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桥满堂支架法现浇梁施工方案

某大桥满堂支架法现浇梁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49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大桥满堂支架法现浇梁施工方案

特大桥满堂支架法现浇梁施工方案

4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 5

4.1.1技术准备 5

4.1.2现场准备 6

JGJT327-2014标准下载4.2.1整体施工顺序 6

4.2.2单片梁施工程序 6

4.3主要施工工艺 7

4.3.1地基处理 7

4.3.2支架施工 8

4.3.3支架预压 13

4.3.4支座安装 22

4.3.5箱梁模板制作及安装 23

4.3.6钢筋加工 25

4.3.7钢筋绑扎和预埋件安装 25

4.3.8箱梁混凝土施工 30

4.3.9拆模及养生 34

4.3.10预应力施工 36

4.3.11压浆、封锚 42

5安全目标及安全保证措施 42

5.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安全保证体系 42

5.3安全保证措施 44

5.4安全控制重点 49

5.5应急准备与响应 53

5.7预案处理程序 55

5.8救援器材及设备 56

6.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质量控制体系 57

6.3质量控制措施 59

7.1劳动力资源配置 65

7.2机械设备配置 67

7.3单跨支架材料用量 67

1.1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1.2《罗而庄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玉符河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1.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2005]160号

1.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2005]160号

1.6《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桥涵地基和基础》

1.8《高速双线桥梁综合接地钢筋布置图》京沪桥通22

1.9《桥涵沉降观测标构造图》京沪桥通32

1.10《木结构设计规范》

1.11《钢结构设计规范》

1.12《WDJ型钢管碗扣脚手架技术条件》

1.14四电接口相关资料

罗而庄特大桥工程,沿线跨越党家庄和罗而庄两个村庄,双线,位于0‰、13.43‰坡道的直线上,全长3783.64m,起讫里程为:DIK428+727.18~DIK432+510.82,全桥共计98孔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

玉符河特大桥工程,沿线跨越玉符河、崔马庄,双线,位于0‰、12‰坡道的直线上,全桥长1574.71m,起讫里程为:DK417+670.78~DK419+245.49,全桥共计48跨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

我管段现浇简支梁为单箱单室结构,箱梁高3.115m,顶板宽12m,底板宽5.5m,两侧翼缘长各为2.65m。箱梁纵向预应力束为φj15.24高强度底松弛钢绞线(),两端张拉。现浇连续梁混凝土采用C50号混凝土浇注,支座采用盆式橡胶支座。

罗而庄特大桥、玉符河特大桥施工组织时,主要采用六台上承式移动模架施工,节点工期内不能完成的部分简支箱梁,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其中罗而庄特大桥1~4、33~36、67~70#、86、87、109、110#梁,玉符河特大桥桥1~5、14~19、43~48#梁,初步拟定采用WDJ碗扣式多功能钢支架施工,其余梁跨依据施工进度情况,施工方法做灵活调整。

WDJ碗扣式多功能钢支架具有设备造价相对较低、操作方便灵活、适应性强、占用施工场地少、节约制架设备投资等特点,对于保证质量、提高工效都是十分有利。

全桥计划采用3套支架体系,每套支架体系采用3套支架+2套底模+1套侧模+1套内模配置。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内模采用组合钢模板,翼缘板模板下设纵向滑轨,简支梁连续支架浇注时,翼缘、侧模模板下落后直接纵向滑移到下一浇注孔跨就位,每套支架体系间平行流水作业,三跨支架施工工况分别为搭设支架、预压、混凝土梁体施工,施工计划进度工期为15d/孔(混凝土张拉等强按5d计)。

碗扣式支架地基处理采用换填60cm三七灰土封闭层+15cmC15混凝土找平层的形式,灰土垫层下不良地质采用原土换填,确保原土地基承载力达到180kpa。

碗扣式支架立杆布置时纵向间距全部为0.6m,跨中断面梁腹板下横向间距为0.6m,底板下横向间距为0.9m,步距为1.2m,翼板下横向间距为0.9m,步距为1.2m,部分段落步距调整为0.6m;变截面腹板处横向间距加强为0.3m,底板处临近墩身位置调整为最大0.6m。

为保证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顺桥向设置纵向间距3m的剪刀撑,横向设置间距不大于3m的剪刀撑。

立杆下方安装可调底托,底托下横桥向设置22×16cm支撑枕木,在钢管顶端放置可调顶托,顶托直径为φ38mm长600mm,可调长度为350mm。为了保持顶托横向稳定性,一般控制在200mm左右,顶托插入钢管时的长度不得小于300mm。

立杆顶部可调托座上,腹板底板处铺设双层下纵上横方向的分配方木,纵向方木截面全部为15cm×15cm,横向方木断面跨中位置为10cm×10cm,变截面处为15cm×10cm,翼缘板处设双层下横上纵10cm工钢,纵向工钢与翼缘模板支架下聚四氟板衔接。

支架法施工时,每孔梁施工前进行预压,以消除非弹性变形和检测支架刚度、强度及稳定性,预压过程均进行沉降测量观测。

梁体浇注时,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罐车运输,汽车泵配合地泵浇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梁面线性控制采用提浆整平机收面,养护时覆盖洒水养护,冬季施工时另外制定现浇梁冬季施工方案。

施工工期:2009年3月20日~2009年12月31日。

施工前根据施工部位、地质条件的不同,根据施工方案有针对性的制定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并交底到测量队、实验室、现场技术人员、质检员和施工作业人员。使不同工种作业人员掌握施工方法、流程、顺序、技术要求和作业任务,确保施工符合各项技术要求和有序进行。

根据技术交底要求,分别确定施工场地范围并进行场地平整、各种原材料材料准备和验收、机械设备准备和检查、临时施工用电线路和配电盘假设安装到位情况等。

4.2.1整体施工顺序

根据工期要求、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各工序周期和施工作业人员工作饱满度,施工组织时,尽量采用分段、从一端向另一端逐孔连续推进的方法进行施工,现浇梁支架法施工时优先考虑矮墩施工,施工场地狭窄时,侧模单块滑移到梁端吊装平台处转场。

4.2.2单片梁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地基处理→支架位置放线→支架搭设→支架校验调整→铺设纵横方木→安装支座→安装底模板、侧模板→底模板调平→支架预压→支架及底模调整→绑扎底板、侧板钢筋→安装波纹管→安装内模板→安装端模板→绑扎顶板钢筋→自检、报检→混凝土灌筑→混凝土养护→拆除边模和内模板→预应力张拉→压浆、封堵端头→养护→拆除底模板和支架→桥面铺装防水层及保护层→桥面系安装,见下图

本段主要为新黄土,地质条件相对较好,为了保证支架基础稳定,采用三七灰土换填基础,三七灰土换填具体做法如下:

支架搭设宽度为13.2m,长度为38.4m。开挖宽度为15.0m,长度为40m,且以跨中为基准,跨中向小里程20m范围内,下挖0.6m,地基处理平面位置和高程控制详见下图:

地基处理时,将灰土换填面以下松软土全部清除,并夯实原土地基,保证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80KPa。灰土层采用三七灰土,每层填筑高度为30cm,分两层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密实,夯机夯实,地基承载力要求达到300KPa,试验室用轻型动力触探检测,出检测报告后方可进行下到工序。对于夯实不到位的,用轻型夯机夯实。灰土垫层上设1层15cm厚的C15混凝土面层,14米宽,40米长。混凝土面层顶面相对高程误差不得大于2cm。

使用三七灰土进行地基处理,施工中要严格控制含水量、配比以及碾压等,板结硬化后,方能具备一定承载力效果。

承台基坑要按照承台开挖线下挖到承台底,用原土合格填料按30cm一层进行回填夯实,从基坑底部夯实到灰土换填底面,保证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80KPa。

泥浆池换填与承台基坑换填一样,按30cm一层的原土合格填料换填,从泥浆池底部换填到灰土换填底面,夯实设备夯实,保证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80KPa。

5)、为了防止支架施工过程中,地表水侵入地基,造成地基承载力下降,处理地基范围周边以外80~160cm范围内设顺桥向排水沟(水沟横断面为:40×30cm),确保地基基础不受雨水浸泡。

4.3.2.1支架设计

将硬化好的基础表面清理干净,测量放线,找出支架点的位置,再铺设3cm河砂将基础顶面找平,其上放置枕木,在支架点的枕木上面放上底托。

1)立杆:立杆纵向布置为:3×0.6m+1×0.3m+3×0.6m+49×0.6m+3×0.6m+1×0.3m+5×0.6m,横向布置为:2×0.9m+5×0.6m+4×0.9m+5×0.6m+2×0.9m。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下面为部分支架布置图:

a、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上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立杆与横杆必须扣紧,不得松动或遗漏横杆,立杆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架高的1/300。

b、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扣件固定。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部距离不应小于100mm。

2)横杆:横杆步距为1.2m和0.6m。

a、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b、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时,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当采用搭接方式连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c、在脚手架的同一步中,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

3)剪力撑:支架外围四周设剪刀撑,内部沿桥梁纵向每5~6排立杆搭设一排横向剪刀撑,横向剪刀撑间距不大于5m。

2、模板结构及支撑体系

模板结构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梁体的外观,外模面板均采用钢模板,模板直接放在上分配梁上。在拼装模板时,每块模板应从一端赶向另一端,以保证面板表面平整。在拼装接缝用双面胶带粘贴。在吊装模板时,防止模板磕碰。翼缘模板支撑杆件定位要准确,按照设计支架布置形式布置。

内模采用钢模板。由于箱梁内净空有限,内模骨架设计尽量少占净空,以利于箱梁底板混凝土的散料、振捣及内模的拆除。

4.3.2.2支架搭设与拆除

根据支架设计逐孔放样,按放样位置布置立杆和水平杆,靠近墩身处,水平杆紧贴墩身。每根立杆下设可调底座,立杆垂直,以保证支架自身稳定且尽量承受垂直荷载。

为方便固定腹板外模,在腹板外模的底部、中部、顶部的立杆处,增加横撑及斜撑;为防止翼板下顶部支撑产生变形,采用增加斜杆支撑。在钢管支架顶面翼板外缘部分搭设施工、防护平台。

支架接近标高时,由测量人员在底板、翼板边缘处纵向每隔5m提供一个基准点挂线找平。支架验收合格后,于立杆顶部可调支座上铺设15×15cm纵向方木,间距同立杆间距,用铁线与支架顶部可调支座连接,纵向方木上铺设10×10cm横向方木,间距30cm,用小抓钉从侧面与纵向方木连接。铺设后,对横向方木标高进行复核,个别低洼处用抄手木楔找齐,高处用手电刨刨平,横向方木标高达到要求后即可进行预压作业。

全面脚手架的扣件连接、支撑体系是否符合构造要求。应由工程技术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1)工作区标志,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

(2)除顺序: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后绑者先拆。

(3)脚手架逐层拆除,分段拆除高度不应大于2步。

(4)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应先告知对方,以防坠落。

(5)当脚手架拆除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6)材料、工具应用滑轮和绳索运送或集中用塔吊运送,严禁往地面抛扔。

(7)拆卸后的各种构件应分类码放整齐。

4.3.3.1堆载预压方案简述

为保证箱梁砼结构的质量,钢管脚手架支撑搭设完毕铺设底模板后必须进行预压处理,以消除支架、支撑方木和模板的非弹性变形和地基的压缩沉降影响,同时取得支架及地基的弹性变形的实际数值,作为梁体立模的预拱值数据设置的参考。

预压方法依据箱梁砼重量分布情况,在搭好的支架上的堆放与梁跨荷载等重的预压块,预压荷载系数取1.3,预压时间视支架地面沉降量定,支架沉降稳定后48小时后卸载。

预压后安装模板,预拱度设置要考虑模板与骨架间的间隙。

32m简直箱梁混凝土的自重为811吨,同时还要考虑模板等荷载,并要在横断面上模拟箱梁的实际载荷分布,模拟堆载试验选用的材料应具有计量准确、比重大、质地均匀、方便运输和吊装等特点,在综合考虑以上特点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用混凝土预制块进行预压,其中砂袋辅助混凝土预压块。

试验程序与步骤流程:试验准备(技术交底、施工组织等)→地基处理→支架搭设→分配梁布置→预压前支架全面自检→观测点标记布设→分级加载→观测读数、记录→终值静置→观测、分析数据,确定是否继续下一级堆载预压→全面检查→卸载→观测结果整理、分析→梁体施工。

4.3.3.2预压荷载

为了准确模拟梁体重量,进行分解计算。在加载预压过程中,根据不同部位梁体自重进行相应重量的预压。并进行沉降观测,等沉降量稳定以后再进行相应部位梁体重量的130%的超载预压。同时也要进行沉降观测。

如上图所示,将梁体分为7块进行计算:

①、1#块:重量q1=0.514×2.5=1.285t/m

②、2#块:重量q2=0.469×2.5=1.173t/m

③、3#块:重量q3=0.885×2.5=2.213t/m

④、4#块:重量q3=0.578×2.5=1.445t/m

⑤、5#块:重量q4=1.109×2.5=2.773t/m

⑥、6#块:重量q5=0.705×2.5=1.763t/m

⑦、7#块:重量q6=0.165×2.5=0.413t/m

①、1#块:重量q1=0.863×2.5=2.157t/m

②、2#块:重量q2=0.412×2.5=1.03t/m

③、3#块:重量q3=1.283×2.5=3.208t/m

④、4#块:重量q3=0.884×2.5=2.21t/m

⑤、5#块:重量q4=0.966×2.5=2.415t/m

⑥、6#块:重量q5=0.705×2.5=1.763t/m

⑦、7#块:重量q6=0.165×2.5=0.413t/m

①、1#块:重量q1=1.089×2.5=2.723t/m

②、2#块:重量q2=0.651×2.5=1.628t/m

③、3#块:重量q3=1.448×2.5=3.62t/m

④、4#块:重量q3=1.217×2.5=3.043t/m

⑤、5#块:重量q4=0.979×2.5=2.448t/m

⑥、6#块:重量q5=0.705×2.5=1.763t/m

⑦、7#块:重量q6=0.165×2.5=0.413t/m

①、1#块:重量q1=1.181×2.5=2.953t/m

②、2#块:重量q2=0.964×2.5=2.41t/m

③、3#块:重量q3=1.731×2.5=4.328t/m

④、4#块:重量q3=1.266×2.5=3.165t/m

⑤、5#块:重量q4=1.165×2.5=2.913t/m

⑥、6#块:重量q5=0.705×2.5=1.763t/m

⑦、7#块:重量q6=0.165×2.5=0.413t/m

4.3.3.3预压方案

根据堆载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我工区计划采用混凝土预制块进行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时,按照梁体自重分级加载。加载完毕后还要进行沉降观测,记录数据。沉降稳定后在进行超载预压。加载完成后进行沉降观测,记录数据,分析计算沉降量,设置支架預拱度。

(1)加载30%混凝土块布置:

纵向24块,横向7排,共计168块。

(2)加载60%混凝土块布置:

纵向24块,横向7排,共计168块,累积336块。

(3)加载100%混凝土块布置:

底板、腹板纵向24块,横向7排,翼缘纵向28块,横向2排共计224块,累积560块。

(4)加载130%混凝土块布置。

纵向24块,横向7排共计168块,累积728块。

30%时荷载计算:梁体总重量为:815.8×0.3=244.74t

预压块重量为:1.46t×168=245.28t;。

60%时荷载计算:梁体总重量为:815.8×0.6=489.48t

预压块重量为:1.46t×356=490.6t;

100%时荷载计算:梁体总重量为:815.8t

预压块重量为:1.46t×559=816.1t;

130%超载预压:梁体总重量为:815.8×1.3=1060.5t

预压块重量为:728×1.46t=1063t;

堆载预压荷载满足预压要求。

4.3.3.4、预压块大样图

每孔梁需要1.0m×1.0m×0.6m的预压块数量为728块。

4.3.3.5、支架卸载

支架卸载时仍采用分级方式进行,按照加载相反的顺序进行卸载。首先卸载进行超载预压的30%的部分,再卸载顶板混凝土重量,然后卸载腹板重量,最后卸载底板重量。

每卸下一级载荷,均对所有测点进行一次测量,并作详细记录,在数据分析时与加载时的挠度进行比较。

在预压块吊装规程中,用2台25t汽车吊进行吊装。从两头向中间进行堆载预压。在吊装过程中,要用小型机械配合汽车吊,做到可用可行。

4.3.3.3观测点布置及沉降观测

纵桥向有五个断面:跨端2米、1/4跨、1/2跨、3/4跨和跨端2米,从小里程到大里程方向,为I、II、III、IV、V断面;每个断面有七个点,分别为翼缘底、腹板顶、底板底两侧、底板中间相对应下分配梁位置,顺着线路前进方向,从左往右,为1~7号点。共35个点。具体点位布置如下图所示:

下分配梁上共设测点35个,观测支架变形,在对应观测点下方的枕木上布置35点的,观测地基变形。观测时由工区测量队量,用自动安平水准仪测设。

观测采用高精度水准测量仪和毫米塔尺进行观测沉降。为减小人为观测误差,应定人、定仪器观测,观测时间选择在早晨或傍晚,避免在强光、高温时进行。

加载前测量地基和支架原始标高,每级加载完成静载后分别测设支架和地基的沉降量和支架变形量,做好记录。满载后,连续两天观测,每天四次,直到48小时内累计沉降不超过2mm为止,可认为稳定

卸载的按加载的相反顺序进行,每级卸载后均静载后分别测设支架和地基的恢复量,做好记录,当卸载完成后,静置24小时后,每6小时观测一次,连续四次变形观测的累积变形不大于2mm时即可认为稳定。

预压时应注意测量支架的沉降量,并观测其沉降变化是否稳定。待沉降停止后,根据观测的数据计算出底模应设置的预拱度值调整底模。

在梁体浇注的过程中,要对支架做变形控制观测。支架沉降观测数据一定要及时准确,从而来判定支架的安全稳定。一旦观测结果过大或出现不正常情况时,要立即停止浇注,并让梁体上作业的人员全部离开现场,并继续进行沉降观测。根据结果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后再进行施工。

为准确设置施工预拱度,指导今后其余各跨支架预拱度的设置,根据预压卸载前后的实际测量的高程变化,确定支架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值。

A、荷载作用变形量计算

以变形量为纵轴Y,以观测间隔时间为横轴T,绘制不同点的变形速率图。以梁水平纵向为X轴,以不同点的弹性变形量为Y轴,连接各点绘制出梁的纵向弹性变形曲线。

4.3.3.4预拱度设置

考虑到在支架上浇筑混凝土、施工及拆架后,上部结构要发生一定的下沉,产生一定的挠度,施工时采取预留预拱度控制,预拱度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A.拆架后上部结构及荷载作用产生的竖向挠度δ1。

B.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δ2。(通过预压测量)

C.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δ3。(通过预压消除)

D.支架基底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陷δ4。(通过预压消除)

32m跨径现浇箱梁在有声屏障且在曲线段采用5500KN吨位的盆式橡胶支座,其余部位采用5000KN吨位的盆式橡胶支座;

凿毛支座部位的支承垫石表面,清除预留锚栓孔中的杂物,测量队在垫石顶面标出支座的高程和中心控制点。

根据设计要求将支座安放在相应的支承垫石上,高度误差不得大于±2㎜。支座中心位置的确定按当地气象资料和施工时的温度计算,并严格按照设计资料进行安装施工。

在支座安装前,检查支座连接状况是否正常,不得任意松动上、下支座连接螺栓。

如下图所示,用4台5t的千斤顶及支座吊架,将支座面调整到设计的中心及标高,工区测量队要对支座的定位尺寸进行复测,在支座底四周安装灌浆用模板,并用水将支承垫石表面浸湿。用无收缩强度灌注材料灌浆(重力灌浆)。

灌采用重力式灌浆方式,灌注支座下部极锚栓孔处空隙,灌浆过程应从支座中心部位向四周注浆,直至从钢模与支座底板周边间隙观察到灌浆材料全部灌满为止。

灌注前,应初步计算所需的浆体体积,灌注实用浆体数量不应与计算值产生过大误差,应防止中间缺浆。

灌浆材料终凝后,拆除模板,检查是否有漏浆处,必要时对漏浆处进行补浆,工区测量队复测支座的高程、中心位置,符合验标要求后,拧紧下支座板锚栓。

4.3.5箱梁模板制作及安装

为了便于模板的加工和安装,加快施工进度,箱梁外模采用小块(2米长和2.3米)滑动式,内模采用定型小块钢模板。模板的安装要结合钢筋及预应力管道的埋设依次进行。

安装前检查:板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变形及残余粘浆,模板接口处要清除干净;所有模板连接端部和底脚有无碰撞而造成影响使用的缺陷或变形,模板焊缝处是否有开裂破损,如有均要及时补焊、整修。

4.3.5.1底模安装操作要点

底模安装采用人工为主机械配合的方式施工。安装及使用时,根据预压实际情况设置反拱及下沉量,并应随时用水准仪测量检测。

底模清理:清除底模面板上杂物,对活动底模的接缝处清除浮渣使之密贴。

检查底模两边的橡胶密封条,对损坏的应更换或修补。

底模安装时根据箱梁图纸预应力张拉后梁体的压缩量,对支座上板位置进行调整、定位。

4.3.5.2侧模安装操作要点

安装前检查:板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变形,模板接口处应清除干净。

检查所有模板连接端部和底脚有无碰撞而造成影响使用的缺陷和变形,支架及模板焊接处是否有开裂破损,如有均应及时补焊整修。

侧模安装时应先使侧模吊装到位,与底模板的相对位置对准,用顶压杆调整好侧模垂直度。

钢模安装应做到位置准确,连接紧密,侧模与底模接缝密贴且不漏浆。

4.3.5.3端模安装操作要点

安装前板面应平整光滑、无凹凸变形及残余粘浆,端模管道孔眼应清除干净。

将波纹管逐根插入端模各自的孔内后,进行端模安装就位。安装过程中逐根检查是否处于设计位置。

端模安装要做到位置准确,连接紧密,侧模与底模接缝密贴且不漏浆。

4.3.5.4内模安装操作要点

内模采用小块定型钢模组拼,用连接杆件支撑,并坐落在底板钢筋上。内、外侧模间用拉杆通过通风对拉,防止内膜在浇注的过程中偏位。

JCT403-2016 水泥工业用旋风式分离器4.3.5.5模板安装质量控制标准

底模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

桥面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

腹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

横隔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

T梁后张法预应力张拉、压浆、封端施工方案吊线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