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桥墩滑模施工方案

大桥桥墩滑模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70.34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大桥桥墩滑模施工方案

QQ河大桥桥墩滑模施工方案

1.山西HH高速公路X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图纸。

5.现场勘测及调查了解的施工环境、条件等。

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沥青路面施工方案2,滑模施工浇筑混凝土相对于常规模板浇筑具有连续性好,进度快,质量好,材料消耗少等诸多优点,该桥梁1~12#桥墩拟采用滑模浇筑施工方案。

根据QQ河大桥的施工特点,对该桥墩采用滑模施工,滑模平台及提升架、桁架的刚度和安全性等技术性能要报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在滑模的设计、加工、组装、滑升施工和拆模的全过程,要遵循《滑模施工安全技术条例》的要求。施工时从承台上面开始起滑,滑模施工中,采用垂直度测量结合操作平台水平度的方式控制偏差,直至砼浇筑到盖梁底部后停滑。

桥墩的滑模采用1000×1000矩形桁架梁作为模板的围圈,桁架梁主梁采用∠80×8角钢,腹杆采用∠63×6角钢,模板采用6mm钢板,模板高度为1.2m,长度为5m,宽度根据墩身宽度为2.5m和2m。提升架采用“F”型提升架,“F”型提升架主梁采用[20a]槽钢,高度为2m,提升动力采用4台10吨穿心式千斤顶。支承杆(俗称爬杆)采用Ф48×3.5钢管,提升架千斤顶设在墩身主筋φ28螺纹钢筋间距之间。爬杆所处位置与墩身主筋干扰,可调整主筋间距。但在焊制加强箍筋时要尽量将主筋间距误差调整缩小。平台滑升后要绑扎箍筋时应及时调整主筋间距。主筋接头套管与千斤顶座及提升架在提升过程中可能产生勾挂现象,在提升时要严密注意观察确认安全可靠时可进行提升。

10 10小于10大于10 大于10 小于10 10 10

滑模体采用液压调平内爬式。滑模体要满足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要求。同时,为了便于加工,提高复用率,整个模体设计为钢结构。滑模装置主要由模板、桁架、操作盘、提升架、支撑杆液压系统等部分组成。模板及转角模板要由工厂加工定制而成,模板、桁架、操作盘、提升架等构件间均为焊接连接。

模板作为混凝土成型的模具,其质量(刚度、表面平整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脱模混凝土的成型及表观质量。为了保证质量,模板采用6mm钢板制作,用∠50×5角钢作筋肋,模板高度1.2m,长度为5m,宽度根据墩身宽度为2.5m和2m。为了便于脱模,模板按一定锥度设计,上下口相差2mm。除此之外还应满足《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建设项目高危工程施工安全强制性要求。

桁架主要用来支撑和加固模板,使其形成一个整体,根据经验及水平侧压力计算,桁架采用矩形桁架梁(截面尺寸100×100cm),桁架梁主筋采用∠80×8角钢,主肋采用∠63×6角钢,斜肋均采用∠50×5角钢。桁架与模板的连接采用∠50×5角钢焊接。

提升架是滑模与混凝土之间的联系构件,主要用于支撑模板、桁架、滑模工作盘,加固桁架梁,避免变形。并通过安装在其横梁上的千斤顶支撑在爬杆上,整个滑升荷载通过提升架传递给爬杆。爬杆采用Ф48×3.5mm焊管。根据施工经验和常规设计,采用“F”型提升架。“F”型提升架主梁采用[20a]槽钢,高2.00m,千斤顶底座为14mm钢板,筋板为10mm钢板。

工作盘是滑模的主要受力构件之一,也是滑模施工的主要工作场地,各构件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应有足够的刚度。工作盘支撑在提升架的主体竖杆件上,通过提升架与模板连接成一体,并对模板起着横向支撑作用。该工作盘采用桁架上平面代替,盘面采用50mm木板铺平,为防止坠物,盘面必须密实、平整并保持清洁。

为便于施工人员随时检查脱模后的混凝土质量,即时修补混凝土表面缺陷,扒出埋件,以及即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在工作盘下方2.0m处悬挂一辅助盘,辅助盘采用∠50×5角钢组成,宽0.7m,用50mm木板铺密实,用Ф25钢筋悬挂于桁架梁和提升架下。

为使脱模的混凝土得到良好养护,采用养护膜覆盖在辅助盘上,并用洒水器具从上而下沿养护膜喷洒,对脱模混凝土面进行及时养护。

4.2.9模板制作与安装要求

模板制作与安装实测项目见表:

模板、支架及拱架安装的允许偏差

装配式构件支承面的标高

跨度的1/1000或30

曲线形拱架的标高(包括建筑拱度在内)

4.3滑模荷载分析计算

4.3.1滑模结构自重

木板:1.5m2×0.8=1.2T

工作人员:6×75kg/人=0.45T

G2=0.45+0.5+1=1.95T

单位面积上的滑升摩阻力按200kg计算,同时考虑附加系数1.5

G3=1.5×1.26m×13.6m×200kg/m2=5.2T

W=G1+G2+G3=5.7+1.95+5.2=12.85T

4.3.5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当采用插入式振捣,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为:

P=r(i+0.05)

r——混凝土容重2500kg/m3

i——混凝土厚度,取0.3m

P1=2500(0.3+0.05)=875kg/m2

同时,考虑混凝土浇筑时动荷载对模板的侧压力:

P2=200kg/m2

P=P1+P2=1075kg/m2

侧压力:P=1075kg/m2×13.6m×0.7m=10.2T

桁架梁刚度强度验算略。

4.3.6支撑杆(爬杆)计算

允许承载能力:P=3.142EI/K(U1)2

E——支撑杆弹性模量,E=2.1×106kg/cm2

I——支撑杆的截面惯性矩,I=11.35cm4

K——安全系数,K=2

U1——计算长度,按U1=1.20m

P=3.142×2.1×106×11.35/[2×(1.2)2]=8159.85kg/cm2

因此支撑杆数量(千斤顶数量):N=W/C/P

P——支撑杆承载能力,取P=6T;

C——载荷不均衡系数,取C=0.8;

N=12.85/0.8/6T≈2.7(台)=3(台)

取千斤顶4台,可满足要求。

1)钢筋加工前清除钢筋表面油渍、漆、鳞锈等。钢筋应平直,无弯折。钢筋加工尺寸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 2)薄壁墩主筋(Ф28)采用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该连接方便快捷,为保证钢筋连接质量,根据连接套筒的长度和丝扣数量控制连接长度。连接接套筒长度为60mm,共分布24扣丝,则被连接钢筋每端应拧入套筒内30mm,分布12扣丝,钢筋滚轧丝头时,首先用切割机切除3~5cm不规则钢筋头然后钢筋每端滚轧12扣完整丝,当钢筋安装时每端拧入套筒内30mm(即12扣丝),可以直观的知道钢筋连接牢固(套筒内丝扣全部利用)。为防止丝头生锈,未连接另一端用塑料薄膜包扎严实。 3)主筋连接套筒每批都必须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加工好的钢筋,分类标识存放,存放时钢筋离地面至少50cm距离,运送工地时也分类装卸、分类摆放。

5)承台钢筋安装完成后预埋薄壁墩钢筋。主筋预埋安装前准确放样墩柱位置,主筋预安装时预留外围分布钢筋位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预埋主筋竖直,纵横向间距按设计图要求尺寸布设。

6)主筋每次接长长度为4.5m(墩顶根据实际需要长度安装),安装主筋时先将墩柱脚手架搭设至所接钢筋一样的高度,并用Ф48钢管搭设墩柱钢筋框架,框架将墩柱钢筋纵向、横向分成几组固定,防止钢筋安装时倾斜、缠交在一起。主筋连接时用两把管钳同时旋转钢筋,直至拧紧,每根钢筋连接由专人检查,丝扣全部旋入,无松动现象。 7)该截面主筋连接完成后,在距离钢筋连接截面3~4m的位置安装一道钢管框架,将主筋按设计间距顺直、分组固定,以方便分布钢筋的安装。主筋偏斜时用钢管框架校正至设计位置。分布钢筋安装时,分布钢筋与主筋交叉点用点焊连接,且分布钢筋在主筋钢筋同侧。

8)钢筋加工安装应注意的事项 ①钢筋加工时,滚轧丝头长度必须符合套筒连接要求。 ②钢筋安装时,套筒与钢筋拧紧,且保证钢筋连接长度。 ③安装分布钢筋前,先将主筋梳理顺直,且校正位置。 ④分布钢筋安装牢固,位置准确,钢筋间距上下均贯通,利于混凝土浇注。

ƒ0mst≥ƒ0st或≥1.10

ƒ0mst≥1.35ƒyk

u≤0.10(d≤32)

u≤0.15(d>32)

u≤0.10(d≤32)

u≤0.15(d>32)

尺量: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

尺量: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尺量:按骨架总数30%抽查

尺量:每构件沿模板周过边检查8处

4.5.1混凝土入仓方式及人员上下工作盘

薄壁墩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30,混凝土配合比用42.5水泥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至现场,由1立方料斗通过吊车提升至工作面入仓。每层混凝土入模完成后,用两个插入式振动棒从薄壁墩两侧同时捣固,当混凝土不再下沉,表面泛浆,确信振捣密实后,进行下层混凝土施工。振捣时振捣器不得直接触及支撑杆、钢筋和模板,振捣器应插入前一层砼内,但深度不宜超过50mm,在模板滑升过程中,不得振捣砼。

人员由之字型梯上下工作盘。

滑模的初次滑升要缓慢进行,并在此过程中,对液压装置、模板结构以及有关设施,在负载情况下作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待一切正常后方可进行正常滑升。

施工转入正常滑升时,应尽量保持连续作业,由专人观察脱模混凝土表面质量,以确定合适的滑升时间和滑升速度。正常日滑升3.0m左右。

混凝土浇筑前应做混凝土凝固试验,应控制混凝土初凝时间1~2小时,终凝6~8小时。为保证混凝土顺利入仓,要求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好,入仓坍落度在3cm~7cm。脱模的混凝土面应无流淌和拉裂现象,手按有硬的感觉并能压出1mm左右的指印,能用抹子抹光。若脱模混凝土面平整,可不做抹光处理。如脱模混凝土面有缺陷,应立即进行混凝土表面修补,一般用抹子在混凝土表面用原浆压平。

为使已脱模混凝土面具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发生裂缝,在辅助盘上覆盖养护膜对脱模混凝土面进行及时养护。

滑模施工工艺:混凝土下料→平仓→振捣→滑升→钢筋套筒连接→下料

滑模的测量控制采用垂直度测量控制结合操作平台水平度控制的方式进行。

垂直度的观测采用线坠与经纬仪(全站仪)相结合的办法,线坠重7.5kg,吊绕在特制的滑轮上,随桥墩上升逐步下放线坠,每班应检查3次,观测其与定点的偏差;或利用立于地面控制桩上的经纬仪观测平台上控制点在滑升时的位移情况,每升1m检查一次。当出现垂直偏差时,其操作平台一般在位移方向出现水平高差,故向哪一侧倾斜,就升高哪一侧的千斤顶。

水平度的测量采用标注法,即在提升之前,用水准仪在支撑杆上抄一水平线,用红油漆标注,调整各千斤顶与支撑杆等距离,滑升中,每天根据滑升速度情况进行水准抄平,并在支撑杆标出水准线(红油漆),据此向上或向下每0.5m高划一水平线(白油漆)测量千斤顶高程及相邻的千斤顶高差超过1cm或各千斤顶最大高度超过2cm时,必须予以调整,调整时以最高的千斤顶为准,使其均匀处于同一标高,正常情况下每班调平检查不少于两次。

c.滑模施工发生水平位移(扭转)的原因分析

在滑模过程中,会发生水平位移(扭转),对于这种偏差的产生一般情况下有以下几种原因:

①操作平台荷载不均匀分布,造成支承杆负荷不一样,使壁向荷载大的一方倾斜;

②各千斤顶不能同步,产生高差未及时调整,使操作平台不能水平上升;

③操作平台的桁架的刚度影响“井字架”不垂直,改变了模板的倾斜度,增大摩阻力影响滑升,使水平度不易控制;

④浇筑混凝土时入模点不对称发生偏移;

⑤支承杆布置不当或不垂直,以及滑升模板受风力等外力影响。

4.5.4停滑措施及施工缝处理

滑模施工需连续进行,因结构需要或意外原因停滑时,应采取停滑措施,混凝土停止浇筑后,根据混凝土出模情况进行提升,直至混凝土与模板不再粘结。由于停滑或施工工艺所需造成的施工缝,都按施工缝的处理规定进行处置。

4.5.5滑模施工中出现问题及处理

滑模的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有:滑模体倾斜、滑模体平移、扭转、模体变形、混凝土表观缺陷、爬杆弯曲等,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千斤顶工作不同步,荷载不均匀,混凝土浇筑不对称,纠编过急等。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把好质量关,加强水准测量检查工作,确保良好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a.滑模施工预防及纠偏措施

利用千斤顶高差自身纠偏或施加一定外力给予纠偏。纠偏应及时进行。

①当模板分离时,由于空滑整体失去稳定性产生倾斜,或是上端原因造成整体倾斜时,采取在未滑前四面拉缆风绳,随滑随解。如出现倾斜、不平时及时拴倒链牵引;

②严格控制千斤顶的高差,保证操作平台的水平;

③滑模时往往会产生向先浇混凝土一侧倾斜的现象,及时向倾斜反向浇注混凝土,使能逐步纠正过来。施工中应经常改变混凝土的浇注顺序;

④千斤顶每一行程,都应对垂直度进行观测,依据观测数据,制订纠偏措施。

⑤对于5 mm以下的偏移或扭转,可采用变换混凝土浇筑方向的方法进行逐步的纠正,即先浇筑偏移反向一边的混凝土,后浇筑偏移方向一边的混凝土;对于滑模的扭转,应采取反方向浇筑混凝土的方法予以纠正。

⑥对于5 mm~10 mm的偏差,可采用偏载法进行纠正,即重新调整操作平台上荷载分布的方法。最简单的方法是在滑升时让操作平台上的人员偏于一边,但应注意偏载不宜过大。对于10 mm以下的偏差,一般采用变换混凝土浇筑方向和偏载法即能纠正过来,对于10 mm以上的偏差,上述两种方法就显得有些不够了。

⑦应尽量避免10 mm以上的偏差或扭转,所以应注意2),3)项纠偏措施的采用,对于10 mm以上的偏差可采用千斤顶纠正法进行纠正。千斤顶纠偏法就是有意调整操作平台的倾斜度,使操作平台及滑模系统的中心趋向于设计中心,从而纠正滑模的偏移。纠偏过程主要靠调整千斤顶的行程(利用限位器)来进行,但应注意操作平台的倾斜度应控制在1%之内。千斤顶纠偏宜徐缓,不宜急。

爬杆弯曲必须予以防止,否则会引起严重的质量和安全事故,爬杆的负荷要通过计算确定,如果负荷过大或脱空距离过大时,就会引起爬杆弯曲,平台倾斜也会使爬杆弯曲。若爬杆弯曲程度不大,可用钢筋与墩台主筋焊接固定,以防再弯;若弯曲较大时,应切去弯曲部分,再补焊一截新杆;弯曲严重时,应切去上部,另换新杆,新杆与砼接触面应垫以10mm厚钢靴;

对部分变形较小的模板,采用撑杆加压复原,变形严重时,将模板拆除修复。

d.混凝土表观缺陷处理

采用局部立模,补上比原标号高一级的膨胀细骨料混凝土并用抹子抹平。

滑模施工重在连续作业,不宜中途停止,否则会增加接茬施工难度,工程质量也不易保证。为此,所有影响滑模施工的各种不利因素,必须予以周密考虑。特别是主要施工机具及电力供应,比如砼搅拌机、发电机等要有备用部分,以防不测。

滑模滑升至设计位置时,将滑模滑空后,利用吊车,在高处拆除。滑模体拆除注意事项:

a.必须在跟班经理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并预先制定安全措施。

b.操作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带及安全帽。

c.拆卸的模体部件要严格检查,捆绑牢固后起吊下放。

4.5.7雨期施工措施

雨期施工采取小到中雨不停工的原则,其措施是:

a.严格控制水灰比,加水量只能偏少,决不能偏多,经常测定砂、石含水率,及时作出现场调整。

b.浇筑砼时,在提升架上架设防雨棚,砼浇筑完毕后,覆盖塑料布。

c.施工人员均应配备雨衣、雨裤。

d.运输砼道路应铺设平整,设置排水沟。

0.3%H且不大于20

吊垂线或经纬仪:测量2点

全站仪或经纬仪:纵、横各测量2点

2m直尺:检查竖直、水平两个方向,每20m2测1处

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10

五、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认真地检查各部位尤其是隐蔽部位的平面位置及尺寸,按图纸及规范要求检查钢筋;严格按试验室提供配合比配制砼,切实做到水泥、砂石计量准确,水灰比严格控制,保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坚持每班留混凝土试块,及时试验、及时改进混凝土施工工艺;合理掌握滑升与混凝土浇注速度,防止出现混凝土裂缝或塌落;有计划地均匀变换混凝土浇注方向,防止发生倾斜与扭转,严格分层交浇,并使振动棒插入下一层混凝土面内部超过5cm。

科学管理,过程控制,质量第一。

在施工中,将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以经理部和副经理负责的技术部作为质量保证体系的管理机构,班组各部门的副职负责本部门的质量管理。技术员兼任质检员,设立三检制,班组为一检,经理部为二检,监理为三检,形成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质量。

1)开展质量教育和培训工作,培养全体职工牢固的质量意识,牢记质量目标。

2)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成立质量管理机构,制定质量控制措施和保证方法,使工序管理和岗位管理都有章可循,认真开展质量监督检查工作,保证整个体系正常运行。

3)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定责任制,实行质量效益工资和质量风险抵押金保证制度。

4)严格每道工序,进行过程控制。严格按设计及规范施工,以保证整个工程质量。

5)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做好图纸会审。

6)统一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认真做好各项滑模施工工艺和技术交底工作,项目复核人员做好技术复核和变更联系工作,严格按图纸和国家规范施工。

7)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充分发挥QC小组作用,严格把“五关”,即人员关、材料关、检验关、工艺关、计量关,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

8)滑模施工时严格控制中心偏差,每提升一次,应对中检查一次,每模中心偏差控制在5mm以内。

9)由项目部测量员做好测量、定位、放线工作,项目工程师或质检人员复核后,报监理复查签证。

10)由项目部施工员做好施工记录并由资料员负责技术资料整理,现场签证工作由项目工程师和经济师共同负责。

11)根据天气温度及时在砼中掺入外加剂,要严格控制好砼初凝和终凝时间及砼的出模强度。

12)严格操作平台工作面的质量、安全管理,要求材料堆放均匀、整齐。

13)要求特殊工种和重要岗位必须持证上岗。

14)加强施工人员的劳动纪律观念,严格交接班制度,在滑升过程中各工种人员不能脱岗,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15)操作平台应保持清洁,不准在施工过程中有杂物进入砼内。

六、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大桥墩滑模施工平台上下每班都应有专人带班,所有人员须听从带班人员的指挥,不要擅自行动;操作平台上堆料不能过多,要限制在50kg/m2以内,同时注意分布要均匀避免荷载集中;应设置护栏及安全围网,栏杆高度要不低于1m;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如遇大风大雨时应停止施工,做好停滑措施,台上台下应有防滑措施;所有操作人员均应持证上岗。非工作人员不得上下脚手架及操作平台,不经允许不得参观,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1)操作盘和辅助盘要设护栏,盘面经常保持清洁,以防坠物伤人。

2)各种悬吊装置要牢固可靠,必须进行日常检查工作,确保安全无事故。

3)做好电气设备管理工作,防止漏电事故发生。

4)经常检查液压管路,发现破损即时更换,防止高压油管伤人。

5)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现场“三通一平”,筒壁周围10m内应设置警戒标志。

6)操作平台:钢平台焊接牢固,铺板平整、严密、防滑、可靠,内外吊脚手架应挂满安全网。

7)运输设备在施工前必须做安全检查,操作司机必须持证上岗,设置上下人行通道并挂满安全网,保证施工人员通行安全。

①施工现场设置双回路或备用电源,电压为380伏及220伏。

②设置紧急断电装置及明显标志。

9)通讯与信号:上下间用对讲机联系,用电铃做信号指示,如果联络不清、信号不明,操作司机不能启动控制台及垂直运输。

①在操作平台的最高点安装临时接闪器,与接地线相连,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

②垂直运输设备及上人梯应与防雷装置的引下线相连。

③有雷雨时,所有高空作业人员应回到地面,人体不能接触防雷装置。

④操作平台上应设置两只专用消防灭火器。

①开始滑模前应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a.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技术检查

b.应与监理单位联系,在滑升期间不能停电、停水。如果停电、停水在两小时以上,必须在六小时之前通知。

c.安排专人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大雨和防六级以上大风的措施。

③要求施工人员经常检查:查钢筋埋件是否挂模板,查混凝土是否有蜂窝、麻面,是否拉裂及塌落,千斤顶是否同步,中心是否偏移。其要求如下:每工作班抄平一次,各千斤顶的相对高度不大于40mm,相临两个千斤顶的相对高度不大于20mm,用操作平台倾斜法纠偏时,其倾斜度应控制在1%以内。

④因施工需要或其他原因不能连续滑升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a.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到同一平面上,形同“V”字型。

b.模板应每隔一定时间提升一个千斤顶行程,直至模板与混凝土不再粘结为止,但模板的最大滑空量不得大于1/2。

c.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对支撑杆进行加固并用4根拦风绳将平台对称拉筋固定。

d.再次施工时,应按照施工缝常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e.滑空施工时,应对支承杆进行加固,其方法是:用直径大于20mm的钢筋并焊接在滑空段上,且深入混凝土30cm,用直径φ14钢筋将支承杆与库壁筋连接起来。

副组长:范晓云、李丙刚、王伟

滑模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经过现场培训、交底、安装人员必须系安全带,交底时按方案要求结合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和队伍情况做详细交底,并确定指挥人员,在施工时按作业环境做好防滑、防坠落事故发生。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要建立登记、整改检查,定人、定措施,定完成日期,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险情,应立即停止作业。

2.处理程序    1)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2)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3)对所有员工进行事故教育。    4)宣布事故处理结果。    5)以书面形式向上级报告。

6.4触电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副组长:范晓云、李丙刚、王伟

组员:张鹏、陈卫平、刘江、张惠栋

⑴项目部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全机关每年进行一次按触,乜事故“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⑵施工管理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3.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

⑴应急物资的准备:简易单架。

⑵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

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首先使触电者脱离心源。迅速急救,关键是“快”

2.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销,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拔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

(2)可用有绝缘手柄的电工钳、干燥木柄的斧头、干燥木把的铁锹等切断电源线。也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离电源。

(3)当电线搭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为工具,拉开提高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触电者。

3.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2)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开关。

(3)用高压绝缘杆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

4.触电者如果在高空作业时触电GB/T 25217.1-2010 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 第1部分:顶板岩层冲击倾向性分类及指数的测定方法.pdf,断开电源时,要防止触电者摔下来造成二次伤害

(1)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触电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并送医院。

(2)如故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将触电者抬至空气畅通处,解开衣服,让触电者平直仰卧,并用软衣服垫在身下,使其头部比肩稍低,一面妨碍呼吸,如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温,并迅速送往医院。如果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发生痉挛,应立即准备对心脏停止跳动或者呼吸停止后的抢救。

(3)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及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并送往医院。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应停止抢救,许多触电者就是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的。

(4)人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呈现昏迷不醒状态,通常都是假死,万万不可当作“死人”草率从事。

(5)对于触电者,特别高空坠落的触电者,要特别注意搬运问题,很多触电者,除电伤外还有摔伤,搬运不当,如折断的肋骨扎入心脏等,可造成死亡。

(6)对于假死的触电者,要迅速持久的进行抢救DB31/T 1237-2020 空压机系统运行能效评估技术规范.pdf,有不少的触电者,是经过四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抢救而抢救过来的。有经过六个小时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挤压法抢救而活过来的实例。只有经过医生诊断确定死亡,停止抢救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