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15-98-2019 建筑施工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DBJ/T15-98-2019 建筑施工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J/T15-98-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3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24595
VIP资源

DBJ/T15-98-2019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J/T15-98-2019 建筑施工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要构配件的制作质量及允许公差要求

4.1.1作用于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上的荷载,可分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两类。 4.1.2模板支撑架的永久荷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通常包含下列内容: 1模板自重,包括:模板和模板支承梁的自重; 2模板架体结构自重,包括:立杆、水平杆、水平钢龙骨、可调螺杆、剪刀撑等; 3防护设施自重,如:护栏、安全网等; 4作用在模板上的新浇筑混凝土和钢筋自重。 4.1.3模板支撑架的可变荷载可分为下列荷载: 1施工作业人员、施工设备等施工荷载; 2泵送混凝土或不均匀堆载等未预见因素产生的水平荷载; 3风荷载。 4.1.4脚手架的永久荷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通常包含下列内容: 1脚手架架体结构自重,包括:立杆、水平杆、剪刀撑等; 2其他构配件与防护设施自重,如:脚手板、挡脚板、护栏 安全网等。 4.1.5脚手架的可变荷载可分为下列荷载: 1施工作业人员、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施工荷载; 2风荷载。

4.2.1模板支撑架永久荷载标准值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及架体结构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支模方案确定DB33T 2142-2018 风暴潮灾害重点防御区划定技术导则,对有梁楼板及无梁楼板的模板及架体结构 自重标准值可按表 4.2.1 采用:

模板及架体结构直重标准

2模板支撑架的防护设施自重应按本规程第4.2.2条中第2~4款采用; 3新浇筑混凝土结构自重(包括混凝土和钢筋)标准值,对普通梁钢筋混凝土自重可采用 25.5kN/m3,对普通板钢筋混凝土自重可采用25.1kN/m3,对特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根据实际情况 确定。 4.2.2脚手架永久荷载标准值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脚手架架体结构自重标准值应按其搭设尺寸确定; 2木脚手板、冲压钢脚手板、竹片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及挂扣钢脚手板自重标准值宜按表 4.2.2取用:

表4.2.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

注:1Φ为挡风系数,Φ=1.2A./A,其中A,为挡风面积(m²),Aw为迎风面积(m²); 2当采用密目安全网全封闭时,取Φ=0.8,μ最大值取1.0;

4.3.1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设计应根据止常 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 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组合,并应取各自最不利的荷载组合进行设计。 4.3.2模板支撑架、脚手架结构及构配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按下列规定采用荷载的基本组 合:

4.3.4荷载分项系数取值应符合表4.3.4的规

4.3.4荷载分项系数取值应符合表4.3.4的规定

表4.3.4荷载分项系数

5.1.1结构设计应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 准》GB51210、《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钢 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及《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采 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5.1.2模板支撑架和脚手架应进行下列设计计算: 1纵横水平杆、水平钢龙骨等受力构件的承载力和变形、套扣式节点的抗剪承载力计算; 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3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计算; 4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5.1.3计算构件的承载力、稳定性与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荷载分项系数按本规 程第4.3.4条执行。 5.1.4验算变形(挠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荷载分项系数按本规程第4.3.4条执行。 5.1.5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应按表5.1.5采用

5.1.1结构设计应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 准》GB51210、《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钢 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及《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采 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O #加

表5.1.5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N/mm)

表5.1.6水平杆端接头、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

5.1.6水平杆端接头、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kN

7受弯构件的挠度不应超过表5.1.7中规定的容

表5.1.7受弯构件的容许挠度

注:1为受弯构件跨度!

5.1.8模板支撑架立杆长细比不应大于150,脚手架立杆长细比不应大于210,其他杆件中的受压杆 件长细比不应大于250,受拉杆件长细比不应大于350。 5.1.9脚手架结构设计应根据脚手架种类、搭设高度和荷载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脚手架安全等级的 划分应符合表5.1.9的规定,

表5.1.9脚手架的安全等级

5.2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5.3.1支撑架单立杆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N = YZNGk +YoV.ZNok

式中: N 立杆轴向力设计值(N); ENGk 模板及架体自重、新浇筑混凝土自重与钢筋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N); ZNok 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与风荷载标 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N);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根据本规程第4.3.4条取值: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根据本规程第4.3.4条取值: 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当考虑风荷载组合时,宜取。≥0.9;当不考虑风荷载 组合时,V。=1.0。 撑架单立杆计算长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Z. = h'+ 2d

5.3.3立杆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1.按本规程第5.3.2条的规定计算

i截面回转半径(mm),按表5.3.3取值

表5.3.3截面几何特性

套扣式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

式中:F—作用在套扣式节点上的竖向集中力设计值(kN); 5.3.5当用水平钢龙骨作为梁底模支撑横梁或纵梁使用时,其抗弯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中:M一根据梁模板自重、钢筋混凝土重量及施工荷载计算的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N· W一一截面模量(mm3),常用水平钢龙骨的截面形状及几何特性见本规程附录B: f一一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²),按表5.1.5取值。 3.6纵横向水平杆和作为梁底模支撑横梁或纵梁的水平钢龙骨的挠度应符合下式规定:

中:V一—根据梁模板自重、钢筋混凝土重量及施工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跨中最大挠度 []——容许挠度,按表5.1.7取值。 3.7纵横向水平杆和水平钢龙骨均按简支梁计算,

式中:V一—根据梁模板自重、钢筋混凝土重量及 []——容许挠度,按表5.1.7取值。 5.3.7纵横向水平杆和水平钢龙骨均按简支梁计算

N=YG (NGIk + NG2k)+YQV.ZNok

式中: NGIK 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力(N); NG2K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力(N): ENok 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N),内外立杆可按一纵距(跨)内施工荷载总和 的1/2取值。 2立杆计算长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h一一脚手架水平杆竖向最大步距(mm);

表5.4.4脚手架立杆计算长度系数

5.4.5组合风荷载时,单立杆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立杆轴向力设计值:

3立杆段风荷载作用弯矩设计值:

式中:L,—连墙件水平间距(mm); H.——连墙件竖向间距(mm)

6.1.1模板支撑架的立杆纵距、横距和步距应根据施工方案按计算确定,并根据支撑架的搭设高度选 配立杆及可调托座或可调螺杆。 6.1.2对于同一个满堂模板支撑架的搭设单元,其立杆的纵距、横距应与水平杆的长度相匹配,在个 别立杆间距与水平杆长度不匹配的跨间,宜采用可调水平杆搭设,或采用水平钢管和扣件将该跨间 的立杆以及其两侧各不少于一个跨距的立杆连接成整体。 6.1.3立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根立杆底部宜设置可调底座或垫板: 2立杆应采用连接套管连接,在同一水平高度内相邻立杆连接位置宜错开,错开高度不宜小于 600mm; 3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应综合考虑配架组合或采用分区搭设 6.1.4搭设高度不大于5m的模板支撑架,当高宽比大于2小于3且与周边建筑结构无可靠拉结时 应在架体外周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图6.1.4),剪刀撑的宽度为3m~5m,在架体上部设置 道连续水平剪刀撑:

图6.1.4剪刀撑设置立面示意图 1一竖向剪刀撑:2一水平剪刀撑

图6.1.6剪刀撑设置立面示意图

6.1.7架体的高宽比大于3和高度8m及以上的模板支撑架,除应符合以上相关各条规定外,还应在 架体的四周和内部与建筑结构进行刚性连接,连接构件的水平间距宜为6m~9m,竖向间距宜为 3m~4m。在无建筑结构构件进行连接时,应在架体四周采用钢丝绳张拉固定等措施。 6.1.8支撑架的竖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应与支撑架同步搭设,竖向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为 45°~60°,水平剪刀撑与支撑架纵向或横向夹角应为45°~60°。 6.1.9剪刀撑可采用扣件式钢管剪刀撑或套扣式撑杆剪刀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扣件式钢管剪刀撑时,钢管接长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

5.2.1双排脚手架一段搭设的高度不宜超过50m,高度超高50m时,应采用分段搭设等措施。 5.2.2脚手架立杆的长度和连接应符合本规程第6.1.3条的规定。 6.2.3脚手架的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高度小于24m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两端、转角及中间间隔不超过15m的立面上,各设置

6.2.3脚手架的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2高度在24m及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全立面设置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 3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扣件式钢管横向斜撑; 4剪刀撑可采用扣件式钢管剪刀撑或套扣式撑杆剪刀撑:

SH/T 1785-2015 工业用异戊烯一立杆:2一水平杆:3一扣件钢管剪刀撑:4一斜撑杆剪刀撑

1)采用扣件式钢管剪刀撑时,钢管的接长应符合本规程第6.1.9条第1款的相关规定,应用旋 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2)采用套扣式撑杆剪刀撑时,竖向剪刀撑的搭设应符合本规程第6.1.9条第2款竖向斜撑杆搭 设的相关规定

6.2.4连墙件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3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搭设连墙件时应采取防倾覆措施。当搭设抛撑时,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 并用旋转扣件固定在脚手架上,与地面倾角应在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 4架体高度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 6.2.5上人斜道的搭设间距及高度应按计算确定,其形式及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度不大于6m的脚手架宜采用一字形梯道;高度大于6m的脚手架,宜采用之字形梯道,梯 道宽度不宜小于600mm; 2梯道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应小于梯道的宽度:

(c)套扣式挑空一根立杆

图6.2.7门洞处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架

6型钢悬挑梁悬挑端应设置能使脚手架立杆与钢梁可靠固定的定位点,定位点离悬挑梁端部 小于100mm 7悬挑梁间距应按悬挑架架体立杆纵距设置,每一纵距设置一根,原则上不超过两个纵距

8悬挑架的外立面剪刀撑应自下而上连续设置,横向斜撑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6.2.3条的规定。 9连墙件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6.2.4条的规定。 6.2.9型钢悬挑梁处建筑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锚固位置设置在楼板上时,楼板的厚度不宜小于120mm。如果楼板的厚度小于120mm应采 取加固措施。 2对型钢悬挑梁下建筑结构的混凝土梁(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的规定进行承载力验算,当不满足要求时NY/T 1325-2015 绿色食品 芽苗类蔬菜,应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

7.1.1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施工前应根据施工对象、地基承载力、搭设高度等情况,编制专项施工方 案。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V 1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设计: 3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4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 5计算书、相关施工图及节点详图; 6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架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急救援预案、监测监控措施; 7质量保证措施、季节性施工措施; XXV 8工程项目部相关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信息。 7.1.2搭设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搭设前 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对搭设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作业交底。 7.1.3应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构配件进行验收,使用前应对其外观进行检查, 并应核验其检验报告以及出厂合格证,严禁使用不合格的产品,使用前应对其质量进行复检。 7.1.4经验收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码放,并标挂数量规格铭牌备用。构配件堆放场地排 水应畅通,无积水。 7.1.5当采用预埋方式设置脚手架连墙件时,应提前与设计协商,并应确保预埋件在混凝土浇筑前埋 入。 7.1.6支撑架不宜支撑在坡面上。 7.1.7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的构造应符合本规程第6章的有关规定。 7.2地基与基础 7.2.1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搭设场地必须坚实、平整,排水措施得当。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的地基与 基础必须结合搭设场地条件综合考虑架体承担荷载、搭设高度的情况,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 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同时应满足本规程第5.2节的地基承载力验算的要 求。 7.2.2直接支承在土体上的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立杆底部应设置可调底座,土体应采取压实、铺设 块石或浇筑混凝土垫层等加固措施防止不均匀沉陷,也可在立杆底部垫设垫板。 7.2.3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在地基基础验收合格后方可搭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