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及配套项目地下刚性(复合)防水施工方案

公寓及配套项目地下刚性(复合)防水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840.49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公寓及配套项目地下刚性(复合)防水施工方案

2.2地下防水设计 3

3.施工组织及职责分工 4

6.质量标准及质量保证 14

6.2防水混凝土 16

JB/T 13666-2019 矿用湿式复合除尘器.pdf6.8质量保证措施 22

7地下工程防水瑕疵处理 22

8安全、消防及文明施工 24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FS101、FS102地下刚性(复合)防水技术规程

14系列山东省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地下室底板: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

地下室外墙: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

基础顶板: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

电气、制冷换热设备房间

底板、侧墙:FS101密实型防水混凝土

3.施工组织及职责分工

项目工程师组织项目部技术、质量、生产人员熟悉图纸,认真学习掌握施工图的内容、要求和特点,熟悉各部位防水做法。

总包单位人员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搅拌站熟悉FS102材料特性,掌握FS102的掺量,搅拌站应严格按照专业分包单位出具的技术交底执行,依据试配单,出具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并依据外加剂掺量,制定合理添加措施,确保材料添加准确。

胶鞋、手套、水泵、水桶、临时搅拌桶、靠尺、钢卷尺、线坠、托板、喷水器、扫帚、小锤、墨斗、灭火器、手推车、振捣器、溜槽、串桶、铁板、铁锹、吊斗,计算器、磅秤等。

(1)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

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宜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其它种类水泥应通过试验确定;在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时,应按介质的性质选用相应的水泥品种。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

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选用矿物掺合料时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的相关规定。宜选用坚固耐久、粒形良好的洁净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泵送时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输送管径的1/4;吸水率不应大于1.5%;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

砂宜选用坚硬、抗风化性强、洁净的中粗砂,不宜使用海砂。砂、石其他要求应符合《混凝土用砂、石检测方法》JGJ52的规定。拌制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所用的水,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可根据工程需要掺入减水剂、引气剂等外加剂,其品种和掺量应经试验确定,所用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质量要求。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中各类材料的总碱量(Na2O当量)不得大于3kg/m³;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1%。

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防水施工。

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在施工前应做好降排水工作,不宜在有积水的环境中浇筑混凝土。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可采用工具式螺栓或螺栓加堵头,螺栓上应加焊方形止水环。特别应注意管道或预埋件穿过处是否已做好防水处理。木模板提前浇水湿润,并将落在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5.1.1基础底板防水

清理基层→钢筋工程施工→埋设止水带(钢板)→模板工程施工→浇筑FS102

密实型防水混凝土底板→底板混凝土养护

5.1.2地下室外墙防水

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外墙浇筑→养护→清理外墙面及修补→回填土

5.1.3地下室顶板防水

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顶板浇筑→养护→其他防水措施→回填土

5.2.1FS102混凝土自防水

(1)地下防水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进行图纸会审,掌握工程主体及细部构造的防水技术要求。对于地下工程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盒)、预埋件、预留通道接头等细部构造,应注意加强防水措施,保证施工后无隐患。

(2)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20~160mm,坍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2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40mm。

(3)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采用FS102稀释液配置的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同品种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4)振动棒应按浇筑层进行振捣。振动棒应垂直于混凝土表面,使其自然沉入混凝土中;振动棒的前端应插入前一次浇筑层,插入深度不应小于50mm;混凝土振捣时间以表面出现浮浆为准;振动棒应上下抽动均匀振捣,混凝土表面已平坦无明显塌陷、有水泥浆出现、不再冒气泡时拔出振动棒结束振捣。每一振捣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避免过振产生离析。

(5)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6)水平施工缝浇筑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水泥素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再铺10~30mm厚的1:1的水泥砂浆,并及时浇筑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

(7)垂直施工缝浇筑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涂刷水泥素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筑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

(8)外墙上水平施工缝选用的遇水膨胀止水条(胶)应具有缓膨胀性能,7d的净膨胀率不宜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最终膨胀率宜大于220%。采用中埋式止水带或预埋注浆管时,应确保位置准确、固定牢靠。垂直施工缝二次浇筑混凝土时均设置止水钢板。

(9)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宜少于14d,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根据技术方案确定。(10)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可采用工具式螺栓或螺栓加堵头,螺栓上应加焊方形止水环。拆模后应将留下的凹槽用水泥砂浆封堵抹平。(图)

1—模板;2—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3—止水环;

4—工具式螺栓;5—固定模板用螺栓;6—水泥砂浆

(11)试验要求:抗渗混凝土试块制作数量应满足规范规定,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及配合比,生产工艺基本相同,每单位工程不得少于2组试块,每组六个试块;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³留置一组抗渗试件,不足500m³取样不得少于一组。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2组,留置抗渗试件的同时需留置抗压强度试件,并应取自同一盘混凝土拌合物中,取样方法同普通混凝土,试块应在浇筑地点制作。

5.3.1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后再施工,沉降后浇带的浇筑应在结构封顶14d后进行;

5.3.2后浇带的接缝处理依据技术规程5.2.1.7、5.2.1.8条,并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中相关规定;

5.3.3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后浇带部位和外贴式止水带应予以保护,严防落入杂物和损伤外贴式止水带;

5.3.4后浇带采用的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FS102混凝土防水密实剂掺量可提高到胶凝材料质量的0.25%,其强度等级可比两侧混凝土高一个等级。

5.3.5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5.4.1基层处理:浇筑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前,应清除模板内以及垫层上的杂物。表面干燥的地基土、垫层、木模板应浇水湿润,现场温度高于35℃时宜对金属模板进行浇水降温,但不得留有积水。

5.4.2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满足不了规定的,应临时设置施工缝,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按施工缝要求进行处理。

地漏口、管根部、桩头等节点处应涂刷柔性密封材料进行密封处理,涂刷厚度不宜低于2mm。

(1)变形缝应满足密封防水、适应变形、施工方便、检修容易等要求。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宜小于300mm。采用FS101、FS102地下刚性(复合)防水技术应少设或不设伸缩变形缝。用于沉降的变形缝其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30mm。当计算沉降差值大于30mm时,应在设计时采取措施。变形缝宽度宜为20~30mm。

(3)密封材料嵌填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缝内两侧基面应平整干净、干燥,并应刷涂与密封材料相容的基层处理剂;嵌缝底部应设置背衬材料;嵌填应密实连续、饱满,并应粘结牢固。在缝表面黏贴卷材或涂刷涂料前,应在缝上设置隔离层。卷材、涂料的施工应符合相关国家及行业规定。(图)

金属止水带变形缝防水构造

(1)穿墙管(盒)应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穿墙管与内墙角、凹凸部位的距离应大于250mm。结构变形或管道收缩量较小时,穿墙管可采用主管直接埋入混凝土内的固定式防水法,主管应加焊止水环或环绕遇水膨胀止`水圈,并应在迎水面预留凹槽,槽内应采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

(2)其防水构造形式宜采用图1和图2。

图1固定式穿墙管防水构造(一)图2固定式穿墙管防水构造(二)

1—止水环;2—密封材料;1—遇水膨胀止水环;2—密封材料;

3—主管;4—混凝土结构3—主管;4—混凝土结构

(3)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大或有更换要求时,应采用套管式防水法,套管应加焊止水环,并宜采用法兰盘与螺栓进行固定(图)。

1—翼环;2—密封材料;3—背衬材料;4—填充材料;

5—档圈;6—套管;7—止水环;8—橡胶圈;9—翼盘;

10—螺母;11—双头螺栓;12—短管;13—主管;14—法兰

(4)穿墙管防水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金属止水环应与主管或套管焊接密实,采用套管式穿墙防水构造时,翼环与套管应满焊密实,并应在施工前将

(5)套管内表面清理干净;相邻穿墙管间的间距应大于300mm;采用遇水膨胀止水圈的穿墙管,管径宜小于50mm,止水圈应采用胶粘剂满粘固定于管上,并应涂缓胀剂或采用缓胀型遇水膨胀止水圈;嵌填防水密封材料应密实连续、饱满,粘结牢固。穿墙管较多时宜相对集中,并应采用穿墙盒法。穿墙盒的封口钢板应与墙上的预埋角钢焊严,并应从钢板上的预留浇注孔注入柔性密封材料或细石混凝土。

1—浇注孔;2—柔性材料或细石混凝土;3—穿墙管;

4—封口钢板;5—固定角钢;6—遇水膨胀止水条;7—预留孔

5.6.1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应能使模板内各个角落都能充满密实均匀的混凝土。

5.6.2振动棒应按浇筑层进行振捣。振动棒应垂直于混凝土表面,使其自然沉入混凝土中;振动棒的前端应插入前一次浇筑层,插入深度不应小于50mm;混凝土振捣时间以表面出现浮浆为准;振动棒应上下抽动均匀振捣,混凝土表面已平坦无明显塌陷、有水泥浆出现、不再冒气泡时拔出振动棒结束振捣。每一振捣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避免过振产生离析;混凝土振动棒移动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振动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0.5倍;方格型排列振捣插点间距应不大于1.4倍振动棒的作用半径(图);

交错型排列振捣插点间距应不大于1.7倍振动棒的作用半径(图)。

振动棒振捣混凝土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钢构、预埋件等。

5.7.1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宜少于14d,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根据技术方案确定。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养护可采用浇水、蓄热、喷涂养护剂等方式。选择养护方式应考虑现场条件、环境温湿度、技术要求、施工操作等因素。

浇水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浇水养护可采用直接浇水、覆盖麻袋或草帘浇水等方法;

(2)浇水次数应根据天气情况和周围环境确定,确保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3)浇水养护用水与混凝土用水标准相同,混凝土养护用水可选用中水。

(4)当日平均温度低于5℃时,不得浇水。

5.7.2蓄热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蓄热养护可采用覆盖塑料薄膜、塑料薄膜加麻袋、塑料薄膜加草帘等方法;

混凝土裸露表面的养护均应覆盖严密,覆盖物相互搭接不宜小于100mm,确保混凝土处于保温保湿状态;

覆盖物的层数应按技术方案确定。喷涂养护剂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养护剂应均匀喷涂在混凝土表面,不得漏喷,确保混凝土处于保湿状态;

(2)养护剂的使用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要求。

5.7.3柱、墙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宜采用带模养护方法,带模养护时间不宜少于3d;带模养护结束后应继续采用直接浇水、覆盖麻袋或草帘浇水养护等方法,必要时可采用喷涂养护剂养护方法。

5.7.4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²前,不得在其上踩踏、堆放荷载、安装模板及支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前,不得上重型机械。

6.质量标准及质量保证

6.1.1FS101、FS102地下刚性(复合)防水技术的分项工程划分按下表规定。

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穿墙管,埋设件,预留通道接头,桩头,孔口,坑、池

6.1.2地下工程防水采用FS101、FS102地下刚性(复合)防水技术应按《FS101、FS102地下刚性(复合)防水技术规程》的防水等级标准进行验收。

6.1.3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

(1)检验批及分项工程由总包单位、监理工程师组织防水技术供应方授权技术人员、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或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2)子分部工程应由总包单位、监理工程师组织防水技术供应方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3)防水技术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

(4)建设单位收到工程验收报告后,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防水技术供应、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工程验收。

(3)防水技术施工时,施工单位对所承包的工程项目按本规程规定的程序检查评定,总包单位派人参加。防水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将工程有关资料交总包单位。

6.1.4竣工验收资料和记录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防水技术提供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施工单位的资质及施工人员上岗复印证件

施工图、设计交底记录及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材料代用核定单

施工方法、技术措施、质量保证措施

FS101、FS102地下刚性(复合)防水技术规程、防水技术提供单位提供的施工操作要求及安全等注意事项

北京龙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具的产品(定向)合格证、产品性能检验报告、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试配及施工配合比,抗渗性能试验报告,防水技术提供单位对FS102混凝土防水密实剂的添加确认书

施工质量验收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检查记录

渗漏水检测记录、瑕疵处理效果监测记录、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事故处理报告、技术总结

6.1.5检验批的合格判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全部合格;

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80%以上检测点合格,其余不得有影响使用功能的缺陷。对有允许偏差的检验项目,其最大偏差不得超过本规范允许偏差的1.5倍。

施工具有明确的操作依据和完整的质量检查记录。

6.1.6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分项工程所含检验批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分项工程所含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6.1.7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子分部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地下工程渗漏水检测应符合设计的防水等级标准要求;

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1)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计量措施和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1)防水混凝土的抗渗压力和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抗渗性能、抗压强度检验报告。

(3)防水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全数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缺陷;埋设件位置应正确。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按混凝土外露面积每100m2抽查一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3处。

(5)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检验方法:全数用刻度放大镜检查。

(6)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其允许偏差为+8mm、-5 mm;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其允许偏差为±5mm。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按混凝土外露面积每100m2,抽查一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3处;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施工缝用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胶)和预埋注浆管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和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2)施工缝的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全数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设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拱、板与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与墙交接处以下150mm~300mm处;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结合。

检验方法:全数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Mpa。

检验方法:全数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水平施工缝浇筑防水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水泥素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再铺10~30mm厚的1:1的水泥砂浆,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检验方法:全数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垂直施工缝浇筑防水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并涂刷水泥素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检验方法:全数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中埋式止水带或外贴式止水带应位置准确,固定牢靠。

检验方法:全数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8)遇水膨胀止水条应具有缓胀性能;止水条与施工缝基面应密贴,中间不得有空鼓、脱离等现象;止水条应牢固地安装在缝表面或预留凹槽内;止水条采用搭接连接时,搭接宽度不得小于30mm。

检验方法:全数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9)遇水膨胀止水胶应采用专用注胶器挤出粘结在施工缝表面,并做到连续、均匀、饱满,无气泡和孔洞,挤出宽度及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止水胶挤出成型后,固化期内应采取临时保护措施;止水胶固化前不得浇筑混凝土。

检验方法:全数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0)预埋注浆管应设置在施工缝断面中部,注浆管与施工缝基面应密贴并固定牢靠,固定间距宜为200mm~300mm,注浆导管与注浆管的连接应牢固、严密,导管埋入混凝土的部分应与结构钢筋绑扎牢固,导管的末端应临时封堵严密。

检验方法:全数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后浇带用遇水膨胀止水条(胶)、预埋注浆管和外贴式止水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和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2)后浇带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计量措施和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3)后浇带的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全数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后浇带部位和外贴式止水带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落入杂物和损伤外贴止水带。

检验方法:全数观察检查。

(5)后浇带两侧的接缝处理应符合本规程5.2.1.7、5.2.1.8条的规定;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全数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遇水膨胀止水条的施工应符合本规程6.3.8的规定;遇水膨胀止水胶的施工应符合本规程6.3.9的规定;预埋注浆管的施工应符合本规程6.3.10的规定。

检验方法:全数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留设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28d。

检验方法:全数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穿墙管用遇水膨胀止水条(胶)和防水密封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2)穿墙管的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全数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固定式穿墙管应加焊止水环或环绕遇水膨胀止水圈,并应在迎水面预留凹槽,槽内应嵌填防水密封材料。

检验方法:全数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套管式穿墙管的套管与止水环及翼环应连续满焊;套管内表面应清理干净,穿墙管与套管之间应用密封材料和橡胶密封圈进行密封处理,并采用法兰盘与螺栓进行固定。

检验方法:全数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穿墙盒的封口钢板与混凝土墙预埋的角钢应焊严,并从封口钢板上的预留浇筑孔注入改性沥青密封材料或细石混凝土,封填后将浇注孔用钢板焊接封闭。

检验方法:全数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嵌填防水密封材料应密实、连续、饱满,粘结牢固。

检验方法:全数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埋设件用防水密封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2)埋设件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Q/GDW 13090.1—2018标准下载检验方法:全数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结构上的埋设件应采用预埋件或预留孔、槽处理,埋设件位置应准确,固定牢靠;埋设件应进行防锈处理。

检验方法:全数观察、尺量和手扳检查。

(2)埋设件端部或预留孔、槽底部的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250mm,当小于时,应局部加厚或采取其他防水措施。

检验方法:全数尺量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结构迎水面的埋设件周围应预留凹槽,凹槽内应用防水密封材料填实。

检验方法:全数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用于固定模板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可采用工具式螺栓或螺栓加堵头GB/T 40054-2021 公共安全 应急管理 公共预警指南.pdf,螺栓上应加焊止水环。拆模后留下的凹槽应用防水密封材料封堵密实,并用水泥砂浆抹平。

检验方法:全数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