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线路施工方案

仪表线路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40.80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仪表线路施工方案

1.1.1、仪表线路施工是仪表施工中重要施工程序之一。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控制点按期到达,特编此方案。

1.1.2、此方案仅为非防爆场所仪表线路施工方案,防爆场所施工方案见电气防爆接地篇。

1.2.1、承包合同或协议。

深航施工方案bat.doc - 深圳市建筑工程公司1.2.2、施工图及其它设计文件。

1.2.3、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

1.2.4、现行《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2.5、现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1.2.6、现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1.2.7、现行《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1、工程名称、范围、地点、规模、特点、主要技术要求、工期要求等。

2.2、主要实物工程量:

3、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

3.2.1、设备、材料出库

3.2.1.1、施工前应根据施工图、设材表认真核对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材质、数量、附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完整无缺,材质证、合格证等产品文件应齐全。合格产品做好记录并妥善保管,不合格产品应做标识,隔离存放,统一退库。

3.2.1.2、电缆(线)敷设前应做好外观及导通检查,并用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电阻值不应小于5MΩ,当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其规定。

3.2.2、支架制作安装

3.2.2.1、制作支架时应将材料矫正、平直,切口处不应有卷边和毛剌,制作好的支架应牢固、平正、尺寸准确。

3.2.2.2制作好的支架应把焊渣除净,并做除锈、防腐处理,支架刷漆应均匀完整。

3.2.2.3、支架应用机械钻孔,不得用电气焊开孔。

3.2.2.4、电缆(线)保护管支架尺寸、规格应根据保护管直径、排列根数,合理选择角铁规格。如图纸有具体要求,则按其规定,如无规定时,则按施工经验参照下表适当选择。

保护管支架角铁规格选择表

3.2.2.5、支架钻孔间距应均匀,支架长度应考虑工艺管道、设备有无保温层、防火层等因素影响,适当增减支架长度。

3.2.2.6、安装支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在金属构件上和混凝土构筑物的预埋件上,应采用焊接固定。

b、在混凝土上,宜采用膨胀螺栓固定。

c、在不允许焊接支架的工艺管道上,宜采用“U”型螺栓或卡子固定,也可加抱箍固定。

d、在允许焊接支架的金属工艺设备、管道上可采用焊接固定。当工艺设备、管道与支架不是同一种材质或需要增加强度时,应预先焊接一块与工艺设备、管道材质相同的加强板后,再在其上面焊接支架。

e、支架应固定牢固,横平坚直,整齐美观。在同一直线段上的支架间距应均匀。

f、支架安装在有坡度的电缆沟内或建筑物构架上时,其安装坡度应与电缆沟或建筑物构架的坡度相同;安装在有弧度的设备或构架上时,其安装弧度应与设备或构架的弧度相同。

3.2.2.7、支架不应安装在具有较大振动、热源、腐蚀性液滴及排污沟道的位置,也不宜安装在具有高温、高压、腐蚀性及易燃易爆等介质的工艺设备、管道以及能移动的构筑物上。

3.2.2.8、水平安装的汇线槽及保护管用的金属支架间距宜为2米;在拐弯处、终端处及其它需要位置可适当减小间距;垂直安装时可适当增大间距。

3.2.2.9、电缆支架间距宜为:当电缆水平敷设时为0.8米,垂直敷设时为1.0米。

3.2.3、汇线槽的安装

3.2.3.1、汇线槽应平整、内部光洁、无毛剌、加工尺寸准确。

3.2.3.2、汇线槽采用焊接连接时应牢固,不应有明显变形。

3.2.3.3、汇线槽采用螺栓连接或固定时,宜用平滑的半圆头螺栓,螺母应在汇线槽的外侧,固定应牢固。

3.2.3.4、汇线槽的安装应横平竖直,排列整齐。其上部与天花板(或楼板)之间应留有便于操作的空间。垂直排列的汇线槽拐弯时,其弯曲弧度应一致。

3.2.3.5、槽与槽之间、槽与盖之间、盖与盖之间的连接处,应对合严密。

3.2.3.6、汇线槽安装在工艺管架上时,宜在工艺管道的侧面或上方(注:对于高温管道,不应在其上方)。

3.2.3.7、汇线槽拐直角弯时,其最小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槽内最粗电缆外径的10倍。

3.2.3.8、当直接由汇线槽引出电缆时,应用机械加工方法开孔,其开孔位置应在汇线槽高度2/3处,并用护圈保护电缆。

3.2.3.9、汇线槽应有排水孔。

3.2.3.10、汇线槽的直线长度超过50米时,宜采用热膨胀补偿措施。

3.2.3.11、现场预制的汇线槽弯头、三通、异径接头应平整、内部光洁、无毛剌、加工尺寸准确。加工应用机械或手锯切割,不得用电、气焊切割。

3.2.3.12、汇线槽水平安装时,宜用角铁焊接限位,垂直安装时,支架间距2.5米,并用螺栓固定。

3.2.3.13、汇线槽进入户内时,应有一定坡度,防止雨水进入户内。

3.2.4、仪表接线箱安装

3.2.4.1、接线箱规格、型号、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3.2.4.2、接线箱应安装在不影响操作、妨碍设备检修、运输和人行的位置,还应安装在接线箱及线路易维修的地方。

3.2.4.3、接线箱周围温度不宜高于45℃。

3.2.4.4、接线箱安装位置高度应符合图纸要求,若设计无具体规定时,箱体中心距地面高度宜为1.2~1.5米,在同一工程中,其高度应一致。

3.2.4.5、接线箱安装应垂直、平正、牢固,多余孔按设计要求封死。其垂直度允许误差≤3mm,水平方向倾斜度允许误差≤3mm。

3.2.4.6、接线箱接地应按本安、非本安接地有关规定执行。

3.2.5、电缆(线)保护管敷设

3.2.5.1、电缆保护管规格、型号、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3.2.5.2、保护管不应有变形及裂缝,其内部应清洁、无毛剌,管口应光滑、无锐角。

3.2.5.3、保护管的弯成角度不应小于900。

3.2.5.4、电缆(线)保护管明敷设:

a、保护管弯曲半径:铠装电缆≥10倍保护管外径;无铠装电缆≥6倍保护管外径;光缆≥15倍光缆外径。

b、保护管弯曲处不应有凹陷、裂缝和明显弯扁,单根保护管的直角弯不宜超过两个。

c、当保护管直线长度超过30米和弯曲角度总和超过2700时,应在中间加穿线盒,盒盖宜朝下或侧面。

d、保护管的两端管口应带护线帽或打喇叭口。

e、金属保护管宜采用螺纹连接,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的1/2,管子连接后,外露螺纹不大于3扣。

f、在有可能粉尘、液体、蒸汽、腐蚀性或潮湿性气体进入管内的地方敷设的保护管,其两端管口应密封。

g、保护管连接后应保持整个系统的电气连续性。

h、当穿墙或楼板时,应加套管,其伸出墙或楼板上、下10~30mm,当需要在楼板或钢平台开孔时,孔的位置、大小适当,不得切割楼板的主钢筋或平台钢梁。

i、穿过楼板(或平台)继续向前敷设电缆的保护管段,宜高出楼板(或平台)1米。

j、在户外和潮湿场所敷设的保护管,引入接线箱或仪表盘(箱)时,宜从底部进入。

3.2.5.5、电缆(线)保护管的暗敷设

a、暗设保护管弯曲半径≥10倍管子外径。

b、埋设在混凝土内的保护管不作防腐处理,埋设在地下的保护管宜用黑铁管,并应作防腐处理。

c、埋设在地下的保护管宜用套管焊接,管子的对口处应处于套管中心位置。焊接应牢固,焊口严密。

d、埋设的保护管应选取最短途径敷设,埋入墙或混凝土内时,离表面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5mm。

e、埋设的保护管引出地面时,管口宜高出地面200mm,当从地下引入落地仪表盘(箱)时,宜高出盘(箱)内地面50mm。

f、敷设在沟道内的保护管,不应紧靠沟壁。

g、埋设的保护管与公路或铁路交叉时,管顶埋入深度不应小于1米,与排水沟交叉时,离沟底净距离不应小于0.5米,并应延伸出路基或排水沟外1米以上。

3.2.5.6、电缆(线)硬塑料保护管敷设

a、弯管时加热应均匀,管子不应有明显变形与烧焦。

b、用套管加热连接时,管子插入管内的深度宜大于其外径的1.5倍,当使用粘合剂连接时,应大于1.1倍。

c、支架的间距不宜大于1.5米,对直径小于25毫米的管子不宜大于1米。

d、在管端及连接部件的两侧300毫米处应加以固定。

e、管的直线长度大于30米时,应采取热膨胀措施。

f、与未绝热的高温工艺设备、管道表面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0毫米。

3.2.6、电缆(线)敷设

3.2.6.1、敷设电缆时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下列规定:

a、交链聚乙烯电缆0℃。

3.2.6.2、敷设电缆应合理安排,不宜交叉;敷设时应防止电缆之间及电缆与其它硬件体之间的磨擦;固定时,松紧应适度。

3.2.6.3、塑料绝缘、橡皮绝缘多芯电缆弯曲半径不应小于下列值:

a、有铠装的电缆为其外径的10倍。

b、无铠装的电缆为其外径的6倍。

3.2.6.4、仪表信号电缆(线)与电力电缆(线)交叉敷设时,宜成直角;当平行敷设时,其相互间的距离应为0.5米,或按设计规定。

3.2.6.5、在同一汇线槽内的不同信号、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应分类布置;对于交流仪表电源线路和安全联锁线路,应用隔板与无屏蔽的仪表信号线路隔开敷设。

3.2.6.6、电缆沿支架或在汇线槽敷设时,应在下列各处固定牢固:

a、当电缆倾斜度超过450或垂直排列时,在每一个支架上。

b、当电缆倾斜度不超过450或水平排列时,在每隔1~2个支架上。

c、在线路拐弯处和补偿余度两侧的及保护管两端的第一、二个支架上。

d、在引入仪表盘(箱)、供电盘(箱)前300~400mm处。

e、在引入接线盒及接线箱前150~300mm处。

3.2.6.7、数条汇线槽分层安装时,电缆应按下列规定顺序从上至下排列:

c、仪表用交流和直流供电线路。

3.2.6.8、明敷设的仪表信号线路与具有强磁场和强静电场的电气设备之间的净距离,宜大于1.5米;当采用屏蔽电缆或金属保护管以及在汇线槽敷内设时,宜大于0.8米。

3.2.6.9、电缆在埋地敷设时,其上下应铺设100mm厚的砂子,砂子上面盖一层砖或混凝土护板,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边缘两侧50mm,电缆埋入深度不应小于700mm。

3.2.6.10、直接埋地敷设的电缆与建筑物地下基础之间的最少净距宜为0.6米,与电力电缆间的最少净距应为0.5米。

3.2.6.11、直接埋地敷设的电缆不应沿任何地下管道的上方或下方平行敷设。当沿地下管道两侧平行敷设或交叉时,最小净距应符合以下规定。

a、与易燃、易爆介质管道平行时为1米,交叉时为0.5米。

b、与热力管道平行时为2米,交叉时为0.5米。

c、与水管道或其它工艺管道平行或交叉时均为0.5米。

3.2.6.12、电缆在隧道或沟内敷设时,应敷设在支架上或汇线槽内。当电缆进入建筑物后,电缆沟道与建筑物间应隔离密封。

3.2.6.13、补偿导线应穿保护管或在汇线槽内敷设,不应直接埋地敷设。

3.2.6.14、补偿导线不应与其它线路敷设在同一根保护管内。

3.2.6.15、补偿导线和电线穿管前应清扫保护管,穿管时不应损伤导线。

3.2.6.16、仪表信号线路、仪表供电线路、安全联锁线路、本质安全型仪表线路以及有特殊要求的仪表信号线路,应分别采用各自保护管。

3.2.6.17、每根电缆(线)敷设时应在电缆(线)两端作位号标志,电缆敷设完及时在电缆(线)两端及地下入井处挂电缆牌标识。

3.2.6.18、随设备带来的仪表专用电缆,严禁剪接。

3.2.6.19、仪表盘(箱、架)内的线路可敷设在小型汇线槽内,也可明敷设。明敷设时,电缆、电线束采应用绝缘扎带扎牢,间距宜为100mm。

3.2.7、挠性连接管安装:

3.2.7.1、挠性连接管的规格型号、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3.2.7.2、挠性连接管密封件应按顺序安装,连接密封牢固。

3.2.7.3、挠性连接管与保护管、接线箱、检测仪表连接应有一定的防水弧度,成排排列时弧度应一致、整齐、美观、固定牢固。

3.2.8、电缆(线)校接线:

3.2.8.1、电缆(线)接线前应按图纸认真校线,准确无误后挂贴字头标识,并用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电阻值应≥5MΩ,并作好绝缘电阻记录。

3.2.8.2、电缆校线DB42/T 1548-2020 马术场地通用技术规范,绝缘电阻测试合格后,应在电缆两端作电缆头。

3.2.8.3、制作电缆头时,绝缘带应干燥、清洁、无折皱,层间无空间,抽出屏蔽接地线时,不应损坏绝缘,并加绝缘护套。

3.2.8.4、电缆头的长度应一致,包扎紧密,外观圆滑饱满、干燥、清洁。

3.2.8.5、电缆头排列应整齐、美观、固定牢固。

3.2.8.6、多股芯线应用接线鼻子,采用压线钳压接。

3.2.8.7、补偿导线极性严禁接错。

NB/T 25067-2017标准下载产品标记:产品规格型号表示说明

3.2.8.9、电缆芯线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3倍。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