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9172-2020 电梯用非钢丝绳悬挂装置.pdf

GBT 39172-2020 电梯用非钢丝绳悬挂装置.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4 M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24683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T 39172-2020 电梯用非钢丝绳悬挂装置.pdf

5.3.6许用简单弯折次数

设计电梯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张力差、扭转和偏角等)来确定最大可靠简单弯折次数, 包覆绳(带)的许用简单弯折次数 许用简单弯折次数,应按公式(1)计算得出:

[N] 包覆绳(带)的许用简单弯折次数 Ns 包覆绳(带)的声明简单弯折次数:

许用系数JB/T 11888-2014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烟气脱硝反应器工艺设计导则,0.5≤k≤0.85。 注:k具体取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3.7温湿老化性能

温湿老化试验后,包覆绳(带)应符合下列要求: a)实测破断拉力符合5.3.1的规定; b)粘合强度符合5.3.4的规定; c)装载工况的电引符合5.4.4的规定

5.3.8大鼠啃咬性能

包覆绳(带)对大鼠的防护等级应至少达到JB/T10696.10一2011中“一般”级别。

5.3.9端接装置热辐射性能

在120℃热辐射条件下,包覆绳(带)与其端接装置的结合应至少能承受1/12的最小破断拉力的载 荷并保持2h。

5.4.1连接轿厢和对重的包覆绳(带)应至少有两根,且每根应是独立的。 5.4.2曳引轮、滑轮的节圆直径与包覆绳(带)承载体的公称直径(或公称厚度)之比应不小于40 5.4.3包覆绳(带)的安全系数应符合GB7588一2003中9.2.2的规定 5.4.4包覆绳(带)电引应符合GB7588一2003中9.3的规定。如果轿厢或对重滞留,可以通过设有符 合GB7588一2003中14.1.2规定的电气安全装置使驱动主机停止。 5.4.5端接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包覆绳(带)末端固定在轿厢、对重或用于悬挂包覆绳(带)的固定部件上。固定时,采用自锁紧 楔形的端接装置; b) 包覆绳(带)与其端接装置的结合处至少能承受其最小破断拉力的80%,且符合7.3的规定: c)报废条件符合GB/T31821—2015中4.4.5的规定 5.4.6非钢丝绳悬挂装置的叟引轮、滑轮轮槽与所用的包覆绳(带)应相匹配。 5.4.7使用非钢丝绳悬挂装置的电梯,可采用包覆绳(带)作为补偿装置,且张紧轮的节圆直径与包覆 绳(带)承载体的公称直径(或公称厚度)之比应不小于30。 5.4.8使用非钢丝绳悬挂装置的电梯,其机器空间和井道应具有小于2%紫外线透射比的防护措施。 注:JC/T2393一2017给出了紫外线透射比的测试方法。 5.4.9使用非钢丝绳悬挂装置的电梯,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曳引轮与包覆绳(带)持续相对滑移而造 成承载体外露

5.4.1连接轿厢和对重的包覆绳(带)应至少有两根,且每根应是独立的。 5.4.2曳引轮、滑轮的节圆直径与包覆绳(带)承载体的公称直径(或公称厚度)之比应不小于40。 5.4.3包覆绳(带)的安全系数应符合GB7588一2003中9.2.2的规定 5.4.4 包覆绳(带)电引应符合GB7588一2003中9.3的规定。如果轿厢或对重滞留,可以通过设有符 合GB7588一2003中14.1.2规定的电气安全装置使驱动主机停止。 5.4.5端接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包覆绳(带)末端固定在轿厢、对重或用于悬挂包覆绳(带)的固定部件上。固定时,采用自锁紧 楔形的端接装置; b) 包覆绳(带)与其端接装置的结合处至少能承受其最小破断拉力的80%,且符合7.3的规定 c)报废条件符合GB/T31821—2015中4.4.5的规定 5.4.6非钢丝绳悬挂装置的引轮、滑轮轮槽与所用的包覆绳(带)应相匹配。 5.4.7使用非钢丝绳悬挂装置的电梯,可采用包覆绳(带)作为补偿装置,且张紧轮的节圆直径与包覆 绳(带)承载体的公称直径(或公称厚度)之比应不小于30。 5.4.8使用非钢丝绳悬挂装置的电梯,其机器空间和井道应具有小于2%紫外线透射比的防护措施。 注:JC/T2393一2017给出了紫外线透射比的测试方法。 5.4.9使用非钢丝绳悬挂装置的电梯,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曳引轮与包覆绳(带)持续相对滑移而造 成承载体外露

应采用精度至少0.02mm的测量工具(如宽钳口的游标卡尺)测量包覆绳直径,见图4。必要时,口 采用光学测量装置(如显微镜)进行测量。游标卡尺钳口宽度应不小于包覆绳公称直径的两倍。 在无载荷和10%的最小破断拉力情况下测量直径,应在位于距包覆绳端头不少于100mm处的平 直部位上进行。

GB/T39172—2020图4包覆绳直径测量方法6.1.2实测直径在相距至少1m的两个截面上,同一截面在互相垂直的方向上测取2个数值,4个数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包覆绳的实测直径6.1.3直径偏差按照6.1.2的规定测量直径时,实测直径与公称直径的差值,该差值与公称直径之比作为包覆绳直径偏差。6.1.4不圆度按照6.1.2的规定测量直径时,同一截面测量值的差值与包覆绳公称直径之比作为不圆度。6.1.5直径均匀性偏差按照6.1.2的规定测量直径时,每个截面2个测量数值求算术平均值,2个截面的算术平均值的差值与包覆绳公称直径之比作为直径均匀性偏差。6.1.6包覆层厚度测量截取长度不小于20mm的试样,将一端磨平并保证横截面上的承载体结构不变形,然后将磨平的端放在显微镜下,测量由中心股中心,经过外层股中心钢丝的圆心,到包覆层外圆的距离R,与承载体公称直径的一半的差值,作为此外层股的包覆层厚度值。见图5。说明:一承载体的公称直径,单位为毫米(mm);R中心股中心经过外层股中心钢丝的圆心到包覆层外圆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承载体外层股所对应的包覆层厚度,单位为毫米(mm);1包覆层:图55包覆层厚度测量示意图9

GB/T 39172—2020

承载体的公称厚度,单位为毫米(mm),承载体截面为圆形时,t等于承载体的公称直 径(d)

6.2.8包覆层实测厚底

同一截面所有承载体所对应的包覆层厚度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包覆层实测厚度值。 包覆层实测厚度应按公式(7)计算得出:

包覆层实测厚度,单位为毫米(mm); 第i个承载体所对应的包覆层厚度值,单位为毫米(mm),i=1,2,,n; 包覆带承载体数量

6.2.9包覆层厚度均匀性偏差

同一截面的每个承载体的包覆层厚度值和包覆层实测厚度差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与包覆带公 的比值作为包覆层厚度均匀性偏差。 包覆层厚度均匀性偏差△S应按公式(8)计算得出

式中: 4.S 包覆层厚度均匀性偏差; Sag 包覆层实测厚度,单位为毫米(mm); S B. 第i个承载体所对应的包覆层厚度值,单位为毫米(mm); T 包覆带的公称厚度,单位为毫米(mm); 包覆带承载体数量

7.1包覆绳(带)试验

7.1.1破断拉力试验

包覆绳(带)的破断拉力应按附录C的规定进行试验

7.1.2产烟毒性试验

包覆绳(带)的产烟毒性应按GB/T20

7.1.3包覆层燃烧(熔化)后承载能力试验

包覆绳(带)燃烧试验方法如下: a)截取适当长度的包覆绳(带)作为试样; b) 将包覆绳(带)的两端用端接装置连接,竖直悬挂,端接装置之间的试样长度不少于1m; c)端接装置一端固定,另一端至少施加包覆绳(带)1/12最小破断拉力的载荷; d) 选取包覆绳(带)中部不少于300mm区域,作为燃烧(或熔化)区域,允许在燃烧(或熔化)区域 的上端加隔离装置;

e)便燃烧(或熔化)区域内的包覆层材料完全燃烧(或熔化)后,移除燃烧器或热源并扑火余焰。

7.1.4粘合强度试验

包覆绳(带)的粘合强度应按附录D的规定进行试验。

7.1.5弯折疲劳试验

覆绳(带)的弯折疲劳性能参照附录E的规定进

7.1.6温湿老化试验

包覆绳(带)的温显老化试验方法如下: 7 准备9段试样,分成3组(每组3段试样);每组试样的最小长度应分别满足进行7.1.1的破断 拉力、7.1.4的粘合强度以及附录F的F.3.4.1装载工况试验的试样需求; 第一组试样进行高温湿度老化试验,试验在温度70℃士2℃及相对湿度不低于90%的条件下 进行,试验时间为168h; C 然后,该组试样再进行低温老化试验,试验在温度一10℃士2℃条件下进行,试验时间为96h; 温湿老化后,待试样恢复至室温10℃~35℃,将该组试样进行7.1.1的破断拉力试验; e 第二组、第三组试样重复步骤b)、c)进行老化后,分别进行7.1.4的粘合强度试验和F.3.4.1的 装载工况试验

7.1.7大鼠啃咬试验

包覆绳(带)的大鼠啃咬试验方法如下: a)截取300mm长的包覆绳(带)作为试样,共6段; b) 选取电梯井道或机房中可能使用的普通电缆、随行电缆等中的一种作为对照试样,试样长度 300mm,共6段; 每段试样和对照试样两端用金属材料紧密封闭; 1 选用大鼠种类、试验条件和试验程序等按照JB/T10696.10一2011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每个笼 中放一个包覆绳(带)试样和对照试样

7.2端接装置连接强度试验

定。将包覆绳(带)与其端接装置的结合缓慢加载至包覆绳(带)最小破断拉力的80%并保持1min,拉 力应稳定。

包覆绳(带)的端接装置热辐射试验方法如下: a)截取适当长度的包覆绳(带)作为试样; b) 将包覆绳(带)的两端用端接装置连接; c)下部端接装置施加包覆绳(带)1/12最小破断拉力的载荷; d)上部端接装置在不低于120℃的温箱中放置2h后,能支撑试验载荷

7.4包覆绳(带)电引能力试验

电引力计算和当量摩擦系数测试参照附录F。

GB/T 391722020

7.4.2存在水介质条件下的电引能力试验

包覆绳(带)处于竖直状态时,使用喷雾器在每根包覆绳(带)工作面上均匀喷酒蒸馏水直至湿润且 产生水珠。喷酒区域应完全覆盖包覆绳(带)工作区域。工作区域应满足下列规定: a)装载工况:轿厢载有125%的额定载重量,且位于最不利位置时,包覆绳(带)与电引轮的接触 长度区域; b 紧急制动工况:轿厢空载或装有额定载荷且位于最不利位置时,包覆绳(带)与电引轮在整个 急停制动过程中可能发生接触的所有长度区域 分别在最不利位置进行125%额定载重量的装载试验,以及轿厢在空载和额定载荷下的紧急制动 试验。检查试验结果是否符合5.4.4的规定

包覆绳(带)处于竖直状态时,在每根包覆绳(带)的工作面上分别均匀刷涂、滚涂或吹撒细砂,且应 完全覆盖7.4.2a)和7.4.2b)规定的工作区域。 细砂应符合GB/T14684一2011中细度模数为细(2.2~1.6)的要求。分别在最不利位置进行 25%额定载重量的装载试验,以及轿厢在空载和额定载荷下的紧急制动试验。检查试验结果是否符合 5.4.4的规定

7.4.4存在润滑油介质条件下的电引能力试验

每批应由同一规格、型号的包 取样数量按表5规定 主:批是指同一批原材料

表5每批包覆绳(带)的取样数量

厂检验由供方按表5和表6规定进行。

8.3.1型式检验规则

GB/T39172—2020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试制; b)产品原料、生产工艺及生产线变更; c)产地变更; d)产品停产1年及以上恢复生产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试制: b)产品原料、生产工艺及生产线变更; c)产地变更; d)产品停产1年及以上恢复生产

8.3.2型式检验项目

包覆绳(带)的型式检验项目按表6规定进行

表6包覆绳(带)检验项

需方可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按照表6的出厂检验项目进行验收,或按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可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按照表6的出厂检验项目进行验收,或按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包覆绳(带)的标志和质量证明书参见附录G

11选用、使用和维护信息、报废及更换技术条件

11.1需方向供方订购包覆绳(带)时,参见附录H向供方提供所需信息

1.1需方向供方订购包覆绳(带)时,参见附录H向供方提供所需信息。 11.2包覆绳(带)的选用、使用和维护信息参见附录I。

GB/T 39172—202011.3包覆绳(带)的报废及更换技术条件应按附录B的规定。12包装、贮存和运输12.1包装包覆绳(带)的包装参见附录J的J.1。当需方有特殊要求时,应按双方协议执行,12.2贮存包覆绳(带)的贮存参见J.2。12.3运输使用叉车或起吊设备进行搬运时,应借助吊带或者钢管进行相应的作业。应保证在整个搬运过程中,包覆绳(带)不会受到外力而损伤。SAG16

本附录给出了部分类别包覆绳(带)的规格,仅作参考。

包覆绳规格见表A.1

GB/T39172—2020

A.3承载体截面为圆形的包覆带

承载体截面为圆形的包覆带规格见表A.2

表A.2承载体截面为圆形的包覆带规格

GB/T 39172—2020

A.4承载体截面为非圆形的包覆带

承载体截面为非圆形的包覆带规格见表A.3

表A.3承载体截面为非圆形的包覆带规格

GB/T39172—2020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包覆绳(带)报废及更换技术条件

对包覆绳(带)进行检查发现B.1.2B.1.4情况之一或综合评定不能继续使用时,包覆绳(带)应 报废。 本标准未规定的报废条件,可依据电梯制造单位的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手册)进行判定。 B.1.2~B.1.4是电梯用包覆绳(带)报废的通用指南,在使用时还应同时考虑相关国家电梯标准的 规定。

B.1.2包覆绳(带)破损

端接装置之间包覆绳(带)出现下列情况之 一,应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包覆层变形(如鼓包、压痕、折痕、凹陷等); b) 因包覆层裂纹或磨损导致承载体外露; C 包覆层表面有承载体刺出; 小承裁体断刻

B.1.3直径或厚度减小

应对包覆绳(带)的弯折次数和使用时间进行监测,达到许用简单弯折次数或声明的年限时 废。 注:声明的年限是从包覆绳(带)制造日期开始计算

B.2.1包覆绳(带)的更换

包覆绳(带)达到报废技术条件需更换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更换的包覆绳(带)与原电梯制造单位规定的要求一致; b)在其他设备上安装或使用过的包覆绳(带)不准许重复使用,更换时应采用新绳(带); c)同一电梯的包覆绳(带)是来自同一制造单位,且材料和规格相同 d)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如有 根包覆绳(带)报废,则整台电梯的包覆绳(带)同时更换

如果同一电梯中的包覆绳(带)在安装或在电梯投入使用前发生损伤,允许只更换损伤的包 节

GB/T 391722020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破断拉力的测定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破断拉力的测定

所用拉力试验机应符合下列要求: a)试验机测力的示值相对误差不大于士1%; b)试验机能自动记录力的曲线; c)力的施加平稳,试验机的功率能在试验机的最大量程内保持该速度恒定; d)采用专用的夹具夹持包覆绳(带),保证试样不歪斜、不打滑,

所用拉力试验机应符合下列要求: a)试验机测力的示值相对误差不大于士1%; b)试验机能自动记录力的曲线: )力的施加平稳,试验机的功率能在试验机的最大量程内保持该速度恒定; d)采用专用的夹具夹持包覆绳(带),保证试样不歪斜、不打滑。

从包覆绳(带)样品上截取适 以拉位力试验机可靠夹持为宜,且夹其之间的包设绳(带 有效试样长度不应小于300mm

试验应在10℃~35℃条件下进行

C.4.1.1将试样固定在专用夹具里,保证试样露出夹具端部。 C.4.1.2启动试验机,让动夹具以不大于100mm/min的恒定速度运动,直至试样拉断,记录 最大拉力。

C.4.2.1将试样夹在专用夹具里,应使试样的中心线与夹具的中心线相一致,并保证试样露出夹具 端部。 C.4.2.2 启动试验机,让动夹具以不大于100mm/min的恒定速度运动,先给试样施加包覆带最小破 断拉力3%的载荷,然后增加载荷至包覆带最小破断拉力的10%,再将载荷降至包覆带最小破断拉力的 3%,循环上述操作不少于10次。最后让动夹具以不大于100mm/min的恒定速度运动,直至试样拉 断,记录所施加的最大拉力值

C.4.2.1将试样夹在专用夹具里,应使试样的中心线与夹具的中心线相一致,并保证试样露出夹具 端部。 C.4.2.2J 启动试验机,让动夹具以不大于100mm/min的恒定速度运动,先给试样施加包覆带最小破 断拉力3%的载荷,然后增加载荷至包覆带最小破断拉力的10%,再将载荷降至包覆带最小破断拉力的 3%,循环上述操作不少于10次。最后让动夹具以不大于100mm/min的恒定速度运动,直至试样拉 断,记录所施加的最大拉力值

试验报告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a)委托方和试样型号、规格; b)试验机名称和型号; c)试验条件; d)试验结果(实测破断拉力、断裂特征); e)结果异常说明

GB/T39172—2020

GB/T39172—2020附录D(规范性附录)粘合强度的测定D.1承载体截面为圆形D.1.1试验原理以恒定的拉伸速度在试样长度方向上施加拉伸力,测定把单根承载体从试样中拔脱所需要的力。D.1.2试验设备所用拉力试验机应符合下列要求:a)试验机能记录力值曲线,采用专用的夹具夹持试样,保证试验过程中不打滑、不夹断承载体;b)试验机测力的示值相对误差不大于士1%;c)两专用夹具的间距可调至250mm以上。D.1.3试样制备D.1.3.1包覆绳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要求:从包覆绳样品上截取三个适当长度的试样,长度以拉力试验机可靠夹持为宜:如图D.1所示,将试样一端磨平,试样另一端的包覆层全部去除,试验段包覆层长度L为10mm~40mm;c)在剥离包覆层时,防止破坏试验段承载体与包覆层的粘合状态。说明:D包覆绳的公称直径,单位为毫米(mm):L一一试验段包覆层长度,单位为毫米(mm);1 包覆层;2——承载体。图D.1包覆绳试样示意图D.1.3.2包覆带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要求:a)从包覆带样品上截取3个适当长度的试样,长度以拉力试验机可靠夹持为宜;如图D.2,将试样试验段外的包覆层去除,试验段两侧至少去除10mm长的包覆层,试验段包覆层长度L为25mm~50mm;c)在试验段一侧,将靠中间的单个承载体切断,切断点距离试验段端面至少5mm,在试验段的另一侧,将已切断的承载体两边的其他承载体全部切断;22

D.2.4.1试样应在生产后至少存放5d截取,试样应在温度为10℃~35℃的条件下放置3h以上,再 进行剥离试验

试验步骤如下: a)将试样的上包覆层夹入一个夹具,承载体和下包覆层夹人另一个夹具; b)启动试验机,动夹具以不大于100mm/min的恒定速度运动,对试样进行连续的剥离试验;读 取试验过程中的最大拉力值作为剥离力; C 将另外两个试样重复上述试验。

P1、P2、P3———分别为3个试样的剥离力测量值,单位为牛顿(N) 6.2试样粘合强度A应按公式(D.4)计算得出:

试验报告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a)委托方和试样型号、规格; b)试验机名称和型号; c)试验条件; d)单个承载体与包覆层之间的粘合强度。

JJF 1517-2015 非接触式静电电压测量仪校准规范试验机的行程S.(单向)应符合公式(E.9)~公式(E.11):

S.≥ LE+ Lc.i+ E.9 LE≥30Xt .(E.10 L,≤200 Xt ....(E.11

S.一一试验机行程,单位为毫米(mm); LE一一有效检测长度,单位为毫米(mm); 试验绳(带)在各个试验轮上的包角所对应的弧长,单位为毫米(mm),i=1,2,,n; L 试验绳(带)在两相邻试验轮上缠绕时,相邻的两个切点之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j=1,2,*,n1; 承载体的公称厚度,单位为毫米(mm)。承载体截面为圆形时,t等于承载体的公称直径 (d)。 注:1次反向弯折相当于4次简单弯折

E.2.2试验轮应与包覆绳(带)相匹配。其中,试验轮轮槽的尺寸、硬度和粗糙度,宜与实际应用的曳引 轮或滑轮一致,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E.2.3试验轮的节圆直径应不大于实际应用的曳引轮或滑轮的最小节圆直径。 E.2.4控制系统宜能调节弯折疲劳试验机的运行频率。 E.2.5试样端部应被可靠固定

E.2.1试验机一般由试验轮、驱动组件、目动计数装置、传动系统、加载系统、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E.2.2试验轮应与包覆绳(带)相匹配。其中,试验轮轮槽的尺寸、硬度和粗糙度,宜与实际应用的曳弓 轮或滑轮一致,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E.2.3试验轮的节圆直径应不大于实际应用的曳引轮或滑轮的最小节圆直径。 E.2.4控制系统宜能调节弯折疲劳试验机的运行频率。 E.2.5试样端部应被可靠固定

E.3.1试样应从外观检查合格的包覆绳(带)上截取,长度根据试验机确

.3.1试样应从外观检查合格的包覆绳(带)上截取,长度根据试验机确定 E.3.2试验前,试样应去除表面的污渍

E.4.1试验应在10℃~3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 E.4.2施加在试样上的静态张力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且应不小于1/12的最小破断拉力。 E.4.3包角通常取30°~180° E.4.4试验过程中不应对试样进行维护

E.5.1确定试验停止条件。 E.5.2试验前应检查试验轮轮槽表面及尺寸。 E.5.3 根据所选取的试验参数TB/T 1891-2010 机车用门锁,将试样安装到试验机上,并可靠固定 E.5.4施加静态张力。 E.5.5标记有效检测长度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