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新校区道路管网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成都理工大学新校区道路管网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670.21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成都理工大学新校区道路管网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成都理工大学新校区道路管网建设项目2标段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一、工程位置、气象水文、道路沿线概况、地质条件

混合污水排放及初期雨水问题顶管专项安全施工方案.doc三、本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

四、工程特(难)点分析

第三章、施工组织保证体系

第四章、机械设备、材料配备

一、生产、生活场地设置

二、生产生活用水、用电

第七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八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三、关键及重要部位的质量控制措施

第九章、工期进度计划与措施

第十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十一章、冬、雨季施工措施

第十二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十三章、文明施工措施

第十四章、地上、地下管线设施保护措施

第十五章、民工工资支付保证措施

第十六章、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

1、成都理工大学新校区道路管网建设项目2标段施工招标文件。

2、成都理工大学新校区道路管网建设项目2标段施工图设计。

3、国家现行颁发的有关施工技术规范、施工验收规范、验收标准及施工图设计中的质量标准要求。

4、对施工现场所了解的情况,结合我公司技术管理水平、施工机械设备的装备能力,类似工程的施工管理经验。

5、四川省和成都市有关市政建设管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程质量监督、工程施工监理等规章制度。

1、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成都理工大学新校区道路管网建设项目2标段施工招标文件(含招标答疑);成都理工大学新校区道路管网建设项目2标段施工图设计及现场踏勘所了解的情况等进行编制的,并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以敬业务实的工作作风,按“项目法”施工,通过对机械、材料、劳动力的统筹计划及科学施工管理,以达到优质、高效、安全、文明顺利地完成本工程。

2、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本工程设计特点,本着对业主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对工程质量高度负责的态度组织编写的,编制的原则是优质高效、经济合理、科学管理、施工技术先进。

3、本施工组织设计采用文字与图表相结合的形式对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劳动力安排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施工总平面图,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保证措施,重点对关键工序、复杂环节的技术措施进行了阐述。

一、工程位置、气象水文、道路沿线概况、地质条件

1、工程位置:成都理工大学新校区位于成都市东北十里店地区,成华区的中心地带,二环路与三环路之间。

2、气象水文条件:成都平原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其主要特点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冰雪。根据四川省气象局多年观测资料统计,地区主要气象特征为:

(2)平均降雨量950mm,其中12月和次年1~2月为旱季,三个月降雨量仅占年降雨量的3%左右,7~9月为雨季,三个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0%以上;

(3)年平均蒸发量:970.4m~1139.30mm;

(4)年平均相对湿度:82%;

(5)风速、风向:年平均风速为1.35m/s,瞬时最大风速为27.4m/s,主导风向是N、NNE、NE向,三个风向频率31%左右。

勘察区域附近大型的沟渠为东风渠,渠宽约32m,渠深约5m,流向由北向南,为成都市用水和灌溉用水重要水渠,水流量按季节进行调配,一般情况下水量较大。

其次在场地内尚有少量已废弃的小型灌溉水渠,多已干涸,个别有少量积水。

在新校区的东部和北部分布较多的鱼塘、藕塘,水深一般0.5m左右,个别鱼塘水深可达1m,为人工开挖鱼塘,塘底淤泥厚度较薄,约0.3~0.8m。水源以沟渠灌注为主,其次为大气降水补给,以沟渠形式向地势较低的东部排泄。

3、道路沿线概况:根据地质调查,拟建道路周边及沿线无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无暗埋的河、湖分布,无坟场分布,总体环境地质条件良好。但部分路段有众多的鱼塘、地下管线分布。

4、地质条件:成都市区位于成都平原的中部东侧,由近代河流冲积、洪积而成的砂卵石层和粘性土所组成的一级、二级河流堆积阶地。而成都市的东北部主要为冰水堆积的粘性土及卵砾石构成的三级阶地,下伏基岩为白垩系红色泥岩,成都市白垩系基底西部较深,向东逐渐抬升变浅。拟建新校区即位于三级阶地上。区域地质构造格局奠定了本区地形地貌的基本形态,同时也是确定成都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主要依据。

1、成都理工大学新校区位于成都市东北十里店地区,成华区的中心地带,二环路与三环路之间。二环路为校园主路之一,由成都理工大学基建处委托进行设计。

本道路B段起点接新校区二环路已建段,终点接入二环路,红线宽度22m。本道路支四路分三段。支四路起点接龙潭E线,线路于02+69.205设折点进入圆环段,终点接圆环段起点02+69.205,红线宽度14~22m,长595.849m。支四路A段起点接支四路圆环段,终点接一环路,红线宽度12m,长199.24m。支四路B段起点接支四路圆环段,终点接一环路,红线宽度12m,长199.625m。

2、道路工程设计标准:

计算行车速度:30Km/h

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5年

3、平面设计:本标段B段设计起点15+11.98,接支四路圆环段西侧,设计终点28+36.726接二环路已建段。支四路设计起点00+00,接龙潭E线,线路于02+69.205设折点进入圆环段,终点接圆环段起点02+69.205,直线段红线宽度22m,圆环段红线宽度14m,设计总长595.849m。支四路A段设计起点00+00,接支四路圆环段,设计终点01+99.24,接一环路,红线宽度12m,设计总长199.24m。支四路B段设计起点00+00,接支四路圆环段,设计终点01+99.625,接一环路,红线宽度12m,设计总长199.625m。

根据成都理工大学修建性详细规划确定的的坐标控制点和道路走向定线,根据业主给定的道路横断面和切角值控制道路红线。

4、纵断面:根据实测地形,本道路沿线地势较平坦,在道路纵断面设计中,在满足道路平顺及与相交道路平顺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设计道路与相邻现状地面高程接顺。设计考虑因素:

本道路沿线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及永久性建筑物室内外地坪高。

本道路排水管线覆土以及道路过路涵洞等结构物对路面设计高程的要求。

相邻道路设计(竣工)高程。

本道路B段最大纵坡1.114%,最小纵坡0.329%,最大坡长845.5米,最小坡长88.02米。支四路最大纵坡1.746%,最小纵坡0.307%,最小坡长88.385m。支四路A段纵坡0.842%,坡长199.24m。支四路B段纵坡0.862%,坡长199.625m。

高程系采用成都高程系。设计高程为道路中线高程。

5、横断面:本道路B段红线宽22米,道路横断面路幅划分为一块板:4米人行道+14米车行道+4米人行道。支四路直线段红线宽22米,道路横断面组成为:4米人行道+14米车行道+4米人行道;圆弧段红线宽14米,道路横断面组成为:2米人行道+10米车行道+2米人行道。

支四路A段红线宽12米,道路横断面组成为:2米人行道(东侧)+10米车行道;支四路B段红线宽12米,道路横断面组成为:2米人行道(西侧)+10米车行道。

车道横坡度均为1.5%,坡向道路外侧;两侧人行道横坡度为2.0%,坡向道路内侧。道路路拱横坡均采用单折线型。

(1)、B段道路路面结构组合为:

0.4厘米彩色压印混凝土+10厘米C20混凝土+15厘米5%水泥稳定碎石

(2)、支四路道路路面结构组合为:

0.4厘米彩色压印混凝土+10厘米C20混凝土+15厘米5%水泥稳定碎石

因本工程道路区域范围内,沿线用地已作详细规划,即将开发,且道路高程与现有地面高程相差不大,对填方部分采用1:1.5土质边坡,挖方部分采用1:1.5放坡处理以稳定边坡。边坡坡面须粘土夯实,对于有条件的地段可以考虑坡面植草绿化。

结合地勘报告文件,对本道路路基处理如下:

B段:15+60~17+30、17+50~19+20路段有鱼塘分布,施工时应清除道路红线范围内的淤泥,采用天然砂砾石回填。

支四路:道路全段车行道,清除路床表面以下0~0.6m范围内的素填土和粘土,路基设计标高以下0~0.3m换填连砂石,0.3~0.6m换填8%石灰土;

01+40~02+08路段有鱼塘分布,施工时应清除道路红线范围内的淤泥,采用天然砂砾石回填。

人行道基层下换填0.5m厚非膨胀土。

1、管线位置及排水流向:本工程B段道路排水设计污水管道1条、雨水管道1条,污水管道位于距道路中线10米的位置,雨水管道位于中线8米的位置。本工程支四路各段设计污水、雨水管道各一条,污水位于道路中线10米的位置,雨水位于道路中线8米的位置。

2、工程规模:本工程污水管管径包括d400(Ⅱ级)、d400(Ⅲ级)两种;雨水管管径包括d300、d500(Ⅱ级)、d500(Ⅲ级)、d600、d1000(Ⅱ级)、d1000(Ⅲ级)、d1200(Ⅱ级)、d1200(Ⅲ级)、d1500、d1600十种。管道设计桩号与道路设计桩号一致。

3、其它:雨水管管材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圆管(Ⅱ和Ⅲ级管)管道,污水管采用钢筋砼承插管(Ⅱ和Ⅲ级管),管道管顶覆土小于1.0米或管道过河时应采用360°砼满包基础。管道基础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1Mpa,当承载力小于设计要求时请设计人员到现场处理,当管道位于回填土基础上时,采用砂砾石做基础。检查井基础厚度不小于20cm,检查井均采用现浇砼。本工程井盖、井座均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

成都理工大学新校区二环路电力浅沟工程。工程电压等级为10KV电力电缆。本工程电力浅沟沿二环路内侧布置,规划电力电缆浅沟位置:距道路中线10.4米。采用1000×1000预制U型槽,交叉口过街排管形式为3排12孔φ150玻璃钢电缆排管。路段支线过街排管形式为3排12孔φ150玻璃钢电缆排管。

位于人行道边红线内,电力浅沟需结合人行道铺筑形式高程做适当调整,4块(2m)可揭/15米。

排管检查井井盖均采用φ800重型专用双层铸铁井盖,内盖采用内盖采用δ=10mm钢板(Q235B)。

成都理工大学新校区支四路电力浅沟工程。工程电压等级为10KV电力电缆。本工程电力浅沟沿道路纵向单侧布置,规划电力电缆浅沟位置:距道路中线西南侧10.4米或7.4米处人行道上。采用1000×1000预制U型槽,交叉口过街排管形式为3排12孔φ150玻璃钢电缆排管。路段支线过街排管形式为3排12孔φ150玻璃钢电缆排管。

位于人行道边红线内,电力浅沟需结合人行道铺筑形式高程做适当调整,4块(2m)可揭/15米。

排管检查井井盖均采用φ800重型专用双层铸铁井盖,内盖采用内盖采用δ=10mm钢板(Q235B)。

成都理工大学新校区二环路通信工程初步设计,道路规划宽22米,本次设计长度约2836米。本条道路通信管线规模为12孔,通信管线距道路中线内侧7.5米。

在道路同侧分支出3孔φ110双壁波纹式塑料管,横过街采用3孔φ110双壁波纹式塑料管,并设置过街手孔。

本工程B段照明工程主要工程量有:电气配管40米、电力电缆1238米、电缆沟铺砂盖砖1088米、单挑灯钢杆路灯4套、手孔井2座。支四路照明工程主要工程量有:单挑灯钢杆路灯42套、中杆灯钢杆路灯2套、手孔井13座、电力电缆1614米、电缆保护管213米、电缆沟铺砂盖砖1416米。

三、本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

四、工程特(难)点分析

1、本工程的重点是污雨水沟槽的回填,其工程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路基的稳定和安全。因此,对污雨水沟槽回填将制定严密详细的施工方法以确保工程质量。

2、路段范围内的地质条件较差,设计提供了处理措施,如何保证路基的加固处理质量,是本工程的难点。

3、工程工期较紧张,因此要结合工程实际,合理配置人员、机械,编制切实可行的工期计划以指导施工。

第三章、施工组织保证体系

我公司有完善的施工组织机构,为保证该工程的质量达到优良,确保安全文明施工、按工期完成施工任务,拟在施工现场设立“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是整个施工期的施工管理层,对外代表公司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公司、质监站及有关部门密切联系,配合工作、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对内在公司统一管理下,严格按“项目法”施工管理,以项目经理为首,全面组织施工,对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工期、成本控制、文明施工等全面负责,按照公司、项目部二级管理体制认真落实生产、质量、安全、成本、文明施工的各级责任人,协调各作业队的施工活动关系,团结拼搏、科学管理、精心施工,确保优质、高效、安全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

根据本工程投标确定的工程量,依据工程量拟定的工程计划,为确保达到优良工程,选派一批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对施工现场实行全过程的管理,现场人员安排如下表:

1、项目经理:对工程进行全面管理,包括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并组织项目部各职责人员的工作。指挥、调度工程施工生产、督促检查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各项措施的落实、协调与建设单位、监理公司、质监站等单位的关系,确保整个目标任务的完成。

2、工程技术负责人:负责编制实施性施工方案,拟定施工进度计划,负责施工技术交底,指导现场施工,解决施工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并制定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有效措施等工作。

3、项目副经理:配合项目经理具体地组织工程项目的施工,负责施工方案、进度计划、重大技术措施、资源调配方案等的实施,提出合理化建议与设计变更等重要决策。并对项目经理负责。

4、资料员:承担本项目部施工内业工作,协助现场工程技术负责人编制施工方案,拟定施工进度计划等。收集整理施工现场一切有关施工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设计变更,工程中所用材料的材质证明、检验报告、开工、竣工报告等一切文字、文件资料。

5、施工员:负责现场施工工作,负责划分施工段,承担各施工段的机械调配、施工人员的工作安排。负责各施工段各项施工质量、进度计划、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的落实,将施工各阶段信息反馈到项目部。

6、材料员:负责材料的计划、采购、保管、发放及回收等工作。建立材料计划台帐,消耗台帐。

7、安全员:负责整个施工的安全管理、教育工作。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法规培训,并对作业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定实施安全防护

设施,进行安全巡查,建立安全生产管理资料。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拟配备7个施工组和一个安全文明小组进行施工,工作内容及人员配备如下(具体详见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1、道路施工组:下设路基施工小组、道路基层施工小组、路面施工小组、人行道施工小组四个小组,具体工作如下:

(1)、路基施工小组:负责整个施工范围内的场地清理、土方开挖、路基填筑、路基处理、余方弃置以及排水沟槽的开挖、回填等施工;

(2)、道路基层施工小组:负责施工范围内的级配砂砾石下基层、5%、4%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

(3)、路面施工小组:负责施工范围内沥青砼的施工。

(4)、人行道施工小组:负责施工范围内的人行道彩砖铺设,路缘石、平石、嵌边石的安装砌筑。

2、排水施工组:负责施工范围内的排水管道、检查井、进水井的施工,沟槽开挖和回填由路基施工小组实施;

3、电力浅沟施工组:负责施工范围内的U型槽安装,过街排管的安装、砼浇筑施工,铁件的焊接,连接井、检查井的砌筑等;沟槽开挖、回填由路基施工小组实施。

4、通信工程施工组:负责施工范围内的管线敷设,沟槽回填,人孔井砌筑等工程施工。

5、照明工程施工组:负责施工范围内的配电箱安装、电气配管敷设、电力电缆敷设、电气配线穿线、灯具安装、手孔井施工、铁件的焊接、接地装置的施工等。

6、安全文明小组:负责施工范围内的安全文明施工,包括现场的巡查守护工作。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框图

第四章机械设备、材料配备

本工程工程量较大、工期短,施工中一定要充分利用机械作业的优势。如土方施工要合理组织挖掘机等施工机械做到快速施工、快速退场;水稳拌合料、沥青砼施工均采用集中搅拌站,以提高施工进度。整个工程最大限度的利用机械施工作业,并应尽量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居民的干扰和影响,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机械施工,才能按期完成施工任务。详细机械配备见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实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1、为便于公司的统一管理,保证工程的材料质量,各种施工材料由项目部按相关规定组织采购。

2、为了确保施工工期,不因材料短缺而影响总体施工进度,项目部将与材料供应商签订各种材料供应计划,准备好所需的各种材料。如钢材、砂、石、水泥、连砂石等大综材料。

3、材料员根据工程进度和项目部的近期工作安排,将各种材料提前组织进场。进场的各种材料必须有材质证明,均应是合格产品,坚决杜绝使用不合格产品(材料)。

4、施工现场布置必要的材料库房和材料堆场,保证材料储存场地。一般的材料必须存放在库房内,做好防水、防潮、防火等措施。大堆料布置材料堆场进行堆放,堆放场地必须硬化。

5、严格材料管理,设置专人进行材料的收发,并且收发分开,做到用多少领多少,杜绝浪费。

一、生产、生活场地设置

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文件精神,施工临舍由我方自行考虑搭建。场地面积约1300m2左右,设置材料库房、钢筋加工房、模板加工房、机械停放场、水泥库房、砂堆场等。搭建的临设按成都市有关规定搭建。如果条件允许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采用就近租用的原则,如果附近条件有限则采用现场搭设活动板房解决,为保证文明施工,维护企业形象将采用彩钢板打围。

二、生产生活用水、用电

1、生产用水、生活用水采用当地城市供水系统的自来水作为水源,安装水表计量使用。

2、生活用电、施工用电利用地方电网,通过变电房接入施工场地内,场内设置动力电线0.5km,另配1台120KW移动式发电机组,以备电网停电使用。

1、场内道路:在拟建道路两侧修建5米宽的临时施工道路。施工便道的做法为:将表土清除后,填筑60cm厚的建渣或砂砾石并分层碾压作为运输道路,对于穿越沟渠的地方,根据沟渠的大小埋设钢筋砼管通过。对于地势较低洼的地方,在便道两侧设置土边沟进行排水,确保便道的稳定性。

2、场外道路:利用现有的城市的道路作为材料、机具运输的道路,做好保洁工作。

施工范围全部采用蓝色彩钢打围,打围按照安全文明施工规定进行,并成立10人的保洁小组进行保洁工作。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2、加强各施工环节的管理,本着缩短工期、确保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的原则,并按工程的轻、重、缓、急和它们所处的位置以及工序间的工艺关系,合理组织分段平行、立体、交叉、流水施工作业。

本工程涉及到道路、排水、通信、照明、电力等众多工程,为按期完成工程,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施工总方案如下:

1、清除表土采用机械进行施工,与此同时在道路两侧修建施工便道并设置排水边沟。

2、整个排水管采用机械大开槽的方式进行,排水管沟采用分段流水作业,完成一段排水管道检测合格后进行回填工作。

3、路基施工加强对软基的处理:对于换填处理地段,首先机械清除软土,然后分层进行换填作业;对于地下水位高,采用明沟排除地表水,深井降水等方式进行,施工完后进行砂砾石施工。

4、路面级配碎石下基层采用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进行作业;路面上基层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和,汽车运输至现场采用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进行作业。沥青砼路面采用集中拌和,运输至现场采用摊铺机铺筑,压路机碾压成型。

5、路缘石、嵌边石、人行道方块砖采用预制成品,现场拌和砂浆人工安装。

1、沟槽采用挖掘机开挖,可用于回填的土方按要求堆置在沟槽外侧,不可用的土方立即运输出现场弃置。

2、砼管道采用吊车下管,人工配备葫芦进行安装。检查井采用定型钢模现场浇筑施工。

3、沟槽回填(管顶1m以内)采用人工回填夯实,管顶1m以外的土方采用机械分层填筑碾压。

1、沟槽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拣底。

2、U型槽采用吊车安装,人工配合。过街排管人工安装,浇筑商品砼。

3、U型槽内的设施安装以及接地装置施工采用人工进行。

1、通信沟槽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

2、管道施工由我公司专业技术工人进行安装。

3、混凝土均采用商品砼,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工期。

1、灯杆基础采用预制砼基础,灯杆采用人工配合吊车安装。

2、电缆敷设采用人力或机械牵引,敷设时电缆尽量做到不交叉。

三、施工流程(见下页)

第七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施工方法中,着重说明施工组织方式,主要叙述施工步骤、施工环节、重点施工工艺、操作规程,关键质量检测点的控制。并对单项工程每道工序具体的施工工艺与操作流程、材质规定、质量评定及各种试验检测等加以说明。有关施工、技术、质量规范中的详细的明确规定,待中标后。在施工中按照有关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严格遵循设计意图,按照规范、规定进行施工作业,并编制详尽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审批后实施。

1、路基施工工艺流程(见下页)

(1)、根据设计要求的深度,采用装载机或挖掘机进行清除。

(2)、清除的土方及时运输出施工现场。

(3)、每清理出一段,立即在设计道路两侧开挖排水土边沟,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流水方向或设置集水坑。

(1)、换填处理时,首先对有地表水的,先将积水排净,再对软基范围进行开挖。根据挖出土方的情况确定换填的深度,待挖够换填深度时,对基底进行夯实并开始分层进行填筑。每层填料的压实度不低于95%。换填过程中控制好填料的粒径、级配、含泥量等。

(2)、换填施工过程中,注意防水防雨,以免受雨水浸泡而影响换填质量。

(3)、道路全段基本属挖方路段,如挖至设计标高还存在杂填土、耕植土等不良土,需进行超挖,将不良土清理干净,分层回填碾压砂砾石后再进行路床施工。因原状粘土为具弱膨胀潜势的膨胀土,则对路床100厘米范围内采用非膨胀土换填,即上层60cm厚砂砾石,下层40cm厚8%灰土封层,其余采用好土回填。对于路段中鱼塘、沟渠的淤泥均需清除干净(清淤及换填范围均为边坡坡脚外2米),分层回填碾压砂砾石后,再进行上层施工。对于路基土方处理材料,可根据现场材料来源情况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选择,建议为现场的满足规范要求的砂类土、砾类土。所有处理均需满足道路路床压实度要求。

(4)、施工中应作好临时排水措施,既有排(灌)沟亦应进一步复查清理;换填坑槽中严禁积水,如必要应顺道路纵向设置临时边沟,地势低洼处根据需要预埋过街钢筋混凝土管涵将水引出路基,管涵大小由甲方与监理根据情况现场控制。基层回填要求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压实度等要求),还应符合相应的施工规范及验收规范等规定。

(1)、在开工前至少7天,将复测后的开挖断面图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在开挖中发现土层、土质有变化时,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并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当开挖到设计标高时,严格控制高度,禁止超挖,并通过试验确定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预留相应高度,用装载机、压路机修整压实,特别要保证路基的压实度一致,以防止路基不均匀沉降。

(3)、路基开挖施工应与排水施工密切配合。

(1)、填筑前测量先行,清表彻底,台阶规则,压实基底,并将压实后新测绘的填方工程断面图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核。路基填方分层水平填筑,纵向和横向由低到高进行,同一段内不得错台填筑。

(2)、路堤填筑施工前,结合旧路排水系统进行排水处理。在地表过分潮湿地段,在路堤两侧护坡道外开挖纵向排水沟,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纵横向排水沟,排出积水,切断或降低地下水。在护坡道外侧的排水沟的外侧填筑土埂,防止路基外的水流进路基内。

(4)、由于本段路基填土高度不统一,所以对于填土高度不大的地段的原地面清理与挖除后的土质基底将重点处理,特别注意整平压实。

(5)、保证填料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以内进行碾压,做到实时平整,实时碾压成型达到设计压实度为止,平整时,先用装载机推开粗平,再用平地机精平,尽早做出路拱以利路基排水,压路机先静压,再振动碾压,随时跟踪检测,直到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6)、路基压实标准:为了使路基获得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抵抗路面荷载下传产生的变形能力,保证路基路面的综合强度,路基压实度必须满足《路基压实标准》中相应部位的压实度要求。

(7)、路基填筑施工应与排水施工密切配合。

6、路基施工时的注意事项

(1)、路堤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压实,最大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

(2)、路堤填筑前压实宽度每侧宽于设计50cm,最后削坡。若填筑两作业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若同时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叉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m。路基填挖衔接处应采取超挖回填措施。

(3)、路基施工中,各施工层表面不应有积水,每层做成2~4%的横坡。施工中应先做好排水工程或临时排水设施,再做主体工程。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要求表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

填料最小强度(CBR)(%)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

本工程设计路面底基层为级配碎石。

(1)、底基层所需级配碎石按合同规范要求在备料前进行取样试验,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备料。

(2)、对进场材料在使用前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标准方法进行试验,压碎值不大于30%,集料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接近0,级配碎石中不含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级配符合设计要求。

(3)、组织详细安全技术交底,包括施工规范、施工要点、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

(4)、清除路基上的浮土、杂物,并洒水湿润,在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的路基上放样,并检查路基顶面的标高、宽度、路拱坡度、平整度、压实度及表面回弹模量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底基层施工。

A、在试验段开始前至少14天,项目经理部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试验段施工方案,待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在监理工程师指定的试验路段进行试验段的铺筑,铺筑长度为100—200m,施工时严格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并自始至终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进行。

B、试验段施工中如设备,工艺有所改变,必须通过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

C、试验段铺筑完成,并经验收,取样试验合格后,将试验段确认的人员、压实方法、压实机械类型、工序、压实系数、碾压遍数、压实厚度、最佳含水量等提出详细施工工艺、工艺规程和质量要求。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做为指导今后施工现场控制的依据。

(2)、全线大面积施工

根据试验段确认的施工方法进行。

B、摊铺:采用装载机摊铺,人工配合。摊铺时,在直线段装载机由外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平曲线段内,装载机由内侧向外侧刮平。摊铺宽度每边大于50厘米。松铺系数按试验段确定的系数执行。

C、挂线找平:按桩号每5m设置控制点,拉十字线控制。找平时注意碎石料不得离析,对于局部离析的地方,应清除填充新料。

D、碾压:整形后,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1%时,立即用振动压路机先静压,后振压。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碾压,弯道由内侧向外侧碾压。碾压时,钢轮应重叠1/2宽度。碾压结束之前,应用人工再修平一次。

E、碾压工作结束后,立即进行检测,如不满足要求,应再次进行找平碾压,直至合格为止。

(三)路面上、下基层施工

本工程路面分上下两基层,下基层为20㎝厚4%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为20㎝厚5%水泥稳定碎石。

(1)、上、下基层所需级配碎石按合同规范要求在备料前进行取样试验,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备料。

(2)、对进场材料在使用前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标准方法进行试验,压碎值不大于30%,集料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接近0,级配碎石中不含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

(3)、组织详细安全技术交底,包括施工规范、施工要点、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

(4)、清除底基层上的浮土、杂物,并洒水湿润,在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的路基上放样,并检查底基层顶面的标高、宽度、路拱坡度、平整度、压实度及表面回弹模量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基层施工。

A、在试验段开始前至少14天,项目经理部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试验段施工方案,待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在监理工程师指定的试验路段进行试验段的铺筑,铺筑长度为100—200m,施工时严格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并自始至终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进行。

B、试验段施工中如设备,工艺有所改变,必须通过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

C、试验段铺筑完成,并经验收,取样试验合格后,将试验段确认的人员、压实方法、压实机械类型、工序、压实系数、碾压遍数、压实厚度、最佳含水量等提出详细施工工艺、工艺规程和质量要求。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做为指导今后施工现场控制的依据。

(2)、全线大面积施工

根据试验段确认的施工方法进行。

A、拌和:由拌和站集中进行拌和,自卸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

C、碾压:整形后,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1%时,立即用振动压路机先静压,后振压。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碾压,弯道由内侧向外侧碾压。碾压时,钢轮应重叠1/2宽度。碾压结束之前,应用人工再修平一次。

D、碾压工作结束后,立即进行检测,如不满足要求,应再次进行找平碾压,直至合格为止。

(1)、施工沥清砼前应对基层进行严格的检验。其中包括基层压实度、高程、横坡、宽度、厚度和弯沉等。同时进行外观检查,对局部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和部位必须进行维修处治,直至合格为止。

(2)、规划、检查、修整沥青砼运输线道路,便于沥清砼运输车辆进场及调头,计划摊铺机、压路机进场;

(3)、进行施工技术和安全交底,根据本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技术保障措施,编制工序操作条例,组织人员学习;

(4)、安排进行试验段的确定、划分及相关准备工作:恢复中桩、确定摊铺幅度、施工标高、设置引导钢线等;

(5)、通知拌和厂进行材料试验、配合比试验工作;

(6)、准备施工机械和人员进场。

沥青砼面层施工工艺框图

(1)洒透层油前,先进行人工清扫,用鼓风机吹扫干净后洒透层沥青。透层沥青宜紧接在基层施工结束养护期满稍干后浇洒。当基层完工后时间较长,表面过分干时,在对基层进行清扫前,应在基层表面少量洒水,在表面稍干后洒透层沥青。

(3)经喷洒透层沥青的地段全部封闭交通,避免车辆和行人通过。

(4)检查透层:透层应均匀,无泛油,无积水,无杂物和浮石。

在已施工的中粒式沥青砼表面化,根据路面结构设计要求,喷洒粘层沥青,作为上下两层沥青砼的连结层。

3.3、测量放样及松铺系数的确定

测量人员应对各层沥青混凝土厚作控制标记,双向横坡应放出分水线,可利用路缘石和路肩作下面层铺筑时的高程导向基准面。但铺筑前,必须检查路缘石和路肩,确定路缘石和路肩顶面高程,满足标准要求。如个别高程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调整。

测量人员首先应准确地放出中线位置,然后在路的两边的边缘位置每隔10m打入钢钎,铺好钢丝绳用以引导摊铺机自动找平。中间二灰上铺设的每段钢丝绳长度不宜过长,以20m为宜。同时每隔10m测出距中线2.5m、5.0m、7.0m的地面高程,摊铺机摊铺后立即测出这些点的松铺高程,待压路机完全压实后再测出这些点的压实后高程。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松铺系数的平均值,上报数据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供原始记录,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此数据作为正式铺筑的依据。

3.4、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及运输

拌合过程中严格设定温度控制:沥青加热温度150℃-170℃;矿料加热温度170℃-190℃;拌和好的料运到保温储料仓中存储,混合料储料仓贮存温度降低值不得超过10℃。拌和好的料一般可采取外观检查,温度测试,抽样试验等方法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对出现拌和不均匀,有花白矿料;离析结块或结团;温度低于或超过规定限制;抽验技术指标不合格的混合料一律不得出厂。

混合料采用8t以上自卸车运输,为了保证拌和及摊铺的连续性,一般两端等待车辆不少于3辆。运料车厢内必须清扫干净,每次装料前应采用人工在车厢底及侧部喷洒脱离剂,防止混合料粘车。车厢留有测温孔,使用有底盘和铠装枢轴的温度计,插入混合料15cm以上,测定混合料温度。混合料出厂温度160℃-170℃,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20~150℃。

在运输途中,用两层粗麻袋覆盖保温,同时用遮雨蓬防雨、风沙、灰尘等污染物。沥青砼运到摊铺现场后由专人凭三联运料单(拌合场、驾驶员、摊铺场)验收,并检查混合料质量、温度等。

3.5、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摊铺机开始铺之前,先按路拱横坡和松铺高度调整好熨平板的高度,同时熨平板预热到140℃左右,然后摊铺机传感器沿钢丝滑动,自动控制高程和平整度。摊铺机的运行速度控制在2.5m/min,摊铺时采用半辐式施工,摊铺另一半辐前,将已成型的半辐沿路轴线切割整齐,并以此为基准接着摊铺另一半辐。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度及路拱横坡、高程,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调整。摊铺过程中,如果局部地方不符合要求,可在施工人员指导下人工找平。

在连续摊铺中,运输车应与摊铺机保持同步速度,并不得妨碍摊铺机工作。为保证沥青砼路面的外观质量及使用效果,摊铺时应保证连续作业,避免中间停顿。摊铺过程中局部摊铺机不能摊铺的边角(如排水检查井周围)和局部摊铺不均匀处,辅以人工进行找补整平,采用1-2t的手扶式小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同时辅以振动夯板(重量不少于180kg,振动频率不小于3000次/mm)进行夯实。

3.6、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沥青混合料摊铺平整后,应紧接着碾压,碾压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各阶段碾压紧密衔接,不能中途停顿,同时专人负责指挥压实现场。

(2)复压。初压后紧接着进行复压。采用YL20型和YL16型轮胎式压路机各一台,以3.5~4.5km/h的速度碾压8遍。碾压后无显著轮迹。,相邻碾压带重叠1/3~1/2碾压轮宽度。复压温度不应低于90℃。

(3)终压。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采用YZC12型压路机一台,以2.5~3.5km/h的速度碾压1~2遍,终压后路面无轮迹,终压完成时的温度不低于70℃。

(2)横向接缝施工:横向接缝采用垂直的平接缝,施工结束后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不符合要求的部分予以切除。横向接缝处应涂刷粘层沥青,横向接缝在摊铺后紧接碾压,碾压时压路机的滚筒大部分在先已铺好的车道上大厦施工方案-3(19P).doc,仅有15~20cm宽度压在新铺的沥青混合料上,压完1~2遍后改为纵向碾压。

3.8、上下分层的衔接

多层沥青混凝土结构上下层横向施工缝错位一般应大于1.0m,不得在同一断面内设施工缝。横向施工缝应采用切割机切割整齐,缝壁切割面应用水冲洗干净,凉干,刷涂粘层沥青,以保证新老混凝土很好粘结。

无论纵缝或横缝【冀】12N4:空调工程,都采用顺缝碾压,并由已成型的路段向新铺层面逐步推移碾压,同时用三米直尺检测其平整度,用人工辅助找补混合料,最终达到接缝平整,顺适的目的。

(一)、施工流程(见下页)

排水管、检查井施工程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