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世佳鑫基贵都B区热电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金世佳鑫基贵都B区热电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89.44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金世佳鑫基贵都B区热电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依据…………………………………………………1

工程概况…………………………………………………1

22~25号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1工程概述……………………………………………………1

2结构特点……………………………………………………1

3现场施工条件………………………………………………2

4气象条件……………………………………………………2

5质量目标……………………………………………………2

6工程保修……………………………………………………2

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2

1项目构成……………………………………………………2

2职责及工作程序……………………………………………3

施工准备…………………………………………………4

1技术准备……………………………………………………4

2物质准备……………………………………………………5

3劳动力资源使用计划………………………………………7

4施工现场准备………………………………………………8

5场外协调工作………………………………………………8

施工方案………………………………………………10

1施工顺序……………………………………………………10

2施工段划分…………………………………………………10

3工期安排………………………………………………10

4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法………………………………………10

4.1施工测量…………………………………………………10

4.2土方回填…………………………………………………11

4.3模板工程…………………………………………………12

4.4钢筋工程…………………………………………………14

4.5混凝土工程………………………………………………18

4.6砌筑工程…………………………………………………20

4.7地下防水工程……………………………………………21

4.8屋面工程…………………………………………………23

4.9门窗工程…………………………………………………25

4.10装饰工程………………………………………………26

4.11楼地面工程……………………………………………28

4.12电气工程………………………………………………29

4.13暖卫及给排水工程……………………………………30

4.14消防工程………………………………………………35

4.15进度控制点……………………………………………36

安全施工组织设计……………………………………36

1安全管理目标指标…………………………………………36

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36

3雨期施工安全措施…………………………………………36

4消防保卫措施………………………………………………37

施工平面布置…………………………………………37

质量保证措施及技术措施……………………………38

现场文明施工管理……………………………………46

环境保护措施…………………………………………47

十一、其他保证措施…………………………………………49

1传染性疾病防治措施………………………………………49

2工程质量回访及保修措施…………………………………50

十二、附表…………………………………………51

1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施工机械一览表

2附表二:拟投入本工程劳动力计划一览表

1本工程的招标文件及有关说明

3相关的法规、施工规范及标准

3.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3.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3.3《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

3.4《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3.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6《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8《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3.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3.11《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3.1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3.1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本工程为金世佳鑫基贵都B区项目,建筑共有三个楼座,均为地下一层,1#、2#地上十六层,3#楼地上十七层。建设地点位于王台镇驻地204东侧。

本工程为总建筑面积28756.68㎡。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部分均为桩基础和条形基础。

该工程施工现场狭小,施工区域相互关联,作业场地拥挤,道路狭窄,材料、设备运输不便,施工用电、水接头离现场很近,高素质管理人员及技术工人充足。

5.1本工程要求的工程质量等级优良,“青岛杯”工程。

5.2本工程适用的工程质量标准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国家标准。

按照国家对建筑工程质量保修的规定履行保修义务,其中:

建筑结构工程保修年限为其设计使用年限;

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墙面的防渗漏保修年限为三年;

采暖工程保修年限为两个采暖期;

水、电安装及装修工程保修年限为两年。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若我单位中标,我们将派出我公司国家级别的项目经理担任该工程的项目经理,另外派出1名优秀项目经理担任该工程项目副经理,组成项目经理部,同时配备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优秀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该工程实行全过程管理。

项目经理部下设生产、技术、质检、安全、材料和财务等6个职能部门,负责从施工准备、计划统计、生产调度、技术管理、质量控制、材料和设备的供应、进货检验和试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成本核算等方面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2.1现场各级各类人员,按照公司制定颁发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各司其职、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和各环节的接口工作。

2.2对于本工程,公司总部负有以下职责。

2.2.1对该工程的宏观控制负有责任,并负责现场施工人员的调整配备工作,随工程进度需要及时调配人员,使现场人员能够满足工程需要,保证工程按照合同工期圆满完成。

2.2.2对于现场的工程进度,资金使用,材料设备管理,技术质量管理,安全文明施工,合同履行负有监督责任,并对该工程的各项资源配备负有调配职责,从资源配给上保证施工任务和顺利进行。

2.3现场项目经理部职责:项目经理部对于该工程负有直接责任,是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设计意图的具体执行者,负有把设计图纸等一系列质量文件具体落实的责任,具体施工中应遵守国家的现行的有关质量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

2.3.1项目经理作为该工程第一责任人,对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负责,负责组织本工程的均衡生产和工序管理,负责组织和管理进入本工地的人财物资源,做好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的调配与供应,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履行承包合同。

2.3.2项目经理监督工程按照《施工组织设计》(《项目质量计划》)中的要求进行施工,组织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保证体系的现场落实工作。保证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实现安全生产。

2.3.3项目部定期(每周不少于一次)召开例会,对工程施工及存在问题进行协商解决。

根据我公司ISO9002质量体系要求,严格按照程序文件实施,保证组织机构的有效运行。

2.4.1对于该工程,我们将召开方案研讨会,确定这些文件并落实执行。

2.4.2为防止误用无效文件资料,在施工过程中文件资料的控制工作由项目主管技术员负责依据《文件资料控制工作程序》进行控制。

2.4.3为使采购的材料设备满足质量要求,材料设备采购由材料科负责依据《采购工作程序》、《顾客提供产品工作程序》、《常用建筑材料检验试验制取试样规则》进行进货、检验、验证和试验,并依据《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工作程序》、《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工作程序》《工程材料标识管理办法》根据进货验收结果进行材料状态标识,防止误用。材料的现场存放应根据《搬运贮存、包装工作程序》进行控制,机械设备的使用应根据《机械设备租赁、维修管理实施细则》执行,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应按照《不合格品控制工作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工作程序》进行控制,及时清理出现场并制定预防文件,防止问题的发生。

1.1方案确定:我们将召开由生产、技术、安全、经济、计划参加的方案论证会,并以此为依据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并对进度控制目标进行分解。

1.2分解质量目标,制定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1.3编制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工程开工前,制定成本实施、组织、控制、核算、分析、跟踪目标,根据有关定额和取费标准编制预算成本。在其基础上,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按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它直接费和管理费等建立计划成本,实际成本控制则通过成本的事先控制,材料费用的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支出控制与分析,不断实现计划成本,使成本控制不断完善、健全,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且做到:

1.3.1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各负其责,对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比较、优化。

1.3.2加强技术管理,杜绝返工,减少浪费、损失,采取先进技术和工艺,提高材料利用率,例如,钢筋采用无余料下料法,砼外加剂的应用等。

1.3.3正确执行劳动定额,实行计件工资制,及时向班组下达任务书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并及时组织核算总结。

我公司由技术科及相关技术人员,参加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听取设计人员交底并审查以下内容:

1.4.1施工图是否完整、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1.4.2施工图与其说明书在内容上是否一致、图纸之间有无矛盾错误。

1.4.3建筑图与相关的结构图是否一致。

1.4.4审查设备安装图纸与土建图纸能否一致。

1.4.5基础设计或地基处理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是否一致,弄清楚建筑物与地下构筑物,管线间的相互关系。

工程开工前,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提出的建筑材料需用量计划、预制加工品需用量计划、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生产工艺设备需用量计划进行施工物资的准备和前期的筹备工作,编制建筑材料采购计划,确定仓库和堆积面积,并组织运输,以确保物资的供应。其次,要对施工现场的临时用水和临时用电进行计算和安排。

施工现场用水主要用于砂浆搅拌、砼养护、粗装修等施工要求,机械用水量可不予考虑,由于主要用水项目基本不同时进行,可根据砼的日用水量计算。

q1=K1Q1N1×K2/8×3600×1

式中:q1-施工工程用水量L/S

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0

Q1-每班计划完成的工程用量,200m3

N1-施工用水定额,搅拌砂浆,取300L/m3

K2-现场施工用水不均衡系数,1.50

经计算q1=34.375L/S

q2=P1N2K3/K(T×8×3600)+P1N3K4/(24×360)

式中:P1-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根据劳动力计划,取330人

N2-现场生活用水定额,取50/L人.班

N3-生活区昼夜全部生活用水定额,取80L/人.班

K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5

K4-生活区生活用水不均衡系数,取2.0

T-每天工作班数,取2

经计算q2=15.8L/S

消防用水量:q3取10L/S

总用水量Q=q3+(q1+q2)×0.5=35.09L/S

供水管网须计算D=(4Q/1000Πv)0.5=0.173m

式中:D-配水管直径m

V-水管内流速,取1.5m/s

2.2.1根据现场的各种机械设备的额定功率和额定容量计算出总的施工用电量,根据下式计算:

总用电量P=1.05×(K1ΣP1/copφ+K2ΣP2)

式中主要设备电机额定功率之和:ΣP1=243.5KW――

电焊机额定容量:ΣP2=168KVA――

系数K1=0.5,K2=0.5,copφ=0.75

经计算:P=258.7KW

照明用电按0.1P计算

即现场总用电量为284KVA。

现场施工用电的电缆敷设根据现场平面布置图敷设,并设置标准配电箱,所用电缆均用五芯电缆,配电采用三相五线制。

塔吊、搅拌站等大型设备均设专线供电。其他用电设备用电从现场配置的配电箱中接出。引入线由建设单位协调,由城市供电网引入。

根据施工预算的材料分析和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编制建筑材料需用量计划,确定仓库和堆积面积,并组织运输。

现场配置二台砂浆搅拌机,竖向焊接采用电弧焊机,垂直运输采用QTZ40塔吊1台。

投入本工程主要机械设备表(祥见附表一)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提出的劳动力需用量计划,确定工作班组,架子工、电气焊工、电工、机械操作工等特殊工种要求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进行操作。上岗前应由劳资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验证其上岗资格。

所有劳动力上岗前均要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施工现场的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施工规定,安全施工技术,分项工程操作技术,技术交底,以及精神文明方面的教育。

投入本工程的劳动力计划表(祥见附表二)

4.1施工现场控制网测量:根据甲方提供的永久性坐标点及水准点,按照建筑总平面图要求进行施工场地控制网施测、设置场区永久性控制测量标桩。

4.2做好“三通一平”认真设置消火栓、从前方道路引一环形道路入场,平整场地、在甲方协助下,将水电等引入场内,并按消防要求,设置消防水龙头、砂池、灭火器等。

5.1与周边关系的协调

我公司与各业务主管部门协作良好,与周围居民关系融洽,所有这些有利条件为我们干好本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2与设计单位协调工作

5.2.1如果我单位中标,我们将立即与设计单位联系,进一步了解设计意图及工程要求,并根据设计意图提出我们的详细施工方案。

5.2.2积极参加施工图审查,协助建设单位会同设计人员提出建议,完善设计内容。

5.2.3对施工中出现的情况,除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及时处理外,还应积极修正可能出现的设计错误,并会同设计人员按照总进度要求,验收样板,进行地基验槽、地基处理、基础、主体结构验收、竣工验收等。

5.3与监理工程师工作的协调

5.3.1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管理。在自检、专检的基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并按照监理要求,予以整改。

5.3.2贯彻已建立的质量控制、检查、管理制度,杜绝现场施工人员不服从监理工程师工作的不正常现象发生,使监理工程师的一切指令得到全面执行

5.3.3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器具,均主动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并按规定在使用前进行物理化学试验检测,主动递交检测结果报告,使所使用的材料、设备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5.3.4按部位或分项、工序检验质量,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原则,使监理工程师能顺利开展工作。对可能出现的工作意见不同的情况,遵循“先执行监理工程师指导后,再予以磋商统一”的原则,在现场质量管理工作中维护好监理工程师的权威。

5.4与特殊专业分包单位的协调

针对本工程施工工艺复杂、专项作业多的特点,对于设备安装、室外工程等业主另行选择的专项作业分包队伍,我们将给予全方位的支持与配合,同时仍应本着“分包为总包负责、总包为业主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分包队伍的管理。

5.4.1在施工现场为分包单位提供现成的办公室、物料与工具保管仓库;为分包单位提供用水用电接口,供分包单位使用;无偿提供卫生设施供共同使用;无偿提供工地现有的升降设备供分包单位使用。

5.4.2统一做好工地的安全防护和保护工作,保护好分包单位已完工的成品和正在施工的设备及半成品。

5.4.3协助做好分包单位的预埋、预留、工程完工后水泥砂浆的填实设备,协助做好开洞的堵塞、复位、抹灰、上漆等工作。

5.4.4加强分包队伍的安全生产教育,熟知我公司的各项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措施,重点增强其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防微杜渐。

5.4.5加强与分包队伍的生产协调,对各分包单位之间在施工时间、使用场地、设备等方面的矛盾做好协调。

5.4.6邀请关键分包队伍的负责人,参加总监主持的协调会,使其明确责任,搞好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

总的施工顺序是先基础后主体,先粗装修再精装修、安装工程在基础和主体阶段进行预埋,粗装修阶段插入施工,最后配合精装修收尾。

因为本工程工期较短,为了合理均衡地组织施工,使工序之间的衔接更趋科学化,人员物资能够均衡地开展施工,保证工程顺利按期完成,将本工程水平方向每层划分为四个施工段,沿垂直方向每层作为一个施工段。

本工程计划开工日期为2014年5月1日,竣工日期为2016年6月22日,总工期783天。为了合理均衡地组织施工,使工序之间的衔接更趋科学化,对工程进展情况实行动态控制,按照图纸考虑人员物资能够均衡地开展施工。经过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关生产、机械等部门主要管理人员共同研究,决定将本工程的施工工期控制在783天。

施工进度详细计划参见附图。

4.1.1测量仪器的选用

4.1.2工程定位放线及垂直度控制

4.1.2.1工程定位放线

整个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在得到图纸后3日内完成,并经过有关部门验线合格,同意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注:其他碎部点的测量分别用经纬仪,50m钢卷尺测放,由以上控制点引测,测量放线完成后再校核其闭合情况。

4.1.2.2高程控制

根据建设单位及规划部门提供的原始水准点,引测到施工现场,与水平轴线控制桩结合建立半永久性水准点,互相通视互相校核。并且定期检查以上水准点的可靠性。楼层标高均以此水准点为基准用钢尺向上引测,为消除偶然误差,向上引测点应多设几个,并校核它们之间的误差,以免发生高程控制错误,每层做好高程标志。

在进行施工测量时和施工测量后,要特别注意对定位桩、水准点的保护,对以上桩位作出明显的标志,临时桩位要用红砖围砌进行保护和标识,杜绝对以上桩位、点位的人为破坏等。

4.1.2.3沉降观测

在一层柱施工时在预先定出的沉降观测点位置埋设铁件,拆模后用Φ20钢筋焊制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要作好保护刷防锈漆,不准作为电焊机的地线接线柱,并随着建筑物层数的增加进行观测,观测结果填入沉降观测记录表中,并绘制沉降量曲线图,对沉降曲线进行分析,并作为工程技术资料存档,当沉降量或沉降差超过规定时应及时报告,采取纠正措施。

现场建筑物周围设8个观测点进行沉降观测,埋设必须稳定,不受施工机具、车辆碰压、防止水准点高程变动。

待基础结构完成后,进行基础回填。回填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超过300mm;振捣密实后方可回填上一层,回填过程中应取样送实验室进行试验,如发现密实度达不到要求,应重新进行振实。

基坑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开挖长度、宽度,边坡度必须符合要求,基底应清理干净,无松动石块及浮土。

本工程基础、剪力墙采用钢模板,柱、梁、板采用覆膜胶合板。

4.3.1进场模板及要求

4.3.2基础模板支设

基础模板采用钢模板,用ф48×3.5钢管加固支设,模板间应用U形卡相互连结,拼缝采用海绵条或泡沫条,海绵条与模板平面平齐,不得伸入模板内里,以防海绵条进入砼基础内形成夹渣。砼浇筑前模板底部用水泥砂浆堵严,保证砼振捣质量。

4.3.3柱、梁、板模板支设

4.3.3.1柱模板支设

配置柱模时,柱模板立档间距不大于30cm,柱箍间距不大于40cm,柱箍采用[12的槽钢,柱支撑及校正采用满堂脚手架,脚手架间距不大于6m设斜撑或剪力撑一道,以确保立杆的稳定性,满堂脚手架的搭设应满足其支撑梁板的受力及构造要求。柱模板拼接采用阶梯缝,严禁直缝拼接。

4.3.3.2梁、板模板

梁与板一起施工,采用胶合模板,梁板模板拼装时,应从两端向中间,以保证模板拼缝质量,严禁采用在梁柱交接处补条的做法。

梁底支撑采φ48×3.5钢管,间距符合设计计算,梁下支撑采用双排脚手架,以防止梁底变形、下垂,纵向间距为100cm,梁底下横向水平杆以75cm为宜,靠近模板端部的横杆距端部10cm。对于重量较大的梁支撑立杆与横杆采取加固,防止横杆下滑。支撑立杆下设5cm厚通长的垫板。

4.3.3.3楼梯模板

楼梯底面模板采用胶合板模板,侧模采用木模板,踏步模板采用木模板。踏步模板与楼梯踏步高度相同,支设时先支设楼梯平台梁底,待绑扎完钢筋后支设平台梁侧模,然后再支楼梯底模,楼梯底模根据与平台梁成的角度倒角,使角度与所成角相同。

4.3.3.4墙体模板

地下室墙体模板均采用钢模拼装,采用拉结片和U型卡将钢模拼装在一起,为保证地下室防水效果,地下室墙体拉结片采用止水环拉结片。

4.3.4模板质量控制

4.3.4.1柱模支设前,先在基底弹线校正钢筋位置,并为合模后检查位置提供准确的依据,另外再弹距墙柱100mm的控制线,以便检查。

4.3.4.2为防止胀模、跑模错位造成断面尺寸超差,位置偏离,漏浆造成蜂窝麻面,模板及支撑应符合模板设计要求。为固定柱底盘,在楼板浇筑混凝土时距柱30mm左右插入φ14的短钢筋头,外露长度不少于10cm,间距不大于40cm。在柱模板支设前用1:2水泥砂浆找平模板部位,但不吃入柱混凝土内,柱模板支设校正完毕后,用水泥砂浆封根部缝隙,防止跑浆造成烂根。

4.3.4.3对模板拼缝,节点位置模板支搭情况,认真检查,防止漏浆及缩颈现象。

4.3.4.4梁板底模当跨度大于6m时起拱,起拱高度为2/1000,悬臂构件应按1/200起拱,且起拱高度不小于20mm,板的长边方向严禁起拱。

4.3.4.5预埋件预留孔的位置、标高、尺寸应复核,预埋件固定方法可靠,防止位移。

4.3.5.1梁板底模拆除前,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以上,(以同条件下养护的试块抗压强度为准)结构跨度大于8m的梁板和悬臂构件应达到100%。

4.3.5.2侧模拆除前混凝土强度应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拆模后应立即采取透明薄膜包裹养护。

4.3.5.3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应暂停拆除,经过处理后可继续拆除。

钢筋进场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钢筋应有标志,质量证明书应同钢筋标牌相对应,进场时按炉罐(批)号分批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并应按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钢筋加工过程中若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份分析或其它专项检验。

4.4.1.1外观检查

从每批钢筋中抽取5%进行外观检查。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钢筋表面允许有凸点,但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钢筋表面上的缺陷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钢筋每1米弯曲度不得大于4mm。

4.4.1.2力学性能试验

从每批钢筋中任选2根钢筋取四个试样分别进行拉伸试验(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做各项试验,若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不合格,不合格品拒绝使用到工程中,应予以退货。

进场后的钢筋和加工好的钢筋应根据型号分类堆放在由粘土砖砌成的基座上,基座高30cm,宽24cm,间距2m,外用1:2.5水泥砂浆抹面压光,严禁油污或污垢污染钢筋,严禁随意堆放,并挂好标志牌。

钢筋采用机械加工(包括箍筋制作),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洁净,无损伤、油污和铁锈,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钢筋的弯钩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进行加工,箍筋的末端应做135度弯钩,其形式符合要求,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4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4.4.4.1钢筋焊接前先进行试焊,试验合格后方准施焊,必须让有电焊工操作证的电焊工在规定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钢筋焊接严格按规范规定和技术交底操作。钢筋焊接接头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接头不应设置在梁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内,且不应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设置在同一构件的接头应相互错开,在任一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积的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受压区可不限制,但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应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4.4.4.2施工工艺:

4.4.4.2.1电渣压力焊

本工程框架竖筋大于φ14的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焊接,焊剂选用HJ431,存放在干燥的仓库内,防止受潮,如受潮在使用前须经250~300℃烘焙2h,使用中回收的焊剂,除去熔渣和杂物,并与新焊剂混合均匀后使用。

钢筋端头制备:钢筋下料采用圆盘锯,焊接部位和电极钳口接触的钢筋表面的锈斑、油污、杂物等,清除干净,钢筋端部若有弯折、扭曲,予以切除,不得用锤击矫直。

闭合回路引弧:通过操纵杆或操纵盒上的开关,先后接通焊机的焊接电流回路和电源的输出回路,在钢筋端面之间引燃电弧,开始焊接。

4.4.4.2.2连续闪光焊

闪光对焊时合理选择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以及变压器级数等焊接系数。

施焊时,先闭合一次电路,使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此时端面的间隙中即喷射出火花般融化的金属微粒–闪光,接着徐徐移动钢筋使两端面仍保持轻微接触,形成连续闪光。当闪光到预定的长度,使钢筋端头加热到将近熔点时,就以一定的压力迅速进行顶锻。先带电顶锻再无电顶锻到一定长度,焊接接头即告完成。

4.4.4.2.3电弧焊

定位:焊接时应先焊定位点再施焊。

运条:运条时直线前进,横向摆动和送进焊条三个动作要协调平衡。

4.4.5.1基础钢筋绑扎

划出钢筋位置线,基础放线完成后,依基础配筋图在垫层上划线,定出基础钢筋的位置。基础钢筋网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4.4.5.2梁筋绑扎

梁筋在梁底模板支设完成或砖墙砌至设计标高后开始绑扎,将主筋摆在所要绑扎的位置上,把箍筋依次套入,箍筋间距按设计绑扎,并错开活口位置。第一根箍筋距柱皮50mm,箍筋采用套扣法绑扎,主筋接头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筋上,主筋与箍筋交汇处全部绑牢,每隔2m用垫块垫好。如受力钢筋为多排排列时,在两排钢筋之间垫φ25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间距。梁柱节点处箍筋按节点处箍筋按设计要求加密。墙高大于4米,中间加圈梁。

4.4.5.3板筋绑扎

4.4.5.4柱筋绑扎

柱筋绑扎之前,先将药渣、药皮清除干净,按箍筋间距在柱筋上画好点,然后绑扎箍筋,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下往上绑扎,箍筋与主筋垂直,全部受力筋必须均与箍筋绑扎,并使其间距符合规范要求。梁柱节点内箍筋按钢筋加密区钢筋绑扎。预制过梁与柱相遇时应在柱内预留钢筋,构造柱与上下楼板相交处,施工时应预留插筋。

钢筋安装完毕后,应协同监理人员共同验筋,合格后方准进行后序施工。验筋应做隐蔽工程记录,主要检查以下几方面:

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钢号、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特别是要注意检查负筋的位置;

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规定;

检查钢筋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变形现象;

安装钢筋时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规范规定;

检查焊接接头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5.1原材料要求:

根据设计要求和具体施工需要,严格按配比掺加外加剂。外加剂进厂时应有合格证、说明书并应检验合格,经监理部门认可后方准使用。

4.5.2.1检查模板的轴线位置、截面尺寸、标高、垂直度、支撑的牢固程度及拼缝的严密程度。

4.5.2.2检查预埋管件及水电管线等是否按要求埋设YT环保节能型墙体保温粉料外墙保温施工方案,隐预检手续是否齐全。

4.5.2.4检查钢筋的保护层及固定是否已经做好。

4.5.2.5检查用于混凝土施工用的脚手架、振动器和振动棒是否准备好。

4.5.2.6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T/CECS 587-2019标准下载4.5.2.7填写混凝土浇筑申请书。

4.5.3本工程全部采用商品砼,现场不设搅拌站,商品砼由专业化公司生产。故在现场只对商品砼进行塌落度实验和试块留置,砼的搅拌过程不再做专门设计,但塌落度和试块留置工作必须严格按规范规定进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