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垣大道道路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川垣大道道路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20.67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川垣大道道路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民和川垣大道道路与排水改造工程

编制单位:青海平兴建设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1年9月19日

第五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DBJ04/T 241-201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六章主要机械设备扩实验、测量、质检仪器

第七章施工质量管理及保证质量措施

第九章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第十一章雨季施工、防暑降温措施

第十二章农民工工资拖欠应急预案措施

1.1.1民和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供的民和县川垣大道道路与排水改造工程招标文件。

1.1.2西宁市城市建设设计院设计的《民和县川垣大道道路与排水改造工程施工图纸》

1.1.3现行的施工验收规范、规程和标准,青海省和海东地区有关市政技术、质量和安全的规定。

1.1.4根据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分析,结合本公司的工程施工经验。

1.2.1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严格执行施工程序,遵守合同规定的工程竣工工期。

1.2.2实行施工、设计和建设单位三结合,统筹安排,合理布置,做好施工部署及各项施工生产工作。

1.2.3采用流水施工方法组织有节奏、均衡和连续施工。

1.2.4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安全生产的原则下,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1.2.5做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调配,做好雨季施工安排,力争均衡生产。

1.2.6贯彻“勤俭节约”的方针,合理布置好施工现场,组织好文明施工。

1.2.7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积极利用新技术、新工艺,科学地确定施工方案。

1.3编制采用标准和规范规程

1.2.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1.2.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2.3《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1.2.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1.2.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1.2.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2.7《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

1.2.8《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1.2.9《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

1.2.10《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3:2002)

1.2.11《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04S516)

1.2.12《井盖及踏步》(97S501—1)

1.2.13《湿陷性黄土地区室外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构筑物》(04S531)

1.2.14《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1.2.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2.16《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

1.2.1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1.2.18《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

1.2.19《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7)

民和县川垣新区川垣大道道路与排水改造工程位于民和县川口镇川垣新区,西起民和胡同路川垣清真寺附近,东至驮岭村附近,是新区一条东西走向的城市主干道,改造道路总长度2619.30米,原沥青路面宽度为16米。该道路与川垣一路、二路、三路、四路南北向呈“十”字相交。本次改造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

2.1.1原有路面两侧各拓宽3.2m,对原有道路面层先进行刨洗后一次性重新铺筑沥青面层;

2.1.2对人行道进行改造;

2.1.3新建雨水管道;

2.1.5在绿化带里新建半通行电缆沟。

2.2自然条件和工程地质概况

民和县川垣新区川垣大道改造沿线勘探深度内未遇见地下水,可不考虑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民和地区为季节性冻土地区,标准冻土深度为1.08m,沿线路基土冻胀类型为不冻胀。

民和县川垣大道道路与排水改造工程位于民和县川垣新区,西与胡同路相接(起点)至驼岭村附近(终点),该段总体地形东西两端略高于中间。地貌单元单一,属湟水河南岸三级阶地、时代Q32al+pl。川垣大道改造路南侧地面标高介于1813.20~1820.65m之间,相对高差约为7.43m。

路基土地层岩性自上而下由填筑土(素填土Q4ml)、粉质中—低液限粘质土(黄土状土Q32al+pl)等组成,现将岩土层特征分述如下:

2.2.3.1填筑土(素填土Q4ml):成分以粉土为主,混卵、砾石及碎砖屑,含少量植物根系。土质较均一,道路沿线分布较连续,稍湿,松散。揭露厚度川垣大道改造路南侧1.40~1.80m,平均厚度1.67m;川垣大道改造路北侧1.40~2.0m,平均厚度1.57m。

2.2.4沿线控制性建筑、地上及地下管线

民和县川垣大道道路与排水改造工程西起民和胡同路川垣清真寺附近,东至驼岭村,道路全长2619.30m,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II级,设计车速40km/h。道路横断面在原有车行道宽度上两侧各拓宽3.2m,道路总宽为60m,道路路幅为一幅路型式断面布置形式为:4m人行道+14.8m绿化带+22.4m车行道+14.8m绿化带+4m人行道,车行道横坡为1.5%,人行道横坡为2%。道路最大纵坡为0.771%,最小纵坡0.30%,最小坡长160m,最小凹型竖曲线半径15000m。

新建雨水管道管径DN400、DN500、DN600,敷设于路北绿化带下,检查井中心距道路中线14.4m处。雨水收集后排入东垣三路市政雨水管网。管材及接口:采用I级承插式钢筋混凝土圆管,橡胶圈接口,承口处抹三角灰带。管道基础:采用180°混凝土基础,管道混凝土基础下铺设3:7灰土垫层,垫层下素土夯实(密实度≥95%)。雨水检查井基础底铺设3:7灰土垫层,井盖及井圈采用重型球墨铸铁防盗型,踏步采用球墨铸铁爬梯,单篦雨水口H≤1.0m均改为1.1m,雨水口内壁用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厚20mm,并在混凝土基础底铺设3:7灰土垫层。雨水口连接管管径DN300,并以0.02的坡度坡向检查井,雨水口连接管起端管顶覆土厚度0.7m。检查井、雨水口周围用天然砂砾回填,其宽度为0.6m,并回填至路面结构层。

道路北侧12m绿化带下敷设有原有合流管道,施工时将原有合流管道作为污水管,

本工程道路全长为2619.30m,为城市主干道II级,共埋设热镀锌喷塑圆锥中华灯钢杆173根,安装高压钠灯346盏,节能灯1557盏。中华灯采用半截光型灯具、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电容采用分散补偿,照明电器元件(镇流器、触发器、电容器)安装在灯具内。

电源及供电线路:民和县川垣大道中华灯电源由城市10KV电源引入路灯箱变,两台箱变容量为160KVA。中华灯主干线采用VV—5×25型电力电缆穿ф63厚塑料管埋地敷设,埋深1.0m,穿过道路或八字口时须加ф100镀锌钢管保护。保护管两端各伸入人行道路缘石0.5m,保护管连接应采用ф125镀锌钢管套套管连接,套管长度0.5m。路灯线路位于距人行道道牙30cm敷设。

照明器材及灯具位置:路灯光源为2×250W高压钠灯和9×28W节能灯。路灯控制采用时控器进行集中控制全夜灯、半夜灯的控制方式。负荷分配按A、B、C三相平衡分配,照明电缆采用VV—5×25,25mm2一根为控制线。重复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金属杆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线采用—40×4镀锌扁钢沿每个路灯回路敷设,埋深冻土层以下,深度大于1.34m,接地极采用50×50×5镀锌角钢(L=2500)每组接地包括五根接地极,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

人行道结构组合形式为:面层为4cm防滑火烧板,2cmM7.5水泥砂浆座浆,基层为10cmC15水泥混凝土,底基层为15cm5%水泥稳定砂砾。

2.7交通及附属设计概况

本工程交通安全主要包括标志、标线等。道路交叉口的标线为人行道横线、停止线、车行道中心线、车行道分界线、导向箭头等。城市道路主要标志有指示标志、指路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灯。标线采用热熔型反光涂料,其厚度为2.8或4.5mm,涂料中应混合总重量15~23%的玻璃微珠,施工时标线表面须均匀撒布0.3~0.34kg/m2的玻璃为微珠。

川垣大道属于民和县川垣新区道路主干道,大道沿线两侧均为热闹非凡的铺面,车辆与行人来往较于频繁、复杂、拥挤,给施工带来了不少困难。为了克服施工中的种种困难,必须根据自身的施工特点,优化施工方案,超前性地解决施工中的疑难问题,合理组织劳动力和先进的机械设备有序的配套,做好工序合理、交通不堵、安全可靠,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环境保护的目的。

3.1项目部组织机构的设立

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展及业主利益,我公司将组织高效、精干的管理班子,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及先进的施工工艺,按“质量、安全、文明”的要求,精心组织施工,圆满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3.1.1派驻本工程项目机构管理人员《拟派驻本工程项目机构管理人员一览表》。

拟派驻本工程项目机构管理人员一览表

3.3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3.3.1.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现场总平面布置进行平面规划,做好现场道路、临时设施的规划。

3.3.1.2了解现场地形、道路、供电、供水状况,做好有关移交工作。

3.3.1.3编制详细的临时用水、用电的设计和施工计划。

3.3.1.4根据现场测量点,进行场地控制网的测量,设置高程控制测量标桩,建立测量控制网。

3.3.1.5搭建临时设施,包括仓库、钢筋加工棚、模板加工棚、配电房、办公室、食堂、厕所、职工宿舍等。

3.3.2.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预算中的工料分析,编制工程所需的材料用量计划,作为备料、供料和确定仓库、堆场面积及组织运输的依据。

3.3.2.2根据材料用量计划,做好材料的订货和采购工作,并组织材料按计划进场及保管。

3.3.2.3认真做好进场材料的验收工作;查看其质量保证书或出厂合格证是否符合要求,需检查的材料应在业主代表和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按规定要求及时交检、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场。

3.3.3施工机具准备

施工前必须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编制施工机具需用量及进退场计划并按施工组织机械进场就位。

按照劳动力需用量计划组织好各专业队伍进场并办理有关手续,同时编制培训计划,包括规章制度、安全施工、操作技术和精神文明教育内容。劳动力需用量计划见下表。

3.3.5技术准备工作

3.3.5.1熟悉与会审图纸

根据业主提供的图纸和地质资料,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了解施工图纸的设计意图,全面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纸的全部内容,检查是否统一或遗漏,提出问题,经业主、设计单位和有关单位进行技术和图纸会审,做好会审记录并对重点、难点部位进行研讨,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

3.3.5.2原始资料调查分析

通过对建设地区的气候、建设场地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施工现场地上和地下障碍物状况等项调查,为编制总平面布置图、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依据。

3.3.6测量准备工作

做好与业主的测量控制点及有关资料的移交工作,详细复核有关的红线点,设置水准点及沉降观测点。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难点,编制切实可行的分项施工方案,阐明施工工艺和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劳动力组织和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的保证措施,收集生产施工的各种经验性的资料。

3.3.8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根据施工图预算工程量,列出各施工阶段主要工种、劳动力、材料需用量表,为编制工程进度提供依据。

3.3.9技术与安全交底

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分别做好技术、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的交底工作;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和施工难点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交底。技术负责人向班组长和质检员进行技术交底后,班组长接受交底后要组织工人反复学习,实行层层交底制,并作书面交底存档。

3.4.1.1项目部定期和不定期地主持由业主、监理、设计等相关部门参加的施工协调会;并协助业主协调与社会各业务部门的关系以确保工程进度。

3.4.1.2项目部根据总进度制定阶段性计划,组织协调工作会议,检查计划实施情况,制订、修正、调整下一阶段计划的实施要求。

3.4.1.3项目部定期地组织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技术资料等进行检查,并制定必要的奖罚制度。

3.4.1.4项目部每周编制工程进度简报,向业主和各有关单位通报工程进展状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使有关各方了解工程的动态情况,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3.4.1.5搞好沿路居民的协调工作,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充分解决在施工中的争执问题,以利于现场工作。

3.4.2.1依据本工程特点,本工程实行项目施工负责制,分别对道路、排水管道等分项工程指派施工人员具体负责。

3.4.2.2强化计划及组织管理,实行流水作业,确保设备的充分协调和使用,利用一切有利手段,缩短施工工期。力争各专业协调好,做好质量程序控制,雕塑精品工程。

3.4.2.3为确保工程质量,并抓好总工期,进度计划按前紧后松原则。配备足够施工机具及人力保证土石方质量和进度。

3.4.3施工段的划分及施工顺序

根据本道路工程的特点,以及在施工期间要维持原道路交通前期和中长期正常畅通,在同一路段,分两个阶段施工,第一阶段先施工排水改造、人行道、电缆沟、以及道路的拓宽部分、照明工程等。保证道路在施工前期和中长期畅通,第二阶段就是施工末期在只剩下路面铺筑沥青面层、标线和收尾工作时,采用突击方式24小时昼夜封闭道路施工,川垣大道车辆改道南路和其他支路通行,计划在25天以内完成原有路面刨洗和道路拓宽部分同时铺筑沥青面层、道路标线以及工程最后的收尾工作。

主车道改造新旧路面连接处施工工艺流程:

新旧路面连接处呈台阶(宽1米)挖除既有道路路面结构层→然后铺设新建路基→铺筑至新建面层→台阶上分别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其中在新建路面面层台阶上分别铺设一层自粘式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均匀喷洒粘结油→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碾压成型→标线→开放交通。

3.5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附后)

3.5.1施工临时设施

我公司将在沿线两旁找一块能够满足施工人员居住和设备安装的场地,并建设单位认可后,布置施工临时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水泥仓库、工具间、搅拌站、材料制作堆放场等。施工临时设施详见施工临时设施平面布置图。

3.5.2现场施工道路

本工程施工可利用原有川垣大道主车道,和其他次干道作为现场施工道路。

3.5.3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

水源由建设单位提供,生活用水用D50塑料管引至生活区。施工用水采用D50塑料管沿待建路边铺设,每50m设置分水阀门,施工用水从分水阀门引出。

3.5.4.1变压器容量计算

P=k1×P1/cosα+k2×P2=0.5×264.5/0.75+0.6×60=212.3kVA

照明用电按总用电量10%计,则:

P总=1.1×P=1.1×212.3=233.6kVA

因此选用容量为250kVA的变压器即可满足施工用电需求。

3.5.4.2主供电线路的布设

根据施工现场用电情况,采用明敷布线,用电线路沿待建路边从变压器引出全线明线架设。线路架设采用梢径12cm,长8m杉木电线杆,每20m立一根,用绝缘子架空。线路连接采用具有专用保护零线的TN—S接零保护系统,即三相五线制,并且在专用保护零线上做不少于三处的重复接地。在变压器旁设总配电箱,每隔40m设一分配电箱。用电执行三级漏电保护和“一机一闸一漏”的用电安全保护措施。

4.1施工进度网络计划(附后)

甲方要求2011年9月29日开工,2011年12月30日竣工,总工期93日历天。现计划施工工期为93天完成。

本工程各分项工程的工期具体安排见《工程施工进度横道图》

4.2.1施工进度计划的制定

根据合同规定的开竣工时间,确定主要里程碑,编制一个施工总体进度计划,报业主和监理批准,作为指导整个工程进度的纲领性文件。在总进度计划指导下,编制月施工作业计划,周作业计划。具体指导施工的全过程。

4.2.2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

施工进度计划的成功实施取决于完善的管理保证体系和科学的工作方法,为确保施工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采取以下措施。

4.2.2.1项目施工管理

建立技术、质量、安全、料具供应、劳动力等保证体系,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者全面负责,实行全面计划管理。

4.2.2.2协调例会

每周召开一次协调例会,召集各专业工程师、各班组长等有关人员参加,研究讨论总进度计划实施情况、计划的重大变更的处理情况、各专业之间需要解决的问题等。进度出现偏差时,认真找出产生进度偏差的原因,分析进度偏差对后续工作产生的影响,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调整其后续工作的进度,力争实现进度计划总目标。

4.2.2.3材料设备供应

材料设备要按材料、设备供应计划,朝前准备,及时供应。作好材料的试、检验,不合格产品及时调换,对机械设备严格执行维修保养程序。

4.2.2.4施工技术管理

提前编制好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做好质量、安全、文明、进度交底。与设计院保持联系,将图纸的疑点、难点解决在施工之前,彻底消除各种可能影响进度的潜在因素。

工程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较多,为确保施工按进度计划进行,首先须做好上述的施工材料备料、进场条件、开工前准备工作及施工工具组织,制定科学、详尽的施工组织计划,并严格按其实施,控制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工期,同时抓住工程施工的三大控制要素:工程款、材料设备、施工人员。更需要以下具体措施作以保证:

4.3.1根据川垣大道道路与排水改造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绘制实际施工进度表,项目经理日填写。

4.3.2详细的材料用量计划、供料时间计划表并提前订好本工程需要的材料。

4.3.3详细的劳动力用量计划、进场时间计划表。

4.3.4由项目经理主持每周召开一次项目部会议,对本工程施工的进度、资金、物资、设备进行总调度并随时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调整,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各类矛盾和问题,使工程顺利进行。

4.3.5项目部用周计划控制分项工程进度,按计划要求,每周召开五次计划协调会,及时解决劳动力、施工材料、设备等的调度问题,确保工程施工按计划实施。

4.3.6合理安排各阶段的施工进度,最大限度地组织各项工作同步交叉进行。

4.3.7均衡、有节奏地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工作面,以便合理地组织各工种的工人在同一时间配合施工并连续作业,避免窝工,具体必须做到:

4.3.7.1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施工人员要做到分工责任明确,各尽其职,提高劳动生产率。

4.3.7.2在劳动力使用上,讲究实绩,不怠工。

4.3.7.3在施工设备的选用上,采用高档或进口的机械设备,力求省时省工。

4.3.7.4在施工方法上,实行立体交叉平行流水作业法,使多工序相互穿插、紧密衔接、同步进行施工作业,以充分使用空间、争取时间,尽可能减少以致完全消除施工中的停歇、窝工现象,从而加快施工进度。

4.3.7.5实现施工管理规格化、施工方法规范化、施工技术措施科学化,最终实现按计划进度完成施工任务。

4.3.8有效地控制材料按时、按计划供应,对保证工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加工难度较大的材料及现时畅销紧俏材料的大批量采购,必须按前述方法实施切实保障措施。

4.3.9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措施,在各阶段工期目标制定后,根据有关规章制度落实人员控制责任。

4.3.10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取消节假日、休息日,并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劳动力。

4.3.11机具与人员安排措施:

(1)按工程所需机具计划,进场前根据实际确定具体,必须全部及时到位。

(2)人员安排更需提前,首先,进场前有计划;施工过程中,根据后续工程内容及时调整。

总之,抓住资金、机具、人员三大要素,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如期完成。

第五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5.1.3施工测量技术措施

①技术负责人应会同设计、勘察部门现场交接中线控制桩和设计水准点,设置护栏,并对提供的坐标桩、水准高程控制点进行校核,校核结果须得到设计、监理、建设单位的验证。

②根据施工要求,每间隔100m测设一个高程控制点并进行保护,且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检查复核。

③临设水准点应与设计水准点复测闭合,允许闭合差为±12√Lmm。(L为水准线长度公里数)。

④道路中心桩桩距在直线地段为20m,曲线地段为10m。量距允许误差:小于200m为±1/5000;200~500m为±1/10000;大于500m为±1/1200。

⑤建立测量控制网。根据设计提供的逐桩坐标测设出道路中桩、作为道路控制主轴线;测设出电缆沟、雨、污水管沟中轴线为电缆沟、雨、污水管沟控制主轴线,并测设出检查井及道路红线,建立测量控制网。

⑥按中心桩位置复测原横断面,加桩处补测横断面,并计算土石方量。

⑦平面和水准的测量准确,并及时向施工人员提供测量数据,同时现场交桩。

⑧为保证测量成果精、无误,测量放线后要及时做好测量记录,并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代表复测。

⑨工程基本完工后,必须进行全线的竣工测量,包括中心线的位置、标高、横断面图式、附属结构和地下管线的实际位置和标高。测量成果在竣工图中标明,作为竣工资料之一保存。

5.2.1沟槽土方开挖

①沟槽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反铲挖土和自卸汽车运土。用作回填的土堆集在5Km处(或甲方指定地点)调用,不符合填土使用要求的土方也用汽车运出场外抛弃。机械挖不到的地方和基底预留约20cm的土层,用人工开挖,运到端头用机械挖出沟外装车,以免破坏基础下面土壤结构。人工开挖修整后夯压达到设计标高。

②机械开挖沟槽底宽度按管道直径每侧分别增加60cm工作面,每边另增加50cm宽度作排水沟。施工过程中,根据土质情况取放坡系数。

③机械开挖土方前要确定堆土位置、运土路线、机械运转路线;选择与配备运土汽车,主要考虑运土道路情况、运距、工作面以及同挖土机斗空量和生产率相匹配。

④开挖土方时,安排施工管理人员跟班,经常测量和复核平面位置和标高及边坡坡度是否与设计相符,指挥挖掘机司机开挖、汽车运土、堆土。

⑤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对土质情况、地下水位等的变化随时进行观测,作好原始记录,发现地基土质与设计要求不符时,与有关人员及时研究处理。

⑥在挖土边坡上侧堆土或堆放材料以及移动施工机械时,与挖土边缘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边坡的稳定。

⑦沟槽开挖完毕,自检后及时请监理方、建设单位进行验槽,并保存测量记录。

①地下管线铺设完毕,闭水试验合格后,可以进行沟槽回填。沟槽回填采用回填砂的方法。砂采用中砂。回填前将沟槽内的水抽干,人工分层回填,每层回填厚度30cm,边灌水边用插入振动棒振实,填砂层至管顶上40cm厚。每层振实后,应及时请监理人员取样试验。取样标准为:两井之间管腔部位取一组,每30cm厚再取一组。

②填土方从回填土方区最低处开始,由下向上水平分层铺填。填土层下淤泥、杂物必须清除干净。对于密实度要求较高的填方,应按所选用的土料、压实机械性能,通过实验确定含水量的控制范围和压实密度。

④管道两侧应同时回填,以防管线产生位移。

5.3.1管道铺设工程

开挖→验槽→浇筑垫层→下管→排管→稳管→浇筑混凝土管座→抹带接口→养护→回填

①施工前,必须复核坡度板的标高,一般在沟槽底部每隔1米左右打一样桩,用样桩控制挖土面、垫层面。

②管道基础的垫层应按规定的沟槽宽度铺筑、摊平、拍实。

③浇筑混凝土垫层和管座,应振捣密实,严格控制平基顶面高程,不能高于设计高程,低于设计高程不超过1Omm。

④垫层强度达到5Mpa以上时,方可直接下管,下管前应在垫层面上弹线,以控制安管中心线,管安好后用碎石卡牢,并及时灌注砼管座,浇筑时应两侧同时进行,防止将管浇偏。

5.3.2排水管线附属构筑物工程

红砖砌筑检查井,其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如下:

①井底基础应与管道基础同时浇筑。砌筑井室时,用水冲净基础后,先铺一层砂浆,再压砖砌筑,必须做到满铺满挤,砖与砖间灰缝保持1cm。

②砖砌圆形检查井时,应随时检测直径尺寸,内壁抹面应分层压实。

③井内的踏步应随砌随安,位置准确,预留支管也应随砌随支,预留管的管径、方向、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④检查井拉入圆管的管口应与井内壁平齐,井体砌筑至规定高程后,应及时浇筑或安装井圈,并盖好井盖。

5.3.3管道轴线和水平标高的控制

①施工前作好线路井点桩和转角井桩的复测和辅助桩的测量,保证线路的不偏移误差。

②加密水平控制点的测量,随时检查水平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③安管时设置坡度板控制中线和水平标高,使之符合设计线路和标高的精度标准。

根据导线控制网及控制点高程,复测路基断面,并测设路基中线桩,结合设计放出路基边桩。

施工准备:认真检查成型路基的高程、平整度,核对密实度、回弹模量检测结果是否符合要求,不合格处重新施工,同时清除表面杂物;按设计要求备料、洒水闷料;作好试验选样工作。

5.4.2.2垫层和水泥砂砾稳定层施工:基层设计40cm天然级配砂砾;5%水泥砂砾稳定层,厚度20cm;施工时宜采用分段流水作业,一个流水段控制在200米以内。其主要工序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为:

施工测量:测量出基层施工的边桩和摊铺稳定层的高程。

摊铺砂砾、水泥:摊铺集料前,先在基层上洒水,使其表面湿润,但不应过分潮湿而造成泥泞,然后用推土机将集料均匀地摊铺在基层上,摊铺宽度应比设计宽0.2~0.3米,以保证整路段的水泥砂砾稳定层碾压密实;摊铺厚度一般考虑1.3左右的松铺系数,同时检查集料的含水量,必要时洒水闷料,再将整段稳定层分块,按设计计算每块的水泥用量,摊铺在每段砂砾分块上。

机械拌合:派专人在翻拌机后检查翻拌深度和翻拌是否均匀,并同时检查水泥石粉碴的含水量是否合适,必要时适当洒水。

整形:用压路机快速静压一遍,以暴露不平之处,再用人工或平地机进行整形。对路段的碾压,有下水道或管道的地方其管顶盖土应大于50cm,

碾压:用压路机碾压达密实度,同时注意找平,压路机在碾压时,不得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免表面受破坏。

养生:养生期内应始终保持表面湿润,养生期不少于7天。

5.4.3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准备工作→集料的拌合和运输→混合集料的摊铺→碾压→养生→接缝的处理→质量标准

5.4.3.1准备工作

开工前先准备好厂拌法施工所需的机具设备,并加以检验。将拟用的材料的样品送交试验室进行混合料组成设计。

在正式铺筑之前首先在路幅的一个车道上,修筑长150M的试验段。试验段采用不同的压实厚度,测试其干容重、含水量,使混合料达到最佳含水量时的压实系数、压实遍数、压实程度,检验拌合运输、摊铺、碾压、养生各道工序的方法参数的合理性。在试验结果达到规定要求并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正式铺筑后续路段。

水稳层摊铺前对下承层必须按质量检验标准进行检查验收,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对土基不论是路堤还是路堑,必须用15~18T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械进行碾压检验(压3~4遍)。

5.4.3.2施工放线

在底基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在中桩和两侧指示桩上明显标记出水泥稳定土层表面的设计标高。

5.4.3.3集料的拌合和运输

对自动计量设备,在施工前按混合料配合比要求对水泥、集料、水的用量准确调试,输到自动计量的控制存贮器中并试验无误后,进行正式拌合生产。

5.4.3.4混合集料的摊铺

采用平地机进行摊铺,只留横茬,不宜留纵茬,在接茬表面涂刷水泥浆以利新老混合料结合。

采用平地机摊铺,以桩标高度拉线掌握灰土虚厚=施工层厚×1.6~1.8(或实验确定),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中心进行刮平;在平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必要时,再返回刮一遍。用平地机立即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灰土整理后要及时碾压,在水泥初凝前完成,可组织几台压路机同时进行。头两遍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自横坡度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碾压,碾压范围较基层边缘宽出10cm,碾压重叠1/3轮宽。碾压速度1.5~1.7km/h。再用振动压路机以碾压速度2~7.5km/h进行碾压,碾压顺序同头两遍。最后用18t压路机静压两遍,至目视无明显轮迹后,检测密实度,达到要求后停压。

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土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表层水蒸发得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严禁洒大水碾压。

碾压过程中,如有“弱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的水泥)或用其他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在铺筑上层稳定土之前,应始终保持下层表面湿润。

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不应延误。

密实度达到要求后,及时用洒水车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GB/T 38519-2020 机车车辆火灾报警系统,洒水量根据气温高低而定,以保持其层表面湿润为宜,一般白天每2小时洒水一次,晚上至少两次,在养护期间除洒水车外,严禁其它车辆通行。

5.4.3.7接缝的处理

新旧路面连接处路基施工前,首先呈台阶状挖除部分既有道路路面结构层,做成台阶状,台阶宽度1米,然后铺筑新建路基,当铺筑至新建面层时在台阶上分别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其中在新建路面面层台阶上,分别铺设一层自粘式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在摊铺混合料时用平地机摊铺,中间不宜中断,若因故中断时间超过两小时,应设置横间接缝,平地机应驶离混合料末端。

人工将末端混合料弄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应与混合料的厚度相同,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

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碎石回填约3m,其高度应高出方木几厘米。

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DLT1502-2016厂标准下载,将砂砾或碎石和方木除去并将下取层顶面清扫干净。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