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美院Ⅰ标工程基坑专项施工方案

金昌美院Ⅰ标工程基坑专项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41.66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金昌美院Ⅰ标工程基坑专项施工方案

xxxxxxx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基坑围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本施工方案将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依据幕墙工程施工方案.doc,其内容包括基坑围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法、项目组织管理、施工部署和管理、人力及机械配置、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等自开工至竣工的全过程组织措施。

1.2.1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金昌·美院工程设计图纸;

1.2.2东华理工学院勘察设计院提供的《绍兴市镜湖新区青甸湖1#地块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1.2.3浙江环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金昌·美院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1.2.4本工程有关设计图纸;

1.2.5依据的主要规范、规程和标准:

5)《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97;

10)适用于本工程的国家其它现行规范、规程等。

2.1.1金昌美院Ⅰ标工程位于绍兴市胜利西路与绍大线交叉口西南角,由1#、2#、5#、7#、8#楼等5个单体组成,总建筑面积46457.68m2,地下1层,为整体地下室,建筑面积9730m2,地上1#、2#、5#楼均为11层,;7#、8#楼均为18层,建筑面积36727.68m2。

2.1.2本工程基坑占地面积1万余m2,根据设计要求的基坑深度及场地地质情况,结合场地周围环境,基坑围护采用土钉墙支护(详见基坑支护平面布置图)。

2.2.1本工程基坑周长400多米,基坑面积10000多平方米,因此,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基坑围护方案和土方开挖技术措施,已确保基坑安全。

2.2.2本工程量较大、工期紧。本工程土方开挖量约6万立方,因此,必须加大技术、人力、设备的投入量,并采取先进的施工工艺、性能良好的专用大型设备和完善的技术保证措施,才能保证工程总工期的要求。

2.2.3基坑周遍环境复杂。本工程除建造用地外,施工用地相对较小,施工时必须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及应急方案,方能保证正常顺利施工外,确保其周边管线的安全,因此,施工过程应加强施工监测,使基坑处于安全监控中。

2.2.4本工程施工现场地处市区二环交叉路口,周围居民、行人、车辆较多,施工时必须确保文明施工、减少噪音及周围人、车辆的安全,而且应采用适宜的“防扰民、防民扰”的方案,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第三章基坑围护施工方案

3.1.1根据东华理工学院勘察设计院提供的《绍兴市镜湖新区青甸湖1#地块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的勘察揭示,基在坑开挖深度影响范围内,土层地质分布情况如下:

(3)淤泥质粘土:灰色,流塑状,高压缩性,土质较均匀,局部变为淤泥或淤泥质粉质粘土,含有机质等。在场地的部分地段该层下部渐变为青灰色软塑状粉质粘土。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该层全场分布,层厚0.~7.70m。

3.1.2本工程场地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在0.35~1.50m之间。

3.2.1工程总体方案

本基坑位于绍兴市镜湖新区青甸湖6#地块,东靠二环线,东侧有河流,最近处约14米;北靠胜利西路,最近处约8米;南侧约10米为河流;西侧为在建规划道路。本场地原为农田耕地,现已回填塘渣,西南侧局部地段为原建筑物拆迁地,场地地势总体平坦。

3.3基坑围护施工方案

针对以上工程特点,本工程在综合考虑工程的安全可靠性,技术先进性、合理性,施工可行性,经济节约和工期合理等因素后,本基坑围护采用土钉墙支护施工技术方案。

在土钉墙隔施工中,一定距离内设置砂包墩,增加土钉墙的整体安全性(具体位置详见基坑支护平面布置图)。

3.4.2.2施工操作要点

a锚管采用D=48,t=3焊接钢管;

b骨架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

c挂网钢筋采用(HPB235级钢筋);

注浆和喷射砼采用强度等级为32.5MPa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喷射砼水泥浆液加适量早强剂。

砼原料应符合质量要求,并严格控制砼配比

水泥:使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严格按1:2:1.5(水泥:砂:碎石重量比)配比拌制喷射砼干料。

在施工之前,根据配合比用磅秤测量出每车水泥重量以及所需砂、碎石重量,并在小推车上用钢筋焊接标示。

在施工过程中,做到专车专用,确保按配合比进行施工。

(1)锚管式土钉制作与设置

①采用Φ48×3钢管,按设计长度下料后,锚入端用切割机做成锥形(锐角),并将缝隙焊死,防止锚进土层时泥土进入锚管。

②锚管注浆孔采用电焊设置,将待加工钢管固定,按1.0m的间距进行设置,将钢管旋转180度后按同样的标准进行注浆孔设置。两侧注浆孔间距为0.5m,锚管锚入端离注浆孔最近离为0.25m,锚管尾部距离注浆孔最近距离为2.5m,注浆孔直径为5mm。

③在注浆孔处用角钢(L3cm×3cm×2.5cm,L=50)焊上倒刺,焊接时必须满焊,防止钢管锚入时因振动而导致倒刺脱落。

利用水准仪根据每层设计标高,在已开挖出的工作面两头部分设置竹签,再用建筑线将两点连成一条直线,该建筑线部分为该层土钉标高位置。

施工现场每台风镐利用L=1.2m和L=1.1m的Φ12钢筋进行控制。(间距为中对中)

根据围护设计要求,土钉施工角度共有2种:10度、15度。

现场利用木条按以上规格分别制作2套三角架,施工过程中,每施工3米,利用三角架校对一次土钉角度,确保土钉按设计要求角度打入。

在修整后的坡面上,先根据每层开挖深度切割Φ6.5钢筋,(应考虑每层钢筋搭接长度20cm和入土深度30cm)。

首先在开挖范围按每20cm一根排列竖向钢筋,再按照从下至上的顺序距离设置横向钢筋,横向钢筋间距为20cm。

网片采用绑扎制作,绑扎点为间隔梅花形布置,制作网片时,相邻两网筋接头错开50cm。

Φ14钢筋为斜向加强筋,Φ6.5钢筋网片应与边壁保持5cm距离(采用部分长度为15cm的Φ14钢筋控制,插入坡面10cm,外露5cm)并且固定不出现晃动,用钢丝绑扎,纵向筋插入土中300mm,与下一层钢筋搭接,铺设时每边绑扎的搭接长度为20cm;Φ14加强筋压在钢筋网片上,与土钉外露部分焊牢;并在土钉头上按三角形布置焊接3Φ20L=100的锚固头。

喷射砼采用干喷法并应分片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喷头与受喷面的距离宜控制在0.8~1.0m范围内,射流应垂直指向喷射面。在土钉部位应从边壁开始喷射,防止出现空隙。喷射面层接缝时,应清除施工缝接合面上的浮浆层和松散碎屑,并喷水使接合面潮湿。

砼面层厚度为10cm,在待喷射区域内,每平方米范围内,设置毛竹标记,毛竹外露部分为10cm,喷射过程中,将毛竹外露部分完全覆盖后即达到要求厚度。

(1)为清除土钉中淤泥,在注浆之前应进行洗孔工作,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采用直径为3cm塑料管接通自来水,通过土钉孔向里推进,直至塑料管长度达到土钉长度,待土钉孔中流出水为清水后方可拔管。

(2)采用注浆泵按低压(0.6Mpa)方法进行注浆填孔。注浆时,为防止孔口漏浆,应在孔口部采用编织袋设置止浆塞,当注浆水泥用量满足每米18kg后,立即封堵孔口。

(3)注浆的浆体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5min)后立即使用。开始注浆前、中途停顿或作业完毕后,必须用清水冲洗管路,防止管路堵塞。

(4)为控制冒浆量,在注浆过程中,采用间隔注浆法进行注浆。

(5)浆液拌制过程中,根据水灰比要求,确定搅拌桶水位线,并用钢筋做好标记,水泥按筐计量。

7)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严格遵守施工程序,把每道施工环节,锚杆间距、长度、编网、焊接等均按图纸及要求进行,注浆应达到标准压力及注浆量饱满。

(2)严格把好材料质量关,特别是锚杆、锚管、水泥、砂石等质量应符合要求。

(3)加强监督,每进行一道工艺都应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严格掌握开挖深度,保证边壁的稳定性,待土层喷锚支护稳定后,方可继续开挖。

(5)严密监测,发现局部渗水量较大或基坑边壁变形较大,应及时采取措施,如高压注浆阻水,收变锚杆参数等,保证边壁的安全、稳定。

(6)加强人员、施工管理,组织严密,科学施工,杜绝一切事故发生。

3.5基坑围护施工顺序

3.5.1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工期需要和围护方案要求,结合土方开挖顺序,基坑围护按如下顺序组织施工:

1)土方开挖紧密配合围护施工,周边每段开挖长度不超过15m。挖到淤泥层时,每段开挖小于7m,如果一天施工长度过长,则采取跳槽开挖。下一层土方开挖应待上一层水泥砂浆和喷射砼达到一定强度后(一般3天以后)进行,每层土方开挖深度应控制在较锚管低30cm以内。

2)在土方开挖后,按设计要求的放坡角度修坡,去除表面松土并修整平直后进行第一次喷射砼(初喷)。初喷厚度应不大于30mm,在初喷之前埋设控制喷射砼厚度的标记。

3)根据地下室结构设计,Ⅰ标基坑围护及土方开挖分区分块分层施工,Ⅰ标基坑分南区、中区和北区,基坑总体施工按如下顺序进行施工:

南区(1#、2#楼部分)按围护设计要求进行正常施工至基坑底板垫层底之后,随即进行垫层、承台以及底板施工;基坑围护结合土方协调跟进,由南向北(5#楼→7#、8#楼部分)退,施工至基坑底板垫层底后,随即进行垫层、承台以及底板施工,直至整个基坑施工完毕。

3.6基坑围护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6.1为确保工程质量,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规范和有关规定组织施工:

1)进场前,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掌握基坑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使每个施工人员做到对工程的总体要求明确、对本岗位的职责、质量要求和技术要求有深刻地了解,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2)实行质量管理技术责任制,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措施全面负责实施,项目技术负责人和质检员负责现场质量检测把关,关键工序须经质检人员和监理签字认可后方可继续施工。

3)建立工程项目质检小组,监督各施工环节的工程质量。

4)实行工序的质量跟踪管理。从测量控制—放样—土钉施工和基坑开挖的全过程都要实行专责质量跟踪管理,质量的跟踪管理要坚持实行质量自检、互检和报检的管理办法。加强自检手段,实行工序管理,对各工序的检查验收认真负责,上道工序未签字认可不得进入下道工序,要求自检通过率100%。

5)资料员必须及时认真做好资料整理、归档。

6)定期向甲方、监理单位填报有关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展情况,以便甲方和监理单位及时了解和监督施工情况。

3.6.2施工保证措施

由于本工程开挖深度较深,而且基坑周边环境较复杂。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采取如下措施确保围护安全和基坑周边的正常使用:

1)注意施工排水,防止外部水浸入坑内,保护土体结构不受破坏。

2)测量定位必须准确无误,应认真对大样进行复核。

3)力求缩短边壁暴露时间。根据土钉的施工进度适当调整工作面开挖速度,以保证工作面开挖24小时内完成土钉施工。

4)严格控制材料进货质量,严格水泥的进货检查,不合格的水泥不得使用;加强计量管理,要责成专人负责施工过程的计量管理,随时检查计量器具,认真计量,确保浆液质量。

5)要确保土钉质量。必须确保土钉长度、角度、注浆量和砼面层的工程质量,减少围护体的位移量,以便使围护体具有可靠的稳定性,有效地保护围护体自身的安全。

6)基坑周围10米范围内(自放坡上坎线算起),地面超载不得大于15KPa。

6)要重点抓好质量管理的关键工序和技术参数:

(1)土钉标高和间距、土钉长度,土钉打入角度;

(2)土钉接长焊接质量及面层钢筋铺设质量;

(3)土钉与面层钢筋及加强筋的联结质量;

(5)确保土钉墙面平整。

7)及时进行抗拉拔试验,加强施工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根据监测和拉拔试验结果及时调整技术参数和实施加固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4.1根据地质报告反映的地下水位和各土层的含水量的情况,基坑内排水采用明沟、集水井方式排水的方法。

4.2地表水及坑外排水处理:

4.2.1基坑内积水来源于∶雨水、地表水、土中水,土方施工须保持基坑开挖地干燥,因而必须及时排除基坑内的积水。

4.2.2施工现场排水,具体措施是不使地表水流入基坑,首先基坑四周沿基坑顶部设400×400砖砌排水沟(图示见结构详图),并在现场每个转角设置一个地表集水井降排水,及时将坑内地表积水排走,保持坑内作业面及坑底干燥。抽水工作做到24小时值班制,同时保持坑边明沟畅通,集水井内的水用潜水泵(放入滤箩中)将集水井的水抽到预设的沉淀池中,待沉淀后马上将水抽到市政排水管中排,以尽快排除积水。

4.2.3基坑四周支护范围内的地表应加修整,构筑排水沟和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地面,防止地表水渗入周围土体,破坏支护结构。

第五章基坑施工测量及监测方案

为确保施工安全和基坑开挖的顺利进行,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委托专业测量单位进行监测,检测采用电子经纬仪,自动安平水准仪及钢尺等测量器仪,在施工过程中进行24小时全过程的施工监测,以及时掌握施工全过程围护结构、周围土体的受力与变形情况,及时掌握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尤其对道路的影响程度,以便在监测信息指导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施工。

为了确保基坑及基坑周边建筑物安全和地下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在基坑施工过程中,使基坑四周市政设施、地下管线等不受损伤、少受干扰,必须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全过程进行系统监测。因此,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掌握基坑围护结构的位移、沉降、受力水平及周围环境的动态(沉降或倾斜),及时获取支护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变形信息,以科学数据为依据,掌握基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作出安全预报,做到信息指导管理施工,及时调整施工进度,有效控制支护及坑后土体的变形,对可能出现的工程隐患及时预报以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本工程基坑施工监测包括周边环境监测、支护结构监测、土体变形监测,以及包括周边建筑物、重要道路及地下管线等保护对象进行系统的监测。

(1)围护体的地表位移及地表开裂状态;

(2)坑底土体有无隆起,围护外侧土体的沉降观测;

(3)周边道路沉降观测,有无裂缝及其裂缝的发展情况;

(1)深层土体位移监测:基坑边坡深层水平位移检测孔—埋设测斜管6根、地下水水位观测孔3个,委托第三方进行检测;

(2)设置地表沉降、位移观测:基坑边坡沉降观测点总数为24个;基坑边坡水平位移观测点总数为12个。

(1)测距点在距基坑20米左右相对稳定地方(如基坑四周的原有建筑物)沿基坑边线延长方向设置,共设置4个,并水泥钉固定;

(2)倾斜观测在已开挖后的土钉墙及桩上下各设一点,间距15~20米,用水泥钉固定;

(3)水平位移观测点在土钉墙适当上布设,测点间距30~40米,点位用水泥钉固定;

(4)土体沉降观测标志在基坑内侧沿基坑高度5~6米分层设置,水平间距20~30米,用水准仪进行观测。

采用精密的水准仪进行量测,精度为标准二等水准。主要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沉降观测点直接设置在被观测对象(如土体坡面、建筑物)的特征点上,并在远离基坑或稳定的位置设置基准点。观测点应布置在具有特征点的地方。

在基坑开挖期间,每个监测点测量一次,并安排专人对周边裂缝基坑内土体进行24小时巡查。由于围护结构的施工质量、施工条件的改变、基坑边堆载的变化、施工用水不适当排放、管道渗露以及气候条件的改变,还有工程隐患如地面裂缝、微围护结构的失稳、临近建筑物裂缝等都可在巡检工作中及时发现,因此,巡检是十分重要和很有必要的,安排有经验的工程师按期进行巡检,巡检工作列入观测计划,按期进行,并保持记录。

(1)沉降观测中,水准仪i角≤±10″,每测站基辅读数高差≤0.3mm,水准路线闭合差≤±0.3(n)1/2。

(2)根据设计要求,施工监测的预警值为:

①监控报警值为日水平位移超过5mm,累计达50mm。或日地面沉降超过5mm、累计达50mm。

②连续三天的位移速度超过3mm/天;

③道路沉降累计30mm;

④地下水位变超过500mm。

⑤深层土体位移累计60mm;

5.2.3观测频度及成果分析

(1)采用方向法进行观测,从基坑开挖之日起,至基础底板全部现浇完毕、各项目测试数据基本稳定之日止。土方开挖期间、降水期间和特殊天气后,要每天早晚各观测一次,并做好记录;

(2)设专人并使用水准仪及经纬仪进行观测变形情况,记录要准确工整严禁涂改,每次观测结果详细记入汇总表,定期向监理工程师报告变形情况;

(3)如地面变形产生裂缝时,增设观测点,随时观测裂缝的变化。

(1)监测数据应即填入规定的表格,每天及时报告;

(2)每天进行观测成果汇总并绘制沉降(S)——时间(T)关系曲线图、沉降(S)——水平位移(L)——距离(H)关系展开曲线图;

(3)每三天对绘制图形及观测结果集中进行讨论,分析变形是否过大及是否趋于稳定,并确定是否需进行采取补救措施。

(4)当超过报警值时增加观测频率。每次监测完毕、即对主要测试结果汇总,当天送监理和业主现场办公室。一旦发现所测水平位移或沉降等发展过快、数值过大等异常情况,即迅速将此信息反馈给建设、设计和监理等有关单位,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第六章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6.1土方开挖施工分析

6.1.1施工条件分析

(1)场地基本实现“三通一平”的条件。

(2)方案先进合理,运用多项新技术,能充分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可靠。

(1)地处环城西路交叉路口,文明施工要求较高。

(2)工期较紧,不可预见性因素较多。

6.1.2工程难点及施工关键

经过对本工程基坑围护施工、图纸资料的分析及现场踏勘、调查,本工程的难点及施工关键如下:

1)工程量较大,基坑深度较大,为整体地下室,且基坑形状不规则,技术难度高,交叉施工。

2)基坑较深,场地狭窄,土方运输困难。

1)在三通一平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场地围挡。根据基坑围护及土方开挖等施工要求接好电源及水源。

2)平整材料存放场地,搭好施工临设。

3)为确保护施工顺利进行,进场前应作好充分准备。对施工场地作出必要的规划,焊制钢筋笼、排浆、照明等施工用电应采取相应措施。

根据施工前编制的材料需用量计划及机械设备的进场计划,安排施工物资及时进场。

1)提前办好挖土、夜间施工、土方(渣土)清运的审批。

2)取得施工现场周围物业管理部门、居民及职工的理解,提前做好防止扰民工作。

3)联系好渣土消纳场地并确定好场外运输路线。

6.5.1土方开挖方法、顺序及要求

1)本工程土方开挖量较大(约6万立方),在挖土的过程中需与基坑围护施工密切配合,为确保土方开挖顺利,特制定以下的挖土方案:

(1)出土口设在胜利西路一侧;

(2)挖土拟分南区、中区和北区进行开挖,挖土流程顺序为:南区→中区→北区

(3)土方开挖密切配合围护施工,整个土方总体施工顺序由南至北进行,先挖南区东侧(1#楼部分),再挖南区西侧(2#楼部分),逐渐向中区(5#楼部分)、北区(7#、8#楼部分)紧跟开挖,每挖至基坑底板垫层底之后,随即进行垫层、承台及底板施工,由南向北退,直至整个基坑施工完毕(见土方开挖流向示意图)。

(4)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红线,控制桩,水准点和施工图纸,进行打桩轴线复核,基坑开挖范围内的轴线桩、水准点均引测至机械施工活动区外;

(5)根据轴线桩,施工图纸,用白水泥灰线放出基坑开挖边线;

(6)施工用电和施工照明

a、施工用电电线沿现场四周架空敷设,并设置若干分配电箱供护坡和降水施工用电;

b、在现场设6处高4~6m的照明灯架,每个灯架安装3.5KW的镝灯,工作面、坡道口安装移动式镝钨灯,供夜间施工照明用。

(7)施工道路:在挖土前,先对围护施工沟槽进行填埋,在各区域内设置若干次干道或走道板,以方便车辆行走。

(8)办理有关交通、城建、市政、市容、环卫等有关手续,办理向市政、雨水或污水管道的排放手续,办理运土及渣土清纳手续。

6.6.1基坑施工过程中,挖土机械的通道布置、挖土顺序、土方驳运及材料的堆放应避免引起对支护结构和工程桩的不利因素为原则,做到“大基坑,小开挖,分层分块”进行施工。

6.6.2土方大开挖必须坚持先加固、后开挖,挖出护壁土面后立即作好护坡处理;任何情况下严禁超挖,下层土方开挖必须在上层锚管强度达到70%强度(约3天)后进行。

6.6.3土方开挖以15×15m为单位,分块进行,挖至坑底标高后应及时施工垫层,垫层施工完成后,逐步后退,为减少基坑暴露时间,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基坑采用商品砼浇筑底板垫层,垫层铺直基坑边,做到随挖随浇,以有效控制支护结构的变形。

6.6.4局部超深部位,应采取人工方式进行开挖超深部位的土体。

6.7.1挖土期间专人跟随测量标高,以防超挖。为了保护基底不受破坏,坑底以上30cm的土用人工挖土修平,并随挖土进展分块浇好混凝土垫层,即挖好一块,清理一块,混凝土垫层浇筑一块。

6.7.2土方开挖时间较长,为保证顺利施工。挖土时在基坑四周沿基坑顶部设400×400砖砌排水沟,并与砖砌集水井(500×500×800)相通,集水井设在各大转角及各边中间处,用废机油筒罩住,以有效地保证雨水和施工冲洗用水的及时排除。

6.7.3土方采用阶梯形分级挖运,以防止土方坍塌而造成工程桩的位移。

6.7.4土方开挖过程中,采用人工开挖地梁、整修,挖土机驳运,立即进行垫层浇筑,加快砖胎模砌筑。

6.7.5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地质、经济、安全、现场条件等),开挖时,挖土机上下配合始终保持运输车辆在原状土面上行驶。

由于本土方开挖为层层开挖到底(预留30cm人工清槽),因此在土方开挖到最下一层之前作好技术交底工作,开挖过程中用经纬仪、水准仪等随时控制标高,以防超挖。

6.8土方开挖机械配备

6.8.2按运距20KM计算,土方运输车量采用10辆CWB536HDZ型东风、解放牌重型自卸汽车(装载方量12立方)运输,以充分保证满足日出土量,出土高峰期车辆另行调配。

6.8.3由于东区基坑开挖深度为5.06米左右,采用两台挖机为一组的形式进行分级挖土(见附图),直接挖至坑底(留300mm用人工修平),每组配备整平人员4人左右,其凿桩与挖土同步跟进。

6.9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6.9.2现场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谁施工谁负责质量,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

6.9.3开工前要做好各级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测量人员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桩及水准点的位置尺寸。

6.9.4挖土机无论在挖土时,还是在作水平运输土方时,都派专人指挥和监护,挖土机下垫120厚钢板,以保证挖土机挖土时不损坏原有土质;同时应注意保护好工程桩,以避免在挖运土方中工程桩被挤压断或撞断,造成桩位的位移。

6.9.5挖土过程中,机械手要谨慎操作,严禁触碰护坡面和原建筑物基础等。配合测量放线人员应严格掌握标高,严禁超挖。

6.9.6挖土机挖土至坑底标高时必须留置30cm以上土方作人工挖土,以保证地基质量。有明流水必须及时排除,不得使地基长期浸泡在水中。

6.9.7运土过程中,司机配合现场门口的专职人员盖苫布,走草袋路面,严禁运土车带泥砂出场。

6.9.8认真执行项目部制定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中要积累技术资料,如施工日记、设计变更洽商、验桩、验线记录等。

6.10土方开挖安全和环保保证措施

6.10.1夜间挖土时,在施工区域内应配置足够的灯光照明,基坑周围应设警示标志。

6.10.2挖土机臂杆旋转区域严禁其他人员施工。当挖土司机视线不清,应配置专职指导。

6.10.3开挖基坑四周用钢管设置临时扶栏,并绑密目网,以防人员及物体坠落。

6.10.4运土车辆出大门时,应有专人检查车轮是否带泥,并及时清理和做好大门口的保洁工作,其所有土方运输车辆进出必须清洗干净。

6.10.5每天检查车辆挡板和挡土设施是否完好,并及时进行修复。

6.10.6下雨期间进行挖土时,车辆行走的施工道路,宜设草包及防止污染物品,防止车辆污及场外道路环境。

6.10.7工地全封闭施工,大门口设水龙头、排水沟、集水池,出场时必须冲洗干净,方准离开工地,不准将污泥带出门外,影响市容。

6.10.8为预防边坡塌方,禁止在边坡上侧堆土,土方应随挖随运。当在边坡上侧堆置材料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距离边坡上边缘10m以外,材料堆置高度不得超过1.5m,水泥泵车距基坑边应大于10m。

6.10.9提前准备好编织袋、草袋、木桩等物,若边坡局部塌方,则可将坡脚塌方清除,用草袋或编织袋装土堆砌挡土墙,用木桩打桩加固。

6.10.10阴雨天气,在临时边坡上应加盖塑料薄膜,以防止临时边坡上的土体流失,造成塌陷。

深基坑支护工程是风险性较大的工程,影响安全的因素很多,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为做到有备无患,针对本工程特点,制定以下应急措施:

7.1土钉墙施工属于隐蔽工程,为确保施工质量,要求对每道工序进行严格自检首都机场防水施工方案,同时要及时准确把握周围环境的变化,迅速对异常情况做出合理的处理;

7.2土方开挖期间,设专人定时检查基坑的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处理;

7.3施工中每天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提早做好预防恶劣天气的准备;

7.4开挖到某一层面时,土体位移过大。若出现这种情况,应先将基坑回填掉,查找原因,一般这种情况有两种原因造成,①开挖面上下位置处土体已发生剪切破坏,针对这种情况,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重新设计、施工;②是单纯的位移较大,即土钉的抗拉力不够,这种情况应加密、加长锚管,并且在坡面后增加竖向土钉;

7.5坑壁流水,并且水流量比较大一般由于突降暴雨造成局部的地下水位增高或者是地下水管道破裂。这种情况下,切不可盲目将水流堵死,应先设置导流管,让水集中排出,防止水沿坑壁侵蚀坡脚;同时要查明原因,切断明水源;当导流孔中的水无压力时,再将导流孔堵死。

7.6地面有裂缝时用水泥填补,避免地表水渗入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7.7施工现场准备一定数量的钢管(木桩、钢板桩、编织袋等),发现位移过大,出现险情时,应立即停止挖土,用编织袋装满砂或土堆压坡脚,以控制变形,如险情较大并条件允许可用挖土机取土直接回填,在位移、沉降过大区域的根据产生的原因进行加固处理后,再继续施工。

7.8坑内土体隆起造成种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围护体整体滑移,对这种情况,首先用砂袋或重物在坡脚部分进行回填来压制隆起的土体,在利用重物压制隆起土体的同时SL 510-2011标准下载,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围护体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