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某县和平路新建污水泵站施工组织设计

内蒙古某县和平路新建污水泵站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23.07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内蒙古某县和平路新建污水泵站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单位的指导思想:视质量为生命,求信誉,以信誉求发展创效益。以质量为中心,按照GB2002系列标准,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单位管理体制,实施项目管理,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优质、高速的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说明;

现行有关标准、规程、设计规范和施工验收规范、技术和安全操作规程;

工程所在地域条件,建设方能提供的支持以及本施工队综合施工能力。

⑴、遵循招标文件条款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及附图表中JTT776.2-2010 公路工程 玄武岩纤维及其制品 第2部分:玄武岩纤维单向布,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做到统一标准,规范编制。

⑵、遵循设计文件和规范投标的原则,在编写主要项目施工方法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现行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的质量、进度。

⑶、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中,根据自身施工能力,施工经验,技术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平行作业,尽量平衡施工高峰,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效完成本项目的施工任务。

⑷、坚持施工全过程严格管理的原则,在工序施工中,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指令,尊重监理意见,严格管理。

⑹、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施工组织方面,以专业作业队为基本作业形式,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的优势,同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⑺、充分利用网络图,进行计划安排,与总体施工计划进行对比,资源优化以达到降低资源消耗,均衡资源强度,最终使编制计划既确保优质完成本工程,又降低造价的目的。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目的是:为本工程施工组织提供完整的纲领性文件,用以提高建筑、安装、装饰工程的施工与管理确保优质、高速、安全、文明地完成本工程的建设任务。

工程名称:磴口县巴彦高勒镇6#、7#污水泵站

建设地点: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北

建设规模:泵站流量为:6#泵站0.35立方米/秒,7#泵站0.93立方米/秒。

工期要求:施工总工期70天(2008年10月1日—2008年12月9日)

本工程与110国道、高速公路、磴口县绕城公路、哈磴公路相邻,交通运输较为便利。沿线均有电讯服务及电力供应。

进水池由地下进水池、进水管、预留自流管、机房和溢流井组成。

③、机房(手动启闭机):为砖混结构,现浇楼板,直接布设于进水池上。

由清污池、机房、格栅清污机、手动启闭机组成:

②、机房:(手动启闭机、格栅清污机):为砖混结构,现浇楼板,直接布设于清污池上部。

结构形式为单层砖混结构,6#层高为7.2m,平面尺寸为6m×14.8m;7#层高为8m,平面尺寸为6m×32.2m。

结构为地下钢筋砼水池,6#平面尺寸为4.5×12m,深1.53m;7#平面尺寸为6×28.4m,深2.1m。

1.混凝土标号:所有盛水构筑物及地下构筑物除图中注明外均为C25,抗渗等级除图中注明外均为S6。

3.水泥:除特别注明外均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非早强水泥),强度等级32.5。

4.粉刷:构筑物楼梯、走道板、顶板均用15厚1:2水泥砂浆粉面(应用界面处理剂打底)

5.砖砌体:地面以下部分采用M10水泥砂浆砌MU10烧结普通砖。

地上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MU10多孔粘土砖。

砖砌窨井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10水泥沙浆砌筑。

(1)构筑物:池(井)壁、隔墙(板)及底版上层钢筋35mm,梁、柱40mm。

露天楼板20mm,梁、柱30mm,其余楼板15mm,梁25mm,柱30mm,底板下层钢筋40mm。

(2)构造物上部建筑和建筑物:楼板15mm;梁25;基础板上层钢筋、柱30;基础板下层钢筋40mm。

2、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接头不应设置在钢筋弯曲处及构件最大弯矩处。

钢筋接头宜优先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受拉钢筋d>28mm,受压钢筋d>32mm不宜采用非焊接接头.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LaE及绑扎搭线长度L1、L1E。

3、施工中当钢筋遇到孔洞时,应尽量绕过,若不能绕过裁断时,必须与洞口加固钢筋焊牢。

4、筋混凝土构筑物的洞口加固方法均按单体图中注明制作。

6、施工缝一般设置在底板以上300mm处,采用缓胀型遇水膨胀止水条BW96。在施工缝处连续浇捣混凝土时,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不小于1.2MP,并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在浇捣新的混凝土前,先铺净浆,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要求仔细振捣,确保新老混凝土良好结合。

7、所有盛水构筑物混凝土中参加砼抗裂防渗剂,具体掺量及使用方法应由供应商提供方案确定,并由供应商提供质量及使用效果保证。

8、构筑物混凝土水灰比宜控制在0.50以下,水泥用量控制在300—350KG/m3或按有关规范控制水泥用量。

9、构筑物混凝土中不得采用氯盐作为防冻、早强的掺合料,其含碱量最大限值符合《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CECS53的规定。

10、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及时用草席覆盖,浇水养护,拆模时间不早于5天,混凝土硬化后要专人负责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11、混凝土若遇较低气温(或冬天)施工时应按施工规范采取相应措施。

12、建筑物内钢筋混凝土柱与砖墙连接处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长度1m。

13、钢制件连接采用手工电弧焊接,焊缝高度不小于6mm。

2.6基坑开挖及回填土工程

1、采用机械挖土应严格控制标高,防止超挖或扰动土体或损坏桩基。机挖土至基坑(沟槽)底标高以上200—300mm,然后再用人工挖除,修整坑(沟槽),并立即进行基础施工,浇好混凝土垫层。

2、基坑开挖时应有良好排水设施,降低地下水位和排除因下雨造成的基坑积水,严防基坑泡水。本工程采用井点降水。

3、基坑开挖的土方石应堆放在边坡稳定线以外,堆土不得过高,以免滑坡塌方。

4、所有构(建)筑物及管道基础应落在未扰动的原土地基上(采用桩基除外)。在开挖时,如遇暗流、明沟或含有机质的土、杂填土、耕植土、扰动土等承载力较差的土,必须挖去,除图中注明外,以天然级配砂、砾石回填,并分层夯实,构(建)筑物下压实系数不小于0.95,管道下压实系数不小于0.93。对整个构筑物如需部分换土回填时,为确保构筑物的均匀沉降,应在构筑物素混凝土垫层下满铺至少600mm厚砂石垫层。

6、砂石垫层应分层铺设,砂垫层的砂料除与土面接触的一层厚为50—100mm用细砂起倒滤作用外,其余均采用粗砂,砂中含泥量不宜超过3%,砂料施工含水量必须经过试验,但不得小于5—20%,振实后砂的干容量应达到16KN/M3,密实度大于95%。每5—8m2之内的砂垫层至少检查一处。

7、施工单位交付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文件:砂样品及试验报告,砂垫层的密实报告。级配砂、砾石层的密实报告及承载力试验报告。

8、覆土前必须将基坑清除干净,坑内不得积水,覆土必须用粘土进行回填,并分层夯实。严禁回填土只回填不分层夯实的错误施工。

1、所有钢构件表面均采用高分子防腐涂料;

2、所有盛水构筑物内壁及底板均涂抹(刷)防水防腐材料。

1、所有盛水构筑长在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后,在未接通管道前必须进行闭水试验,充水最高水位不能超过设计水位(设计水位详见工艺图或单体设计图)。

2、在充水预压前各构筑物必需埋设沉降观察点,充水过程中要进行沉降观测。

3、水池充水每次不得超过设计水深的1/3,每次充水间隔时间不得小于24小时,并且每次充水沉降速度控制在5mm/24小时,否则必须待稳定后才可继续加载,每次充水过程中和充水以后,应对水池作外观检查,如发现明显渗水或其它异常现象,应停止充水并分析原因,作出处理后方可继续充水。

4、在充水水位至设计标高后需静止不小于15天时间,并控制沉降速率≤2mm/24小时,才能安装管道,以免管道接口断裂。

5、放水时间及要求与充水试验相同。

6、现场测定蒸发量,测定蒸发量的设备,可采用直径约为500mm,高约为300mm的敞口钢板水箱,并设有测读水位的测针,水箱应不得渗漏,水箱应固定在水池中,水箱中可充水约200mm左右,测读水池中水位的同时,测定水箱中的水位,在放水与冲水试验时,加强观察,做好沉降及回弹记录,如有渗漏现象应作出处理后重做闭水试验。

根据施工场地具体情况,在布置施工总平面时尽量将本工程的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布置。为满足工程的正常施工,现场内设置钢筋加工房、民工宿舍、食堂、现场办公室,材料工具室,水泥库房等,加强现场平衡调度工作,搞好环境卫生,文明施工。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现场在主体阶段配搅拌机台(6#、7#各一台)。现场临时设施均采用活动板房。

驻地建设,为了工程的有效实施和管理,在可供使用的区域内,应按工程规模大小设置和维护全部办公室、宿舍、库房和储料场,并使项目监理满意。在工程完工后,将用作临时性通道的任何地区,恢复到用作通道之前这些地区的状况,除非得到项目监理的同意。工程完工后,拆除其驻地设施,并将该区域恢复原态,但在竣工前双方中有协议者除外。

3.1.3施工用水用电

施工用电在甲方提供的电源接头上就近搭接,具体方案见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净水和污水,在实施和维护本工程期间负责提供安装和保养全部施工和生活用水设施。

3.1.5工程用地和相邻关系.

3.1.6现场办公及相应设施.

将提供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建议图,由甲方,项目监理审核后实施。场地平面布置应包括:现场办公室、库房、混凝土搅拌站、材料堆存设施、场内道路、临时供排水、供电线路等。

3.1.7施工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3.2施工工期及总进度计划

依据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并对施工现场进行了仔细的踏勘,结合我公司的技术和设备力量,按照业主的要求(本工程于2008年12月9日前竣工),作好施工总体计划、施工工期安排及工期保证的计划,确保本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地完成。

施工总工期:2008年10月1日—2008年12月9日

根据业主对工期的要求,结合本工程规模、特点,拟定进度计划安排(详见工期进度横道图)。

第四章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4.1.1施工测量原则:

工程测量是实施本项目的特殊工序,也是确保工程质量成败的关键。为保证本工程的平面定位控制、垂直度控制和各轴线间距,所区道路中心线,各地下预埋管线均能符合设计要求,必须加强现场测量放线工作。

4.1.2建筑物、构筑物测量:

a、控制方格网建立:本标段场地开阔,建筑物、构筑物布局分散;为保证轴线、标高测量的准确性,整个场地建立控制方格网,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座标点和设计总平面图,确定主、辅控制线,按每隔100米建立一个控制桩,形成方格网标桩,标桩用C20砼加以保护,用以控制站区轴线、标高。

b、根据主控轴线网,找出各建筑物、构筑物与邻近方格网的关系,以控制各细部轴线。

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复核现场已有的高程标志,设置每个建筑物、构筑物测量高程控制桩(不受挖土及降低地下水位的影响),原则上每个建筑物和构筑物设置1~2个控制桩,但每个施工区域内需保留一个永久高程控制桩,以便地下管线沟槽开挖时使用。整个标段内应设置三个永久高程控制桩(工作基点),便于如有一个被破坏后复核或补足三个。

4.1.3各施工阶段测量

(1)、放灰线:根据设计图和施工方案中确定的工作面和放坡尺寸,先绘制平面图,标清灰线和轴线关系。用经纬仪控制,采用钢卷尺、弦线测量,根据放坡比例撒出挖土灰线。

(2)、挖土、垫层标高:根据基准点,用水准仪向基坑下引测,当挖土距基础底200mm左右时,钉出坑下水平小木桩,距基底100mm时,可在龙门桩上拉线测水平。最后修土阶段,再钉小竹桩,距离基底100mm,必须用水准仪控制挖土、垫层的标高。

(3)、基础轴线:根据定位点,用经纬仪将主控轴线投测到垫层上,建立平面轴线控制网,从而在垫层上弹出轴线位置线。

(4)、基础墙体轴线、标高:基础短柱浇好后,在柱表面标上轴线作为墙体轴线依据,同时弹出水平标高,作为砌墙轴线和标高的依据。

(1)、轴线控制:本工程由于高度在20m以内,考虑采用外控法。基础施工后,将主控轴线投测到建筑物四角柱外侧面或四角外墙侧面上,作为主体砌体控制轴线。上部主体施工时,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轴线龙门桩上,对准底层柱或外侧面控制轴线,向上投测,逐层传递。

(2)、标高引测:一层柱施工结束,将±0.00基准点引测到某一角或边柱上,作好红漆标记,作为标高控制的基准点,每层均在基准点上拉长钢卷尺,确定标高,然后同一水平标高采用水准仪照测。

(1)、平面控制桩(龙门桩)采用素砼固定钢管的方法,控制轴线用钢锯锯印,红漆三角标志,箭头方面表示拉尺方向。

(2)、工程水准点采用埋置并加盖砼板的方法,板面注明标高,或在相邻的相对稳定的建筑物上做好红漆标识,并注明标高。

为了能及时了解降水效果,保证施工的正常运行,在适当的位置设置2组观察孔,每组由4根φ10钢管组成,管长为20m,观察孔必须每天由专人量测记录。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以便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基坑稳定,使工程能顺利进行。

4.3基坑开挖、边坡保护及土方平衡

永久建(构)筑物的基坑开挖必须符合施工详图的规定。基坑的宽度范围应满足建(构)筑物的施工工作面和基坑排水的需要,所有开挖均不应带水作业,现场必须有相当的排水系统以防止地下水入侵基坑。如果项目监理确认为施工详图规定的开挖高程的地基土仍不理想,就继续开挖到项目监理认定的新开挖线,修正基础的开挖。

土方开挖应采用不破坏地基土质状况的施工方法。如果因采用不当的施工方法或因为其它因素扰动了地质原结构的状态,使土质变软、松、流动,不宜作基础时,这部分软弱土应予清除,回填到符合技术要求和材料要求为此。

填方基底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填方及基坑、管沟回填凡有压实要求的均按设计压实要求填土。填方基底为软土时,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施工前应作好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的总体规划基坑土方工程完成后,必须进行验槽,验收合格并征得项目监理同意,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在土方开挖前,需详细记录地表本来特征,还应对地表及地下排水管、给水管、电缆、通讯线管等标出其详细位置和记录其尺寸。对将来可能引起争议的地段,必要时可使用相片进行记录,这些资料将做为将来恢复的依据。还需进一步向物主调查、询问有关细节,将记录交给项目监理。以上调查数据随开挖工作进行,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补充更新。

边坡开挖,应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在边坡下部设有挡土墙及排水沟时,应在边坡修完后,立即处理台阶的反向排水坡和进行挡土墙和排水沟砌筑,以保坡面不被冲刷和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来不及修筑时,应采取临时排水措施。构、建筑物基坑(槽)沟的开挖,应有排水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沟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被破坏。

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槽)和管沟时,为使不破坏基底土的结构,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30cm用人工清理。施工前必须做好地面排水工作,相邻基坑(槽)和沟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并应及时作好基础,以防止对基土的扰动。基坑(槽)和管沟的开挖过程中,应土质情况、地下水位和标高等的变化经常检查,作好原始记录及绘出断面图。如发现基底土质与设计不符合时,需经有关人员研究处理,并作出隐蔽工程记录。由于施工场地较小,并且施工工期短,故开挖出的泥土需全部转运出场地,待回填时再转运回来。

在永久性恢复以前,对于开挖中损坏的沟应清除。项目监理需查出更换的范围。新沟旧沟保持一致的标准,如口径、材料等,回填之前应通知物主到现场检查,达成一致,方可回填,竣工记录副本需移交项目监理。土方施工机械的选择,土方施工工程中,除对小型基坑(槽)、沟或少量零星土方采用人工开挖外,较大量土方一般均采用机械开挖。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土方施工机械的选择应根据工程规模(开挖断面、范围和大小)、不同工程对象、地质情况、土方机械的特点(技术性能、适应性)以及施工现场条件而定。

材料要求,填方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不含膨胀土的土或土夹石回填,保证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具体应符合下列规定:碎石类土、砂土和爆破石渣(粒径不大于每层铺厚的2/3)可用于表层下的填料;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作各层填料;碎石草皮和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仅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只有含有通常的无机成分和足够矿物质并在松散和有水状态下可为植被的营养媒介的土壤,可作为上层土壤。

土料处理,填土应严格控制含水量,施工前应检验。作业要求,对于有密实度要求的填方,应按所选用的土料、压实机械的性能,通过试验确定含水量控制范围,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进行水平分层铺土碾压达到设计规定的质量要求。对于无密实度要求或允许自然沉实的填方,可直接填筑,不压(夯)实,但应预留一定的沉陷量。

人工填土方法,用于推车送土,用人工进行填方,由场地最低部分开始,由一端向另一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铺土厚度,用人工夯实时:砂质土不大于30cm;粘性土为20cm;用打夯机械夯实时,不大于30cm。深浅坑相连时,应先填深坑,相干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如必须分段填筑,交接处填成阶梯形。最后填成高于自然地面5cm。墙基及管道回填应在其两侧用细土同时细心回填,防止墙基及管道中心线偏移。

机械填土方法,推土机填土须自下而上分层铺填,一般每层虚铺厚度不宜大于30cm。大亦应分层推平,不得居高临下,不分层次,一次推填。

池体基坑土方开挖,为大型土方开挖,利用二台挖土机挖土,八台自卸汽车配合,随挖随运,人工修坡检底的方法,边坡及底宽根据现场情况,决定工程土方开挖线。根据现场情况决定回填土数量,将此部分留在附近场地,其它多余土方按业主指定地点弃土,土方施工中测量应密切配合,防止超挖,减少土方持力层的暴露时间,加快基础垫层施工。由于本工程地质情况决定,在土方施工时应注意,由于地下水位较浅,大面积开挖其排水量较大,故土方开挖时可在所挖基坑四周打井降水、排水井、作好排水设施的准备,保证土方开挖正常进行。在所挖土方场地坡顶设置截水沟进行排水,其整个现场排水有良好的走向和布置。

本工程均采用砂卵石层作为基础持力层。由于原始场地较低,地下水位较高,施工时,应做好降水措施,使水位降至地基之下。对于基础埋深较浅的,采用集水坑降水法。

土方回填:构筑物主体施工完毕后,其它专业应相应插入,条件成熟后可进行土方回填,但必须视各构筑物的抗浮要求,在基本满足抗浮要求或采取措施保证构筑物安全的前提下方可进行土方回填。土方回填利用机械、人工配合、其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采用蛙式打夯机辅以人工沿结构物周边均匀进行。分层回填,厚度为250mm,最后夯实高度高出设计面50mm,预留沉降量。质量控制与检验,土料运至施工现场应有专职人员检验土质,是否符合要求,用插钎检验铺土厚度。有密实度要求的土方工程中,每层填土压实之后,要对碾压(夯实)质量进行检验,检验方法一般采用环刀法(或灌砂法)取样试验干密度,求出密实度,或用轻便触探仪直接通过锤击数来检验干密度和密实度。测定干密度与含水量相关性和原位土密度及含水量的试验在现场进行。测试的次数将根据测试对象(填土)和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决定。

在土方回填之前,承包人将征得项目监理对回填方法陈述的同意,并进行测定干密度、含水量相关性,原位土含水量和干密度等资料。

4.4脚手架及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物的特点及施工单位的材料、设备、工艺等条件,尽可能采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模板型式。模板工程采用的材料及制作、安装等工序的成品均应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模板及支撑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能发生变形和下沉,模板的内侧面要平整,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设置专人负责,经常检查、调整模板的形状及位置。对承重模板的支架,应加强检查、维护。模板如有变形走样,应立即采取措施,直至停止混凝土浇筑。固定模板的螺栓(或铁丝)不宜穿过防水混凝土结构,避免水沿缝隙渗透。施工中应严格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

模板采用组合定型钢模和木模相结合。根据各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分为三类:1:水池类2:框架类3砖混类.

(1)、底板侧模:采用240mm厚砖墙侧壁兼作外模,外模内侧作1:3水泥砂浆15mm厚抹灰层,便于作外防水;

(3)、楼板模板采用1800×900×20覆膜竹胶板作底模,100×50木枋作支承,φ4.8×3.5mm钢管脚手架作支架。

采用组合钢模,支撑系统用48X3.5mm的架管构成。

采用2000X1000X10的竹胶板

(2)构造柱,圈梁模板

采用2000X1000X10的竹胶板

钢筋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用的钢筋,其种类、钢号、直径等均应符合有关设计文件的规定。热轧钢筋的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l499—84的要求。钢筋必须按不同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且应立牌以资识别。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钢筋宜堆置在仓库(棚)内;露天堆置时,应垫高并加遮盖。钢筋应有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使用前,仍应作拉力、冷弯试验。需要焊接的钢筋尚应作好焊接工艺试验。钢号不明的钢筋,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但不能在承重结构重要部位上应用。使用进口钢筋时,应??行国家建委有关规定。钢筋的调直和清除污锈应符合下列要求:

a.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污、锈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b.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钢筋中心线同直线的偏差不应超过其全长的1/6。成盘的钢筋或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后,才允许使用。

c.钢筋在调直机上调直后,其表面伤痕不得使截面面积减少5%以上。

d.如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则其短直冷拉率不得大于1%。

在钢筋架设完毕,未浇筑混凝土之前,须按照设计图纸和本标书的标准进行详细检查,并作出检查记录。检查合格的钢筋,如长期暴露,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按上述规定重新检查,合格后方能浇筑混凝土。在钢筋架设安装后,应及时妥善保护,避免发生错动和变形。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应安排值班人员经常检查钢筋架立位置,如发现变动应及时矫正。严禁为方便浇筑擅自移动或割除钢筋。

钢筋连接采用对接,局部采用绑扎,焊接时应避免虚焊、假焊。绑扎应绑扎牢固,避免滑动、移位。钢筋表面要求清除干净,搭接长度应满足钢筋工程的规范要求。具体如下

楼板钢筋:楼板扎筋必须保证板面负筋的有效高度和正确位置,扎筋完毕后,严禁在上面行人与推车。安装柱模板时,模板不得直接承放在钢筋骨架上,以防钢筋位移变形;

3、柱钢筋:下柱伸入上柱的钢筋根数及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柱截面有变化时,主筋应按设计要求或按1:6斜度收缩伸至上柱。柱预留插筋底端定位应准确、牢固,必要时可与主筋焊接,且宜先将其外伸部分扳至与主筋平行,并紧贴模板,折模后将插筋扳复原位。柱中纵向钢筋,不应在节点中切断。安装柱模板时,模板不得直接承放在钢筋骨架上,以防钢筋位移变形;

4、梁钢筋:在主、次、边梁相交节点处1m范围内的箍筋,应待附加钢筋穿入后再按间距扎牢。当主、次梁上层钢筋交叉时,主梁筋应设在次梁筋的下面;当主(或次)梁与上层边梁上层钢筋交叉时,主(或次)梁筋应设在边梁筋的上面;

5、剪力墙钢筋:浇筑底板混凝土时,先预埋插筋,待底板浇筑完后再采用电渣压力焊对接钢筋.插筋底端定位应准确、牢固,可与底板钢筋焊接,并错开焊接.预留插筋高度应符合规范及图纸规定.

6、满堂脚手架立柱搭设应尽量利用钢筋的铁板凳作支撑,不能利用部位应加防滑止水支墩;

浇筑前除对作业人员再次进行浇筑工序、安全教育、技术要求交底外,尚须注意:

A、检查模板支撑支架是否牢固可靠,几何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

B、检查钢筋绑扎数量与质量是否和设计一致。

C、检查止水条、止水带、模板是否足够并安装正确牢固。

D、调配好施工配合比。

E、检查设备器具是否完好正常。

F、检查预埋件、预埋套管是否有错埋,漏埋。

G、浇注范围内异物、积水是否清除干净。

以上准备工作若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认不许浇筑砼。

4.6.2材料的准备和检验

a.水泥品质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及有关部颁标准的规定。

b.水泥品质的检验,按现行的国家标准进行。

c.水泥的运输、保管及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水泥的品种、标号不得混杂。

②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水泥受潮。

③大、中型工程应专设水泥仓库或储罐。水泥仓库宜设置在高燥地点并应有排水、通风措施。

④堆放袋装水泥时,应设防潮层,距地面、边墙至少30c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袋。

⑤袋装水泥到货后,应标明品种、标号、厂家、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留出运输通道。

⑥先到的水泥应先用。水泥储运时间超过三个月、或者对水泥质量有怀疑,应重新检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⑦避免水泥的散失浪费,注意环境保护。

a.若自行开采,骨料的料源,在开采前应进行详细的补充勘察。同时,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拟定使用平衡计划,避免产生过多弃料。

b.冲洗、筛分骨料时,应控制好筛分进料量、冲洗水压和用水量、筛网的孔径与倾角等,以保证各级骨料的成品质量符合要求,尽量减少细砂流失。人工砂生产中,应保持进料粒径、进粒量及料浆浓度的相对稳定性,以便控制人工砂的细度模数及石粉含量。

c.骨料的堆存和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堆存骨料的场地,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

②不同粒径的骨料必须分别堆存,设置隔离设施,严禁相互混杂。

③应尽量减少转运次数。粒径大于40毫米的粗骨料的净自由落差不宜大于3m,超过时应设置缓降设备。

④骨料堆存时,不宜堆成斜坡或锥体,以防产生分离。

⑤骨料储仓库有足够的数量和容积,并应维持一定的堆料厚度。砂仓的容积、数量还应满足砂料脱水的要求。

⑥应避免泥土混入骨料。

d.砂料的质量技术要求如下:

①砂料就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使用山砂、特细砂,应经过试验论证。并符合JGJ52—92标准。

②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4~2.8范围内。天然砂料宜按粒径分成两级,人工砂可不分级。

③砂料中有活性骨料时,必须进行专门试验论证,保证不含有害物质。

④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有关规定。

e.粗骨料的质量技术要求如下:

①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钢筋净间距的2/3及构件断面最小边长的1/4:素混凝土板厚的1/2。对少筋或无筋结构,应选用较大的粗骨料粒径。

②施工中,宜将粗骨料按粒径分成下列几个粒径级:

a.当最大粒径为40mm时,分成5—20和20—40mm两级;

b.当最大粒径为80mm时,分成5~20,20~40和40~80mm三级;

c.当最大粒径为150(或120)mm时,分成5~20,20—40,40~80和80~150(或120)mm四级。

③应严格控制各级骨料的超、粒径含量,以标准孔筛检验,其控制标准:超径<5%,粒径<10%。当以超、粒径筛检验时,其控制标准:超径为零,粒径<2%。

④采用连续级配或间断级配,应由试验确定。如采用间断级配,应注意混凝土运输中骨粒的分离问题。

⑤粗骨料中含有活性骨料、黄锈等,必须进行专门试验论证。

⑥粗骨粒力学性能的要求和检验,可按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⑦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以上表中的规定。

a.凡适于饮用的水,均可用以拌制和养护混凝土。

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和沼泽水,不得用以拌制和养护混凝土。

b.天然矿化水,如果化学成分符合下表的规定,可以用来拌制和养护混凝土。

a.砼中外加剂的掺入必须通过试验确定经工程师代表书面同意后方可使用。

b.外加剂必须与水混合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各种成分用量应准确。对含有大量固体的外加剂(如含石灰的减水剂),其溶液应通过0.6mm孔眼的筛子过滤。

c.外加剂溶液必须搅拌均匀,并定期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鉴定。

a.当外加剂贮存时间过长,对其质量有怀疑时,必须进行试验鉴定,严禁使用变质的外加剂。

(1)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工程所用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

a.粗骨粒级配及砂率的选择,应考虑骨料生产的平衡、混凝土和易性及最小单位用水量等要求,综合分析确定。

b.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钢筋含量、混凝土的运输、浇筑方法和气候条件决定,尽可能采用小的坍落度。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可参照下表的规定。

(3)混凝土配比设计的基本准则:

施工技术主管部门批准,在施工过程中,如有原则性变动,亦应由该部门批准。

(1)混凝土拌和时,必须严格遵守试验室签发的混凝土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

(2)水泥、砂、石、混合料均应以重量计,水及外加剂溶液可按重量折算成体积。称量的偏差,不应超过下表中规定的数值。

本工程各类水池均采用集料级配防水砼,通过选择适宜的砂石级配,控制水灰比,形成细骨料、水泥砂浆紧紧包裹着粗骨料,切断砼沿石子表面的毛细渗水通道,改变毛细管分布状态,增强砼的沾滞性,减少骨料的变位移动,以提高砼的整体密实性。达到防水抗渗的目的。集料级配防水砼的水灰比应限制在0.6以内,每立方米砼的水泥用量不少于300公斤,亦不大于350公斤,砂率不小于35%,灰砂比1:2~1:2.5,坍落度不大于5厘米。经过试验抗渗等级不低于设计要求(当试验能达到该抗渗等级,最小水泥用量可不限制)。防水混凝土搅拌:为使防水混凝土(特别是有外加剂的防水砼)有足够的均匀性,一般机械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有外加剂的防水砼还应适当延长搅拌时间,外加剂应预先溶解成浓度较小的溶液加入搅拌机内。溶液浓度用比重法控制简便易行。防水混凝土运输:防止在运输过程中防水砼漏浆和离析,当有离析、泌水产生时,应在入模前进行二次搅拌。在夏季高温季节,要注意运输造成的坍落度损失,在搅拌时预先增加估计损失量或者采用缓凝型减水剂。防水混凝土浇捣:防水砼入模时的自由倾落高度应比普通砼自由倾落高度小些,若超过I.5m,就要采用串筒、溜槽或用在模板中部开门子板的办法,降低自由倾落高度,以免造成石子滚落堆积,砼离析现象。防水砼不允许用人工振捣,必须采用机械振捣,每次振捣以达到表面泛浆无气泡排出为好,不得超振或漏振。具体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要求连续振捣,每层厚度一般为200~350mm,在下层砼初凝前,就接着浇满上一层砼。当池壁中有大直径的套管或面积较大的金属板子埋时,注意其下的砼不易振捣,其中窝着的空气不易排出,因此,应在套管底部或板上临时开设施工用的孔。防水砼应防止浇筑后打洞,项留孔洞和预埋件应在砼浇捣前预留、予埋好。

垫层浇筑完毕后,在表面用墨斗线弹出钢筋砼底板边位置,钢筋位置,然后按要求底板一次浇筑形成。施工中严格控制砂、石、水泥等原材料质量,做好设计配合比和现场施工配合比,控制好砼的搅拌时间。池底板采用平板振动器和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池壁、柱采用平板振动器和插入式振动器捣固,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大于45cm,振捣时间以砼表面呈浮浆和不再没落为宜,不得超振和欠振、漏振,尽量不碰撞钢筋模板和预埋件,确保结构尺寸不致位移。

钢筋砼井壁施工,施工前对钢筋砼井壁钢筋绑扎、铁件预埋、支模、搭架、砼浇筑作专项技术交底。钢筋固定,井壁双层钢筋同时绑扎,中间用支撑架立筋固定位置。模板固定,井壁支模以定型组合钢模板为主,模板作为补充,支模应牢固。工作平台的搭设,浇筑砼用工作平台拟用ф48钢管和扣件联接搭设。砼采用梭槽串筒送至模合内,以达防止离析的目的。

接缝处理,施工缝是水池防水的薄弱环节。本工程对施工缝的基本要求是:池底板应采用连续浇满方法,不留施工缝。池子的第一次施工缝留在高出池底板表面600mm的池壁上。施工缝形状和做法与池子深度有关,当池子深度小于3.5米时,做成企口缝,池壁上留出1/3宽“凹、凸”缝或1/2宽台阶缝,当池深大于3.5m则采用止水钢板缝,止水钢板,按设计规格尺寸制作安装。当继续浇满施工缝以上砼时,应先凿毛接口砼,清除浮灰杂物,用水冲干净,保持湿润,然后涂纯水泥浆二遍,再铺10mm厚的水泥砂浆(用原防水砼配合比,去掉石子),少许片刻,然后继续浇捣新砼到池壁顶,要控制砂浆的铺设不能过厚,以免形成一个强度较弱的接缝。止水钢板缝是将止水钢板的下部—半埋设在先浇的混凝土中。上部继续浇砼时,对施工缝的处理同企口缝。

底板采用蓄水养护14天以上,壁板采用挂湿草袋两层,浇水养护。拆出模板后,为避免阳光直照,应用湿草袋覆盖,以防止砼干缩和温差裂缝的产生。

与一般砼相比,水工砼对养护的要求,又有自身的特点,施工时应特别注意。防水砼养护得好坏对其抗渗性的影响很大。防水砼的水泥用量较多,收缩性较大,如砼早期脱水或在养护中缺乏必要的温湿度条件,其后果较普通砼更为严重。因此,当砼浇灌后4—6小时,应开始覆盖并浇水养护。浇捣后三天内每天应浇水3~6次,三天后每天浇水2—3次,养护天数不小于14天,保证有较好的硬化条件。

此项工作由我们配合施工,我们要积极协助安装单位做好这项工作。本工程预埋铁件和予埋管道较多,施工时要注意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预埋预留,混凝土浇筑前,必须组织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及模板牢固无偏差,才能进行浇筑,不得漏埋、错埋。所有穿墙套管,预留孔都必须在砼浇注前按图示位置做好,不得事后开凿。池底下管道安装,砼外包及其它问题均需按设计要求完成监理检查验收后,才能开始上部工程施工。

该工程的装饰按常规进行如下施工:内墙面为混合砂浆抹面;水泥豆石楼地面。外墙装饰材料主要采用外墙面砖。

装饰工程应在主体结构验收后陆续插入。在正式操作前应先弹出竖向及水平方向的控制墨线,并做出样板间及样板,应注意各工种之间的穿插配合,要精心施工,精心操作。注意装饰工程的细部处理,搞好成品保护。装饰工程的施工程序应按:屋面防水→天棚抹灰→内墙抹灰→外墙抹灰→楼地面抹灰 门窗安装→油漆涂料→室处散水等进行施工。

该进行天棚抹灰前,应先根据楼地面标高,在四周墙面距天棚顶20cm处,弹出水平基准线,作为控制天棚抹灰的水平依据,天棚底板表面显凸出的砼等应剔平,光滑的砼表面应凿毛,板缝和局部凹陷较大处,应先用1:2水泥砂浆补平。抹灰时,应先从天棚角处开始,边刷水泥浆(加15‰的802胶水)边上灰,上灰后反复抹压,并使用硬木刮尺赶平,使底层砂浆表面粗糙而平整,待底层砂浆凝结后,开始抹面层砂浆,先用平铁板压实,接着用硬木尺刮平,最后用平铁板收光,不得显露抹痕,天棚四周与墙面交线要顺直,梁面交线要顺直、方正。天棚的涂料面喷刷,应在内外抹灰基本完成后插入。

4.8.2内墙面装饰:

该工程卫生间内墙面采用磁砖墙裙,其余内墙面采用混合砂浆抹灰。在正式抹灰前,应先检查、校正门窗框,砼表面应打毛,所有墙上的管槽应用C20细石砼浇灌补平,墙上的小孔洞应先用水泥砂浆补平,墙面上的尘土、砂浆等 要先清除,然后将墙面浇水润湿,打巴出柱,控制好墙面垂直度和平整度。所有门窗洞口的阳角,先用1:2水泥砂浆做护角,护角高度不低于2米,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cm。  

内墙抹灰的操作程序应按:墙面修整填槽补洞→砼梁柱表面打毛→墙面灰尘等清扫→阴阳角找方、墙面打巴冲筋→墙面洒水润湿→抹底层灰→抹灰所用砂浆,应按设计选用统一作法代号使用。

一般抹灰按质量要求分为普通、中级和高级三级,室内砖墙抹灰层的平均总厚度,不得大于下列规定:

⑴、保证项目:材料的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材料标准的规定;各抹灰层之间及抹灰层与基体之间必须粘接牢固,无脱层、空鼓、面层无爆灰和裂缝等缺陷。

普通抹灰:表面光滑、清洁、接搓平整。

中级抹灰:表面光滑、洁净、接搓平整,线脚顺直清晰。

高级抹灰:表面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无抹纹,线角和灰线平直方正,清晰美观。

②、孔洞、槽、盒、管道后面的抹灰表面:尺寸正确,边缘整齐、光滑;管道后面平整。

③、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添塞密实,表面平整。护角高度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表面光滑平整。

④、分格条(缝)宽度:深度均匀,条(缝)平整光滑,棱角整齐,横平竖直、通顺。

墙面涂料的喷刷,应做到色点均匀,平整光滑、颜色一致,不污染门窗、地面、管件等。

本工程外墙墙身采用面砖饰面。

外墙装饰抹灰应在屋面工程基本完成后,由下而上陆续进行。外墙抹灰程序和内墙抹灰的基层处理、底层、中层抹灰作法相同。

外墙粘贴面砖前,先对所贴墙面、门窗洞口尺寸,阴阳角线进行全面检查、测量、找方、修理。然后根据设计尺寸和要求进行分格、排版,确定好纵横方向的匹数,弹出墨线。先贴竖向标准砖,以此为准,纵横拉线,从上而下逐层进行施工。所有面砖都要逐块进行颜色,尺寸、平整度等的质量检查和挑选,保证材质的质量,使外墙面达到颜色一致,表面平整不翘边,几何尺寸大小一致。面砖粘贴之前,应浸水两小时以上,将表面晾干使用,女儿墙压顶、窗台、雨蓬等上部的平面,应做成流水坡度10%的斜面。窗台平面砖应低于窗框,并伸进窗框位置。注意内窗台比外窗台高1—2厘米。转角处采取顶面砖压立面砖,阳角砖用切割机将面砖切成45度角碰角粘贴。所有的外墙门窗下口,贴6厘米宽的止水带。面砖粘贴要牢固,不空裂,粘贴完两天后,应浇水养护七天。勾缝采用1:1水泥砂浆,勾成凹缝,缝子深浅宽窄一致,沟槽密实光滑,顺直美观。粘贴好的面砖应保持清洁干净,不被砂浆等污染。外墙面与护坡散水交线必须顺直,护坡与外墙交界线必须通留沉降缝,每隔6米留设分格缝。缝要断通到位,宽窄一致,顺直清晰美观,用30mm厚的木条嵌缝,取出木条后,缝内填防水油膏。

在外装饰脚手架拆除后,即可做室外的散水。室外工程的土方一定要夯实后,再做散水垫层,散水的具体做法按设计所选用的图集施工。

该工程地面均为水泥砂浆楼地面。楼地面工程应在室内的天棚、墙面及上下水管管道等完成后陆续插入。

材料部门应对进场的所有门窗的规格、品种、开启方向及五金配件进行检查;塑钢门窗在装卸时,必须轻拿轻放,依次提起或码放,不可用棍棒穿入门窗框内扛抬或起吊,严禁撬、甩、摔。另外门窗安装前应预先检查门窗洞口的尺寸、垂直度。

门、窗安装采用连接件法,用专门制作的铁件将门窗框与墙体相连接,找平对中后用木楔临时固定,然后将固定在门窗框异型材靠墙一面的锚固铁件用螺钉固定在墙上。门、窗扇间隙应均匀,顺直,扇紧贴框面,拼装接缝紧密平整。各种配件安装牢固,位置合适一致,开遍灵活,不松动。

框与墙间的缝隙应用泡沫塑料填塞,填塞不宜过紧,以免框架变形。嵌填、密封完成后,再进行墙面抹灰。

砌墙之前用水泥砂浆将基础顶面找平,根据龙门板上标志的轴线,弹出墙身的轴线,边线及门窗洞口位置线。按选定的组砌方式(一顺一丁、三顺一丁、梅花丁),在墙身顶面上试摆,以便尽量使门窗垛处符合砖的模数。墙体砌砖时,为保证水平灰缝的平直,要挂线砌筑,并按“三一”砌砖法(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进行施工。

墙体砌筑应首先保证砖的湿润程度和砂浆饱满度,严禁干砖上墙,影响砖与砂浆间的粘接力和砂浆饱满度。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用2米托线板检查墙面垂直度,用2米直尺和楔形塞尺检查墙体表面平整度,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墙体应按规定的组砌方式错缝搭接砌筑,不准出现通缝,以保证砌体的整体性及稳定性。在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一般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按规定砌成一定长度的斜槎。

按照规范要求,污水处理工程每个构筑物都必须在其主体结构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并在防水层及防腐层施工前进行满水试验,用以考核检验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渗水量是否达到标准要求,以免污水渗漏,再次污染环境,而且也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钢筋遭受腐蚀,影响结构安全。满水试验具体做法,应按GBJl41—90的要求先进行闭水试验,检查池子是否漏水,不漏水则可进行内、外粉刷及池壁外回填土,这期间应注意以下问题:

a.池壁一但浇筑,在土中形成一个很大空腔。如果下雨,当水淹得很深时,有的池子会因浮力作用,而产生位移,因此在整个施工中要有场地排水措施。结构设计已考虑自重和覆土共同抗浮的措施,在正常使用期不会出现浮起现象,施工期间因为没有覆土,水淹过深,对池子不利。

b.闭水试验必须用清水(切忌用污水),逐池缓慢地放水试验,发现渗漏点要做好标记。试水水位应放至正常使用的最高水位,经三个昼夜的观察、记录,无渗漏再逐步放水。进行下一道工序一一内、外表面的粉刷和回填土。

c.水池内外表面只采用1:2水泥砂浆(掺5%防水剂)粉面20厚。

d.施工完毕的各种水池,沟渠不能空池长期曝晒。池子一但建成应尽快装水,沟渠部分亦可选用砂包加塑料布堵住端口,放水保护。

按规范要求,污水处理工程每个构筑物都必须在其主体结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等级,并在防水层及防腐层施工以前进行满水试验,用以考核检验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渗量是否达到标准要求,以免造成污水二次泄漏,从而导致污染环境,而且也避免砼结构内钢筋遭受腐蚀,影响结构安全。

充水之前首先将池内清理干净,以免充水后池内浮渣漂浮水面,影响测试精度。池内外缺陷要修补平整,对于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口等都要加以临时封堵,同时还必须严格检查充水及排水闸口,不得有渗漏现象发生,在完成上述工作后即可设置充水水位观测标尺,用以观察充水时水位所达到的深度,水位观测标尺可以用立于水池中部的塔尺,也可在池壁内侧弹线标注标高控制线,接下来就是做好充水和放水系统的准备,搭设测试平台及出入水池的人行通道。

向池内充水分三阶段进行,为了安全充水,速度不可太快,一般情况下每天充水深度控制在2米以内,第一次充水深度为设计水深的1/3,当充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时,应及时检查底板的抗渗质量,如无明显渗漏即可一次充水至第一次充水的深度,第二次充水至设计水深的2/3,第三次充水至设计水深。每次充水至要求水深后,静待24小时再测读24小时水位下降值,并对水池作外观检查,计算其渗水量。如发现渗水量过大或明显渗水时,应停止充水并分析其原因,进行处理后再继续进行。

水位观测从立于池中的水位观测标尺或画于池壁上的水位标高控制线上直接观察,当充水至需要水深时停止充水,当24小时后无异常情况时,即可安设测试仪器进行测试水位初读数,再隔24小时进行水位末读数的测读,连续测定的时间按实际情况而定,如果第一次测定的渗水量超过标准允许值,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可以继续延长观测。

4.10.4蒸发量的测定

一般情况下,污水处理构筑物多为露天开敞式,由于温度的变化,风力的影响及空气的对流等因素的影响使池内水量蒸发,水池面积越大,则由于蒸发造成水量损失越大,对于这一因素如果不加考虑,则势必造成总渗水量数值偏大,导致错判。所以,在测定水池水位下降的同时,必须对蒸发量的大小进行定量的测定,在作业现场,可用薄钢板焊成直径为50厘米,高50厘米的水箱,经检查无任何渗漏的条件下在其间充水约30厘米置于水池中部,使水箱内外水位基本保持一致,在测读水池水位的同时测定水箱中的内的水位。

第五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工程质量是建筑工程重点控制目标,同时明确对本工程的质量等级是一次性验收合格。

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将自始至终以质量为中心目标开展工作,实行优质目标管理,采取相应的质量管理措施及标准。

5.2.1质量管理的程序与内容

建筑管理中企业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是以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的原理和方法,设置统一协调的组织机构,把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和权限,互相协作和互相促进的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把企业各环节的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联系起来,使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系统化和经常化,从而建造出用户满意的工程。

在施工中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质量管理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⑴、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施工准备工作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其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尤其在高层建筑中应引起足够重视,这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包括:

①、图纸会审:图纸是施工依据,要保证工程质量就要熟悉与认真学习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如发现设计中存在差错与施工条件矛盾或存在难以保证质量之处,要相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它是指导施工的文件,是保证工程经济合理,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的重要措施和先决条件。

③、材料、预制构件配件和半成品等检验:凡进场的材料、构配件和半成品必须严格把关与检验,质量不合格或次劣的应严禁使用。

④、施工机具、设备和仪器的检修:在工程建设进行中需由专人管理和定期检修,以保证其完好和精度,否则其质量无法保证,尤其是一些测量仪器尤为重要。

⑵、施工过程的质量保证:施工过程是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基本过程,其质量保证起着全面把关作用。其内容如下:

①、做好施工的技术交底和复核工作,监督工程是否按照设计图纸、规范和规程施工。对工程的关键部位和其工程质量要求仔细交待。

②、进行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各环节的质量检查,对于已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特别是隐蔽工程要及时进行验收。常见的质量通病要重点检查,制定预防措施,发动工人群众参加自检、互检和交接检验。

③、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控制事故发生率,保证现场标准化管理,这对保证的提高工程质量有重要意义。

⑶、竣工投产使用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在工程竣工后的投产使用过程中,对工程质量的衡量和评价是不容忽视的。它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出发点。企业的质量管理必须从施工阶段延伸到使用过程中一定时间,它应包括两个方面:

①、及时回访:定期对竣工后交付使用的工程进行回访检查,通过回访搜集和积累各方面的意见和数据,从中发现工程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

②、行保修制度:应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类别、规模和结构规定不同的保修年限。在保修期内,凡由施工造成的质量缺陷,由原施工单位无偿保修。

5.2.2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是按科学程序运转的,其运转基本方式是PDCA循环管理活动。这是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工作程序。它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4个经营管理有机地联系起来。

⑴、PDCA循环的4个阶段

①、计划:经过对企业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各种质量管理目标、活动计划、管理项目和具体实施措施。

②、实施:按照P阶段制定的计划措施,组织各方面去认真贯彻执行。

③、检查:对实际工作结果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检查计划执行的情况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与预期计划目标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得失和成败的原因。

④、处理:对检查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正确的加以肯定,总结成文,纳入标准,不能觖决的问题列入下一循环作进一步研究。

⑵、PDCA循环的8个步骤

①、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

②、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

③、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④、针对主要因素制定措施,提出改进计划,并预计其效果

⑤、按照既定计划执行措施

⑦、根据检查情况进行总结

⑧、提出这一循环尚未解决的问题,找出原因纳入下一循环处理

5.2.3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及其作用

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可分为基本工作和基础工作两大部分

②技术标准,规程技术资料,原始记录,计量

①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如图纸学习与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材料技术计量与检验,安全技术,施工公害防治,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五新试验

②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工作: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和质量检查

③技术开发与更新改造工作:技术开发,技术更新和科学研究

⑵、施工中开展技术革新与科学研究

建筑平面立面日趋多样化,因此无论在建筑体系、施工机具、基础施工工艺和装修设备施工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此在施工中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和科学研究将显得及愈来愈重要。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技术革新

技术革新是对现有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它是改变施工技术落后状况,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有效途径。

技术革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改进或改革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工艺过程是直接耗费物化劳动的过程,工艺先进能促使施工生产有效地进行。采用先进工艺后要求相应地改进操作方法,这就可以促进施工技术、施工机具设备和劳动组织的改革。

B、改进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工具:选用高效率机械和改进已有的不适应高层建筑施工要求的施工机械和工具,力求用机械化代替手工操作。

C、改进原料、材料、燃料的利用方法:包括降低消耗、综合利用、节约和代用,高层建筑要研制新型材料,多用廉价、轻质材料和高强的新材料,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外加剂和掺合料等。

D、建筑结构、建筑产品的改进和提高质量: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采用新的结构形式,以达到节约材料、劳动力消耗和加快施工的目的。

E、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的革新:要把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优化、预测、决策和网络技术等管理方法运用到高层建筑施工的管理中去。

F、其他方面的革新:这包括材料试验和计量技术、现场监测技术和质量检验技术等。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技术改造

技术改造是在企业现有的基础上用先进技术代替落后技术,用先进的工艺和装备代替落花流水后的工艺和装备,达到提高工程质量、节约能源、降低材耗和缩短工期的目的。

5.3主要工序质量保证措施

5.3.1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钢筋是混凝土结构中的骨架,加强钢筋制作和安装质量管理是钢筋混凝土工程结构的关键。钢筋工程分为三个工序:翻样、制作、安装。在钢筋施工前制定钢筋工程作业指导书,然后进行翻样、制作和安装。

翻样:按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标准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翻样,按要求操作,保证钢筋尺寸的准确性。

制作:落实专业制作加工班组进行制作,按照翻样料单及钢筋品种、规格、尺寸等数据,按顺序进行分批制作,分批堆放,挂牌定位,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加工。

安装:按施工规范要求和施工图T/ZZB 1612-2020 钢质入户防火门,施工顺序进行绑扎、安装。绑扎的原则为柱、梁、板,钢筋绑扎完毕要进行全面检查、核对、清理,做好工序交接记录。混凝土浇筑时有专人值班、修整。

钢筋焊接:焊接工要有上岗证书,柱纵筋焊接采用电渣压力焊,梁主筋焊接采用闪光对焊等的方法。严格把好焊接质量关,确保梁筋、柱筋焊接头上下垂直、轴线一致,符合规范要求。

5.3.2模板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模板工程施工是保证工程质量特别是保证结构优质工程的重要因素。支模质量的好坏,会影响到混凝土质量、轴线偏位、标高不一、漏浆等多方面的质量问题。

5.3.3砼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DB14/T 1952-2019标准下载⑴、砼所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