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277-2010 铸造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GB 50277-2010 铸造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 50277-201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4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47161
VIP资源

GB 50277-2010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000-022-8GB 50277-2010 铸造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图3.2.2碗形树脂砂混砂机1一砂斗;2一小车;3一机架:4一球体3.2.3固定式双臂树脂砂混砂机的安装(图3.2.3),应符合下列要求:1混砂装置的机座及除尘装置应安装在混凝土基础上,并应用地脚螺栓固定;2调整安装水平时,应使上、下臂在作业范围内任意位置上停留,并应无自行位移现象;3树脂砂混砂机叶片与壳体内壁的间隙,不应大于3mm。8910图3.2.3固定式双臂树脂混砂机1一液料筒:2一上臂回转机构:3一进砂机构;4一上臂:5一下臂回转机构;6一下臂:7一机座及泵管系统:8一除尘装置:9一电控柜;10一拉手

3.3.3滚筒筛砂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筛砂机滚筒安装在四个支承辊上时,各辊子表面均应与滚 简接触,不得有间隙; 2滚轮轴心线和圆筒筛轴心线的安装水平偏差,应符合随机 技术文件的规定。

筒接触,不得有间隙; 2滚轮轴心线和圆筒筛轴心线的安装水平偏差,应符合随机 技术文件的规定。 3.3.4直线振动筛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筛网应牢固地固定在筛框上;弹簧应与弹簧支座均匀推 触,所有弹簧上平面间的高度偏差不应大于2mm; 2筛面托架两对角线长度差1000mm不应大于1mm。 3.3.5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各紧固连接部分应无松动; 2 滚筒筛的主轴转动应平稳,其轴向窜动不应大于5mm; 3 直线振动筛筛框横向摆动不应大于1mm; ·4 连续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1h

1筛网应牢固地固定在筛框上;弹簧应与弹簧支座均匀接 触GB/T 24218.18-2014 纺织品 非织造布试验方法 第18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所有弹簧上平面间的高度偏差不应大于2mm; 2筛面托架两对角线长度差1000mm不应大于1mm。 335空负益试运转应饰合下列要或

1筛网应牢固地固定在筛框上;弹簧应与弹簧支座均

1各紧固连接部分应无松动; 2 滚筒筛的主轴转动应平稳,其轴向窜动不应大于5mm; 3 直线振动筛筛框横向摆动不应大于1mm; ·4 连续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1h

脱箱震压式造型机在500mm检测长度上不应大于0.1mm,转台 震实造型机在全长上不应大于2.5mm; 3检验起模行程范围内,工作台台面相对于起模架的水平方 向位移时,应将直角尺置于起模架上,指示器应置于工作台面上, 其测头应触及直角尺检测面,并应向下降低工作台,在其最大行程 的纵、横向进行检测。水平方向位移量偏差,转台震实造型机在 100mm检测长度上不应大于0.36mm,翻台、顶箱、脱箱震压、震 实造型机在100mm检测长度上不应大于0.15mm。 4.1.6空负荷试运转时,气动系统的压力、液压系统的油液温度 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4.1.7造型机的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造型机的气动、液压、电气各系统应可靠,并应无漏气、漏 油。调整机构的动作应协调、无失灵现象,空运转时间不应少于1h; 2振动频率应无忽高忽低现象;振击应平稳有力、无扭摆现 象;试运转后,所有紧固部分应无松动现象; 3压头回转应平稳灵活,转入、转出时应缓冲良好,不应有明 显的撞击现象; 4起模活塞升、降应灵活,并应无爬行现象:活塞行程应按随 机技术文件的规定调整双缸起模机构的起模过程应动作一致、同 步。

1造型机的气动、液压、电气各系统应可靠,并应无漏气、漏 油。调整机构的动作应协调、无失灵现象,空运转时间不应少于1h; 2振动频率应无忽高忽低现象;振击应平稳有力、无扭摆现 象;试运转后,所有紧固部分应无松动现象; 3压头回转应平稳灵活,转入、转出时应缓冲良好,不应有明 显的撞击现象; 4起模活塞升、降应灵活,并应无爬行现象活塞行程应按随 机技术文件的规定调整双缸起模机构的起模过程应动作一致、同 步。

4.2多触头高压造型机

4.2.1多触头高压造型机安装时,应使用同一标高基准点测定各 部分的标高,其标高允许偏差为土1mm。 4.2.2检验整体出厂的造型机安装水平时,应在底梁上平面纵、 横向放置水平仪进行检测,其偏差均不应大于0.5/1000,工作台 面的偏差不应大于0.1/1000。

4.2.3检验解体出厂的造型机安装水平时,应符合下列要

偏差不应大于0.5/1000; 2检验工作台时,应在工作台面放置水平仪进行检测,其偏 差不应大于0.1/1000; 3检验单排边辊时,应在边辊上放置水平仪进行检测,其偏 差不应大于0.1/1000且两排边辊相对标高差不应大于0.2mm; 4检验上机架时,应在上机架上平面纵、横向放置水平仪进 行检测,其偏差均不应大于0.1/1000; 5检验下机架时,应在下机架上平面纵、横向放置水平仪进 行检测,其偏差均不应大于0.1/1000; 6检验型板小车时,应在纵、横向放置水平仪进行检测,其偏 差均不应大于0.2/1000。 24穴色益运村声饰人工列雨

1快速起模和慢速起模动作应平稳、无阻滞和冲击; 2采用标准砂箱沿边辊推送时,其运动应平稳、无跳动和卡阻; 3全机自动连续试运转时间每次不应少于15min,累计不应 少于1h。

4.3水平分型脱箱压实造型机

4.3.1水平分型脱箱压实造型机安装时,应以转盘为基准,其标 高允许偏差为土5mm。 4.3.2水平分型脱箱压实造型机的安装水平,应在机架的基准面 上纵、横向放置水平仪进行检测,其偏差均不应大于0.05/1000。 4.3.3整体出厂的水平分型脱箱压实造型机安装后,其检验应符 合下列要求: 1检验四根方导轨工作面的铅垂度时,应在导轨长度的1/2 处进行检测,其铅垂度偏差在1000mm的检测长度上不应大于 0,05mm; 2工作台面的安装水平,应将工作台落在停正杆上,并应在 工作台面上放置水平仪进行检测,其偏差均不应大于0.2/1000;

1检验四根方导轨工作面的铅垂度时,应在导轨长度的1/2 处进行检测,其铅垂度偏差在1000mm的检测长度上不应大于 ,05mm; 2工作台面的安装水平,应将工作台落在停止杆上,并应在 工作台面上放置水平仪进行检测,其偏差均不应大于0.2/1000;

3盖箱底面的安装水平,应在盖箱底面上放置水平仪进行检 测,其偏差不应大于0.2/1000; 4底箱从升降辊道向上合箱时与工作台的相对位置,横向不 应大于1mm,纵向不应大于0.75mm。

测,其偏差不应大于0.2/1000; 4底箱从升降辊道向上合箱时与工作台的相对位置,横向不 应大于1mm,纵向不应大于0.75mm。 4.3.4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试车前应装上试车胎模; 2应按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手动操纵各程序的动作,其 动作应协调、灵敏、可靠;气动和液压系统应无漏气、漏油; 3在全自动连续运转15min内,循环次数不应少于30次,运 转应平稳、灵活、正确和可靠;连续空运转试验时间不应少于1h。

4.3.4空负荷试运转,应

试车前应装上试车胎模 2应按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手动操纵各程序的动作,其 动作应协调、灵敏、可靠;气动和液压系统应无漏气、漏油; 3在全自动连续运转15min内,循环次数不应少于30次,运 转应平稳、灵活、正确和可靠;连续空运转试验时间不应少于1h。

4.4垂直分型无箱射压造型机

4.4.1垂直分型无箱射压造型机的安装水平,应在型腔底板上 纵、横向放置水平仪进行检测,其偏差均不应大于0.1/1000。 4.4.2垂直分型无箱射压造型机砂型出口底板中心线与浇注台 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的偏差不应大于0.5mm。 4.4.3垂直分型无箱射压造型机出口底板平面应高于浇注台上 平面,但不应大于0.1mm,其接口间隙不应大于1mm。 4.4.4浇注台台面与输送机上平面接口处的高低差不应大于 1mm,且浇注台面宜高于输送机上平面。 4定色益述运±

1气动、液压、电气装置、控制机构等动作应协调、可靠; 2各运动部分的动作应准确、稳定、可靠、无异常现象; 3连续空负荷运转不应少于2h

4.5.1气流冲击造型机的安装水平,应在工作台上放置平尺、水 平仪进行检测,其纵、横向的偏差均不应天于0.25/1000。 4.5.2气流冲击造型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4.5.1气流冲击造型机的安装水平,应在工作台上放置平尺、水

1工作合在原始位直 工作面与冲击头底面之间的平行度,其偏差在1000mm检测长度 上不应大于0.5mm; 2应检验两起模辊道工作面与工作台上平面的平行度,其偏 差在1000mm检测长度上不应大于0.2mm; 3应检验单列起模辊道工作面对工作台上平面的平行度,其 偏差在1000mm检测长度上不应大于0.15mm; 4应检验起模辑道工作面在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其偏差在 1000mm检测长度上不应大于0.5mm; 5在起模行程范围内,应检验工作台对起模辊道工作面在水平 方向的位移量,其偏差在1000mm检测长度上不应大于0.10mm 4.5.3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气动、液压、电气设备的动作应协调可靠,并应无卡阻、爬 行及冲击; 2各工位的动作应准确、稳定、可靠; 3在整机试运转前应单独进行气冲阀的空排试验,试验时不 应带砂箱,在工作台上应放置与砂箱高度相同的垫木,气冲试验压 力不应大于0.2MPa; 4在工作压力下连续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1h

4.6.1,单工位射芯机的安装水平,应在工作台面上纵、横向放置

4.6.1,单工位射芯机的安装水平,应在工作台面上纵、横向放置 水平仪进行检测,其偏差均不应大于0.1/1000。 4.6.2双工位射芯机的安装水平,应在顶升活塞端面的四个凸台 平面上纵、横向放置水平仪进行检测,其偏差均不应大于0.1 1000。

4.6.1,单工位射芯机的安装水平,应在工作台面上纵、横向放置 水平仪进行检测,其偏差均不应大于0.1/1000。 4.6.2双工位射芯机的安装水平,应在顶升活塞端面的四个凸台 平面上纵、横向放置水平仪进行检测,其偏差均不应大于0.1/ 1000

6.3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

1工作台运动应平稳;行程终止时,应无冲击; 2加砂闸门的运动应灵活、可靠;

3夹紧和取芯机构动作应平稳、灵活、可靠,并应无爬行; 4射砂动作应正确、可靠,并应在闸板关闭和芯盒夹紧后再 射砂,不得超前射砂; 5射芯机在运转过程中各工位的动作应准确、协调、稳定、可靠; 6手动操作,每次连续运转时间不应少于10min,累计不应 少于0.5h;自动连续运转时间不应少于2h

4.7.1惯性震实台的安装水平,应在震实台处于支架或辊道上平 面进行检测,其偏差不应大于0.3/1000;工作台升起后上平面安 装水平的偏差不应大于0.8/1000。

4.7.1惯性震实台的安装水平,应在震实台处于支架或辊道上平 面进行检测,其偏差不应大于0.3/1000;工作台升起后上平面安 装水平的偏差不应天于0.8/1000 4.7.2震实台电机轴的偏心块应按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调整,且 两轴端偏心块的夹角应一致,各弦差应小于1mm。 4.7.3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工作台振动应均匀,并应无明显撞击声和摇晃;

4.7.1惯性震实台的安装水平,应在震实台处于支架或辊道上平

8.1抛砂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

1立柱铅垂度偏差在1000mm的检测长度上不应大于 0.5mm; 2大摇臂在左、右回转30°位置上,应分别检测纵、横向水平 度,其偏差均不应大于0.5/1000; 3叶片与弧板间的间隙不应大于1.5mm; 4抛头门盖与壳体接合边缘处应平整,接合处的间隙不应大 于1mm; 5具有举升机构的抛砂机,大、小摇臂置于一直线或90°时, 抛砂头在机器自重作用下降落速度不应超过0.8mm/min;抛砂头 的下沉量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1立柱铅垂度偏差在1000mm的检测长度上不应大于 0.5mm; 2大摇臂在左、右回转30°位置上,应分别检测纵、横向水平 度,其偏差均不应大于0.5/1000; 3叶片与弧板间的间隙不应大于1.5mm; 4抛头门盖与壳体接合边缘处应平整,接合处的间隙不应大 于1mm; 5具有举升机构的抛砂机,大、小摇臂置于一直线或90°时, 抛砂头在机器自重作用下降落速度不应超过0.8mm/min;抛砂头 的下沉量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1液压系统动作应灵敏、可靠;大、小臂回转及抛头升降动作 应平稳,不得有明显停滞;当停止在任意位置时,应无自行回转; 2大、小臂输送带运转应平稳、正常,并应无不规则的噪声, 且应无明显打滑和跑偏; 3抛砂头的叶片运转方向应正确,并应无剧烈振动及异常声 响; 4大、小臂回转及举升到极限位置时,其限位装置应灵敏、可 靠; 5移动式单轨抛砂机在全程上移动时,应无卡住、自然滑行 和机器晃动;起动、运行和停止时,应无冲击;与供砂皮带之间应无 卡阻; 6抛砂头上有座椅的抛砂机,抛砂头垂直于水平方向的振幅 不应大于0.1mm;其他抛砂机抛砂头垂直于水平方向的振幅不应 大于0.5mm; 7切向抛砂机在电热板通电20min后,衬板温度不应低于 100℃; 8连续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1h

4.9.1造型生产线的安装基准线和基准标高点,应以造型生产线 的主要设备为基准,且应根据造型生产线的平面布置图确定共同 的安装基准线和基准标高点,宜埋设中心标板或基准点。 4.9.2共同的安装基准线和基准标高点与设计的设备位置之间 的允许偏差为土20mm;全线主要设备的定位中心线和基准点,均 应以全线的共同基准线和基准标高为准,其位置及距离的允许偏 差均为土1mm。

4.9.4与主要设备相连接或衔接的输送机、辊道和吊链等输送设

备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范》GB50270的有关规定

1造型生产线的主要设备、辅助设备和相关的连续运输设备 及其他设备,施工完毕后,应经单独或分机组调试检查,并应在合 格后再进行全套造型生产线的空负荷试运转; 2各种机构的动作及其转换操作试验,均不应少于3次,其 运转应灵活、准确、可靠和平稳;互锁应协调严密,并应无冲击、振 动和阻滞;其中有速度调整变化要求时,还应按各种速度进行试 验,每种速度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3min,其中最高速度下的试运 转时间不应少于10min; 3造型生产线的全线空负荷试运转不应少于30min。自动 造型线的全线空负荷试运转,应先进行手动控制,时间不应少于 30min;再进行自动控制,时间不应少于2h; 4自动造型生产线工作循环的周期时间,应符合随机技术文 件的规定。其工作循环中的各部分动作,应相互协调、连续准确、 信号正常、并应无异常声响; 5主要轴承的温升、最高温度以及液压、润滑、冷却系统介质 的进、出口温度,均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5.1.1落砂机的横向安装水平应在皮带轮面上进行检测,其偏差

5.1.3弹簧应与弹簧座支撑平面均匀接触;同一基准高度上所有

5.2.1风动落砂机的安装水平,应在导杆上放置水平仪进行检

2.2风动落砂机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震动架沿导杆移动应平稳、自如,不应有卡住现象; 2震动架未到达终点位置时,其震动活塞不应起作用; 3震动活塞应振动自如、撞击有力: 4空负荷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1h

5.3间歇电液压清砂室

5.3.1制动轮毂及锥形离心器与卷扬机刹车带的接触面积不应

5.3.1制动轮毂及锥形离心器与卷扬机刹车带的接触面

5.3.1制动轮毂及锥形离心器与卷扬机刹车带的接触面积不应 小于接合面的80%,且接触点应均匀;摩擦片的离、合应灵活

小于接合面的80%,且接触点应均匀;摩擦片的离、合应灵活。

5.3.2高压放电回路的接地电阳应小于0.50.接地螺

之间的电阻应小于0.12;各绝缘部位的绝缘值,应符合随机技术 文件的规定。

5.3.3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液工作温度宜为5℃~40℃; 2各机构的动作应灵活、可靠,运转平稳和无异常现象; 3运转循环次数不应少于5次。

5.4.1水力清砂室组装前,金属构件和壁板等应进行校

6.1.1抛丸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

1抛丸器叶片安装前进行检验,应无损伤和缺陷。抛丸器叶 片的角度、调整范围、安装位置及方向,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 定; 2安装在电机与叶轮上的皮带轮,其端面应在同一平面 内; 3抛丸器罩壳与抛出口座的接缝间隙不应大于1mm; 4定向套与分丸轮之间的间隙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由偏心导致的间隙变化量不应大于1mm; 5叶片和螺栓安装时应清洗洁净,螺栓应拧紧;同组叶片的 质量差不应大于5g,安装在相对位置上的每对叶片的质量差不应 大于3g; 6内部衬、护板的接缝间隙,对接时不应大于1mm,斜接时 不应大于1.5mm,搭接时不应大于2mm; 7,安装定向套时,应将抛丸矩形窗口的安装位置处于能把弹 丸均匀抛射到被清理件的工作面上(图6.1.1); 8应调整抛丸器抛出口的距离、定向套角度,并应按图6.1.1 所示方法进行弹丸抛射区域测试,弹丸抛射区域应符合随机技术 文件的规定

5.1.2喷丸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

1喷丸器的压缩空气管路应排列整齐,在工作压力下,各阀 及管路接头处不应漏气; 2各阀、转换开关、传感器及压力表应灵敏、可靠;

各联锁机构应灵敏、可靠,抛丸器应无异常振动 转台、抛丸器、提升机动作配合应协调; 空负荷连续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1h

1机器底座安装水平,应在托轮支架上纵、横向放置水平仪 进行检测,其偏差均不应大于0.5/1000; 2主动轴与从动轴平行度偏差,在1000mm的检测长度上 不应大于0.5mm。 6.4.2滚筒内相邻护板间接缝间隙不应大于6mm,端盖相邻扇 形板间的间隙不应大于2.5mm。

6.4.3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自动停车计时装置的试验不应少于3次,其动作应准确、 可靠; 2各运动机构的动作应准确、无异常现象,各联锁机构工作 应可靠; 3空负荷连续运转时间不应少于1h

6.5.1机身的铅垂度应在机身四角和天皮带轮端面上进行检测, 其偏差在1000mm的检测长度上不应大于0.5mm。 6.5.2装料升降机的安装水平,应在装料卷扬滚筒上放置水平仪 进行检测,其偏差不应大于0.5/1000;其铅垂度偏差在1000mm 检测长度上不应大于1mm。

6.5.3装料升降机的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装料升降机的槽钢立柱轴线与抛丸室端盘轴线之间的距 离,其充许偏差为土3mm(图6.5.3); 2装料升降机纵向轴线与抛丸室纵向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的

转动灵活;4空负荷连续运转时间不应少于1h。6.6抛喷丸清理室6.6.1清理室的金属构件和壁板组装前应进行校正;金属机架的安装水平应在机架上表面进行检测,其偏差不应大于1/1000;清理室槽钢底座的纵、横向安装水平应在底座上平面进行检测,其偏差均不应大于2/1000。6.6.2清理室(图6.6.2)的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小车或台车轨道安装时,应以金属机架轴线为基准,机架中心线与小车或台车轨道轴线,在同一垂直平面内的偏差不应大于3mm;轨道的安装应符合本规范第2.0.8条的规定;NN图6.6.2抛喷丸清理室1一皮带输送机;2一斗式提升机:3一振动槽;4一台车轨道α一振动槽轴线与抛喷丸清理室纵向轴线距离;b一斗式提升机轴线与抛喷丸清理室纵向轴线距离;C斗式提升轴线与抛喷丸清理室横向轴线距离;d一皮带输送机轴线与抛喷丸清理室横向轴线距离;e一皮带输送机传动轮轴线与抛喷丸清理室纵向轴线的距离;MM一抛喷丸室横向轴线;NN一抛喷丸室纵向轴线.29.

2振动槽的安装水平,应在振动槽上平面进行检测,其偏差 不应大于1/1000;振动槽轴线与抛喷丸清理室纵向轴线水平距离 的允许偏差为士3mm; 3皮带输送机轴线与抛喷丸清理室横向轴线距离允许偏差 为土3mm;皮带输送机传动轮轴线与抛喷丸清理室纵向距离允许 偏差为士5mm;皮带输送机轴线与钢丸斜槽出口轴线,在同一垂 直平面内的偏差不应大于5mm; 4斗式提升机两轴线与抛喷丸清理室纵、横向轴线的水平距 离允许偏差为士3mm; 5抛、喷丸器的安装应符合本规范第6.1.1条和第6.1.2条 的规定; 6振动筛弹簧支承架上平面的高度差不应大于2mm; 7螺旋输送机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送设备安装 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0的有关规定; 8回转工作台的安装水平,应在工作台纵、横向进行检测,其 偏差均不应大于1/1000; 9清理室金属大门中心线与清理室中心线的偏差不应大于 3mm;大门转动角度不应小于90,转动应平稳、灵活; 10钢丸分离器与漏斗管的连接应牢固紧密:导向挡板转动 应灵活,与壁板间的间隙不应大于3mm。 6.6.3 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提升机运转应正常,应无卡住、打滑、偏移和逆转; 2 螺旋输送机输送物料应连续、平稳,应无卡阻; 3 振动筛振幅不应小于4.3mm;应无变形、裂纹和断裂; 4台车往复运行不应少于4次,运行速度应均匀,应无明显 振动和不正常声响; 5喷丸器的喷轮应操作方便,其铰链应转动灵活,喷轮升降 应平稳,且应能准确地停留在升降范围内的任意位置; 6抛丸器不应有挤丸、漏丸,并应无异常振动;

7供丸闸门动作应灵活、可靠; 8各运动机构应正常运行,相互间操作控制及联锁等应协 调、灵敏、正确、可靠;相互间不应有干扰、卡阻和碰撞; 9清理室密封应良好,不应有弹丸飞出; 10各运动机构分别运转时间不应少于10min,整室连续运 转时间不应少于1h。

6.7.1市链抛丸清理室的组装,应合下列要求: 1悬挂吊链中心线与清理室上方导向槽中心线,在同一直线 上的偏差不应天于2mm; 2吊链的张紧装置调节应灵活,调节行程应符合随机技术文 件的要求; 3行走轨道工作面的直线度偏差,在每1000mm检测长度 上不应大于1.5mm; 4吊链轨道接头处应平整,错位不应大于1.0mm,其接头间 隙不得大于2.5mm; 5轨道弯曲段的平面度,安装前应在平台上进行检测,其偏 差在每1000mm检测长度上不应大于2mm。 6.7.2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螺旋输送机、丸砂分离器及提升机、悬挂输送机等应进行 单独试运转,运转时间均不应少于10min,运转应平稳、无异常音 响:各部分动作应协调,运转应正常; 2吊链自动装置的链轮与链条、悬挂输送机的锚头吊以 及悬挂钩链轮,均应啮合良好,运行应平稳,并应无卡阻、撞 击; 3吊链运行和吊钩应自转灵活、平稳,限位装置应灵敏、可 靠; 4各联锁机构运转应正常,各紧固件及管道连接处不应

2压射拉紧机构动作应可靠,铸件推落机构及铸件落下监测 装置应可靠; 3急停装置和电气控制系统应灵敏、可靠; 4每压射一次,蓄能器的压力下降值不应超过工作压力的 10%; 5液压、气动系统不应有漏油、漏气; 6冷却系统应畅通,并应无渗漏;在连续工作时,工作温度不 应超过55℃;当超过时,应能自动报警; 7液压油温度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液压 油温度不得超过55℃; 8连续空运转4h后,轴承温升不应超过25℃,最高温度不 应超过60℃; 9整体出厂的压铸机安装后连续试运转时间不得少于2h, 解体出厂的压铸机安装后连续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4h。

7.2.1立式低压铸造机安装水平,应在模板工作面上进行检测, 其偏差不应大于1/1000;卧式低压铸造机安装水平,应在导轨面 上进行检测,其偏差不应大于1/1000。 7.2.2模板工作面间的平行度,应用指示器在模板工作面上进行 检测,其平行度偏差值在1000mm检测长度上不应大于0.28mm。 7.2.3卧式压铸机模板工作面与导轨面垂直度的偏差值,在 1000mm检测长度上不应大于0.25mm。 7.2.4大导柱间的平行度,应采用指示器在距两模板边沿80mm 处进行测量,其偏差值在1000mm检测长度上不应大于0.25mm。 7.2.5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空负荷试运转的试验压力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2或炉体安装应密封严密,耐火密封元件的泄漏率不应 大于气压系统补充气的能力;

3各工作机构、操纵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装置的动作应灵 活、可靠、相互协调,运动应平稳、无异常声响; 4空负荷连续运转时间不应少于1h

1各工作机构、操作机构和安全保护装置,动作应灵活、可 靠、互相协调,运行应平稳; 2制动装置应灵活、可靠;主轴的制动时间,机动不得超过 3s,手动不得超过5s; 3离心铸造机连续运转时间不应少于1h

8.0.1机械压蜡机的安装水平,应在压注推杆或底座上放置水平 仪进行检测,其偏差不应大于0.2/1000。 8.0.2悬挂制壳装置的安装水平,应在驱动轨道上或机架上放置 水平仪进行检测,其偏差不应大于0.5/1000。 8.0.3振动脱壳机的安装水平,应在机座或震动杆处放置水平仪 进行检测,其偏差不应大于0.5/1000 8.0.4悬挂式制壳线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送设备安装 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0的有关规定

1冲天炉纵、横向中心线的位置偏差不应大于5mm,标高偏 差不应大于2mm; 2炉腿上平面的安装水平不应天于1/1000,四条炉腿的上 平面在同一水平面内的标高偏差不应大于2mm; 3炉底架支于炉腿上,找正、调平后,应用螺栓紧固,且其水 平度应与炉腿一致: 4炉体应固定在底架上,炉底板不应有裂纹。炉体中心与炉 底板中心应重合,炉体的铅垂度应在加料口处检测,铅垂度偏差在 1000mm检测长度上不应大于1mm,且在全高上不应大于炉体高 度的0.2%; 5炉壳法兰、风管法兰、阀之间均应密封,法兰螺栓应均匀紧 固; 6安装火花捕集器的炉顶部分,应采用三根互成120°的金 属拉索固定牢固。当炉身高出屋面时,应装挡雨罩; 7加料平台与炉体的连接应牢固; 8炉底板与炉体以及炉体各节、炉腿与安装基础的连接应牢 固、可靠

1前炉轴线与移动炉缸轨道跨距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的偏差 不应大于3mm;炉缸移动轨道的安装应符合本规范第2.0.8条的 规定; 2炉缸组装后,应置于轨道上,并应使炉缸在全行程内往复

:移动应灵活,不应有卡住、左右摇

9.2工频无芯感应电炉

9.2.1工频无芯感应电炉炉体中心线与安装基准的位置偏差不 应大于5mm,标高偏差不应大于2mm。炉体基准的纵、横向安装 水平偏差不应大于2/1000。 9.2.2轴承座底板与固定炉架、固定炉架与安装基础均应牢固连 接。 9.2.3调整转动炉架的行程限位开关,应使转动炉架能围绕炉口

9.2.3调整转动炉架的行程限位开关,应使转动炉架能围绕炉口

9.2.4炉盖开启、关闭和转动应灵活、可靠。 9.2.5冷却水系统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感应线圈的冷却系统应进行水压试验,其试验压力应 为0.5MPa,保压时间不应少于10min,不应有变形及渗漏现 象; 2应按随机技术文件规定的最低和最高进水温度、最高出水 温度调整温度继电器。 9.2.6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供电系统安装符合要求后,应进行空炉通电试验。试验 时体内不得放人世据和怕料 试验应从低由压开始,并应逐级

9.2.4炉盖开启、关闭和转动应灵活、可靠。

1感应线圈的冷却系统应进行水压试验,其试验压力应 为0.5MPa,保压时间不应少于10min,不应有变形及渗漏现 象; 2应按随机技术文件规定的最低和最高进水温度、最高出水 温度调整温度继电器

9.2.6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

1供电系统安装符合要求后,应进行空炉通电试验。试验 时,炉体内不得放入和炉料。试验应从低电压开始,并应逐级 分段升压检查,在额定电压下连续运行时间不应少于30min; 2电炉振动线圈匝间绝缘、线路连接处的发热、电气切换及 调节精度、仪表动作等应无异常现象; 3炉盖、炉门开闭应灵活,大小限位应准确:炉体升降和水平 移动应平稳;倾角范围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3.1电弧炉支承轨座的安装(图9.3.1),应符合下列要求:

9.3.1电弧炉支承轨座的安装(图9.3.1),应符合下列要

图9.3.2弧形架安装1一框架;2一扇形架;3一轨座;4一扇形轮纵向中心线;5一扇形轮横向中心线1两扇形轮的中心距允许偏差为士2mm,且偏差方向应与两轨座的中心距偏差方向一致;2两扇形轮纵向中心线的平行度偏差值在1000mm检测长度上不应大于0.3mm,在全长上不应大于2mm,且偏差方向应与两轨座平行度偏差一致;3扇形轮侧面对框架底面的垂直度偏差值在1000mm检测长度上不应大于0.5mm,且两扇形轮的上端宜向离开炉心方向倾斜;4扇形轮与轨座顶面内侧的间隙应小于2mm;5弧形架处于“零”位时,炉盖旋转机构滚动轴承支承面的安装水平的偏差不应大于0.2/1000,支承炉体各支承面的高低差不应大于支承面分布圆直径的1%。9.3.3倾炉机构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倾炉液压缸两底座的纵、横向中心线位置允许偏差均为土1mm,标高允许偏差为土1.5mm,纵向安装水平的偏差不应大于0.5/1000,横向安装水平的偏差不应大于0.2/1000;2倾炉机构锁紧定位装置的高低差不应大于0.5mm,安装水平的偏差不应大于0.2/1000。9.3.4回旋盘式炉盖旋转机构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43:

1向心推力滚动轴承的轴向游隙宜为0.1mm~0.3mm; 2弧形架处于“零”位时,旋转托架的铅垂度偏差值在 1000mm检测长度上不应大于0.5mm; 3支承托架安装水平应用水平仪进行检测,其偏差不应大于 0.2/1000。

9.3.5立柱式炉盖旋转机构的安装,应行

1项升缸座纵、横向中心线位置允许偏差为土2mm,标高允 许偏差为土2mm,垂直度偏差值在1000mm检测长度上不应大于 0.1mm,且上端宜向离开炉心方向倾斜; 2弧形架处于零”位时,托架的安装水平应用水平仪进行检 测,其偏差不应大于0.2/1000,其定位锥轴的铅垂直度偏差值在 1000mm检测长度上不应大于0.2mm; 3定位锥轴与锥套应吻合,锥轴、锥套的焊接应符合随机技 术文件的规定

9.3.6炉盖升降机构安装,应符

1弧形架处于“零”位时,支承架的铅垂度偏差值在1000mm 检测长度上不应大于1mm,且上端应向离开炉心方向倾斜; 2炉缸轴线与链轮轮宽中心线的偏差不应大于1mm; 3炉盖圈、水冷套应以工作压力的1.5倍进行水压试验,保 压10min应无渗漏。

9.3.7电极升降机构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极立柱安装前,其直线度允许偏差值应符合随机技术文 牛的规定; 2导轮与电极立柱导轨的总间隙(图9.3.7)不应大于1mm, 有补偿装置的导轮应与电极立柱相接触; 3弧形架处于“零”位时,电极立柱的铅垂度偏差值在 1000mm检测长度上不应大于0.3mm,且上端宜向离开炉心方向 倾斜。

图9.3.7导轨与电极立柱导轨总间隙1一导轮;2一电极立柱;a1、a2一导轮与电极立柱导轨的间隙9.3.8电极夹紧机构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极夹持头中心位置在电极分布圆上的允许偏差为分布圆直径的3%;2夹紧缸与推拉杆的同轴度偏差不应大于1mm;电极在夹持头内夹紧后,电极轴线的下端应略向炉心倾斜;3电极夹持头应以工作压力的1.5倍进行水压试验,保压10min应无渗漏。9.3.9现场组装炉壳,应符合下列要求:1炉壳的直径偏差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2炉壳的焊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的有关规定;3弧形架处于“零”位时,炉壳的纵、横向中心线位置允许偏差为±2mm;4炉壳与弧形架的接合面应接触紧密,其局部间隙不应大于1mm。9.3.10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1试运转前,炉衬应预先干燥,干燥时间不应少于72h,并应·45·

装上3根电极; 2试运转前,应对炉体的接地电阻和绝缘部位进行检查GB 5009.12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的测定,其 接地电阻值和绝缘值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3倾炉的倾角,出渣侧应达到12°,出钢侧应达到42°; 4各运动机构应分别进行动作调试,在各机构分别试运转 前,锁定的机构应可靠锁定。倾炉、炉盖提升、炉盖旋开的液压装 置和电极升降等的运转应平稳、准确、可靠,且不得有颤动、冲击、 卡死。

10.0.1铸造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完毕,经空负荷试运转合格后, 办理工程验收。 10.0.2工程验收时,应具备下列资料: 1 材料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试验记录; 2 隐蔽工程施工及验收记录; 3 设备基础和钢结构工程交接验收记录: 4 设计变更文件; 5 重要工序的检验记录; 6 设备试运转和调试记录; 7其他有关资料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049

《铸造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7一2010经住 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7月28日以第679号公告批准发布。 原规范GB50275一98主编单位:机械工业部安装工程标准 定额站;参编单位:机械工业部机械科学研究所、机械工业部自动 化研究所、纺织工业部纺织机械研究所、中国机械工业安装总公 同;主要起草人:陈士、凌业勤、吴少梅、晏文华、刘瑞敏、辛森、陈 光云。 本规范的修订,涵盖了有代表性和应用较广的铸造设备类型 规范修订新增了有产品制造技术条件、应用面广、用量快速增长的 机型,对产品制造技术条件已经废止、趋于淘汰的机型予以删除 对涉及人身、设备安全、环保的项目列人规范。 为了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和有关人员在使用本 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本规范,特按章、节、条的顺序编制了本 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自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 关事项进行了说明,还着重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作了解释

TCHES 22-2018 渡槽安全评价导则目次1总则(57)2基本规定(59)3砂处理设备(61)3.1粘土砂混砂机(61)3.2特种砂混砂机(61)3.3松砂机和筛砂机(62)4造型制芯设备(63)4.1震压和震实造型机(63)4.2多触头高压造型机(63)4.3水平分型脱箱压实造型机(64)4.4垂直分型无箱射压造型机(64)4.6制芯机(64)4.7惯性震实台(64)4.8抛砂机(65)4.9造型生产线(65)5落砂设备(67)5.1落砂机(67)5.3间歇电液压清砂室(67)5.4水力清砂室(68)6清理设备(69)6.1抛丸器、喷丸器(69)6.2滚筒清理机(69)6.3转台清理机(70)6.4滚筒抛丸清理机(70).55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