理 等协同进行,在各个压实工艺参数(温度、 吨位、台数、速度、遍数等)充分合理的情 况下,反复碾压至无轮迹,用核子密度仪 定点检查密度不再变化为止。然后取不少 于15个的钻孔试件的平均密度为计算压实 度的标准密度;

3.以试验路密度作为标准密度

压实度检测的标准密度 4.可根据需要选用马歇尔标准密度、最大 理论密度、试验路密度中的1~2种作为钻 孔法检验评定的标准密度: 5.碾压过程中采用核子密度仪等无破损检 测设备进行压实度的过程控制时,此时宜 以试验路密度作为标准密度,核子密度仪 的测点数不宜少于39个,取平均值,核子 密度仪需经标定认可

附录A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认清气候分区图

附录B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B.1 一般规定本方法适用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及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

B.2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B.2.1沥青路面工程的混合料设计级配范围由工程设计或招标文件规定,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级配宜在本规范5.3.2规定的级配范围内,根据公路等级、工程性质、气候条件、交通条件、材料品种等因素,通过对条件大体相当的工程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调整确定,必要时充许超出规范级配范围。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可直接以本规范规定的级配范围作工程设计级配范围使用。经确定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是配合比设计的依据,不得随意变更,

一确定各层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时应考虑不同层位的功能需要,经组合设计的沥青路面应能满足耐久、稳定、密水、抗滑等要求。一根据公路等级和施工设备的控制水平,确定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应比规范级配范围窄,其中4.75mm和2.36mm通过率的上下限差值宜小于12%。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充分考虑施工性能使沥青混合料容易滩铺和压实,避免造成严重的离析。

B.3材料选择与准备配合比设计准备工作仪器设备检定和检查进行配合比设计前应对马歇尔击实仪的锤重、落高,烘箱温度,电子秤等进行检定,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确定拌和、压实温度普通沥青,粘温曲线一改性沥青,咨询供应商当单一规格的集料某项指标不合格,但不同粒径规格的材料按级配组成的集料混合料指标能符合规范要求时,允许使用,

B.4矿料配合比设计:0.45次方图最大密度线

运用最大理论密度线100.090. 080.070. 060. 050. 0*BAAC20I40. 030. 020. 010. 00. 00.075 0.3 0.61.182. 364. 759.513.2161926.5

初选级配充分运用最大理论密度线,配制粗、中、细三组级配级配曲线顺滑,成“S"形在0.3~0.6mm范围内不出现“驼峰根据当地的实践经验选择适宜的沥青用量,分别制作三组级配的马歇尔试件,测定VMA,初选一组符合设计要求的级配作为设计级配

确定设计级配的依据重点考察VMA指标考虑级配均匀、嵌挤、用料比例、施工和易性

VMAVMA在选择级配和确定沥青用量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据研究发现若VMA一油石比成凹形抛物线关系,当VMA处于谷底附近(偏左更好)时,混合料对沥青用量敏感性较小,有利于施工现场控制和质量保证。

VMAVMA%油石比VMA一油石比关系曲线图

B.5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参见第5章计算 sb、Y sa、Y se、计算体积性质VV、VMA、VFA测定马歇尔稳定度、流值

VVMA空气aVp沥青Vba被吸收沥青V集料sembVsb

B.6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或油石比)B.6.1以油石比或沥青用量为横坐标,以马歇尔试验的各项指标为纵坐标,将试验结果点入图中连成圆滑的曲线。确定均符合本规范规定的沥青混合料技术标准的沥青用量范围OACmin~OAC11n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必须涵盖设计空隙率的全部范围,并尽可能涵盖沥青饱和度的要求范围,并使密度及稳定度曲线出现峰值。如果没有涵盖设计空隙率的全部范围,试验必须扩大沥青用量范围重新进行。

17. 55505053517()(0)16.51615. 51514. 55.5203. 544. 553. 544. 555. 5油石比(%)油石比(%)85.002. 5 80.0075.00( /)2. 45(%)70. 0065.002. 4 60.0055. 002. 3550. 0045. 002. 33. 544. 555. 53. 544. 555. 5油石比(%)油石比(%)15.007. 006.5014.80(%)(%) VINA14. 605. 004. 5014. 404. 0014. 202.814. 003.544. 55. 53. 544. 555. 5油石比(%)油石比(%)

一对所选择试验的沥青用量范围,密度或稳定度没有出现峰值(最大值经常在曲线的两端),可直接以目标空隙率所对应的沥青用量a3作为OAC1,但其必须介于 OAC.in~OAC范围内,否则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B.6.3以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标准(不含VMA)的沥青用量范围。的中值作为OAC2。OAC2=( OACmin + OACmax) /2B.6.4通常情况下取OAC1及OAC2的中值作为计算的最佳沥青用量OAC。OAC=(0AC1+0AC2)/2B.6.5按计算的最佳油石比OAC,从马歇尔试验结果曲线图中得出所对应的空隙率和VMA值,检验是否满足最小VMA值的要求。当空隙率不是整数时,最小VMA按内插法确定,并将其画入图中。B.6.6检查图中相应于此OAC的各项指标是否均符合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

B.6.7根据实践经验和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情况,调整确定最佳沥青用量OAC。一调香查当地各项条件相接近的工程的沥青用量及使用效果,论证适宜的最佳沥青用量。检查计算得到的最佳沥青用量是否相近,如相差甚远,应查明原因,必要时重新调整级配进行配合比设计。

对炎热地区公路以及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重载交通路段,山区公路的长大坡度路段,预计有可能产生较大车辙时,宜在空隙率符合要求的范围内将计算的最佳沥青用量减小0.1~0.5%作为设计沥青用量。此时除空隙率外的其他指标可能会超出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配合比设计报告或设计文件必须予以说明。但配合比设计报告必须要求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组合等方式加强碾压,以使施工后路面的空隙率达到未调整前的原最佳沥青用量时的水平,且渗水系数符合要求。如果试验段试拌试铺达不到此要求时,宜调整所减小的沥青用量的幅度。

对寒区公路、旅游公路、交通量很少的公路,最佳沥青用量可以在OAC的基础上增加0.1~0.3%,以适当减小设计空隙率,但不得降低压实度要求。B.6.8计算沥青结合料被集料吸收的比例及有效沥青含量。B.6.9检验最佳沥青用量时的粉胶比和有效沥青膜厚度

B.7配合比设计检验B.7.2配合比设计检验按计算确定的设计最佳沥青用量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如将计算的设计沥青用量作为最佳沥青用量,或者改变试验条件时,各项技术要求均应适当调整,不宜照搬。

B.8配合比设计报告B.8.1配合比设计报告应包括工程设计级配范围选择说明、材料品种选择与原材料质量试验结果矿料级配、最佳沥青用量,以及各项体积指标、配合比设计检验结果等。试验报告的矿料级配曲线应按规定的方法绘制。B.8.2当按B.6.7调整沥青用量作为最佳沥青用量,宜报告不同沥青用量条件下的各项试验结果,并提出对施工压实工艺的技术要求。

附录C 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SMA(StoneMastic Asphalt)即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它是按照内摩擦角最大的原则,以间断级配的粗集料形成相互嵌挤的矿料骨架;然后按照空隙率较小的原则,以沥青玛蹄脂填充骨架的空隙形成一种骨架密实结构的沥青混合料。

SMA的特点嵌挤的骨架一高温稳定性好,抗车辙能力强粗集料用量多路表粗糙抗滑、行车安全空隙率较小一一抗水害、耐老化沥青用量多抗裂性好“三多一少”:粗集料多、矿粉多、沥青多、细集料

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

设计标准马歇尔击实次数正反各50次空隙率3~4%矿料间隙率>=17%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mix<=VCADRC沥青饱和度VFA75~85%稳定度>=6.0 (5.5) KN流值20~50析漏<=0.1(0.2)%飞散<=15(20) %

C.1 一般规定◆C.1.1除本方法另有规定外,应遵照附录B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的规定执行。 C.1.2 SMA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试件的体积设计方法进行,马歇尔试验的稳定度和流值并不作为配合比设计接受或者否决的唯一指标。

C.2材料选择◆C.2.2除已有成功经验证明使用非改性的普通沥青能符合使用要求者外,SMA宜采用改性石油沥青,且采用比当地常用沥青更硬标号的沥青。

C.3设计矿料级配的确定C.3.1 设计初试级配公称最大粒径等于或小于9.5mm的SMA混合料,以2.36mm作为粗集料骨架的分界筛孔,公称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的SMA混合料以4.75mm作为粗集料骨架的分界筛孔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调整各种矿料比例设计3组不同粗细的初试级配,3组级配的粗集料骨架分界筛孔的通过率处于级配范围的中值中值土3%附近,矿粉数量均为10%左右。

C.3.2计算各种密度C.3.3计算粗集料骨架混合料的平均毛体积相对密度yCAC.3.4 计算VCADRC

干捣VCA 将级配中大于粗集料骨架分界筛孔的粗集料部分装入容量筒中捣实,测定松散的粗集料间隙率VCADRC。

初试沥青用量根据合成集料毛体积相对密度选择初试沥青用量合成集料毛体积密度最小油石比2.95.92.86.12.76.32.66.5

确定SMA混合料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纤维部分不得忽略计算法或实测法

确定最佳级配VCAmix<=VCADRCVMA>=17%多个级配符合时,选择粗集料骨架分界集料通过率较大且VMA较大的一个为设计级配

C.5配合比设计检验谢伦堡析漏试验肯塔堡飞散试验动稳定度试验水稳定性试验一残留马歇尔稳定度一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C.6配合比设计报告

最大理论密度的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理论密度应尽量采用实测法,测试前老化2小时

分散沥青混合料颗粒尺寸小于6.4mm

恒温过程将沥青混合料在击实温度下放入烘箱恒温30~45分钟,以保证沥青被吸附过程和击实温度均匀性

集料视密度集料毛体积密度表面孔隙沥青浸入的空隙

有效密度表面孔隙沥青不能浸入的孔隙吸收的沥青

集料的有效密度一在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的有效密度测定较难“因为矿质集料表面是多空隙的,并能不同程度地吸收水分和沥青,而且水分与沥青的吸收比例随每一种集料而异”一由于沥青的渗透性比水差,所以混合料中矿料的有效密度应介于表观密度与毛体积密度之间

试件密度的确定●水中重法表干法蜡封法体积法

试件密度的确定在使用表于法时,试验者必须注意:该方法关键是在用拧干的湿毛巾擦拭试件表面时要制造一种真正的饱和面干状态,表面既不能有多余的水膜,又不能把吸入孔隙中的水分擦走,得到真正的毛体积

表干法测试件毛体积密度CoL

试件密度的分析同一油石比试件密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不应超过0.02g/cm3,否则应剔除离平均值最远的密度,重新计算平均密度。

水敏感性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试件应在水温达到60℃后再放入水浴先完成半小时稳定度试验,再完成48小时残留稳定度。选择两组试件,其空隙率基本相等。

QSY 06506.1-2016 炼油化工工程转动设备技术规范 第3部分:润滑、轴封及控制油系统配合比设计过程主要注意点松散沥青混合料恒温老化过程分料均匀性脱模时间理论密度的确定试件密度的测定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步骤总结选择原材料选择沥青胶结料选择集料选择外掺剂>选择级配建立初始级配压实试件分析初始级配并确定设计级配选择最佳沥青胶结料含量设计沥青混合料的性能验证

改性沥青SMA13表1集料密度测试结果材料1#2#3#4#矿粉视密度,g/cm32.9292.9262.9072.8252.709毛体积密度,g/cm32.8682.858平均密度,g/cm32.8992.8922.9072.8252.709

改性沥青SMA13表2各种矿料筛分结果通过筛孔(方孔筛,mm)百分率(%)筛孔料0.0719.016.013.29.54.752.361.180.60.30.1551#10010064.00.50.10.10.10.10.10.10.12#10010010079.20.60.60.60.60.60.60.63#10010010010091.59.01.30.80.60.60.64#10010010010010096.268.951.434.029.019.8矿粉10010010010010010010010099.698.885.3

改性沥青SMA13表4三种级配的设计组成结果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级配类型(用料比)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级配A10010090.663.924.920.117.015.013.412.810.5(26:49:5:10:10)级配B10010090.664.426.720.317.015.2(26:47:7:10:10)13.412.810.5级配C(27:44.5:4.5:10010090.363.928.423.919.517.014.413.611.014.5:9.5)

改性沥青SMA13表5VCADRc测试结果松容重4.75mm通过粗集料毛体积密级配类型VCADRC(%)(g/cm3)率(%)度(g/cm3)级配A1.65824.92.86142.05级配B1.64926.72.86242.37级配C1.64528.42.86242.53

改性沥青SMA13表6初试级配的体积分析级配类油石比毛体积密度空隙率VMAVFAVCAmix理论密度型(%)(g/cm3)(g/cm3)(%)(%)(%)(%)级配A6.02.5962.4176.9020.1865.8340.31级配B6.02.6062.4396.4119.8167.6541.24级配C6.02.5932.4734.6318.2274.6041.80由表5和表6得出三种级配均满足要求QDJY 0001S-2015 理嘉益生物有限公司 代用茶,取4.75通过量最大的级配(级配C)为设计级配。

图1SMA13级配曲线100.0一实配曲线90. 0¥一规范级配80. 0上限70. 0?一规范级配下限60.0规范级配50. 0中值40. 030. 020. 010. 00. 00. 0750. 150.300. 601.182.364.759. 516

改性沥青SMA13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设计中空隙率为4%时,油石比约为6.3,且其它指标(VMA、VCA、稳定度、饱和度等)均满足设计要求,根据江苏的气候特点,故以6.3为最佳油石比。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