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县团滩河重点河段综合治理工程第二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云阳县团滩河重点河段综合治理工程第二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32.80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云阳县团滩河重点河段综合治理工程第二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第三节 工程招标承包范围

第四节本工程的特点与施工难点

桥梁墩柱施工方案第三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二节测量及旧挡墙的拆除

第三节埋石混凝土挡墙施工

第四节堤后回填工程施工

第五节堤顶混凝土通道施工

第四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二节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二、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及其质量保证

六、工程分部分项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第五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二节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三节施工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第四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五节施工安全主要专项技术工程管理

第六节安全施工管理规定

第六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七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第二节工期进度控制方法

第三节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九章施工设备、试验检测设备

第十章保证民工工资措施

二、施工队伍状况及劳务分包情况表

第十一章处理好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措施

附表一 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 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四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

一、保证重点统筹安排,遵守承诺和云阳县团滩河重点河段综合治理工程第二标段招标文件规定。

二、依据工程项目的内容,科学地安排施工程序,合理组织施工,确保各项活动相互促进,紧密衔接,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

三、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合理选择施工方案,保持质量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确保安全生产和提高工程质量。

四、充分挖掘和利用机械设备潜力,提高机械化程度,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一、云阳县团滩河重点河段综合治理工程第二标段施工招标文件。

二、云阳县团滩河重点河段综合治理工程第二标段施工图。

三、国家有关建筑施工技术、质量、安全规程和规定。

四、本工程的特点,施工现场环境,自然条件等。

五、我单位ISO9001:2000质量保证体系有关文件。

六、本公司历年来承建同类工程的经验和技术资料。本公司的生产经营能力,劳动力配备,原材料及半成品的来源和供应,主要施工机具、机械设备。

本施工组织设计适用于招标人提供云阳县团滩河重点河段综合治理工程第二标段施工图纸中包含在招标范围内的工程内容。

一、工程名称:云阳县团滩河重点河段综合治理工程第二标段

二、招标人:云阳县金禹水利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三、工程地点:位于云阳县后叶沟,上起后叶乡1号人行桥,下止于新屋桥。

四、招标范围:云阳县团滩河重点河段综合治理工程第二标段设计施工图和清单所包含的全部内容,包括河道治理、改建石河堰为翻板闸、重建车行桥及观测站设立等部分。

五、工程规模:新建堤防护岸工程长954.15m,拆除重建损毁护岸长1203.42m,疏浚河道长1.577km。拆除重建阻水公路桥1座,拆除阻水石河堰1座,新建排水管涵25处,新建下河梯道10处。工程估算投资约931万元。

七、质量标准:达到国家现行工程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并一次性验收合格。

第二节本工程的特点与施工措施

一、河道治理工程拟定采用C20埋石砼挡墙为护岸工程主体。

土料:压实干容重1.75t/m3,压实度0.95

石材:石质一致,不易风化,无裂缝,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的卵石,其规格应符合石料有关技术要求。

回填需待砂浆强度达到70%以上方可进行,墙背填料应符合要求,回填应逐层夯实,压实度不得低于90%,夯实时防止墙身受到较大的冲击影响,当墙后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先挖台阶,然后再回填。

以上指标应在施工前进行室内击实(重型)试验和现场碾压(重型)试验,以校正上述压实参数,确定碾重、铺土厚度、碾压遍数、含水量控制范围,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有关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和控制措施。

2、土料:具有良好级配;有机质含量<5%。

3、片石填料:片石碾压回填区片石占85%,用15%小碎石嵌缝。

4、石料:抗压强度>30Mpa,软化系数不小于0.8。开采料须有良好级配。埋石及填筑块石、碎石应选用不易风化、无裂缝、耐抗浸蚀性能好的石料。

四、堤顶为混凝土道路;改建石河堰为翻板闸;钢筋混凝土行车桥。

五、工程控制:施工期紧,工程相对工作量大,施工强度大,因此工程的实施应进行整体布置、统一组织,各施工项目之间及项目内部各工序之间应相互协调、配合,避免干扰。

第三章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1、施工程序为:基础砂卵石开挖、级配碎石垫层、堤底砼底板、埋石混凝土挡墙浇筑、墙后石渣等分层碾压填筑、堤顶道路施工。

2、本工程属河岸整治工程,工程中的关键线路上的项目为岸线开挖及回填碾压、埋石挡土墙以及原挡墙拆除工程。具体关键线路如下:施工单位进场、场内施工道路修建、原挡墙拆散除、导流明渠开挖、堤坝砂卵石开挖、混凝土挡墙、墙后回填及堤体填筑、堤顶道路。

二、大型施工机械的确定

本工程所需大型机械挖掘机、压路机、砂浆搅拌机、砼搅拌机。

模板配制要求。模板按照合同段总工程量一次性备齐。

采用自拌砼,原料运至现场后,由现场进行搅拌,地点见平面布置图。

模板、混凝土、砂浆等采用操作平台后用推车水平运输。

第二节测量及旧挡墙的拆除

1、施工测量放样工作开始之前,应详细查阅工程设计图纸,收集施工区平面与高程控制成果,了解设计要求与现场施工需要,根据精度指标,选择放样方法。

2、基础开挖、结构物施工等测量措施在施测前,将测量措施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3、施工测量放样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施工放样所采用的测量点均以施工控制网点为基础,原则上直接采用首级控制点进行放样。

4、所有放样点均应有检验条件,现场取得的放样及检查验收资料,必须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能交付使用。

5、放样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数据及使用的控制点成果,计算放样数据绘制放样草图,报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测。

6、所有测量资料按规范要求整理,图表、记录簿规范化,各种记录图表的格式遵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执行。

1、在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过程中,进行下列测量工作:

⑴施工测量前,收集与工程有关的测量资料,对业主所提交的所有桩位和水准基点及其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

⑵建立满足精度要求的施工控制网,并进行平差计算。

⑶在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按要求测设一定数量的永久控制点和沉降、位移观测点,并应定期检测。

⑷进行高程测量和施工放样,将设计标高及必须的几何尺寸移设于实地。

业主提供的控制网,在精度方面能满足施工放样要求时,则复测利用。如原控制网精度不能满足施工放样要求,必须建立施工控制网。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应根据总平面设计和施工地区的地形条件来确定,并应作为整个工程施工设计的一部分。布网时,必须考虑到施工程序、方法以及施工场地的布置情况,利用地形图,拟定布网方案。

施工平面控制网的等级精度要求应符合规定。

⑴原有高程控制点数量及分布不能满足施工放样要求时,应在原有高级水准点基础上加密施工水准点。

⑵施工水准点应布设在受施工影响小、不易发生沉降和位移的地点,其数量不应少于2个。

⑶施工高程控制点引测精度不应低于四等水准精度要求,其中水闸施工高程控制应按三等水准测量进行。

⑷在常规水准量较困难的测区,可采用GPS高程测量建立四等及图根高程控制网。

⑸当原有水准无法继续保存时,应按原水准点的等级要求引测至地基稳定处。

1、平面位置放样主要仪器

视情况采用全站仪进行平面位置定位和放样。

一般情况采用全站仪,精度要求高时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放样。

开挖放样包括下列主要内容:开挖轮廓点测设、工程量测算和开挖竣工验收测量。

基坑开挖细部放样应实地放出控制开挖轮廓坡顶点及坡脚点,并用地桩、灰线、油漆等进行标定。

砼构筑物立模放样包括下列内容:测设各构筑物的立模轮廓点,对已架立的模板、预埋件的位置进行检查等。

各构筑物立模细部轮廓点的放样位置,以距设计线0.2~0.5m为宜,由首级控制网点测设。

特殊部位的模板架设后,应利用测放的轮廓点进行检查,其偏差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四、施工过程测量质量措施计划

严格执行规范、本标所涉测量精度要求。

测量人员均持《测绘工作证》上岗;测量仪器均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定期送检。

对监理人提供的测量起点的数据和资料,会同监理人校测其精度,确保所提供的资料准确无误。

分阶段上报质量措施计划。

施工过程中测量措施计划内容包括:平面、高程控制点点位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及点位精度估算;放样程序、技术措施及技术要求;数据记录及资料整理制度;测量人员、仪器设备配置情况;仪器设备计量检定证书;质量控制及验收措施等。上报措施均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意后方能实施。

护岸挡墙进行拆除,旧挡墙的拆除拟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拆除,挡墙后的回填土用反铲挖掘机装车外运的方式施工,施工前切实落实好地下管线情况,特别是电力、通讯、给排水等正在使用的管线,调查好确切位置后,用灰线做好标注,以防破除时将之破坏。拆下的旧挡墙符合抛石要求的石料运至河岸堆放,用于河岸混凝土挡墙的抛石施工,不符合要求的剩余石块直接外运至指定地点。

第三节埋石混凝土挡墙施工

C20埋石混凝土挡墙选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的要求。

C20埋石混凝土中卵石掺入量不得大于总体积的20%,掺入卵石不得为风化石,石料抗压强度应≥40Mpa,软化系数≥0.8。

埋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基地处理→基坑开挖→模板安装→泄水孔的布置→埋石混凝土的浇注→养护→拆模→修整、交验。

(1)认真复核图纸,掌握有关数据并做好内业工作,技术与安全交底工作已完成。

(2)对所交的中心桩和水准点进行复核,认真填写测量复核记录,上报业主、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

(3)验收合格后进行中心桩的桩点和临时水准点引测工作。中心桩的桩点应设置保护措施,临时水准点应设置在固定可靠的柱桩上,桩点设置明显标志并妥善保护。

1、清理场地、基底处理

施工前先将基坑范围内的树根、草皮、腐植土全部挖除。埋石混凝土挡土墙基坑底整平夯实,在浇注埋石混凝土挡土墙之前,对基础底面的地基进行承载力和压实度检测,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合格后才可进行基础埋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

为了便于施工及有利于基坑边坡稳定,土方开挖前先做好定位放线工作,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测量控制点,施测挡土墙定位线和原始地面高程,做好测量成果记录。

模板采用木模,模板在现场制作,木模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应平整、光滑、面上无孔洞。木模的接缝做成平缝,并采取措施防止漏浆。木模的转角处应加嵌条或做成斜角。重复使用的模板应始终保持其表面平整、形状准确,不漏浆,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将基底按设计要求整平成设计要求的坡度,压实达到设计要求。木模板在安装过程中,两块模板之间不得有缝隙和错位,拼装后用木方条进行固定。模板外设立钢管支撑,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模板移位和凸出。在模板两侧对称钻两个孔,用拉杆穿入两个孔加固模板。为便于拉杆的重复利用,在模板之间的拉杆外用UPVC管套住.在拉杆设立处,采用两根钢管并排布置,用蝴蝶扣和螺帽将模板固定死,模板脱模剂应该采用专门的脱模剂,不得采用废机油.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浇注混凝土,浇筑时有专人看模,及时纠正模板系统的变形和防止漏浆。

浇注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注。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浇注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

2)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在串筒的不同高度设多向挡板)。

3)在串筒出料筒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

5)在浇注过程中或浇注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注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继续浇注混凝土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6)浇注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7)结构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对混凝土裸露面应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当裸露面面积较大或气候不良时,应加盖防护,但在开始养生前,覆盖物不得接触混凝土面。

(1)埋石应采用石质一致,不易风化、无裂缝,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的卵石,其规格应符合有关石料技术要求。掺加前应清除表面的杂物、泥土,埋石在植入过程中不得破坏模板。

(2)卵石埋入率应不大于20%,掺入时不可乱投乱放,应分布均匀,净距不小于100mm,距结构侧面和顶面的净距不小于150mm,不可直接接触基底、模板

(3)卵石手工植入后,用振捣棒边振边埋入混凝土。

(4)施工完毕及时覆盖养生15天。

9)挡土墙墙墙身和基础施工完后,将基坑回填至原地面高,并夯实,达到设计要求

墙后填料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在填筑过程中应按有关施工规范、规则办理。在墙背50cm范围应回填沙砾或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8cm)等透水性材料做为排水反滤层在泄水孔进口处应采用粗颗粒覆盖,在排水孔下部应设置隔水层,不使积水渗入基底。

为保证挡土墙在施工过程中的自身稳定,施工中墙背应及时回填夯实,填土面与墙体砌筑顶面高差不得超过1m。

当墙后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将坡面挖成台阶和进行必要的处理后方可填筑,以免填方顺原地面滑动。

挡土墙砌体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路基土方施工,挡墙背后填筑砂夹卵石等渗水性土,随路基土方填筑时回填、压实,边角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冲击打夯机或平板振动夯夯实。

碾压先从路基中部开始碾压,再向两边碾压,最后碾压挡墙附近(距挡墙0.5m以外)土方。先静压1~2遍,然后再进行振动碾压至要求密实度,最后对距挡墙0.5~1.0m范围内采用静压至要求密实度。

边部压实采用冲击打夯机或平板振动夯等小型机械作业,严禁采用打夯机接触挡土墙。

1、施工前应做好地面排水工作,在松软地层或坡积层地段,基坑不易全段开挖,以免在挡土墙完工以前发生土体坍塌。而应采用跳槽开挖,分段砌筑的方法施工。

2、施工过程中如遇不良地质基础,如软弱夹层、流沙等,应及时通知设计方,探明工程地质情况后再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的工程措施。

3、墙趾处的基坑在墙身砌筑一定的高度后应及时回填夯实,并做成外倾斜坡,以免积水下渗,影响墙身的稳定。

4、挡土墙基础开挖后应及时采用C15素混凝土封底,防止风化。

5、墙背回填应待砂浆强度达到70%以上方可进行,墙背填料应符合要求,回填应逐层夯实。压实度不得低于90%,夯实时应注意勿使墙身受较大的冲击影响。当墙后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先挖台阶,然后再回填。

6、石料,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7、除符合上述要求外,未尽事宜,按照《堤防工程施工规范》要求执行。

1、基础嵌固深度:嵌入中风化岩层不小于500mm,同时护脚墙应嵌入冲刷线和塌岸线下1.0m以上。因基岩埋置较深,护脚墙不能以中风化岩层作为持力层时,需对护脚墙基础进行换填处理:本次设计采用砂卵石换填,换填深度不小于900mm,换填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30Kpa,密实度系数不小于0.95。

2、挡墙基底纵坡大于5%时,挡墙基底应放阶,每阶宽度不小于1.0M,高宽比<1:2。

3、埋入挡墙内的石料应清洁。埋入时片石间应有不少于150mm厚混凝土包裹,片石应分散均匀地埋入墙体内,不得扎堆重叠。墙底800mm范围内不得埋石。

4、墙身混凝土浇筑必须连续进行,墙身施工缝处必须设凸榫,凸榫宽至少2m,高1米,其余平面需外露片石。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对结合面进行凿片冲洗处理,开盘前需对结合面抹一层M10水泥砂浆厚50mm,方可继续浇筑。墙身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得有混凝土堵塞进水口及PVC管的现象。

5、墙背填料需待墙身混凝土强度达70%后方可进行。回填时应呈水平状,不得向墙身挤压。砼墙体应及时养护。外露挡墙表面应光滑,美观,符合砼感官质量要求。

7、泄水孔:最低一排孔距地面30CM,按2*2米梅花状交错设置,泄水孔采用DN32的UPVC管材。外倾5%。墙背排水管入口处需用30×30cm加筋土工布封口,以免排水管被堵塞。

8、反滤层:护脚墙墙背应设置厚度不小于50cm的碎片石反滤层,并泄水孔入口处设置夯实粘土封闭层,粘土层厚度不小于30cm。

9、墙趾前基坑,在基础施工后应及时回填。挡墙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清基,墙后2.0m范围内严禁用大型机械设备夯实。

第四节堤后回填工程施工

(一)开工准备阶段,根据设计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回填起坡线等有关资料,在回填体以外不受干扰和不易损坏的位置设置控制点和水准点,作为施工放样的基准点。

(二)开工前应施测回填横断面,放定填筑起坡线、回填清基线及坡脚线。设计图上坡脚线及回填边界线如与实际地形不符,应以实际地形为准测算后做相应修改并及时跟设计联系。

(三)在回填过程中,每铺一层填料,必须进行一次边线竣工及放样测量,并绘在断面图中,断面图比尺为1:200。

3、采用3台2.0m3装载机直接开挖覆盖层,2台180马力推土机配合,20辆10~15t自卸汽车运输,堆放在环保部门指定的位置。

4、清理后的坡面用斜坡震动碾压实。

5、清基完成后,经监理等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

1、基础开挖轮廓线位置和开挖断面符合施工图的规定,施工详图所示开挖线或坡度应视为最小开挖线(临时基槽开坡线,施工单位可根据实际施工条件控制,但应保证施工安全),不得欠挖,一般不允许使用爆破开挖。

2、边坡、涵管基槽开挖前、后,应按图纸要求进行测量放样,边坡开挖后应进行修坡平整。

3、构筑物基槽开挖的临时边坡,应采取适当的临时支护措施,防止边坡滑塌,做到安全施工。

4、开挖施工中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应修改施工方案及开挖边坡,并及时报请业主会同设计、监理及地勘单位研究处理措施。

5、基槽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组织基础和坡面单元验收,合格后方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2、土料:具有良好级配;有机质含量<5%。

3、片石填料:片石碾压回填区片石占85%,用15%小碎石嵌缝。

4、石料:抗压强度>30Mpa,软化系数不小于0.8。开采料须有良好级配。埋石及填筑块石、碎石应选用不易风化、无裂缝、耐抗浸蚀性能好的石料。

根据工程特性及要求,安排主要施工程序如下:原构筑物拆除及构筑物基础开挖→挡墙施工→回填施工。

填筑顺序: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回填碾压施工。对回填区原始地形坡度大于20%的库岸段,分层填筑前应将斜坡坡面修成若干台阶,使压实填土与斜坡面紧密接触,同时回填区库岸岸坡分阶高度不宜大于10m。

施工前对土料性质要求进行复查,并进行施工试验,选择合适的压实机具,确定最优的压实参数。必须严格控制含水量,铺土厚度,碾压吨位及遍数等碾压参数,按规范控制施工质量。

坝面施工应统一管理,严密组织,保证工序衔接,分段流水作业,层次清楚和大面平整,均衡上升,减少接缝。各段土层之间应设立标志,以防止漏压,久压和过压。上下层分段位置应错开。

当用自卸汽车卸料时,对砾质土铺料可采用进占法或退法卸料,碎石采用后退法卸料。当卸料时发生颗粉分离应将其拌和均匀方可施工。对堆石宜用综合法卸料,卸料高度不宜过大,以防分离。

填筑料应严格按设计分区要求进行填筑。填筑应按水平分层由低向高逐层填筑,不得顺坡铺填。分段作业面的最小长度不应小于100m,作业面应分层统一铺筑,每层厚度不大于50厘米,统一碾压,并配备人力或平土机平土,严禁出现界沟。铺填宽度比设计边线外侧应超填50cm。

填筑时应先行进现场碾压试验,通过碾压试验,确定压实机具,铺料方法,碾压遍数,加水量和有效加厚等施工方法和参数,检测填料的相对密度、干容重、孔隙率等。填筑料采用10~15t自卸汽车运输,进占法卸料,80~120马力推土机推平,分层回填,每层虚铺厚度宜为0.5~0.6m,且水平超填宽度不得小于30cm。分层碾压,碾压采用10~15t震动碾,碾压前要及时平料,力求铺料的均匀、平整,特别要防止欠压、漏压。对于少数填筑面积窄小边角、斜坡段及泄水构筑物结合面部位等机械难以碾实的部位,采取人工及蛙式夯机辅助夯实。气候干燥时,碾压前要适当洒水,使填料达到最优含水量,以利充分压实。

铺料与碾压工序宜连续进行,若因施工或气候原因造成停歇,复工前要对表土洒水湿润,方可继续铺料、碾压上升。

填筑施工时,不允许填筑材料的大小颗粒集中分布,若出现这种现象,施工单位应负责进行混杂拌和,直到监理单位认为达到要求后方能进行填筑施工。

填料应尽可能在大面积范围内进行铺筑,以减少接缝。采用分块填筑时,应对块间连接处的漏压带采取专门的处理措施,如采取台阶式的接坡方式,或在接坡处将未压实的虚坡料挖除。

由于施工原因,不能沿水平坡面线方向整段同时分层填筑,要分段上升时,相邻两段因有显著高差而形成横向接缝,要求横缝与水平坡面线斜交,其结合面的坡度不陡于1:3,并应将坡面虚土铲除。洒水润湿后方能进行回填。高差大于1m时应挖结合槽,一般槽深0.25m,底宽0.5m,两侧边坡1:1,每隔5m挖一处,回填时人工夯实。

垫层铺设应配合护坡铺砌进行,不宜超出护坡太多,免遭破坏。

垫层要分段逐层铺筑,并要求人工洒水,拍打击实,力求各层层面清楚,互不混淆,达到设计厚度。

分段施工时要作好分段处垫层的衔接。

回填碾压后的坡面须进行整坡,达到一定的平整度,坡面经验收合格后才能铺设垫层。

(三)碾压试验和压实标准

2、碾压试验应在堤基范围内进行,试验所用土料应具有代表性,并符合设计要求。试验前应将岸坡平整清理,并将表层压实至不低于填土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3、碾压试验的场地面积应不小于20m×30m,将试验场地以长边为轴线方向,划分为10m×15m的4个试验小块。

4、每个试验小块,按预定的计划、规定的操作要求,碾压至某一遍数之后,相应在填筑面上取样做密度试验。每个试验小块,每次取样数应达12个,采用环刀法取样,测定干密度值。

5、应测定压实后土层厚度并观察压实土层底部有无虚土层、上下面结合是否良好、有无光面及剪力破坏现象等,并作记录。

6、压实机具种类不同,碾压试验应至少各做一次,若需对某参数做多种调控试验时,应适当增加试验次数。试验完成后,应及时将试验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绘制干密度值与压实遍数关系曲线。

所有回填部位、高程、填料、碾压遍数以及碾压机的行驶速度、填筑质量与物理力学试验,应详细记录,并提供给监理单位。

检查数量每层每1000m2应取一个土样进行密实度试验,且每施工段至少应取一个土样进行密实度试验。监理单位可随时任意取样进行检查。

表面持力层土石料干容重不小于19KN/m3以下普通层土石料干容重不小于18KN/m3。

第五节堤顶混凝土通道施工

1、开工前应对路基的中线位置、宽度、纵坡、横坡、边坡及相应的标高、进行复测,并将测量成果资料送交监理工程师核查。

2、施工测量的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严格按设计要求将回填坡面杂物清除掉。

1、开工前3天应编制单项工程施工组织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获批准后方能动工。

2、水泥改性土原材料和混合料试验

(2)混合料按设计要求掺配后,应进行重型击实试验、承载比试验及抗压强度试验。

(1)水泥土混合料的拌和应采用厂拌法。

(2)厂拌的设备及布置位置应在拌和以前提交监理工程师并取得批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3)运输混合料的车辆应根据需要配置并注意装载均匀,及时将混合料运至现场,当摊铺现场距拌和厂较远时,混合料在运输中应加覆盖以防水分蒸发。

(1)混合料的摊铺应采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机械进行,并使混合料按规定的松铺厚度,均匀地摊铺在要求的宽度上。

(2)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3)混合料的最小压实厚度为150mm,当压实层厚度超过200mm时,应分层摊铺,先摊铺的一层应经过整型和压实,在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将先摊铺的一层表面拉毛后再继续摊铺上层。

(1)混合料的碾压应按试验路段确认的方法施工。

(2)碾压过程中,水泥土混合料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表面水分蒸发得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3)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DB32/T 2887-2016标准下载,以保证水泥土层表面不受损坏。

(4)施工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得超过水泥终凝时间,按试验路段确定的合适的延迟时间严格施工。

7、养生:碾压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养生,养生时间不应少于7天,养生方法可视具体情况采用洒水、覆盖砂、洒透层油或封层等,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第四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工程质量总目标:合格工程

T/CIECCPA 006-2020标准下载第二节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