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7243-2019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pdf

GBT 37243-2019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8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4794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T 37243-2019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pdf

表4设备(设施)典型泄漏场景

.4.6管道泄蒲场景见6.4.4,对于完全破裂场景,如果泄漏位置严重影响泄蒲量或泄蒲后果,应至少分 考虑以下三个位置的完全破裂

a)管道上游; b)管道中游; )管道下游。 6.4.7对于长管线,应沿管线选择一系列泄漏点,泄漏点的初始间距可取为50m,泄漏点数应确保当增 加泄漏点数量时,风险曲线不会显著变化。 6.4.8固定的带压容器和储罐分为三类,见表5.其泄漏场景见6.4.4

TS 16949-2002 实施指南表5固定带压容器和储罐分类

6.4.9当固定的容器 MPa时,应考惠为富压容器成储雕,需见 的常压容器和储罐的泄漏场景见表6

表6固定的常压容器和储罐的泄漏场景

6.4.10泵和压缩机的泄蒲场景取吸人管道的泄漏场景,见6.4.4;当泵或压缩机的吸入管道直径小 150mm时,取小于吸人直径的孔泄漏场景以及完全破裂场景。 6.4.11换热器的泄漏场景见表7

表7换热器的泄漏场景

GB/T 372432019

表8铁路槽车或汽车槽车的泄漏场景

6.5.1泄漏频率可使用以下数据来源

5.5.1泄漏频率可使用以下数据来源: a)工业失效数据库; b)企业历史数据; c) 供应商的数据; 基于可靠性的失效概率模型; e) 同类设备(设施)典型泄漏场景泄漏频率值参见附录C中的表C.1~表C.8。

a)使用工业失效数据库时,应确保泄漏场景与失效数据场景基本假设相一致:

b)使用企业历史数据时,应保证该历史数据充足并具有统计意义 c)应谨慎使用供应商提供的数据。

6.6.1源项和气云扩散计算

GB/T 372432019

6.6.1.1源项和气云扩散的计算,应考虑以下情形: a) 泄漏(释放); b) 闪蒸和液池蒸发; c) 射流和气云扩散; d) 火灾; e) 爆炸。 6.6.1.2 在选择源项和气云扩散模型时,应考虑泄漏物质的特性。源项和气云扩散的计算模型参见附 录卫

6.6.2.1对每一个泄漏场景应选择一个适当的泄蒲模型,不同泄漏场景的泄漏速率计算方法参见附录 D中的D.1。 6.6.2.2泄漏位置应根据设备(设施)实际情况而确定。在工艺容器或反应容器中,当容器内同时存在 气相和液相时,应模拟气相泄漏和液相泄漏两种场景。 6.6.2.3泄漏方向应根据设备安装的实际情况确定。如果没有准确的信息,泄漏方向宜设为水平方向, 与风向相同。对于地下管道,泄漏方向宜为垂直向上。 6.6.2.4泄漏一般考虑为无阻挡释放,当同时满足以下两种情况时,宜考虑泄漏位置附近的地面或者物 体的阻挡作用: a)对任意的释放方向,存在L。/L;小于0.33。L。为泄漏点到阻挡物的距离,L,为自由喷射长 度按式(2)计算:

0 源处的喷射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6。 源半径,单位为米(m); ui 平均环境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通常取5m/s。 b) 对所有可能的释放方向,L。/L;小于0.33的概率P,大于0.5。在这种情况下,频率为于的泄 漏场景应分成两个独立的泄漏场景:频率P,×于的有阻挡释放和频率为(1一P,)×的无阻 挡释放。 6.6.2.5 最大可能泄漏量取a)和b)的较小值: 泄漏设备单元中的物料加上相连设备截断前可流入到泄漏设备单元中的物料,设定流人速度 等于泄漏速度; b 泄漏设备及相连单元内所有的物料量。泄漏设备及相连单元内所有的物料量应根据实际运 行数据确定。 6.6.2.6有效泄漏时间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因素: 设备和相连系统中的存量; b) 探测和联锁切断时间; 可能采取的任何反应措施。

源处的喷射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6。 源半径,单位为米(m); i 平均环境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通常取5m/s。 b 对所有可能的释放方向,L。/L;小于0.33的概率P,大于0.5。在这种情况下,频率为于的泄 漏场景应分成两个独立的泄漏场景:频率P,×广的有阻挡释放和频率为(1一P)×的无阻 挡释放。 .6.2.5 最大可能泄漏量取a)和b)的较小值: 泄漏设备单元中的物料加上相连设备截断前可流入到泄漏设备单元中的物料,设定流人速度 等于泄漏速度: b 泄漏设备及相连单元内所有的物料量。泄漏设备及相连单元内所有的物料量应根据实际运 行数据确定。 6.6.2.6有效泄漏时间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因素: 设备和相连系统中的存量; b) 探测和联锁切断时间; c) 可能采取的任何反应措施。

GB/T 37243—2019

6.6.2.7在确定有效泄漏时间时,应对每个泄 三项中的最小值: a)60 min; b)最大可能泄漏量与泄漏速率的比值; c)基于探测及联锁切断系统等级的泄漏时间,参见附录E。

6.6.3闪蒸和液池蒸发

附录D中的D.2。 6.6.3.2可形成的液池面积应考虑泄漏量、地面粗糙度、障碍物以及液体收集系统等影响,如果存在围 堰、防护堤等拦蓄区,且泄漏的物质不溢出拦蓄区时,液池最大半径为拦蓄区的等效半径

6.6.3.1过热液体泄 D中的D.2 6.6.3.2可形成的液池面积应考虑泄漏量、 、地面粗糙度、障碍物以及液体收集系统等影响,如果存在围 堰、防护堤等拦蓄区,且泄漏的物质不 ,液池最大半径为拦蓄区的等效半径

6.6.4.1计算扩散时,应至少考虑以下两种情况: a)射流。对于射流需确定喷射高度或距离; b)大气扩散。大气扩散计算应考虑实际气体特性,根据扩散气体的初始密度、Richardson数等 条件选择重气扩散或非重气扩散。 6.6.4.2 室内的容器、油罐和管道等设备泄蒲,应考虑建筑物对扩散的影响,选择模型时应考以下 情况: a) 建筑物不能承受物质泄蒲带来的压力,可设定物质直接释放到大气中; b) 建筑物可承受物质泄漏带来的压力,则室外扩散源项应考虑建筑物内的源项以及通风系统的 影响。 6.6.4.3在计算扩散时,天气条件宜考虑不同的大气稳定度和风速。当使用Pasquill大气稳定度(参见 D.3)时,可选择以下六种天气条件,见表9。

.6.4.4扩散计算时,应考虑当地的风速、风向及稳定度联合频率,宜选择十六种风向。气象统计资料 宜采用评估单元附近气象站的气象统计数据

.6.4.4护散计算时,应考虑当地的风速、风向及稳定度联合频率,宜选择十六种风向。气象统计资料 宜采用评估单元附近气象站的气象统计数据

GB/T372432019

6.6.5.3立即点火的点火概率应考虑设备类型、物质种类和泄漏形式(瞬时释放或者连续释放)。可 据数据库统计或通过概率模型计算获得。可燃物质泄漏后立即点火的概率参见F.2。 6.6.5.4延迟点火的点火概率应考虑点火源特性、泄漏物特性以及泄漏发生时点火源存在的概率, 式(3)计管:

6.6.6减缓控制系统

减缓控制系统应考虑不同种类的减缓控制系统对危险物质释放及其后果的影响。如果能够确定减 缓控制系统的效果,宜采用下列步骤反应减缓控制系统的作用: a)确定系统起作用需要的时间; 确定系统的效果; ) 系统起作用前不考虑减缓控制作用: 系统起作用后的源项值应考虑减缓控制系统的效果并进行修正; 应考感减缓控制系统的失效频率,

6.6.7.1死亡概率计算

6.6.7.1.1有毒气体、热辐射和超压的影响阀值参见附录G。 6.6.7.1.2给定暴露场景下,人员的死亡概率可采用概率函数法计算,死亡概率P。与相应的概率值P 函数关系见式(4)和式(5),P。和P,的对应关系参见附录H中的H.1

式中: 暴露时间,单位为秒(s)。

GB/T 372432019

毒性暴露下苑亡概率值可按式(6)计算: P=a+bln(C"Xt) ·(6 式中: P 毒性暴露下的死亡概率值; a,bn一 描述物质毒性的常数,参见H.2; C 暴露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 t 暴露于毒物环境中的时间,单位为分(min),最大值为30min。 6.6.7.3 热辐射危害 6.6.7.3.1 火球、池火及喷射火的死亡概率值可按式(7)计算: P=36.38+2.561n(Q+/3×Xt) (7 式中: P 热辐射暴露下的死亡概率值; Q 热辐射强度,单位为瓦特每平方米(W/m); 暴露时间,单位为秒(s),最大值为20S。 6.6.7.3.2在计算热辐射暴露死亡概率时,处于火球、池火及喷射火火场中或热辐射强度不小于 37.5kW/m时,人员的死亡概率为100%。 6.6.7.4闪火和爆炸 6.6.7.4.1 闪火的火焰区域等于点燃时可燃云团浓度超过燃烧下限的范围。闪火火焰区域内,人员的 死亡概率为100%;闪火火焰区域外,人员的死亡概率为0。

6.6.7.3热辐射危害

6.6.7.4闪火和爆炸

6.6.7.4.1闪火的火焰区域等于点燃时可燃云团浓度超过燃烧下限的范围。闪火火焰区域内,人员的 死亡概率为100%;闪火火焰区域外,人员的死亡概率为0。 6.6.7.4.2对于蒸气云爆炸,在超过0.03MPa超压影响的区域内,人员的死亡概率为100%;在 0.01MPa超压影响区域外,人员的死亡概率为0。

Ps——社会风险计算时的人口死亡百分比; βsR———社会风险计算时的人口死亡百分比修正因子,取值参见表1 P.人员的死亡概率

GB/T372432019

表10修正因子β取值

6.7.4个人风险计管流程见图4.包括以下步

6.8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

危险度评价法是以各单元的物料、容量、温度、压力和操作等五项指标进行评定,每一项又分为A B、C、D四个类别,分别给定10分、5分、2分、0分,最后根据这些分值之和来评定该单元的危险程度 级。危险度评价取值表见表A,1。

表A.1危险度评价取值表

GB/T 372432019

危险度分级见表A.2

可选择总分值≥11分的单元(装置)进行风险评价。

GB/T 372432019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评估单元选择方法——设备选择数法

选择数法是根据单元中危险物质的量和工艺条件,来表征该单元的相对危险性,流程示意图见图 .1,具体步骤如下: a)将企业划分为独立的单元; b)计算单元的指示数A,它表征了单元的固有危险,A=f(危险物质的质量,工艺条件,物质 属性); c 计算单元对企业周边系列点上造成的危险。该点的危险用选择数S来表征,它是指示数A和 该点与装置的距离L的函数,S=f(A,L); 根据选择数S的相对大小,选择需进行定量风险评价的单元

GB/T 37243—2019域分评价对象到胎立的单元选择一套单元计算排示数4是吾选择所有举元是选择一个计算点计算所有单元的这择数S香是否选择所有计算点是选择单元图B.1设备选择数法流程示意图B.2划分单元划分单元的主要原则如下:20

区分工艺单元和储存单元。对于储存单元,如储罐,即使储罐包含循环系统和热交换系统, 仍将作为一个独立的储存单元对待

B.3.1指示数A计算公式

A为无因次量,表征了单元的固有危险,按式(B.1)

B.3.2因子00,0.取值

B.3.2.1工艺条件因子0

Q.的取值见表B.1。

表B.10,取值一览表

B.3.2.2工艺条件因子0

3.2.2工艺条件因子Q2

Q.的取值见表B.2。

表B.20,取值一览表

GB/T 372432019

B.3.2.3工艺条件因子03

件因子Q。取值见表B.3。

表B.30.取值一览表

表 B.4 4 取值一览表

B.3.3.1有毒物质的阅值

有毒物质的阅值由致死浓度LCso(老鼠吸入1h半数死亡的浓度)和25℃下物质的相态决定,取值 见表B.5

表B.5有毒物质阅值表

注1:液相(L)表示,25℃<物质常压沸点≤50℃; 注2:液相(M)表示,50℃<物质常压沸点≤100℃; 注3:液相(H)表示,物质常压沸点>100℃。

B.3.3.2可燃物的阅值

可燃物是指在系统中,工艺温度不小于其闪点的可燃物质。可燃物的阅值G=1X10*kg

指在系统中,工艺温度不小于其闪点的可燃物质。可燃物的阅值G=1X10kg。

GB/T 372432019

B.3.3.3爆炸物质的阅值

物质的阈值等于1000kgTNT当量的爆炸物的质

3.3.4计算单元的指示数A

对于单元中物质i的指示数A:按式(B.2)计算。

Q:单元中物质i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G,一物质i的阀值,单位为千克(kg)。 如果单元中出现多种物质和工艺条件,则必须对每种物质和每种工艺条件进行计算,计算时应将物 质划分为可燃物、有毒物质和爆炸物质三类,分别计算可燃指示数A",毒性指示数A+和爆炸指示数 AE,按式(B.3)~式(B.5)。

上式中i表示各类物质,P表示工艺条件。一个单元可能有三个不同的指示数。此外,如该物质 于可燃物又有毒性,则应分别计算该物质的AT,AP

选择数S,按式(B.6)~式(B.8)计算

式中1.表示计算点离单元的实际距离,单位为米(m),最小值为100m。 对于每个单元,应至少在企业边界上选择8个计算点进行选择数计算。相邻两点的距离不能超过 50m。除计算企业的边界上的选择数外,对于最靠近装置的、已存在的或计划修建的社区DB21T 2175.3-2013 办事公开网系统建设 第3部分:系统信息目录编制,也应计算选 择数S

如果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单元,则应进行定量风险评价: a)对于企业边界上某点,该单元的选择数较大,并大于该点最大选择数的50%; b)某单元对附近已存在或计划修建的社区的选择数大于其他单元的选择数; C)有毒物质单元的选择数与最大的选择数处于同一数量级

表C.4泵和压缩机泄漏频率值

表C.5换热器的泄漏频

表C.6压力泄放装置泄漏频率值

表C.7仓库三种场景对应频率值

YD/T 986-2018 155Mbs和622Mbs光收发合一模块表C.8铁路槽车或汽车槽车泄漏场景对应频率

D.1.1液体经管道上的孔流出

质量流率可按式(D.1)计算: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