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ZN 2019-13 高速公路土建合同段施工管理指南

ZJ/ZN 2019-13 高速公路土建合同段施工管理指南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40.8K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27686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ZJ/ZN 2019-13 高速公路土建合同段施工管理指南

5.2.4部门设置应满足合同文件的要求,并能保障施工任务的有效完成。 5.2.5应根据投标文件的安排和招标文件的要求,结合施工特点,明确项目经理部的岗位设置,明确 岗位所需要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证书、施工管理的经验和能力及岗位工作要求。

5.3.1管理任务应根据合同文件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合同段拟定的项目管理机构、目标和施工 王务,将施工组织和管理过程中所有的工作任务和内容进行梳理,并按照机构设置对任务进行分解,明 确工作职责和相互关系,减少因工作交叉造成工作任务无人管或多人管的现象, 5.3.2施工任务应按照本指南第6.1节要求进行分解,确定施工队伍设置和班组的配置及进场计划, 明确施工范围、施工标准及其施工班组的数量、能力及技术工人的要求

5. 4. 1 制定制度

按照合同文件要求、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本指南第5.1.4款要求,建立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的管理制 度GB/T 26154-2010 装配机器人 通用技术条件,明确管理程序、管理职责、管理要求、检查、考核和奖惩办法

5.4.2.1管理人员按照本指南第5.2.5款的要求,配置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组织管理人员进场,并 收集进场人员的身份证明、资格证书、职称证书和工作经历等申请材料和原件,说明其知识结构,评价 进场人员知识和能力的满足程度,并签订相应的工作目标责任书。 5.4.2.2劳务人员按照本指南第5.3.2款的要求,设置施工队伍、进行班组配置,按照进场计划组织 进场,评价施工队伍和班组组成人员的合理性和符合性,并签订相应的工作目标责任书。 5.4.2.3接受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检查,从业人员应进行上岗前培训和学习,考核合格后,方能填 写各层次的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的进场报验表,按照JTGG10的要求报监理单位批准。

5. 4. 3 能力提升

5.4.3.1教育从业人员以创建品质工程作为自身信誉和荣誉的价值追求,通过打造品质工程,提升项 自的品牌形象,增强团队核心竞争力, 5.4.3.2建立创新人才激励与保障机制,制定员工培养计划,建设、培养和锻炼一支具备现代工程管 理能力、专业技能、良好职业道德的工程管理和施工作业骨干队伍。 5.4.3.3根据设定员工培养计划和目标,针对岗位要求,明确培训要求,按照以下要求落实考核工作: a)考核的内容: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岗位的工作和创新成绩; b)考核的目标:在顺利完成岗位工作的基础上提升工作质量和能力水平; c)考核的方法:应按项目经理部制定的考核奖惩办法,对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进行月度和年度考

4.3.1教育从业人员以创建品质工程作为自身信誉和荣誉的价值追求,通过打造品质工程,提 的品牌形象,增强团队核心竞争力。 4.3.2建立创新人才激励与保障机制,制定员工培养计划,建设、培养和锻炼一支具备现代工 能力、专业技能、良好职业道德的工程管理和施工作业骨干队伍,

a)考核的内容: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岗位的工作和创新成绩; b)考核的目标:在顺利完成岗位工作的基础上提升工作质量和能力水平 c)考核的方法:应按项目经理部制定的考核奖惩办法,对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进行月

5.4.3.4利用显示屏、宣传窗、标语、标志、标牌等多种渠道,宣扬合同段品质工程内涵,积极培育 以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为核心,以人为本、精益求精、全身心投入为主要特征的品质工程文化。大力弘 扬工匠精神,全员参与品质工程创建活动,形成人人关心品质、人人创造品质、人人分享品质的浓郁的 品质工程文化氛围。

5.5.1应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对本项目经理部的目标设定、检查和考核进行管理。 5.5.2目标内容应包括合同段总体目标、质量安全等专项管理目标及阶段性管理目标。 5.5.3目标内容应满足法律法规规定及合同文件中建设单位设定的目标任务要求。 5.5.4建立完善的实施目标管理的体系,层层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人,制定具体的执行目标任务 方法、步骤和保障措施,检查考核奖惩办法,形成合同段目标管理良性循环机制。

5.6.1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施工合同及建设单位管理性文件的要求,按照本指南第 5.1.4款的要求,制定人员管理、进度、质量、安全、环保、技术、合同、检查等施工管理制度 5.6.2管理制度应按照工作特性、结合项目经理部自身管理特点,对策划、实施、检查和纠正提出具 体的要求,由相关部门起草,项目经理部颁发,并汇编成册,供管理人员及劳务人员使用。

6.1.1所有施工任务、施工条件、施工方法、施工资源的消耗(时间、工人、机械设备、原材料)等 均应来源于过往的有益经验,或试生产成功成果。应体现资源需求的平衡,并考虑项目的特点和当地风 俗习惯并基本可靠。 6.1.2施工单位进场后,应积极主动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地方征迁机构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 联系,熟悉项目管理的基本程序,相互交换如工作的分工、工作节点的时限,现场存在的问题等重要信 息。 6.1.3施工管理大纲内容应覆盖全过程和合同规定的所有工作内容,管理工作的思路应体现工作顺畅 简单但满足风险管理的需要,管理措施应与其风险程度相适应。 6.1.4应进行风险分析,建立质量管理预控机制,安全管理预防机制,进度管理推进机制,成本管理 控制机制等,形成施工管理风险控制系统。

6.1.5以安全、经济、合理、规范的原则,根据项目的需要,按照合同文件及建设单位的标准化建设、 折交(2013)191号《浙江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以及现行技术规范、当地环保的要求, 采用因地制宜、考虑永临结合等形式,进行临时工程总体设计,并与施工任务相匹配

收集本指南第4.1.2条所规定的文件、规范标准,熟悉合同文件、施工图纸及建设单位的制度要求; 梳理出目标任务要求及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的执行标准、工作规范等,

6.2.2现场踏勘、调查

6.2.3.1按照收集的资料,系统梳理对工程实施有影响的地形、地质、气象、水文、民居、文物保护、 环境保护、地质灾害、洪涝,交通、通讯、供电、供水、物资供应、分项工程的数量及其位置所处环境 等方面的情况,根据其对工程实施的影响程度,确定本项目的特点,作为施工组织和控制措施的依据。

6.2.4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讯

6.2.4.1根据合同段施工任务、现场情况、本合同段的施工特点、难点、重点、环境特点以及施工场 地选择布设要求,进行施工场地的周密布设,明确临时用地、“三通一平”需求和机械、材料布设。 6.2.4.2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及施工总体布设情况,进行不少于两个施工组织方案的比较,确定可行性 强、施工干扰少、施工成本低、持续时间短的方案组织施工。

6.2.4.3组织人员对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中施工方法(施工工序、施工工艺、施工工法等)、施 工设备、施工控制进行比较,按照本指南第5.5节确定的目标,选择控制简单、施工效率高、施工质量 可控、施工安全可控的施工技术方案。 5.2.4.4根据本指南第6.2.16.2.3条取得的成果、合同文件及本指南第5.5节确定的目标和本指南第 5.6节形成的制度要求,参考本指南附录B的相关要求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6.2.4.5组织专家评审并修改完善后,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报送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 批。

6.3.1施工合同段管理大纲

重点、质量通病和风险,围绕施工合

难点、重点、质量通病和风险,围绕施工合 司中各项施工任务的完成过程,确定每项主要工作的目标、责任部门、开展时机以及主要工作流程和方 法,编制施工管理大纲,报送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批。 6.3.1.2应按根据本指南第6.3.1.1款的规定,参照本指南附录C的相关要求编制施工管理大纲

6.3.2专项管理计划(或管理方案)

保障目标的实现以及实施风险控制,按照施工管理大纲确定并包含的打造品质(创优、创新)工程 创建计划、平安工地创建计划、环境保护(环保隐惠)与水土保持专项管理实施计划、项目标准化管理 实施计划、美丽班组创建计划等专项管理计划(或管理方案)清单和要求,制定相应的专项管理计划或 方案。

6.3.3施工台账及其他

6.4.1.1根据本指南第6.2.2款的调查结果以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总体施工规划,宜结合当地路 网规划、互通区、服务区、管理中心,并考虑以下因素进行临时场地和道路的总体布局,并向监理单位 办理报批手续 a)临时便道(便桥)应从先期服务于主体工程施工,后续交付当地使用的原则,落实永临结合, 结合当地路网规划进行布设:

设规模、实施方案及说明;临时工程设计包括详细设计、结构计算、内部道路、防排水系统、“ 理、机械设备、设施等,以及详细的施工要求、用电设计、安全标识标牌布设等内容。

6.4.2.1临时工程的详细设计应根据确定的总体设计进行,大型临时工程可采用BIM等技术进行模拟。 6.4.2.2工艺基本实现流程自动化,流程流转顺畅、平衡;现场体现以机械化为主,人工辅助;机械 配置满足工程需要,以自动控制为主;场地不积水,管线均落地,保障雨天施工无阻。 5.4.2.3平面布置应紧凑合理,应考虑施工场地状况及场地主要出人口交通状况,尽量减少施工用地 6.4.2.4合理组织交通运输,保证现场运输道路畅通,尽量减少二次搬运。 6.4.2.5临时设施布置应满足方便施工、安全防火、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的要求,满足施工现场卫生 及安全技术要求和防火规范的要求,实施严格的安全及施工标准,争创国家级安全文明标化工地。 6.4.2.6满足不同阶段、各种专业作业队伍对宿舍、办公场所、材料储存,加工设备布设场地的需要: 6.4.2.7临时便道(便桥)应考虑以下要求: a 根据运输荷载、使用功能、地质水文环境条件及工程需要进行临时便道(便桥)专项设计; b 栈桥等有承载要求的临时工程,应经过详细的验算,并通过专项评审后,方可办理报批手续; 满足工程施工运输和标准化施工的需要,并应考虑到不影响主体工程的桥墩、桥台等结构物布 设; d)明确施工和养护以及拆除的具体措施和标准。

6.4.2.8驻地和三场(厂)站设计考虑以下要

b)驻地和场地应进行给排水系统的设计,遵循总体规划,宜与现场地形、地质、气候、生态条件 和现场调查相结合,与当地排水系统相匹配,合理布局,尽可能做到永临结合,生产废水排放 应先进行沉淀,再进入污水处理系统: c)工地试验室应按照规定标准进行建设,并考虑其废品、废水以及试验测试废液排放的要求; d 依据JGJ46规定,做好详细的电力线路设计,设计方案应包含临时用电备用方案,明确临时用 电建设验收及维护要求; e 场地和驻地排水方案应遵循总体规划,宜与现场地形、地质、气候、生态条件和现场调查相结 合,与当地排水系统相匹配,合理布局,尽可能做到永临结合。 4.2.9临时工程设计可与总体设计一起报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也可分批办理报批手续。

6.4.3.1临时工程设计方案经批准后,应按照自然资源部的规定,及时办理临时用地报批手续。 6.4.3.2按批准的详细设计图组织施工;应根据现场情况,及时优化临时工程设计;质量应满足设计 及工程使用要求;按时完成临时工程的施工,加强保护。 6.4.3.3临时工程施工完成应及时办理报验手续,未经验收不得投入生产和使用,

6. 5. 1现场测量

参与并接收设计移交的控制测量桩、路线控制桩及必要的标志桩等,并按照施工图和勘测规范 展复测工作,形成复测成果报告,报监理单位审批。

6. 5. 2 交底工作

6.5.2.1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系统复核,核查图纸中的差、漏、错,必要时进行现场核 定,对特殊桥梁、长大隧道以及特殊结构物、软土地基处理等重难点工程,应落实有施工经验的技术人 员进行专项复核和核对,并形成施工图纸澄清清单递交设计单位。 6.5.2.2按照建设单位要求,参加设计技术交底,理解施工图设计意图、设计单位对施工图纸澄清清 单的答复,进一步熟悉理解施工图设计。参加工程监督交底,理解工程监督管理要求。 6.5.2.3组织施工技术、安全、质量、进度等交底,使得参加施工的人员知晓工作要求,工作目标 质量、安全、环境、标准化工作的注意事项、危险因素、应急处置方式。 6.5.2.4按照建设单位要求,理清施工用表及上报时间,

6.5.3.2根据划分结果明确每个分项 检验评定标准,并确定其有效性。对 没有施工规范和评定标准的分项工程,用书面形式向监理单位提出问题和相应建议

6.5.4.1进场后应按照分项工程施工过程检测、评定与验收的检验、施工原材料进程和过 验编制试验检测方案,确定试验项目和检测要求,结合施工单位母体试验室授权权限,明确 测项目和外委试验项且。

员,并编制试验检测方案及工地试验室建设方案、环保措施等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监督单位批准 6.5.4.3完成仪器进场、标定以及试验室的验收工作,并向质量监督部门备案。 6.5.4.4对所有拟进场的原材料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方能使用;对混凝土工程,应根据本项目的混凝 土等级进行多种配合比设计及比选,为原材料的选定和组织提供可靠的依据;完成各种标准试验,为工 艺试验检测提供试验标准。 6.5.4.5配合比、标准试验等检测结果应及时报监理单位,并配合监理、(峻)交工检测、质量监督 等单位做好抽检、验证等试验检测工作,

6. 5. 5 复核工程量

5.5.5.1落实人员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计算并确定本合同段施工工程数量,提供施工管理应用。 6.5.5.2按照合同文件的计价规则核算工程量清单数量,形成工程量清单核算成果,报监理单位审批, 6.5.5.3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复核本合同段工程量清单,如有差、漏、错,按要求办理工程变更结 算价请。

6.5.6.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规定, 川及时编制分坝工程所器 工班组、原材科、 机械设备、资金需求等资源配置计划,细化选择方式,投入数量,明确进场时间及管理方式 6.5.6.2按照本指南第6.5.6.1款的结果进行配置,完成施工班组评价、原材料的选择、机械设备的选 型、资金到位、现场准备工作,及时进场到位,并办理相应的报批手续。

6. 5. 7 开工手续

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后,向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递交总体开工申请报告,办理开工手续

a)根据施工总体计划中的施工班组需求计划,做好施工班组配置的策划工作,做好施工班组进出 场计划,计划应明确班组的工作内容、人员组织要求、施工机械等: b) 班组人员需满足“美丽班组创建计划”的要求,即具有身体健康证明、职业病检测证明(必要 时)、年龄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要求以及具备班组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资格证明(必 要时)等要求; C) 综合考虑班组员工的技术等级、实际操作水平、文化水平、年龄等因素,合理地搭配和调剂施 工班组结构,将施工班组人员进行最优组合; d)施工班组进场需完成身份核查、工资卡办理,接受并完成了三级安全教育,按照本指南第7.3.5 款的要求进行了施工项目的技术、安全、质量、进度交底工作; e)宜完成施工班组工作能力的确认,确认方式、方法可根据施工班组完成工作的重要性进行确定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现场作业和完成样品制作等多种方式进行; f)通过进场验收后,向监理单位办理进场报验手续。

7.2. 1.2按照以下要求组织施工班组管理

a)现施工班组标准化管理,开展班前教育等活动,提高施工班组人员质量控制意识、安全生产意 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等主人翁意识,提升施工班组能力水平; b) 加强施工班组建设,建立健全施工班组管理的组织原则和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施工班组管理 工作责任,强化项目经理部对施工班组管理工作的综合指导和支持,实施施工班组工作检查, 落实施工班组考核,完善施工班组标准化管理要求:

美丽班组创建活动,鼓励和支持施工班组人员学习 与业务技能有关的知识,通过对作业过程的剖析,找到作业关键点,根据各关键点“对症下药”, 进行有针对性的对策攻关,从而显著提高质量管控力度,最终达到提高并巩固执行作业标准的 普及率,提高整个施工班组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效益,

7. 2. 2. 1 制定制度

根据合同段建设任务、原材料需求计划制定原材料管理办法,明确原材料的采购(加工)、选择、 进场、检验、入库、保管、领用等管理规定。

7.2.2.2按照以下要求制定采购(加工)计划

a) 根据施工总体计划中的原材料需求计划和原材料采购(加工)策划,做好外购材料的采购计划 自采材料的加工方案; b) 采购计划结合项目经理部管理特点,确定采购(加工)的方案及管理方式,明确原材料的品种、 规格、质量要求、开始时间、月度采购(加工)数量等;在满足建设单位的材料控制要求的基 础上,选择质量稳定和供应能力强的单位; c)自采材料加工方案应包含自采材料的品种、加工规格、质量控制要求和控制方法,需求开始时 间、月度供应数量、备料要求(地点、存放数量和保护)、加工要求(包括母料要求、加工设 备、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要求)

7.2.2.3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外购材料管理

a)按照采购计划中的控制要求进行选择评价,评价合格方可作为采购计划的供货单位、签订合同, 并办理报备手续; b) 按照总体采购计划中的月度计划,按照原材料的特点及使用特性做好材料采购准备,按照季度 施工计划,做好月度采购计划,并按照月度计划实施采购工作,不应采购无证材料; C) 根据原材料品种规格以及相应规范要求,完成原材料的进场检测、外观以及相关参数验收以及 相应质保单的核对等工作,验收合格后按照规定程序向监理单位办理报验手续,报验合格后方 可使用; d 按照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布设存放地点,并按规定进行保管、标识和保护,制定《仓库保管制 度》,《出入库制度》明确材料的验收,入库、领用、盘点、标识、保护等规定,以保证使用 时符合原材料的规定要求,不应使用损坏或变质的原材料; e)按照规范要求频率对外购材料的供应信息进行评价以保证满足完成施工计划的需要。 2.2.4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自加工材料管理:

a)按照自加工材料加工方案,落实自加工材料制作、堆料、备料场地建设,场地建设应符合本指

a)按照自加工材料加工方案,落实自加工材料制作、堆料、备料场地建设,场地建设应符合本指 南第6.4款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加工设备选型,确保满足自加工材料的质量和加工能力的要求, 明确保管和供应要求,确保合格材料用于施工;

b) 制定自加工材料制作、堆放、供应全过程的加工和保管制度,明确加工、保管要求,并在加工 保管过程中进行监控,确保自加工材料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C 班组负责自加工材料的制作生产,确保产量、质量均能符合规范和施工图的要求 d)制定自加工材料制作过程的检测制度,以监控自加工材料的质量情况; e)建立加工用原材料信息系统,实时反应各种原材料进出库及库存信息

7.2.3.1制定制度

按照合同段生产需求制定机械设备管理办法,按照生产设备的种类及其针对性的管理方式,落 设备、生产设备(包含特种设备、计量设备)、检测设备(计量设备和计量用具)等组织及管王

7.2.3. 2设备进出场计划

根据施工总体计划、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合同的要求及投标承诺,编制确定满足符合规定要求 成本合同施工任务的主要生产设备的性能、数量、组织方式以及进出场计划,注明特种设备、计 并向监理单位办理报批手续

7.2.3.3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机械设备管理

根据本指南7.2.3.2要求,选择性能优良、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生产设备,满足施工技术方 案中的性能要求,并具有一定安全保障系数,不应选择淘汰设备; 按照进出场计划中的组织方式,组织机械设备的进场,合理调配,及时沟通与跟踪,保障机械 利用率;根据施工计划及时调整机械设备投入量; 根据机械设备的类型,按照机械设备的管理办法对设备进行进场验收,按规定办理进场手续 下列设备应办理相应手续: 1)主要生产设备进场安装后,应进行现场调试,调试合格向监理单位办理报批手续; 2)特种设备在进场安装调试后,应按照规定进行特种设备检测,检测合格办理报批手续; 3)计量设备应按照规定进行计量设备的标定和校准,合格后办理报批手续。 各项设备应建立安全(检测)操作规程,指定专人进行使用,并按规定进行使用登记,记录使 用情况,实施一人一机,特种设备和计量设备均应在有效期内进行使用,需要持证上岗的设备 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对机械操作手和配合作业人员应进行操作技能的培训交底,以提高安全 操作技能; 根据机械设备的情况,制定维护保养计划,按规定落实维护保养;确定人员进行机械设备的检 查,对机械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维修,保障机械设备的使用完好率: f)落实部门负责对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进行监督检查; g)建立机械设备台账,记录机械设备的特性以及使用、维护、保养情况;建立特种设备台账,记 录特种设备的设备信息、检测、使用等情况;建立计量设备台账,记录计量设备的设备信息、 周期校验情况;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台账,记录特种作业人员的相关信息及证书有效期情况等;

械设备台账,记录机械设备的特性以及使用、维护、保养情况;建立特种设备台账,记 设备的设备信息、检测、使用等情况;建立计量设备台账,记录计量设备的设备信息、 验情况: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台账,记录特种作业人员的相关信息及证书有效期情况等:

h)办理进场报验的设备均需按照规定办理进场手续。

7.3.1图纸解读与管理

7.3.1.1参加施工图设计交底后,应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详细解读并进行有效性管理,当建设单位发放 设计技术联系单,进行施工图变更时,应及时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上进行标识,明确变更的具体位置以及 技术联系单的编号,通知所有使用该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部门及使用人员,确保按照有效的施工图文件落 实施工。 7.3.1.2工程施工前,应对该工程涉及的整体、前后左右有关的工程进行联合分析、详细计算,确保 该工程施工的准确性,发现问题时应向监理单位提出疑问,并提出要求予以澄清、补充、更改或优化建 议。 7.3.1.3跟踪问题的解决,获取通过建设单位审批的设计变化结果后,继续转入施工图的详细解读工 作。

7.3.2专项施工方案:

7.3.3施工工艺、施工要求

7.3.3.1根据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以及其他施工要求,确认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要求满足相关 要求,确认隐患的排查方法和出现问题后所采取措施合理性。 7.3.3.2分析工程从现场准备开始到评定全过程的工艺流程、施工要求、质量通病特点及结合施工规 范、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需要对某个流程的关键参数、性能以及状态进行检查和检测时,应在流程点 位设置检查内容和检测要求,检查内容包括质量、安全、环境保护及其他相关内容。 7.3.3.3工序标准化、质量、安全、环境保护及其他相关内容的检查人员,应具备该项工序工作检查 的能力。

7.3.4施工过程监控

7.3.4.1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以及合同的约定,将本指南第7.5款确定的有关风险管控信息,通过互 联网技术进行采集,并采用规定的、或选择合适的统计技术进行数据分析,设定数据控制阅值,以便于 确定施工过程处于可靠和稳定的状态。 7.3.4.2落实相关人员收集投入信息,实施成本的监控,及时根据造成的损失情况,上报监理单位及 建设单信以利三期的理

3.4.2落实相关人员收集投入信息,实施成本的监控,及时根据造成的损失情况,上报监理单 设单位,以利于后期的处理。

制定施工交底制度,明确技术、质量、安全、环保、标准化等交底流程和要求,将按照本指南第6.5.2 节确定的要求进行施工交底,宜采用形象化、便于接收理解的方式进行,确保施工班组人员、检查和管 理人员明确的工作要求以及自身安全风险、工作注意事项。

根据规定要求,分部工程中任一先施工分项工程准备工作完成后,向监理单位提出该分部工程(或 需要申请开工的分项工程)开工的申请,办理开工报告审批手续,

7.3.7首件(或试验路)

7.3.7.1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以及相关的规定,根据工程的关键程度、难易程度、可控程度进行工程 首件的等级划分,明确工程首件(或试验路)管理要求,编制首件清单,对工程的首件(或试验路)实 施动态管理。

首件的等级划分,明确工程首件(或试验路)管理要求,编制首件清单,对工程的首件(或试验路)实 施动态管理。 7.3.7.2首件(或试验路)实施前,应制定有针对性的首件(或试验路)实施方案,首件(或试验路) 实施方案应明确首件(或试验路)实施的目的、具体验证的内容(工艺流程、操作要点、获取参数等相 关过程信息及其他内容)、具体位置和范围、施工的方式、检测项目及检测要求,以及经批准的施工方 案,并对总结作出相应的安排。

7.3.7.4按照首件(或试验路)管理要求和实施方案,进行首件(或试验路)总结,总结首件(或试 验路)实施过程、取得的成果,评价出现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有效性及措施的合理性,对施工方案、施 工工艺要求,以及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标准化施工等检查要求提出改进建议,形成首件(或试验路) 总结初稿。

7.3.7.4按照首件(或试验路)管理要求和实施方案,进行首件(或试验路)总结,总结首件(或试 验路)实施过程、取得的成果,评价出现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有效性及措施的合理性,对施工方案、施 工工艺要求,以及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标准化施工等检查要求提出改进建议,形成首件(或试验路) 总结初稿。 7.3.7.5按照监理单位要求参加首件(或试验路)总结会议,对首件(或试验路)总结初稿中取得的 成果及建议进行讨论,形成首件(或试验路)总结正式报告,确定切实可行可控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 和操作要点要求以及工艺检查(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标准化及其他)内容和标准,确保在后续正式 施工过程中得到应用

3.7.5按照监理单位要求参加首件(或试验路)总结会议,对首件(或试验路)总结初稿中 果及建议进行讨论,形成首件(或试验路)总结正式报告,确定切实可行可控的施工方案、施工 操作要点要求以及工艺检查(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标准化及其他)内容和标准,确保在后续 工过程中得到应用

7.3.8.1根据项目的特点制定《测量管理方案》,测量方案应包括导线、水准控制网的移交、复测、 计算,中桩恢复及保护桩的设置,临时水准点的设置,横断面复测,以及控制桩的定期复测、分项工程 的测量放样等内容,明确测量等级和测量规程。 7.3.8.2测量仪器应按照计量设备的要求进行管理,建立周期校验台账,及时进行标定和校准。 7.3.8.3应按照测量规程进行测量放样工作,控制网及放样的精度应满足施工规范、评定标准的要求, 放样时应采用不同的基点或不同的方法进行验证,有效避免错误的发生。 7.3.8.4控制网(基准点)布设完成或放样结束后,均应根据规定要求完成相应的资料,办理报验手 实,

7. 3. 9工程实施

7.3.10.1工程施工结束,应按照JTGF80/1进行分项工程的质量检验和评定,评定合格,经监理单位检 查确认转入下个分项工程的施工。 .3.10.2当转入的下个分项工程,不属于本合同施工任务时,在评定合格后,按照建设单位的跨标段 验收移交要求参加分项工程的验收和移交工作

督促分项工程施工、检查、检测人员,按照边工作边记录方式,及时形成完整的工程资料(如隐蔽 工程的照片、视频资料等),报监理单位确认后按档案管理规定归档。

7.3. 12 三微改

7. 3. 13工程计量

落实相关人员,收集计量资料, 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和项目专用 范计量支付要求进行工程数量的计算, 支的按计量后期升展工程计量工作

7. 4. 1进度控制

7.4.1.1应按照以下要求完成总体进度计划

a)根据合同工期的要求和合同段施工任务和现场施工条件,明确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交工 验收和缺陷责任期阶段等的主要工作,关键控制性工程施工顺序,计算各阶段各项主要工作所 需要的施工时间,编制总体进度网络计划 b 总体进度计划应包括《总体进度计划横道图》、《工程管理曲线图》,《劳动力班组需求计划》 《原材料需求计划》、《机械需求计划》、《资金需求计划》以及关键线路、关键节点等计划, 确定年度计划,明确年度工作的工作重点、关键工程、关键节点,设定年度、季度、月度及旬 进度目标。 1.2组织施工协调。成立施工生产协调小组,进行项目经理部、工区以及分包单位之间的内部协 与相邻标段或不同专业施工标段、当地征迁部门、环保监督单位等进行对接协调,明确施工班组、 料、机械设备以及资金等的协调机制,明确调配衔接方式和方法,确保施工按计划有序推进。 1.3完成统计、记录和分析。明确专人负责进度的统计、施工日志、施工台账以及其他施工信息 计、记录和分析,按照各管理单位和各部门的需求提供项目进度数据,分析相关进度计划,提出相 议意见。 1.4实施进度管控。设定总体工程量进度计划、单项工程进度计划、关键线路上的关键工程以及 风险较大项目的偏差阈值。根据施工协调,统计分析建议,采用五级网络计划(总体、年度、季度、 旬)进行趋势热监控管理,及时提出纠偏要求和纠偏对管,实施纠偏工作,直到回到总体进度计划

7.4.1.4实施进度管控。设定总体工程量进度计划、单项工程进度计划、关键线路上的关 确定风险较天项目的偏差國值。根据施工协调,统计分析建议,采用五级网络计划(总体、 月度、旬)进行趋势监控管理,及时提出纠偏要求和纠偏对策,实施纠偏工作,直到回到总 的合理偏差和可控范围。

4.2.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根据项目创建品质工程目标要求,结合施工任务特点、难点、重点 合同文件、建设单位以及相关管理规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确定质量

部门,建立工地试验室,配备专职质检员、试验员,收集质量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理清合 同段各项质量管理要求;落实质量责任登记制度;明确各级质量管理目标,编制施工质量管理细则,签 订质量目标责任书;制定各项质量管理和检查管理办法,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实施质量管理工作,对法 事法规及规范标准要求的落实程度进行分析;建立质量问题及事故应急预防体系,制定应急预防控制方 案,处理质量问题及质量事故。

a)围绕品质工程创建目标和质量专项目标落实人员负责及时收集与本合同承担的施工质量任务 有关的国家、行业、地方以及主管部门发放的质量管理文件、规范、标准,确保遵章执行; b) 根据本施工合同的特点,策划并开展本合同的施工质量管理活动,落实质量责任制,督促施工 班组和检查、检测人员落实工序流程标准化、分项工程首件合格制、出厂合格认可制、三检制, 实施质量巡查,组织质量检查,展开专项行动、质量通病治理等工作,开展QC小组、三微改、 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等活动,进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宣贯,实施过程管理和控制。 4.2.3质量管理人员应具有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专业知识、职称、资格证书、经历,并经质量管理 识的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积极参加各项质量管理活动,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a)按照本指南7.3.7条规定,执行首件工程合格制,落实分项工程首件制度,实施首件工程的策 划、准备、实施、施工过程中数据记录、分析、首件总结等各项工作,首件合格后方可展开分 项工程的施工; b)分项工程应按照首件取得的成果进行施工

混凝主构件预制等构件或半成品加工生产管理,把控成品出厂关,对出厂构件或半成品应配有经监理单 位质量验收的出厂合格证,通过工序检验、过程管控等,保证产品出厂质量;实行从生产到成品(半成 品)出厂的全过程监控,落实每一个环节的检查、认可工作DB64T 485-2007 平原城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技术规程,确保加工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7.4.2.7严格执行“三检制”。做好班组自检、上下工序交接检、质检员专项检查工作,确保分项工 程质量在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

7.4.2.8应按照以下要求落实质量检查和改进

a)抓好部门质量管理工作,开展巡查、专项检查和定期检查等检查活动,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照严 重程度进行等级分类,按照处理快速有效的原则提出不同的处理方式及时进行处理; b) 对严重的问题和经常发生的问题,宜开展QC小组活动,进行排查和原因分析,提出对策措施, 实施改进,促使生产质量稳定提高。 .4.2.9开展专项行动。按照质量活动的策划,根据不同气候、施工情况以及重点、难点工作,针对

7.4.2.9开展专项行动。按照质量活动的策划,根据不同气候、施工情况以及重点、难点工作,针对 顶目施工现状、分项工程特点,开展质量专项行动,提升分项工程质量,巩固质量管理成果,强化过程 质量控制,提升精细化施工水平。

7.4.2.9开展专项行动。按照质量活动的策划,根据不同气候、施工情况以及重点、难点工作,针对

7.4.2.10开展质量通病治理。分析本项目可能发生的质量通病和常见的质量问题,组织分项工程质量 的检查,检查质量通病治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有效性,进一步落实质量通病治理的措施。 7.4.2.11开展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从施工难点和管理难点出发,以QC小组、工法、课题研究等形式, 组织人员按照相应活动规则,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技术难点。 7.4.2.12质量培训和技术交流。定期组织质量管理人员和生产施工人员开展培训教育,必要时邀请专 家对不同层次的质量管理人员和生产施工人员进行专题培训;每月组织各科室专业人员轮流讲课,相互 学习和提高;组织或参加项目间相互学习和交流活动;参加地方主管部门组织的现场会,必要时主动到 业务类似的其他先进企业进行交流培训学习;采用合理方式激发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的解决问题能力; 抓首件、树典型、立标杆,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本合同段整体质量。

7.4. 3 安全管理

7.4.3.1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结合施工任务特点、重点和难点,按照合同文件、建设单位要求以 及相关管理规定,建立施工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等管理体系,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 确定安全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安全员,收集安全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理清合同段内各项安 全管理要求;明确各级安全管理目标及文明工地建设要求,编制安全施工管理细则及操作规程,签订安 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制定各项安全管理和检查管理制度,编制安全专项技术方案;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和 验查工作,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惠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NY/T 2367-2013 土壤凋萎含水量的测定 生物法,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开展安全教 育及相应的安全活动;对法律法规要求的执行程度进行检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建立安全事故 应急预防体系,进行应急预案管理;建立安全事故管理制度,加强事故教育,按规定处理安全事故;按 规定使用安全生产经费

7.4.3.2应按以下要求进行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