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井及顶管施工方案

沉井及顶管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70.02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沉井及顶管施工方案

第五章工程质量及施工技术管理 15

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16

TCECS G:E70-01-2019 在役公路边坡工程风险评价技术规程.pdf第七章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措施 18

第八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22

第九章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措施 22

第十章主要施工机械和工具、主要周转材料、 23

蜀山街道工业园区道路工程,其中沙东路污水、雨水管横穿亚太路需要顶管施工。该段管道长38.4米(现场可能调整)位于道路中心线北侧20米(可能调整),管径为φ1500、φ800,埋深为4米。

沉井施工程序:基坑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刃脚垫层施工(立井筒内模和支架(钢筋绑扎(立外模和支架(浇捣混凝土(养护及拆模(封砌预留孔(凿除垫层、挖土下沉(沉降观察(铺设碎石及混凝土垫层(绑扎底板钢筋、浇捣底板混凝土(混凝土养护(素土回填。

根据设计图纸和工程情况,沉井基坑开挖深度取2米,沉井刃脚外侧面至基坑边的工作距离取2米,基坑边坡采用1:1。整平场地后,根据沉井的中心坐标定出沉井中心桩、纵横轴线控制桩及基坑开挖边线。施工放样结束后,须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准确无误后方可开工。

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基坑开挖边线确定后,即可进行挖土工序的施工。挖土采用1m3的单斗挖掘机,并与人工配合操作。基坑底面的浮泥应清除干净并保持平整和干燥,在底部四周设置排水沟与集水井相通,集水井内汇集的雨水及地下水及时用水泵抽除,防止积水影响刃脚垫层的施工。

刃脚垫层采用砂垫层和混凝土垫层共同受力。

(1)砂垫层厚度的确定

砂垫层厚度H可采用如下计算公式计算:N/B+γ砂H≤[σ]

根据计算结果,无论是工作井还是接收井,砂垫层厚度H均为50(厘米)。

砂垫层采用加水分层夯实的办法施工,夯实工具为平板式振捣器。

(2)混凝土垫层厚度的确定

混凝土垫层厚度可按下式计算公式计算:h=(G0/R-b)/2

根据计算结果,混凝土垫层厚度15厘米。

混凝土垫层表面应用水平仪进行校平,使之表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2.4立井筒内模和支架

由于顶管沉井高度达4.0米左右,因此井身混凝土分二节浇捣,内模分二节按装。井筒模板采用组合钢模与局部木模互相搭配,以保证内模的密封性。刃脚踏脚部分的内模采用砖砌结构,宽度与刃脚同宽。井身内模支架采用空心钢管支撑。钢管支架必须架设稳固,如有必要,可采用对撑支架,增加内模的稳定性。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将表面油渍、鳞锈等清理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均应调直;预制构件中的主钢筋均采用对焊、焊接并按照有关规定抽样送检;钢筋接头应互相错开,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中的有关规定执行;现场钢筋绑扎时,其交叉点应用21#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用电焊焊牢。

钢筋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和规定,绑扎钢筋时应采用撑件将二层钢筋位置固定,保证钢筋设计间距。为了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应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同强度标号的水泥砂浆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

钢筋绑扎完成后,应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验收。隐蔽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立外模。

钢筋绑扎验收后,应进行架立外模和支架。井壁内外模用串心螺丝固定,串心螺丝采用φ16的圆钢,中间设置止水片,两端设置铁片控制井壁厚度尺寸,圆钢两端头上铰成螺纹,用定制钢螺帽固定,拆模时拆去钢螺帽,割去外露部分,再用同标号防水砂浆二度抹平,确保不渗水。外模支架必须稳、牢、强,保证在浇捣混凝土时,模板不变形,不跑模。

模板和支架工序完成后,必须经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捣。为缩短施工周期和保证工程质量,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可将输送管的软管直接放入浇捣段,距离浇捣面1米左右,保证混凝土不离析。

混凝土浇捣前应严格检查各种预留孔、预留管和预埋件的位置和几何尺寸,严禁漏放和错放。

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棒插入时应离开钢筋,但应防止混凝土振捣不匀和振捣过密而产生混凝土离析现象的发生。混凝土在捣振时应随时检查模板受力和钢筋受力情况,防止模板因混凝土振捣的原因而跑模。

井身浇捣混凝土分三段施工:

工作井——总高度为4.0米,分2次浇捣完成,一次下沉。第一次浇捣刃脚部分,高度2米;第二次浇捣高度2.0米。

接收井——总高度为3.5米,分2次浇捣完成,一次下沉。第一次浇捣刃脚部分,高度2米;第二次浇捣高度1.5米;最后在地面以上用M10砂浆砌筑30cm高240砖墙。

采用分段浇捣混凝土时,严格按规范要求做好施工缝。施工缝做成凸缝,并在后浇时将连接处的混凝土凿毛,并用水清洗干净,浇捣时先用12%的UEA砂浆座浆,然后轻倒第一层混凝土并振捣密实,以免形成蜂窝,影响沉井的质量。

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还应做好混凝土的试块工作,保证质保资料的完善。

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方法可采用自然养护和塑料膜覆盖法。在养护过程中,对混凝土表面需浇水湿润,严禁用水泵喷射而破坏混凝土。养护时应确保混凝土表面不发白,至少养护七天以上。养护期内,不得在混凝土表面加压、冲击和污染。

在拆模时,应注意时间和顺序。拆模时间控制在混凝土浇捣后的3~4天内进行,过早或过晚的拆模对混凝土的养护都是不利的。拆模顺序一般是先上后下,小心谨慎,以免对混凝土表面造成破坏。对于分段浇捣混凝土部位,应保留最后一排模板,利于向上接模。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设置和封砌各种预留孔,并保证在沉井下沉过程中,预留孔内不渗水。

(1)沉井下沉系数计算

K=G/(Rf+Rt)

 Rf为精巧壁摩阻力  Rf=D1+ft Rf=L1+ft 

Rt为刃脚端面及底梁反力Rt=ft×Ft+1/2ft×F 

当1<K<1.33时沉井能正常下沉。

1)沉井下沉前,应先在四角用油漆做好高程标尺,如是圆井应把圆周4等分,然后用油漆做好高程标尺,以便于沉井下沉时进行观测。

2)沉井下沉观测,必须每天定时观察,如发现下沉有异常情况,应加强观测,每次观测结果要求做好记录,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

3)沉井刃脚砼强度达到100%后,沉井可进行下沉施工。

4)沉井下沉时,应对称破除素砼垫层,并把垫层砼块清理干净,防止沉井开始时下沉时发生倾斜。

5)沉井井内挖土,采用抓斗式吊车挖土施工,人工配合挖土的方式进行施工,且要求施工采用连续施工的方式进行24小时不间断施工。

6)沉井下沉挖土要有专人负责,指挥井内挖土施工。

7)沉井下沉偏纠偏,要求现场施工人员根据测量观察到的数据及时调整井内挖土方式,并报项目负责人。

8)由于施工现场无法堆土等杂物,因此施工时,沉井土方需及时外运。抓斗挖出土方,由土方车及时运至堆场。

9)沉井下沉的速度,由挖土的速度来控制,当沉井离设计要求0.5~1m时,要求严格控制挖土速度,控制沉井下沉,防止发生超沉。

1)当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时,应密切观察,在8小时内下沉量小于1cm时进行封底施工,如发生沉井下沉较大时,应采取阻沉措施。

2)封底施工时,严禁向井内回填土方,超挖部分应采用碎石或石块回填。井内淤泥需清除干净,预留钢筋调直,清除杂物,砼接触端面应凿毛,并清洗干净。

3)在底板中设置集水井,作用是防止封底后地下水压的作用造成底板损坏,集井用Ø450砼管。

4)封底时,先浇筑C25砼垫层,终凝后进行底板钢筋绑扎。

5)钢筋验收合格后,进行底板砼浇筑,并留砼试块。

6)当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对集水井进行封堵,并停止井点降水。

沉井下沉需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开始挖土下沉。下沉时,应先凿除刃脚下的混凝土垫层及砖砌内模。

挖土工具采用蟹斗挖机挖土吊出井外。沉井挖土顺序应中间稍低于四周,沉井内的挖土高差控制在1米以内,禁止深锅底挖土,防止沉井突沉造成沉井倾斜的危险。

另外,井壁外的灌砂必须均匀充实,使沉井下沉时四周摩阻力相近,均匀下沉。沉井下沉时,应防止倾斜,发现问题及时纠偏,若沉井下沉有困难时应另外想办法,不准大量挖深,造成突沉。

沉井挖土三班制连续作业,中途不停顿,确保沉井连续、安全地下沉就位。

当刃脚距离设计标高在1.5米时,沉井下沉速度应逐渐放缓,挖土高差控制在50cm内,当沉井接近标高时,应预先做好止沉措施。止沉措施可采用在刃脚四周间隔挖出设计标高的槽,填入方木,并应注意抛高系数,禁止超沉和超挖。

沉井在下沉过程中,必须随时测定沉井标高,确保均匀下沉,并做好沉井下沉记录。

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包括抛高)后,应先清除表面浮泥等杂物,超挖的土方必须用碎石夹砂填实,不得用土填,井内不得有积水,并确保井点的正常工作,不允许发生停泵,同时加强对水位的观测,保证降水要求,地下水位必须距离垫层50cm以下。

底板与刃脚的接触面,必须将表面混凝土全部凿毛并露出石子,便于新老混凝土的结合。

当沉井在8小时内的累计下沉量不大于10mm时,方可浇捣底板碎石垫层。

2.13铺设碎石层及C25素混凝土垫层

在铺筑碎石层时,应确保井底内无积水、无流砂、无翻浆等现象。10cm的碎石层应做到平整,无坑塘,必须时应用水平仪抄平,保证碎石层的水平。

碎石层铺筑完成后,即可在其上浇捣素混凝土垫层。在铺筑素混凝土垫层后,应保证表面平整,无地下水上冒现象。

2.14绑扎底板钢筋、浇捣底板混凝土

在素混凝土垫层完成后,就可在其上绑扎底板钢筋。钢筋在绑扎时,应保证刃脚钢筋与底板钢筋的连接、上下两层钢筋的间距,并将刃脚混凝土的表面凿毛露出石子,便于刃脚混凝土与底板混凝土的结合。

底板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应及时养护,确保其表面不露白,并应防止阳光及温差的剧烈变化,以免底板出现收缩裂缝,影响沉井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功能。

严格按照设计及现行《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施工。

根据地质报告,并结合本公司的施工经验,顶管机头决定采用气压平衡网格(水冲)式机头进行施工。该机头在顶进过程中,通过气压平衡正面土压稳定机头,减少外部土体对周围地面的影响。

3.2顶进设备及顶进工艺

采用4台200吨/台千斤顶作为主顶,千斤顶行程为1.4米。千斤顶动力由油泵提供。千斤顶后端用道木和分压环将反力均匀作用于工作井,前端顶进分压环,顶铁将顶力传至管节。分压环制作具有足够的刚性,与管端面接触相对平整,无变形。

管节接口主要由外套环(钢套环)橡胶止水带和软土衬垫组成。钢套环在加工处至现场运输吊装过程中不能变形,接口不损坏,以确保管节在对接过程中,橡胶带不移位、不翻转,确保管节的密封性。同时,钢环套在进场前还必须做好防腐处理。

橡胶止水带应保持清洁、无油污,并存放在阴暗处,防止老化。施工中,将橡胶止水带用强力胶水粘贴于混凝土管口凹槽处,并粘贴牢固,在管节对接前涂无腐蚀性润滑油以减少摩阻,防止止水带翻转、移位和断裂。

软木衬垫采用多层胶合板(厚度1cm左右),将其夹于前后管节钢套环间,以均匀管节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少接口损坏。管道顶通后,管道须作内接口处理,将管节间的胶合板凿至同样深度(深度2~3cm即可),并用沥青弹性嵌缝膏或水泥砂浆抹平。

轴线测量采用2"激光经纬仪、高程测量采用DS3"水准仪。

1)根据设计轴线、高程、进行顶管中线、高程放样,以确定导轨的安装高度和方向,测量放样严格按三级放样制度进行测放复核,确定无误后,放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安装洞口止水橡胶板。

3)根据测放效果,安装导轨,导轨安装要求平稳、牢固,中线、高程与设计无误,偏差符合设计要求规范要求。

①在主顶千斤顶安装要求位移中线两侧,且两边等距,千斤顶坡度符合设计坡度。

②主顶油泵车安装到位后,需对油泵车进行调试,调试完成后,用高压油管与主顶千斤顶连接,并对主顶千斤顶进行调试。如发现问题及时调换或检修。

③工具管安装,工具管吊入工作井接通电源,对工具管开顶前作最后一次检测,并作好记录。

由于地质条件较差而工具管自重相对较重,因此在进出洞口区域需进行土体加固。在洞口进行压密注浆,以防止土体工具管出洞时,工具管发生下沉而直接造成顶管的质量发生问题。

1)工具管等主顶设备检修完毕,确认无故障后,方可破预留孔封样,把工具管顶入土中。

①最大允许顶力计算,一般取沉井后座的被动土压力作为最大允许顶力,估算最大顶力为600t。

根据经验公式估算顶力为:F=F1+F2

式中:F1工具管迎面阻力F1=r(H+2/3D₁)tg²(45º+Ø/2)A

r:土容量取1.8t/m³

H:管顶到地面深度(m)

D₁:工具管直径1.036(m)

F2:管道周边摩阻力F2=πDLF

D:管外径1.036(m)

f:单位面积周力阻力取注浆减摩后数值为0.8t/m²

保证顶管机严格按设计轴线推进,不偏离设计轴线方向,必须及时观测顶管动态数据,从而调整顶管各施工参数,指导顶管正确、安全推进。

在工作井后靠背前设置一牢固的测量平台,平台高度与轴线标高相匹配,并可作不量调节,经纬仪安置在平台上,调整经纬仪方向、高度与设计轴线一致。在机头后壳体圆心处有一测量尺,根据经纬仪的观察即可读出尾部的实际偏差,现场结合机头前后壳体间隙角、机头滚动角、二维倾斜读数即可算出机头的现存偏差及发展趋势,从而进行纠偏操作。另外,在机头前方筒还安装有倾斜仪传感器,向操作人员显示机头的倾斜角度,以指导纠偏。

在顶管中,由于周围穿越土层的变化,顶力的不均匀,管道联接的误差等因素,均可能造成顶管中线偏离设计中线位置,当管道偏差超过10mm时,需采取纠偏措施。

纠偏动作主要由方向控制测量的成果指导。

对某一纠偏动作,机头前后壳体即在这方向上产生一定量的折角,在顶进时,机头即沿此方向纠偏。每次纠偏操作的执行均需仔细讨论、记录,并密切观察其后反映,当班人员须将整个管道的线型偏差量以曲线图形绘出,以利操作控制。

为消除测量基准的误差,在顶进50m处还要对测量基准作一次全面复测。机头进洞前25米处,对机头的偏差进行一次精确的测量,确定纠偏控制措施,以确保机头以尽可能小的偏差进洞。

纠偏时指导思想是“减缓发展,稳慢回归,平行找顺,纠偏一半,反曲靠线,主动微调”。

纠偏前,要根据机头本身已存在的斜率和轨迹综合分析,确定校正方向及纠偏千斤顶的伸出量。

纠偏时要坚持勤测、勤调、微动的原则,每次纠偏一般情况不大于0.5,切忌猛纠、硬调。

纠偏操作必须在顶进中进行,严禁在停止时纠偏。

当进行主动纠偏时,应会同技术人员共同研究进行。

注浆减摩是顶管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在长距离顶管中,它是顶管成功与否的一个极其重要性的环节。一般如果注浆效果较好,土的周围摩阻系数f可从0.8下降到0.4~0.5,大大加强了顶管的顶进长度。注浆可在管道外周形成一浆套,填补了工具管在顶进过程中形成的空隙,其对地面沉降有一定的防护效果。

注浆减摩措施可分两种,第一种是顶管机头尾端的同步压浆;第二种是中继间和混凝土管适当点进行跟踪补浆。两种注浆措施采用同一种浆液。

掘进机后设置的3~4带注浆孔的管节进行顶管机头尾端的同步压浆,使浆液能连续充满整个空隙。在整个管道中每间隔4个管子设1个补浆断面,每个补浆断面设3~4个注浆孔。补浆应按顺序依次进行,定量压注。

注浆压力为2~3rH。

注浆量为管道外周环行空隙的2.5~3倍。

触变泥浆的配方和性能指标

混凝土管内的辅助管道设置于管道内壁,用钢架将其有序地固定在混凝土管壁上。

由于管道顶进距离长,埋置深度深,管道内的空气不新鲜,加上土体中会产生有害气体,因此,必须设置供气系统。通风设施用一台9.3的柴油空压机将压缩空气输入空气滤清器,再进入储气桶,经过气压调节阀,将压缩空气传输至管道最前端,并将管道最前端的空气排出,以此进行空气循环。

在顶管过程中,主要的电源为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

由于管道内的电机采用380V动力电,因此,进入管道的动力电必须做到二级保护和接地保护措施,动力电源线设置在操作人员不易接触处,并在电源线外增设护套,保证用电安全。

由于管道内的空气湿度较大,因此,采用36V低压照明电,低压电须通过变压器降压。灯具采用防水防爆灯具。

施工用电为150KW/h。

沉井制作下沉时,针对地质条件拟采用降水干沉干封底,但施工现场配备湿沉封底设备和人员以备发现大量流砂时采用湿沉、湿封底的方法。

4.2顶管施工地面沉降控制措施

采用先进的进口泥水平衡掘进机施工,并专人定时跟踪测量路面沉降情况,确保兴港路和居民房屋不被损坏。

在顶管施工前,必须与业主联系好,摸清管线、标高、位置。制订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并取得对方的认可才能施工。

在施工场地附近地下管线复杂,采用泥水平衡掘进机,地表沉降控制精度比较好,但是为保证管线的绝对安全,要制订必要的监测措施。

(1)地面监测,优化掘进机参数

在初始推进阶段,要精心组织地表监测,在轴线上方每隔3m布设一个沉降控制桩。通过地表监测得到隆沉量与相对应的掘进机主参数(包括推进速度、开挖面土压力值,出土率等)进行比较,从而优化掘进机参数,指导以后的顶管推进。

除了在初始推进阶段,优化推进参数以外,在顶进过程中加强同步注浆也是有效手段之一,必须尽可能将膨润土泥浆套随机头向前移动,形成连续的环状浆套。要选择触变性能良好的膨润土制浆材料。

在顶进结束后,我们必须立即用纯水泥浆置换膨润土泥浆,置换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45,P=0.2~0.5Mpa,Q=0.3m3/m。

(4)加强对管线的监测措施。

1)在顶管施工中,用监控来指导施工是十分必要的,依靠监控和数据的不断反馈可避免盲目施工、冒险施工。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和环境控制的要求,施工监控包括二项内容:沉降、隆起和水平位移,以确保绝对安全。

2)沉降控制,在监测站采用水准仪,通过测量取得的数据与原始值进行对比分析,并绘制沉降速率图表,有效地掌握沉降量,要求沉降控制在±10mm之内。当发现沉降量接近控制量,必须立即停止推进,调整土压力控制值,并采取相应的跟踪注浆措施。各监测站进行全过程沉降、位移监测,汇总数据,分析取得的数据。

监测工作由专业人员实施,从顶管距离监测对象20米时,进行监测。各监测内容的初始值的获得,其测值次数不少于3次,顶管进入监测区域每2小时至少测量一次,必要时连续观测。当机头到达监测对象底部时应连续观测。监测人员对每次的监测数据及累计数据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及时提供沉降、位移观测曲线图。

顶管进洞是顶管施工中较重要的工序。考虑本次顶管在兴港路及民房旁施工,为控制洞口土体稳定,在顶管进洞前先进行洞口压密注浆地基加固措施。

(1)压浆注浆施工工艺流程

下管  注浆  提管  分层注浆  拔管   再重复以上流程。

对于不宜用清水冲洗的场地,可考虑用纯水玻璃或陶土浆灌满阀管内。

根据压密注浆影响半径600mm,有效半径500mm,确定注浆孔的布孔原则为排距和孔距均为1m。工作井及接收井洞口加固范围:洞口前0.5m处设置一排(四个)注浆孔.注浆深度确定为管道埋深处至地面高度。

②注浆时采用先上围、后内部的注浆施工方式,以防止浆液流失。

③每孔注浆时,自下而上逐段注浆,每次拔管间距不大于0.5m,注浆压力为0.25~0.35Mpa。

④先将注浆管压入土层至设计深度,然后接上压浆机,边向上拔起注浆管边向土层内注浆。通过控制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来达到设计要求。

强度为0.15Mpa。注浆浆液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水灰比0.6,水泥掺量8%。

在顶进过程中加强二次补浆是有效降低周围环境影响的手段之一。要选择触变性能良好的膨润土制浆材料及时足量地填充孔隙,尽可能将膨润土泥浆套随机向前移动,形成连续的环状浆套,以使管道外周孔隙始终充满有一定压力的触变泥浆。

在管道顶进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保证二次补浆的注浆量。地面上有建筑物、公用管线的,还应注意多补压浆。

在顶进结束后,立即用纯水泥浆置换膨润土泥浆,以减小后期沉降。

第五章工程质量及施工技术管理

(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2)完善质检制度,严把质检关

在施工过程中实行三级检验和交接班质量签证制度。由各班组的质量员对上一班的工程质量进行逐步验收,合乎要求后,签字接收。

二个不同工种之间的交接亦需要各工种质量员进行检验,如浇捣混凝土时,应对钢筋和模板进行检验,签字予以认可后,方可进行浇捣混凝土工作。

各工种质量员需对本工种的每道工序检查签证,并上报项目经理,经复验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

(3)切实做好施工交底工作

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每个工序的施工方法、要求和注意事项,都使每个职工心中有数,并积极动员和发挥全体职工的经验,定期召开小组会互相交流,对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方法,就有关质量、安全、工程进度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

(4)认真做好测试工作

原材料的测试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对钢材、管材、水泥、砂石等材料进行必要测试。测试结果不合格者,严禁进场和使用。

在施工中的加工质量,如钢筋对焊、调直及弯曲、混凝土及砂浆试块等也进行及时测试,其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对在施工过程中的工后效果也应进行测试,如沉井的工后沉降、顶管管道的沉降、管道轴线的位移等进行测试,其结果应满足验收要求。

在测试工作中发现问题应及时追究原因,进行改进,不能让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建设。

(5)各类专职人员持证上岗

各类专职及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经常进行技术教育和专业知识再教育,使职工从实践中提高业务水平,为在施工中保证安全、保证质量、保证工程进度作出贡献。

6.1质量保证总体措施

(1)实行创优目标管理,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确保优良等级。

(2)认真执行和实施质量保证体系。实行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质量负责制,施工技术员岗位责任制,并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

(3)施工组织设计由总工程师审批同意后,工程才能实施施工。

(4)工程施工质量实行质量控制管理方法。对主要工序实行施工技术员事先技术交底;现场质量跟踪控制;质量员对工序质量过程检查。做到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产品质量。

(5)工程质量及隐蔽工程验收严格实行三级管理验收制度。先由班组自行检查经质量部门和技术部门复检合格,再报请监理最终验收通过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6)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和原材料取样封存管理方法及计量管理制度。

(7)技术资料管理归档必须遵照有关规定标准,做到及时、齐全、正确、规范。

6.2沉井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把好原材料质量关,水泥、碎石、砂及外掺剂等要达到国家规范规定的标准。

(2)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要求,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由技术、质检人员全面负责。

(4)混凝土、砌筑浆必须由专职级配员按规定要求制作足够的试块,并标明标号、使用部位、日期及编号。

(5)钢筋由钢筋施工员按设计图提出配料清单,同时应满足设计对接头形式及错开要求。搭接长度、弯钩等到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规定。

(6)所用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对各钢厂的材料均应进行抽样检查,并附有抽样报告,不得未经试验盲目使用。

(7)绑扎钢筋前应由钢筋施工员向班组进行交底,内容包括绑扎顺序、规格、间距、位置、保护层、搭接长度与接头错开的位置,以及变钩型式等要求。

(8)模板在每一次使用前,均应全面检查模板表面光洁度,不允许有残存的混凝土浆,否则必须进行认真清理,然后喷刷一度无色的脱膜剂或清机油,以至拆模时保证混凝土面的平整度。

(9)沉井下沉时的刃脚和井壁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

(10)严格按确保沉井稳定的需要来掌握临界挖深,井底每次挖土范围、深度、井点降水深度等重要的施工管理参数。

(11)严格按勤测勤纠的原则,进行沉井下沉中的纠偏。

(12)应在沉井施工前定好各种观测原始的起始点,以便分析对比,及时调整控制。

6.3顶管质量保证措施

(1)顶管施工前编制顶管组织设计,提交审定后才能施工。

(2)一旦工程开工,项目部应尽快熟悉设计图纸。未经设计单位书面同意,不得随意更改设计。

(3)项目部应认真分析地质资料,摸清地下管线和地上建筑物的详细情况,办好绿卡和有关手续,并制定详细的技术措施。该措施应取得认可,方可施工。

(4)顶管前,项目部应向作业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办好书面手续。

(5)洞口止水装置的同心度误差小于1cm。机头到达接收井,应避免管子叩头现象。

(6)项目部应派专人对成品管、钢套环、止水带及木垫从质量、保管、安装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督,确保管接口密封性能良好。

(7)顶管注浆工艺是施工的关键,必须从膨润土的材料、搅拌和压注进行全面监控,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降低顶进阻力。顶进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顶力在允许范围内,并留足够的安全系数。

(8)顶管姿态控制应在质量标准范围以内,如果在顶进过程中,发现方向失控,应立即停止顶进,逐级上报,经研究同意后,方可继续顶进。

(9)顶管穿越建筑物时间较长时,应采用信息反馈技术,优化顶进参数,使建筑物的沉降降低到最小限度。并做好保护技术措施。

第七章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措施

严格按照文明施工各项标准及安全标准化要求施工。将按照招标文件中关于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硬件要求执行。安全生产指导思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有效地控制和防止事故的发生。

无工伤、死亡事故,无交通死亡事故,无等级火警事故。

7.2施工安全生产总体措施

(1)由资深安全员担任专职安全负责人,成立安全综合办公室,全面负责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检查、安全布置、安全监督和安全奖惩。

(2)全体管理人员牢固树立起“抓安全一刻不忘,管安全理直气壮”的概念,做到施工现场|“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发现违章立即制止”,确保项目安全目标的达到。

(3)每月组织各施工条线和班组进行安全设施大检查,进行总结评比和奖惩。

(4)所有洞口、临边的安全设施在解除前,应证得安全部门的同意。

(5)各施工操作面均应设若干灭火器,实行统一管理,在各施工操作面上设消防龙头。

(6)制定有效的防火、防盗、防爆的措施,在各防火重点部位设防火负责人。

(7)各条线、班组对各自所使用的危险品负责。

(8)凡规定的持证上岗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9)配备工地保安人员,实行三班值勤和夜间巡逻制度,以保证现场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各方的安全。

(10)制定执行出入大门的规章制度。

(11)为确保安全,项目部在施工现场布置足够的照明灯光,警示标志,围护设施。

(12)工地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13)工地边开设消防专用出入口。

7.3保证安全的具体规定及技术措施

(1)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法规,特别是在生产区域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则。

(2)认真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对所有参加施工生产的职工均应进行入场生产安全和消防安全教育,未经教育不得上岗,同时应结合工程进度及不同施工工艺,进行针对性的安全知识与遵章守纪教育。

(3)做到无施工方案不施工,有方案没交底不施工,班组上岗前没安全交底不施工。施工班组要认真做好安全上岗交底活动记录,每周组织不少于1小时的安全教育活动。

(4)严格执行起重机械三限位、两保险、十不吊规定。

(5)严格遵守“十不烧”规定,执行工程多机械多监护制度(操作证、动火证、灭火证、监护人)1~3级动火界限审批手续。

(6)严格执行现场“四口”、“五临边”的防护措施规定。

(7)夜间施工必须配备足够的照明灯光,用于地下室的照明电应为36伏的低压电,以保安全。

(8)现场机电维修人员应该经常检查设备触电漏电保护是否完好有效。

(9)现场用电机具较多,电线不得乱拖、乱拉。材料运输、堆放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电线,防止碰砸电线技术资料施工方案,造成电线皮包砸碎剥落,一经发现有电线漏芯或电线皮包破损要及时修调。

(10)现场施工用的机电设备均应有良好的二级防护装置。

(11)电动机械及工具应严格按一机一闸制接线,并设安全漏电开关。

(12)吊机等起重机械必须配备专业指挥人员,无指挥人员不得作业,指挥人员必须有醒目的安全帽标志,履带吊作业时严禁将起吊物体凌空于人行道和临房上空。

(13)严禁闲杂人员进入现场,并备足够的安全帽,以提供给获取批准的参观者,在参观者进入现场后,由项目部管理人员经安全交底后,带领参观。

(14)小件材料(如扣件、紧固件、拉接螺杆)吊运采用集装箱或料斗。钢筋、钢管等细长对象必须两端捆扎牢固后方能起吊。

(15)所有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操作合格证,否则不准上岗作业。

(16)操作使用的脚手架GB/T 38838-2020 农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建设技术规范,在施工范围及高度均应铺设好竹笆和栏杆。

(17)施工用井必须搭设方便牢固的爬梯以供上下,施工用井四周的围护及临边的扶手必须经常维修和整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