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图书馆基坑支护、降水施工方案

新乡图书馆基坑支护、降水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93.22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新乡图书馆基坑支护、降水施工方案

基坑支护、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河南六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河南省六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1.2基坑周边环境 3

DB34/T 3458-2019 景观照明施工程工及验收规程1.3工程地质条件 3

2.2工程材料准备 5

2.3施工机械设备准备 5

2.4劳动力资源准备 5

2.5场地平整、水电安装及设备调试 6

第三章基坑支护方案设计概况 7

第四章主要施工工艺 9

4.1土钉墙施工方案 9

4.2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11

第五章劳动力计划及主要施工机械计划 14

5.1劳动力配备计划 14

5.2主要施工机械计划 14

第六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5

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8

7.1安全生产措施 18

7.2文明施工措施 21

第八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23

8.1施工进度计划 23

8.2工期保证措施 24

第九章雨季施工措施 26

9.1雨期施工安排 26

9.2主要施工技术与措施 26

9.3主要管理措施 28

第十章基坑施工安全风险分析及应急预案 31

10.1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31

10.2应急预案 31

第十一章施工平面布置图 32

拟建新乡学院拟建图书馆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主楼十二层,框剪结构,裙房三层,框架结构。基础类型为筏形基础。

基坑开挖边线外10m范围内无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等,场地周边环境简单。

场地地貌但愿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地形较为平坦。

1.3.2工程地质条件

与基坑支护和降水有关的地层情况描述如下:

第(8)工程地质单元层:黏土(Q4al)棕黄色,坚硬,干强度和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稍光滑,含少量钙核。该层未穿透,最大揭露厚度9.10m。

1.3.3水文地质条件

1、熟悉图纸、地质报告及有关技术资料,通过图纸会审,掌握设计要求及应注意的技术要点;召开技术交底会,明确施工时的重点和难点。

2、制定放线方案和措施,为具体放线作好充分准备。

3、进场后,立即组织图纸自审、会审并深化施工组织设计。

4、搞好工序能力的审定,编制质量计划,做好新材料、新工艺的实验和工艺标准的制订。

5、根据业主提供的场区测量控制点,对原始控制点进行复查和验收,据此编制本工程测量控制方案,建立适合本工程特点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对其中重要的控制坐标,做成相对永久的坐标点。

1、根据施工预算的材料分析和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编制材料需要量计划。

2、根据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的要求,编制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

3、物资准备工作程序:编制各种物资需要量计划;组织物资按计划进场和保管。

4、在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及时组织原材料和见证取样复验。其取样复验标准如下:

(1)钢材:原材:同一验收批号,各种规格型号,每60吨取一组;焊接:同一焊工,同一接头型式,同一钢筋规格、种类,每300个接头为一复验批。

(2)水泥:袋装每200吨复验一次;碎石:每600吨或400m3复验一次。

2.3施工机械设备准备

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修,使机械设备处于完好的待命状态,制定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2、对小型机械设备进行统一检修,保证完好率并根据进度要求合理组织进场。

3、测量仪器及计量设备开工前送有关部门进行检验校定,取得合格证后按计划组织进场。

1、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特点,确定施工项目机构的人选和名额,筹建项目经理部,作好进场准备。

2、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在有类似工程经验的人员中抽调,各专业施工队原则上从承担过上述相关工程的单位中选调。

3、质检人员、试验人员、测量人员及其它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有类似工程经验,并统一持证上岗。

4、根据采用的施工组织方式,确定合理的劳动组织,成立相应的劳务作业队伍,根据工程进度有计划地组织进场,并进行入场教育。

2.5场地平整、水电安装及设备调试

1、场地平整:设备、人员进场后先平整场地以满足放线和施工要求。

2、水电安装:根据业主提供的水电接口位置,结合设备的摆放位置和施工用水、用电的安全要求,接通水电。

3、设备调试:设备进场后,应组织人员进行安装调试、试运转;并着重检查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性能和电器的漏电保护装置。

第三章基坑支护方案设计概况

水平间距1500mm,垂直间距1500mm,倾角10°,孔径100mm。

3、土钉长度及钢筋直径(自上而下)

4、墙面喷射80mm厚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水平间距1500mm,垂直间距1500mm,倾角10°,孔径100mm。

3、土钉长度及钢筋直径(自上而下)

4、墙面喷射80mm厚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水平间距1500mm,垂直间距1500mm,倾角10°,孔径100mm。

3、土钉长度及钢筋直径(自上而下)

4、墙面喷射80mm厚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水平间距1500mm,垂直间距1500mm,倾角10°,孔径100mm。

3、土钉长度及钢筋直径(自上而下)

4、墙面喷射80mm厚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1、土方开挖及边坡修整

土方开挖坡度应满足设计坡度,土方开挖必须同支护紧密配合,按要求严格分层开挖。

采用洛阳铲人工成孔,两人一组。成孔过程中注意控制倾角(10度)及孔径(100mm),成孔后对孔深、孔径、倾角进行检查验收,做好施工记录及隐检记录。

土钉墙施工允许偏差见下表:

按设计要求制作土钉杆体,钢筋焊接满足双面焊5d,单面焊10d,并按设计要求加焊定位支架,钢筋保护层厚度应大于25mm。

5、钢筋网片制作与安装

加强筋采用HRB400级直径12钢筋,加强筋必需与土钉主筋焊牢,外焊挡块将钢筋网片与土钉加强一起。加强筋搭接按10d(单面焊)。

土钉钢筋按设计要求焊接在钢筋网片的加强钢筋上,保证土钉钢筋的焊接外露长度不小于200mm。

喷射混凝土层厚度为80mm,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按规定留混凝土试块,养护28天后进行检验。

4.2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4.2.1降水方案简介

根据设计图纸:管井成井直径550mm,井管内径300mm,管井深度为21m(自然地面以下),总计22眼井,其中基坑周边布置16眼,基坑内布置6眼。

降水外排系统沿基坑周边布置,排水管材为波纹管,基坑四周设置挡水墙。

按设计井位的位置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避开桩位。采用潜水钻机成孔,井孔保持圆正垂直,严格控制井深,逐井进行验收记录。

井管下入前注入低粘度泥浆置换,污水泵抽出沉渣并测定井深。

井管机制水泥砾石滤管,井底2m安装实管作为沉淀段,上部安装滤水井管,每节滤管长度1m。井深地下水位范围内回填米石滤料。井管要高出地面不小于200mm,并加以临时保护。下管时用四方或三角形木板框固定住井管,使其居中,不偏不斜。

井管下入后立即人工填入滤料,滤料沿井孔四周均匀连续填入。滤料填至地下水位上1m处,其上用粘土封填。滤料为小砾石。

把污水泵放入井底注入清水后反复抽洗,把井管内泥浆置换出来,再下清水泵抽洗,直至水清砂净。洗井在成井8小时内进行,保证渗水效果。洗井过程中观测水位及出水量变化情况。

4.2.3降水井管理维护

1、管井使用时,应经试抽水,检查出水是否正常,有无淤塞等现象,检查排水系统有无漏水现象。如情况异常,应检修好后方可转入正常使用。

2、开始降水后及时观察水位动态变化;严格控制水位,定期观测,使水位平稳,缓慢下降,防止过快造成不均匀沉降,影响周边环境。

3、降水期间抽水设备和运行状况进行定时维护检查保养,观测记录水泵的电源、出水等情况,使抽水设备始终处在正常运行状态;

4、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更换水泵时,测量井深,掌握水泵安全的合理深度,防止埋泵。

5、降水期间对抽水设备和运行状况进行维护检查,每天检查不应少于3次,并观测、记录水泵的工作压力,电动机、水泵温度,电流、电压、出水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抽水设备始终处在正常运行状态。

6、降水过程中,应定期取样测试含砂量,严格控制出砂量不大于1.7/10000,发涌砂,立即查明原因,组织处理。

7、配备应急电源发生停电时,能及时更换电源,保持正常降水。

8、基坑开挖需对降水井割除时,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掉入井内,经常检查排水管、沟,防止渗漏。

4.2.4地下水位观测

1、利用观测井进行地下水位观测。降水前记录初始水位,每天观测一次并记录数据。水位观测用带读数的测绳,读数时视线与测绳刻度垂直。

2、通过水位观测控制降水水位。水位观测,每天记录观测数据,观察排水井水量,含砂量大小,如有异常,及时反馈信息,加以调整。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施工结构底板前,可先停掉一部分管井,并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若在一段时间内地下水位没有明显变化,水位保持稳定,即可对这部分管井进行封停处理。

剩余管井在底板施工时进行妥当保护和处理,待底板施工后具备封井条件时进行封井,为保证地下水不通过井孔渗透,在底板中的井口部位设置止水钢板翼环,阻断地下水的渗透。

筏板外降水井封井,采用石子回填。筏板内降水井封井通常预埋带止水环的钢护筒,护筒直径300mm,护筒长度一般比筏板顶标高高100mm,比基础筏板底标高深200mm,护筒外设2~3道止水环,止水环钢板厚度8mm,宽度150mm,与钢护筒焊接牢固不漏水。下层止水环焊接在护筒底部外侧,做完垫层后可固定钢护管,封井时先投石子至坑底0.5m左右,接着浇注C40自防水混凝土,振捣后焊封口钢板。

4.2.6降水注意事项

1、在基坑施工中根据水位监测结果对降水实行动态管理,因地因时而异。施工过程对降水速度的控制采用人工控制。人工控制主要依据对地下水水位监测结果及施工进度要求进行。先进行水位监测并记录相关数据,将数据汇总并绘制相关曲线和表格,对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再结合工程施工情况与工期安排制定降水工作指令单,降水人员根据降水工作指令单的要求开启或关闭降水井,并控制其抽水量,最后观察降水效果进行必要调整,转入下一工序。

2、水位观测,每天记录观测数据,观察排水井水量,含砂量大小,如有异常,及时反馈信息,加以调整。

3、注意观察基坑边坡动态,及时反馈信息,修改降水方案,确保基础施工顺利进行。

4、在基坑周边砌筑挡水墙,避免地表水流入坑内。

5、定期检修抽水设备,保障降水正常进行。检查排水系统是否漏水。

6、配电系统要符合规范要求,做到一泵一闸一保护。

第五章劳动力计划及主要施工机械计划

5.2主要施工机械计划

5.2.1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5.2.2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100×100×100

第六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修整坡面时,要挂线,测定坡面角度,严禁出现鼓包或坑陷。

3、钻孔后应进行清孔检查,对孔中出现的局部渗水塌孔或掉落松土应及时处理。

4、锚杆钢筋置入孔中前,应先设置定位支架,保证钢筋处于钻孔的中心部位,支架沿锚杆长的间距2~3m。

5、锚杆钢筋置入孔中后,应采用低压(0.4~0.6MPa)注浆,并在孔口设置止浆塞,注满后保持压力3~5min。

6、注浆时的水泥浆水灰比不宜超过0.45~0.5。

7、锚杆钢筋端部与面层内的加强筋及钢筋网连接时,应焊接牢固。

8、钢筋网片可用扎丝绑扎,网格允许偏差为±10mm。钢筋网铺设时的每边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一个网格边长。

9、喷射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其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喷头与受喷面的距离宜控制在0.8~1.5m范围内。同时,应先喷填钢筋后方,然后再喷填钢筋前方。

10、喷射混凝土终凝后2小时,应连续喷水养护5~7天。

1、井点运行要连续工作,应准备双电源。

2、监测时,通过“听、摸、看”。

3、在开始抽水时,每隔4~8h测一次,观测整个系统的降水性能。

4、达到预定标高前,每日观测1~2次。地下水位降到预定标高后,要每3天测一次。但若遇下雨时,须加密观测。

6.2.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1、建立以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项目专职质量检查人员,班组不脱产的质量管理员三个层次的现场管理组织系统,并由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管理,开展系统地组织、督促和检查落实工作。

2、建立信息回馈系统,实现管理业务标准化,管理流程程序化。对原材料的复验、质量检查、施工工艺、技术革新等各方面的信息要及时收集、处理、传递和贮存。

3、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责任制,使项目部每位职工都有明确的责任,形成一个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组织进行工序质量自检、互检和上、下班交接检查。经常开展质量动态分析,针对质量通病等薄弱环节,采取技术组织措施。实行各尽其责、各司其职。

6.2.2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1、技术交底制度:项目技术负责人专门召开有各机组长及有关人员参加的技术交底会。邀请监理工程师参加。

2、材料试验检验制度:应按照国家、部颁标准、规范、规程和设计要求,对材料进行试验和检验,试验的取样、送检和报告的提取均有监理工程师见证;试验结果存入工程档案。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进场的限期清理出场。

3、技术复核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对技术交底所要求的各种技术参数应不定期地进行复核。

4、质量检查验收制度:为保证工程质量,建立“三检”与“专检”相结合的全面质量检查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对每道工序都要进行验收。并列入工程档案。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序要认真进行处理,未经检查合格者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技术档案制度:从施工准备开始到交工为止,应加强技术数据的取证、记录、检查和整理工作,各项技术资料要如实反映情况,经有关人员审定后严加管理不得丢失损坏,保证在交工前存有完整的技术数据。

6、做好质量意识教育工作:要使全体职工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让工人熟练掌握本职工作的“应知应会”的技术和操作规程等;专职质检员能正确掌握检验和计算的测试方法,技术和管理人员要熟悉设计图纸及有关规范规定,按照要求精心组织施工。

7、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管理的奖罚制度。

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悬挑式水平防护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45页Word版可下载!.doc7.1.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建设,安全为本”。安全生产,始终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头等大事,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下图):

7.1.2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到各单位和个人。

JT/T 1240-2019标准下载1、项目经理、生产(副)经理的安全职责

(3)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生产要同施工生产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做到安全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具体化。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生产安全;

(4)参加本单位的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