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5 重庆融侨大道螺旋桥工程预应力施工方案

0085 重庆融侨大道螺旋桥工程预应力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12 MB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0085 重庆融侨大道螺旋桥工程预应力施工方案

特快硬高强水泥(封锚用)

细钢丝、胶带纸、海绵等

注:①表中材料数量未计损耗,钢绞线实际采购应考虑直径变化造成的重量变化。

②表中为按每根波纹管6m,接头管长度300mm计算的接头管数量,如实际长度有变化接头管数量应随之变化。

第二部分 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③锚具数量应考虑试验用数量的增加部分。

钢绞线在订货时除应考虑生产厂家的质量和信誉外,还应与本工程采用的锚具相匹配,定购钢绞线的实际强度不得高出一个强度等级(2000MPa)。

本工程选用江西新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产品。

钢绞线进场时应附产品质量证明书,每盘上挂标牌,分批堆放,并采用适当的防雨防潮措施,防止锈蚀。

钢绞线在开盘使用时应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纹、机械损伤和其他标准规定不允许有的缺陷。

钢绞线使用前应根据GB/T5224标准的要求进行屈服强度、极限强度、硬度、弹性模量、极限延伸值、截面面积等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使用。

波纹管进场时应有质量证明书,并对每根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外形尺寸、表面质量,不得有标准规定不允许有的缺陷。

波纹管随进随用,存放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

波纹管的性能检测项目包括抵抗集中荷载试验,抵抗均布荷载试验,竖向抗渗试验,弯曲抗渗试验和轴向拉伸试验等。本工程预应力成孔材料对预应力施工顺利与否起着重要作用,具体检测项目和检测频率在与业主、监理单位协商后确定。

为保证施工的顺利和设备的配套,方便管理,本工程采用柳州威尔姆预应力有限公司的VLM锚具。

锚具进场时应附有产品质量证明书,核对锚固性能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等,应设置专用库房,分类堆放,并有可靠防护措施。

预应力孔道灌浆采用素水泥浆压注,要求浆体强度等级不得低于结构自身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所以本工程采用R42.5水泥,要求水灰比不大于0.4,不得渗入各种氯盐,可渗入一定比例的减水剂和1/10000铝粉膨胀剂,以增加孔道压浆的密实性。具体配合比根据试验比选确定。水泥浆应进行泌水、膨胀和流动度试验,水泥浆试件28天强度不得低于结构自身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1.计算消化有关设计参数,编制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报审。

2.组建施工班组,进行进场教育。

帆布手套、胶手套、口罩

活动扳手、固定扳手、内六角扳手、钳子、螺钉旋具等工具

4.做好施工现场和临时设施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项目施工队办公场地及布置、施工人员生活住房、材料(钢绞线、波纹管、锚具等)堆放库房、下料场地清理、张拉施工承力架等。

5.准备各种施工记录表格。

6.千斤顶等计量设备的检定,根据检定报告进行张拉控制应力与油压读数换算。

1.泌水率和膨胀率试验

业主、监理、设计共同确定

7、进行孔道摩阻测试,并将试验数据报设计,对预应力筋伸长量及应力状态进行复算。摩阻测试委托有检测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

8、进行安全交底,技术交底。

全桥总体预应力张拉顺序

3.1.2张拉顺序说明

(1)预应力张拉顺序根据设计图确定,未指明张拉顺序的根据两端对称、先张拉靠近截面形心、尽可能不使混凝土产生过大拉应力的原则,并考虑作业效率而确定。

(2)本工程总的张拉顺序为先盖梁一半→中横隔梁一半→本跨全部箱梁(包括内幅和外幅)的一半→盖梁剩余部分→中横隔梁剩余部分→箱梁剩余部分。

(3)盖梁的首批张拉必须在箱梁混凝土施工完后才能进行,因相互独立,盖梁与盖梁之间不分顺序,视张拉作业效率而定。

(4)联跨与联跨之间,张拉不分顺序外墙挤塑板保温施工方案,每联跨的内幅桥与外幅桥之间,先外幅后内幅。

(5)联跨与联跨之间接合处的盖梁必须等该盖梁上两联跨箱梁都进行完第一批张拉后才能进行剩余束的张拉。

(6)每联跨之间盖梁的二次张拉按照由箱梁中心往外的顺序进行,比如0~4号联跨上层盖梁的二次张拉顺序为:2号墩盖梁→3号墩盖梁→1号墩盖梁;0号和4号墩盖梁则需等4~13号跨和7~0号跨都进行完第一次张拉后则能进行剩余束张拉。

本工程0号上层(下层为地梁DL1)、1~5号为双层GL1盖梁;6号为双层GL2盖梁,7、8、9、10号为单层GL1盖梁。GL1盖梁高度3m,长度25.3m,宽度3m,全桥设计GL1盖梁15根。GL2盖梁高度3m,长度27.123m,宽度3m,全桥设计GL2盖梁共2根。

320国道落马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2.1盖梁设计参数

3.2.2盖梁预应力参数

3.2.3盖梁钢束几何要素和布管坐标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