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塞拉维花园深基坑(高边坡)工程施工方案

金地塞拉维花园深基坑(高边坡)工程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729.09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金地塞拉维花园深基坑(高边坡)工程施工方案

1 编制说明及依据 3

2.1 工程基本情况 3

2.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3

2.3 工程周边环境 4

DGJ32/TJ 90-2017标准下载3 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6

3.4 劳动力准备 7

5 主要施工工艺技术 7

5.1 施工准备: 7

5.2.3 基坑土方开挖程序 9

5.2.4 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的配合: 9

5.2.5 土方施工要点 10

5.2.6 基坑内排水方法 11

5.2.7 脚手架搭设技术措施 11

5.2.8 脚手架搭设工艺流程: 12

5.2.9 脚手架的验收、使用及管理 12

5.2.10 挂网及端座处理: 13

5.2.11 喷砼: 13

5.2.12 技术质量要求 13

5.2.13 质量保证措施 13

5.3 基坑护坡变形监测方案 14

5.3.1 观测点的布置 14

5.3.2 观测精度要求 14

5.3.3 观测时间的确定: 14

5.3.4 场地查勘与记录: 14

5.3.5 注意事项 14

6 主要劳动力和施工设备计划 14

6.1 劳动力投入计划 14

6.2 施工设备计划 15

7 质量保证措施 16

7.1 质量保证体系 16

7.2 具体措施 16

7.3 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6

7.3.1 检查及验收制度 16

7.3.2 岗位责任制 17

8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管理 17

8.1 安全防护 17

8.2 临时用电 17

8.3 机械设备使用安全保证措施 17

8.4 消防保卫 18

8.5 现场管理 18

8.6 料具管理 18

8.7 环境保护及扰民处理 19

8.8 环卫卫生 19

8.9 防漏电、触电措施与应急措施 19

9 雨季施工措施 20

深基坑(高边坡)工程施工方案

为了保证本工程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根据建设部关于《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质【2009】87的要求,加强施工安全的管理,按相关规定特编制本专项施工方案。方案编制计算依据如下: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20300—2001

6.《建筑施工计算手册》(ISBN—7—11—04626—2江正荣编著)

7.《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8、本工程有关施工图纸

9、深圳市岩土综合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0年4月发出的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0、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设计的基坑支护施工图纸及专家评审意见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1、场地内揭露地层为填土(Qml)、第四系坡洪积层(Qdl+pl)、坡积层(Qdl)、残积层(Qel)、下伏基岩为燕山期第三期花岗岩(γ52(3))。

2.1、填土(Qml):根据其物质组成成分不同可分为杂填土和素填土。

2.2、第四系坡洪积层(Qdl+pl),分为粉质粘土,含有机质粉质粘土,含粘性土中粗砂三个亚层。

2.2.1、粉质粘土(层序号②1):土黄色,湿,可塑,土质粘性好,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中等,含少许石英砾,粘性一般。

2.2.2、含有机质粉质粘土(层序号②2):灰色、灰黑色,湿,软塑,含约5%的有机质,粉砂含量稍高。

2.3、第四系坡积层(Qdl)

2.4、第四系残积层(Qel)

2.5、燕山期花岗岩(γ52(3)):颜色以褐黄、灰白色、肉红色为主,呈花斑,钻孔控制深度内,根据其风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花岗岩三个风化带。

场地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邻近场地地下水的侧向补给,顺地势由高往低向场地外排泄。

1、本工程东侧为和黄项目在建建筑物,正在进行桩基础施工,因本工程东侧施工道路与和黄项目在建建筑物场地有2~3m的高差,和黄项目坡面采用1:1进行放坡,坡面覆盖植被保护,我司项目拟在和黄项目坡底修筑400*600mm排水沟,有组织排水。

2、本工程西侧为拟建市政道路,距离本工程建筑物较远,对本工程影响较小。

3、本工程北侧为在建人工湖驳岸,与本工程基底标高基本一致,对本工程影响较小。

4)其他位置基坑开挖深度较浅,在2.0m以内。

1)喷射混凝土可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干净的中粗砂和粒径小于15mm的砾石,配合比(重量比)为水泥:中砂:石子=1:2:2,喷料应搅拌均匀,随拌随用。

2)表面按相关要求设置泄水孔,孔径≥80mm,间距2.5m×2.5m,采用PVC管,外管口略向下倾斜,长300mm,内部150mm做成花管。下排泄水孔距坑底不大于500mm。

3)坡顶、坡底分别设置排水明沟、集水经三级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排水沟、集水井具体布置及做法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

4)基坑内开挖阶段根据实际需要,在坑内适当位置挖掘超前集水坑,达到集水和降水目的。

5)土方应分层开挖,分层护面,每层开挖高度不超过2.5m。

1)喷射混凝土可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干净的中粗砂和粒径小于15mm的砾石,配合比(重量比)为水泥:中砂:石子=1:2:2,喷料应搅拌均匀,随拌随用。

2)表面按相关要求设置泄水孔,孔径≥80mm,间距2.5m×2.5m,采用PVC管,外管口略向下倾斜,长300mm,内部150mm做成花管。下排泄水孔距坑底不大于500mm。

3)坡顶、坡底分别设置排水明沟、集水经三级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排水沟、集水井具体布置及做法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

4)基坑内开挖阶段根据实际需要,在坑内适当位置挖掘超前集水坑,达到集水和降水目的。

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在施工前完善施工方案工作,并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和施工规范等技术文件,做好三级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减少和避免施工误差。

重点对脚手架的搭设、注浆施工等分项工序的技术、质量和工艺要求进行学习,并将其质量和工艺的要点向作业班组作详细的交底,并做好文字记录。

确保材料质量合格,按材料进场计划分期分批进场,并按规定地点存放,做好遮盖保护,同时收集各种进场材料相关质保证明。

采用Φ48×3mm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其质量检验报告及其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抻试验方法》(GB/T228)的关规定,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符合规范的规定;钢管必须有刷不锈漆;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裂纹的钢管。

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要换;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根据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做好机械的租赁和购买计划,并做好进场使用前的检验、保养工作,确保运转正常。

做好施工人员进场的安全、质量、防火、文明施工等教育工作,进行岗前培训,对关键技术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按规定进行三级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各项安全、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要求;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等。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教育。

根据地勘报告,结合现场勘查状况,本工程基坑内土质比较稳定,拟先进行基坑土方大开挖,土方大开挖采取分段分层的形式进行;待每一段土方大开挖至基坑底设计标高后,进行边坡的修整和排水沟的砌筑,形成畅通的排水系统;同时,对基底进行平整,分段分级搭设支护脚手架。支护脚手架搭设完成经验收合格后,进行坡面土钉墙支护的施工。

1)施工场地准备,三通一平,确保文明施工。

2)设备人员进场的同时,根据甲方提供的规划红线、基准桩或建筑物轴线等基准和正式的施工图纸实地放线定位。

3)了解周围建构筑物情况,掌握土钉长度范围内作到施工时有的放矢,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破坏。

4)材料进场、验收、复检:按规范要求对土钉钢筋验收、复检,水泥、砂石料等材料复检。

5)提供上水Φ50,200KW电力,生活区及工作区围档。

6)调查场地周围雨污水管线,清除管道淤泥,安排排水通道。

8)组织项目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本地块土方量约225000立方,计划按50天挖完,则每天挖方约4500m3,土的松散系数按1.1考虑,则每天出土量为4950m3。选用液压挖掘机WY100,每天按12小时作业。

本地块土方大开挖采用机械分段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控制在2.5m以内,人工配合清土,用反铲挖土机装自卸汽车。因现场场地狭小,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基坑周边2米以内不能堆土,为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在土方开挖阶段施工现场不堆土,一边挖土、一边用反铲挖土机装自卸汽车运至龙华和观澜指定弃土场地。

土方工程开挖路线及土方外运路线见下图。

地下室基坑土方大开挖采用机械分段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控制在2.5m以内,人工配合清土,用反铲挖土机装自卸汽车。因现场场地狭小,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基坑周边2米以内不能堆土,为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在土方开挖阶段施工现场不堆土,一边挖土、一边用反铲挖土机装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弃土场地。

每层挖土从西南角开始向东北角退行开挖,根据挖土进度,适时在场地东北角、西北角和东南角形成出土通道;出土通道部位待基坑支护和承台土方完成后进行清除。

基坑开挖程序:平整场地—→测量放线—→土方挖运—→护壁施工(修坡清底)—→承台土方开挖—→承台底垫层施工—→砖胎膜施工—→底板垫层等。由于工期紧张,现场施工时,砖胎膜砌筑、垫层混凝土浇筑的工作要穿插进行,以缩短工期,各工种之间要注意协调工作。

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的配合:

通过综合考虑,我们将开挖路线定为:根据放出的土方开挖线,从东南角和西南角方向开始向北面方向退挖,挖土机最后由西北角方向预留的出土车道退出。

由于本工程占地面积较大,故施工时开挖线路采用环行开挖线路。本工程分两阶段整片开挖至基坑平均标高,然后再开挖局部(如承台、地梁)较深的部位。

在开挖过程中结合基坑护壁施工确定施工进度,先四周沿基坑边分层挖出5~6米宽的沟,给护壁施工提供作业面。在护壁施工的同时,挖掘机在地下室基坑中央分层取土,开挖深度1.5米左右分层开挖。

挖土深度挖至设计标高以上300mm处时,余留300mm土方由人工清理。挖土机在退行过程中将承台处掏成毛坑,人工进行修理成型后,马上插入垫层及砖胎膜施工。同时在开挖过程中派专人随时用石灰标志基坑边线,随时测定标高,提醒挖土司机小心谨慎,不得超挖,乱挖,要按要求挖土,严禁扰动持力层土质,标高充许偏差±50㎜,边坡坡度严格按要求施工,基坑四周沿承台最外边要留60cm宽的施工作业面(基坑四周每个方向取本方向承台最外边距外墙外边的最大距离)。

1、基坑开挖前应按要求放线定出开挖宽度,按要求放坡,用白灰撒出开挖边线。机械大开挖时,挖机从东南角和西南角方向开始向北面方向退挖、最后由西北角(大门)方向退出,分层分段开挖,挖机开挖一层一段后及时人工配合修整边坡,挖机注意不得扰动边坡。分层厚度控制在2.5米左右,分段长度控制在50米左右。大开挖土方由自卸车转运出场外至指定弃土位置。

2、基坑开挖深度,应结合设计图纸和施工现场自然地面标高确定。

3、基坑开挖施工中,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平面控制桩和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是否正确。对土质情况、地下水位等变化经常检查,如基坑土质与设计要求不符合,须与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处理。

4、相邻基坑(槽)开挖时应遵循先浅后深或同时进行的施工程序。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每1m左右修坡一次,至设计标高,再统一进行一次边坡清底,检查基坑(槽)底宽和标高,要求坑底凹凸不超过15mm。在斜坡地段挖土时应遵循由上而下,分层开挖的顺序,以避免破坏坡角,引起滑坡。

5、人工清土要跟进挖土施工,以便挖土机能及时将土方运走。

6、在开挖土方时若遇到不可预见的障碍物、管道、沟槽等应及时与监理、业主取得联系,必要时还要通知设计院,对达成一致处理意见后应形成记录。有必要时进行录影、照相。

7、若在开挖时遇到边坡塌方,应用土袋或砂袋沿边坡堆积,防止土方继续下塌。

8、基坑开挖后,应作好基坑成品保护工作。

9、为了避免和减少积水浸泡基坑,影响土质的稳定性,在开挖时要及时排水,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及时在坑底四周砌筑排水沟和集水井(排水沟至少低于设计标高30CM),让地下水有组织地排入积水坑,再用潜水泵将基坑内排入集水井的水抽至地面上排水沟内,经沉淀池沉淀后流入市政排水系统。在集水井开挖成型后,基坑排水系统也随之完成,确保坑内无积水。垫层的施工待土方完成要及时跟进。

10、为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对护坡造成冲刷,影响基坑边坡的稳定,基坑顶面排水沟必须形成,地表排水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距基坑开挖边线0.5~1米。

土方施工时的排水采用在坑的四周及周边设明沟和积水井排水的方法,明沟采用灰砂砖砌筑。在深承台底部设积水井。底板的排水利用底板后浇带挖深后做排水沟,后浇带两端设积水井与基坑周边的排水沟连通,在承台和核心筒承台内的积水井设置潜水泵,将水抽至基坑四周的排水沟内,由潜水泵将水抽至坑顶的排水沟,经沉沙井排入市政管网。

(1)立杆接头必须采取对接扣件,对接应符合下要求: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同一步内不允许有二个接头。

(2)顶部外围立杆顶端应高出作业面不小于1.5m。脚手架底部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垫木表面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3)大横杆设于小横杆之下,在立杆内侧,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大横杆长度不宜小于3跨,并不小于6m。

(4)大横杆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应符合以下要求: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跨的跨中。

(5)架子四周大横杆的纵向水平高差不超过500mm,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1/300。

(6)横杆两端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7)每一主节点(即立杆、大横杆交汇处)处必须设置一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脚手架立面外伸长度不宜过大,以100mm为宜。操作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立杆间距的1/2,施工层小横杆间距为1m。脚手板一般应设置在三根以上小横杆上,应铺满铺稳,拐角要交叉,不得有探头板。如有探头处难免处,要另加横杆或用铁丝绑牢。

A.搭设中每隔一层,外架要及时与平台和坡面地锚进行牢固拉结,以保证搭设。

B.搭设过程中的安全,要随搭随校正杆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偏差,适度拧紧扣件。

C.搭设时与地锚连接可采用钢管临时连接,待脚手架搭设到顶部时,再改为钢丝绳连接。

D.脚手架的外立面非操作平台处各设置一道剪刀撑,由底至顶部连续设置。

E.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小横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F.用于大横杆对接的扣件开口,应朝架子内侧,螺栓向上,避免开口朝上,以防雨水进人,导致扣件锈蚀、锈腐后强度减弱,直角扣件不得朝上。

I.施工层应满铺脚手板,脚手架外侧设防护栏杆一道和挡脚板一道,栏杆上杆高1.2m,挡脚板高不应小于180mm。栏杆上应挂安全网,并用铁丝扎牢。

(1)基坑底部地基必须整平,以减少扫地杆变形;

(2)立杆支承在木枋上,木枋下面与地面接触处必须夯实;

(3)脚手架基础场地不得有积水;

(4)打入土层地锚的立杆周围不得有积水,必要时采用砂浆固定和封堵;

 放线、摆放木枋、→摆放扫地杆→竖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和扫地杆扣紧→装第一步大横杆并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二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紧→安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依次搭设上部大、小横杆和立杆→要求高度处→铺设脚手板→搭设防护栏杆及绑扎防护档脚板、挂安全网。

脚手架的验收、使用及管理

1)脚手架搭设过程中,每搭设一个施工层高度必须由监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与搭设班组、工长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上人使用。架子未经检查、验收,除架子工外,严禁其他人员攀登。验收合格的架子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需局部拆改时,要经设计负责人同意,由架子工操作。

2)施工前向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班组必须严格按操作要求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

3)脚手架分段完成后,应分层进行验收,并填写验收单,合格后方可继续搭设使用。

4)架子上不准堆放成批材料。

5)施工层及临边必须设兜网和立网,以保证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安全网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拆除。

6)架子搭好后要派专人管理,未经安全部门同意,不得改动,不得任意解掉架体连接及拉接件。

7)架子上不准有任何活动材料,如扣件、活动钢管、钢筋,一旦发现应及时清除。

8)雨后应对脚手架进行检查。检查架体的下沉情况,发现地基沉降或立杆悬空要马上用木板将立杆楔紧。

9)在六级以上大风、大雾和大雨天气下不得进行脚手架上以及相临施工作业,雨后上架作业要有防滑措施。

11)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振动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任意悬挂起重设备。

12)搭好的脚手架要派专人经常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立即派人进行处理。

面板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砼最大骨料不大于1.5cm,喷层厚度为8cm。施工中在各排土钉间的坡面上适当位置预留梅花形水平排水孔。

修坡应平整,在坡面喷射混凝土前,应清除坡面虚土;

土钉间距允许偏差±100mm;

成孔深度允许偏差±50mm,成孔直径允许偏差±10mm;

喷射细石混凝土时,喷头与受喷面距离为0.6~1.0m,自下而上垂直坡面喷射,一次喷射厚度不小于40mm;

钢筋网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

严格按施工程序逐步开挖,严禁超挖和在面板养护期间抢挖下一步,面板养护至少24小时后方可开挖下一步。

1)护坡施工前,应根据甲方提供的建筑坐标、高程进行放线,经复核后方可施工。

2)施工应切实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严格遵照有关规范、规程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3)土方开挖应严格听从统一指挥,同土钉施工密切配合,严禁超挖。

4)工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等均应有出厂合格证及检验单。

5)对水泥应进行力学性能,安定性的检验,并由实验室提供混凝土配合比。

采用信息化施工,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边坡及基坑结构施工安全,必须对基坑及周边进行监测。

在基坑和周边邻建上布置观测点,间距不大于20m,作水平位移、沉降观测。

满足国家三级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水平误差控制<1.00mm

垂直误差控制<0.5mm

1)基坑开挖每一步都应作变形观测。

2)观测时间间隔每天一次,必要时连续观测,基坑开挖完7天后,可由每天一次到两天一次,15天后每周观测一次。

铁路道岔使用规定(铁总工电[2018]227号 中国铁路总公司2018年12月).pdf1)施工前对原场地进行全面调查,查清有无原始裂缝和异常并作记录,照相存档。

2)每次观测结果详细记入汇总表并绘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1)每次观测应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线路。

2)观测其间使用一种仪器,一个人操作,不能更换。

3)加强对基坑各侧沉降,变形观测,有地下管线地的各边坡进行重点观测。

4)坡顶侧向位移与当时的开挖深度之比超过3‰(砂土中)和3‰~5‰(一般粘性土中)时,应密切加强观察、分析原因并及时支护结构采取加固、补救措施,必要时增用其它方法。

主要劳动力和施工设备计划

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劳动力投入计划见下表。

注:以上设备根据工程的计划进场和调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