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大楼施工组织设计

行政大楼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967.17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行政大楼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5

1.1、工程概况…………………………………………………………5

DB65/T 3486-2013标准下载1.2、工程地质情况……………………………………………………5

1.3、工程水文情况……………………………………………………5

1.4、行政大楼工程情况………………………………………………5

1.5、工程施工特点……………………………………………………6

1.6、本工程拟采用的新技术………………………………………6

第二章、施工部署………………………………………………………6

2.1、总体部署………………………………………………………6

2.2、施工阶段及施工区域的划分……………………………………7

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案………………………………………………8

3.1、主要施工方案…………………………………………………8

3.2、各施工阶段的施工程序…………………………………………8

3.3、各施工阶段的协调穿插…………………………………………9

第四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9

4.1、测量放线………………………………………………………10

4.2、基础工程施工…………………………………………………12

4.3、±0.00以上的主体结构施工…………………………………29

4.4、装饰工程………………………………………………………63

4.5、外脚手架工程…………………………………………………83

4.6、安装工程……………………………………………………90

第五章、组织机构及劳动力组织…………………………………155

5.1、施工组织机构………………………………………………155

5.2、施工部署………………………………………………………155

5.3、施工管理人员配备及分工……………………………………156

5.4、施工准备………………………………………………………157

第六章、质量技术保证措施…………………………………………164

6.1、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164

6.2、工程质量总体保证措施………………………………………164

6.3、施工测量质量保证措施………………………………………168

6.4、基础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69

6.5、钢筋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70

6.6、模板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71

6.7、砼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73

6.8、砌体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73

6.9、屋面防水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74

6.10、装饰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75

第七章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措施……………………………………177

7.1、文明施工措施…………………………………………………177

7.2、保证安全措施…………………………………………………182

7.3、工程半成品和成品保护措施…………………………………189

第八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192

8.1、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192

第九章、雨季施工措施………………………………………………194

9.1、雨季施工措施………………………………………………194

第十章、施工平面布置图…………………………………………194

10.1、施工机械平面设置…………………………………………194

10.2、施工供水排水………………………………………………195

10.3、施工临时用电………………………………………………195

10.4、通讯设备……………………………………………………195

10.5、场内外道路及场地硬化……………………………………195

行政大楼工程位于,紧靠松山湖大道,场地基本平整,行政大楼地面标高约37.1m,;水电源已引至施工现场,水源管径ф100,临时施工用电变压器已安装就位,用电负荷400KVA,施工便道已修至施工现场,供施工用的机械、材料进场,已具备施工条件。

  本工程地处于山丘之上,土质为砂质粘性土;褐黄、褐红、褐色,湿、硬塑状,局部夹坚硬状土,系花岗片麻岩的风化产物,手捏易散,遇水软化、崩解,但承载力可达2000KPA,可作为低层建筑的天然地基。

1.4.行政大楼工程概况

行政大楼外墙采用蓝灰色外墙涂料,局部贴白色面砖,配以蓝灰色铝金窗,天花涂白色乳胶漆,局部会议室吊顶,内墙喷涂白色乳胶漆,局部干挂花岗岩或面砖。

行政大楼的配电系统采用混合方式,分为强电和弱电两部分,防雷按三类设计,沿女儿墙明敷10镀锌圆钢,并引至基础钢筋作为避雷带。

信息中心的给水系统采用50钢塑管,排水系统采用150UPVC塑料管,消防系统采用150钢管。

本工程工期短,施工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施工过程中重点抓好工程的进度的控制及质量的控制;工作面交叉作业多,安全上存在重大隐患,因此需加强安全措施。

1.6、本工程拟采用的新技术

外排栅采用鼎安牌鹰式脚手架。

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

2.1.1.总体指导思想

严格按照公司的质量体系,工期、文明施工一起抓,并制定和贯彻执行本工程的质量计划和工期计划,对管理职责、文件与资料、材料采购、施工过程、检查和试验、不合格品的预防和纠正、产品保护、质量记录、服务质量等进行全方位的严格控制,以确保工程质量。同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和有关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的要求施工,认真做技术安全交底和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强化安全检查和整改工作,以保证施工安全。尽力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和先进的施工方法,通过系统和科学的组织管理,达到确保工期的目标。

(1)、质量目标:分部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达省优良样板工程标准。

(2)、工期目标:2003年8月15日行政大楼交付竣工验收。

(3)、安全生产目标:杜绝一切重大伤亡事故,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2‰以内。

(4)、文明施工目标:做到工地场地清洁,施工有序,道路畅通,达到省双优工地标准。

2.2.施工阶段及施工区域的划分

2.2.1.施工阶段的划分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拟将整个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施工准备阶段,此阶段主要是搭设临建,做好场内外施工道路,安装施工用水、电,安排机械、材料、人员进场,定位放线等。

第二阶段是基础施工阶段,主要是桩基础施工,土方开挖、承台施工等,重点是控制好基础的施工质量。

第三阶段是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此阶段要求控制好轴线、标高垂直度,做到砼载面尺寸在允许偏差的范围内,表面平整无麻面、蜂窝、露筋现象,钢筋保护层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第四阶段是装饰施工阶段,重点是控制内外墙面,楼板的装饰质量。协调好水电等专业的施工。

第五阶段是水电、设备安装施工阶段,水电、设备安装与装饰施工穿插进行,重点是协调好水电等专业的施工

2.2.2.施工区域的划分

行政办公楼施工区域的划分:

行政大楼由于C~M轴设有施工缝,9~10设有1m的后浇带,把行政大楼分为四个施工区:行政报告厅为1个施工区;10~22轴交M~Q轴为一个施工区;1~10轴交M~Q轴为一个施工区;A~L轴为一个施工区。四个施工区采用平行流水施工作业;在结构施工阶段,每个施工区在平面内分为六个施工段,安排区内工序间的流水施工作业。

3.1.1.在施工程序上,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设备”,“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饰”的原理,实行“平面分段、立体分层”,“流水交叉、循序推进”的流水施工方法。

3.1.2.框架施工至第三层,即开始进行砖砌体施工,水电安装穿插进行。

3.1.4.柱钢筋的连接采取电渣压力焊,楼层钢筋采用对焊或电弧焊连接。

3.1.5.基础回填采用石粉回填。

3.1.6.砼采用砼泵机泵送,砼坍落度控制在120~140mm。

3.2.各施工阶段的施工程序

3.2.1.基础施工工艺程序:

测量定位放线→打桩基础→试桩→承台或天然基础土方开挖→施工基础及地梁→土方回填→浇地坪砼

3.2.2.±0.00以上主体工程施工工艺程序

测量放线→首层柱、墙钢筋制安及防雷连接→隐蔽验收→支柱模→模板验收→支梁、板模板→浇柱墙砼→模板验收→梁、板钢筋制安及预埋管线→隐蔽验收→浇梁板砼→养护→重复首层工艺至顶层。

3.2.3.装饰工程施工工艺程序

测量放线→门窗框安装固定→天面及墙面粗装修→窗扇玻璃安装→需精装修部位按图进行精装修。

3.2.4.安装工程施工工艺程序

测量放线→定出管位及走向→电气线管道安装→局部试压→整体试压→通电或通水调试。

3.3.各施工阶段的协调穿插

3.3.1.结构施工阶段,电气、给排水预埋管穿插安装,暗埋部分管线穿插安装,两者互相配合,平行施工。

3.3.2.电气、给排水等安装工种及时跟上,与主体施工同步完成,以免影响施工进度。

3.3.3.框架结构施工到第三层即进行砌体施工,粗装修,水电安装等工种同步跟上交叉作业。

3.3.4.室内卫生间上下水管、暗线管、内配线、各类开关箱盒及插座安作工作随粗装修同步完成。

3.3.5.竖向管道内的风、水、气管安装工作应分段施工,满足土建装修工程分段施工需要。

第四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本工程的施工内容包括施工测量、基础工程、土方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砼工程、墙体砌筑工程、装饰工程、楼地面工程、给排水工程、通风工程、电气照明工程等项目的施工,重点解决好钢筋砼施工、轴线施测竖向偏移的控制及沉降观测、基础工程及外墙的装饰工程等。现将各个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详述如下:

4.1.1.1、施工平面控制

根据复核后的坐标点及图纸计算的相对位置,布置好施工所需控制点,然后根据本工程的建筑结构设计特征,建立本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控制点采用主轴线控制局部的方法,把控制点设置成坐标控制网并计算出各点坐标,与甲方提供之坐标点闭合。

轴线控制桩布置在建筑物外2—3m的平面上,并保护好各控制点不被破坏,要做有明显标记,定期检查。每次放线时,将J2经纬仪架设在控制点上,后视另一相应的控制点,这样依次投出纵横向三条主控制线,然后依据主控轴线,用50m钢尺,按照施工图纸,分出各条轴线位置及墙柱梁位置。主控轴的容许测角误差±6”,测距精度为1/1000,并考虑尺长、温差修正。

4.1.1.2、施工中的细部放样及标高控制

(1)根据本工程首级控制点,作主楼细部放样控制。

(2)施工放线要求一次性投设完毕,为此施工层轴线的传递我们决定采用“吊线锤法”。“吊线锤法”是使用较重的线锤悬吊,以每层靠近建筑周边轴线点为准,直接向各施工层悬吊引测轴线的方法。此法经济、简易而直观。

(3)每次施工放线,在控制主轴线弹出后,再按工长要求,加设数条辅助控制线,用以控制一些不平行于轴线的梁、柱、墙,在放线的同时,用红油漆在控制线上画上红三角并注明控制线的编号,便于今后寻找。

(4)楼层标高控制,使用检测过的钢尺逐层向上传递,即用钢尺在底层+1.000m起始标高线竖直向上量到施工层,并据此标高在该施工层上划出+1.500m水平线,为保证标高传递的精度,各层的标高线应由各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当高差超过一整尺时,则在该层用水准仪精确地测设第二起始标高线,作为继续向上传递的依据。

(5)将水准仪架设在相应的施工层面上,检测由下向上传递的相应水平线上,误差应在±5mm之内。在各层打平时,应后视两条水平线以作校核。

(6)在每次施工平台浇砼前,待平台上的大部分工人散去时,将水准仪架设在稳定的平台上,进行抄平工作,水平点用红油漆画在钢筋高出砼面0.5m处作为施工的依据。

4.1.1.3垂直度偏移的控制

(1)层间坚向测量偏差应控制在±3mm之内,而建筑物全高(H)坚向测量偏差不应超过H<3/10000。

(2)垂直度控制采用吊线锤法,把地面点向上传递到施工层,然后用经纬仪,根据传递的控制点,放出主轴线。以此作为施工的依据。

4.1.1.4高程控制

根据勘测设计图纸上指定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准确地将高程引测到施工现场附近便于使用不易破损的地方,建立高程控制网。用于监控水准点的位置应稳定不下沉,不变形。引测高程水准点,点与点之间形成一个水准闭合网,确保高程点准确。

高程控制:采用吊钢尺法,在外墙、边柱或楼梯间吊上钢尺,于施工层架设水准仪读数,把下面标高传到施工层。

4.1.1.5测量资料:

本工程均有专用测量记录手薄及各种记录表格能保证各种原始资料的完整。内业外业资料齐全,施工中应认真注意收集整理,确保竣工时提交的资料数据准确无误。

4.1.2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建筑物在自身重量、外力和施工、运营阶段中反复荷载影响下均会产生变形,变形包括沉降、位移、倾斜等,一旦变形超出了设计允许值,就会导致钢筋扭曲而影响结构。给今后的装修带来困难,重者还会危及建筑物安全施工和正常运营,所以必须对施工层的扭转进行观测,以提供数据,作为纠偏的依据。

在±0.000平面每个单体工作各设置8—20个观测点,均匀分布。其埋设办法:用长150mm的角钢,一端焊一铆钉头,另一端预埋入柱内,留出长约30mm,铆钉头向上。统一埋于首层柱高200mm处。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10d观测一次,装饰阶段30d一次,直至沉降稳定,沉降稳定标准:1年内沉降观测值相差不大于1mm。

4.2.1.预制砼管桩基础工程

4.2.1.1.施工准备

a、预应力高强砼管桩须采用省、市建委认定的砼预制构件一类厂家产品,其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

b、接(驳)桩用的焊条,其牌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一般宜用结422焊条。

c、钢板或角钢的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有质保书或检验报告。宜采用低碳钢。

a、熟悉工程地质资料、桩基施工平面图、桩基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

b、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均应测定完毕,并经过检查办理了复核签证手续。

c、施工时,应预先进行钎探,将探明打桩位置的石块、废铁等障碍物清除或采取其它处理措施。

d、场地应辗压平整,其表土承载力应满足要求,保证桩机在移动时稳定垂直。雨季施工,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雨措施。

e、根据轴线放出桩位线,用短木桩或短钢筋打好定位桩,并用白灰做出标志,便于施打。

f、正式施工前必须按设计要求先打试验桩,以确定桩长和贯入度并校验打桩设备、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4.2.1.2.施工工艺流程

4.2.1.3.各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1)、施工前应将场地内的树根和石块及有影响的管线清除,确保桩位下的所有障碍物的清理。

2)、场地平整,其表土承载力满足桩机移动时稳定垂直要求。

3)、根据轴线放线定出桩位位置,用短木桩或短钢筋打好定位桩,并进行复核验线办好签证手续。

4)、桩架应平稳地设在打桩部位,用钢缆拉牢。打桩机的安装,必须按有关的程序或说明书进行。

5)、打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垂直稳固,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

6)、起吊管桩时,先拴好吊桩的钢丝绳及索具,然后用索具捆绑住桩的上端,起动机器起吊管桩,使桩尖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插桩必须垂直,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在桩顶扣好桩帽,即可卸去索具。桩帽与桩周边应留5~10MM的间隙,锤与桩帽、桩帽与桩顶之间应有相应的弹性衬垫,一般采用麻袋、纸皮或木砧等衬垫材料,锤击压缩后的厚度以120~150MM为宜,在锤击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及时更换。

7)、桩尖插入桩位后,先用锤低击一、二下,桩入土一定深度后,再调整桩的垂直度,用线锤或经纬仪纵横双向校正。

8)、对于场地内淤泥层很厚的部分桩位,应选用长度较长的管桩作为第一段配桩,桩尖插入桩位后,先用锤低落距轻压管桩,桩入土一定深度后,再调整桩的垂直,用线锤或经纬仪纵横双向校正,切不可高落距锤击,造成边桩带锤一次性沉入二层,给接桩及第二配桩施工带来困难。

9)、桩在入土前,应在桩架或桩身上设置尺寸标记,以便在施工中观测、记录。

10)、管桩施工过程中,桩锤、桩帽和桩身的中心线应重合,当桩身倾斜率超过0.8%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机架等强行回扳的方法纠偏。打桩宜重锤低击,应控制好锤高。

a、在桩长度不够的情况下,采用焊接接桩,焊接接桩的预埋铁件表面应清洁;上下节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垫密焊牢;焊接时,应采取措施,一般对称焊接,以减少变形,焊缝应连续、饱满。接桩方法和要求按设计采用。

b、接桩一般在距地面1m左右时进行,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10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1‰桩长。

c、接桩时应保证桩接头的焊接质量,在焊接完成后应自然冷却10min后方能施打。

d、对于场地内淤泥层很厚(>10米)的桩,造成连桩带锤一次性沉入土层时,第二配桩接桩之前,要开挖出所埋桩头,使桩头出露1米,然后再接桩,以保证接桩质量。

12)、计要求送桩时,“送桩(工具)”的中心线应与桩身吻合一致方能进行送桩。

13)、当桩的打入深度和贯入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应根据地质资料核对桩尖入土处的地质民政部即可进行控制。一般以要求最后三次十锤的平均贯入度不大于设计规定,并且三次十锤的贯入度不能递增。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收锤,移动桩机。

14)、打桩时应由专职记录员做好施工记录。开始打桩时,应记录每沉落1m所需的锤击次数并记录桩锤下落的平均高度;当下沉接近设计标高和贯入度要求时,应在一定的落锤高度下,以每落锤10击为一阵击阶段,测量其贯入度并登记入表。

4.2.2.桩承台施工

a、人工开挖桩承台土方至设计标高,开挖放坡1:0.5。

b、砍桩头:用电动锯方法将超高部分桩头锯掉,桩头比垫层面高出100mm。

c、桩芯灌钢筋砼:按图纸要求插入4ф14钢筋,留出630mm钢筋作为桩与承台的搭接钢筋,桩空用3mm钢板封堵,灌桩芯砼。

e、装基础模板:用胶合板装模或砌砖240mm,作为基础侧模板。

f、绑扎桩承台钢筋:钢筋在钢筋厂加工好运至现场绑扎,绑扎时注意钢筋间距,垫好钢筋保护层块。

g、验收合格后浇承台砼。

4.2.3.天然基础施工

4.2.3.1.土方开挖

土方开工前,作好临时排水系统,以免遭受水害,妨碍施工,影响工程质量。沿场区周边围墙内侧用砖砌一条400(宽)×300(深)mm通长排水沟。排水沟面批1:2水泥砂浆,排水坡度I=0.002~0.003,纵向每30~40m或转角处设一集水井。场内设三级沉淀池。

本工程基坑开挖采用自然放坡开挖,坡度1:0.67,,基坑土方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进行开挖,自卸汽车可直接驶至基坑边,挖掘机可即挖土即装车运走。挖出土方集中至场外1.5km土场集中堆放,以免影响其他工序施工,基坑回填时再从该处取土回填。为避免对持力层土壤的扰动及基坑暴露时间过长,机械挖土須挖至设计标高+30cm处,待验槽合格后再修平至设计标高,并随即做100厚C10素砼垫层。

(3)、挖土施工技术措施

、应对施工现场地上障碍物进行全面调查,并制定排障计划和处理方案。

、建筑物的定位桩需经检验核准后方可施工。

、施工机械易碰压测桩,因此开挖范围内所有的轴线桩和水准点都要引出施工机械活动区域以外,并设置钢筋支架予以保护。

、土方的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在开挖过程中,由测量放线人员随时进行配合,用水准仪进行标高的控制。当开挖至持力层时,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人员进行验槽,若施工过程中发现情况异常或实际地质情况与地质勘察报告不符时,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研究解决。为避免对持力层土壤的扰动及基坑暴露时间过长,机械挖土挖至设计标高+30cm处,待验槽合格后再进行人工修平至设计标高。若局部出现超挖,经业主及监理同意后可采用回填C10素砼或用砂石料填补夯实等其他的处理措施。

、基坑清理、平整:待基坑验槽合格的,要集中人力对基坑浮土进行清理,为垫层施工提供工作面。

、土方运输:开挖的土方应用自卸汽车及时运至业主指定的弃土地点,石方在运输过程中。即挖即运,且装车不要过满,以防止土石方在运输过程中散落。

、排水沟、集水井设置:基础施工其间,为争取施工时有较干燥的工作环境,保证施工质量,采用表面截水和坑内排水的方法。除在场区周边围墙内侧用砖砌通长排水沟外,雨季施工时,为防止施工期间雨水等的影响,尚应在基坑内四周设环形封闭排水沟,内设一至二个集水井,承台基础施工期间,用潜水泵将坑内积水排出坑外,并利用场区四周排水沟将积水排走。

4.2.3.2.垫层施工

当开挖至持力层时,应及时由业主、监理、设计代表和我公司质检人员进行验槽,确认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后,人工收拾并清底完毕,方可进行垫层施工。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必须按设计及业主、监理要求进行处理,直到符合设计所规定的承载力能力,验收工作要作好相应的记录。垫层为100厚C10素砼,所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应的材料验收规范。

4.2.3.3.模板工程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自然条件,基础梁模板采用两种形式。

、原土面在基础底以上

基础梁土方开挖后,即及时平整基坑底土面,浇注砼垫层,作为基础梁的底模板。基础梁侧模板则采用18mm厚木夹板,外加二层80×80

、原土面在基础梁底以下

对于原土面在基础梁底以下的情况,基础梁底模及侧模板均采用模板,梁底下采用木架支顶系统。木板采用18mm厚木夹板,外加80×80

4.2.3.4.钢筋工程

在施工现场设钢筋加工场,设立原材料及成品钢筋堆放场配备钢筋切断机、弯曲机、电焊机、对焊机等机械设备,负责钢筋成品加工。

各种成品钢筋必须严格做到按规格分别挂牌堆放整齐。

基础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5mm。

、钢筋原材料进场:钢筋加工场保管员负责钢筋进场的验收和管理,钢筋进场后,钢筋加工场保管员核对钢材出厂标识、材质证明,并进行外观检查,无误后卸车。

、钢筋调直:当钢筋原材为盘圆时,钢筋須经过调直后才可使用,参见《钢筋调直切断机操作规程》

、编制配料单:编制配料单即钢筋加工分析,对图纸中钢筋分批编制钢筋配料单。

、制作料牌:料牌的作用是方便加工,同时挂在成型钢筋上使这便于辨认,防止混淆。依据钢筋配料单,在料牌上应写有工号(段)名称,料单编号,钢筋规格、根数、下料长度、形状尺寸等,如果同一种钢筋数量很多,则分成几捆,注明每捆数量和共几捆。料牌应用料单严格核对,必须做到准确无误,以免错误返工。加工后的钢筋每捆不少于二个料牌,主牌、副牌各一个。料牌抄好后,由质检发料员进行料牌同料单的严格核对,检查无误后主牌交班组参照制作,副牌待钢筋加工完毕后经检查合格挂在钢筋捆上。

、运筹下料切断:运筹下料即根据运筹法原理,合理搭配使用原材料(包括以前的余料),使钢筋损耗量降至最低点,下料切断时尺寸度量必须准确,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当某种钢筋数量较多时,为防止积累误差的出现,每加工20根复核一次。使用切断机必须遵循《钢筋切断机操作规程》。已下料的钢筋挂上主料牌,随钢筋进入下一工序,钢筋切断后的余料要归类摆放,作记录挂标牌,以备再次充分利用。

、弯曲成型:在钢筋弯曲机上进行弯曲成型,工人必须熟练掌握机器性能,熟悉该机器弯曲时的度量差,每一编号的钢筋首根钢筋弯曲后必须检查校正,合格后才能批量加工该编号的钢筋。钢筋弯曲时选用适当的弯曲机心轴直径,钢筋加工遵循国家规范,其最小弯心直径,I级钢为2.5d、II级钢为4d,弯钩增加长度按设计要求采用。弯曲后的钢筋尺寸误差必须在允许范围内,当弯曲弧形钢筋时,应分多次试弯,不得超弯后再回弯,以免损坏机器或伤人。钢筋在弯曲过程中若发生脆断,则继续随机加工三根,如果全部出现脆断,则本批钢筋悬挂“待验证”标识牌,并取样送质检站复验,并做好相关记录以便进一步处理。弯曲操作参见《钢筋弯曲机操作规程》。自检挂牌扎捆成型的钢筋要对照钢筋料表,检查成型尺寸和钢筋根数,合格后要扎成捆,挂上副牌。这样每捆钢筋就有主、副共二个料牌。

4.2.3.4.1.钢筋现场绑扎

*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

*准备绑扎用的铁丝、绑扎工具(如钢筋钩、带板口的小撬棍)、绑扎架等。

*钢筋绑扎用的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其中22号只用于绑扎直径12mm以下钢筋。因铁丝是成盘供应的,故习惯上是按每盘铁丝周长的几分之一来切断。

*准备控制砼保护层用的水泥砂浆垫块。

*水泥砂浆垫块的厚度,应等于保护层厚度,垫块的平面尺寸。

*保护层厚度大于20mm时为50mm×50mm。当在垂直方向使用垫块时,可在垫块中埋入20号铁丝。

*划出钢筋位置线:基础的钢筋,在两向各取出一根钢筋划点或在垫层上划线。

*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Ld,应符合设计要求,在搭接长度内应绑扎三点。

*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位时,应先研究钢筋穿插部位的顺序,并与模板工联系讨论支模和绑扎钢筋的先后次序,以减少绑扎困难。

a、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和钢筋网,则須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时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b、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或砼撑脚,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c、钢筋撑脚每隔1m放置一个,其直径选用:当板厚小于30cm时为10mm,板厚H+30~50cm时为14mm,当板厚H大于50cm时为16mm。

d、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在一边,但双层的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

钢筋绑扎完毕后,应检查下列方面:

a、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有钢号、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特别是要注意检查负筋的位置。

b、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规定。

c、检查砼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

d、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变形现象。

e、钢筋表面不允许有油漆、漆污和颗粒(片状)铁锈。

f、钢筋的位置允许偏差不得大于规范要求。

g、检查柱头插筋的位于是否正确,固定是否牢固。

4.2.3.5.砼工程

基础砼施工时,应依照施工流向进行浇筑。

(2)、砼浇筑方法和质量要求

a、基坑挖至接近基底标高后,原素土夯实。

b、基坑开挖达到设计标高后,原素土夯实。

c、用3:7砂石找平超挖部分(或根据设计要求),并找平至设计标高。

d、C10素砼垫层浇筑。

e、承台及地梁模板安装、钢筋绑扎。

f、分区按施工流向浇筑承台及地梁砼至设计标高。

承台砼采用砼搅拌站现场自拌,为满足泵送要求,砼塌落度应为140mm~160mm。

承台砼应分层浇筑,薄层控制在300~400mm之内,且控制浇筑使其均匀上升,避免出现过大的高差。下料采用砼输送泵输送至使用位置。

在浇筑时,为了便于振捣密实,在确保上下层砼的时间间隔不超过砼的初凝时间前提下,加强砼的振捣,同时在砼浇捣过程中,就地实测砼的塌落度和浇筑的温度,并按规范要求留置砼试块。

承台砼的振捣,采用插入式和平板式振动器振实。振捣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插入式振动器每次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c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埋件。

b、表面振动器的移位距离,应以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10cm左右。

c、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砼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QTZ63自升塔式起重机施工方案.doc,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在承台砼的施工过程中由于会产生上涌的泌水和浮浆,因此在砼垫层的施工时,预先做出2cm的坡度,使泌水能通过垫层的坡度外留出侧模板,部分来不及排除的泌水随着砼浇筑向前推进至边模时由模板下部的预留孔排至坑外。

当砼浇筑至设计标高时,对其表面出现的浮浆应及时刮尺刮平,以闭合收水裂缝,同时加强养护。

在砼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利用砼的水灰比蒸发水达到养护的目的,并起到保温的工效。当砼浇筑5天后,砼处于降温状态时,可揭去薄膜,专人浇水养护。

4.2.3.6.土方回填

(1)、填方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并作好记录,并在基础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土应采取四周同时对称下料回填。

DB13/T 5256-2020标准下载(2)、回填土采用石粉。

4.2.3.7.地下室结构施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