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材料生产线技改工程设备基础施工方案

磁性材料生产线技改工程设备基础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52.58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磁性材料生产线技改工程设备基础施工方案

项目名称:X高性能磁性材料生产线技改工程

本方案为X技改工程冷轧主厂房内设备基础施工,基础共包括光亮卧式退火炉基础、清洗机组设备基础、二辊平整机设备基础、650纵剪设备基础;四辊轧机基础、六辊轧机基础、光亮立式退火炉设备基础、拉弯矫设备基础、进口纵剪设备基础等。(20辊轧机设备基础到图较早已单独编制施工方案)

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厚度为100,周边宽出基础100mm。基础混凝土为C30,按图纸要求,有些部位的基础采用S6级防水混凝土。

混凝土施工时均采用商品混凝土201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完整版,采用混凝土汽车泵泵送施工。

二、工程特点及施工重点:

1、由于施工季节在5、6、7月份,地下水位有所上涨,根据厂房柱基础的开挖经验,考虑开挖后在基坑四周设置明排水沟及集水坑进行降水。

2、开挖时要作好桩的保护。特别是临近深基坑的桩,在桩头暴露较多时要用脚手管在水平方向对桩头进行区域拉接加固,使之形成整体,防止局部桩在单侧土被挖去的情况下在土的侧压力下产生倾斜、偏移。同时基坑周围禁止堆土,防止对基坑造成较大侧压力形成塌方。

3、预埋螺栓、铁件多,标高多,且要求精度高,测量控制及混凝土浇注前的加固是重点。

4、由于部分设备厂家对设备进行了调整,设备基础图纸变更较多,同时结构图中专业预埋管线标注不齐全,变化较大,混凝土浇注前需要甲方参与检查验收并会签。

5、螺栓、埋件的安装固定、脚手架搭设、模板加固、施工缝的处理及混凝土振捣、养护作为质量重点。

6、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预采用混凝土汽车泵浇筑施工。

施工材料:进厂材料必须有合格证,及时送实验室复检,确保工程质量。

工程产品:符合合同和设计要求;保证设计具有的安全、经济运行和使用功能,合同范围内的所有工程均要求达到设计功能和标准。

符合政府法律、条例和规定,达到国家验收标准。

3.2、安全生产目标:

3.2.1、杜绝死亡事故,重大火灾、交通、机械设备事故为零。

3.2.2、施工现场安全达标。

本工程依据轧机基础施工图、现行施工规范、现场实际情况编制。采用的规范清单如下:

五、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5.2、施工测量控制:

严格按照测量控制线及标高引测。在各工序施工前,测量人员必须

5.3.1.1、由于部分基础较深,距离已施工完的厂房柱基础太近,开挖过程会使柱基础单侧的土被挖走,开挖时必须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及时抽排基坑内的水,及时对主厂房柱基础加固。

5.3.2、土方开挖施工

5.3.2.2土方开挖采用反铲。先挖设备基础的深基础部分。待深基础混凝土施工完毕回填后,再挖浅基础。

5.3.2.3其余部位基坑挖土时应从临近深基坑处倒退着挖。边挖边检查基坑尺寸、标高和边坡高度是否符合要求,并配合人工削坡。基底留1500mm的施工作业面,放坡按1:1施工。

5.3.2.5挖出的土方不能堆在基坑周围,安排4台土方运输车及时将土运至场地闲置处。

5.3.2.6基底留200mm厚土层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

5.3.2.7基坑采用明沟排水:基槽开挖后,在基槽四周设一条明排水沟,并设集水井(数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定),通过潜水泵将水排出坑外。

5.3.2.8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垫层混凝土施工。

5.3.2.9对定位校准桩、轴线引桩、校准点等,挖土时不得碰撞,并应经常测量和校准平面位置。定位校准桩和水准点应定期复测。

5.3.3、土方回填施工

5.3.3.1基础隐蔽工程验收通过后,应及时进行回填。

5.3.3.2回填土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5.3.3.3回填时应对称分层碾压或夯实,分层厚度不超过规范要求。基底标高变化部位应先夯实深的部位,再与浅的部位一起夯实,应按规范规定取样试验。

在厂房没有设备基础的部位建立钢筋加工场地,场地要让开施工道路。采用人工二次倒运至绑扎地点。

5.4.1、钢筋加工制作

5.4.1.1、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

5.4.1.2、在钢筋调直的过程中,Ⅰ级钢冷拉率控制不宜大于4%。

5.4.1.3、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5.4.1.4、钢筋的弯钩或弯折应符合规范规定:

HPB235级钢筋末端应做180º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做135º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作不大于90º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箍筋的弯折角度应为135º,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应小于75㎜。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在垫层上弹出钢筋位置,并校正准确。先铺设底层筋。注意钢筋接头错开,按料表配筋排放,加好预制混凝土垫块,间距800mm,保证底板保护层厚度为40mm。设备基础底板均采用双层钢筋,在上下层钢筋之间设置钢筋马凳固定架托住上层筋,以保证上层钢筋位置的正确和两层钢筋之间距离。使上层筋能绑扎在图纸要求的标高上。底板上层筋绑扎前,需将钢筋固定架按标高安装牢固。钢筋马凳固定架采用螺纹Φ20的钢筋制作马凳,间距1m(固定架见后附图)。当钢筋与埋件及螺栓相碰时应绕过,无法绕过时将钢筋切断,在其周边需做加强处理。钢筋在安装前,必须熟悉测量给出的控制线及标高。

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必须将全部钢筋交叉点扎牢。

钢筋连接采用对焊,钢筋过长焊接困难时采用绑扎搭接,注意钢筋接头错开。

5.5、模板安装固定:

模板采用竹胶模板,背楞采用Φ48钢管纵横间距600*800。对池壁内模板下部采用Φ22钢筋托架,间距1500㎜。基础外侧设双排脚手架钢支撑并加设斜撑。对设备基础坑或活套坑等池壁内部搭设满堂脚手架进行支撑,脚手架立杆间距900*1000mm,水平杆间距1400mm。下设扫地杆,扫地杆距地面200mm。横纵两方向加设剪刀撑。基坑墙体侧模采用φ12对拉螺栓固定墙壁两侧的脚手管,对拉螺栓间距400×400mm。对拉螺栓中间设止水环,防止渗露。基坑侧壁与底板接茬的施工缝处采用3mm厚400mm宽钢板止水带,防止混凝土接茬不好造成渗露。(节点见附图)

5.6.1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5.6.1.1及时了解当前气象资料,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5.6.1.2进场的混凝土必须有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粗骨料以及各种外加剂的合格证、检验与进场试验报告等。

5.6.1.3浇筑前必须完成各种技术交底、请监理及甲方对隐蔽部位进行验收,签好隐蔽验收会签记录。

5.6.1.4对模板及其支撑、钢筋、预留孔洞、预埋螺栓、预埋管件等进行交接检查及验收。

5.6.1.5检查混凝土浇筑机械设备的完好性,以及材料是否准备充分,浇筑时泵管不允许晃动。

5.6.1.6填写混凝土浇灌令,通知搅拌站需浇筑混凝土的标号、配合比、搅拌数量、搅拌时间。

5.6.1.7清理模板内的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预堵严,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能有积水。

5.6.1.8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在底部浇注50㎜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以防“烂根”。

5.6.1.9浇筑时要检查模板预埋管线、预留孔洞的位置,若发生偏移,要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纠正,然后继续浇筑。

5.6.2混凝土浇筑:

5.6.2.1为保证混凝土塌落度,运输和泵送完毕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场内全部混凝土浇筑采用汽车泵、地泵。现场混凝土的供应必须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

5.6.2.2浇筑底板或平台前在固定架立柱上给出每层浇筑的标高,拉线来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标高。

5.6.2.3混凝土斜向分层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0.5m以内,汽车泵伸够不到的部位采用地泵浇注。若采用地泵浇筑时从一端浇起,采取拆管退后浇筑方式,即当端部混凝土浇筑到标高后,开始拆管向后推进,同时边浇筑边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混凝土泵管应远离螺栓或预留螺栓孔的模板,严禁影响预埋螺栓的精度。

5.6.2.4混凝土浇筑时必须保证两层混凝土之间不出现施工“冷缝”,因此在一层混凝土入模后的混凝土初凝时间内,须有第二层混凝土覆盖上去。

5.6.2.5坍落度控制在145±20mm以内,以减少收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对浇筑振捣过程中产生的泌水要及时排除,在混凝土终凝前,去除浮浆,进行二次抹面,使混凝土表面无裂缝。

5.6.2.6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严禁施工人员随意向混凝土车内注水。以保证混凝土的水灰比。如确有必要可通过向混凝土内加减水剂或砂浆调整混凝土的和易性。

混凝土养护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养生质量的好坏是影响基础是否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对大面积的混凝土面采用浇水养护,采用先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用彩条布全面覆盖。薄膜接缝处必须用塑料胶带粘牢,保证密闭性。控制拆模时间,尽可能延长养护时间。拆模后应立即回填土或覆盖保护,同时预防近期骤冷气候影响,以便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防止混凝土早期和中期裂缝。

5.7预埋螺栓、预留孔及埋件固定安装:

施工要点:螺栓固定架采用角钢。安装时与底部混凝土预埋件焊接,焊条采用E43型。尽量不与周边模板和钢筋连接,严格按照放线员给出的轴线进行调整加固。安装套管时必须保证其垂直度和管底标高。在安装前仔细核查并刻出其中心线。在模板封闭前必须经过定位验收。螺栓、螺栓套管、埋件固定架具体做法见附图。

5.7.1顶板埋件固定架采用Φ20钢筋双排立柱,立柱与板上下钢筋网片焊牢。Φ16钢筋横向托架焊接安装,在立柱上给出埋件顶面标高,立柱间距500mm。

5.7.2螺栓、锚筒固定。首先,按本方案进行固定架焊接,在焊好螺栓托架后,将螺栓固定在托架上,并保证螺栓位置准确(中心位移不大于±2mm,标高误差为0~+10mm)。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地脚螺栓的顶标高不得低于图纸标高。地脚螺栓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5mm/m.

5.8、技术质量要求保证措施:

5.8.1各分项工程施工前,施工人员要熟悉图纸。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项技术交底。定位测量要正确,并设置永久性的控制点。避免多次倒测。

5.8.2基础、直埋螺栓、预埋件精度要求:

预埋件:一般情况埋件位置±10、标高±10。精度有特殊要求时埋件位置及标高±3。

直埋螺栓:标高误差为0~+10mm,中心位移不大于±2mm。

5.8.3混凝土施工:

5.8.3.1认真做好试块的管理工作,从试模选择,试块取样、成型、编号以至养护均由专人负责,以提高试块的代表性,正确的反映混凝土结构的强度。

5.8.3.2对模板的支设应高度重视,按施工规范要求在模板施工中的有关规定,确保混凝土拆模后表面光滑、平整、外观感好,保证施工质量。

5.8.3.3加强混凝土搅拌站的检查、评审,保证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保持混凝土搅拌、计量、运输、泵送设备的完好,掌握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控制好混凝土出罐的坍落度、和易性及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并设置现场协调人员,加强现场和搅拌站之间的联系。

5.8.3.4模板要支搭牢固,接缝挤压密封条,拼缝严密,以防漏浆,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有漏涂现象。拆模时不得强砸、硬橇,以防损坏混凝土结构。

5.8.3.5浇筑混凝土时,振捣应做到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浇筑完的混凝土要及时进行养护;

5.8.3.6加强基础施工缝处表面处理和死角的振捣,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做到使渗漏降到最低点。

5.8.4泵送混凝土:

泵送浇灌混凝土时,分层浇灌时每层浇灌厚度控制在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内,且小于300mm。严格控制两层浇灌的时间间隔使其不超过所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前根据施工方案,制定本工程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监督、执行;技术人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解决发生的各种问题.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和施工缝的处理

按规定检查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和重量

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合理安排人工,协调各工种之间的配合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检查和检验,按实验要求作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拌制混凝土地点及浇筑混凝土地点,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

严格执行施工工艺标准,执行施工员的交底和技术部门的施工作业交底

5.9、质量检查要求:

钢筋安装及预埋件位置的允许偏差值

六、施工机具和设备需用量计划:

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7.1、安全措施内容:

7.1.1挖掘机施工作业时,作业半径内严禁站人。

7.1.2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开挖的基坑侧壁进行钢板桩护壁。

7.1.3基坑周边及时进行围护,在2m的范围用脚手管搭设护栏或防护网。悬挂警示标志。

7.1.4基坑周边禁止堆放大量土方及施工材料,防止塌方。基坑内有人员施工时,要有专人监护,防止塌方伤人。严禁向基坑内抛掷物品、材料等,以防伤人。

7.1.5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

7.1.6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并系好帽带。高空作业必须佩带安全带,作业时挂好安全带,安全带要高挂低用。

7.1.7脚手架采用满堂脚手架。脚手架的搭设严格按照规范、设计要求,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杆件和材料。并在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及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允许使用。

7.1.8模板及钢筋安装时设置操作台,特种作业人员要有操作证。

7.1.9夜间作业时,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使用电器作业人员,要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电源要设置漏电保护器。

7.2、安全生产技术要求:

7.2.1.1展开盘圆钢筋时,两端卡牢,防止回弹伤人。

7.2.1.2拉直钢筋时,地锚要牢固,卡头卡紧,2m范围内严禁站人。

7.2.1.3钢筋机械启动前,必须检查切刀、芯轴、挡块、转盘、防护罩等是否坚固可靠。钢筋机械启动后先空运转,检查各传动部位及轴承运转正常后,方可作业。

7.2.1.4搬运钢筋要注意附近有无障碍物、架空电线和其他临时用电设施,防止钢筋在回转时碰撞电线或发生触电事故。

7.2.1.5现场绑扎高空骨架时,不得站在模板上操作。绑扎钢筋时所有人员要站在操作平台上施工。操作平台要满铺脚手板。并设1.2m高的双道栏杆。边缘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挂好安全带。

7.2.2混凝土工程:

7.2.2.1混凝土采用搅拌车运输DL/T 1757-2017标准下载,汽车泵浇筑,搅拌和运输机械应有专人操作,其他人员不得私自操作。

7.2.2.2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注意车辆及其他人员的安全。

7.2.2.3作业中如发生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将搅拌筒清理干净,进行维修。

7.2.3.1模板上架设的电线和使用的电动工具,要采取有效的绝缘防护安全措施。

7.2.3.2高空作业时,各种配件应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内,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不得掉落。

7.2.3.3装拆模板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拆随运转。并应把活动构件固定牢靠,严禁堆放在脚手架上和抛掷。

7.2.3.4模板拆除的方法和顺序,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及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杠硬砸硬撬。

7.2.3.5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待模板(该段)拆除完毕后DB44/T 2287-2021 林业生态工程施工监理技术规程.pdf,方将模板、配件、支架等运出堆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