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文化中心建设工程混凝土施工方案

县文化中心建设工程混凝土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15.98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县文化中心建设工程混凝土施工方案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审批表

XX县文化中心建设工程

XX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

【工艺标准】套接紧定式钢导管敷设安装施工工艺标准2、混凝土浇筑前统筹考虑泵车停放位置;

分公司主任工程师年月日

XX县文化中心建设项目

XX县文化中心建设工程

五、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七、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十、环保及文明施工措施

本工程为XX县文化中心建设工程,位于XX县河西区。建筑左侧为群众文化中心,右侧为乙级影剧院,总建筑面积9003.33㎡,其中地下建筑面积3107.25㎡,地上建筑面积5896.08㎡。建筑主体地下1层,地上2层,局部4层,建筑高度为6.6m(局部影剧院舞台上空建筑高度17m),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C区5.35m、A、B区3.3m

地基采用人工级配砂石换填处理,承载力要求≥200kpa

垫层为C15;防水保护层C20;圈梁、过梁、构造柱为C20。

XX县文化中心建设工程施工图纸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本)

XX集团《2012版管理手册》

3.1、混凝土搅拌站选择

本工程使用当地沁泽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供应,所供商砼必须满足原材要求、混凝土总碱含量的要求、混凝土的技术指标(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的和易性等)、混凝土技术资料的要求。

浇筑过程中采用车泵浇筑,泵送混凝土最大高度为46m。

3.2、施工进度安排:

本工程拟计划2013年9月至2013年11月底完成主体结构施工。

3.3、施工人员安排:

本工程混凝土施工共配备混凝土工16人、架子工12人、抹灰工2人、看模木工2人、看筋钢筋工2人、混凝土养护工2人,根据每次施工工程量安排施工人员。

3.4、泵车停放位置选择

浇筑混凝土时,均将泵车停放在基坑3m以外。由于汽车泵泵管长度有限,在个别部位会有达不到的情况,故在每次混凝土浇筑之前及时通知搅拌站携带3m或5m长软管一根,泵管长度不够时及时接软管。

项目部与搅拌站签订技术协议,根据项目技术要求,搅拌站试验室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不同做混凝土试配并给出配合比通知单。

掺合料:粉煤灰选用Ⅱ级粉煤灰。

外加剂:减水剂,需通过与水泥的相容性试验。另外外加剂不锈蚀钢筋、不含碱,具有良好的缓凝减水、早强、增强塑化、提高耐久性等性能。

塌落度:180土20mm。

碱含量要求:各种原材料带入混凝土的总碱含量(水泥带入碱量+外加剂带入碱量+掺合料中有效碱含量)≯3Kg/m3,由外加剂带入的碱含量不超过1Kg/m3。

氯含量:混凝土细骨料中氯离子含量,对钢筋混凝土,按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算不得大于0.06%。

和易性:进场混凝土目测检查,不得出现泌水现象。

技术人员熟悉图纸,掌握砼结构布置、施工进度安排等情况,以便确定砼浇筑方法。

严格控制标高,在浇筑层上层柱钢筋上必须抄50标高控制线,以便随时控制混凝土浇筑高度。

4.2.1、钢筋规格、数量、间距、锚固长度、保护层厚度等均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钢筋接头经复试合格。平面位置线、标高控制线、模板支搭位置、支撑情况,强度及稳定性已通过质量检查。水电预留预埋已完成。以上各工序均已办好各种隐预检手续,签字齐全。

4.2.2、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污染等应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予堵严。

4.2.3、养护材料数量充足。振捣棒经检查试转合格,无漏电现象。

4.2.4、夜间施工保证工作面照明情况良好,不断电。照明灯具、线路检修完毕。浇灌砼所用架子应支搭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4.2.5、现场道路清理干净,保证泵车停靠位置及混凝土运输车进现场后的行驶路面通畅,其它用途车辆避让混凝土运输车。

4.2.6、搅拌站派调度员到达现场,与生产部门共同指挥协调运输车辆,确保混凝土运输车到达现场既不积压又不间断。

4.2.7、工长及时填写“混凝土浇灌申请书”,并报送监理签字后方可开始施工。

4.3.1、主要机械设备:

100×100×100

100×200×300

175×185×150

五、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5.1、混凝土浇筑施工流水段划分及计划浇筑时间。

基础底板结构施工流水段划分

主体结构施工流水段划分

5.2、混凝土浇筑方法:

5.2.1、垫层混凝土采用汽车泵分区浇筑,采用平板振捣,表面抹平压光。

5.2.2、基础混凝土浇筑

5.2.2.1、基础混凝土浇筑按不同标高段划分连续浇筑。

5.2.2.2、浇筑时先在一个部位进行直至达到设计标高。混凝土形成扇形向前流动,循序推进这种方法,并适应泵送的方便,确保每层处混凝土之间的浇筑间歇时间不超过规定时间,浇筑好后用木子抹平压实二遍成活,随即覆盖薄膜。

5.2.2.3、底板和梁同时浇筑时必须确保二次振捣。

5.2.3、墙、柱砼浇筑:

5.2.3.1、应先在根部座浆30~50mm,其水泥砂浆配比同砼中水泥砂浆的配比。采取分层下料分层振捣的浇筑方法,分层高度500mm,制作分层标尺杆用于控制混凝土的分层下料厚度,夜间施工时要求有足够的照明,保证混凝土下料工能够看清标尺杆的标志。通过分层下料厚度和分层振捣。

5.2.3.2、砼振捣采用插入式的振捣棒进行,柱边四角及柱边必须振捣,振动棒移动间距为400mm,呈梅花型布置。墙体振捣时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大于400mm,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泛出灰浆且不再冒出气泡为止。以确保振动棒所在位置混凝土密实度,控制不漏振和不过振,保证混凝土中的气泡上排,保证混凝土表面的观感质量。

5.2.3.3、当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用串筒、溜斗下料,出料口至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大于1.5m,不得集中倾倒冲击模板或钢筋。

5.2.4、梁、板混凝土浇筑:

5.2.4.1、梁板混凝土浇筑应本着先远后近,其浇筑方向应尽可能顺着次梁方向推进的原则进行。

5.2.4.2、梁中混凝土采用分层斜面浇筑,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为400mm,沿梁侧逐步向后移动。

5.2.4.3、梁板混凝土振捣完毕后根据钢筋上的50控制线进行平整,由抹灰工先用木杠刮面,再用长木抹子抹平,在混凝土终凝前(用手按,只能按出轻微手印)用木抹子二次抹压,及时塑料布进行保湿。

5.2.5、楼梯混凝土:

楼梯振捣时先振实底板,再振踏步。振捣时动作要快,表面泛浆就提出棒,每一踏步要振2个点,振实后随即用木抹子将踏步面抹平。

5.2.6、后浇带混凝土

5.2.6.1、后浇带封闭时间:主体结构封顶后,根据沉降观测记录,由设计单位确定后方可封闭。

5.2.6.2、后浇带混凝土施工

(1)封闭后浇带的混凝土应采用比两侧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

(2)施工时后浇带梁边墙,梁、板必须支撑好,知道后浇带封闭且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方能拆除。

(3)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应对后浇带部位的止水带予以保护,严防落入杂物及损伤止水带。

(4)后浇带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浮浆、松动石子、松软混凝土层,并将结合面处洒水湿润,但不得积水。

(5)墙、柱水平缝水泥砂浆接浆层厚度不应大于30mm,接浆层水泥砂浆应与混凝土浆液成份相同。

(6)混凝土浇筑时,应选择温度较低的时间进行,但不得低于5℃。

5.2.7、流水段施工缝处理措施

施工缝采用多层板(根据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间距切口)分隔,在下一流水段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施工缝处理,处理前先在混凝土边缘弹通线,用无齿锯切割以保证施工缝顺直,切割时严格控制切割深度,以防触动钢筋,施工缝浮浆层剔除后混凝土浇水湿润,施工缝处理必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进行。

5.2.8、施工缝的留设: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如需要留设施工缝,应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正确留置施工缝,且符合以下的规定:

5.2.8.1、柱子的施工缝留设

(1)普通柱的施工缝应留在基础或基础梁的上部和梁的下面;

(3)带牛腿的柱的施工缝设置在牛腿的下面。

5.2.7.2、梁、板的施工缝留设

(1)平板楼盖的施工缝可设置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

(2)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垂直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墙施工缝设置在洞口过梁跨中1/3跨度范围内,或在纵横墙的交接处;沿主梁平行方向浇筑混凝土时,应设置在主梁同时也为板跨度的中间1/2范围内。

(3)带有斜梁的混凝土框架柱,梁、柱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如果必须分开浇筑,施工缝设置在斜梁加腋的下部。

5.2.8.3、楼梯施工缝留设

(2)四周是框架的楼梯,施工缝宜留置在净跨的1/3处或三个踏步的位置。

5.2.8.4、地下室外墙、水池防水混凝土施工缝留设

5.2.8.5、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梁时,施工缝的位置留置在梁中距柱边不小于梁高的部位。如图所示:

5.3、混凝土养护措施:

5.3.1、柱混凝土养护措施:柱混凝土浇筑后在柱顶面洒水养护,柱拆模后向柱表面喷洒清水对柱进行养护。

5.3.2、梁板混凝土养护措施:混凝土终凝后,开始洒水养护,养护期间保持混凝土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d。

5.3.3、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

5.4.1、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进场混凝土每班次抽检不少于4次,当混凝土坍落度不稳定时则每车进行坍落度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记录。

5.4.2、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块,按流水段同强度等级每100m3,留置一次,每次留置1组标准养护试块和拆模试块。同时留设同条件试块,同条件试块组数为,结构实体等效龄期同条件试块为同一强度等级3~10组,由监理单位指定部位。抗渗混凝土试块,每500m³留设一组(详见结构实体检测施工方案)。

5.4.3、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检测:按梁、板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构件所占的比例不小于50%(详见结构实体检测施工方案)。

6.1、确保工程质量的管理措施

6.1.1、各级技术、工程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掌握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

6.1.2、编制施工方案要切实可行,经审批后实施。

6.1.3、认真做好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工长要对班组长进行交底,交底要认真、细致、可操作。

6.1.4、保证人员素质,人员素质的保证是工程质量最根本的保证。所以,必须选派从事过类似规模工程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熟练的作业工人。

6.1.5、质量分级管理,责任明确。

6.1.6、严格执行“三检制”,确保道道工序受控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方法。

6.1.7、做好混凝土施工养护保温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6.1.8、抓好成品的保护,当达到拆模条件之后再拆除模板,拆模后及时对框架柱进行淋水并包裹养护,柱角做专用护角进行保护。梁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可在上行走和安装上层模板及支架,拆模以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为标准。

6.1.9、保证技术资料及时、真实、准确。

6.1.10为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配专职试验员、材料员,对每车砼的坍落度进行检查,对砼方量进行抽检,对小票各项内容进行核对、填写,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混凝土坚决要求退场。

6.1.11、在施工中坚持三检制、样板制、挂牌制、技术交底制、质量奖惩制度及追根会诊制度等管理措施,规范项目部各部门的工作程序和原则,使各项工作在有序的受控中进行。

6.1.12、混凝土浇筑期间必须有工长跟班指挥,对现场浇筑和振捣人员进行具体的操作交底,并配备足够的振捣设备,质量员把好振捣关,并配有钢筋工和木工随时处理在施工中钢筋和模板出现的问题,严防钢筋位移和模板跑浆现象的发生。

6.1.13、在混凝土浇筑申请中标明混凝土强度等级、浇筑部位、数量等,在技术部门与搅拌站共同确认后,方可进行浇筑。

6.1.14、梁板混凝土在终凝之前进行二次抹压,以控制不出现表面裂缝。

6.1.15、水平施工缝处接缝前要剔除原混凝土表面软弱层,用空压机吹净,并浇筑30mm~50mm厚的同配比的减石子水泥砂浆;竖向施工缝要剔除松散的石子,以确保施工缝处的质量。

6.1.16、要选择和培训好振捣手,振捣时要振到混凝土表面出浆不再下沉为止。

6.1.17、做好拆模用的同条件养护试块,并做小铁笼子,上锁置于施工层进行养护,试块上注明制作时间和拆模时间等,试验资料及时归档。

6.2、混凝土的进场检验

6.2.1、混凝土进场后,核对混凝土供应小票内容是否为本部位所需之混凝土。

6.2.2、检查混凝土的出站时间,出站时间与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差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6.2.3、混凝土工长目测检查混凝土的和易性,检查随车所带资料是否符合要求,并由试验员实测混凝土的塌落度作好相应记录,施工时测量混凝土的浇筑温度,由混凝土工长记录混凝土的四个时刻,即:1、砼出站时间(由搅拌站填写);2、到场时间;3、下料时间;4、浇筑完时间;六个时间,即:(1)运输时间;(2)等待时间;(3)浇筑时间;(4)出站到浇筑完时间;(5)间隔时间;(6)初凝时间。

6.3、混凝土质量标准:

6.3.1、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6.3.2、混凝土振捣必须严格按照分层浇筑,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麻面、孔洞等缺陷;严禁出现气泡、露筋及夹渣等现象。

6.3.3、混凝土工程质量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mm)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经纬仪、吊线或钢尺检查

6.4、混凝土质量控制流程图:

七、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造成水泥浆流失。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堵塞严密,浇灌中,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沈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洗刷干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灌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麻面(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

灌混凝土前,模板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选用长效的模板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处理方法: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孔洞(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NB/T 34074-2018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技术规范,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时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动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高一标号的细石子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啐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孔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20年试用)(中国地质调查局2020年7月).pdf,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人混凝土内,及时清除干净。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