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集中供热热力站及支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太原市集中供热热力站及支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85.73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太原市集中供热热力站及支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011年热力站及支线工程第一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依据太原市热力公司提供的招标文件等进行编制的,本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的总体布署,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进行叙述,并对主要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进行选择和说明,正式施工时田园培训中心游泳馆施工组织设计,针对具体的施工工艺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和技术交底。

(1)太原市热力公司发布的“太原市集中供热2011年热力站及支线工程第一标段施工招标文件”

(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

其它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检验评定标准及公司管理文件。

本工程是太原市集中供热工程的一部分,本施工组织设计是针对2011年热力站及支线工程第一标段的具体情况编制的。

本工程有25座热力站及配套支线,供热面积180万平方米,投资约1800万元。

工程内容:25座热力站及配套支线

工期要求:2011年8月8日—2011年10月31日,总工期为85日历天。

3.1.1施工组织机构的设置:

针对本项工程的特点,我公司对该项目实施项目法管理,由项目经理对工程进度、质量、成本等进行有效控制,由项目经理组建精干的项目部,负责本项工程的施工及管理工作。

3.1.2项目部主要人员:

该项工程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人,项目副经理1人,技术负责人1人,项目施工员1人,项目安全员1人,项目质量员1人等。项目经理部成员均为我公司从事热力工程施工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项目经理由工程师、贰级注册建造师担任,负责本项工程施工现场的全面工作。

项目技术负责人由工程师担任,负责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项目管理机构职责分工表(见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辅助说明资料):

3.2项目经理部主要管理人员职责和项目管理协调原则:

3.2.1项目经理部职能:

项目经理部负责项目施工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项目经理部的任务: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等工作,实施工期、质量、成本、安全四控制,保证切实履行工程合同和对建设单位的承诺。

项目经理部负责资金使用、费用控制及内部经济分配。

3.2.2项目经理部主要管理人员职责:

(2)组建项目部,对保持工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行负责。

(3)合理组织施工,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工程进度、质量符合要求。

(4)合理调配人、财、物资源,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5)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做好施工协调工作,为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和环境。

(6)组织进行工程试运行及竣工交付工作。

(1)负责本项工程施工技术工作及技术管理工作,对施工质量负技术责任。

(2)组织编制本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并对其实施负责。

(3)组织编制并审核交工技术资料,并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

(1)负责整个项目各分部、分项工程的防线、标高控制、复线工作,并做好放线、标高、复线记录,每天做施工日志。

(2)按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安排施工队的工作,并对施工队进行安全、施工做法技术交底的实施、监督、检查。

(3)负责按该工程的成本控制计划的实施、监督、检查。

(4)按施工规范要求对安全、质量核对、监督、检查、预埋件的定位及安装。

(5)负责对工地的文明施工要求工作的实施、监督、检查。

(1)负责工程质量及质量管理工作,

(2)组织检测、评定工程质量。

(3)组织整理工程质量资料,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

(1)负责各种原材料的现场验收,并按验标要求取样送试验室复试;

(2)负责施工现场砂石料含水率测试,并提供混凝土、砂浆施工配合比;负责施工现场的各种检测、试验工作,并出具检测试验报告。

(3)负责现场钢筋焊接试件、混凝土、砂浆试件的制作、养护,按期送试验室试验;

(4)负责施工现场计量器具的日常检查和维护,按定期检测计划进行标定;

(5)参加工程部组织的各种试验段施工,提供配合比设计、进行试验段施工检查试验,参与施工参数修正。

(6)每月向试验室、工程部报告施工现场的检测试验工作。g.负责原材料质量证明材料、复试、检测、试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并定期送交工程部存档,并办理交接手续。

(7)做好各种工作的台账,防止混乱。

(1)紧密配合施工,坚持实事实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测量前需了解设计意图,学习和校核图纸;了解施工部署,制定测量放线方案。

(2)会同建设单位一起对红线桩测量控制点进行实地校测。

(3)测量仪器的核定、校正。

(4)与设计、施工等方面密切配合,并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与施工同步的测量放线方案。

(5)须在整个施工的各个阶段和各主要部位做好放线、验线工作,并要在审查测量放线方案和指导检查测量放线工作等方面加强工作,避免返工。

(6)验线工作要从审核测量放线方案开始,在各主要阶段施工前,对测量放线工作提出预防性要求,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7)准确地测设标高。

(8)负责垂直观测、沉降观测,并记录整理观测结果。

(9)负责及时整理完善基线复核、测量记录等测量资料。

负责本项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组织整理安全资料,监督检查文明施工。

负责本项工程的材料供应管理及材料质量、整理材料、质量证明资料和施工中材料的管理工作。

施工现场各分项工程负责人:

负责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质量、技术、安全,并及时整理现场工程资料。

负责本项工程的计划、调度、培训、资料管理、后勤、文秘、行政等工作。

3.2.3项目组织机构的运行与协调原则:

施工现场的各分项施工队伍由项目经理部统一管理,对施工任务实行“任务切块分片包干”,并且引入内部竞争机制。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现场实际情况,项目经理部可以合理安排调配人力和物力进行施工。

工程技术管理:实行技术负责人负责制,技术负责人对项目经理负责,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负责相关专业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形成自上而下的完善体系。

工程进度管理:工程进度由项目经理负责控制,严格按进度计划进行,协调各施工段的人力、物力,确保关健线路上的工序按期完成。

测量放线——基槽开挖——基础筋、模、砼——基础回填土——框架柱砼——框架梁板砼——墙体砌筑、安门窗——屋面保温防水——内外墙抹灰——地面抹灰、室外台阶、散水——门窗刷油内外墙涂料。(安装专业在墙体砌筑后插入,与装饰工程穿插施工)

地上障碍拆除、探明地下管线障碍——测量放线——沟槽开挖——沟槽、基坑支护——沟槽砂垫层(小室垫层底板砼)——下管安装(小室壁砼)——管道接口探伤保温——管道打压、冲洗试验——试运行交工验收

4.质量体系在文件上的引用

4.1文件和资料控制:

本程序由项目质量负责人配合项目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从而确保本工程中使用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验收标准等能够满足本工程的施工要求且为有效版本,具体操作按《文件和资料控制工作程序》执行。

4.1.1本工程所涉及的文件和资料:

(2)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规定等

(3)相关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4.1.2项目文件与资料管理:

(1)项目工程师负责文件和资料的管理。设备说明书、施工图及变更文件、质量证明文件由技术负责人收集整理,交资料员保管存档,需用时办理登记手续。

(2)在本项工程中使用的技术文件建立收发台帐进行管理。

4.1.3质量工艺作业指导书的选定:

(1)焊接工艺详见焊接工艺卡。

(2)保温工程的施工工艺按标准图进行。

(3)安装工程按图纸要求进行。

4.2物资供应的控制:

(1)为加强对成品或原材料的质量管理,确保材料的质量,对自行采购的物资和建设单位提供的物资必须按《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程序》和《业主提供物资的管理工作程序》执行。

(2)技术负责人担任本项工程的材料责任工程师,负责对进货物资进行管理和控制,并对材质单(合格证)进行登记编号。

(3)由项目材料负责人负责的标识、检验、发放和保管等进行控制,填写检验记录、台帐、发料单。在本项工程中要求验收单、发料单、调拨单台帐及标识牌中编号与材质单编号一致。

4.3产品标识和追溯性控制:

(1)在本项工程中,对产品的可追溯性控制应严格按《产品可追溯性控制程序》进行,对产品标识应严格按《产品状态标识》管理工作程序进行。

(2)物资的标识通过设标识牌、挂卡标识、记录和单据标识等实现。

(3)此项工程中的热水管道属于压力管道施工,要求具有可追溯性。

(4)本项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必须具有合格的质量证明文件,并按照可追溯性要求做好标识。对于焊接管道要求每道焊口打上施焊焊工的钢印号,并在焊缝分布图上标出焊口编号、探伤牌口记号,做好管道焊接记录。

(1)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严格按《施工管理工作程序》进行。

(2)施工准备:组建合理的项目组织机构,掌握工程特点,进度要求,摸清施工的客观条件,制定各种施工准备计划,合理部署和使用各种资源,从技术、物资、人力组织等方面为工程施工创造一切必要条件。

(3)现场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劳动力物资、机械设备准备,对于特殊过程进行特殊过程能力认可。

(4)项目质量策划:在本项工程施工前,明确施工过程中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要求,明确在本项工程中所采用的国家现行的验收标准规定,技术评定准则,确定进行检验、试验的适宜阶段和所用方法,明确质量记录的要求和方法,界定关键和特殊过程,编制项目质量计划。

(5)过程控制:对影响工程的所有因素,包括工艺参数、人员、设备、材料加工和测试方法及环境,通过质量计划及本施工组织设计明确出来在施工过程中加以严格控制,使之处于受控状态。

确定管道的焊接为特殊过程,对于该工序的施工要具有可追溯性,能通过材质单(合格证)验收单、入库单(或调拨单)台帐、发料单等追溯到材料的原始状态,通过施工日志、管道焊接记录、焊缝外观检验记录、焊条烘干记录、焊口分布图、焊工钢印等追溯到施工人员及施工日期等。

(6)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为确保工程质量,下列工序设置为质量控制点:

防水混凝土为关键过程进行控制,管道焊接施工做为特殊过程进行控制。

本项工程中的质量控制点:

管材、管件、建筑材料的进货检验

阀门、管件、管材安装前的检查与清理

各项配比及试验、检验(水泥检验、砂子试验、石子试验、砂浆强度试验、土壤试验)

(7)过程控制中的各种记录,应及时填写、整理,由资料员保存。

(8)施工工艺控制:在本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法等必须严格按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进行,如有变动,应制定补充方案(设计),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后才能实施。

4.5检验和试验程序:

(1)检验和试验工作严格按《检验和试验工作程序》进行。

(2)项目材料员进行组织对物资的检验,由材料员负责填写记录,项目经理及技术人员参加。

(3)对管材等施工用材料应进行下列检验:

材料的规格、型号、材质、数量

供货厂家名称或物资供应商名称。水泥等材料的产地、品牌。

产品外观质量包括:尺寸、锈蚀情况等,经检验合格的物资做好标识妥善保管,不合格的物资,不得进库接收及在本项工程中使用。

(4)项目分项自检由施工班组进行,质量检验员认可,项目互检由技术负责人组织,质检员参加,对于检验中发现的质量问题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和《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工作程序》执行。

(5)专业质量检验员负责分项工程的专项验评。

质量记录的收集、保管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a.在本项工程中,项目工程师负责该程序的组织实施,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收集整理工作,项目经理每月至少对质量记录的管理工作组织一次检查,对质量体系运行记录要保管好,工程完工后存档保管。

b.本项工程提供以下质量记录: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检验、试验报告(证书)

施工设计修改文件和材料代用记录

(7)不合格品的控制和纠正预防措施:

对于不合格品控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对于纠正和预防措施按《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执行。

对于检查或试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的处置按情况不同分别进行处理。

建设单位提供的不合格物资由材料员提交建设单位处理,对于自行采购的不合格品由材料员办理退货,对不能退货的材料,经与建设单位和设计部门协商,降级使用,否则做报废处理。

项目部每月召开质量分析会,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制定纠正预防措施,该措施由项目工程师批准实施,对于质检员所做出的质量返工,应由项目质量负责人和项目工程师组织评审,制定实施纠正措施,并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表,质检员负责跟踪验证,并填写记录。

对于工程质量通病,针对本项工程特点,项目部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严格贯彻实施。

(8)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等级:达合格标准。

5.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

5.1.1测量工作、程序

施工时,以单位工程的坐标为准,在坐标的6米外作控制点,并作控制网络图。

项目部要对坐标点重新进行测定复核,复测完毕核查无误后,方可使用同时建立测量方格网,标出地形高程。

定位、放线施测完成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方可申请监理及甲方有关人员验线。

根据建筑物基底深度、放坡系数及建筑物的特点对现场平面布置视野良好、便于保护、不易被破坏的位置设置轴线控制桩,以便在施工中能够准确地控制轴线,为工程施工提供有效依据。

5.1.2施工高程测量

根据业主提供场区高程控制基准点为高程测量点依据场内布设水准网控制点在首层平面易于上传递标高的布置设标高传递基准点,用钢尺自基准点+1.00M向上垂直丈量做为该建筑物抄平的依据。

5.1.3质量保证措施

(1)为保证施工测量精确度必须对所有测量标高进行标定和保护包括轴线桩水准点等所有桩点均应设立明确标识,防止误用或破坏,每次放线前对轴线桩及水准点进行确认和复检放线后应采取闭合,联测等方式检验且必须经有关人员复测、精度要求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施工。

(2)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工程测量规范》进行

(3)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鉴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5)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效正核算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6)轴线楼内控点传递后必须闭合

(1)本工程建筑物及管沟的土方采用机械开挖,挖土深度为根据要求挖至基底标高留300mm,余土部分留待人工清土,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必须由测量员跟班作业,严格控制开挖范围及标高,严禁超挖土方扰动地基。

(2)回填土采用装载机配合汽车回运,填土采用蛙式打夯机打夯,回填土回填厚度不大于30㎝,蛙式打夯机夯不到的地方用冲击夯夯实,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4。

根据施工总平面的坐标位置、基线、基点建立轴测平面控制网和水准基点。

基坑开挖前,根据平面控制网和基坑支护方案及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放好基坑开挖边线。设2条主要控制线,控制点的设置,考虑在场内不易破坏和通视条件较好的位置,并设置永久标志。

主轴线的定位及放线,垫层与胎模施工时,依据就近的原则,将方格网中的控制轴线,用经纬仪投到基坑底的施工区域,基坑的轴线即从附近的控制轴线通过钢尺测量,控制轴线的标定在施工前期,用50*50*800mm木桩钉设,当一部份垫层胎模施工完成后,可直接在垫层上弹墨线,在胎模上作标记。垫层全部完成后,地面上的方格网必须全部引测到基坑内,以便检查承台、地梁尺寸、底板边线和基坑边线。

基坑大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轴线和高程引测,设置好控制桩和监测点,并加以保护。

a.首先抓住总体控制,分析各工序在计划中的主次关系,确定关键点,并以此为前提,合理组织人、财、物的投入。

b.根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调整各分项工程的计划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每一分项施工进度计划如期实施。

c.坚持每周定期召开生产例会,加强与各施工班组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d.严格控制各分项工程的质量,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力度,减少因返工造成的工期延误。

e.加强劳动力管理,及时组织工种之间的交叉作业,合理安排各班组的施工作业面,避免因窝工造成的工效降低。

f.加强各种施工机械的保养和维修,确保机械的正常使用,避免因设备问题影响施工计划的顺利实施。

g.施工前认真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

h.机械挖土现场出入要设安全岗,专人指挥车辆,卸土。

i.各种机械尽量减少噪声,禁止在现场鸣笛,轰油门。

(1)基坑开挖后,我司会对基坑含水层深度和渗透的特点进行挖明排水沟、井,引渗井、管井、潜埋井等等。

(2)布置原则:基坑的周围,坑道边侧设排水沟、井。与侧壁保持足够的距离,不影响挖土施工。

(3)排水沟和集水井,应设在基础轮廓以外,当基础较深,水位较高,渗透较强时,应在另外基坑边上设明沟或水井,分层排出。

(5)集水井位置应设在基坑的转角处。

(7)根据现场情况,以及一个星期的无雨天气的抽水量记录和观察,在每个承台角部设集水坑,尺寸为300×300×200,利于雨天的集中抽排水。

整个降水系统安装完毕,应进行抽水灵敏性试验,发现死井应及时进行处理,开始抽水时,为防止泥浆吸入支管,造成堵塞,应将真空泵抽吸力控制在50至60Kpa,待5天后再提高到90Kpa以上。

当井点抽水后,如果没有异常现象,不应停止抽水,以防井管的堵塞。整个作业阶段应由专职人员值班查巡机械和井点作业动态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抽出的水,应有组织地排入排水沟排至场地以外。

(10)基坑开挖后,如有局部围护有渗漏的应视情况予以处理,以确保基坑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

(12)挖土时四周设排水沟,沟宽300,沟深200~400,在基坑四角设集水井,及时用水泵抽取井内积水。

5.4.1.1钢筋的检验与存放

(1)本工程采用的钢筋为一级、二级热轧钢筋,每批进厂钢筋要严格检验,验收,所有钢筋应有出厂材质单,所注明的编号批量,炉号与所供应的材料相符合时方才进场,进场后应及时按照有关规定见证取样进行复检,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对于该工程所用型钢,螺栓用Q235B结构钢,主要承重结构系用Q345B结构钢,受力钢筋计算数据应符合

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1.25

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钢筋强度标准值<1.3

(3)对于同一批进场钢筋检验分为外观检查和试验检查两种方式:

外观检查:每批钢筋抽取5%进行检查,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表面凸块不得超过横肋高度,1m的弯曲度不大于4度

试验检查:每批同型号,同炉号,同规格的钢筋每60吨试验一次,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每根上截取两个试件进行拉伸试验和冷弯试验,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试件重新作各项试验,如仍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钢筋判定不合格,不合格钢筋则退出场,以确保用于工程的钢筋均为合格。

(4)钢筋进场后必须严格按分批同等级,牌号、直径、长度、挂牌堆放,标明钢筋产地、名称、规格,是否验收合格,存放钢筋的场地必须硬化,并设有排水坡度,堆放时,钢筋下用枕木或混凝土墩,垫起离地面20cm,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

(5)钢筋成品应标明分部、分层、分段和构件名称,同一部位或同一构件的钢筋要放在一起,并有明显标识,标识上注明构件名称,部位、尺寸、直径、根数。

5.4.1.2钢筋加工

(1)钢筋加工前应在详细了解所有有关图纸,设计交底,设计洽商等要求基础上,对结构设计规范中的构造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的质量控制标准统一考虑,特别注意满足抗震规范和图纸指定的抗震构造图集要求。

(2)下料前应先除锈,将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渍及浮皮,铁锈等清理干净,以免影响与混凝土的粘效果,盘条采用调直机调直钢筋。

(3)钢筋下料的总体要求是,种类规格正确、形状尺寸准确,数量正确、施工方便节约材料。下料时必须考虑钢筋的叠放位置和穿插顺序,应重点注意钢筋接头形式、接头位置、搭接长度、锚固长度等质量控制点。通常钢筋应考虑连接各接头允许长度的误差积累和端头弯点方向控制以保证钢筋总长度及钢筋位置准确,充分考虑材料使用合理性、优化配料尺寸尽量利用零料。钢筋下料单必须经过审核、签字后才能下发技工配料并保留原始下料备查。

(4)本工程钢筋切断根据钢筋直径及使用部位分为钢筋切断机和无齿锯两种,直径在18㎜以下的钢筋使用钢筋切断机下料直径在18㎜以上(包括18㎜)的梁、柱需接头的采用无齿锯下料。下料应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下料过程中如发现有劈裂缩头或严重弯头等必须切除,硬度与钢种不同时必须及时通知有关技术人员。

(5)弯曲成型采用钢筋弯曲机和手动弯曲工具配合进行弯曲后钢筋平面没有翘曲不平现象,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纹,Ⅰ级钢筋末端的180°弯钩。其圆弧弯钩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钢筋平直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135°弯钩(箍筋)弯曲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平直长度为10倍钢筋直径。Ⅱ级钢筋末端90°弯钩。弯曲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

(6)将加工成型的钢筋运至专业钢筋堆放场。钢筋场地要平整。铺设钢筋垫木GB/T 50165-2020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防止钢筋变形。成型钢筋按规格使用部位分类整齐码放,挂牌标识做到整洁清楚,一目了然,长钢筋试吊以确定吊点。防止吊点距离过大。钢筋变形。

5.4.1.3钢筋连接

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应设在受力较小处,接头应相互错开,同一跨内同一根钢筋不应设有两个接头。当受力钢筋直径Φ≥18时采用机械连接,接头等级采用Ⅰ级,梁的底部纵向钢筋可在支座附近或支座两侧1/3跨度范围接长,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可在跨度中1/3跨度范围接长,不应在支座处接长。框架梁端,柱端应避免在节点核心区和加密区设接头,一般板的上部钢筋可在跨中1/3范围内搭接,下部钢筋应在支座范围内搭接。当采用机械连接时,钢筋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5倍且b不小于500㎜。

5.4.1.4钢筋绑扎

绑扎重点:梁柱交接处核心区箍筋绑扎,先套柱箍再穿梁筋,梁箍筋也可以采用套箍法。

梁板柱节关处钢筋绑扎53#楼水暖施工组织设计,板的上筋,次梁的上筋,主梁的上筋,上部从上向下,从下向上则为主梁的下筋再次梁之下,优先保证主梁的钢筋保护层,主次梁交处的箍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距的净距要大于或等于30mm,以利于砼浇筑。

5.4.1.5质量保证措施

(1)在钢筋绑扎施工前,由技术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包括钢筋型号、间距、搭接长度、锚固长度,箍筋加密区要求保护层厚度和机械连接的位置等,并检查分段施工的钢筋大样图和配料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