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钢房院B座楼施工组织设计

太钢房院B座楼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833.54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太钢房院B座楼施工组织设计

太原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太钢项目部

建设单位施工组织(技术)方案审批表

工程名称:太钢房苑小区B座住宅楼主体工程施工单位:太原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说明:1、开工前浅圆仓滑模施工方案,方案必须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

2、方案审批,必须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审批的基础上逐级进行。

3、审批的施工方案一式五份,其中一份给合同预算部。

一、工程概况及管理目标

工程地点:太原市解放北路房产院内,西南侧为十三冶大型宿舍,南侧为太钢三十三宿舍,东侧为太钢二十八层宿舍,东北侧为太钢铁路。

建筑面积:建筑面积19642.54m2。

建筑层数: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四层。

建筑物总高度:82.5米。

结构形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

建筑物结构使用年限:50年。

钢筋使用HPB235(一)级,HRB335(二)级,HRB400(三)级,钢筋连接采用焊接、搭接。

砌体工程±0.000以下采用MU10粘土实心砖,M7.5水泥砂浆砌筑;±0.000以上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容重不大于6.5㎏/m3),M5混合砂浆砌筑,部分建筑内隔墙采用GRC轻质隔墙板

本工程属于高层建筑,安装工程涉及的系统比较复杂,其中水系统工程包括生活水系统、排水系统、消火栓系统等;电气设计主要有照明、动力、消防电源、空调电源、防雷接地、其它弱电系统等。

1)电气:本工程主要包括照明、电力供配电、防雷及接地系统等。

2)给排水、消防:本工程水源来自室外城市管网,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活污、废水系统、雨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3)采暖、通风:住宅采暖分高低两个区,1层-12层为低区,13层-24层为高区。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热量系统,共用立官采用异程下分式。户内系统为双管同程式。采用钢制串片散热器采暖。通风采用垂直竖井通风道。

1.3.1质量目标:合格。

1.3.2工期目标:计划总工期为730日(2008年7月1日—2010年6月30日)。

1.3.3安全文明施工: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规范组织生产,杜绝重伤及死亡事故,杜绝机械、火灾事故,月轻伤率控制在1.5‰以内,施工现场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及山西省建筑工地施工管理条例要求进行布置和管理。

本工程按招标文件、业主的要求及以往工程施工经验,对本工程施工进度作总体安排,并对整个工程的各工序作详细周密的计划。

施工总进度网络控制计划详见附图。

在施工现场生活区内和道路靠近围墙处及施工主干道两侧设置绿化带,形成良好的文明施工环境。

在施工现场主要入口处设置施工标牌(五牌一图),在生活区和易燃区域设置消防器具。消火栓根据现场水的走向合理布置。

施工用水甲方已接入现场,用电另行接电,地面所有水管及电缆均暗敷。

详细布置见附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6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1.7本工程所选用的规范和标准。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B—97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钢筋砼过梁》93G32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98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DBJT04—07—98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本工程基坑开挖后对桩基检测合格后,进行基础工程施工。基础及地下室工程,不分施工段,局部组织流水作业。主体则根据工程结构布局对称的特点,按对称轴分成两个工程量相同的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采用整层翻模法、整层浇筑施工,以减少工序,加快工程进度。施工安排应按短结构、精装修的原则进行。

2.1.1施工初期要以主体结构施工为先导,实施立体分层、同步流水的施工方法。结构按基础、主体(十二层以下和十二层以上两次)分阶段验收,室内、外装饰装修穿插进行,装饰装修要样板先行,组织员工现场交流学习、交底。装饰装修工程要从上向下,先里后外进行,各工序交叉流水。

2.1.2地下室层高>3m,墙柱与顶板分开浇筑;主楼部分层高≤3m,采取整体浇筑。地上部分按楼层分段整体浇筑。

2.1.3安装工程要紧密配合土建施工,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安装、调试工作随土建施工贯穿于每一环节,在时间和空间上要充分紧凑搭接,循环推进,严格交接班制度,相互爱护成品,避免交叉污染。

2.1.4施工总体顺序为:准备工作→定位放线→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桩头处理及垫层→基础及地下室工程施工→主体各层结构→装饰装修工程→室外、扫尾工程→竣工验收

2.1.5.1基础板采用砖胎模;承台梁、墙柱、梁板采用木龙骨竹胶板体系,支撑采用钢管和碗扣式脚手架。

2.1.5.2本工程所用HPB235、HRB335、HRB400钢筋,均为现场加工配制。钢筋直径<16的采用绑扎搭接,直径≥16的采用焊接。其中水平钢筋采用闪光对焊,梁筋过长不利于施工时部分采用埋弧搭接焊接;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

2.1.5.3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

2.1.5.4结构施工防护外架采用双排外脚手架。

2.1.5.5垂直运输机械采用1台C4509自升塔吊和1台SC200施工人货两用电梯。

认真熟悉图纸,进行图纸会审,了解设计要求达到的技术标准、设计意图,结构和构造特点及技术要求,编制具有可操作性的施工方案。

了解现场地貌和水文地质情况。接收高程、坐标现场控制点。

对特殊部位和工序依据现有施工技术水平制定具体可行的技术措施将以保证。

对各专业图纸进行审查、熟悉和掌握其中的配套细节,为各专业的作准备。

2.2.2施工生产准备

2.2.2.1施工现场“三通一平”,生产、生活临建提前完成,并根据施工平面布置施工用水、用电线路设施等。

2.2.2.2基础阶段施工现场狭小,现场使用要合理布置。

2.2.2.3及早落实塔吊基础准备工作,保证塔吊的安装和验收,在基础施工前塔吊投入使用。

2.2.3施工人员准备

根据各个不同阶段的施工特点,预计将投入的劳动力见下表: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的劳动力情况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的劳动力情况

根据本工程规模、工期及质量要求,并考虑施工场地及结构特征,结合我公司的机械、机具、设备等情况,经研究并测算,决定本工程施工机械配备计划如下:

需投入的周转材料的合理利用和充足供应是保证工期的关键因素之一,为确保工程连续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必须投入充足的周转材料,经计算,本工程将要投入的周转材料见下表:

2.2.5施工用水和排水

现场施工用水包括施工用水、消防用水、现场和机械设备的清洗用水、职工生活用水等。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工程施工用水和机械用水量不大,施工用水量按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选用。

2.2.5.1生活用水

施工高峰期人数为150人,查表,按公式q=P·N·K/(t×8×3600)

式中q=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P=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人)

N=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取40L/人·班

K=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40

t=每天工作天数(班)

计算:q=360×40×1.4/(1×8×3600)=0.7(L/S)

2.2.5.2消防用水

施工现场总面积在25ha以内,按火灾同时发生一次用水量取Q=12L/S。管材及器具选择:消防用水时,流速v=2.5m/s,供水管直径: d=(4Q/1000πv)1/2=(4*12/1000*2.5π)1/2=0.10m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远低于消防用水,考虑消防用水使用概率较低。所以现场临时用水总量按满足消防用水即可。现场主干管为DN100,支管选用DN32塑料管。消火栓设2个MK-FH150式消火栓。在现场设一个10m3水箱,由1台多极泵向高楼层供水。

现场管道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采用地下埋设布设,在指定地点设生活、施工、消防阀门。干管埋深不小于0.8m,在现场施工用水处引出支管,支管采用DN32钢管,引出地面0.6m高,并连接双向阀门。

施工现场有组织排水,经集中沉淀后排入指定通道。

2.2.6临时用电设计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施工机械设备用电量大的特点并结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经计算,现场需设一台300KVA的变压器供施工使用。

由施工现场东北角变压器引出,在东北角设一个总配电室,分五路分别供B座及垂直运输设备和生活办公区用电使用。塔吊和对焊机使用专用配电箱。楼层配电箱放置在主楼外,下分支箱随主楼向上延伸以供施工使用。生活办公区、办公区从总配电箱引出专用分箱。

2.2.6.1.主要施工机械计划表

2.2.6.2.用电量计算

电动机额定功率:P1=354.9K1=0.6

电焊机额定功率:P2=154.4K2=0.6

室外照明电量:P3=15KWK3=0.8

室内照明电量:P4=15KWK4=1.0

P=(∑P1K1/0.75+∑P2K2+∑P3K3+∑P4K4)×1.1

=(354.9×0.6/0.75+154.4×0.6+15×0.8+15×1)×1.1

故需甲方提供不小于450KW的容量变压器以便满足施工需要。

2.2.7.11I=P/3U

式中:I=总负荷电流P=计算负荷U=线电压(取U=380V=0.38KV)

由公式I=450/(3×0.38)=401.8A

故选用3×95+2×50mm2的塑铜电缆一根。

2.2.7.2所有保护零线截面为50mm2保护线采用绿/黄双线。

2.2.7.3施工机具接入电源设有漏电开关控制,配电线路至用电设备实行三级以上漏电保护,其末端漏电开关漏电电流不大于30mA。

2.2.8.现场施工电路图见后。

2.2.9.施工临时用电布置

2.2.9.1从甲供电源采用95mm2的塑铜电缆引电源至工地主配电柜,电缆埋深0.7米,主配电柜作防风防水保护措施。

2.2.9.2从主配电柜引专线到塔吊、电梯、对焊机、办公区、钢筋加工场地、楼层等分配电箱。

2.2.9.3钢筋加工场地引电源线到生活区配电箱。

2.2.9.4办公区照明从办公区配电箱引电源。楼层电源从楼层配电箱引电源。生活区各室电源从生活区配电箱引电源。

2.2.9.5办公室及各宿舍内照明线均穿PVC管再固定。

2.2.10.临时用电管理措施

2.2.10.1加强施工用电管理,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2.2.10.2现场各种电气设备未经检查合格不准使用,使用中的电气设备应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严禁带故障运行。

2.2.10.3露天使用的电气设备搭设防雨罩,凡被雨淋、水淹的电气设备应进行必要的干燥处理,经检测绝缘合格后方可使用。

2.2.10.4临时用电电缆有配电箱沿基槽边缘直埋,敷设式吊挂,所有配电箱必须坚固、完整、严密并加锁,箱门上涂红色危险标志,箱内不能有杂物并编号。

2.2.10.5落地配电箱的地面应平整,防止水淹、土埋,配电箱附近不准堆放杂物。

2.2.10.6施工现场的照明线的敷设除防护套线外,分开设置或穿管敷设,办公室照明灯设开关控制,工作棚、场地分路控制,灯泡距地面2.5m。

2.2.10.7凡使用或操作电动机械专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用电的技术教育,了解电气常识,懂得其性能,正确掌握操作方法。

2.2.10.8必须安排身体健康,精神正常,责任心强的人员从事用电工作,操作机械设备必须有操作证。

2.2.10.9使用电器设备前,由电工进行接线运转,正常后交给操作人员使用。

2.2.10.10用电人员应按规定穿带绝缘鞋和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绝缘防护用品或工具。

2.2.10.11工作结束或停工一小时以上,要将开关箱断电、上锁、保护好电源线和工具。

2.2.10.12值班电工持证上岗。

2.3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项目部设测量负责人,组织专职测量人员进行测量工作,施工前根据各结构特点编制具体测量方案。同时,专职计量员把所有用于此工程的仪器、尺具送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并严格执行周检制度。

本工程拟配备主要测量装置表见附表。

2.3.1.1测量标准确定

施工平面控制网测量以一级导线精度要求进行引测和陆续发展,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的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按三等水准规范要求进行。

2.3.1.2测量人员配备

我公司在该项目部配备经过专业培训专职测量人员。由项目工程师负责,专门进行工程测量、放样。

2.3.1.3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系统建立

平面控制基准点的确定:由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发展,引测至施工区域内,设立A、B、C、D四点作为平面控制依据。平面控制点为有利于观测,架定仪器方便、稳定。

A.平面控制网测绘的技术要求

a、平面控制测量按一级导线要求进行,外业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b、各单体施工放样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

本测站上测定高差中误并(mm)

根据起始水平面在施工平面上测定误差(mm)

竖向传道轴线点中误差(mm)

d、测角误左引起的最大位误差为:

ΔU=s·sinmβ"=60000×sin2"=2mm

采用测距仪测保距离的精度为:

ΔP=MD=3+2PPM×60000=2mm

则主轴线的点位精度为m=ΔU2+ΔP2=22+22=3mm

本工程主楼楼面结构高度达到82.5m,为保证竖向垂准测量的精确度,采用DZJ3激光铅垂仪,使用天顶垂准测法进行工程垂准测量。测量原理和操作方法:

a、在工程结构施工中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情况,拟定出测量方案。做好观测前的准备工作,定出建设物底层控制点位置,在各楼层设传递孔。一般在楼板结构施工时在控制点的垂直位置设150×150预留孔,各层传递孔的偏差≤8mm。

b、将仪器安置在底层控制点上,将目镜锁顶丝松开,安装好弯管目镜。在控制点上将仪器置中、整平、开机。

c、旋转仪器上的望远镜将垂直角读数调至0°0′0″,打开激光发射开关,调整激光光束投至目标分划板中心,让激光光束聚焦,使目标处光标最小,松开水平制动手轮,旋转照准部,使目标处光斑晃动轨迹的几何中心和分划板的中心重合,固定分划板,即为本层本点轴线控制点,根据控制点的个数逐个进行上述程序。

d、根据传抄的控制点,再施工层用仪器进行复合,允许偏差:L〈30m允许偏差士5mm;30〈L≤60m允许偏差士10mm

在完成垂准测量后,可进行测角放样,测设出建筑物层面上的轴线。具体常采用两种方法。

a、在工程定位时,在附近原有旧建筑物上或定位桩上设置一个永久控制点做为参照点。要求本工程施工各楼层的控制点位置均能清楚观测到,其间无障碍物影响视线。

b、可在每层楼面上设置一系例视孔(一般至少四个),在各点完成垂准点标定后,作为测站,测设出精确的轴线。

c、以上方法是在工程实践中的常用轴线测设方法,因均采用原始控制基准点,消除了在垂准点位移,轴线转动和各方面可能出现的累计误差。施工高程控制

2.3.1.4施工高程控制点的确定

本工程按Ⅱ等水准规范要求进行用水准仪引测至施工现场周围地段设立高程控制基准点,按甲方提供的基准点引测至场内,大门处围墙根设水准点1个。

A.高程控制的技术要求:

a、基准水准点应定期(两周)与原点校核一次。

b、随施工过程每楼层在塔吊塔身上做一个水准基点,测定水准点的标高方法是采用钢卷尺配合水准仪向上引测到要求标高。每次测量偏差不大于或小于±3mm。

c、水准测量按三等水准规范要求进行

视线透地最低高度(m)

水准点的布设、形式和埋设:沉降观测的水准点利用上述高程控制的点。观测点中标后同建设、设计单位商定

沉降观测水准点高程的测定:

沉降观测水准点的高程根据本工程设定的高程控制点为基准高程进行沉降测定,采用Ⅱ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往返测误差不得超过±mm,或者说±4。本工程测站数n=2,四面测误差不得超过±1mm。

沉降观测周期要求:在一层设沉降观测点;结构每层完后做一次观测;冬雨期施工前后各测一次;结构封顶后每月观测一次;交工前观测一次;交工后,移交建设单位继续观测。

每次沉降观测须有监理见证,同时记录气象资料,做好观测记录并整理后报业主和监理审核。

基坑土方开挖完成后,先将承台梁下垫层砼浇筑,砌承台梁砖模回填砖模外土方并夯实,土方回填完成后在房心位置填200mm后厚炉渣,用平板振动器夯实,打点准备打C15砼垫层、找平层,待找平层凉干后即可做SBS防水层。

2.5.1防水卷材铺贴

施工工艺流程:基层清理—>基层验收—>结合层刷油处理—>特殊部位(阴阳角处铺贴附加层)处理—>弹铺贴线—>卷材铺贴—>防水验收—>保护层施工

2.5.1.1待垫层强度达到1.2MPa后进行防水卷材施工,施工前应将基层清理干净。并报隐检。

2.5.1.2基层所有阴阳角处理成小圆角,表面要均匀光滑,平整。

2.5.1.3根据卷材宽幅弹出卷材铺贴线。搭接宽度按长边接缝搭接为100mm,短边接缝搭接为100mm。

2.5.1.4所有阴阳角、接槎部位都要设附加层,附加层宽度不得小于500㎜。

2.5.1.5铺贴卷材时,将卷材铺好位置后再卷好,用喷灯加热时要将SBS均匀加热,烤出底油再进行粘贴。要求铺贴紧密模板施工方案(22P).doc,平整,不得有气泡或异物,无周折、气鼓。

2.5.1.6底板防水层做至砖胎模顶平甩300,上砌两皮砖保护,待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时连接。

2.5.1.7卷材铺贴完后水平方向采用50厚C15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立面采用1:3水泥砂浆(20厚)保护,在施工中要防止电焊,机械等损坏防水卷材。

2.5.1.9外墙防水做完后经监理验收合格并签好隐蔽验收,然后用50㎜保温板做防水保护层准备回填土。

本工程除基础底板外墙部分使用砖胎模外,其他均使用12mm竹胶板加50*100方木做次龙骨;主龙骨以钢管为主,100*100方木为副。满堂红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

竹胶板厚度选用12mm厚,其抗弯设计强度不小于12.5N/mm2,弹性模量不低于3.2×103N/mm2,耐水浸,在常温水中浸泡72h不开胶,表面耐磨、耐腐蚀,平整偏差小于1.5mm。

加固钢管选用Φ48×3.5标准管材砌石施工方案,管壁厚薄应均匀,且无裂缝、翘曲、不圆整等现象。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