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KP-I型框架式多功能液压爬架施工方案

GKP-I型框架式多功能液压爬架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26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GKP-I型框架式多功能液压爬架施工方案

⑷扣件应符合现行《钢管脚手架扣件》(JGJ22)的规定;

⑸安全围护材料及其他辅助材料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5.2.4准备必要的电工工具、机械工具和机电设备并检查其是否合格,限载控制系统的传感器等在每一个单体工程使用前均应进行标定。

5.2.5液压爬架安装与拆除时需要施工塔吊配合时国际会展中心土石方及围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核验塔吊的施工技术参数是否满足需要。

主框架整体组装→主框架安装调整→架体搭设→铺脚手板、安全网封闭→安装液压提升装置→检查验收投入使用

5.4架体的安装与搭设

5.4.1爬架安装搭设前,应核验工程结构施工时留设的预留螺栓孔或预埋件的平面位置、标高和预留螺栓孔的孔径、垂直度等,还应该核实预留螺栓孔或预埋件处砼的强度等级。预留螺栓孔或预埋件的中心位置偏差应小于15mm,预留孔孔径最大值与螺栓直径的差值应小于5mm,预留孔应垂直于结构外表面。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合理可行的补救措施。

5.4.2爬架安装搭设前,应设置安全可靠的安装平台来承受安装时的竖向荷载。安装平台上应设有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平台水平精度应满足架体安装精度要求,任意两点间的高差最大值不应大于20mm。

5.4.3主框架的搭设:

5.4.3.1用垫木把主框架下节、中节和上节垫平,穿好螺栓(M16×50、M16×80),垫圈,并紧固所有螺栓。注意:拼接时要把每两节之间的导轨及方钢主肢找正对齐。

5.4.3.2把导向装置从主框架上节的导轨滑进去至中节。注意:导向装置辊轮及辊轮轴要加润滑油;辊轮轴要加平垫、弹垫,并紧固。

5.4.3.3把下支座(固定附着支承构造)固定在下节连接位置上,并紧固。

5.4.3.4把上支座,定在导向装置的连接位置上,并紧固。

5.4.3.5用8#铁丝固定上支座,保证上、下支座间距约为标准层层高。

5.4.3.6主框架拼接、组装完毕后,检查是否合格。质量要求:上、中、下三节各连接部位的主肢要对齐,不能错位;各处螺栓均达到标准扭紧力。

5.4.4主框架的吊装:

5.4.4.1用起重设备把拼接好的单榀主框架吊起,吊点设在上部1/3位置上。

5.4.4.2把上支座(滑动支承构造)安装固定在二层的预留孔位置上,用专用T型螺栓及专用平垫铁紧固。注意:紧固时,专用紧固扳手须加加力杆。紧固后,把铁丝松开。

5.4.4.3把下支座(固定附着支承构造)安装固定在首层的预留孔位置上,用专用T型螺栓及专用平垫铁紧固。

5.4.4.4调整铅垂度(要求:预留孔预埋左右偏差不超过10mm)和水平位置,并按规定扭力紧固穿墙螺栓。单榀主框架安装完毕,可以指挥摘钩。

5.4.5架体架的搭设:

5.4.5.1脚手杆采用Φ48×3.5的焊接钢管,其化学成份及机械性能应符合《普通碳素钢技术条件》(GB700—88)的规定。不得使用严重锈蚀或变形的钢管。

5.4.5.2扣件应符合《可锻铸铁系类及技术规定》(GB978—67)的规定,机械性能不低于KT33—8的可锻铸铁制造。扣件附件采用的材料应符合《普通碳素钢技术条件》(GB700—88)中A3的规定。螺纹应符合《普通螺纹》(GB196—81)的规定。垫圈应符合(GB95—86—85)的规定。

5.4.5.3扣件与钢管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保证良好接触面。

5.4.5.4扣件不得有裂纹、气孔、砂眼、锈蚀及其它影响使用的缺陷。

5.4.5.5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两旋转面间隙不小于1mm。

5.4.5.6立杆纵距≤1500mm,立杆轴向最大偏差应小于200mm,相邻立杆接头不应在同一步架内。

5.4.5.7外侧大横杆步距900mm,内侧大横杆步距1800mm,上下横杆接头应布置在不同立杆纵矩内。最下层大横杆搭设时应起拱30~50mm。

5.4.5.8小横杆贴近立杆布置,搭于大横杆之上。外侧伸出立杆100mm,内侧伸出立杆100~400mm。内侧悬臂端可铺脚手板。

5.4.5.9架体外侧必须搭设两道剪刀撑,倾角45~60°,架体内侧应搭设一道剪刀撑。剪刀撑应与所有立杆进行连接。

5.4.5.10架体内可以搭设马道,但具体搭设事宜必须和厂家协商后方可进行搭设。

5.4.5.11脚手板最多可以铺设四层,最下层脚手板距离外墙不超过100mm或用翻板封闭。

5.4.5.12架体内水平向应有二道以上大眼网与墙体进行密封性连接;架体底部应有大眼和密眼网双层网进行兜底并封闭;架体外侧应有密眼网进行封闭式围护,围护时要保证横平竖直,应有尽可能多的点与架体进行连接。

5.4.5.13在框架结构部位架体脚手架搭设时,考虑到拆除和紧固底部螺栓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在底部桁架内侧沿垂直方向搭设单排脚手架,并按装安全网。

5.4.6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底部支撑桁架与竖向主框架的安装偏差。底部支撑桁架相邻二机位处的高差应小于20mm;相邻两榀竖向主框架的水平高差应小于20mm;竖向主框架的垂直偏差小于3‰;若有竖向导轨,则导轨垂直偏差应小于2‰。

5.4.7安装过程中架体与工程结构间应采取可靠的临时水平拉撑措施。确保架体稳定。

5.4.8扣件式脚手杆件搭设的架体,搭设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5.4.9扣件螺栓螺母的预紧力矩应控制在40~50N.m范围内。

5.4.10作业层与安全围护设施的搭设应满足设计与使用要求。

5.4.11架体搭设的整体垂直偏差应小于4‰,底部任意二点间的水平高差不大于50mm。

5.4.12爬架应设置必要的消防措施。

5.4.13爬架马道搭设说明:

①架体活载为2KN/㎡,载重量不得超过2.5吨。

②搭设要求:马道搭设在15~17/A轴及1~3/A轴阳台位置,除增设马道平台、斜马道、扶手、防护板外,立杆、大横杆、剪刀撑等搭设与其它爬架搭设相同。

1)此马道为平行单跑马道,共搭设两层。

2)爬架在提升时,不得在上面行人和施工,待提升固定并维护好后,方可在上面行人和施工。

5.4.14爬架无法达到的地方,需搭设平台架。位置在8~10/A~C轴、8~10/N~Q轴、15~17/H~N轴及1~3/H~N轴间。(见附图8)

①平台架采用外径48㎜,壁厚3.5㎜的钢管,平台面满铺跳板;大眼网和密目网。严禁使用有锈蚀、变形、裂缝的钢管,扣件应使用经国家批准有出厂合格证明的产品,平台板采用50㎜厚的跳板。

②平台架搭设方法:(见附图9)

1)靠墙一侧立杆间距为1.2m,小横杆间距1.0m,在外侧的立杆间距1.5m居中,两侧大横杆距墙250mm。

2)大横杆设在小横杆之上,在立杆的内侧,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

3)小横杆设在结构墙预留洞内,预留洞距楼面200mm,间距1.0m。

4)在阳台处用2根12号槽钢,铺设长度与小横杆相等。槽钢两端垫100×100mm的木枋,槽钢与小横杆同一水平面。

5)北侧凹槽平台由于有电箱及电焊机,需在上层平台搭设1.2m高的护拦栏杆,四周挂密目网封闭;东、西、南侧不设1.2m护栏。

6)上下平台满铺跳板,四周设维护挡板,下层平台挂大眼网和密目网用铅丝与横杆绑扎牢固。

2)严禁随意拆除平台上的扣件、钢管、密目网等防护措施;

3)定期派人对平台进行检查及维护;

4)如与其它施工工种发生冲突,必须经安全部门批准,方可拆除;

5)提升平台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穿防滑的鞋子,系牢安全带。

5.5.1架体搭设完毕后,应自行对下列项目进行调试与检验,调试与检验情况应作详细的书面记录:

①架体结构中采用扣件式脚手杆件搭设的部分,应对扣件拧紧质量按50%的比例进行抽查,合格率应达到100%;

②对所有螺纹连接处进行全数检查;

③进行架体提升试验,检查升降动力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④整体式附着升降脚手架按机位数30%的比例进行超载与失载实验,具体作法为:架体按厂家现场技术人员规定的标准搭设合格后,在跳板上加约三吨重的钢筋或其它重物作为荷载,带载静置三小时,检查爬架各部结构,若无变形或其它不正常形变,则证明爬架各部搭设合格,同时检验同步及限载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⑤对防坠装置制动可靠性进行检验;

⑥其他必须的检验调试项目。

5.5.2架体调试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1一般规定及要求:爬架的使用应遵守本《规程》及国家、地方相应规范、标准等,若本规程与国家、地方相应规范、标准等矛盾,应以国家、地方相应规范标准为主。

6.2施工(使用)准备:

6.2.1提升上支座:以主框架上部的三角挂架为吊点,使用3t的手拉葫芦把上支座提升一个标准层。当上支座固定位置的砼强度标号达到C15以上时即可对架体进行提升。

6.2.2爬架提升前的准备与检查:由安全技术负责人对爬架提升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位,并记录和签字。按分工清除架体上的活荷载、杂物与建筑的连接物、障碍物,安装液压升降装置,接通电源,空载试验,准备操作工具,专用扳手、手锤、千斤顶、撬棍等。

提升防倾支座并固定→提升防坠支座并固定→调整防坠装置→提升承重支座并固定→调整液压升降装置→拆除障碍物→提升架体→固定升降承重支座锁销→固定防坠支座→重复下一次升降程序.

6.4.1升降前应均匀预紧机位,以避免预紧引起机位过大超载。

6.4.2在完成下列项目检查后方能发布升降令,检查情况应作详细的书面记录:

①附着支撑结构附着处混凝土实际强度已达到脚手架设计要求;

②所有螺纹连接处螺母已拧紧;

③应撤去的施工活荷载已撤离完毕;

④所有障碍物已拆除,所有不必要的约束已解除;

⑤液压升降系统能正常运行;

⑥所有相关人员已到位,无关人员已全部撤离;

⑦所有预留螺栓孔洞或预埋件符合要求;

⑧所有防坠装置功能正常;

⑨所有安全措施已落实;

⑩其他必要的检查项目。

6.4.3升降过程中必须统一指挥,指令规范,并应配备必要的巡视人员。

6.4.4架体操作的人员组织:以单跨提升或分片整体提升分别作为一个作业组,作到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下设组长1名,负责全面指挥;泵站操作人员1名,负责液压装置管理、操作、调试、保养的全部责任;液压缸升降过程中切换高强锁销,每缸一人,负责升降中主框架的监护,不得随意更换锁销或代用。在一个工程中,根据工期要求,可组织几个作业组各自同时对架体进行提升。作业组完成1跨架体的提升的时间约为30分钟。

6.4.5.1安装顶块锁销,调整油缸活塞上下动作,可单缸分别升降动作。用顶块锁销把升降顶块固定在导轨内侧相应的孔内,锁销要安装到位。荷载升缸,使架体自重作用在油缸上靠油缸的安全锁把油塞杆锁住。

6.4.5.3荷载升缸-提升架体-安装架体锁销-收缸使架体锁销承重架体-拆除顶快锁销。

6.4.5.4空程收缸-安装顶快锁销-升缸使活塞杆顶住架体-拆除架体锁销。

6.4.5.5荷载升缸-提升架体(行程450mm)-安装架体锁销,以此循环进行升缸、收缸动作使架体每次升降450mm,达到爬架升降1个标准层的目的。

6.4.5.6爬架降落方法与架体提升一样,只是升缸是空程,收缸是承受架体荷载,使架体降落到一个标准层。

6.4.6升降过程中,若出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止升降进行检查,彻底查明原因、消除故障后方能继续升降。每一次异常情况均应作详细的书面记录。

6.4.7整体式液压爬架升降过程中由于升降动力不同步引起超载或失载过度时,应通过点控予以调整。

6.4.8整体式液压爬架和邻近塔吊、施工电梯的单片式液压爬架进行升降作业时,塔吊、施工电梯等设备应暂停使用。

6.4.9升降到位后,爬架必须及时予以固定。在没有完成固定工作且未办妥交付使用前,爬架操作人员不得交班或下班。

6.4.10爬架升降后的检查验收:

6.4.10.1检查拆装后的螺栓螺母是否真正按扭矩拧到位,检查是否有该装的螺栓没有装上;架体上拆除的临时脚手杆及与建筑的连接杆要按规定搭接的,检查脚手杆、安全网是否按规定围护好。

6.4.10.2架体提升后,要由爬架施工负责人组织对架体各部位进行认真的检查验收,每跨架体都要有检查记录,存在问题必须立即整改。检查合格达到使用要求后由爬架施工负责人写出书面报告,爬架方可投入下一步使用。

6.4.11爬架使用注意事项:

6.4.11.1爬架不得超载使用,不得使用体积较小而重量过重的集中荷载,如设置装有砼养护用水的水槽;集中堆放大模板等。

6.4.11.2爬架只能作为施工人员的操作维护架,不得作为外墙模板支模架。

6.4.11.3禁止下列违章作业:任意拆除脚手架部件和穿墙螺栓;起吊构件时碰撞或扯动脚手架;在脚手架上拉结吊装缆绳,在脚手架上安装卸料平台;在脚手架上推车;利用脚手架吊重物。

6.4.11.4爬架穿墙螺栓扭矩不得小于700~800Nm。检测方法:两成年劳力靠自身重量以1.5米力矩加力紧固螺栓,拧紧为止。

6.5作业过程中的检查保养

6.5.1施工期间,每次浇注完砼后,必须将导向架滑轮表面的杂物及时清除,以便导轨自由上下。

6.5.2工程竣工后,应将爬架所有零部件表面导物清除干净,重新刷漆。将已损坏的零件重新更换,以待新工程继续使用。

6.5.3有关液压提升装置的维修与保养,参见《爬架液压系统使用说明书》。

6.5.4施工期间,定期对架体及爬架连接螺栓进行检查,如发现连接螺栓脱扣或架体变形现象,应及时处理。

6.5.5每次提升,使用前都必须对穿墙螺栓进行严格检查,如发现裂纹或螺纹损环现象,必须予以更换。

6.5.6穿墙螺栓正常使用一个单位工程后应进行更换。

6.5.7对架体上的杂物要及时清理。

6.5.8当提升工作结束后,液压提升装置应立即拆除并妥善保管。

7.1现场需搭设安装平台,安装平台必须能承受爬架安装时的竖向荷载且必须设有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平台的水平精度应满足架体安装精度要求,任意两点间的高差最大值不应大于20mm。

7.2穿墙螺栓预留孔的中心偏差应小于15mm。

7.3工程结构施工时,应保证梁、柱、剪力墙等的模板及支撑与爬架内排立杆之间有不小于300mm的间隙,以免影响爬架升降,在支模过程中,不得将爬架作为支撑架。

7.4施工活荷载应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使用工况下3×2KN/M2或2×3KN/M2;升降工况下0.5KN/M2,且不允许使用动荷载。

7.5预留爬架与建筑结构正式避雷引下线的连接位置,每层均必须留设不少于四处,爬架厂家负责爬架各架体之间的具体连接。

7.6其他未详之处,按国家、地方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及规定执行。

8.1.1首先制定拆除方案:方案分空中拆除与地面拆除两种,具体情况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而定。

8.1.2拆除人员需配戴“三宝”,在拆除区域设立标志,警戒线及安检员。

8.1.3检查爬架各部情况,如有异常需妥善处理后方可拆除。

8.1.4由上至下顺序拆除横杆、立杆及斜杆,超长临边斜杆,最后拆下前应绑上防坠绳。严禁上、下同时拆除。

8.2.1组织现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安全员等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拆除顺序、安全保护措施、特殊构件的拆除方法。

8.2.2现场总指挥、安全员及班组长要明确分工,职责分明,到岗到位,认真负责。

8.2.4准备工作完毕后,报上级主管、工地主管、项目负责人批准,接到正式通知及批准书后再进行下列拆除步骤。

8.3.1主框架的拆除:

8.3.1.1先用起重机械对主框架进行预紧,防止穿墙螺栓松开时主框架下坠。

8.3.1.2用铁丝将上支座(滑动支承构造)与主框架相对固定,以防止穿墙螺栓松开时上支座下坠。

8.3.1.3拆卸所有穿墙螺栓。

8.3.1.4利用起重机械将主框架吊至平地。

8.3.1.5妥善保管爬架各部件。

8.4爬架拆除后的维修保养及报废

8.4.1每完成一个单体工程,应对脚手杆及配件、液压升降设备、控制设备、防坠装置进行一次检查、维修和保养,必要时应送生产厂家检修。

8.4.2液压爬架各部件及专用装置、设备均应制定相应的报废制度:

8.4.2.1焊接件严重变形或严重锈蚀时即应予以报废;

8.4.2.2穿墙螺栓与螺母在使用一个单体工程后、或严重变形、或严重磨损、或严重锈蚀时即应予以报废;其余螺纹连接件在使用2个单体工程后、或严重变形、或严重磨损、或严重锈蚀时即应予以报废;

8.4.2.3液压升降设备一般部件损坏后允许进行更换维修,但主要部件损坏后应予以报废;

8.4.2.4防坠装置的部件有明显变形时应予以报废,其弹簧件使用一个单体工程后应予以更换。

1.爬架平面布置图(附图1)

2.爬架架体搭设示意图(附图2)

3.爬架液压升降装置安装示意图(附图3)

4.爬架提升程序示意图(附图4)

5.爬架工况图及阳台留孔立面图(附图5)

6.爬架工况图及转角窗留孔立面图(附图6)

7.爬架工况图及剪力墙留孔立面图(附图7)

8.平台架位置平面图(附图8)

9.平台架搭设图(附图9)

二、架体结构的构件计算: 21

三、架体结构的边柱计算: 25

四、架体结构支座的计算: 32

五、主要连接的计算: 35

导轨式多功能爬架的架体高度为13米,跨度为8米,宽度为0.9米,架体的立杆间距为2米,小横杆的间距为1米。

架体部份采用的材料规格及截面特征参数为:

A=62–5.22=8.96cm2

g=7.0336㎏/m

采用Ф48×3.5钢管的构件长度为:

立杆:L=13×3×2=78m

大横杆:2×7×8.5=119m(每根长度按8.5m计算);

小横杆:L9×7×1.2=76m(每根长度按1.2m计算);

纵向支撑(剪力撑):(按单片剪力撑计算);

架体结构边柱的缀条:横缀条7根,缀条6根,共两片。

水平支撑(水平剪力撑):按共两片。

架体内的水平斜杆:共三处,每处四根;

护拦:三处,每处两根,长按9m计;L=2×9×3=54m

采用Ф48×3.5钢管的构件的总长度为:

所用的钢管的总重量为:G(=495×3.89=1926㎏;

G[ =4×13×6.6=345㎏

采用的架体构件60×60×4结构的边柱,长13M共2根。所用的60×60×4的总重量为:G=2×13×7.0336=185㎏

则架体结构的自重为(对架体的边柱考虑10﹪的构造系数):

G=GØ+(G[ +G )×1.1=1926+1.1×(345+185)=2510㎏

板宽0.9m长8m,厚4㎝,按原计算考虑有四步脚手板,脚手板为800㎏/m³的木材。脚手板的总重量为:

GP=0.04×0.9×8×800×4=930㎏

(4)固定支架及支座:

固定支架及支座的重量为:固定支架1000㎏;

注:上述四项永久荷载的标准值为2980㎏,按架体面积扩大后,永久荷载的

标准值应增大为,与表—1中的数据是一致的。

(5)墙体模板的重量:

被吊装的墙体模板的重量为:

(1)脚手板上的活荷载:

(a)正常使用时,为70㎏/m²并按二层作业计算,但建设部建监安便字[1996]20号文件的附件(以下简称“建设部文件”)中规定为200㎏/m²,且按三层作业计算。

(b)架体升架时脚手板上无活荷载,但“建设部文件”规定取小于0.5KN/m²(为50㎏/m²)并不得取为零的活荷载。

式中:WO——标准基本风压,取WO=0.45KN/m²;

βξ——风根系数,取βξ=1.0;

µξ——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在B类地区高100m的高层建筑上施工考虑,

µS——风荷载体型系数,其计算如下:

公式(1)中的µS,可套用规范中的第32项,即体型系数µS用该项的公式计算。

公式(3)中的n及µst可从荷载规范“风荷载体型系数”第32项及36项中的规定算得如下:

式中:A=1.8×8=14.4m²

根据荷载规范查得:n=0.955同时,根据荷载规范:

(5)式中的µs’为桁架构件的体型系数,对园管杆件按第36项(b)采用,在荷载规范中其符号为µS,为避免与公式(1)中的µS相混,此处用符号µS´。为求得µS´,需算出WOd2(WO为基本风压单位为KN/m²,d为钢管的直径,单位为m)。

查得:µS´=1.2

将及µS´代入公式(5)得:

µst=µs´=0.13×1.2=0.16

将n及µst代入(3)求得架体风荷载体型系数:

µS=µstw=(1+n)×µst=(1+0.955)×0.16=0.32

∴风荷载:=1.0×0.321×2.1×0.45=0.31KN/m²

考虑到架体外侧有安全网,应增加挡风系数,由于无法算得实际的挡风系数,本计算将风荷载WK增加10﹪,采用的WK值为:WK=1.1×0.31=0.35KN/m²

8×13=104m²,104m²×0.35KN/m²=36.4KN

二、架体结构的构件计算:

a.脚手板:脚手板的容重为800㎏/m3=8KN/m3;板上活荷载为2KN/㎡

q=0.04×0.9×8×1.2+1.4×2=3.15KN/㎡

按跨度为1.0M的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并考虑最不利的活荷载位置.

σ==1.313N/mm2

(实际应力为木材设计强度的12﹪,安全可靠)

E=9000N/mm2;I=

qn=0.04×0.9×8+2=2.29KN/m(均布荷载标准值);

⑴大横杆按跨度为2m,跨中承受一个集中力P的三跨度连续梁进行计算,并考虑活荷载的最不利位置。

P=KN(计算值);

Pn==1.15KN(标准值);

W=5.08㎝³(Ф48×3.5)钢管的截面抵抗距

∴σ===132.5N/mm²〈f=205N/mm²

安全系数:K===2.3>1.5

式中:Pn=1.15KN;

L=2m=2000mm;

E=206×103N/mm2;

I=12.19cm4=12.19×104mm4;

注:①爬架的构件中有薄壁型钢构件和普通型钢构件,设计方法及设计强度等分别按照各自

②在容许应力法的设计中4A智能建筑住宅小区文明施工方案,“安全系数”是钢材的屈服强度与按标准荷载算得的应力的比

值。在此取平均荷载系数(=1.3,则安全系数折算公式为:

⑵大横杆在风荷载的作用下整体上也产生内力,近似地认为相同高度的两根大横杆在水平支撑或脚手板等的共同工作下如同平行弦桁架的上下弦杆。忽略杆身承受的局部弯距,可算出大横杆在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轴向力(迎风者受压,背风者受拉)。但在大风天高空不能施工,因此脚手板上的活荷载取50㎏/㎡(0.5KN/㎡)。

风荷载在大横杆内产生的轴力NW为:

家装施工组织设计式中:qw=0.35×13=4.55KN/m;

L=8m;n=7(一片架体的大横杆根数);

∴NW==5.78KN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