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完整的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广州)

一套完整的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广州)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90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一套完整的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广州)

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

工程名称××新城二期8号楼

建设单位××市××房地产置业有限公司

TCECS 631-2019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pdf监理单位××市××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市××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03年2月12日

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工作目标

1.做好过程控制工作,杜绝质量隐患,各工序操作过程一次成活;

2.原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检验、复试全数合格;

3.检验批质量验收一次合格率达100;

4.分项工程验收一次合格率达100;

5.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一次合格率达100;

6.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一次合格;

7.创市优质结构工程;

8.创市白玉兰奖工程。

1.事故负伤率控制在1.5。以下;

2.杜绝死亡、火灾、食物中毒;

已交通管线设备等重大事故为零;

4.遇突发灾害天气,安全事故为零。

2.市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工地;

工程难点、关键工序的确定及相应技术保障措施

2.本工程8号楼基坑北侧离规划红线距离较小,仅7.9m。红线以下地下管线密集,据甲方提供的资料,下有供水主干管、铸铁煤气管及电缆线等地下管线,东侧红线以外即为人行道且距离原有建筑物仅8.5m,施工现场周围环境比较复杂,给桩基施工和基坑围护的施工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1.从本工程一期事故及交付使用后暴露出来的质量缺陷是二期工程必须克服的重点

一期工程内外墙的填充墙材料均采用小型混凝土砌块,虽然都按规定做到出厂28d后上墙等要求。但是外墙开裂、漏水比较多,内墙面开裂普遍造成报修率高,返修率高,给居民带来不便,有的还四处告状,给开发商和施工单位带来了名誉损失和经济损失,牵制了大量的精力去解决开裂、渗水问题,己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一期工程对现浇楼板裂缝的质量缺陷在设计、原材料、施工等万面作了研究和改进,现浇楼板裂缝的质量缺陷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并未消除,只是在数量上和开裂程度上有所好转,该问题仍是本工程要解决的难点。

3.该屋面为新加坡式,坡度62°的冠状,有梁、钢筋混凝土板式坡屋面,天沟、糖沟、平台高低错落,接点较为复杂,混凝土运输、堆放、浇注都比较困难,各接点处施工难度比较大。

三、关键工序的确定及相应技术保证措施

1.基坑开挖(包括基坑支护、降水、土方开挖)关键工序及技术保证措施

本基坑深为3.5m,虽未超过5m,但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复杂。根据合同规定;由建设单位邀集设.计、施工、监埋、市政、公用、供电、通讯、检测等有关单位,介绍设计;施工方案,施工可能产生的影响,征询相关单位意见:对可能产生争议的部位拍照或摄像,布设记号,并作好记录。

对受影响可能发生争议的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建设单位与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建设单位签订市面协议,并委托有对外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监控。

深基坑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施工方案除应当具各规定内容外,还应当包括环境保护措施、监控措施和应急抢救措施等内容。万案应当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施工万案,不得随意变动"确需修改时,应当经原批准单位审批同意,并征得原设计单位认可。

施工过程应当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管理,履行技术管埋程序,按照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并对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进行监控。

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工程的施工,严禁基坑长时间暴露。

2.桩基施工关键工序及技术保证措施

本工程桩长25m,对桩长1.5倍37.5m内的原有建筑物和正在施工的建筑物进行调查,根据相邻建筑利周围环境条件,采取下列几种必要的保护措施以减少沉桩影响:

(1)合理调整沉桩施工工期;

(2)合理安排沉桩顺序;

(3)严格控制沉桩速率;

(4)在桩位或桩区外钻孔取土;

(5)在沉桩区设置垂直排水通道;

(6)在保护对象附近设置防挤沟;

(7)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对相邻建筑物和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做到信息化施工。

3.消除墙面开裂渗漏质量缺陷的关键工序及技术保证措施

(1)一期外墙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填充墙,由于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收缩性能不稳定,会产生收缩变形,衰退期比较长,因此,二期外墙填充墙材料采用20孔粘土红砖;

(2)内墙仍采用封底多排孔混凝土小砌块,砌筑填充墙,为消除墙体开裂采取以下技术保证措施:

①采用标准砌块,外形尺寸:190系列:390mm×190mm×190mm;

240系列:390mm×240mm×240mm;

②最小外壁厚不应小于25mm,最小肋厚不应小于2Omm;

③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5.0;

④干燥表观密度(即容重):不应大于140Okg/m³;

⑤空心率:不应小于25%;

⑥配套块采用单排孔的块型和实心混凝土砌块,俗称万能块;

⑦进场必须检验小型砌块产品质量合格证和建设工程材料准用证。

①住宅屋面宜做坡屋面。屋面应采用外保温措施,屋面传热系数应符合K≤l.OW/(㎡·K);

②顶部二层填充墙的封底多排孔砌块强度等级不宜小于MU7.5,封底多排孔砌块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b7.5,其余各层的封底多排孔砌块强度等级不应小于仰5.0,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b5.0。砌体的自重为16.5kN/m³(己包括砂浆、构造柱、实心混凝土砌块、墙梁等,但不包括墙面粉刷层);

③填充墙和钢筋混凝土墙、柱连接处2OOmm宽的范围内,应采用实心混凝土砌块砌筑,并与封底多排孔砌块咬合。柱内应预留2ф6钢筋与填充墙拉结,拉结筋竖向间距为400mm;钢筋伸入墙内长度不小于10OOmm,并置于封底多排孔砌块座浆面的灰缝内;

⑤墙面粉刷前,填充墙与钢筋混凝土构件内、外周边的接缝处,应固定设置宽度不小于每侧200mm的镀锌钢丝网片或采用其他有效的防裂措施;

4.消除现浇楼板裂缝质量缺陷的关键工序及技术保证措施

(1)经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协商统一

1)现浇楼板设计厚度厅、房间为110mm(厨房、浴厕、阳台板为9Omm),单向板应≥L/30(L为板的短向跨度);

2)房屋长度大于40m时,在楼面中部设置后浇带;

3)房屋层面阳角处和跨度≥3.9m的楼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阳角处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OOmm,跨度≥3.9m的楼板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Omm,钢筋直径不宜小于ф8。外墙转角处尚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配筋范围应大于板跨的1/3,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OOmm,

(2)控制混凝土质量的技术保证措施

1)用于现浇楼板的混凝土的用水量不得大于18Okg/m³,浇筑过程中不得掺水;

2)楼板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并控制掺合料的掺量,粉煤灰掺量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15%、矿粉掺量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20%;

3)用于拌制现浇楼板混凝土的细骨料,.不得采用细沙、特细沙(细度模数);

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必须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保证现场浇捣时的坍落度高层应小于18cm、多层和中高层小于15cm。

(3)浇捣施工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单位必须对现场浇捣的商品混凝土坍落度进行现场逐车检查,对不符合坍落度要求的不得使用;

2)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楼板厚度和楼板中钢筋保护层厚度;

3)混凝土楼板浇捣后,施工单位必须按设计和现行规范要求,采取适当养护措施,确保养护期及养护工作质量;

4)楼板中管线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可采用线盒,线管不宜立体交叉穿越,预埋管线处应采取增设钢筋网等加强措施。

4.屋面施工关键工序及技术保证措施

本工程斜屋面坡角为62°,斜坡混凝土厚度15Omm,屋面结构复杂,斜度大,难于施工。故拟采取以下措施:

1)在屋面钢筋(梁、板、短墙)全部绑扎完毕、隐蔽验收合格后,梁、水平梁、柱、平台,天沟等先浇筑混凝土;

3)梁与斜屋面结合处浇筑混凝土前应清埋水泥浆和松动石子,甩加压水冲洗干净,在充分湿润情况下浇筑屋面混凝土;

4)屋面混凝土应加强湿润养护不少于7昼夜;

5)箍筋封口在向一侧时,应在封口处电焊焊接;

6)施工顺序安排原则上按照北面、南面分别施工,中间段、机房、楼梯间、消防通道为一段,在分段梁上绑扎钢丝网为垂直施工缝。斜屋面上分二次成活,第一次成活为墙板、柱、天沟、水平梁等,第二次成活(隔两天)为斜屋面、斜梁。

工程总体施工安排、总进度计划表

根据本工程招标文件、施工图、合同约定和工程特点,确定如下工程总体施工安排。

1.工程总体施工安排原则

根据施工合同约定的工期和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所确定的工作目标结合工程特点,对工程总体施工进行分解,确定各施工阶段的划分,针对各施工阶段的主要工序和重要环节制订相应的技术管理措施和工程质量保障措施,确定项目经理是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第一责任人,落实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跟踪管理。

在施工中加强动态管理、信息反馈、技术调整、合理安排劳动力和施工设备,在确保每道工序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和采取科学的流水作业、交叉施工、立体施工,以保证施工进度。

工程总体施工安排原则还应包括对桩基和围护等分包单位的行政管理、质量控制管埋和安全生产管埋,确保实现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所确定的目标。

2.施工顺序及施工阶段的划分

针对本工程施工现场的施工条件、劳动力、材料设备、机械的现状和工程量、工期等综合情况,先组织5号楼、6号楼、7号楼、8号楼的施工,待该4个单位工程施工到地面一层结构回填土结束,再组织1号楼、2号楼、3号楼、4号楼的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地下车库围护应在主楼打压桩施工后进行,地下车库的结构应在周边主楼结构封顶时才开始施工。为确保工期各单位施工工序之间有计划的进行交叉施工。

(2)各单位施工阶段的划分;

根据本工程特点,将每个单位工程划分为多个施工阶段。

各单体桩基工程施工及部分基坑围护施工;

各单体土方开挖、基础底板施工、地下室施工、地下防水施工、回填土施工;

3)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地面1~11层包括斜屋面结构工程的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

4)内外装修施工阶段;

包括门窗工程、楼地面工程、内外粉刷T程、屋面工程;

5)室外1程施工阶段;

包括室外下水道、道路散水明沟、附属设施,小品、绿化等配套设施;

6)建筑电气分部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分部工程、智能建筑分部工程、电梯分部工程将穿插到建筑与结构的各施工阶段中去完成。

(3)各单体施工阶段的划分;

1)桩基施工阶段施工段的划分;

第一施工阶段;6号楼、8号楼(静力压桩);

第二施工阶段;5号楼、7号楼(静力压桩);

第三施工阶段:3号楼、4号楼(静力压桩);

第四施工阶段:1号楼、2号楼(静力压桩);

第五施工阶段:地下车库(静力压桩);

2)地下车库钻孔灌注桩围护施工为一个施工段;

3)地下基础底板为一个施工段,混凝土灌注连续进行不分流水段;

4)各单体地下一层结构工程和地面结构工程施工段的划分根据设计图纸:1号楼、3号楼各只有2个单元,建筑物沿长度方向未设变形缝,因此每一层为一个施工段;而2号楼、4号楼、5号楼、6号楼、7号楼、8号楼各有4个单元,沿建筑物长度方向中间有一条变形缝,以变形缝为界每一层划分为两个施工段;

5)自结构工程施工开始起穿插电气、给排水工程施工;

7)室外工程:室外环境工程由分包单位独立完成,其他室外工程按单体工程施工段施工人员一并完成;

8)室外管道围墙等其他项目

室外道路、围墙由项目部统一部署人员完成。

8号楼共4个单元,建筑物长55m,中间有一变形缝,从二期结构工程模板的配置数量,保证混凝土的养护周期及工作量、劳动力和起重运输工具的具体情况,按以下原则划分流水段。

1.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一次性完成不分流水段。

2.地下一层:水平万向按变形缝分为两个流水段,竖直万向:墙板、柱、楼梯为一个流水段,顶板为一个流水段。

3.主体结构:水平万向按变形缝分为两个流水段,竖直万向钢筋安装分为两个流水段,第一个流水段为墙板、柱、楼梯钢筋安装,第二个流水段为梁、顶板钢筋安装。

测量放线、放样工作十分重要,测量放线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定位、轴线、层高、标高的精度的控制,是建筑产品质量控制的一道关键工序。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为使施工放样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控制施工过程,确保工程质量,测量工作采取先控制从测绘局提供给出的坐标系统,逐级引进、逐级控制。

(1)本工程平面控制采用网状控制法,施工方格控制网一般经初定、精测和复核三步进行。

(2)本工程根据总平面图设计坐标;由道路上的城市坐标系统结合建筑物规划红线引入定位,城市的MC7和GD2坐标同中山路平行,根据MC7坐标与各幢号的设计坐标进行平面定位。

(3)根据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条件,选择相对稳固地方埋设多种用途、长期使用的首级控制点,组成一个能满足施工放样及沉降观测需要的永久性施工控制网。控制点基础座按要求进行技术处理,控制点所处位置要保证今后不被占用、障碍较少、视线贯通,以便对控制点进行使用和保护。控制点既作平面控制之用,又作标高控制之用。

(4)施工过程,根据工程特点,利用首级控制点,先择相对稳定、视行通畅的点放出二级控制点作为施工的二级控制。该二级控制点既可用于细部点的放样,同时又可用作对工程上各结点的复合检测。

(5)利用全站仪对所有控制点进行精确测定,并将它们与附近的国家城市等级点进行联测,使其坐标与高程统一为一个系统,便于今后使用。

(6)利用配套计算对所有观测值进行严密平差,保证整个控制精度完全能够符合国家工程测量技术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平差成果存入计算机,需要时可以随时调用。

(7)随着施工的进展,考虑到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定期对所有控制点作必要的监测。

2.垂直测量和平面放样

(1)楼层垂直控制网的施工测量

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资料及开始施工时建立的二级平面控制网,建立建筑物内部平面控制点,运用极坐标在建筑物内布设多个轴线控制点。所布设的控制点与整幢大楼的测量基准点进行联测,测量结果进行严密平差,计算点位坐标,并与设计坐标比较,比较之后再次进行检测,要求控制网的测距对中误差小于L/20000,测角中误差小于5"。若不满足要求,再次比较,直至满足要求。一般情况下,这种比较需进行两次。因垂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为此,基准点处预埋lOcm×lOcm钢板,用钢针刻划十字线定点,线宽0.2mm,并在交点上打洋冲眼,以便长期保存。所布设的平面控制网应定期进行

(2)平面控制点的竖向传递

首层乎面放线直接依据首层平面控制网,其他楼层平面放线,根据规范要求,从地面控制网引投到高空,不得使用下一楼层的定位轴线。平面控制点的竖向传递采用内控天顶法,投点仪器先用天顶垂准仪。在控制点上万架设好仪器,严密对中,整平。在控制点正上万,在需要传递控制点的楼面预留孔处水平设置一块有机玻璃做成的光靶或原仪器附带的光靶,光靶严格固定。仪器从0°、90°、180°、270°4个方向向光靶投点,用0.2mm笔定出这4个点。若4点重合则传递无误差;若4点不重合,则找出4点对角线的交点作为传递上来的控制点。所有控制点传递完成后,则形成该楼面平面控制网。对该平面控制网进行角度观测(2"全站仪二测回)及边长量距(精度1/20000)。由观测成果作经典自由网平差,根据平差结果与理论值相比较,若边长较差,角度较差则说明4点精度达标,只记录不作归化;若是边长较差,角度较差,则说明4点精度不够,必须归化;若边长较差,,则说明投点精度不够,必须重新投点,直至满足精度要求。

(3)在首层根据轴线设立坐标点作为平面控制点后,浇筑上升的各层楼面必须在相应的位置预留15Omm×l5Omm与首层平面控制点相对应的小方孔,能保证激光束垂直向上穿过预留孔。

(1)首先计算出各轴线交点在控制点所在坐标系统中的坐标,供放样使用。

(2)根据具体情况,直接将全站仪架设在控制点上,'按极坐标法放出各轴线交点,或利用控制点,在与所需放样轴线交点相互通视的地方测设若干转点作为临时控制点,然后将全站仪架设在转点上,以控制点为后视,按极坐标法放出各轴线交点。这些交点可满足进一步细部放样的需要。

(3)为保证放样的准确性,校核可改用其他放样万法(如角度交合法等),重新放样主要轴线交点,或测量相应轴线交点间距离。

4.水准点的引测和层高控制

(1)本工程水准点的引测必须用二等水准测量,确定水准测点的标高并与国家或城市水准点联测。水准点网的主要技术要求按工程测量规范执行。

(2)随着主体上升,高程控制公司作可与平面放样同步进行。在工程开始时,先精确测定各个二级控制点的标高,将它们归化到各轴线交点设计标高所使用的高程系统,放样时可将全站仪设在二级控制点上,利用全站仪可以直接测出两点间的直线距离的功能,测出轴线交叉点与站点之间的相对高差,将标高传递至任一高处。

5.工程测量仪器的选用型号

为确保本工程的施工测量精度,经过综合比较,主要选用以下测量仪器:

(1)沉降观测水准点的测设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根据本工程引测的水准点为基准点51测,建筑物和构筑物沉降观测的每一区域,必须有足够数量的水准点,并不得少于2个。水准点应考虑永久使用,埋设坚固,水准点埋设示意图

(2)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2)沉降观测点应有良好的通视条件。

3)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①观测点的布置,应按能全面查明建筑物和构筑物基础沉降的要求,由设计单位根据地基的工程地质资料及建筑结构的特点确定。

②墙承重的各观测点,一般可沿墙的长度每隔8~12m设置一个,并应设置在建筑物的转角处、纵墙和横墙的交接处及纵墙和横墙的中央,建筑物沉降缝的两侧也应设置观测点。当建筑物在宽度大于l5m时,内墙也应在适当位置设观测点。

③框架式结构的建筑物,应在每一个柱基或部分柱基上安设观测点。具有浮筏基础或箱形基础的高层建筑,观测点应沿纵、横轴和基础(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周边设置。新建与原有建筑物的连接处两边,都应设置观测点。

④沉降观测点具体布置位置,应由设计单位负责确定。对设计末作规定而按有关规定需作沉降观测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其沉降观测点布置位置则由施工企业技术部门负责确定。

⑤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的比例一般为1:100~1:500,所有观测点应有编号,以便观测记录。

1)沉降观测时,应特别注意观测点的首次高程测定,沉降观测点首次观测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进行比较的根据,如初测精度不够或存在错误,不仅无法补测,而且会造成沉降工作中的矛盾现象,因此必须提高初测精度,每个沉降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进行两次观测后确定。

2)沉降观测的次数、时间,应按设计要求,一般第一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设稳固后及时进行。住宅每加高一层应观测1次,工业建筑应在不同荷载阶段分别进行观测;整个施工时间的观察不得少于4次。工程竣工后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建筑物变形观测直至稳定。

(4)沉降观测注意事项

1)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

2)沉降观测采用环形或往返闭合的方法进行,其使用的仪器应符合相应规定的要求。

3)沉降观测时,前后视距离宜相等,视线长度不宜超过50m,前后视应使用同一根水准尺,并应尽可能做到观测人员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和水准尺固定,观测方法固定,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4)每次沉降观测的数据,应先填入《水准测量记录手簿》中,经过严格校对无误后,方能填入沉降观测记录表中,己填入的数字,不得任意涂改。

5)当建筑物或构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除应立即进行逐日或几天1次的连续观测和对裂缝进行观测外,尚应立即向施工技术负责部门和设计部门汇报异常情况。

根据初步设计图纸及场地平整标高,本工程1号楼、2号楼基础埋深4.20m,3号楼、4号楼埋深

5.0m,5号楼、6号楼埋深4.5m,7号楼、8号楼埋深4.30m,地下车库埋深4.75m,各单体开挖深度

高低差较大,开挖时各高差之间需设计围护方案(详见基坑围护方案)。

(1)测量放线及测量控制点的保护

1)在基坑开挖之前核准红线桩和建筑物定位桩。场内所有的红线桩及建筑物的定位桩,全部经市规划部门测量核准。查清红线桩及定位桩是否产生移位,若有移位应会合规划部门、设计单位、建设单位重新定位。

2)对场边道路及场内的临时设施做好定位标记,用作施工阶段定位的相对参照物标记。

3)在基坑开挖前,根据施工图纸、建筑轴线位置放出土方开挖基线。

4)土方的机械施工易碰压测量桩,因此,在基坑开挖前,基坑开挖范围内的所有轴线桩和水准点都引出施工活动区域以外,并设置涂红白漆的钢筋支架予以保护。

5)所有的测量桩、红线定位标记一经核实后,项目部就落实专人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复核,以确保红线定位标记的准确性。

(2)建筑材料及下道工序施工准各

因土方开挖后必须立即进行基础施工,不能等工待料造成暴槽,因气候变化与地质不利因素发生塌方和管漏、积水等事故,因此必须在开挖前做好下道工序施工所需要的材料、劳动力组织、技术措施、施工装备等工作。

1)施工用水、用电己按基础施工临时用水、水电方案,落实到位。

2)在基坑开挖之前应做好基础施工所需的原材料诸如钢筋、水泥、砂石的进场和复试工作,及确定混凝土垫层的级配比。

3)检查基础施工所用的计量器具是否配备齐全并己作了计量标定,小型机械设备如搅拌机、钢筋切断机、木工机械是否己就位并作了试运转。

4)钢筋加工成型、穿墙螺杆、止水片、预埋件、模板制作加工完成。

5)垂直、水平运输的设备如塔吊安装完毕并经检测合格,施工道路己贯通。

注:基坑施工期间,总计施工人数为60人。

7)土方开挖作业系统内的夜间照明,基坑采用固定的钢管架子架高安置的2只3·3kW太阳灯照明,挖土机操作范围内的夜间照明采用活动灯架,每个灯架安装lkW小碘钨灯,每台挖土机配备活动灯架4个,其中基底挖土工作面2个,槽上装车工作面两个。施工现场作业面至现场大门口出口隔20m安装一个固定灯架,安装1个lkW碘钨灯。

8)用电线路均从总配电箱引出架空至终端,夜间施工用电由2名值班电工专]负责管理,禁止操作工人随意移动照明电气。

(3)土方开挖技术准备

1)开工前要做好各级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1长)、测量人员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桩及水准点的位置尺寸,并同专业监理工程师办理验桩、验线手续。

3)认真执行开挖样板制,即凡重新开挖边坡坑底时,有操作技术较好的工人开挖一段后,经测量人员或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作为样板,继续开挖。施工人员换班时,要交接挖探、边坡、操作方法,以确保开挖质量。

4)开挖边坡时,尽量采用沟端开行,挖土机的开行中心线要对准边坡下口线。要坚持先修坡后挖土的操作方法。

5)机械挖土过程式中,土建要配各足够的人员。一般每台挖土机要班配备7~8人,随时配合清槽修坡,将土送至挖土机开挖半径内。这种万法即可一次交成活,确保工程质量,又可节省劳动力,降低工程成本。

6)土方开挖后,及时铺填道碴,并及时跟进浇筑混凝土垫层,并要注意成品的保护工作。

7)认真执行项目部制定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中要及时记录、收集、整理技术资料,如施工日记、设计变更洽商、验桩、验线记录等。

8)土方工程竣工后要绘制竣工图,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

本工程土方开挖分三项进行,主楼1号楼~4号楼为第一次,5号楼~8号楼为第二次,至主楼结顶,第三次开挖地下车库的土方。

(2)配备2台挖掘机,按土方运输路程计算,土方外运配8~9辆自卸卡车

1)根据本区相似工程施工经验,本工程开挖各幢号均采用反铲挖掘机沟端乙形开挖法,一次开挖。

2)运土车辆停于挖机侧面便于装土,装土至车辆额定载重后即外运。

3)挖掘机履带距坑边应不小1.3m,并不得停留在较陡的自然坡度的土壤上。

4)土方开挖必须在地下水位己降至基底标高0.5m以下进行,机械施工严禁撞击桩体与锚头。

5)土方开挖采用机械配合人工进行,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进行。按乙形车道底板标高由深至浅依次进行,机械挖土至设计底标高十2OOmm时,按每15打一标高竹片,然后由人工挖土至底标高。

6)土方挖至一定程度后,就在基坑内组织人员用竹笆,防滑木条。ф48mm钢管搭设下人坡道,坡度为1:2。

7)基坑土方挖好后,组织人员将基坑四周用钢管搭设防护栏杆高度1.2Om;用密目立网封牢危险处,夜间应设红色标志灯。

8)基坑开挖周边按1:1要求放坡,挖机边挖土边配合人工修整坡度,将边坡土拍实修平,待基坑挖好后即开始浇筑50厚细石混凝土护坡,防止下雨天坡面被冲刷,泥浆水冲入基坑及边坡塌方。

9)基坑周围的地表水,采取人工挖排水沟,明沟排水沉淀池后排入下水道。

10)土方开挖机械施工严禁撞击桩体与锚头。

(3)边坡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坡度尺检查)。

(4)基底表面平整度控制在2Omm以内(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5)基底土性应符合设计要求,若有异议报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出补充方案。

(1)开工前要做好各级安全交底工作。根据本工程施工机械多,配合工作多,土质条件差,以及运土路线复杂等特点,制定安全措施,组织职工贯彻落实,并定期开展安全活动。

(2)挖土机的把杆旋转区域严禁站立其他施工人员。

(3)运土车辆出大门时,应有专人指挥,避免发生事故。

(4)当挖土司机视线不清时应配置专职指挥。

(5)作业区内应无人和障碍物,作业时挖掘机应保持水平位置,并将行走机构制动。

(6)作业时必须待臂杆停稳后再铲土,当铲斗末离开工作面时不得进行回驶、行走等动作。

(7)挖掘中如遇较大坚硬障碍物,须清除后可继续作业。

(8)挖土时应有施工员、安全员在现场指挥,确保不超挖、堵挖,并保证安全。

(9)基坑土方开挖必须严格按采取分层开挖、分层不宜过厚的施工方案进行,严格控制挖土深度及防止桩损坏,挖机驾驶员必须随时注意指挥人员手势信号,在挖机方向的桩前后两侧,余土由人工挖除。

(10)夜间挖土施工时,应配置足够的灯光照明。

(11)为预防边坡塌万,一般禁止在边坡上侧堆土,当在边坡上侧堆置材料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距离边坡上边缘1.Om以外,材料堆置高度不得超过1.5m。

(12)及时排除基坑周围的地表水,四周人工挖好排水沟宽30Omm引向集水井,集水井采用铁油桶四周钻洞外填碎石埋深lm。抽水设专人负责管理,有水就抽,保持基坑内绝对干燥。

(13)提前准备好编织袋、草袋、木桩等物,若边坡局部塌方,则可将坡脚塌方清除,用草袋或编织袋装土堆砌挡土墙,用木桩打桩加固。

(14)基坑四周不得任意堆放材料。基坑开挖后,基坑边1m内严禁行走汽车。

(15)挖土过程中如土体出现较大位移,应立即停止挖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16)若边坡经上述措施之后,仍有失稳现象,则应征得设计单位与监理单位同意,采用加大边坡坡度或用压密注浆加固土体等方法,以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

5.土方开挖文明施工注意事项

(2)每天检查车辆挡板和挡土设施是否完好,并及时进行修复。

(3)下雨期间进行挖土时,车辆行走的施工道路,宜采用草包及防止污染物的措施,防止车辆污及场外道路环境。

(4)工地全封闭施工,大门口设水龙头、排水沟、集水池,出场时必须冲洗干净,方准离开工地,不准将污泥带出门外,影响市容。

(5)运土车辆出大门时,应有专人检查车轮是否带泥,并及时清理和做好大门口的保洁工作。

(6)场内道路应及时整修,确保车辆安全畅通,各种车辆应有专人负责指挥引导。

(7)车辆进出门口的人行道下,如有地下管线(道)必须铺设厚钢板,或浇捣混凝土加固。

(8)电缆两侧1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挖掘。

(9)配合拉铲的清坡、清底工人,不准在机械回转半径下工作。

(10)向汽车上卸土应在车子停稳定后进行,禁止铲斗从汽车驾驶室上越过。

(11)基坑四周必须设置1.5m高护栏,要设置一定数量临时上下施工楼梯。

(12)运土汽车不宜靠近基坑平行行驶,防止坍方翻车。

6.土方开挖季节性施工措施

(1)不安排在本地区雨季进行土方开挖施工。

(2)遇阴雨天气,在临时边坡上应加盖塑料薄膜,以防止临时边坡上的土体流失。

(3)冬季施工:施工机械及设备应制订有效的防冻、防滑措施。

(4)密切注意观察土体解冻时节的边坡状况以及基坑、槽的地下水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施工机械及人员到场

(3)对填方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

(2)分层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3)分层厚度控制在250~300mm之间。

(4)表面平整度控制在2Omm之间。

(5)回填土应在地下室墙板防水工程完成后进行。

(1)基坑回填施工现场应栏出警界线以防机械伤人。

(2)回填土人工平整夯压作业应在机械旋转臂范围之外进行。

(3)确需在施工机械转臂范围之内作业的施工机械必须关机停止作业。

5.基坑回填文明施工注意事项

(2)每天检查车辆挡板和挡土设施是否完好,并及时进行修复。

(3)下雨期间进行回填时,车辆行走的施工道路,宜设草包及防止污染物品,防止车辆污及场外道路环境。

(4)工地全封闭施工,大门口设水龙头、排水沟、集水池,进出场时必须冲洗千净,方准离开工地,不准将污泥带出门外,影响市容。

(5)运土车辆出大门时,应有专人检查车轮是否带泥,并及时清理和做好大门口的保洁工作。

(6)车辆进出门口的人行道下,如有地下管线(道)必须辅设厚钢板,或浇捣混凝土加固。

(7)运土汽车不宜靠近基坑平行行驶,防止坍方翻车。

6.基坑回填季节施工措施

(1)基坑回填不宜在雨季施工。

(2)冬季不能将冻土回入基坑。

五、地基与基础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本工程地基与基础包括±00以下的地下一层和板或基础,以及桩基子分部工程,由于桩基子分部工程另行单独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因此本工程地基与基础1程的施工方案主要介绍地下一层外墙防水混凝土、地下一层结构帮基础底板的施工。

1.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底板混凝土浇注必须连续进行,不得中途停止或产生冷缝,所以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做好从原材料配合比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等各方面准备工作。

(1)底板混凝土浇筑前,派专人对混凝土厂家进行实地考察,对商品混凝土供应商进行技术交底,要求与外墙混凝土统一配合比,采用UEA补偿收缩混凝土统一原材料,统一外加剂,专门分仓堆放。督促商品混凝土供应站搭设遮阳棚,外加剂单独计量,原材料储备是否足量,确保连续供应。要求原材料、外加剂均采用电子计量、微机控制、自动上料。

(2)混凝土浇筑时,对混凝土供应厂家进行监控,派驻技术人员对混凝土生产厂家的原料的质量、坍落度、供应速度进行跟踪检查,记录。确保供应的连续、匀速、质量的稳定。

(3)对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地下室底板10眪2、墙板12眪20

(4)施工机械,除现场实际使用的施工机械外,还须准备备用机械,至少配备一台备用混凝土输送泵。

(5)在混凝土浇筑前,及时与交通管理部门的有关单位联系提前召开现场协调会。

(6)施工机械的选择:

每个单位工程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至少选用2台36m臂长的汽车泵输送混凝土,同时还应准备一台固定混凝土泵各用。小型机械应配各10台插入式混凝土振捣器和2台乎板式混凝土振捣器和2台小型高扬程式离心式抽水机,排除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泌水。

2.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

(1)底板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区分层一个坡向,循序退打,一次到顶的方法。商品混凝土由自动搅拌运输车运送,由输送泵车泵送混凝土,从基坑一端推进到另一端,由一个泵负责浇筑一个区,每次浇筑厚度根据混凝土输送能力、施工段宽度及坡度、混凝土初凝时间进行计算,每层厚度30~4Ocm。若有意外,混凝土输送能力下降,则立刻减小混凝土浇筑厚度,确保在底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出现冷缝。在浇筑混凝土的斜面前中后设置3道振捣器振捣,并采用二次振捣。

(2)每层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前层混凝土必须在初凝前被新浇混凝土所覆盖,振动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再冒气泡和混凝土不再下沉为准。不能漏振和过振。混凝土浇筑到顶后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平板振动器移动间距要确保相邻搭接5cm,防止漏振。

(3)混凝土表面泌水的排除方法:

商品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在混凝土表面会产生泌水也称为浮浆。浮浆中含有较多的粉煤灰,如不清除,留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隔离层,使地面找平层和基层之间产生起壳开裂,严重影响装饰工程的质量,清除泌水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混凝土经过振动和刮平后在初凝前会产生泌水和浮浆,严重影响到混凝土表面质量,应将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坡度流向坑底,当无坡度时,要有意识拉成一个流水斜坡。在四周基坑模板开排水孔,让泌水自然流出,在基坑外集中排出。

2)提前在各基坑下端外墙模外测设置铁油桶集水井,混凝土振捣过程中的泌水流入铁油桶内,用泥浆泵排除。

3)混凝土厚度(表面标高)的控制:

①在浇筑混凝土前,用精密水准仪、经纬仪在墙、柱插筋上测得高出板面lm的标高用红油漆做标志,使用时拉紧细麻线,用lm高的木条量测,初步调整标高后用全站仪器和水准仪精确复核。

②也可在底板上皮钢筋上安置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限位来控制混凝土的厚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

(4)混凝土表面的二次抹平:

商品混凝土表面压光一般为两次,不宜多,否则表面浮浆增多,混凝土表面浮浆强度低于混凝土内部强度,也影响今后做结合层粘接,易产生空鼓,起砂现象,当混凝土浇筑到顶面,用平板振动器振实后,随即用刮尺刮平,二次铁滚碾压两遍,用铁板抹平整一道;待混凝土终凝前,用木蟹搓一遍,再用铁板收一道。

(5)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和养护措施:

1)为确保大截面的基础梁不产生混凝土裂缝,对地下室底板大于lm厚度的混凝土在浇筑之前,在基础梁和基础底板上按规范要求设置测温点,每个测点垂直万向布置1一3个温度传感器,以正确地了解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状况;本公司选用智能温度巡检仪进行测温控制,以便确切测得不同深处内部混凝土的温度升降情况,信息及时反馈,做到信息化施工;智能温度巡检仪测温时以6min为一个采样周期,每lh打印温度参数表一次,以供其他单体底板施工时参考。

2)混凝土浇好之后12h,在混凝土表面覆盖1层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上再加盖一层草包,以起到保温保湿养护作用,控制表面与混凝土内部之间的温度差不超过25℃。保证养护时间不小于14d。

3.地下一层墙板、柱、楼板混凝土施工

(1)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是防水混凝土,为确保外墙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及防水性能,防止裂缝,在施工当中将主要采用以下措施。

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提前进行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工作,同时制作试验构件通过检测设备检测混凝土的性能参数,特别是混凝土内部的温升情况和裂缝情况,以优化最佳混凝土配合比,将水泥用量降到最低,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止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如选用水化热较低水泥,细骨料用中粗砂,控制含泥量,粗骨料选用级配良好的石子等。

本工程采用UEA补偿收缩混凝土新技术,不仅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与抗渗性,同时在混凝土硬化阶段可以产生(2~4)×限制膨胀率,在混凝土中建立起的应力值为0.2~0.7MPa,用以抵消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收缩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大部分拉应力。

掺UEA混凝土膨胀剂的同时,掺适量的高效减水剂,改善混凝土的坍落度,以减少用水量,防止混凝土施工时泌水过多,产生大量的泌水孔隙,造成混凝土裂缝及防水缺陷。

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

①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外墙转角部位由于温度和收缩作用,特别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墙体开裂。为防止此类裂缝产生的最好措施便是在转角处增加适量的抗裂钢筋承受集中应力,避免裂缝。

②房屋层面阳角处和跨度≥3.9m的楼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阳角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OOmm,跨度≥3.9m的楼板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Omm,钢筋直径不宜小于ф8。外墙转角处尚应设置放射形钢筋GB/T 51315-2018标准下载,配筋范围应大于板跨的1/3,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

①施工单位必须对现场浇捣的商品混凝土坍落度进行现场逐车检查,对不符合坍落度要求的不得使用。

②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楼板厚度和楼板中钢筋保护层厚度。

外墙模板选用70系列钢框釉面竹夹板,地下室模板宜在二楼结构完工后拆除。

6)外墙混凝墙板的二次振捣工艺

第一次振捣:待混凝土入模后路基砂砾垫层施工工艺框图及文字说明,用普通振捣器进行初次振捣至混凝土无沉落、无气泡、出现浮浆为止。

第二次振捣:待混凝土经第一次振捣坍落度消失并开始初凝时,再将高频振捣器二次插入混凝土中振捣,这一时间为初次振捣后的2~3h左右,当缓慢拔出振捣棒,混凝土能够均匀闭合而不留下孔洞时进行二次振捣为最佳时间,具体时间与操作可由现场试验决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