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土建)

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土建)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27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土建)

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

第1章站区性建筑施工工艺技术要求 1

第2章建筑物施工工艺技术要求 44

2.1墙体及抹灰 44

SY/T 7318.3-2017 油气输送管特殊性能试验方法 第3部分:全尺寸弯曲试验2.6楼梯及栏杆 67

2.7卫生间及卫生器具 70

第3章构筑物施工工艺技术要求 74

3.1防火墙清水混凝土工艺 74

3.2构支架基础及保护帽工艺 77

3.3设备基础工艺 82

3.4断路器操作平台 86

3.5电抗器围栏 90

第4章给排水工程施工、安装工艺技术要求 93

4.4建筑雨水立管 98

4.7合成型泡沫喷雾系统 102

4.8穿墙管道 102

4.9水喷雾及合成型泡沫喷雾横管托架 106

第5章通风空调工程施工、安装工艺技术要求 109

5.1分体空调 109

5.3风阀及风口 111

第6章其他技术要求 113

6.1沉降观测点 113

6.2水土保持及绿化 115

6.3场地排水 116

第1章站区性建筑施工工艺技术要求

(2)路面按图纸要求设置接缝或传力杆,不得遗漏。胀缝垂直于路面中心线,缝壁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胀缝设于道路终点、道路交叉处、与站内道路相接处,其余路段视施工温度每200~300m设一条。

(3)路基压实度要求:

第一,填方区路面底面以下0.0~1.5m压实度不小于0.94,1.5m以下不小于0.90;

第二,挖方区路面底面以下0.0~0.4m压实度不小于0.94。

(4)进站道路路基填方、挖方边坡应按设计要求坡比自然放坡或开挖,当填方路基地面坡度大于1:5时,应将地面进行挖台阶处理,每级台阶宽1m。

(5)路基边坡采用植草防护。边坡施工完成应及时完善道路的排水沟、截洪沟等排水系统,并立即进行植草绿化,防止降雨对坡面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影响边坡的稳定。

(7)道路中心划黄色车道分界虚线,道路边缘划黄色车道边界实线,线宽10cm。

第一,面层混凝土粗骨料(>5mm)宜采用岩浆岩或未风化的沉积岩碎石,应符合级配规定,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含泥量<2%;

第二,上基层水泥稳定碎石7d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参考水泥掺量约4~6%;

第三,下基层水泥稳定碎石7d抗压强度不小于1.5MPa,参考水泥掺量约4~6%。

第一,路面板厚偏差≤10mm(每100m),板宽、板长偏差≤20mm(每100m),板边垂直度偏差≤5mm;

第二,路面平整度偏差≤5mm(每50m);

第三,路面纵坡标高偏差≤10mm(每20m),相邻板高差≤3mm;

第四,路面横坡偏差≤0.25%;

第五,纵缝顺直度偏差≤15mm;

第六,横缝顺直度偏差≤10mm。

1.1.2施工工艺要点

(1)土基压实完毕,应加强养护,控制行车,不得出现车槽,注意排水。

(2)混凝土摊铺之前应检查基层的宽、路拱与高程、表面平整度和压实度是否符合要求,不符之处,应予整修。当在旧砂石路面上铺筑混凝土路面时,所有旧路面的坑洞、松散等损坏,以及路拱横坡或宽度不符合要求之处,均应事先翻修调整压实。

(3)混凝土做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第一,当有烈日曝晒或干旱风吹时,做面宜在遮阳棚下进行;

第二,做面前应清边整缝,清除粘浆,修补掉边、缺角,严禁在面板混凝土上洒水,撒水泥粉;

第三,做面宜分两次进行。先找平抹平,待混凝土表面无泌水时,再作第二找平。混凝土板面应平整、密实。

(4)混凝土面层浇注2~3小时后,要立即进行养护。混凝土养护期间和填缝前,应禁止通行。当达到40%强度时才允许人行;当达到70%强度才允许小车,轻型交通车通行;在混凝土浇灌28天后正常使用。

(6)施工时,每天完成或因其他因素不能继续施工时,应尽量做至胀缝;如不能,应做至缩缝处,并做成施工缝。

(1)进站大门为电动推拉门,通过门扇下设置的行走轮,在轨道上行走。门扇一般按6m宽门洞设计,高度为2.5m,门扇宽高可根据具体工程进行调整。大门详图如下图:

第一,门扇一般按6m宽门洞设计,高度为2.5m,门扇宽高可根据具体工程进行调整;

第二,门扇及支撑骨架采用冷拉高频焊接方钢管,基本风压小于0.4kPa时采用80×2.0方钢管;基本风压0.4~1.0kPa时采用100×2.5方钢管。

第三,门扇内外侧覆0.5mm厚哑光不锈钢板,钢板与钢骨架连接采用M6×50带钻尾自攻螺钉连接。

第四,大门门轴、导轨及机电等部分设计具体参照国家标准图集《围墙大门》(03G001)制作,大门底滚轮处应设防护挡板,防止小动物进入,挡板的下边缘与地面的距离不应大于20mm。

(2)进站大门禁止现场加工,应采购成品、由专业生产厂家加工制作,要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装调试。

第一,门扇骨架焊接方钢管表面喷漆或喷塑,亦可以采用不锈钢制作,采用不锈钢制作时钢管截面尺寸不变;

第二,门扇为实体门扇,采用不锈钢制作;

第三,门柱、门墙所有外表面包括顶面、底面、侧面均贴花岗石饰面,花岗石板厚度20~30mm。

第一,门扇平面扭翘公差≤5mm;

第二,门扇水平偏差≤2mm;

第三,轨道水平偏差≤2mm;

第四,设置小门时,小门材料及表面色泽需与大门保持一致。

(5)门体制作完成后,焊接处焊缝锉平磨光后进行防腐处理,运输及安装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门扇表面刮花;门体安装前5天必须完成埋件混凝土的浇注。

(6)饰面分格缝为圆底缝,缝宽15mm,位置按施工图立面图(虚线)要求设置,注意分格缝的连贯性。

(7)门柱顶部的灯具电源线管于门柱内暗敷,禁止明敷;门轴埋件应预埋,并进行防腐处理。

(8)道路浇注前,需预埋轨道预埋件及电源线管,并预留轨道安装空间,待站内外道路施工完成后进行轨道安装;轨道安装调平后,在浇注二次浇注细石混凝土填充孔隙。

(9)按图纸进行机电安装,进行大门调试。

1.2.2施工工艺要点

(1)花岗石采用湿贴施工时用30厚1:2.5水泥砂浆,分层灌浆;石板背面用双股16号铜丝绑扎与墙面固定;水泥浆擦缝;可也采用干挂施工。

(2)采用湿贴施工时,石材安装前应采用防碱背涂剂进行背涂处理,以防石材表面泛碱现象。

(3)利用预埋件与大门轨道焊接固定,并预留出混凝土二次浇筑量。

(1)围墙采用砖砌,墙厚240mm,两侧用灰白色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墙面分格条宽12mm深8mm。

(3)柱顶设置钢筋混凝土压顶梁,截面尺寸400×150(扁梁),并设置滴水。

(4)挡土墙分缝处、挡土墙与围墙基础连接处、挖填方交界处,或围墙长度超过30米(实土地基)或9米(填土地基)时,应设置沉降缝或伸缩缝(可合在一起设置),缝宽25mm,缝内用沥青麻丝填充,缝处设双壁柱。

(5)围墙基础下土层为填土地基时,基础下回填土层应分层压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4,每层厚度为300mm,再置换3:7砂石垫层压实,厚0.5m,每边比基础宽300mm,。

(6)压顶梁可采用根据分缝长度进行预制或现浇。沿围墙纵向每3m、设置Φ100mmPVC塑料排水管,管内底平场地标高,向围墙外坡度不小于2%,管口采用孔径10mm×10mm成品钢丝网卡住,防止小动物爬入场地内。

第三,上述打底、找平砂浆内掺玻璃纤维抗裂,或在两层砂浆之间挂钢丝网抗裂;

第四,混凝土粗骨料采用碎石,含泥量<2%;砂采用中砂,含泥量<5%;

第五,砖墙基础±0.000m标高以下部分采用同一材质,±0.000m标高处设防潮层,用1:2水泥砂浆,内掺5%防水剂25mm厚;

第六,砖采用蒸压灰砂砖等符合要求的砌体材料,砖墙砌筑砂浆采用混合砂浆或水泥砂浆,强度等级M10,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缝宽10mm。

第一,轴线位移偏差≤5mm(每100m);

第二,平整度偏差≤5mm;

第三,垂直度偏差≤10mm;

第四,墙顶水平偏差≤10mm;

1.3.2施工工艺要点

(1)在围墙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应经常进行复测,每半月复测次数最低不少于一次,以防桩位移影响围墙施工定位。

(2)围墙基础基槽开挖时,至基底设计标高,留300mm土层人工清底、修坡,基槽挖好后,要防止雨水及地下水浸泡,开挖完成后应立即对基坑进行垫层及基础施工。

(3)回填土分层铺摊和夯实,采用振动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300mm,每层至少夯打三遍,要求一夯压半夯;在气候干燥时须加速回填,如遇雨天,回填土应做含水率测定,采取翻晒、晾干或参入干土等措施。

(4)壁柱钢筋绑扎完后,应预留墙体拉结筋,先砌墙同时留好马牙槎,后浇注壁柱。

第一,砌筑前,应将砌筑部位清理干净,浇水湿润;

第二,砂浆搅拌宜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2分钟。

第一,底层砂浆抹好后第二天,将墙面湿润后,进行抹罩面灰的工作;

第二,抹时先薄薄地刮一道使其与底层抓牢,接着抹第二遍,用大杠刮平找直,用铁抹子压实压光。

第一,围墙一般采用刷涂施工,基层孔洞和不必要的沟槽采用腻子修补;

第二,砖墙新抹砂浆常温要求7d以上,现浇混凝土常温要求28d以上,方可涂饰建筑涂料,否则会出现粉化色泽不均匀等现象;

第三,在喷、刷涂料前,一般要先喷、刷一道与涂料体系相适应的冲稀了的乳液,稀释了的乳液透渗能力强,可使基层坚实、干净、粘结性好并节省涂料。

(8)模板角部需进行倒角处理,角部设置通长装饰木线条。

(1)站内混凝土路面、公路型道路,路面横坡2%,路缘高出场地设计高程100mm,做R=20mm圆倒角,避免公路型道路不设路缘石边角易受压损坏。设计典型断面如下图:

(2)站内考虑施工期间硬底化需要二次浇注的路面,在上述基层和水泥混凝土面层之间,增设一层水泥混凝土面层10cm厚(其中500kV变电站道路为15cm厚),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4.0MPa,相应混凝土标号约C30),此时二次浇筑的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为20cm,面层分缝与硬底化面层分缝对齐设置。设计典型断面如下图:

(3)面层每60m~100m或相交处设置胀缝,采用①大样,另对于直线段较长道路应在施工图上标明设置胀缝的位置;横向缩缝每隔5~6米设一道,邻近胀缝或自由端部的3条横向缩缝采用②大样,其余横向缩缝采用③大样;路面铺筑宽度大于4.5m时,设置纵向缩缝,采用④大样;道路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纵向施工缝(⑤、⑥大样),位置尽可能与上述结构缝合设。分缝设置及大样如下图所示:

(4)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距雨水、污水检查井或雨水口的最近边缘不应小于1.5m。

(5)路基压实度要求:

第一,填方区路面底面以下0.0~1.5m压实度不小于0.94,1.5m以下不小于0.90;

第二,挖方区路面底面以下0.0~0.4m压实度不小于0.94。

第一,面层混凝土粗骨料(>5mm)宜采用岩浆岩或未风化的沉积岩碎石,应符合级配规定,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含泥量<2%;

第二,基层水泥稳定碎石7d抗压强度不小3.0MPa,参考水泥掺量约4~6%;

第三,垫层砾石最大粒径不大于60mm,以利碾压,小于0.074m的粉料(如石屑)的含量不应大于5%;

第四,粗砂找平层粗砂平均粒径不小于0.5mm,砂内杂质及粉砂含量不大于5%。

第一,路面板厚偏差≤10mm(每100m),板宽、板长偏差≤20mm(每100m),板边垂直度偏差≤5mm;

第二,路面平整度偏差≤5mm(每50m);

第三,路面纵坡标高偏差≤10mm(每20m),相邻板高差≤3mm;

第四,路面横坡偏差≤0.25%;

第五,纵缝顺直度偏差≤15mm;

第六,横缝顺直度偏差≤10mm。

(8)路面下若有给排水管道、电缆埋管、电缆沟穿越时,必须先施工管、沟道,再施工道路。圆形管横向穿越且净距小于1200mm时,做法如图:

(9)按安健环要求,道路边缘划黄色车道边界实线,线宽10cm。

1.4.2施工工艺要点

(1)土基压实完毕,应加强养护,控制行车,不使出现车槽,注意排水。

(2)混凝土摊铺之前应检查基层的宽、路拱与高程、表面平整度和压实度是否符合要求,不符之处,应予整修。当在旧砂石路面上铺筑混凝土路面时,所有旧路面的坑洞、松散等损坏,以及路拱横坡或宽度不符合要求之处,均应事先翻修调整压实。

(3)采用钢制倒圆角定型模板,为防止模板跑模,模板外侧采用钢筋和花篮螺丝固定。模板接头要紧密,接口应平整,模板边沿顺直,不能有离缝、前后错茬、高低不平现象。

(4)面层材料应同一批进场,以保持道路完成后色泽一致。振捣器在每一位置振捣的持续时间应以拌和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砂浆为准,并不宜过振。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不宜少于20秒。

(5)混凝土做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第一,当有烈日曝晒或干旱风吹时,做面宜在遮阳棚下进行;

第二,做面前应清边整缝,清除粘浆,修补掉边、缺角,严禁在面板混凝土上洒水,撒水泥粉;

第三,做面宜分两次进行。先找平抹平,待混凝土表面无泌水时,再作第二找平。混凝土板面应平整、密实。

(6)混凝土面层浇注2~3小时后,要立即进行养护。混凝土养护期间和填缝前,应禁止通行。当达到40%强度时才允许人行;当达到70%强度才允许小车,轻型交通车通行;在混凝土浇灌28天后正常使用。

(8)施工时,每天完成或因其他因素不能继续施工时,应尽量做至胀缝;如不能,应做至缩缝处,并做成施工缝。

(1)电缆沟设计为嵌入式,即沟顶设置企口,沟盖板嵌入企口,板顶与沟壁顶平齐,对沟壁起到支撑作用,严禁采用上盖式电缆沟;电缆沟企口预埋热镀锌角钢,防止沟盖板起落时碰坏沟壁。

(2)电缆沟宽度小于800mm(包括宽300、400、600三种)时,采用砖砌沟壁电缆沟,300、400mm宽电缆沟最大沟深(自沟底至沟盖板底面)不得超过600mm,600mm宽电缆沟最大沟深不得超过800mm。

(3)电缆沟宽度大于800mm(包括800mm及以上宽度电缆沟)时,采用现浇混凝土沟壁电缆沟,1200mm宽电缆沟最大沟深不得超过1400mm,其余各宽度电缆沟最大沟深不得超过1200mm。

(4)砖砌电缆沟沟壁砖砌灰缝必须饱满,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才允许回填土及砂浆抹面。内壁及沟底用1:2.5水泥防水砂浆(掺5%水泥重量防水剂)批挡抹面20厚,宜分两层抹面并压光。砖砌电缆沟设C25混凝土压顶,截面尺寸为壁厚×200(高),压顶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施工,可现浇或预制,顶部做R=20圆倒角,坐浆10~20mm。详见下图:

(5)现浇混凝土电缆沟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施工,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才允许回填土,顶部做R=20圆倒角。详见下图:

(7)砖砌电缆沟沟壁砌体外侧底板垫聚氯乙稀箔膜止漏,带宽500mm,壁侧上弯400mm高。

(8)电缆沟内靠一侧沟壁设排水沟,排水沟截面尺寸100mm×50mm,并通过预留管道与站区排水管网连接,预留管道管口设置截污、防小动物格栅。

(9)站内电缆沟采用主沟平行道路、建筑物轴线,小沟垂直主沟的布置原则。砖砌电缆沟沟壁压顶以下、混凝土电缆沟沟壁距沟顶200mm以下部分转角处做350mm×350mm切角,距离切角位置200mm处设置沉降缝,做法与其他位置的伸缩缝(沉降缝)相同。转角设十字型转角和L型转角两种,做法详见下图:

为保证电缆沟盖板安装外观整齐美观,电缆沟在交叉处或转角处沿主沟方向设置过梁,以支撑该处盖板,过梁过小沟(或被连接电缆沟)处顶平该处企口,过梁设置如下图:

(10)室外电缆沟盖板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采用单层双向配筋。室内电缆沟盖板采用角钢框焊接钢筋、内铺钢丝网混凝土盖板,采用细石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最大粒径小于板厚的一半。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及钢丝网混凝土盖板标准在板四边侧预埋角钢边框,盖板净宽度为497mm。主沟方向盖板通长铺设,转角分缝范围内盖板宽度统一一个尺寸,范围外盖板结合电缆沟长度及布置,进行标准盖板的排布及统计。非标准宽度沟盖板宽度按±100mm控制,类型尽可能少。盖板及转角处盖板布置如下图:

(10)水泥混凝土路面下有电缆沟穿过时,电缆沟盖板即为路面层,电缆沟做成隧道式,做法如下:

第一,砖砌电缆沟中心线偏差≤10mm(每段、每50m)、平整度偏差≤3mm、沟顶及埋件水平偏差≤3mm、沟壁截面尺寸偏差≤3mm;

第二,现浇混凝土电缆沟中心线偏差≤10mm(每段、每50m)、平整度偏差≤3mm,垂直度偏差≤3mm,埋件水平偏差≤3mm,沟壁截面尺寸偏差≤3mm;

第三,盖板角钢边框制作长度偏差≤3mm、宽度偏差≤3mm、对角线偏差≤3mm;

第四,盖板制作长度偏差≤5mm、宽度偏差≤5mm、厚度偏差≤3mm、对角线偏差≤3mm、表面平整度偏差≤5mm。

第五,盖板要有正反面的明确标志。电缆沟盖板编号按南网电网《变电站安健环设施标准》要求,采用蓝色底漆,编号数字采用黄色字,按该标准编号原则进行编号。

1.5.2施工工艺要点

(1)电缆沟基础基槽开挖时,至基底设计标高,留300mm土层人工清底、修坡,基槽挖好后,要防止雨水及地下水浸泡,开挖完成后应立即对基坑进行垫层及基础施工。

(2)回填土分层铺摊和夯实,采用振动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300mm,每层至少夯打三遍,要求一夯压半夯;在气候干燥时须加速回填,如遇雨天,回填土应做含水率测定,采取翻晒、晾干或参入干土等措施。

(3)电缆沟砌筑要点:

第一,粘土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以水浸入砖表面以下10~20mm为宜,含水率为12%;

第二,砂浆搅拌宜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2分钟;

第三,水泥砂浆批挡应分2层进行,严禁一次成活,每遍厚度10mm,粘土砖层间间隔≥24h,灰砂砖层间间隔≥48h。

(4)现浇混凝土电缆沟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采用胶合板,模板角部需进行倒角处理,角部设置通长装饰木线条。

(5)盖板角钢边框采用45度切角焊接,不得有过烧、咬边、夹渣等现象。为保证边框尺寸一致、不变形,边框底部可设置平整钢板一块,在钢板上弹线,四周用角钢焊出边框模型,焊接时将角钢放入模型内焊接。焊接后整体镀锌。为保证混凝土与边框粘结牢固,在边框内侧可适当加焊若干螺纹钢筋。

(7)盖板砼达到100%强度之后才能安装,安装前先将电缆沟企口角钢和盖板角钢框周边清理干净,然后用胶水将3~5mm厚橡胶条粘附于盖板角钢框底面上,盖板的安装从一端开始,边安装边调直、调平。

(8)砖砌沟壁电缆沟砌完砖后直至盖板安装期间,必须在沟内两边沟壁加临时支撑,间距约4m,避免因回填土的侧压力或施工车辆靠边行驶而出现变形、倒塌。电缆沟回填要及时进行。

(1)操作小道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设置,路面宽1m,平铺干砌200×100路面砖,路缘用200×100砖竖砌,平设计场地标高,结构详图如图:

(2)操作小道路面砖的规格为200×100×50(单位mm),颜色为红色。灰缝预留或砌块砖自带,干石灰细砂扫缝后洒水封缝,灰缝宽0.2~0.3cm。铺装样式如下:

第一,中心线偏差≤10mm(每段、每50m);

第二,平整度偏差≤5mm;

第三,标高偏差≤10mm。

1.6.2施工工艺要点

(1)施工前,应根据图纸要求,弹出各横纵操作小道的中心线及边线,根据板材大小、铺装样式、小道与站内道路及小道之间交接尺寸,在电脑上进行模拟排块、绘制《排块设计图》。按《排块设计图》预先对板材进行编号,按编号顺序施工。铺砌前,先在每段的两端头各铺一排板块,以此作为标准进行码砌。

(2)铺砌前将碎石基层压实并清理干净后,铺一层20mm厚的砂找平层,铺设面积不得过大,随铺砂随砌,板块铺上时略高于面层水平线,然后用橡皮锤将板块敲实,使面层与水平线相平。板块缝隙不宜大于3mm,要及时拉线检查缝格平直度,用2m靠尺检查板块的平整度。

(3)灌缝:铺砌后2d内,应用砂进行灌缝,填实灌满后将面层清理干净,待结合层达到强度后,方可上人行走。夏季施工,面层要浇水养护。

(1)户外含油设备附近均应设置消防小室。消防小室主要由器材间和砂池组成。器材间内器材配置如下:推车式25kgABC干粉灭火器3辆、消防斧2把、消防铲2把及消防桶5只;砂池容积不小于1m3。

(2)砂池应设置漏水孔。

(3)消防小室外墙面贴白色墙面砖,顶贴红色面转。门采用不锈钢平开门,门底部设通风百页。

1.7.2施工工艺要点

(1)消防小室的布置位置及器材配置应严格执行设计图纸要求。

(1)挖、填方边坡采用人字型浆砌片石骨架内铺草皮护坡,做法如图:

(2)浆砌片石采用M5水泥砂浆、MU30片石砌筑。

(3)护坡砌石部分每20米设一道伸缩缝,缝宽20mm,由底至顶分企缝,以泡沫塑料板两面浇热沥青隔缝,内外侧为焦油麻刀嵌缝,深40mm。

(4)骨架表面与草皮表面要平顺,骨架应嵌入坡面内,使草皮与骨架密贴,防止地表水沿接缝处渗入使草皮受损。

(5)边坡施工完成应及时完善边坡的排水沟、截洪沟等排水系统,并立即铺设草皮,防止降雨对坡面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影响边坡的稳定。

1.8.2施工工艺要点

(1)砌石尽量用石块自然形状绥江县某预应力连续刚构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保证各轮顶顺交替,上下错缝砌筑,严格保证砂浆水灰比符合要求,填缝紧密,灰浆饱满,做到“三角座落,小石卡缝,灰浆饱满”的要求,确保每一块石料安稳砌正墙稳,砌石面用1:3水泥砂浆勾缝,排水沟侧壁及沟底勾平缝。

(2)草皮最好在春秋或雨季中进行,不宜在冬季施工。在气候干燥季节,新铺草皮后,应注意浇水至草皮成活为止。

(3)草皮宽20~30cm,长30~50cm,厚5~10cm。

(4)边坡做成台阶状再覆种植土,草皮用木(竹)尖桩钉固,桩长20~30cmHG/T 20637.5-2017标准下载,桩粗1~2cm,桩露出表面不小于2cm,每块草皮设4根尖桩固定,距草皮边5cm。

(1)浆砌块石挡土墙墙身采用MU30毛石砌体,用M7.5水泥砂浆砌结,外墙及墙顶应用1:2水泥砂浆勾凸缝和抹平。

(2)不同尺寸挡土墙相接时,墙正面齐平,墙顶面同一标高,水平轴线直通,墙背面则有凹凸,此处应设置变形缝。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