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方案

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2.19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方案

孔洞口设置“禁止入内、注意安全、当心坑洞”等标志;桥梁口设置“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注意安全、必须戴安全帽”等标志。

(6)基坑边沿及临空临边

基坑边沿设置“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当心坑洞、当心坍塌、当心坠落”等标志;临空临边设置“禁止靠边、禁止抛物、注意安全、当心坠落、必须戴安全帽、必须系安全带”等标志,相应地面周边区域内设置“注意安全、当心落物”等标志;基坑边沿及临空临边,必要时夜间要设置照明灯或示警灯。

客运专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结合实际设置“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禁止烟火、注意安全、当心坑洞、当心触电、当心伤手、当心扎脚、必须戴安全帽、必须穿救生衣”等标志;振捣混凝土场所设置“必须戴防护手套、必须穿防护鞋”等标志;雨天路滑处设置“当心滑跌”标志。

(8)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

设置“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禁止烟火、禁止带火种、禁止易燃物、当心爆炸、安全通道”等标志。

2.2.3安全防护设施

2.2.3.1项目部结合实际统一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定型设计,统一制作,统一发放使用。

2.2.3.2根据施工过程安全生产需要,综合施工现场及周边施工作业环境、作业条件等因素,在施工现场易发生事故的危险部位设置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对不安全因素多,在作业过程中既容易伤害作业人员,也容易伤害施工现场以外的人员的,将施工现场与外界隔离,实施封闭式施工管理。

2.2.3.3安全防护设施设安装稳定牢靠,设施本身外观清晰,材质坚固耐用,结构尺寸完整,颜色布置合理有效。

2.2.3.4施工现场优先考虑采用定型化、标准化、工具化的安全防护设施,对于要求承重的大型安全防护设施根据施工荷载大小进行独立设计制作。

2.2.3.5安全防护设施安装设置与所防护的对象合理配套,具有安全可靠的防护作用,作业环境视线不良时,增设必要的照明设施和警示警告标志。

2.2.3.6防护设施本身符合安全性、有效性要求。

2.3.1各种材料、构件的堆放必须按品种、分规格堆放,并设置标识标牌。各种材料的堆放必须整齐,要做到“散材成方、型材成垛”,大型工具应一头见齐。

2.3.2地材存放场地(包括储料斗范围)尽量加设轻型钢结构顶棚,采用蓝色彩钢瓦。砂石料应按规定进行材料的质量状态标识,标识包括材料名称、产地、规格、数量、进料时间、检验状态、试验报告号、检验批次等。

2.3.3现场钢筋应垫高堆放要离地20厘米以上,下部支点应以保证钢筋不变形为原则。现场钢筋存放需满足防雨防潮、通风的要求,禁止钢材露天堆放。条件困难的棵采用彩条布等覆盖。

2.4.1.1库房合理选择设置地点,距各使用地点综合距离较近,考虑材料运入方式及遵循安全技术和防火规定。

2.4.1.2库房道路整平,场地有条件的适当绿化。

2.4.1.3油库、爆破物品库等危险品仓库,远离施工现场、居民区和既有设施,附近设明显标志及围档设施。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应设在地势低处,并在拟建工程的下风方向。

2.4.1.4在醒目位置设置平面布置图、重大危险源公示牌、值班人员公示牌等明示标志。

2.4.1.5库房门口设置分区标识牌,各种材料库房内应设置材料标识牌,易燃易爆处设置禁止标志,消防器材放置场所应设置提示标志。

2.4.1.6库房内消防设施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2.4.2.3火工品库设专人值守。库存量不准超过公安机关批准的容量。库内货架应保证牢固、距墙不小于0.1米。库内堆放的物资距墙应不小于0.3米,垫高不小于0.2米,放置雷管时铺设胶质皮垫。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

2.4.3.1油库应严格制订油库安全管理制度、用火管理制度、外来人员登记制度。

2.4.3.2油罐按设计规定装油,不能混装。夏季露天装轻质油料的油罐应有降温措施。周围应采用围墙或通透式围栏进行隔离。

2.4.3.3露天存放的桶装油料,应隐蔽、遮盖,桶身应倾斜,单口朝上,双口在同一水平线上,防止雨水侵入,垛位四周应设排水沟。

2.4.3.4油库划分消防区域,制订明确的报警信号,制定消防预案,设置消防工具和器材,并定期检查维护。

2.4.3.5油罐区内禁止存放危险品、爆炸品和其他易燃物资。

2.4.3.6库区、库房应保持清洁整齐,秩序良好,做到设备无锈蚀,地面无油迹。

为保证标准化施工的顺利进行,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双检制度,保证工程质量。建立质量抽查检验制度、试验管理制度、施工图纸现场核对制度、工程质量验收检查制度、成品保护制度、质量信息管理制度等各项质量管理制度,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和标准化施工的顺利推进。

3.1路基工程施工标准化

3.1.1.1基本要求

(1)进行爆破作业前,应向所在地有关部门办理批准手续,由具备爆破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实施。爆破作业应根据地形、地质和施工地区环境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爆破作业现场应设安全警戒防护,由专人统一指挥。在清方过程中发现有瞎炮、残药、雷管时,必须及时由爆破人员处理。

(2)石质路堑必须采用光面或预裂爆破技术,光面爆破的参数根据工程类比法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必须避免爆破破坏岩体的完整性。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及土质路堑,从坡顶开始逐级开挖、逐级防护,防止边坡长时间裸露,引起边坡坡面冲刷甚至坡体失稳。

(3)对挖方路段,为保证路床范围内的压实度(≥96%)和路床顶面土基回弹模量E0(≥50MPa)达到设计的要求,当路床为土质至强风化岩质时,路床范围内挖换石方处理。

3.1.1.2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参照:测量放样→临时排水设施→路堑开挖→弃土或利用土方→边坡整形和检测→测量放样→路床试验段→路床碾压→压实度检测。   

3.1.1.3标准化施工要点

(1)路堑开挖根据实际地形、地貌在适当位置先行设置截水沟,截水沟与排水系统顺接,确保排水通畅。按照动态的管理模式,根据施工状况,不断维护和整修平台排水沟、坡面急流槽的施工,确保施工作业面始终不积水。

(2)根据地面坡度、地质、开挖断面、施工机械设备等及出土方向,结合土方调配距离,选用安全、经济的开挖方案,同时需确保路堑边坡的稳定。

(3)路堑开挖按设计断面测量放样,边开挖,边整形。坡面平顺、稳定,不得产生亏坡等病害;路基表面平整,边线顺适,曲线圆滑。

(4)经试验确定能够用于路基填筑的土质分类开挖,不适宜作为路基填料按相关的规定处理。开挖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随挖随修整边坡,并及时对坡面进行复测,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底开挖。

(5)在开挖至边坡线时,预留30cm厚度以便刷坡,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并需保证边坡平台和坡面排水顺畅。

(6)边坡开挖揭露土质、地下水等因素与设计地质资料不符时,及时汇报监理工程师,并综合其防护形式分析坡体稳定性考虑是否需要设计变更;坡体开挖过程中,与边坡动态变形监测同步进行,做好施工期间坡体变形监测工作。

(7)开挖至路床部位时,尽快进行路床施工,如不能及时进行,在路床顶面以上预留至少30cm厚的保护层,待路床施工前挖除。

(8)路床施工前先开挖两侧排水边沟(纵向坡度不小于1%),及时将雨水排出路基外,防止雨水集积危害路床。在渗水量大的部位有针对性地设置仰斜排水孔,并在边沟底设置渗沟。

(9)当路床以下存在含水层或含水量较大时,设置排水盲沟、换填、改良土质、土工织物等处理措施,路床填料应具有良好的水稳性和透水性能。

(10)填挖结合部在路堑端挖台阶与填方路堤相衔接,台阶宽度不小于2m,台阶高度不得超过2m,设罝2~4%的倒坡;路床顶面横向衔接长度不小于5m。

3.1.2.1基本要求

本标段填方工程主要为填石路基施工。

(1)路基填土前先清除地基表层的草皮、树根、腐殖土等,针对土方段落清表后碾压密实,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90%。

(2)地面横坡缓于1:5时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地面横坡为1:5~1:2.5时,需在原地面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并设置4%的向内倾斜坡度。

(3)为更好地控制松铺厚度,在填筑过程中采用插杆挂线打网格的工艺施工。

填筑过程中插杆挂线上料区画方格、设置标牌

(4)本段设计四段高填方路基,为提高路堤的强度与均匀性,路基施工采用强夯补强。设计采用夯锤10吨,锤径2.5米,夯锤落距为10米,按4米一层进行分层夯实。

3.1.2.2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参照:测量放样→清表压实→分层填筑→摊铺平整→碾压压实→检验→基床整修。

3.1.2.3标准化施工要点

(1)下承层经检验合格后,根据试验路确定的松铺厚度及自卸车容量计算卸料间距卸料,用推土机在整个路基宽度内进行摊铺;采用推土机进行精细整平,形成路拱,虚铺厚度经检测合格后进行碾压作业。

(2)碾压前检测填料含水量,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不超过4km/h,碾压无漏压、无死角。达到规定碾压遍数及压实度后,并经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填方作业分层平行摊铺,分层填筑的各层间平整,符合横、纵坡要求。如原地面不平,由最低处分层填筑,每填一层,经压实度检测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抽检同意之后,方可再填上一层,并处理好接茬。

(4)上料区、摊铺区、碾压区按要求设置明显标识牌。设置报检标示牌,注明施工段落起止桩号、层次、规定压实度、技术负责人以及现场监理工程师等。强夯施工时现场设置“强夯区域,请勿入内”的警示牌。

(5)横坡陡峻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按设计要求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内倾坡度4%。

(6)当路堤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在两段交界处,则先填段按1:1坡度分层填筑,碾压到边,并逐层预留2m宽的台阶收坡。当两段同时施工时,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5m,并加强搭接位置的碾压。

(7)零填路基上下路床0〜80cm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小于96%。如不符合要求,再次压实,使压实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8)针对高填方路段,根据设计要求埋设沉降观测管及水平位移观测桩。施工中每填筑一层观测一次,若填筑间隔时间长,每三天至少观测一次。

3.1.3.1一般要求

本标段共有高边坡路堑4段,根据地质情况,分别采用主动防护网、锚杆挂网喷射砼的防护型式。

(1)高路堑边坡结合防排水、路堑边坡安全、稳定的要求,采取施工控制与监测结合的动态设计,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对裂缝和变形进行监测,使临时支护与永久支护有机结合。

(2)开挖作业面与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避免上、下双重作业。

(3)临边、危险区域设置围栏和安全警示牌,夜间设红灯警示。施工现场各种防护设施、警示标志未经施工负责人批准,不得移动和拆除。

3.1.3.2施工工艺

(1)石方爆破:石方开挖采用梯段松动控制爆破施工,小型潜孔钻机配合风动凿岩机钻孔,在距设计坡面线3~5m范围内采用光面爆破,竖孔炮眼的间距不大于1m;石质路堑靠近路床顶面时宜使用密集小型排炮施工,炮眼底标高宜低于设计标高10~15cm,装药时宜在孔底留5~10cm空眼,装药量按松动爆破计算。

框格锚杆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搭设施工脚手架及施工平台→人工清坡→坡面锚孔施工→锚孔验收→锚杆安装→锚孔注浆→锚杆抗拔试验→框格梁分级开挖浇筑→全部拆除脚手架→养护→验收。

3.1.3.3标准化施工要点

开挖壁面岩石的完整性用岩壁上炮孔痕迹率来衡量。对软质岩体(IV、V级)炮孔痕迹率达到30%以上,对中硬岩体(III级)炮孔痕迹率达60%以上,且爆破壁面不能有明显的爆生裂隙;

壁面不平整度的允许值不能超过±10cm;

若光面爆破达不到爆破质量控制要求,则采用凿岩机进一步修正坡面,确保壁面不平整不超过±15cm。

锚杆钻孔采用干钻,以确保钻孔施工不致予恶化边坡岩体的地质条件,保证孔壁粘结性能;

钻杆安装前,确保每根钢筋顺直无损伤,直径和锚杆长度满足设计要求,无绣,无污染;

3.1.3.4施工监控

高边坡施工过程中实行动态监测,主要采取地表位移监测,如现场施工揭露坡体地层实际情况与设计出入较大,或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时,采用深孔位移监测,以坡体变形数据及时修正设计,指导施工,以确保施工安全。

3.1.4.1一般要求

(1)排水设施与路基同步施工,坚持高接远送原则,注意排水系统与自然水系的衔接,及时进行管理与养护。

(2)排水工程砌筑用砂浆采用集中拌合,拌合采用能够准确计量的强制式拌和机,且随拌随用,现场设置配合比标志牌。砂浆在初凝前必须使用,已初凝的砂浆必须废弃。

(3)现场材料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集中堆放,并堆放整齐,同时设置材料标识牌。材料堆放场地硬化处理,并搭设彩钢棚。

(4)所有砌体工程全部勾凹缝。水沟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且沉降缝必须贯通。

3.1.4.2施工工艺标准化

(1)排水沟、边沟的测量放样适当加密,确保沟体线形美观,达到线型直顺、圆滑,并按设计要求设置伸缩缝。

(2)路基排水依照实际地形选择合适的位置将地面水和地下水导排出路基外,并与自然水系相衔接。

(3)边沟、排水沟施工放样一般以两个结构物之间的长度为一个单元,以确保边沟、排水沟与结构物的进出水口衔接顺畅。

(4)为防止边沟水流满溢或冲刷,尽可能的利用当地的有利地形条件,在边沟上分段设置出水口及时将水流排出路基外。

(5)排水沟的出水口采用跌水和急流槽将水流引入路基以外或桥涵构造物。

(6)沟槽开挖至设计轮廓线时留出5〜10cm,由人工修整成型,确保边沟、排水沟的边坡平整、稳定,严禁贴坡。

(7)施工期间永久性排水与临时排水相结合,防止雨水冲刷。

3.1.5混凝土挡土墙

3.1.5.1一般要求

挡土墙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当遇到软土地基是,先进行软基处理。

3.1.5.2施工工艺

混凝土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可参照:施工准备→基槽开挖→垫层施工→模板安装→砼浇筑→养护→隐蔽工程验收→回填。

3.1.5.3标准化施工要点

(2)模板制作严格按设计尺寸加工,确保尺寸准确。

(3)在施工缝上浇筑混凝土前,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浮粒和杂物,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再铺上一层20~25mm厚的水泥砂浆,水泥砂浆所用的材料和灰砂比与混凝土的材料和灰砂比相同。

(4)每一段挡土墙浇筑完成后,及时回填墙前基础,防止产生水平位移。墙身强度达到100%以上后再进行墙后回填,回填材料采用透水性材料填筑。

3.1.6.1施工现场防护措施

(1)孔内备有软梯供人员上下井,并随桩孔深度放长至作业面,不得采用麻绳或尼龙绳运送作业人员,或脚踩护壁凸缘上下桩孔。起重架安装应平稳、牢固。使用的电动葫芦、卷扬机、吊桶等应安全可靠。配重采用统一预制的混凝土块,并将每个预制块的尺寸及重量标注在预制块上,同时将预制块绑在一起固定到卷扬机配重处,防止预制块滑落造成配重减少造成安全隐患。吊装设备采用具备闭口吊环的防脱装置,并配备自动卡紧保险装置。出渣吊桶应不漏撒,吊钩钢丝绳经常检查,防止断裂。

(2)挖孔桩锁口高于地面30cm以上,孔口周边1.5m范围内进行硬化处理。四周按要求进行临边围挡防护。

(3)挖孔施工过程中划定作业区,非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入内。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监控,遇塌孔、地下水涌出、有害气体等情况立即停止作业,及时将孔内人员撤离危险区。

(4)挖孔桩井底照明采用低压电源,并配备漏电保护装置。

(5)经常检查孔内砌体情况,二氧化碳含量超0.3%或作业人员有呼吸不适感时,应立即通风或换班。挖孔深度大于10m时,必须进行井下机械通风。

(6)在孔边设安全警示标志,现场未安排施工时,应派人值班,孔口加盖,夜间要照明,防止人员掉入孔中。

3.1.6.2标准化施工要点

(1)现场材料按照标准化要求统一堆放,并设置材料标识牌。

(2)桩身开挖从两端向中部施工,采用跳孔开挖,遇到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需隔两桩开挖。施工测量放线时按设计坐标放线、复测桩位,在桩外设置龙门桩,以便随时校正桩位,保证桩心偏差不大于20mm。

(3)桩孔开挖前应做好锁口,下挖每1米应及时做护壁,锁口与护壁间或护壁与护壁间必须用钢筋连接或焊接,使之成为整体,且护壁分节点不宜设置在土石分界点和滑面处。

(4)每天操作工人下井前必须检测井底是否有有害气体及气体含量,以检测井底是否有有害气体和孔井内是否缺氧,符合要求后方准作业。当孔井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3%或发现孔内有有害气体时,应增加通风设备,通风管口要求距孔底1m左右,孔内照明采用低压电源(36V、100W)的防爆灯,灯泡离孔底2.0m,并且是防水带罩的安全灯具。

(5)挖孔至设计孔深的0.5m处时采用人工踢打至设计标高,清理孔内积水、残渣,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验收,经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砂浆封底。

(6)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自动计量,罐车运输。施工时在整个混凝土浇捣过程中,按稳定连续的速率为混凝土的浇筑做出周密的安排。

(7)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以内加盖草垫和浇水,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为度,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

3.1.7结构物台背回填

3.1.7.1台背回填范围

(1)通道、涵洞工程:顶部长度不小于台高+2m。底部为基础外沿3~5m。

(2)桥梁工程:顶部长度不小于台高+2m,底部为基础外沿不小于2m。

3.1.7.2标准化施工要点

(1)桥涵填土的范围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执行,并做好过渡段。过渡段路堤压实度应不小于96%同时纵向和横向防排水系统应连接通畅。

(2)台背回填应慎重选择填料,宜采用强度和水稳定性好的材料。宜采用天然砂砾粒径小于15cm的石渣、水泥稳定类的半刚性材料填筑或灰土回填。

(3)应严格分层填筑严禁向坑内倾倒,每层最大松铺厚度应不大于20cm。并在结构物墙身上左、中、右位置用红、白油漆相间画出每层压实厚度控制标线划并标注层位编号。与路堤交界处应预留台阶台阶宽度应不小于2m,台阶高度应不大于1m、内倾2%~4%。

3.2桥涵工程施工标准化

3.2.1.1基坑防护

(1)在基坑周边搭设接1.2m高的防护栏杆钢管,钢管入土深度不小于50cm,竖向钢管间距为2m,第一道与第二道间距为0.6m。栏杆上刷红白相间的油漆,水平杆油漆的分色间距为0.5m,竖向杆的分色间距为0.4m。

(2)防护所需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安全网、安全帽、安全带、电箱、漏电保护器、电缆、扣件等重要防护用品须“三证”齐全。

动画模拟基坑安全防护图

3.2.1.2标准化施工控制要点

(1)基坑开挖的方法、顺序以及支撑结构的安设,均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规定进行。开挖较大较深和地质水文复杂的基坑必须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方案。

(2)基坑应避免超挖,若超挖应将松动部分清除,处理方案报监理及设计单位批准,严禁超挖回填虚土。

(3)开挖基坑时,要指派专人检查对邻近建(构)筑物或临时设施的安全,并留有检查记录。如有影响或不安全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才能开挖;

(4)基坑边缘有表面水时,应采取截流措施,开挖排水沟或排水槽,不得使水流沿基坑边缘留下;

(5)采取挖土机械开挖基坑,坑内不得有人作业。必须留人在坑内操作时,挖土机械应暂停作业;

(6)挖掘机等机械在坑顶进行挖基出土作业时,机身距坑边的安全距离应视基坑深度、坡度、土质情况而定,一般应不小于1m;

(7)开挖基坑的人员不得在坑壁下休息;

(8)小型桥涵施工,如不能保证车辆通行时,应事先修好便道,并在修建桥涵的公路两端设置“禁止通行”的标志。

(9)明挖扩大基础混凝土浇筑模板严禁使用土模或编织袋,必需采用组合钢模。

(10)大体积基坑混凝土浇筑必须设置冷却管,通过循环冷却水确保昆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

3.2.2.1施工现场防护措施

(1)挖孔桩孔内备有软梯供人员上下井,并随桩孔深度放长至作业面,不得采用麻绳或尼龙绳运送作业人员,或脚踩护壁凸缘上下桩孔。起重架安装应平稳、牢固。使用的电动葫芦、卷扬机、吊桶等应安全可靠。配重采用统一预制的混凝土块,并将每个预制块的尺寸及重量标注在预制块上,同时将预制块绑在一起固定到卷扬机配重处,防止预制块滑落造成配重减少造成安全隐患。吊装设备采用具备闭口吊环的防脱装置,并配备自动卡紧保险装置。出渣吊桶应不漏撒,吊钩钢丝绳经常检查,防止断裂。

设施以及逃生安全爬梯等桩位处设立标识并设立安全封闭

(2)挖孔桩锁口高于地面30cm以上,孔口周边1.5m范围内进行硬化处理。四周按要求进行临边围挡防护。

(3)挖孔施工过程中划定作业区,非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入内。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监控,遇塌孔、地下水涌出、有害气体等情况立即停止作业,及时将孔内人员撤离危险区。

(4)挖孔桩井底照明采用低压电源,并配备漏电保护装置。

(5)经常检查孔内砌体情况,二氧化碳含量超0.3%或作业人员有呼吸不适感时,应立即通风或换班。挖孔深度大于10m时,必须进行井下机械通风。

(6)在孔边设安全警示标志,现场未安排施工时,应派人值班,孔口加盖,夜间要照明,防止人员掉入孔中。

3.2.2.2标准化施工控制要点

(1)准确施放桩基中心线,合理确定开孔高程。在孔周围确立十字线四点,并设置护桩,以及时检查并纠正偏位情况;挖孔作业的高程水准点由控制水准点引至护壁顶。

(2)护壁混凝土优先使用拌合站混凝土,若具有特殊原因的可使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和,严禁人工拌和。

(3)挖掘时不必刻意修光孔壁,以增加桩的摩擦力。在挖孔过程中,需经常检查桩径尺寸、平面位置和倾斜度。挖孔掘进和护壁这两道工序必须连续进行,尽量不停顿,以防塌孔。出渣时,卷扬机应慢速提升。

(4)挖孔到达设计深度后,应进行孔底处理。必须做到孔底表面无松渣、泥、沉淀土。如地质复杂,应钎探了解孔底以下地质情况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挖孔时,应随进度做好地质记录,核对设计地质资料是否相符,以供监理确定终孔高程。终孔后,应进行孔底处理,做到平整、无松渣、污泥及沉淀等软层。对有渗水的孔桩还应测定渗水量的大小,相应确定混凝土浇筑方法。

(6)钢筋统一在钢筋预制场内进行加工,所使用的钢筋要通过试验检测合格。现场要对钢筋笼制作进行技术与质量交底,配备滚丝机。丝头应有塑料保护套,不得有污染、生锈、机械损伤现象。钢筋笼的保护层采用圆饼形混凝土垫块,垫块的厚度不小于4cm,采用不小于10mm的穿心钢筋焊接在主筋上,纵向间隔不大于2m,每道沿圆周对称设置不少于4块。

钢筋笼加工钢筋笼保护层

(7)混凝土统一在拌合场进行拌合,所使用的砂、石、水泥、外加剂等原材料要通过试验检测并合格。现场要对混凝土拌合进行技术与质量交底。

3.2.3.1墩柱施工安全措施

本标段高墩较多,主要采用翻模施工。

(2)凡从墩柱空作业人员应接受高空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殊高空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

(3)墩柱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4)墩柱作业地点必须将各类安全警示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夜间应设红灯示警。

(5)墩柱作业所用工具、材料严禁投掷。

(6)墩柱作业应设置可靠扶梯,作业人员应沿着扶梯上下,不得沿着立杆与栏杆攀登。

(7)在雨天应采取防滑措施,当风速在10.8m/s以上和雷电、暴雨、大雾等气候条件下,不得进行露天高空作业。

(8)墩柱作业前,应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时,应经主要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实施。

(9)发现安全措施有隐患时,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必须时停止作业。

(10)遇到各种恶劣天气时,必须对各类安全设施进行检查、校正、修理使之完善。

(11)安全带应高挂低用,防止摆动和碰撞,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掉。安全带外观有破损或发现异味时,应立即更换。

(12)墩柱施工中高空作业时,必须设置操作平台,其净宽不低于80cm,必须设置人员上下爬梯。

墩柱施工安全操作平台动画展示

3.2.3.2标准化施工控制要点

(1)用于墩柱的II级以上钢筋直径超过25mm以上的连接不宜采用焊接,应采用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机械连接,接头必须按照有关试验规范进行试验和验收。

(2)混凝土应按一定顺序、厚度、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并用振捣器充分振捣。

(3)每座桥梁墩柱开工前,应先做试验墩,以检查模板质量、砼外观质量、色泽等,获得批准后方可进行全面施工。

(4)在墩柱施工前,编制施工工序流程图,作为各工序施工操作、保证施工进度的依据,并悬挂在现场。

(5)翻模前,每节墩顶混凝土面应进行充分凿毛,露出新鲜的混凝土,并冲洗干净,在上节混凝土浇筑前,在底节混凝土面浇筑一层1~2cm厚1:1的水泥净浆。

(6)翻模组装。模板采用塔吊辅助提升,人工安装。,内外模水平接缝及竖向拼缝可做成平口或企口缝,安装时填3~5mm橡胶条止浆,以防多次周转使用变形、翘曲。

(7)桥梁墩柱施工的脚手架的搭设方案需经过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安装脚手架的单位资质应符合要求,安装脚手架的人员应经专业培训。

(8)拆除模板时,应划分作业区,悬挂警示标志,并按规定的拆模程序进行。拆除区域应设置警戒线且由专人监护、留有未拆除的悬空模板及模板工程应经过验收手续。严防因时间控制不当或野蛮操作造成结构物缺棱掉角。

(9)桥梁墩柱、盖梁在施工过程中应设置临时标志牌,标志牌大小为0.3mX0.5m,白底黑字,应包括墩台编号、墩高、结构类型、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班组等内容。

(10)每个墩台施工完毕后,应及时编墩、台号,并将其标注在左、右幅外侧墩柱、台身上。编号路线里程增长方向分别沿左、右幅从起点桥台、墩柱到终点桥台按数字从0、1、2、3…进行编号。墩柱、台身上编号外圆圈直径为40cm,中文字体为印刷黑体,规格为10cmX15cm,采用红色油漆标注于距底梁3m处。

(11)墩身混凝土的养护采用在墩顶裸露面和墩身周边包裹土工布,并结合喷淋洒水的方法进行养护。

3.2.4.1安全防护措施

(1)盖(系)梁施工必须搭设安全爬梯和作业平台厂前区采暖系统改造工程施工方案,作业平台其净宽不低于80cm。

(2)作业平台脚手板应满铺、固定,临边应设置牢固的防护栏杆,并挂设安全网,同时设置安全警示标牌。

(3)安全爬梯根据我标段项目工程情况设置“之”字形人行斜梯。

系梁工作平台搭设示意图

系梁工作平台搭设示意图

作业平台临边防护并设置标识牌

Q/GDW 11762-2017 光伏发电站功率控制技术规定.pdf3.2.4.2标准化施工控制要点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