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_15-94-2013_静压预制混凝土桩基_础技术规程.pdf

DBJT_15-94-2013_静压预制混凝土桩基_础技术规程.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4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4527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JT_15-94-2013_静压预制混凝土桩基_础技术规程.pdf

2.1.18终压力值Finalpressurevalue

送到终压标准而止压桩的最终压桩力

用引孔设备在桩位处预成孔,然后将预制桩放入孔内,再 压桩机施压的作业法。

2.1.24喂桩 Pile loading

NY/T 1324-2015 绿色食品 芥菜类蔬菜桩”。 2.1.25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valueofthever ticalbearingcapacityofasinglepile 单桩在竖向荷载(压或拔)作用下达到破坏状态前或不适于 继续承载的变形时所对应的最大荷载除以安全系数所得的承载力 值

单桩在竖向荷载(压或拔)作用下达到破坏状态前或不道 继续承载的变形时所对应的最大荷载除以安全系数所得的承载 值

2.1.26浮机 Machine floating

在压桩过程中,出现压桩机部分底盘脱离地面成悬空的 态,俗称“浮机”。

2.2. 1抗力和材料性能

E 静压桩桩身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f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nk 填芯混凝土与管桩内壁的粘结强度标准值; Fptk 管桩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fy 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qsia 单桩第层土(岩)的侧阻力特征值; qpa 单桩的端阻力特征值; qe 静力触探锥头阻力; R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

Rha 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Rta 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 Rm 桩身的抗弯承载力设计值: R 静压桩桩身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pe 预应力管桩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值: Pimnx 桩身抱压允许压桩力。

Fk 一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 的竖向力; Gk 桩基承台和承台上方土自重标准值; 静压桩自重; H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底面的水 平力; Hk一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任一根桩桩项 的水平力; Mk 相对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底面通过 群桩形心轴的弯矩; Mk 相对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底面通过 群桩形心y轴的弯矩; M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单桩弯矩设计值; 实测的标准贯入击数; N'一 校正后的标准贯人击数; Nk 该层标准贯入实测击数的标准值; Pze 静压桩施工终压力值: Q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的轴心竖向力作用下任 一根桩的竖向力; Qik 一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的偏心竖向力作用下第i 根桩的竖向力; Q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单桩竖向拨力设计值; Q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单桩顶部的竖

2.2.3 几何参数 A 静压桩截面面积: Aa 管桩单根预应力钢筋的公称截面面积; A 静压桩桩端水平投影面积; 6 静压方桩边长; d 静压管桩外直径; di 静压管桩内直径; h 静压桩的人土深度; h 静压桩桩端进人持力层深度; L 单节桩长;静压桩的入土深度; 静压桩截面惯性矩; La 桩顶填芯混凝土深度; 1 静压桩穿越第i层土(岩)的厚度; U. 静压桩桩身外周长。

标准贯入试验的触探杆长度校正系数;土的恢复系 数;静压桩的水平变形系数; 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与终压力的相关系数; 入;一 抗拔摩阻力折减系数; $静压桩桩端阻力修正系数; 山 成桩工艺系数。

静压桩基础的岩王工程察

3. 0.1静压桩基础的岩土工程勘察点、其平面布设、深度以及

3.0.1静压桩基础的岩土工程勘察点,其平面布设、深度以及 勘探深度范围内每一主要土层的取样和测试要求,除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和《高层建筑岩土工 程勘察规程》JGJ72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勘探布点间距宜取12m24m,且每个单位工程的勘探 孔不宜少于5个,其中控制性勘探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 的1/2且不得少于2个。当地质条件复杂时,应适当加密勘探 孔; 2一般性勘探孔深度应深人预估桩端持力层以下3m~5m; 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深入预估桩端持力层以下5m~10m; 3应对施工场地表土层进行详细勘察。勘察时应采用轻便 动力触探、取土样、标准贯人试验等手段,准确查明表层3m厚 土层的承载能力。 302设计划选用

层特点适当增加标准贯入或重型圆锥动力触探、双桥探头静力触 探等原位试验

3.0.3当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控制性勘探孔深度范围内的每一土层和全风化、强风化 岩层,均应进行标准贯人试验。其中在淤泥、淤泥质土层中应每 层测试一次;在硬塑~坚硬黏土层、残积土层及全风化岩层中 应每2m厚测试一次;遇中密~密实砂层时,应每1m厚测试 次;拟作桩端持力层的土(岩)层应每1m厚测试一次; 2一般性勘探孔宜在拟作桩端持力层中每1m厚测试一次; 3在拟作桩端持力层的土(岩)层中作标准贯人试验时 当锤击数已达100击而贯入深度不足30cm时,可终止试验,并 应记录100击时的实际贯人深度,但钻孔深度仍应符合3.0.1条

4当采用双桥探头静力触探试验时,除应符合国家标准 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的有关规定外,尚应贯入至锥尖 qe≥20MPa的岩土层5m左右或静探力≥300kN才能终孔。 5当选用全风化、强风化岩层中的桩侧摩阻力特征值和端 特征值的经验值时,应采用按钻杆长度校正后的标准贯入击

阻力特征值的经验值时,应采用按钻杆长度校正后的标准贯, 数。校正后的标准贯人击数N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N' 校正后的标准贯入击数; 实测的标准贯人击数; 钻杆长度校正系数,可按表3.0.5采用 α

表3.0.5钻杆长度校正系数

3.0.6花岗岩的强风化、全风化岩及残积土类,可采用实测标准 贯人击数N来划分,N≥50为强风化岩;50>N≥30为全风化 岩;N<30为残积土。其他岩石的强风化、全风化岩类的划分可 参照执行。估算压桩深度时则应采用校正后的标准贯人击数N。 3.0.7岩土工程勘察中应对工程场地中的水和土对预制桩的腐 蚀性进行评价;当有足够经验或充分资料认定工程场地的水或土 对建筑材料不具腐蚀性时,可不取样做腐蚀性指标的测试;否 则,应取水试样或土试样进行试验。水试样和土试样的取样方 法、水和土腐蚀性指标的测试以及腐蚀性评价应按国家标准《岩 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的有关规定执行。 个丘专种出工租家护生产所

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的有关规定,并宜详列下列内容:

1工程概况、场地位置、地形及地貌、各岩土层的名称 特征的叙述,以及所处地貌单元、主要岩土层的地质年代、成因 的分析论证; 2对建筑场地的不良地质现象,如孤石、坚硬夹层、岩溶 土洞、构造断裂的分布及成因、岩面坡度对桩端稳定性的影响 等,有明确的判断结论; 3地下水类型、稳定水位及其变化幅度; 4 场地地下水和地基土对混凝土预制桩腐蚀性评价的结论 5 抗震设防区按地震烈度提供的可液化地层分布和判定资 料; 6 标准贯入试验及其他原位测试试验成果; 7 根据表土3m厚深范围内土层承载力对静压桩施工是否 出现陷机的可能性所作出的评估: 8 提出选择桩端持力层、沉桩可行性的建议; 9 提出符合静压桩基础的侧摩阻力特征值和端阻力特征值: 预估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及其变形特征; 10 对场地存在扰动后易软化的风化岩层作出评估,提出应 对措施; 11 评价压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2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工程地质柱状图、工程地质部面 图、强风化岩等可作为桩端持力层的岩土层面的等高线图及岩芯 彩色照片等。

4.1.1根据建筑规模、功能特征、对差异变形的适应性、场地 地基和建(构)筑物体型的复杂性以及由于桩基问题可能造成建 (构)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将静压桩基础设计分为 表4.1.1所列的三个设计等级。静压桩基础设计时,应根据表 4.1.1确定设计等级。

表4.1.1静压桩基础设计等级

4.1.2静压桩基础设计应具备下列基本资料:

1符合本规程第3章规定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建筑场地与环境条件,包括高压架空线及地下管线、地 下构筑物的分布,可能受压桩影响的临近建(构)筑物的安全等

级、地基及基础情况,压桩机进退场及现场运行条件等; 3建(构)筑物上部结构类型及形式,荷载大小、分布及 性质,生产工艺和设备对基础沉降及水平位移的要求; 建筑场地的总平面图、建(构)筑物地下室或首层结构 平面图; 5 抗震设防的有关资料; 6 可选用的静压桩规格和型号、单节桩长、接头形式及供 应条件; 压桩设备性能及其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以及压边桩的能力

1应根据静压桩基础的使用功能和受力特性分别进行桩基 的竖向承载力计算和水平承载力计算; 2应对桩身和承台结构承载力进行计算;还应按吊装、运 输和喂桩作业时的受力情况进行桩身承载力验算; 3当桩端平面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进行下卧层承载 力验算; 4对位于坡地、岸边的静压桩基础,应进行整体稳定性验 算;位于大面积淤泥、淤泥质土地区的静压桩基础,当基坑开 挖、基坑周边有堆载时,应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并采取有关防 治措施; 5对于抗拔的静压桩基础,应进行单桩和群桩的抗拔承载 力计算; 6对于抗震设防区的静压桩基础,应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 7设计等级为甲级的以第四系土层、全风化岩层作为桩端 持力层的静压桩基础或设计等级为乙级的体形复杂、荷载分布明 显不均匀或桩端平面以下存在软弱土层的静压桩基础应进行沉降 计算; 8对受水平荷载较大,或对水平位移有严格限制的静压桩 基础,应进行水平位移验算; 9当使用条件要求限制混凝土裂缝时,尚应对静压桩基础

进行抗裂或裂缝宽度验算

4.1.4静压桩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组合及相应的抗

力与变形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和布桩时,采用传至承台底面的 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采用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2计算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沉降和水平位移时,采用荷载效 应的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为桩基 变形允许值。计算水平地震作用、风载作用下的桩基水平位移 时,采用水平地震作用、风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3验算坡地、岸边静压桩基础的整体稳定性时,采用荷载 效应的标准组合; 4在计算静压桩基础承台内力、确定承台尺寸、配筋和验 算静压桩桩身强度时,采用传至承台表面的荷载效应的基本组 合。相应的抗力采用承载力设计值。当进行承台和桩身裂缝验算 时,分别采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和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

可按下列规定确定相应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设计值S,取其不利者:

1永久荷载与竖向可变荷载组合: 计算时已考虑组合值系数(即活荷载折减),取

S=1.25Sk S

4. 1.6 静压桩的平面布置可按下列原则进

相邻桩的中心距应满足表4.1.6中的要求:

表 4. 1. 6 相邻桩中心距的要求

进中心距指两根相邻桩截面中心点之间

3当独立承台内桩数超过9根,或条形承台内桩排数超过2排,且桩周土为 饱和黏性土时,相应桩的中心距宜比表中值增大0.5d(b); 4当采用减少挤土效应的措施时,相邻桩的中心距可比表中值适当减少,但 不得小于3.0d(6)。 2采用多桩或群桩时,宜使桩群承载力合力点与其上构件 竖向永久荷载作用的合力中心相重合,并使基桩在承受水平力和 弯矩方向有较大的抵抗矩; 3对于桩箱基础、剪力墙结构筏(含平板和梁板式承台) 基础,宜将桩布置在墙下; 4同一结构单元宜避免同时采用摩擦桩和端承桩以及同时 采用浅基础和静压桩基础。当受条件限制不得不采用时,则应估 计其可能产生的差异沉降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必要时应有相应的 加强措施。 4。1.7静压桩用作摩擦型桩时,其长径比不宜天手100;用作 端承型桩时,其长径比不宜大于60。当静压桩穿越厚度较大的 淤泥等软弱王层或可液化土层时,应考虑桩身的稳定性及对承载 力的影响。 4.1.8桩端持力层应按本规程1.0.7条的规定进行选择。桩端

端承型桩时,其长径比不宜大于60。当静压桩穿越厚度较大的 淤泥等软弱王层或可液化土层时,应考虑桩身的稳定性及对承载 力的影响

4.1.8桩端持力层应按本规程1.0.7条的规定进行

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于黏性土、粉土、全风化岩 宜小于2d(b);砂土不宜小于1.5d(6);碎(卵)石类 风化岩等,不宜小于1.0d(b)

4.1.9单桩承台应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基础连系梁;双桩承台 应至少在短轴方向设置基础连系梁。 4.1.10在满足相邻桩中心距要求的前提下,单个承台下多桩及 群桩基础总的承载力特征值可视为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之和。 4.1.11基础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 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的有关规定。承台和基础连系 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 4.1.12静压桩基础承台设计应符合现行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 基础设计规范》DBJ15一31中有关承台计算及构造要求的规定。 4.1.13当施工场地表土层承载力特征值<120kPa,或勘察报 告中提出静压桩施工出现陷机可能性的评估结论时,应对场地进 行加固处理并提出具体的处理意见

4.2桩的种类、连接及选用

4.2桩的种类、连接及选

4.2.1静压桩的种类可分为静压方桩和静压管桩。客类桩应付 合下列要求: 1静压方桩应符合行业标准《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JC 934的有关规定。其构造设计可参照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预 制钢筋混凝土方桩》04G361中的有关内容,但静压方桩的配筋 率、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接头的抗弯性能均应符合 附录A的要求。建筑工程中常用静压方桩的边长为300mm 350mm、400mm和450mm。 2静压管桩应符合国家标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GB13476的有关规定。静压管桩的结构构造和桩身质量要求尚 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管桩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分为预应力混凝 土管桩(代号:PC)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代号:PHC) PC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60,PHC桩的混凝土强度等 级不得低于C80。建筑工程中常用静压管桩的外径为300mm 400mm、500mm和600mm。

4.2.2静压方桩的接头应符合

4.2.3静压管桩的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根桩的接头数量不宜超过3个; 2接头处的极限弯矩应大于桩身的极限弯矩; 3当采用焊接接头时,应符合5.4.10条的规定;当采用机 械啮合接头时,应符合5.4.11条的规定。采用其他的新型接头, 必须通过广东省有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技术鉴定。 4.2.4机械啮合接头适用于Φ300、Φ400、Φ500和Φ600的A型 和AB型管桩。其中连接销、连接板、弹簧和连接盒的材料、尺 寸及制作要求应符合广东省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机械啮合接 头技术规程》DBJ15一63的规定。

.2.5下列条件之一的静压管桩宜采用机械啮合接头:

地下水或地基土对管桩有弱腐蚀或中腐蚀作 2 基桩为抗拨桩时; 3 当桩数较多较密集、挤土效应较大时; 在环境温度低于0℃或长期风雨天作业时

表A.0.11中规定的坡口尺寸(×la)进行制作;焊 饱满。必要时,应根据具体要求设置桩端锚固筋,或适 板厚度。

桩基础必须设置桩尖。桩尖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尖宜用钢板制作,钢板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优质碳 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699或《碳素结构钢》GB/T700的有关

规定,材质应采用Q235B;桩尖制作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结构 焊接规范》GB50661的有关规定; 2静压方桩的桩尖可将主筋合拢焊在桩尖中心的辅助钢筋 上;在密实砂层和碎(卵)石类土中及强风化岩层中,可在桩尖 处外包钢板桩靴;带桩靴的桩尖构造可参照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 集《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04G361中的有关内容; 3常用静压管桩宜选用封口型桩尖。常用静压管桩的桩尖 构造图可参见附录B

4.2.10抗拔管桩的桩顶填芯

面积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2Q fnk·Up A.M Q Ty

式中:La 桩顶填芯混凝土深度(mm),不应少于2.0m; A 连接钢筋公称截面总面积(mm): Qt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单桩竖向拔力设计值 (N); fk 填芯混凝土与管桩内壁的粘结强度标准值,宜由现 场试验确定。当缺乏试验资料时,C30的补偿收缩 混凝土fk可取0.60~0.70N/mm; Upm 管桩内孔圆周长(mm); fy 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N/mm)。

小于7度地区可选用A、B、C型方桩,7度或建筑场地类别为 I、Ⅱ类的8度地区应选用B、C型方桩,且所选桩型的各项力 学指标应满足桩基的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非预应力的静 压方桩不宜用作抗拔桩。

1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建筑场地类别I、Ⅱ类的8度地区 的管桩基础工程,或设计等级为甲级的以及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 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管桩基础工程,宜选用AB型或B型、C型 管桩,且所选桩型的各项力学指标应满足桩基的设计要求和有关 标准的规定;设计等级为甲级的管桩基础工程,不得选用中300 管桩; 2在地下水或地基土对混凝土、钢筋和钢零部件有弱腐蚀 或中腐蚀环境下应用的管桩基础工程,应选用AB型或B型、C 型且桩身合缝和端头处不得有修补痕迹的管桩,不得选用中300 管桩,同时应按4.2.13条规定根据不同的腐蚀性等级采用相应

4.3.1对于一般建筑物和受水平力较小的高大建筑物且桩径相 同的多桩或群桩基础,单桩桩顶作用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中:F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桩基承台顶 面的竖向力(kN); Gie 桩基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kN),对地下水 位以下部分应扣除水的浮力; n 同一桩基承台中的桩数; Q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的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任一根桩所承受的竖向力(kN);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的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第i根桩所承受的竖向力(kN); Mx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底面通 过群桩形心的α轴的弯矩(kN·m); My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底面通 过群桩形心的y轴的弯矩(kN·m); 第i根桩至群桩形心y轴线的距离(m); yi 第i根桩至群桩形心轴线的距离(m);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底面的 水平力(kN); Hi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第i根桩桩顶 的水平力(kN)。

1不考虑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标准值: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除应满足上式外,尚应满足

2考虑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标准值:

2考虑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标准值: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Qikmx<1. 2R

Qikmx<1. 2R,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除应满足上式外,尚应满足:

Qikmax<1. 5R.

式中:Ra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kN); Qikmax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的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单桩所承受的最大竖向力(kN)。

4.3.3静压桩单桩竖向抗压

1当静压桩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或设计等级为乙级且地质 条件较复杂时;或设计经验不足时;或静压桩的有效桩长较短 时,单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应在设计阶段通过静载试验确 定。选择静载试验桩的位置应考虑工程地质条件的代表性和基础 部位的重要性。静载试验桩数不得少于3根。静载试验桩的竖向 静载试验方法应按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 15一60执行。但静载试验应在压桩7d后进行;若当地经验确认 风化岩持力层有扰动后易软化的现象时,静载试验宜在压桩25d 后进行。 2当工程位于应用静压桩多年且设计经验较丰富的地区时,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可利用试压桩配合复压法确定。除持 力层为易软化的风化岩及砂王层的基桩外,试压桩完成24h后进 行复压所测得的桩身起动时的压力值可作为该桩单桩竖向抗压极 限承载力的参考值,有条件时可用高应变动测法加以验证。 3当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时,在确保本规程5.4.15条所要 求的终压力值的前提下,可按下列公式估算:

R=U,Zqsial,+qpAp

式中:U 静压桩桩身外周长(m); 静压桩第i层土(岩)的侧摩阻力特征值(kPa)

1 静压桩侧摩阻力特征值的经验

主:1对于尚未完成自重固结的土类,不计算其侧摩阻力; 2N为该层标准贯入实测击数的标准值;N为校正后的标准贯入击数

注:N为校正后的标准贯人击数。N愈大,9p取值愈大;反之取较低值

4当需要确定以桩长控制的静压桩单竖向抗压承载力特 证值时,或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已设定而需要选定合理的 桩长时,可通过同一区域内不同配桩长度的试压桩经停歇24h后 再进行复压所得的结果加以综合分析确定。 5当每根桩终压后,根据终压力值、桩入土深度及桩周土 质情况,可通过下列公式估算该桩的单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 值

当6m≤L≤9m时,R.=(0.30~0.40)Pze 9m25m时,R,=(0.50~0.58)P

外,桩身混凝土强度应满足桩的抗压承载力设计要求。对于 受压的静压桩,当不考虑桩身构造配筋的作用时,应符合下列 定:

式中:Q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单桩竖向压力设计值 (kN); R 桩身竖向抗压承载力设计值(kN),应按4.3.5条 确定。

当不考虑桩身压屈影响时:

式中:R一 静压桩桩身竖向抗压承载力设计值(N); 0.75;空心方桩=0.70;管桩=0.70; f一静压桩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m²),应 按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取 值。C80混凝土,取f。=35.9N/mm²; A一一静压桩截面面积(mm)。 当桩身穿越可液化土或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0kPa的软弱 土层时,应考虑压屈影响:

式中:A一一受压稳定系数,可按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 范》JG94一2008中5.8.4条的有关规定计算。

式中:Qi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DBS45 034-2016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柳州螺蛳粉,作用于单桩桩顶的 竖向拔力(kN); Ra 单桩竖向抗拨承载力特征值(kN)。

1单桩竖向抗拨承载力特征值宜通过现场竖向抗拔静载何 试验确定。选择试验桩的位置应考虑工程地质条件的代表性和基 础受力部位的重要性。试验桩数量不得少于3根。单桩竖向抗拔 静载荷试验应按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 一60执行。从压桩完成至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砂土中不得少 于7d:黏性土中不宜少于25d。 2当根据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 单桩竖向抗拨承载力特征值R时,可按下列公式估算:

Rta=U,Z入,qsia·l+0.9G

注:桩的长径比小于20时,入,取较小值。

8抗拔静压桩宜选用预应力管桩。抗拔静压管桩的单桩竖 拨承载力除应符合4.3.7条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GB 15193.1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当验算与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静压桩基础水平承载力时 满足下列要求: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