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县白龙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项目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

遵义县白龙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项目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83.30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遵义县白龙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项目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

3.1场地土体分布情况: 4

3.2岩土工程设计参数 4

栈桥及水中平台施工方案c-cc.cn3.3水文地质简况 5

四、土方开挖施工准备 6

5.2劳动力及机械准备 9

5.3施工进度计划 9

6.4土方机械开挖 11

6.5修边和清底 11

6.6排水沟及集水坑布置 11

七、降水井设置方案 11

7.1基坑降水方案设计 11

7.2降水方法的选择及井点系统设计 12

7.3降水施工工艺 12

九、质量保证措施 12

9.1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13

9.2基坑支护质量保证措施 14

十、雨季施工的具体措施方案 17

十一.基坑边坡的稳定性验算及变形监测 18

十二、应急预案及紧急救援措施 20

十三、安全文明施工 27

1.1工程名称:遵义县白龙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项目(B区一标段工程)

1.2建设地点:遵义县南白镇马桥村

本工程位于遵义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拟建的遵义县白龙棚户区改造工程位于遵义县南白镇白龙社区,总建筑面积:110110.26m2。

针对1#楼设计地上25层,地下2层。设计±0.00m标高为:927.50m;地下室层高负一层4.25米,底标高为:921.65m,负二层4.45米、底标高为:917.15m;设计为框架—框剪结构,拟采用桩基础。场区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2.54~3.54m,稳定水位标高7.09~7.17m,地下水位较高。基坑面积大、施工周期长。基坑使用期限为1年。

1、工程施工合同、工程量清单及施工图纸。

2、地质勘查资料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3、我国现行的最新施工规范,质量验收规范。

场地钻孔控制深度内地层为第四系素填土及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T1m)灰岩。分述如下:

在场地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T1m)灰色、浅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灰岩。

A、较破碎灰岩(中风化):

B、较完整灰岩(微风化):

1、地下室基坑最大涌水量分析评价

(1)、枯水期间地下室基坑积水分析

基中F:汇水面积按14000m2计算;

A:日最大降雨量按174.0mm考虑;

ψ:则流入基坑的水量Q=1825.6m3/d。

(2)、基坑地下水水位分析

该建筑物地下室基坑现已开挖至负一层标高左右,场地地下水静止水位标高(915.8m),根据区域水文资料,地下水变幅为2.0m,由于勘察期间为平水季,因此勘察期间测得的地下水位属一般水位,预计最高水位917.80m。高于地下室(917.75m)基坑底。场地南东侧溪沟为附近最低侵蚀基准面,根据区域水文资料查询得溪沟5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标高为918.60m,地下水会淹没地下室基坑。

必须采取降水工程措施。场地地下水埋深多在基岩面以下,且距周边建筑物约100.0m,地下水在基岩面附近,且岩溶发育,降水不会造成周边建筑破坏,但可能因降水产生土层塌陷。

基坑现已开挖过程中,地下水位一般低于基坑底标高,基坑在雨季施工期间会积水,应采取集水坑集水,利用抽水泵抽出积水。

1、熟悉图纸: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研究好开挖程序,明确各专业工序之间的配合关系、施工工期要求。

2、查勘施工现场:挖土方前,应勘查现场,了解现场地形,地貌、水位、地质、地下埋设物,邻近建筑以及水电供应、运输道路情况。

3、编制施工方案:根据业主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等资料,以及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针对本工程特点,绘制土方开挖平面布置图及剖面图,确定边坡支护方式、开挖路线、开挖顺序以及开挖深度。并合理确定基坑边坡坡度、集水井、排水沟位置,指定土方堆放地点,并提出相应的劳动力计划及施工机具计划。

4、平整施工场地,清除现场障碍物。

5、做好排水设施:在基坑周边设置集水井进行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开挖标高0.5m以下后再开始进行土方的开挖;土方开挖过程中不间断降水,保持地下水位在开挖标高0.5m以下。

6、设置测量控制网:根据遵义县规划局给定的控制坐标和水准点,按建筑物总平面要求,引测至现场。会同监理测定各标桩处的自然地形、标高,作为计算挖、填土方量和施工控制的依据。

7、机具、物质和人员准备:做好设备调配,对进场挖土、运输车辆及各种辅助设备进行维修检查、试运行。组织并配备土方工程施工所需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组织安排好作业班次,建立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

本工程开挖面积较大,根据现场施工场地及道路布置等情况统一考虑,本工程分层、分段进行开挖。

5.2劳动力及机械准备

5.2.1劳动力使用计划:

5.2.2机械需要量计划

本工程总开挖方量94137.95m3,总回填方量约为31491.91m3,弃土方量为62646.04m3,其中1标段及相邻车库挖土方量约为37300.4m3;回填方量为1029.43m3,2标段及相邻车库挖土土方量约为41311m3;回填方量为41288.54m3,3标段相邻车库挖土土方量约为10381.59m3;回填方量为10292.35m3,4标段挖土土方量约为3395.28m3;回填方量为6255.58m3,5标段挖土土方量约为1749.68m3;回填方量为13892.09m3,本工程土方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分层分段开挖,表层土方主要用于场内土方回填,余土外运至弃土场。

本基坑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工序:测量放线、降水井施工、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排水沟及集水坑布置以及修坡、等。各施工区段的开工时间根据现场场地条件及建设单位拆迁进度条件限制,最短工期约为30天。

设置排水沟及集水井→降水→基坑支护→土方机械开挖→修边和清底。

本工程采用集水坑降水,分层开挖时,在基坑四个角挖较深的坑,坑的深度须超过开挖层50cm以上,在大面开挖前先进行排水。若降水坑降水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时,应采用深井降水方法。在抽水过程中,必须经常对四周环境进行观测,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有关单位进行协商,共同及时解决。

土质边坡直立高度计算:

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按公式:

h=0.53=0.53×=3.50m

h——为基坑边坡直立高度(m)

Ck——红粘土的内聚力:32.56KPa

Ka——主动土压力系数

q——超载:基坑顶部超载,取10kPa

γ——红粘土的重度:17.5KN/m3

φ——红粘土的内摩擦角:12.62

6.4.1土方机械开挖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 → 确定开挖坡度 → 分段分层平均下挖 → 修边和清底

先放好坡顶线、坡底线,经复测及验收合格后开始开挖。

6.4.3确定开挖坡度:

根据本工程地质勘查报告以及现场实际情况,土方开挖放坡按1:0.3的坡度进行,石方开挖按1:0.3的坡度放坡。

6.4.4分层分段平均下挖:

土方开挖由专人指挥,采取分层分段对称开挖,每层开挖长度不超过20米。并严格遵循“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及“大基坑小开挖”的原则。本工程机械开挖从上至下分二大步进行,第一步为试探性机械大开挖,目的在于取走表层无水土层进行回填方施工,第二步为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多余土方外运至弃土场。 并按要求及时修整边坡及支护,防止土方坍塌。

6.5、排水沟及集水坑布置

土方开挖完后,及时在基坑四周分段设置集水坑,以便于雨天的集中排水,确保基底土壤不会被泡水。

7.1基坑降水方案设计

降水目的之一:本工程建筑场地空旷,经正常的地层沉积地段验算是能够保证土坡稳定的,采取支护开挖方式,然而为了保证开挖后地下室车库施工安全,因此必须对上部土层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

降水目的之二:为了保证基坑挖土顺利进行,改善挖土条件和有效地保护基底土不被破坏性挠动,预防地下水涌入基坑和较严重的流砂阻碍;同时为混凝土垫层施工、基础梁(底板)的保质保量完成创造良好条件。

7.2降水方法的选择及井点系统设计

7.2.1降水方法的选择

根据我单位总结的施工经验,结合本工程相关部位的基础标高,为加快降水进度,均采用集水坑降水的方式。

井点主要是根据基础布置在基坑周围,避开周围建筑物,以防降水对周围建筑地基有不良影响。

8.1根据地勘资料,边坡开挖按1:1坡度放坡开挖,边坡支护采用放坡处理,表层人工修整,再进行表层100mm厚混凝土喷浆硬化处理,待地下室负二层施工完成后,再土方回填至负一层,待负一层施工完毕后,再回填负一层土方。

9.1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1、土方开挖前先进行降水,采用集水坑降水,先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底标高以下0.5m。土方开挖及基础施工过程中,不间断抽水,确保水位处于基底标高以下。

2、挖土应自上而下分层分段呈台阶形进行,每层的开挖深度控制在3m以内。机械开挖过程中,边挖边检查坑的宽度及坡度,每3m左右修一次坡。

3、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做好排水、疏水和截水工作。

4、挖方工程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表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

5、土方开挖应注意的问题

(1)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等,挖运土时不得撞碰。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

(2)开挖前要做好各级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放样员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控制点及水准点的尺寸,同甲方代表办理控制桩及标高线手续。

(3)机械挖土过程中,要配备足够的人工,随时配合清槽修坡将土堆在挖土机开挖半径内。确保工程质量,又可节省劳动力,提高工程效率。

(4)运土车辆必须严格按照确定的行走路线行走。

(5)认真执行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中要注意积累技术资料,如施工日记,设计变更记录,验线记录。

9.2基坑支护质量保证措施

1)、重点工序控制: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工艺、设计图纸、作业指导书、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施工,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a.确保基坑边坡体系安全、稳定,并留有合理宽度的作业面。

b.在主体结构基础部分施工期间,基坑护坡体系必须安全、稳定,并且有一定的抗击不良气候条件的能力(不可抗力除外)。

c.基坑支护体系应感官良好(坡面、基坑边线基本平整、平直),感官安全。

喷浆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根据项目管理的需要,项目成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项目《质量计划》。推行ISO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以项目总工为核心,强化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使管理程序化,贯穿于全施工过程。并促使各施工部门积极组织,加强衔接与密切协作,严格执行“三检制”和监理验收制度,使质量管理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网络,使各施工分项达到合格,进而达到工程的质量目标,实现对业主的质量承诺。

根据保证体系组织机构图,进一步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和质量监督制度。坚持三项原则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系统、全面、统一的原则;坚持职务、责任、权限、利益相一致的原则。明确分工职责,落实质量控制责任,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纠正不足,奖优罚劣,对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实行定性和定量的考核。

严格按图纸施工,按合理程序施工。认真执行现行规范、规程、标准。具体落实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和技术交底的要求和规定。禁止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

1)、工程材料使用:对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如、水泥、砂、石进行严格控制,如未经检验和试验的材料,未经批准紧急放行的材料,经检验和试验不合格的材料,无标识或标识不清楚的材料,过期失效、变质、受潮、破损和对质量有怀疑的材料等不得使用。当材料需要代用时,应先办理代用手续,经设计单位或监理单位同意认可后才能使用。

2)、施工过程检查:认真执行质量“三检制”,测量放线复验制,关键和特殊过程跟踪检验制,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制,中间交工及竣工交验制。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

3)、检验、测量和试验:对施工过程计量进行控制,与质量有关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必须是经鉴定合格的产品,并能满足所需要的精度。使用期间要经常进行校准,做好标识。测量放线要精心操作,严格控制轴线位置标高。严格按配合比对拌合材料认真计量,制止不计量的行为。

4)、材料质量控制:为了保证本工程使用的物资设备、原材料的质量,防止使用不合格品,必须以适当的手段进行标识,以便追溯和更换。

a.钢筋:必须有材质证明、准用证、复试合格报告,原材必须有规格、钢号等标识,成型钢筋进场按规格型号,使用部位挂牌标识。

b.水泥:必须有材质证明、准用证、复试合格报告,入库必须分类堆放,挂牌标识。

c.砂石: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合格报告,入场必须分规格插牌标识。

d.其它材料必须有合格证,其包装必须有出厂标识。

e.所有混凝土试块必须标明工程部位、浇筑时间和强度等级。

f.所有标识均应建立台帐,作好记录、妥善保存,以具有追溯性。

6)、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及国家的有关规范进行施工,有关规范如下:

a.《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2012);

b.《建筑基坑护坡技术规程》(JGJ120-2012);

c.《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d.开工前要作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明确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7)、落实各部门各级技术岗位责任制,推行“以质量为中心,以技术为指导,以管理为基础”的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以活动程序保证质量管理的实施;

8)、对各分项施工工艺实行跟踪检查,进行质量控制,检查技术交底、操作规程与操作质量,争取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杜绝不必要的损失;

9)、施工技术档案严格按《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

2003)的要求进行整理,完善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检验活动;

10)、对原材料实施质量控制,不合格材料不能使用;

11)、严格按书面手续进行甲、乙双方与内部测量移交工作,建立工程测量档案;

12)、认真履行隐蔽工程手续,每一道工序不经有关人员签字,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13)、服从现场施工监理的管理,严格按照本地区施工监理的有关要求进行有关资料的报验。

1)、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输、安装调试和拆除要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保证施工场所和过程的安全文明状况。

3)、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遵守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机械正常运转。经常保持机身及周围环境的清洁。

4)、保证各种机械设备的标志明显,编号统一。现场机械管理实行挂牌制,标牌内容应包括设备名称及基本参数、验收合格标记、管理责任人及安全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

5)、临时用电设施的各种电箱式样标准统一,摆放位置合理便于施工和保持场容整洁。各种线路敷设符合规范规定,并做到整齐简捷,严禁乱扯乱拉。

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和工具,应根据施工进度及现场条件有计划地安排加工和进场,做到既不耽误施工又不造成过于积压,充分发挥材料存放场地的周转使用效率。

在当前全面贯彻执行GB/T19000质量管理,资料管理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证明工程质量的客观依据,也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依据,资料也是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管理水平非常重要的见证材料。因此我们在收集各种施工资料的时候要注意检查各种预检、隐检资料是否齐全,预、隐检日期是否与试验报告、施工日志交接,各种施工记录与施工日志是否一致。质检资料各分项分部是否有漏项,与预、隐检记录是否交圈。各份报验单与技术资料是否配套齐全,从而保证我们项目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1)、质量保证资料按照以下五部分进行整理收集:

a.主要原材料的质量合格证、试验报告;

b.施工试验报告和记录;

质量保证资料是系统反映本工程技术性能、使用功能和使用安全。其合格证、试验报告单、检测记录等单据的情况、数据的记录必须真实、可靠、系统、齐全、交圈。需要附图的应有附图及说明。

2)、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工程技术资料是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提供的技术保证,从土方工程开工到竣工提供各种有效的技术措施,并有预见性的为工程提出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以及确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以便于科学的管理和组织现场施工。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主要按照以下五个部分整理:

a.编制降水、护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b.编制降水、护坡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c.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及治理整改措施;

e.施工涉及到的设计变更、洽商等。

十、雨季施工的具体措施方案

雨季施工期间,要随时掌握气象情况,事先了解气象预报,确保作业安全。大风、大雨后必须进行检查,做出记录,经施工负责人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

10.1.1场地平整后形成场区高低错落,沿基坑设置正式雨水管线。周圈道路外高里低,雨水顺路面排入雨水井中,经雨水管线排入施工场地外。日常检查排水管线是否通畅,如有堵塞及时清理。

10.1.2雨水流入排水明沟或集水井内。及时利用水泵抽出并安全地排出工地之外。

10.1.3土方挖到槽底,在浇筑砼垫层前如遇有中到大雨时,用塑料布覆盖,雨后严禁上人。待晾槽后再上人操作,禁止扰动老土层。

10.2.1项目部应加强雨季施工的安全检查,发现槽内有积水,边坡有裂缝、坍塌隐患及有流水不断时,应立即采取加固措施或及时调运机械在边坡根部回填土方,在排除隐患后,经检查确认无安全问题后,方可继续施工,在此期间停止作业。

10.2.2基坑分层挖土时,在汽车上下运输坡道处预备碎砖、炉渣等防滑、防陷材料,以备随时使用。

10.2.3卸土场同样做好排水系统,且在堆存的过程中使土壤达到一定的密实度,避免陷车,以利连续生产。

10.2.4汽车在运土中应注意雨季行车特点,保证雨刷、灯光、制动设备完好;雨天行驶严禁滑行,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根据路面情况采取排档控制速度;不能急刹车,防止侧滑;通过积水道路,要避让行人和慢行车;夜间行驶要注意变换灯光,不要冒失行车,以防事故发生。

10.2.5施工现场机械行走路线,其表面应有横向排水坡度,表面可铺垫碎砖、砂石等防滑材料,必要时可加高、加固路基。机械沿槽边行驶,与槽边尽量保持为槽深1倍的安全距离。

10.2.6不得在可能造成塌土而危害公众或财产安全的地方堆土。

10.2.7基坑的出土坡道应坚实平坦,根据土质情况表面适当铺设200mm防水防滑材料。

10.2.8监视天气预报以警惕大雨,并在持久下雨期间经常检查现场以确保所有开挖和填筑斜坡在雨水下是安全的。

10.2.9对已经施工的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在雨季应每天进行位移的监测并组织检查。

10.2.10为避免雨季施工时雨水浸泡基坑坡体,现场准备充足的彩条布及塑料布(各5000㎡),及时进行覆盖,以防止边坡受雨水浸泡而塌方。

十一.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及变形监测

基坑开挖支护会对邻近建筑物、基坑周边建筑、道路和邻近地下管线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及时掌握周围环境动态变化,应用检测所得的信息指导施工,是施工过程科学化、信息化,确保周围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

基坑监测应由有资质的第三方监测单位独立进行监测。

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实施以下几项监测:

建筑安全施工方案.docx2.1.坡顶水平位移监测;

2.2.邻近建筑及道路管线沉降监测。

4、基准点沉降点的布设

1、基准点布设在远离沉降区,布设2个基准点分别为BM1、BM2作为本次沉降观测的基准起算点,基准点的施工采用长12cm、直径为20mm的铜制点芯镶嵌在较稳固的路基或建筑物地基上制做而成。

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根据规范要求GB/T 38585-2020 城镇供热直埋管道接头保温技术条件,布设在基坑周边处,嵌入一“L”型钢筋,钢筋直径为16mm,一端嵌入,一端作为沉降观测点的标志。

5、监测标准及监测仪器

DZS2型水准仪、FS1光学平板测微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