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施工方案沉井及挤压式

顶管施工方案沉井及挤压式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51.07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顶管施工方案沉井及挤压式

1.1本工程的招投标、工程施工合同及设计文件等有关文件。

1.1.2国家建设委员颁发的有关市政规程,安全及文明施工文件;

饰面砖粘贴施工工艺1.1.3本公司有关施工、施工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等文件。

1.2本工程采用的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和验评标准

1.2.4《地下工程设计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版;

1、本次设计污水管线过路且过路挖深较深,所以在此段采用顶管施工。

2、本工程共设置1座工作井,工作井内径为5*3.5米。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工程管材采用Ⅲ级管。按照相关文件的要求,特编制本顶管专项施工方案。

2.2场地工程地质情况

根据勘察报告反映,顶管段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局部存在地下障碍物,管线主要在粉质粘性土中穿过,局部穿越花岗岩孤石,根据地质和现场穿越道路等实际情况,此段顶管采用手掘式机械顶管,以利于在遇到花岗岩时,采用静态爆破或人工凿除。

2.2.1场地:由于施工场地是在城市干道边,施工运输车辆多、作业人员流动大、场地狭窄。所以要切实做好交通疏导、现场安全和文明施工工作。施工前做好各种宣传和教育工作,施工中加强对安全施工的监控力度,最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2.2.施工配合:顶管作业需24小时连续施工(夜间施工)需要有关单位的配合和支持,并做好顶管顶进的施工记录,内容要准确完整。

2.2.3砼管材要进场合格证并能满足砼抗压、抗渗强度要求,需做好管材采购计划。

2.2.4.工作井位周边设置工程施工所需机具,要严格围挡和做好夜间照明。

3.1施工便道及交通组织

本工程位于环湖东路与经一路之间路段,施工期间需要根据施工沿线交通情况,在确保安全条件下组织好交通疏解,进行工程施工,同时将顶管施工对道路交通造成的影响程度降到最小,尽可能减少对主线交通的干扰。

采用附近小区的供电系统提供顶管施工、照明用电,同时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现场用1台发电机(50)供顶管施工应急使用。

根据本工程特点,施工用水主要由附近供水系统接入。

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砂浆全部采用自拌,工地设置、机械、材料等工作场地。

综合现场的具体情况,本工程在工作井附近设置顶管配套设备、机械、材料等工作场地。

3.6.1认真组织和落实主要工程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领会设计意图,阅读建设单位述及的规定、要求和参照标准。工程开工前,为设计交底和图纸交底做好充足的准备,将不清或不明的问题汇总会知业主、监理人员,以便及时解决。

3.6.2做好定位点控制,以便施工放样时用。并按业主提供的水准点,沿线自引,施工中经常进行校核。

3.6.3对施工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和架空线,管线范围内及施工需用场地内所有障碍物,应由业主提供,项目部进行实地详细调查情况以作保护措施。

3.6.4进行施工测量和现场(工作井、接收井和顶进轴线)放线工作。

3.7机械、材料进场准备

3.7.2根据顶进长度,计算所需的各类管线(进水、排泥和电缆等)的长度,准备好各类管线和所需的辅助物(固定架等)。

为保证工程能按质量、、按安全、按期完成,强化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工作。项目部组织架构如下:

图4.1工程项目管理架构

第一节沉井式工作井、接收井施工

本工程顶管工作井、接收井均采用沉井施工。

5.1.1、工作井沉井

沉井工作井应由设计确定,此据工作经验确定,工作井内径3.5m*4.5m,壁厚0.3米,井深3.5米,顶管完成后作为雨污接收井长期使用。

5.1.2、工作井沉井施工流程

1、制作工艺流程:场地整平——放线——夯实基底——抄平放线验线铺砂垫层——砼垫层——刃脚砖模——安设刃脚铁件、绑钢筋——井身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拆砖座

2、下沉工艺流程:下沉准备工作——设置垂直运输机械、排水泵,挖排水沟、集水井——挖土下沉——观测——纠偏——沉至设计标高、核对标高——降水——设集水井、铺设封底垫层——底板防水——绑底板钢筋、隐检——底板浇筑混凝土。

5.1.3、基坑测量放样

根据沉井设计图纸,整平场地后,根据沉井的中心座标定出沉井中心桩、纵横轴线控制桩及基坑开挖边线。施工放样结束后,须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准确无误后方可开工。

5.1.4、刃脚与垫层施工

刃脚垫层采用砂垫层和混凝土垫层共同受力。

砂垫层厚度H可采用如下计算公式计算:N/B+γ砂H≤[σ]根据计算结果,砂垫层厚度H均为80(厘米)。砂垫层应选用级配较好的中粗砂,砂垫层采用加水分层夯实的办法施工,夯实工具为平板式振捣器。

混凝土垫层厚度可按下式计算公式计算:h=(G0/R-b)/2,根据计算结果,混凝土垫层厚度h为30厘米。混凝土垫层表面应用水平仪进行校平,使之表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刃脚支撑施工示意图如下

圆形沉井刃脚支撑采用砖垫座(图示),砖垫座沿周长分成6~8段,中间留20mm空隙,以便拆除,刃脚圆弧对准圆心铺设。砖垫座内壁用水泥砂浆抹面。

5.1.5、立井筒内模和支架

沉井钢筋现场设加工场成型制作,加工好的钢筋必须进行清理、分类、按照施工设计划分点堆放整齐,并挂牌标明种类及使用部位,ф16以上钢筋采取闪光对焊工艺接长,绑扎时接头相互交叉。井壁双层钢筋用ф10钢筋撑脚把网片撑开。

钢筋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和规定,绑扎钢筋时应采用撑件将二层钢筋位置固定,保证钢筋设计间距。为了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应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同强度标号的水泥砂浆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

钢筋绑扎完成后,应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验收。隐蔽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立外模。

沉井制作采用竹胶模板,在沉井插筋部位用5cm木模板间隔拼装,拼装的木模表面刨光,拼缝严密平整。为防止接缝间隙过大易漏浆,在其接缝表面采用粘贴发泡胶带。立模前所有模板涂刷脱模剂,使砼表面能平整、光滑。内外模板顺序原则上先立内模,后立外模。模板与钢筋安装应互相配合进行。模板采用双层钢筋用ф48×3钢管作竖围囹,ф22钢筋弯曲定型后作水平围囹,内外模用ф16对拉螺杆与模板围囹结合牢固,确保井壁厚度。螺杆上设一道止水片,止水片与螺杆满焊。模板支架及脚手架采用ф48×3.5钢管扣件搭设。支架根据立模及钢筋绑扎,砼浇捣的需要分层架立。支架的底脚衬垫30×60木板,支架每隔9m设一道剪力撑与地面的夹角控制在45度左右。外脚手架的纵向立杆间距为1.4m,横向立杆间距为1.2m。内脚手架为满堂。

①、混凝土浇筑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

②、沉井采用两次浇筑,一次下沉。

③、沉井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应保持同步均匀上升,并密切注意观察沉降,若发现不均匀下沉,应及时调整,严防井壁断裂。

④、沉井直壁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以上,刃脚斜面的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方可拆模。

⑤、沉井混凝土施工时,必须严格按施工规程进行,严格控制水灰比,保持骨料清洁和良好级配、振捣密实,精心养护,以防产生早期裂缝,当气温低于5度时,采取保温施工措施。

⑥、混凝土浇捣前,所有预埋件、套管、预留钢筋等要准确就位。

B、混凝土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①、加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严禁有任意加水现象产生;

②、反馈现场混凝土实际坍落度、可泵性、和易性等质量信息,以有利于控制搅拌站出料质量;

③、按照浇捣方案,组织全体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会,使每个操作工人对技术要求、混凝土下料方法、振捣步骤做到心中有数;

④、混凝土拌车进场,混凝土品质严格把关,检查混凝土装车时间、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到场时间等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对不合格者坚决予以退货,严禁不合格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

⑤、各种设备的预埋件位置要准确;

⑥、混凝土浇捣工程中质量部门要巡回监督检查,发现质量问题苗子,立即督促整改;

⑦、混凝土浇捣前只有各项准备工作完善到位,现场各级验收工作顺利通过,混凝土才能开泵进行浇捣。

⑧、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捣完后,需覆盖草包,定期浇水养护。

根据沉井的自重计算下沉系数与稳定系数。沉井下沉前,割除对拉螺栓的拉杆,并用水泥砂浆分二次对拉杆割除位置进行修补。

A、本工程沉井下沉根据土层及周围建筑物情况均采用排水下沉法施工。井内取土时,先挖锅底后掏刃脚。掏土时要对称取土,均匀下沉。在下沉过程中要及时测量观察,若发现偏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井内取土不得堆放在基坑周围,避免对基坑外围增加载荷。

B、本工程局部地段沉井处于③可~塑岩土层,当遇到该岩层时,根据该层风化岩的强度判断决定采用何种方式破除。若能风镐破除原则上采用风镐破除,若强度较强,则另请专业爆破施工队伍进行定向爆破,然后继续下沉施工。

C、当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以上1000mm时,应适当减慢下沉速度,每天不大于0.3米,这时要减少锅底开挖深度,掏土时要慎重,防止突沉和超沉事故的发生。

D、沉井下沉时,用钢板将所有预留孔封堵。孔径小于1000时,采用8mm厚钢板封堵,孔径大于1000mm时,采用10mm厚钢板封堵,并对进水口用粘土和砖密实填筑。

A、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素混凝土干封底施工,并在封底混凝土顶面预留插筋,插筋采用φ16钢筋,插入混凝土800mm,外露部分长间距为1500mm,梅花形布置。

B、封底混凝土浇筑时,应对称均匀。

5.8、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法

A、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并且确保基础无积水的情况下,浇筑砼垫层。浇筑垫层时,为控制混凝土标高,每2m*2m设置一个标高基准点。

B、浇筑底板混凝土前,应先将槽口凿毛,清除封底混凝土表面残渣,并冲洗干净,底板钢筋应与框架底梁和井壁上的钢筋焊接牢固。

C、底板钢筋绑扎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②轴线、墙、截面尺寸必须符合设计施工图;

③绑扎钢筋下层钢筋时,在垫层面弹出钢筋绑扎控制线,以保证钢筋间隔尺寸,其偏差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钢筋保证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④底板钢筋绑扎时,每施工二皮即隐蔽验收一皮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以免造成返工,影响进度要求;

⑤所有底板钢筋应在浇捣底板混凝土前,在适当部位加以电焊固定,防止振捣砼时,钢筋移位;

⑥各种设备的预埋件位置要准确;

⑦只有通过各个方面的验收合格后,才能浇捣混凝土。

1、在沉井拆模后,在仪器监测站相对应处井壁上弹出纵横间距为200mm的墨线,引测基准点至基坑外侧加以保护,并测量、记录下沉前的各项原始数值,作为今后监测中的原始依据,以便进行分析对比。从而,控制沉井下沉过程中井体的偏斜、扭转量。

2、沉井下沉的高差控制,在监测站采用水准仪,以井壁上的横向墨线为依据进行监测。通过测量取得的数据与原始值进行对比分析,并绘制沉降速率图表,有效的掌握沉井在不同土质层中的下沉速率,要求井体高差控制在10cm之内。一旦发现高差值超过控制量,必须立即采取先校正倾斜(在刃脚高处多挖,在刃脚低处少挖)然后分层开挖,做到各施工区同步开挖,使井体能均匀下沉。

3、拟在坑外四周地面临时设置6个测点,每天监测两次。

5.1.10、沉井的质量检验标准表

满足设计要求(下沉前必须达到70%设计强度)

刃脚平均标高(与设计标高比)

四角中任何两角的底面高差

注:上述三项偏差可同时存在。下沉总高度,系指下沉前、后刃脚之高差

经纬仪。H为下沉总深度,H<10m时,控制在100mm之内

水准仪。L为两角的距离。但不超过300mm,L<10m时,控制在100mm之内

钢材、对接钢筋、水泥、骨料等原材料检查

查出厂质保出或抽样送检

无裂缝、蜂窝、空洞,不露筋

尺量,最大控制在100mm之内

尺量,最大控制在50mm之内

水准仪。最大不超过1m

经纬仪。H为下沉深度,最大控制在300mm之内,此数值不包括高差引起的中线位移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顶管施工选用挤压式顶进施工法。

1)、顶管工程力学参数确定

顶管道受的阻力,包括工具管切土正压力和管壁摩擦阻力。

根据设计图纸得知,在考虑了安全系数的前提下最大控制顶力为300吨。考虑到地下工程的复杂性及不可预见因素,顶管设备取2倍能力储备,设备顶进能力应达到600吨,采用2个300吨的千斤顶可满足要求。

顶进设备主要包括千斤顶、高压油泵、顶铁、工具管及运出土设备等。

千斤顶是掘进顶管的主要设备,考虑到为避免千斤顶故障而影响工程进度,故采用两套设备。千斤顶在工作坑内的布置采用两台并列式,顶力合力作用点与管壁反作用力作用点应在同一轴线防止产生顶时力偶,造成顶进偏差。根据施工经验,顶管上半部管壁与土壁有间隙时,千斤顶的着力点作用在管子垂直直径的1/4~1/5处为宜。

顶铁是传递和分散顶力的设备。要求它能承受顶压力而变形,并且便于搬动。根据顶铁位置的不同,可分为横顶铁、顺顶铁和U形顶铁三种。本工程采用U形顶铁形式。

工作坑上设活动式工作平台,平台用30号工字钢梁。工作坑井口处安装滑动平台,作为下管及出土使用。在工作平台上设直重架,上装电动行车,其起重量应大于管子重量。

顶管顺利进出洞是顶管成功的基础,我们考虑到土质条件,提出以下进出洞口措施:

1)沉井时如造成洞口周围地基塌陷,应进行回填粘土压密加固,必要时加以井点降水疏干土体水分。

2)为使出洞口在施工中不发生泥水流失,洞口止水装置必须良好,必须做到:止水胶圈安装平整牢固,水密性良好;止水胶圈安装位置必须与管道在同一轴线。

3)为了确保工具管安全进出洞,尽量避免泥水流失,造成地面塌陷,在必要时,我们可以对洞口外的土体采取压密注浆进行加固。

3、管道外围压注触变泥浆减摩

为了减小管道外壁的摩阻力,必须在管道外围压注触变泥浆。

触变泥浆压注力和耗量:触变泥浆的压注力应与注入土层的土体压基本相当或略大,而触变泥浆的耗量亦应略大于或等于地层土体的损失量。

触变泥浆的配比及拌制:

1)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及多次试验,采取成品膨润土的配合比如下:

膨润土:水:碱=100:614:2.0(重量比)

为了防止贮浆池内泥浆离析,应间歇地对贮浆池内泥浆进行搅拌。

3)触变泥浆的压注方法:

采用在顶管工具管压浆、中继环补浆的方法,对工具管压浆要与顶进同步,以迅速在管道外围空隙形成粘度高、稳定性好的膨润土泥浆层。

中继站补浆是在已有泥浆层的基础上改善泥浆层,补充其损失量。工具管尾部第一压浆孔后的10m处设置第一道补浆孔,此后每隔6m通过管节上的补浆孔补浆,以保证管道处围空隙充满触变泥浆,补浆始终要坚持从后向前补压和及时补浆的原则。对于各层土质,特别在夹砂土层施工时根据其渗透系数充分考虑泥浆的损失,调整注浆压力和注浆量。

每段管道顶进完成后,立即用2:1水泥浆将泥浆置换出来,以确保管道外围土体有足够的支撑和减少渗漏水。

顶管中推顶力不仅受设备的制约,而且受工作井后靠土体稳定的允许反力和管材轴向承压力的限制,因此在顶管施工中允许推顶力应受诸多因素中的最小允许承载力来决定。

顶管施工中,顶管中继站的设置与顶管允许推顶力有关,管道的顶进总阻力由掘进机的正面阻力和管道外壁的摩阻力组成。

以顶距较长WY69工作井至猪市河为例进行顶力计算:

R=N+F=462.3+3768=4230.3KN

N=1/4×π×D2×Pt=1/4*π*1.22*409=462.3KN

式中R——计算的总顶力(KN);

D——管道的外径,D=1.2m;

Pt——机头以上1/3D处的被动土压力,

Pt=r×(H+2/3×D)×tg2(450+φ/2)=19.3*(11.5+2/3*1.2)*tg2(450+15.4/2)

H——管道顶部以上覆土层的厚度平均11.5m;

r——管道所处土层的重力密度,查地质资料可得19.3KN/m3;

φ——管道所处土层的内摩擦角15.4度;

L——管道计算顶进长度;

F——顶进时,采用压密注浆管道表面与其周围土层之间的摩阻力

F=f×π×D×L=5*π*1.2*200=3768KN

由于采用注浆工艺,取f=5KN/m2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不能满足顶进的需要,因此要设中继站。

允许推顶力/顶管总阻力>1.2,1.2为顶进安全系数

即3000/N+F>1.2

经计算得:L=78米,取L=78米。

每节管长2米,故在第39节管后设置一中继环。

管材采购专业厂家生产的管材,进场时按规范进行验收,不合格品予以清除。

按管前再次检查管子接口的槽口尺寸,橡胶圈和衬板的外观和质地。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接管时可在接口外均匀涂上抹薄层硅油等橡胶无腐蚀性的润滑材料以减小摩阻力,承插接管时加力要均匀,应保证橡胶圈不移位,不反转,不露出管外,顶管结束后要按设计要求对管接口进行处理。

顶管施工质量的好坏与设备安装的精确度有直接的关系。安装前,应根据已知的控制点、标高,准确无误地测放出进出洞口的标高和顶管的轴线,并依此测放设备和安装位置。导轨、千斤顶支架、靠背等设备必须安放准确牢固,以保证顶管的顺利进行。

A、工具管进洞:开始顶进前,必须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经过试运转无故障后,方可开门进洞。

B、顶进:顶进操作工艺流程:

D、工作面工艺:顶进管节的方向和标高控制,主要取决于挖土操作,顶管工作面上的挖土质量不仅影响顶进效率,更重要的是影响质量控制。因此,熟练的操作工是重要的技术力量。

E、顶进:顶进施工,应严格控制前5m管道的顶进偏差,其左右及高程偏差均不能超过0.3cm,在顶进过程中若产生偏差,应及时纠正。要把较大的偏差作为主要突破点予以纠正。纠偏不得急于求成,应逐步进行,必须坚持“勤测、勤纠”的原则。

管道顶进到离工作井井壁50cm时,应下管焊接,回程加顶铁,然后继续顶进。

7、在顶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随时注意主泵压力的变化,当发现压力突然上升时,应立即停止顶进,查明原因,以防发生意外。

2)、千斤顶的伸长值,不得超过临界冲程。

3)、应连续顶进,不得长时间停歇。

4)、根据土质进行挖土控制,随挖随顶,顶进时及时补浆,并注意注浆压力及注浆量的控制。

5)、加强对顶进速度的控制,加强监测,及时控制,纠正偏差。

6)、停止顶进时,一定要使挖掘面保持一定的压力,防止土体塌方,尤其是出洞时,更应注意这个问题。

7)、在掘进过程中,应注意地下水压力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务必使挖掘面保持稳定,同时还要注意挖掘面稳定与否。为防止突然出现较大地下水造成管内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每个工作井内顶管施工时必须布置2台6寸清水泵备用。

在管道顶进过程中,如果出现管段覆土较浅时,在这些管道施工前,要根据具体覆土厚度,计算工具管前的土压力,并在顶过过程中做相应的调整。

8)、管内通风:顶进距离较长时可能管内会有缺氧现象,当顶距超过100m时,需利用离心式送风机向管内送风,以确保管内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顶管前,应在工作井处设置管道轴线控制桩和临时水准点、工作井护桩,以便复核顶管轴线和工作井位置是否移动。开始顶进前,准确测量掘进机中心的轴线和标高偏差,并作好原始记录。

测量仪器固定安放在工作井的后部千斤顶架子中心,并在工作井内建立临时测量系统。管道顶进过程中必须按要求测量和控制管道标高及中心偏差,并作好记录。每顶进50cm必须测量一次,每节管道顶进结束后时测量管道中心的轴线和标高偏差,记录交工程师审核确认,测量仪器随时校正,每一次交接班时必须校正仪器一次。

一段管顶完后,应立即在每节管道上选点,测量其中心位置和管底标高。根据测量结果,绘制竣工曲线,以便进行管道质量评定。测量地段的沉降。并作好记录以确定顶管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情况。

9、施工围挡及下井通道

工作井、接收井施工前全部采用彩钢板围挡(高度不低于1.6m)围出工作面,原则上工作井4.5m*3.5m。

工作井沉井周边设置临边防护,临边防护采用建筑钢管搭设,高度不小于1.1m。

工作井施工人员下井通道采用钢制爬梯外围防护网及钢制爬梯方式。井深小于6m采用钢制竖式爬梯,井深大于6m则采用钢制回转式爬梯,爬梯宽度不小于80cm,并两侧设置扶手,扶手高度不小于90cm。

本工程总工期为15天,其中定位测量2天、一个顶管段井结构2~3天,顶管施工12天。

采用多工种形式,以做到相互配合,发挥多面手作用,现场配备顶管技术负责人1人,施工员2人,电工2人。

顶管每套设备配备工人8人,每天3班连续作业,其中开机1人测量1人。

Φ1000mm顶管77米、Φ600mm顶管20米,C30混凝土、钢筋、柴油、水泥、模板等。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是合格。

施工过程中,在每道工序完工后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前报送监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进入下一道工序进行施工。

⑴、对所有施工用的测量仪器要按计量要求定期到指定单位进行校正,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仪器误差过大,必须即时返修,并重新校正,精度满足要求之后,方可重新使用。

⑵、对设计单位交付的测量资料进行检查、复核,如发现问题要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及现场监理,并重新进行检查、校核。

⑶、施工基线、水准点、测量控制点,应定期半个月校核一次。各工序工前,应校核所有的测量控制点。

⑴、钢筋的采购,必须要有出厂质量保证书,没有出厂质量保证书的钢筋,不能采购,对新用的钢筋,严格按规范规定取样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⑵、钢筋焊接,焊接工人必须持证上岗,焊接接头要经过试验合格后,才允许正式作业,对一批焊接构件,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并以此作为加强对焊接作业质量的监督考核。

⑶、钢筋配料卡必须经过技术主管审核后,才准开料,开料成型的钢筋,应做好标识,堆放整齐。钢筋的堆放场地要采取防锈措施。

⑷、要专人负责钢筋垫块(保护层)制作,要确保规格难确,数量充足,并有足够的设计强度,垫块的安放要疏密均匀,可靠地起到保护作用。

⑸、钢筋绑扎,要经过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浇注砼,在浇注过程中,必须派钢筋工值班,以便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钢筋移位等问题。

⑴、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模板要经过结构设计,保证有足够的刚度,并且装拆方便;

⑵、模板必须采取可靠的拼缝止水措施,确保模板不漏浆。模板装好后,必须清理干净,才能移交给下道工序。

⑶、使用过的模板必须经过清洁处理后才能重新拼装使用。

⑷、模板的支撑,其基层是泥土时,周围必须有排水措施以保持干燥,并且基层要夯实并采取扩散应力的措施,如在支撑底下垫木板、钢板等。

⑸、拆模板必须等砼强度达到规范规定的强度并取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后才进行,拆模板时,要保证不引起混凝土的损坏。

⑹、拆除的模板应垫平、整齐堆放,防止扭曲变形,并及时清理干净。

⑴、严格控制砼的运输时间,运输时间应由当时的气温决定。

⑵、浇注前全部模板和钢筋应清洁干净,不得有杂物,模板若有缝隙,应填塞,并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才能开始浇注。

⑶、混凝土浇注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分层厚度,最大不超过50cm,一般在30~40cm左右,同时要严格控制自由下落高度,以免产生离析。

⑷、浇注作业,应连续进行,如因事故发生中断,其中断时间应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砼终凝以后要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养护,并在浇注部位注明养护起止日期,以免遗漏。

⑸、混凝土振捣时器的插入或拔出时速度要慢,振捣点要均匀,在振捣器不能达到的地方应辅以插铲式振捣,以免发生漏振现象。

⑹、施工缝的设置应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在旧混凝土表面浇注前,必须将其表面凿毛清洗干净,用水润湿后,并浇一层水泥浆以确保新旧砼之间的结合良好。

⑴、有严格的放样复核制度,并做好原始记录。顶进前必须遵守严格的放样复测制度,坚持三级复测:施工组测量员→项目管理部→监理工程师,确保测量万无一失。

⑵、布设在工作井后方的仪座必须避免顶进时移位和变形,必须定时复测并及时调整。顶进纠偏必须勤测量、多微调,纠偏角度应保持在10°~20°不得大于0.5°。并设置偏差警戒线。

⑶、初始推进阶段,方向主要是主顶油缸控制,因此,一方面要减慢主顶推进速度,另一方面要不断调整油缸编组和机头纠偏。

⑷、开始顶进前必须制定坡度计划,对每一米、每节管的位置、标高需事先计算云南省公路工程竣工文件编制及立卷实用范本黄色壳.pdf,确保进时正确,以最终符合设计坡度要求和质量标准为原则。

⑸、选用优良管材并处理好管子接口顶管施工是十分重要的。要按有关规范对管材和密封圈作现场检查验收,如发现不合格品坚决予以退回。

⑹、做好管节、承压环顶进各阶段受力稳定计算,制定合理的技术措施。使后背地基受力和管节受力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加强操作控制,使顶管均匀平稳。

(7)、受力均匀。尽可能减少顶进过程中倾斜、偏移、扭转,防止管壁出现裂缝、变现等情况。顶进过程中经常复核机头及管线的中线及高程,搞好测量控制检查,及时分析纠正顶进过程中出现的倾斜偏位和扭转,保证顶管位置正确。

第九章地面交通维护方案

本工程施工地点城市主干道,车流量大,施工场地狭窄,必须做好交通疏解及安全文明施工工作。

挖掘机、吊机等施工机械当班完成后放置于不影响交通的机械停置场。施工时,做到尽量少占地,适当调整围栏范围,协调好与当地关系,尽量做到不堵塞当地的交通道路,施工期间维持周边原有道路的通行。在施工繁忙时期,大型车辆进出场地时,需派专人昼夜负责车辆、行人交通协调、疏解,指挥交通。各交通要道两端、主要出入口设专人负责协助维持交通。夜间加派人力、加设警示闪灯,维持交通时交通协助员佩带红袖章、手执红旗,并随时配合交警的工作。

其他各工作井施工围蔽位置必须按照要求进行施工围蔽深基坑开挖及钢板桩支护施工方案,并设置交通指示牌,夜间在施工护栏上悬挂警示闪灯。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