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亢平原区一级公路施工组织设计

高亢平原区一级公路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34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高亢平原区一级公路施工组织设计

XX市长山大道工程(一期)

K4+320~K8+365

道路、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交X航局XX公路建设项目总部

XX市长山大道工程(一期)

K4+320~K8+365

中交X航局XX公路建设项目总部

101编制依据及原则 4

103施工组织规划 7

104设备、人员、材料进场 11

105资金需求计划 14

106施工准备 14

107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15

107.1路基工程 15

107.1.1特殊路基的处理 15

107.1.2一般路基施工 21

107.1.3构造物两侧路基填筑特殊段落施工 25

107.1.4取土坑 25

107.1.5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施工 26

107.2路面工程 28

107.2.1二灰土底基层 28

107.3管涵、箱涵施工 31

107.3.1圆管涵施工 31

107.3.2箱通、箱涵施工 32

107.4桥梁工程 33

107.5测量工程 44

107.6试验工程 46

108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47

109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48

110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分析和措施 52

111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53

112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 59

113冬雨季施工措施 62

101 编制依据及原则

1、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

2、施工设计图纸等相关资料。

3、交通部2003年版《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及相关文件。

4、本公司的施工能力及类似施工经验。

1、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特点,围绕重点分项工程项目,周密部署,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2、采用流水作业及均衡施工方法,运用总体及分阶段计划控制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工期。

3、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创优规划,质量保证措施,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大力推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确保工程质量。

4、合理配备生产要素,优化施工平面布置,减少工程消耗,降低工程成本。

5、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人员组成强有力的项目管理机构,安排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按照业主的要求组织专业化施工。

本工区为XX市长山大道B2工区,起讫桩号为K4+320~K8+365,全长4.045KM。

完工:2009年10月底

具体的分项工程节点计划见附表1

102.3主要技术指标

不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

凸10000凹4500

行车道及辅道2%,土路肩4%

102.4主要工程规模

本工区设置平面交叉3处;主线桥梁1座,为主线芦青浜桥,全长26.728m;空心思管涵18道,箱涵2道;路基填方26.7万方,石灰2.5万吨。

102.5工程建设条件

本工区处于长江三角洲高亢平原区,总体地势平坦,河渠交错,浜塘密布,地面标高一般在2.9~4.5m。总体看地形北低南高,略有起伏。

本工区所处区域属北亚热带温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5℃以上,1月气温最低,平均在1~2℃,6~8月份气温高,最高气温在7月,一般达到28℃左右。年均降水量1000~1270mm,自北向南雨量逐渐增高。春末夏初盛行梅雨,6~7月为最多雨时,夏末秋初为多台风,平均降雨日多达120天,年水面蒸发量平均在960~968mm左右,6~8月份最强,1~2及12月最少。

本工区水网密布,具有相对较完整的引排系统,村庄、城镇分布较为密集。

本工区位于广阔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均由第四纪冲积、湖积与沼积物组成。本区东部为一套厚均100余米的粘土、砂粘土、砂、砾石等松散堆积,并形成孔隙潜水及承压水,该层结构松散,阤隙度大,为本区主要孔隙水含水岩组,地下水位埋深较浅,为0.5~3.6m。地表水为淡水或低矿化度水,水质较好,对钢筋和砼无腐蚀性。

本工区周边断裂发育,但近场区断裂活动强度相对不大,地震活动水平不高,为相对稳定的一般工程场地。

片、块、碎石可从XX市崤岐采石厂、花山采石厂、云亭采石厂等地购买。

构造物及软土用砂可通过水运购买安徽省芜湖、江西九江等地的砂。

可利用本地区的张家港电厂、夏港电厂、利港电厂的粉煤灰,运输时确保环保。

宜兴地区盛产石灰,善卷镇石灰质量可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路基填土通过沿线集中取土解决。

以上材料除路基填土外,均考虑水运至工地附近码头,然后用运输车倒运至工地现场。

钢筋、水泥等业主准入材料按业主要求供货。

根据工程特点,设置必要的供水设施,生活及工程用水必须经化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生活办公用电采用当地民用网电,生产用电,与当地电力部门联系,尽量利用网电,同时考虑一部分自发电。

为便于标准化管理和文明施工生产,生活及办公用地租用临时用地,自建房屋,少量租用民房。临时道路、便桥、预制厂、搅拌站、料场等临时设施用地,联系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租用,按相关规定办理租用手续。

本工区外部交通条件较好,沿途有比较完善的公路网。场内交通沿公路用地界外修建全线贯通的施工便道,路基宽7m,路面宽6m,并修建相应的施工便桥、便涵及支便道。

103.1管理机构设置

本工程为XX市长山大道(一期)工程,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三航局以总承包方成立“中交X航局XX公路建设项目总部”,成立“五部、二室”组织机构,实行项目法管理,项目总部全面负责本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工期目标的实现。项目总部设项目经理、总工各1名,全面负责现场指挥、物资供应、技术指导和成本控制管理。项目总部下设四部二室。

项目总部:全面组织项目的生产、经营、投资控制、协调各部门关系,组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负责审核、批准施工方案、各项计划及各项技术交底文件,主持重大变更设计及配比的设计方案。

总工室:全面组织工程的施工,技术交底,及会同业主监理、设计方进行施工工艺的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对工程质量全权负责。

综合部:全面负责工地的后勤保障、宣传教育、环境保护、职工培训、等工作。全面负责汽车安全、项目材料的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等工作。

工程技术部(包括质量安全部):全面负责工程计划的实施,以及全面负责施工质量检测,质量控制及质量管理,并负责中心试验室、测量组的管理、安全。

经营部:全面负责合同的管理,内业工作的管理,计量支付,工程结算。

财务部:全面负责项目财务往来、发放工资、成本核算,协助项目经理控制资金。

工地中心试验室:全面负责制定检验计划和操作规程,并组织实施、完成工地各项试验检测,编写试验检测报告,整理试验资料。

XX市长山大道一期工程沿线共分为四个工区,各工区按要求亦成立“五科、一室”组织机构,负责每工区的施工组织,确保工区施工的质量、安全、工期目标的实现。工区设工区经理、技术负责人各1名,直接进行现场指挥、物资供应、技术指导和成本控制管理。工区下设四科一室:工程技术科、质量安全科(下设测量组和试验室)、材料机械科、经营科、办公室。

工区的设置具体见平面示意图(附图)。

103.2拟组建的施工队及任务划分

工区根据工程施工任务、工期及现场情况将设立二个路基施工队、一个桥涵施工队、一个防护排水施工队,各施工队及施工任务划分如下:

路基施工一队:K4+320~K6+320路基及二灰土底基层

路基施工二队:K6+320~K8+365路基及二灰土底基层

桥涵施工队:K4+320~K8+365涵洞、通道及桥梁

防护排水施工队:K4+320~K8+365防护及排水工程

本工区工程施工中,工程测量任务,由工区测量组负责完成。工程试验任务,由工区试验室负责完成。

103.3工作机制及主要人员分工

1、实行二级管理体系,减少中间环节,工区直接对现场施工队进行管理。

(1)、按照合同条款,全面具体地组织工程项目的施工,满足业主的合同要求。

(2)、制定项目管理目标和创优规划,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

(3)、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班子,搞好项目机构设置,人员选调、具体职责分工。

(4)、科学组织施工,及时正确地做出项目实施方案、进度计划安排、重大技术措施、资源调配方案,对合理化建议与设计变更等事项做出决策。

(5)、建立严格的经济责任制,强化管理、推动科技进步,搞好工期、质量、安全、成本控制,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6)、保障项目内外联系渠道,及时妥善处理好内外关系。

(7)、接受建设单位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监督指导,及时向建设单位汇报工作。

(8)、参与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组织落实纠正和预防措施,并有权对事故直接人进行经济惩罚。

(1)、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负责。

(2)、负责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及IS09000标准的贯彻和有效实施。

(4)、协助项目经理协调与建设单位、设计、监理的配合,保证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5)、组织制定质量保证措施,掌握质量现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组织有关人员攻关、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和处理方案,并责成有关人员限期改进。

(7)、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积极进行设计优化,协助项目经理制定保证工程成本不突破报价的主要措施并组织落实。

(8)、组织制定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组织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原因分析及制定整改措施。

配合项目经理具体地组织工程项目的施工,负责施工方案、进度计划、重大技术措施、资源调配方案等的实施,提出合理化建议与设计变更等重要决策。并对项目经理负责。

4)、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

负责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控制,制定施工技术管理办法。

负责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调查、勘察、征地拆迁工作,参加技术交底、施工过程的监控,解决施工技术疑难问题,参与编制竣工资料和进行技术总结,组织实施竣工工程保修和后期服务。

编制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及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负责管理测量组和试验室,做好施工过程检测。

依据单位质量方针和目标,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规划,负责质量综合管理,行使质量监察职能。

确保产品在生产、安装及交付的各个环节以适当的方式加以标识,并保护好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负责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不合格品的控制,质量记录的控制,确定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全部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指导。

负责全面质量管理,组织工程项目的QC小组活动。

参加工程验收,并对合格产品进行量测计量。

开展质量安全宣传教育,编制质量安全技术交底。

依据单位安全生产目标,制定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制定各项安全规则。

负责监督保证安全保证体系的运行。

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通报传达各级安全工作精神,从组织上、制度上、防范措施上保证安全生产。

负责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负责合同的管理,按时向业主报送有关报表和资料。

负责组织工程项目验收计量,统计报表的编制,按时向有关部门报送各种报表。

负责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成本核算工作。

参与合同评审,组织开展成本预算、计划、核算、分析、控制、考核工作。

参加工程项目验收计量,指导各工区开展责任成本核算工作。

负责项目人员工资、劳保、统筹等三项基金的管理。

负责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

负责接收、整理、保管文书,质量体系文件,科技档案和其它专业档案以及文件、资料的指导、控制工作,对上级部门颁发的文件、资料等妥善保管。

准确传达施工命令,指导、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施工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分析施工形势,协调各方关系,掌握劳动力、机械设备、车辆和主要物资器材动态,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104、设备、人员、材料进场

104.1主要设备的投入及进场计划

施工初期以路基软地基处理(水泥搅拌桩)施工、沟塘回填、桥梁桩基为主,优先组织进场,同时施工路基小型结构物(涵洞、通道)和线外桥梁、改路、改渠的施工,根据施工进度安排路基填筑、桥梁下部结构、梁板预制、铺架设备等施工设备陆续进场。目前已经有1台挖土机、1台推土机、1台压路机、1台装载机进场。

为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配足设备和机具,做好设备的合理搭配,减少窝工。加强机械保养和维修,保证设备完好率在90%以上。

工区具体设备的配置详见下表: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一览表

104.2施工人员进场

我工区目前已有施工人员20人进场,满足目前的施工需要,人员组成具体见下表。各施工作业队人员数量依现场施工需要安排而定,施工高峰时施工人员数量达到80人。工区分试验室由1名试验工程师、2名试验员组成。

根据本工区工程数量和进度要求,合理安排施工人员进场,确保施工人员数量的相对稳定,工序组织流水作业,避免窝工现象。

104.3主要材料进场

本着“合理组织,满足施工,足量库存”的原则,在考虑可能延误供货的因素,做好材料供应计划。具体如下:

1)在雨季、汛期到来前,备足1个月的砂、石用量;

2)在春节前备足2个月的材料用量;

3)个别特殊材料提前2个月订货,并不定期催交,按时到货。

4)对实行准入制度的材料,专人提前负责联系并上报计划给监理、建设单位。

1)施工准备阶段,对工程所需材料进行全面调查、检测,签定供货合同。

2)每月按材料购置计划备齐资金,水泥、钢材、砂石提前20天购买,按期到货。

3)对特殊材料,提前做好供应计划,报送监理及业主,派专人与有关部门联系,提前做好供应验收工作。

1、根据施工进展情况,满足材料、设备的购买和使用,本着节约、合理及时的原则,科学安排资金投入。施工时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资金需求计划,报送业主审批。

2、用好每月工程款,按资金需求计划进行调拨,保证专款专用。

3、灵活进行资金的调配和平衡,保证人、机、料及管理费的正常支出和生产的正常运行,确保不因资金短缺而影响施工。

4、每月及时进行工程实体验收计量和上报工作,力求每月工程款按时到帐,并及时分发到各用款部门。

5、在工程前期、中期,若发现工程进度款可能不能够满足生产需要时,我单位将及时调用足够的流动资金给予补充,确保生产需要。

6、公司财务部安排会计进驻施工现场,加强资金管理,保证资金有效利用。

1、修建贯通全线的施工便道,路基宽7米,路面宽6.0米。结构为40cm5%灰土+20cm泥结碎石磨耗层。路面设置双向2%横坡,线型顺直,排水通畅。边沟沿路基边线设置0.2%纵坡,尺寸为0.8m×0.6m,并在附近的河道前设集水井,将水引入河中。在施工过程中派专人维修便道、边沟,确保路基排水顺畅,施工顺利进行。

2、便道遇到沟渠时,为保证水流的畅通进行便涵施工。采用直径φ1.5m或者φ1.0m的管涵,铺设宽度满足便道两侧填土1:1.5的放坡要求。边坡打入木桩,并用编织袋装土围护,防止便道路基塌方。本工程共计施工便涵15座。

3、在芦青浜河上修筑施工便桥,长20m,宽4.0m,便桥两侧采用长1.5m,宽1.5m,厚0.5m的C20混凝土桥台,主纵梁采用1.5m高普通型贝雷梁,共两组,每组两榀,贝雷梁上依次铺设30#槽钢作为横向分配主梁,间距1.5m;10#槽钢作为纵向分配梁、间距30cm,上铺1cm钢板作为桥面。

按设计单位提供的原始平面控制网点的等级及相应的测量规范的要求,用莱卡全站仪±(2mm+2ppm×D,2″),按施工需要进行导线点的加密,并进行联测,按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严密平差。将复测成果报业主或监理。

按设计单位提供的原始高程控制网点的等级及相应的测量规范的要求,用S3自动安平水准仪按施工需要进行水准控制点的加密,并进行联测,并按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严密平差。将复测成果报业主或监理。

由于设计施工图纸上提供的横断面图是设计部门在勘察设计时测设的,进行路基施工时,前后相隔时间较长,可能发生部分沉降,还有部分地形、地貌已发生变化。利用S3自动安平水准仪和莱卡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按施工图纸提供相应的横断面位置进行复测,绘制横断面图。报监理、业主,待监理、业主验收合格后使用。以便精确地计算填方路基的填筑数量。

107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107.1.1特殊路基的处理

本工区沿线主要的不良地质问题是软土地基,地基处理方案为碎石土、湿喷桩、土工格栅及预压。主要工程量如下:

换填碎石土:9310m3

预压及超载预压:4842m3

钢塑格栅:9505m2

施工前加强施工期地质核对,如发现地质情况和设计文件有较大出入,应及时和设计部门联系,以明确是否需要变更设计。

清除原地面的一切杂物,按照设计标高整平夯实,在护坡道外开挖排水沟,做好施工期间排水,临时排水沟不能和农田排灌沟渠合用。河塘路基施工时需填筑挡水埂,抽水清淤后,纵横向陡岸挖成台阶。

根据施工设计图《特殊路基设计图》中的特殊处理方案,用挖土机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用推土机进行整平。事先按照碎石:土=80:20的比例,进行拌制碎石土,碎石选用洁净、坚硬的石子,土应选用素土,不得用杂填土。按照压实厚度20cm一层进行填筑,用轻型压路机进行碾压,然后直至填筑到整平高程。

土工格栅的材料质量应该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破损、老化及污染现象。

1、铺设土工格栅的土层应表面平整,严禁有坚硬突出物;在距土工格栅8cm以内的路基填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6cm。

2、单向土工格栅的在铺设过程中,应将格栅受力方向置于垂直于路堤轴线方向。

3、土工格栅搭接要牢固,在受力方向连接处的强度不得低于材料设计抗拉强度,且其搭接长度为30~60cm。

4、土工格栅铺筑后应及时填土(暴露时间不超过48h),铺筑石灰土时,须采用场外拌合,格栅上的第一层填土应采用轻型推土机或前置式装载机逐段推进,车辆机械等不得直接在格栅上行驶。

本工区共有湿喷桩10039米。

1)、机械设备:根据湿喷桩的设计根数、长度和工期,选用合适湿喷桩设备,设备必须性能可靠,状况良好。需要机械设备如下:深层搅拌机、灰浆拌制机、集料斗、灰浆泵、控制柜、自动记录喷浆量设备、其它辅助设备。根据本工区实际,计划配备21台套。

2)、劳动组织:搅拌机每个作业班由11人组成。见下表:

4)、测定桩位:机械设备进场前,要测定桩基轴线,定位点和水准点,桩位要进行编号,以便顺序施工。

5)、水泥浆液配合比试验:我项目部将委托有相关资质单位进行水泥浆液试验,试验结果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即可进行试桩工作。

6)、试验桩施工:在大面积开展水泥搅拌桩前,我项目部将进行试验桩工施工,取得相应施工技术参数,每公里试桩不少于5根,严格实行首件认可制。

2)、配制与输送。搅拌灰浆时,应先加水,然后按水泥、早强剂顺序投料,每次灰浆搅拌时间不得少于4min。严格控制水灰比,须用计量容量配制浆液。准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不得停置时间过长。

1)、机械经安装、调试,待转速、空压正常后,再开始就位,搅拌机的钻杆须垂直并对准桩位。

2)、预搅下沉,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冲水下沉,钻进速度小于1m/min。

3)、到达硬层后提前喷浆,间歇一定时间提升喷浆搅拌,当搅拌机下沉到设计深度后,开动灰浆泵,当浆液到达出浆口后应喷浆约1~2min后,搅拌头自桩低反转,边喷浆边旋转,并以小于等于0.8m/min的速度均匀地提升搅拌机。提升喷浆过程中的喷浆量应严格达到设计要求,以小于0.8m/min的提升速度,边提升边注浆,直至设计桩长。

4)、喷浆上下复拌,为使水泥浆与土体拌合均匀,当搅拌机提升到设计顶面后,应上下复拌,复拌次数通过成桩试验确定。

5)、在复拌时对桩顶1.0—1.5m范围再增加一次注浆,再将搅拌面提升出地面,然后,关闭机械,移机到下一桩位施工。

6)、回填40石灰处治土并压实。

1)、严格控制水灰比,桩机需配置喷入计量装置,定期标定,并记录瞬时喷浆量和累计喷浆量。浆液罐容量应不小于一根桩的用灰量加50kg,当上述重量不足时,不得开钻下一根桩的施工。

2)、严格控制喷浆标高和停浆标高,不得中断喷浆,确保桩体长度;严禁在尚未喷浆的情况下进行钻杆提升作业。

3)、施工中发现喷浆量不足,由监理选择在该桩位附近位置进行补桩。

4)、湿喷桩采用的水泥为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桩径50cm,水泥用量为50~60kg/m,所用水泥应确保质量,严禁使用过期、受潮、结块、变性的劣质水泥。水泥用量的误差不得大于1%。

5)、湿喷桩施工时,为确保湿喷桩的成桩质量,应在湿喷桩的全长范围内进行复搅;当施工过程中遇到停电、机械故障原因中断喷浆时,应在12小时内复搅复喷,保证二次复搅复喷搭接长度不小于1.0m。

6)、桩身施工时,应采用中~低速档钻进(或提升),切勿采用高速档快速钻进(或提升)。提升至地面以下1m时,宜用慢速,提升至地面0.25m时,停止喷浆,搅拌数秒以保证桩头均匀密实。

7)、搅拌杆的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5%,桩机与桩位的对中误差不得大于2cm,成桩后的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

8)、桩浇筑后7天之内不得开挖基坑,并禁止使用机械挖掘,桩头要小心整理,不得用重锤敲击,桩头应整平。抽检桩数的频率和检验标准按省高指的有关检验文涵规定执行。

9)、成桩试验及质量检验

对于湿喷桩施工前必须在每个施工段落不少于5根的成桩工艺性试验,以取得各种施工参数指导施工,在试验中成桩后的7天内,抽取1%的桩进行质量自检抽,对桩顶区段约1.5m深的水泥桩体内进行自检,如发现凝体不良等情况,应报废补桩,成桩28天后,由监理工程师随机指定施工单位抽查,应在桩体三等分段各取芯一个,一根桩取三个试块进行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湿喷桩施工完7天并检查合格后,成桩28天后应进行钻孔取芯检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检验合格后,转入下道工序。

五、填土预压(等载、超载)

按设计要求施工完成各种桩基处理后,进行路基填筑。

路基填筑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填筑速度,并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沉降和侧向位移观测。当填筑高度小于3米时,填筑速率适当加快,后期填筑速率严格控制,采用定时观测成果控制速率:一般路堤中心沉降速率小于15mm/d、坡脚处水平位移小于5mm/d时处于稳定状态。荷载填筑期内,地基变形必须满足地基变形控制标准。

路基填筑到设计值后,继续观测沉降,当发现路堤顶面标高低于设计值10cm以上时,下沉稳定时及时补充石灰土,预压沉降期间,除及时填补下沉量外,不在其上进行任何工程。

1、软土地基路段桥头施工,对于桩柱式桥台,设计采用排水固结方案时,先进行地基处理后填土至路床施工高程并待预压期完成后施工桥台桩;设计采用复合地基方案时,应先进行复合地基施工,再进行桥台桩基、桩柱的施工,待28天湿喷桩强度检测合格后,再进行桥头路基的填筑,复合地基桩顶高程应略低于承台底标高,然后用石灰处治土补填至设计标高。填土时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薄填对称轻压多遍,以保证压实度,填土至路床施工高程并待预压期完成后施工盖梁。

2、对于通道、涵洞等小型构造物的施工,基坑开挖后若发现土质差,基坑边坡不稳定或地基达不到设计所需的承载力,可视实际情况采用换填碎石处理方案,保证边坡稳定及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3、对于采用复合地基处理的通道路段,施工前需将原地面整平至整平高程,整平高程一般应高于桩顶高程25cm,然后沿构造物轴线方向布桩。先进行复合地基施工,待28天湿喷桩强度检测合格后,才可挖至桩顶高程,然后施工通道基础。

4、对于采用复合地基处理的圆管涵路段,应适当减小基础底部的桩间距,必须保证有两排桩,且对称分布。

1、排水系统(砂砾、碎石垫层、路基边沟)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加固效果和预压时间的长短,因此排水工作必须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2、填筑时工作面应做成2~3%的横坡度,填筑至预压高程后其顶面应修整,以利预压期排水。

3、正确确定填筑时的边坡坡度,保证沉降后达到设计边坡值和设计宽度。

特殊路基的施工是一个动态过程JB/T 13532-2018 冷连轧机组 双卷筒转盘式卷取机 通用技术要求.pdf,施工观测是控制路堤稳定的有效方法,推算路面铺筑时间的基础资料。

软土路段、桥头段设置沉降观测。沉降及观测点的布设具体要求如下:

a.一般软土路段,每250m左右设置一组沉降观测点;

b.软土路段中所有桥头位置均需设置一组沉降观测点,观测点位于位桥头引道搭板外,高填方桥头还需在搭板外25m、50m各设置一组沉降观测点。

c.在地质情况明显变化的分界线两侧各10m处DB34/T 2000.1-2013 标准实施效果评价 第1部分:指南,应分别布置一组沉降观测点。

d.沉降观测点分别布设有路堤中心及两侧路肩位置,一组3根。

a:施工期间,每填一层观测一次。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