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712.19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XX西格二线连湖至浩鲁格段

1、设计图纸,招投标文件;

2、国家法规防渗土工膜铺设 施工方案,现行规范、规程;

3、本地区自然、社会环境条件。

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增建第二线工程东起西宁货站,西至格尔木站,线路全长834公里。本次增建第二线工程在既有应急工程的基础上,对西宁货站至托勒、江河至乌兰、连湖至浩鲁格、饮马峡至临山、格尔木东至格尔木五段共356公里增建第二线,并对全线进行电气化。

本标段为XX标段,起讫里程为K391+315~K816+100。第一总队负责连湖至浩鲁格段(即一工区)的施工,其具体里程范围是:K559+700~K590+280,长27.02km(短链3.56km)

2.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

主要工程内容为连湖到浩鲁格段的路基、桥涵、房屋配套工程,各主要工程数量如下。

1)一工区路基土石方总量为1957400m3;其中路基挖方1462416m3,路基填方494984m3。

2)一工区特大桥1座820.7延长米,双线大桥1座292.4延长米,中桥5座288.9延长米,小桥2座。

3)涵洞69座1659.89横延米,其中矩形涵62座1519.6横延米,框架涵5座125.14横延米,盖板涵2座15.15横延米。

4)轨道工程:铺道床m3。

5)房屋工程:生产及办公房屋m2。

6)给排水工程:管道km。

青藏线西宁西至格尔木段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全段位于青海省境内,一般海拔2500m~3500m,线路所经地貌单元可分为山地和盆地两大类型,山地内地形崎岖,阶地发育;盆地内地形平坦,曲流发育,湖泊众多。连湖至浩鲁格属欧龙山北麓山前缘丘陵及山前洪积平原区。丘陵地带,地形起伏,植被稀疏。

本线所经地区属青藏高原大陆性气候,区内高寒干燥,大风频繁,昼夜温差极大,呈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4℃~6℃,极端最高气温33.5℃,极端最低气温-37.2℃,年平均降水量41.2~413mm,年平均蒸发量1357~2689mm,平均相对湿度33%~61%,年平均风速1.8~3.5m/s,最大风速26m/s,年平均八级以上大风日数15~47天,最大月平均日较差22.5℃,最大积雪厚度22cm,最大冻结深度299cm。

连湖至浩鲁格:属于德令哈内陆盆地托素湖水系,无大的河流汇入,河流主要为季节性水流,河水注入托素湖。

本区地处古欧亚大陆的边缘活动带,自元古代以来,区域性或局部性构造运动较为频繁,断裂构造纵横交错,褶皱构造残破不全;新生代构造盆地星罗棋布。线路所经山区属南祁连山地槽褶皱带,平原地带多为新生代构造盆地。线路通过主要构造时多以大角度相交。

本项目范围内交通较发达,以公路、铁路为骨干,拥有民航、管道等四种运输方式。其中铁路有既有兰青、青藏(西格段)铁路干线,公路有青藏公路109线、青新G315线、G215线等国道。

民航目前主要有西宁曹家堡机场及军民合用的格尔木机场,通航城市10多个。

2)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及水源、电源、燃料等可资利用的情况

本工程所用的片石、碎石、砂来源于当地石场,钢材、水泥等主材由甲方提供。

主要工点用水可打设机井或利用附近河水。

沿线电力资源丰富,并且沿线高压电力线或交错或平行线路分布,变电站(所)分布密集,电力容量富余,施工用电可就近自变电站引入。

本段线路沿线燃料供应比较充足,施工用燃料可就近购买。

1)受季节性气候的影响,有效施工期较短,工期紧张

本线地处青藏高原寒冷地区,属青藏高原大陆性气候,冬季一般持续3~5个月,有效施工期较短。工程任务重与施工工期短的矛盾尤为突出。为满足工期要求,必须对各专业工程进行周密组织、合理安排、协调施工,确保工期目标。

既有线运输繁忙,行车密度大,提速后列车车速加快。标段利用既有线增建二线、线路换边、改建车站、顶进涵等施工与既有线关系密切,施工中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和行车安全。

6.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连通河特大桥与水流正交,两桥台均采用T台,墩身为双线圆端形实体墩,基础为挖井基础和钻孔桩基础。本桥11、12号墩在水中,需进行筑岛,基坑开挖采用混凝土套箱支撑垂直开挖。

本线位于严寒地区,气候恶劣,砼施工应采用耐久混凝土,并提高其抗冻性能。

本标段有涵洞69座,分散分布于管段内,其施工完成情况严重影响路基土石方的连续施工,为保证路基土石方施工工期,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集中人力、设备,优先安排涵洞施工,为土石方施工创造条件。

3)为确保工期,重点、控制工程冬季必须施工,保证冬季施工的工程质量是本工区的重点。

1.质量、进度及安全目标

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确保全部工程质量达到国家、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规范和验收标准。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杜绝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消灭一切责任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

总工期19个月,2007年10月1日开工,2009年4月30日竣工。主体工程于2009年2月28日前完成,房屋工程与其余主体工程同步完成。

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持法》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落实环保“三同时”,采取各种工程防护措施,减少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确保铁路沿线景观不受破坏,江河水质不受污染,植被得到有效保护。

2、岗位设置及组织机构图

3、施工任务划分和施工队伍安排

本工区共设路基施工和综合施工两个队,路基施工队负责工区内所有路基土石方的施工,综合施工队负责工区内桥梁、涵洞及路基附属工程的施工。主要任务划分如下:

DK579+200右侧

DK564+000右侧

总工期19个月,2007年10月1日开工,2009年4月30日竣工。主体工程2009年2月29日完成,房屋工程与其余主体工程同步完成。

2)各专业工程施工工期安排

施工准备安排一个月,2007年10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主要完成征地拆迁、临时工程和人员、机械设备上场以及技术准备等工作。

路基工程计划安排9个月施工。

路基土石方在必要的施工准备后开工,拟用9个月时间,于2007年11月1日开工,2008年7月31日完工,其中站场土石方在2007年12月31日前完成。

路基附属工程中的地基处理工程与路基土石方同时开工,计划7个月完成。加固及防护和其他附属工程遵循“路基成型一段,防护一段”的施工原则,排水及防护工程滞后土石方4个月开始,计划9个月。路基附属工程开工日期为2008年3月1日,完工时间为2008年11月30日结束。

根据本区段工程情况及工期要求,在具备施工条件后,即开始涵洞施工。

拟用9个月时间,即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7月31日。

桥梁工程计划安排9个月(不含桥面系),即2007年11月1日开始,2008年7月31日结束。桥面系工程根据架梁进度陆续施工。各桥梁工期安排见下表。

2007年10月15日

2007年10月15日

DK587+150小桥

DK588+637小桥

(4)房屋、给排水工程及其他运营、建筑设施

计划在站场土石方施工半个月后开始施工,于2007年11月16日开工,于2008年7月31日完工。

2008年6月1日开工,于2009年4月30日完工。

2009年3月1日开始,2009年4月30日结束。

3)进度计划横道图、网络图(见附图)。

根据一工区施工部署和工程进度安排,计划整个工区上场劳动力人数为1400人。计划高峰期劳动力人数为1431人。施工技术人员以现有在编人员确定,技工及劳动力人员以现有人员为主,以附近工地的施工人员为补充。施工人员由各级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及力工组成,所有管理人员及技术工人均为正式职工DB22T_5026-2019_双静压管桩技术标准.pdf,力工不足部分招民工补充。本工区劳动力配备计划见附表《劳动力计划表》。

1)充足劳动力的投入是确保本工区工期实现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要素,对于专业工种和劳动力的选择,以素质高、技术好为条件进行选取。

2)在劳动力的需求量上,将根据各分项工程的特点以及工期控制的要求配备足够的专业劳动力,对非熟练工种采取从当地雇佣民工的形式。

4)施工人员进场以满足工程实际需要、满足业主要求为原则,按工程进度计划分期分批进场,并随情况变化及时调整。

5)根据施工计划安排,各施工队在施工期间配备不同的施工班组,班组内各工序在施工期间实行流水作业,各队之间根据进度平衡劳动力,以工作面确定劳动力的进场。

6)建立奖罚制度,开展劳动竞赛,做好班组工作等后勤保障工作,确保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

DB22/T 2775-2017 季冻区机制砂水泥混凝土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一工区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见下表。

750H21.2/10.3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