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口2号高架桥薄壁墩施工方案

咸口2号高架桥薄壁墩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65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咸口2号高架桥薄壁墩施工方案

咸口2号高架桥薄壁墩施工方案

乐安县咸口2号高架桥紧贴咸口村,桥位中心里程桩号为K74+270,桥长为289m。上部结构采用7*40m预应力混凝土(后张)T梁,先简支后连续;下部结构墩台采用桩基础,桥台采用桩接帽式结构,桥墩采用承台+实体薄壁墩。

桥墩全部采用矩形薄壁墩,有三种截面尺寸分别为:6.5*1.8m四个、6.5*2.0m六个、6.5*2.2m两个,墩身高度7.197∽36.19m,最大建筑高度为39.814m。薄壁墩砼标号为C35。

1、技术准备:组织全体施工技术人员复核施工图纸、对图纸的疑问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出,熟悉掌握施工技术规范、合同文件以及监理实施办法金州万科城项目五期施工组织设计(178P).doc,并做好施工技术交底。

2、施工现场准备:便道已经修好,场地整平完成,本桥施工所用水、电已安排好,电力已投入使用,拌和楼已投入使用。三通一平工作落实完成。

3、工、料、机准备:技术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已进场到位,施工机械及相关材料也已落实。

4、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薄壁墩专项施工方案。薄壁墩采用液压翻模进行施工。模板用专业厂家按照施工设计图加工成定型钢模板,钢筋、模板用塔吊提升安装,砼采用泵送浇筑成型。

本桥墩柱最大墩高36.19m,最小墩高7.197m,全部采用翻模进行施工,主要采取翻模结合人工搭设脚手架的施工工艺完成。

墩身施工采取人工搭设脚手架配合的方案。

本项目采用人工翻转模板与脚手架相结合、混凝土输送泵运送混凝土、塔吊和倒链吊运材料和模板的施工方法;人员上下由脚手架和竹木爬梯解决。

本高架桥桥墩形式为薄壁墩,共有12个。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图,计划投入薄壁墩钢模3套,每套钢模6m高,分三节,每节2m高,薄壁墩采用翻模进行施工。

翻模施工系统由提升机构、模板系统、工作平台和安全设施组成。

提升机构为每三个施工墩位处设置塔吊一台,塔吊设置于三墩位中间墩位处中心位于路线中心线上,与其余两座墩身中心成等腰三角形布置,具体位置根据地形情况确定,负责三墩位桥墩模板、小型机具的垂直运输工作,布置在本桥3#、5#墩处,塔吊采用臂长55m的塔吊,见图1:塔吊布置示意图。

模板系统采用拉杆式钢模,由定型钢模、拉杆组成,依据施工图由钢模厂订做。在加工厂严格进行模板试拼,试拼分水平方向的试拼和垂直方向的试拼,尤其要注意模板第一次翻升后垂直方向的试拼,见图2。

模板高度选定:因墩身较高,综合考虑节段施工时间、机具长度及钢筋配料和减少施工缝数量等方面的因素,每套翻模模板设计分为3节,每节2m,共6m,并设0.5m高调整节,以适应不同墩高要求。

模板构造设计:为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墩身模板采用拉杆式组合钢模板。钢模板面为6mm钢板,横边框为14mm钢板,横肋为6mm钢板,纵肋为10#槽钢,纵边框为14mm钢板,背楞为16#槽钢,吊钩为20mm圆钢,边框采用20mm螺栓连接,企口式接缝,上口为母口,下口为子口。每一节翻转模板主要由模板及纵横肋、脚手架与作业平台、模板拉筋、安全网等组成。

模板均为定制模板组成,每大节模板高度6.0m(每节模板由高度2.0m的三个小节模板拼组而成),宽度方向不予分节。施工时,每次翻升2节模板,浇筑混凝土4m。

模板之间用Φ20螺栓连接,用[18槽钢支撑拉筋垫板,[12槽钢间距不超过1m,拉筋用Φ18mm的圆钢或螺纹钢。在拉筋处的模板之间设Φ22mmPVC硬管,以便拉筋抽拔及再次利用。施工平台搭设在脚手架上。

工作平台分为模板工作平台和钢筋工作平台两种。其中,模板工作平台设置在翻模外侧,采用φ48mm钢管制成可拆卸骨架及栏杆,上部搭设木板,主要提供人员工作和小型机具的操作平台。每节模板均设工作平台,并用螺栓与模板连接,随模板一起向上翻升,为模板组装、拆模提供作业空间,见图3。

钢筋工作平台采用φ89mm钢管及角钢地面制作,高度为3m。每次绑扎钢筋前由塔吊提升至已浇筑段顶面,并由螺栓将四脚固定在模板上,钢筋绑扎完成后吊至地面,以备下次使用,见图4。

安全设施由上部平台围栏、横向安全网、围栏密目网等组成,见图5所示。墩身施工时,在双幅墩位之间搭设支架,上设“之”字形爬梯,宽度为1.2m,仰角为45°。每升高6米设一处休息平台,平台宽1m,供人员休息,保证施工和检查人员上下安全便捷。在外侧施工平台顶面(脚手架)的周边设立防护栏杆,并牢固地挂立安全网。

框图6:高墩墩柱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3模板工作平台示意图图4钢筋工作平台示意图

①不得随意使用其他牌号或直径的钢筋代替设计中所规定的钢筋。

②钢筋在加工过程中避免弯折过度或反复弯曲。

③应对钢筋的泥污、油污、漆污、铁锈进行处理。

④Ⅰ级盘圆钢筋调直采用控制应力或控制冷拉率的方式。

⑤钢筋加工前复核图纸工程数量,钢筋的下料长度必须足够,加工尺寸精确,并考虑钢筋弯勾的长度及钢筋弯曲后的长度变化。

⑥Ⅱ级及以上钢筋弯起的方向应与钢筋肋垂直,弯曲点处不得出现裂缝,且不得进行二次弯曲。

⑦钢筋弯钩的方向、角度准确,控制在设计角度±5°以内。箍筋末端按设计或规范要求做成弯钩,以增加抗拉强度及与混凝土的粘结力。

⑧钢筋加工后分类堆放,并设立标识牌,内容包括品种、规格、用途等。

墩身主筋采用电弧焊连接,箍筋等采用扎丝绑扎。为了便于绑扎墩身钢筋,预先在地面上制作钢筋工作平台,每节墩身钢筋绑扎时采用塔吊起吊至已完成段顶面,用螺栓固定在已完成段的模板上,作为绑扎钢筋施工平台。

为保证保护层厚度,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PVC保护层垫块。

墩身施工过程中,主筋采用9米一段接高。主筋电弧焊采用双面焊,搭接时两根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两接合钢筋的轴线应保持一致。接头焊缝长度,双面焊不应小于5d(d为钢筋直径)。电弧焊接与钢筋弯曲处德距离不应小于10d,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焊接接头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

由于钢筋柔度较大,为避免因高空中大风出现意外,每次钢筋接长后均要设置缆风防倾覆措施,防止因高空风大造成危险。

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接头位置宜相互错开布置。当多根钢筋的焊接接头位于不大于35倍钢筋直径范围内时,视为接头处于同一连接范围,该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不宜超过50%。

a、箍筋用扎丝进行绑扎,末端应向内弯曲。

b、防裂钢筋网片采用绑扎方式连接。

c、钢筋在场地上加工好后用塔吊配合人工运送至墩身上后再进行绑扎。

翻模由三节大块模板与支架、钢管脚手架工作平台组合而成(施工中随着墩柱高度的增加将支架与已浇墩柱相连接,以增加支架的稳定性)。施工时第一节模板支立于承台顶,第二节模板支立于第一节段模板上,第三节模板支立于第二节段模板上。当第三节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以上时,拆除第一、二节模板并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涂上脱模剂后,用塔吊或手动葫芦将将模板向外移出将其翻升至第三节模板上。此时全部施工荷载由已硬化并具有一定强度的墩身混凝土承受。每次翻升保留上面一节模板,把最下一层模板拆开并移出,利用塔吊或手动葫芦将模板吊起,并放置于上层模板相应位置上,进行模板组装并将本节模板与下层模板联接依此循环,形成接升脚手架→钢筋接长绑扎→拆模、清理模板→翻升模板、组拼模板→中线与标高测量→灌注混凝土和养生的循环作业,直至达到设计高度。

模板标高用水准仪、边线用全站仪、垂直度用经纬仪结合垂球控制。

垂直度控制为高墩施工的重点控制项目,由于墩身较高以及分节段施工,其竖直度控制不同于普通墩柱施工。

薄壁墩施工工艺步骤见框图6:高墩墩柱施工工艺流程图。

(1)、安装脚手架。为兼顾钢筋绑扎与混凝土灌注两方面的因素,平台与待绑扎钢筋的顶部基本平齐。脚手架安装完毕后安装防护栏杆和安全网,搭设内外作业平台。

(2)、钢筋绑扎与检查。按设计要求绑扎钢筋后进行检查。绑扎中注意随时检查钢筋网的尺寸,以保证模板安装顺利。由于模板高度6.0m,因此每次钢筋绑扎的最低高度不小于6.0m加钢筋搭接长度。若钢筋绑扎长度大于8m,则需将钢筋的中部支撑在脚手架上,以防钢筋倾斜。

(3)、首次立模准备。根据墩身中心线放出立模边线,立模边线外用砂浆找平,找平层用水平尺抄平。待砂浆硬化后即可立模。模板组立前,必须在现场进行试拼,并作除锈和磨光处理。

(4)、首节模板安装。模板用吊车或塔吊吊装,人工辅助就位。先拼装墩身一个面的外模,然后逐次将整个墩身的第一节模板组拼完毕。依次将其余两节模板拼装完成,并依照预留拉杆位置将各层拉杆就位并上紧。每节模板安装时,可在两节模板间的缝隙间塞填薄钢板以利于纠偏。

(5)、立模检查。每节模板安装后,用水准仪和全站仪检查模板顶面标高;中心及平面尺寸。若误差超标要调整,直至符合标准。测量时用全站仪对双向中心线(横向、纵向)进行测控。每次测量要在一个方向上进行换手多测回测量。测量要在无太阳强光照射、无大风、无振动干扰的条件下进行。

(6)、混凝土灌注。模板安装并检查合格后,在模板内安装混凝土串筒,混凝土垂直运输采用混凝土泵,混凝土经混凝土输送泵送至串筒内。混凝土采用水平分层灌注,每层厚度25~30cm,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至混凝土面无下沉,不要漏捣和过度振捣。灌注完的混凝土要及时养生。待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用高压水冲洗接缝混凝土表面。

(7)、重复如上步骤。灌注混凝土中要按要求制作试件,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以上时,做翻升模板混凝土的准备。

(8)、模板翻升。将第一节模板用手动葫芦挂在支架横杆上,松开并抽出第一节模板之间的拉筋,用吊车(或塔吊)和手拉葫芦分别起吊第一节模板的各部分并运至第三节模板顶部或地面,清理模板涂刷脱模剂后在第二节模板顶按上述次序安装固定各组成部分。如此循环,直至墩顶。

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的标高、尺寸、位置、强度、刚度、牢固性、平整度、内侧的光洁度等内容是否满足要求,不得有缝隙和孔洞。检查模板接缝是否严密,隔离剂是否涂抹均匀,模板中的杂物应清理干净;钢筋及预埋件的数量、型号、规格、摆放位置、保护层厚度等是否满足要求,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用清水将混凝土施工缝及模板内表面泼洒润湿。

(2)混凝土浇筑及振捣

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输送泵垂直运输。对混凝土倾注高度超过2m的,采用串筒下料,防止离析。浇筑过程中,要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分层进行,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

振捣方式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插点交错式布置。插点间距以不超过1.5倍作用半径为宜,振捣按一定方向依次进行,不得进行跳跃式振捣。振捣过程中注意振捣器要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清除两层间的接缝。插入式振捣器的机头,不得贴上模板,靠近模板振动时要保持5cm至10cm的间距。当振捣折角处不可避免靠近模板时,可用胶皮包裹机头。

严禁利用钢筋振动进行振捣。每次振捣的时间要严格掌握。插入式振捣器,一般只要15~30s。混凝土应振捣到浆体停止下沉、无明显气泡上升、表面平坦泛浆,呈现薄层水泥浆的状态为止,然后慢提振捣器。振捣时间不宜过长,防止产生离析现象。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作业队要派专人检查模板和对拉螺栓变化情况,一旦有异常情况,必须马上报告,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另外,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应及时恢复因施工人员操作或设串筒所需而被挪动的钢筋的正确位置。

(3)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矩形薄壁墩所采用的混凝土具有高标号、可泵送、早期强度高等特点,为此,由项目部实验室出具专门的施工配合比,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在混凝土搅拌站配备专门的试验员,对砂石料的级配、砂率、含泥量、最大粒径、天然含水量及水泥、外加剂的使用量、搅拌时间、出料坍落度和配合比的执行情况进行控制,同时对搅拌机、配料系统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之熟悉业务、操作熟练,保证出站混凝土的成品率,避免出现浇筑不连续和“堵管”等现象。

混凝土浇筑完毕,待混凝土表面收水并开始硬化后要立刻养生,在模板外侧及墩顶面洒水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24小时后可安排拆模,拆模时要按设计图要求的先后顺序进行,拆模要轻拉轻放,不要强拉硬掰,防止破坏混凝土面。拆下模板后应将模板上的残余混凝土清除,并将模板涂上一层脱模剂,准备下次装模。拆模后在墩身外侧缠裹透水土工布和塑料薄膜,且塑料薄膜无破损、无透气,派专人进行24小时洒水养生,并连续7天。若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现象,则应先将其局部处理,然后用配好的水泥浆进行填补,水泥浆初凝后也要洒水养生。拆模后对没有用的对拉螺栓孔先用电钻将表面塑料管去掉,后用水泥浆进行填补,终凝后用砂布将其打磨平整并抛光,以保证外观质量。 当混凝土浇筑后12小时左右或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时,即对混凝土施工缝表面进行人工凿毛,

待模板内混凝土强度大于10Mpa时,拆除底部两节模板。拆除时按先底节段后顶节段的顺序进行。

在承台浇注完混凝土后,利用护桩恢复墩中心,并从大桥控制网对其校核,准确放出墩身大样,然后立模、施工墩身实心段混凝土。每提升1次模板根据墩不同高度,利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对四边的模板进行检查调整。施工中要检查模板对角线,将误差控制在5mm以内,以保证墩身线形。检查模板时,已灌混凝土的模板上每个方向作2个方向点,防止大雾天气不能检查模时,可以拉线与全站仪互为校核,不影响施工。检查模板时间在每天土9点以前或下午4点以后,避免日照对墩身的影响;墩身上的后视点要量靠近承台,每次检查前校核各个方向点是否在一条直线土,如有偏差,按墩高比例向相反方向调整。

布设原则:①安全可靠;②不影响右幅架桥机过孔及架梁;③满足附着臂长要求。

经市场调研,可向有相应资格塔吊租赁单位进行租赁。塔吊采用附着自升式,最大和最小起重量应符合施工要求。附着臂连接件应在墩身施工时进行预埋。由于塔吊属于特种作业设备,其安装、调试、验收均由专门部门和专业人员进行,塔吊基础的尺寸、钢筋布置和混凝土的强度也由其指定。

(1)支架采用扣件式支架进行搭设;

(3)附着体系采用拉撑结合方式,在每层附着体系中首先采用井字形固定钢管将,对向支架连为整体,并在横顺桥向钢管交点处加固定扣件,上紧卡死,使使支架周边共同固定形成整体,同时为防止支架有内弯变形,在对应截面的横杆处,加向内支撑,以钢管配合顶托完成支架与墩身的顶紧固结,从而完成对支架与薄壁墩之间的固结。

(4)模板的上翻起吊采用人工提升结合塔吊完成,人工提升过程中,提升上担横杆搭在支架两侧横杆节点处,为确保施工安全予以固结;同时在起吊处增加斜向支撑,支撑的承力基础落于薄壁墩混凝土顶面,以确保安全,待塔吊完成架设标定后,以上工作完全有塔吊完成。

(5)人行通道采用90cm宽,整体横桥向支架为三层立杆支架,层间距90cm,立杆间距采用2.1米间隔,以确保对上下人员安全支撑考虑,人行坡道采用竹劈编制网片作为通行平面,使用钢丝与架管固定,确保无滑动,距坡道高度0.7米高度处设顺坡道扶手。另外,上坡道前必须保证鞋底无泥污等易发生打滑赃物附着竹劈网片之上,保证上行安全。

(6)全支架设防眩绿网,同时,在墩柱附着固结处设防落网,防止高空作

业掉落杂物,伤害下方作业人员。剪刀撑的布设应满足安全施工规范要求。

六、薄壁墩施工关键控制技术

上翻模板操作前,需通过计算,准确找到每块模板的重心,翻升时,在模板重心位置挂钩起吊,以避免塔吊或手动葫芦起吊模板时,碰撞上层模板而翻转或斜,造成危险,同时给顶部落模、立模造成不便。

由于高墩施工均在高空中进行,立模和校模均没有可靠的持力点,因此,模板的校立比较困难。针对此,经方案讨论和现场的实践,在每层模板就位时,应及时处理模板拼缝,调整垂直度,做到层层控制,避免多种偏差积累,同时,应加大模板刚度,避免翻模过程中,模板的扭曲和变形。

由于翻模施工为分节段浇筑混凝土,在浇筑下一节段时,上一节段浇筑的墩身混凝土已硬化并发生收缩,与模板间产生一定的缝隙,不仅造成节段的错台较大,而且,最主要的是,浇筑混凝土时,水泥浆下漏,影响墩身外观。

在实际施工中,采取三个措施以解决此问题。其一,在最上节段模板距模板顶5cm设置一层拉杆,在浇筑下一节段墩身混凝土前,将此层拉杆再次紧固,减小混凝土与模板间的缝隙;其二,在缝隙产生后,用原子灰或将水泥浆制成细条状封堵缝隙,同时,在浇筑最初几盘混凝土时,适当减小坍落度;其三,为事后处理措施,即在翻模后,清除掉粘附在墩身上的水泥残浆,并用水清洗。

在高墩施工中,垂直度的控制极为关键,控制垂直度的根本在于控制墩身平面尺寸位置偏差。在测量控制上,采用立体测量控制技术,利用高精度全站仪进行坐标放样,同时,利用垂球,通过预先弹设于墩身根部附近的炭线,进行校核。

1、对本项工程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见图8

对机构配置、物资供应、施工过程等方面的严格控制,严格按交通部现行规范及验收评定标准的质量要求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2、认真落实由技术人员向施工队进行交底

施工方案交底,质量标准交底,并有记录。

3、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严格执行混凝土操作细则,实行责任挂牌制,并设专门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严把混凝土工程“五关”,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

原材料质量控制:水泥、砂石料的规格质量要严格把关,使其各项性能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加强对原材料进场的监督与控制,严禁一切未经化验或未经批准的不合格原材料进入工地。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同结构部位的混凝土其抗压、抗渗、抗裂及耐腐蚀、施工和易性等应满足设计要求;先进行试配拌和,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调整,直至各项指标符合要求,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作为理论配合比。

混凝土的拌和与运输:施工前检查拌和设备的性能;在整个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拌和设备要经常进行检查,包括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适宜的拌和时间、衡重器的准确性、机器及叶片的磨损程度等。

混凝土拌和过程中要根据气候情况测定砂、石料的含水率,及时调整配合比。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不能使其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和过多降低坍落度的现象。

混凝土的浇筑在一次施工时连续作业,浇筑使用振捣器捣实到可能达到的最大密实度。结构物设计顶面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整平,高程符合施工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对其进行养生洒水。

保证工程结构和其各部尺寸的相互位置正确,进场后对模板质量进行验收,并对不符合要求的模板进行整修。

模板安装前清理表面杂物,涂刷脱模剂。安装模板时要找出中心轴后进行对中并调平接口模板,控制好模板的平面尺寸,标高和垂直度。

安装完成后检查其接缝,支撑和拉杆及连接螺栓是否牢固可靠。检查保护层的厚度,混凝土预埋件是否齐全,位置是否准确,长度和预埋深度是否符合设计。

钢材使用前必须分批抽样进行检查,其性能应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其保护层采用同标号的预制水泥混凝土块,钢筋的绑扎要符合要求,焊接质量必须满足对焊、绑扎和搭接焊的施工设计及规范要求,焊接好后按要求截取一定比例数量的接头进行常规试验,符合规范要求后才能用于现场施工,如有一不合格要加倍取样试验。

对本项工程建立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见图9,设立专职安全员,确保工程安全进行。

(1)项目保障部对工地所有机械统一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不安全的因素。

(2)各种机械设备均要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认真检查落实情况。

(3)机动车严禁无证驾驶。施工人员需持操作证操作机械。

(4)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和安全指示装置,以确保以上两种装置的齐全、灵敏、可靠。

(5)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施工人员的正确指挥,精心操作。但对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和可能引起危险事故的指挥,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工地负责人反映。

3、施工现场及施工人员安全措施

(1)加强现场治安保卫工作,成立工地派出所,负责物资、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的安全保卫工作。

(2)施工现场设置的照明灯具、护栏、围栏、警告标志经常维修,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3)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的消防安全距离符合公安部门的规定,室内不得堆放易燃品;严禁在木材加工场、料库等处吸烟;现场的易燃杂物,随时清

图9安全及环境保护保证体系框图

除,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附近堆放。

(4)现场道路平整、坚实、保证畅通,危险地点悬挂规定的标牌。

(1)、高处作业的含义和级别划分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3608—83)的规定。

(2)、悬空高处作业必须设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必须佩戴齐全方可上岗工作。

(3)、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要定期或随时体检,发现有不宜登高的病症,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严禁酒后登高作业。

(4)、高处作业人员不得穿拖鞋或硬底鞋。所需材料要事先准备齐全,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

(6)、高处作业与地面联系,应有专人负责或配有通讯设备。

(7)、遭遇暴雨、雷电及6级以上应停止施工并切断电源。

(8)、塔吊操作人员要接受必要的培训,持证上岗。

5、相关主要工序操作规定

(1)钢筋工作业技术标准

a、必须遵守钢筋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b、应根据不同作业项目,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如工作服、安全帽、手套、护目镜、口罩等。

c、检查使用的工具,机械设备是否完好,作业场所的环境是否整洁,对焊机四周的防火设备是否完善,电气设备的安装是否符合要求,夜间作业点是否有足够的照明等,双层作业中,检查下层作业的安全防护设施,确认均符合要求,完好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

d、多人抬运长钢筋时,负荷应均匀,起落、转、停和走行要一致,以防扭腰砸脚。上下传递钢筋,不得站在同一垂直线上。

e、用吊机吊送钢筋时,选用的吊具应符合吊重量的安全规定,拴挂吊具捆绑钢筋应牢靠,位置应正确,并有信号员指挥,必要时还要拴溜绳。吊送钢筋时,基坑或模板内的人员应散开或离开,以免钢筋滑落或摆动伤人。

f、吊送钢筋时,扒杆摆动的范围内严禁站人,以防钢筋滑落伤人。

g、绑扎墩(台)钢筋时,应先检查脚手架或平台栏杆等安全设施是否完善牢靠。如有缺陷应处理好后方可作业,在钢筋密集处作业时,钢筋绑扎与电焊尽量不要同时作业,确需同时作业时,应有防护措施,以防电弧光击伤眼睛或焊渣烧伤。

h、绑扎新型结构时,应熟悉绑扎方案和工艺,以及安全操作规定,如果不明确时,可要求重新交底,不得盲目操作。

i、起吊或绑扎钢筋靠近架空高压电线路时,应有隔离防护设施,以防钢筋接触电线而触电伤人。

j、钢筋为易导电材料,因此,雷雨天气应停止露天作业,以防电击伤人。

k、在高处进行钢筋绑扎作业时,应搭好作业平台或拴好安全带,安全带应挂在作业人员上方牢靠处。

l、不得在绑扎好的钢筋或模板拉杆、支撑上行走和攀登,以防坠落伤人。

m、起吊预制钢筋骨架时,钢筋骨架本身应形成稳定结构,必要时需加临时斜撑、支撑。吊具栓的方向、位置应正确。拴挂牢靠并栓挂溜绳。起吊时,其下方禁止站人。必须待骨架降落到距地面(或底模)1m以下方准靠近,在骨架就位支撑好后,方可摘钩,以防钢筋骨架倾倒伤人。

n、拉直钢筋,卡头要卡牢,地锚要结实牢固,拉筋沿线2m区域内禁止行人。

o、展开盘圆钢筋要一头卡牢,防止回弹。人工断料,工具必须牢固,打锤要站成斜角,注意扔锤区域内的人和物体。切断短于30cm的短钢筋,应用钳子夹牢,禁止用手把扶,并在外侧设置防护箱笼罩。

p、绑扎基础钢筋时,应按设计规定摆放钢筋支架或马凳架起上部钢筋,不得任意减少支架或马凳。

q、冷拉卷扬机前应设置防护挡板,没有挡板时,应将卷扬机与冷拉方向成90°,并采用封闭式导向滑轮,操作时要站在防护挡板后,冷拉场地不准站人和通行。

r、冷拉钢筋要上好夹具,人员离开后再发开车信号。发现滑动或其它问题时,要先行停车,放松钢筋后,才能重新进行操作。

(2)混凝土工作业技术标准

a、应熟悉和掌握砼性能和施工基本知识,本工种所使用的机具性能,作业对象的技术要求和安全操作规定。

b、应根据不同的作业项目,按规定正确佩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口罩、胶鞋、手套等。

c、作业前应检查作业场所的环境、安全状况、安全防护设施等,如灌注平台、减速

漏斗的栓挂、砼运输道等,确认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进行作业。

d、检查所用的工具设备,确认完好方可使用。

e、检查作业场所电气设备安装是否符合用电安全规定,夜间作业点是否有足够的照明和安全电压工作灯。

f、应避开双层作业,确实无法避开时,对下层设置的安全防护设施,确认完善可行后,方可进行作业。

g、作业前应了解施工方法、步骤、质量要求、劳动分工、施工安全措施,机具设备的安全使用要求等。

h、使用振捣棒应穿胶鞋,湿手不得接触开关,电源线不得有破皮漏电。

i、采用胶轮斗车人工推送混凝土料时,走行速度不宜过快,在有坡道的位置推送时,严禁溜放,转弯时,车速应慢,小车间隔距离平道应2m以上,坡道应在10m以上,不得在二车之间穿行。倒料时,在倒料处设置挡轮木,使车身逐步倾斜,以防过快,车翻伤人。

g、用汽车、牵引车、机驳船和吊斗运送砼时,道路应坚实、平整、船应停稳,吊斗应对正车或船的重心放置,不得偏载,吊斗底部不能让其滑动,车船行速不宜过快,为防吊斗倒下发生事故,水上作业时要穿好救生衣。

h、采用卷扬机牵引平车送料时,应保持牵引绳旁边无障碍物,作业人员不应在工作的牵引绳旁或车的前端站立和停留。

i、采用砼泵输送砼时,泵与振捣点之间应设有联络信号,以防砼喷出伤人。

j、采用装载机上料时,骨料向装料车内倾泻时,喂料人员不得站在料斗架与装载机之间,以防被装载机撞伤;采用皮带运输机上料时,不得在工作的皮带上站立或跨越,也不得在皮带下停留和通过;采用爬斗上料时,喂料人员应站立在离爬斗边缘外的适当位置,爬斗提升时,严禁下坑作业,以防爬斗坠落伤人。

k、清除爬斗坑作业时,应将爬斗提升到行当高度,并将爬斗拴挂牢靠。

l、当拌合机运转时,不准将工具伸入拌合机转筒内作业,也严禁将头或手伸入提升的进料斗或机架间查看情况。进入拌合机转筒内清除残存砼或其它作业前,应将电源切断,取出保险,确认安全可靠方可进入。

m、经常清除拌合机漏斗下残存的砼和砂石料,以保持轨道畅通。

n、砼振捣人员的作业场所,脚手板、栏杆等安全防护设施必须齐全可靠。下砼时,速度应缓慢,且必须等吊斗停稳后方可下料,要避免吊斗碰撞平台上作业人员的现象。

(3)电焊工作业技术标准

a、必须遵守焊、割设备一般安全规定及电焊机安全操作规程。

b、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其电源的装拆应由电工进行。

c、电焊机要设单独的开关,开关应放在防雨的闸箱内,拉合时应戴手套侧向操作。

d、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手套,在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

e、严禁在带电和带压力的容器上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f、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必须清除干净,并将所有孔口打开。

g、在密闭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应有人监护,严禁向容器内输入氧气。

h、焊接预热工件时,应有石棉布或档板等隔热措施。

i、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更不得用钢丝绳索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所有地线接头,必须连接牢固。

j、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应切断电源并不得手持把线爬梯登高。

k、清除焊渣或采用电弧气刨清根时,应戴好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l、多台焊机在一起集中施焊时,焊接平台或焊件必须接地,并应有隔光板。

m、钍钨板要放置要密闭铅盒内,磨削钍钨板时,必须戴手套,口罩,并将粉尘及时排除。

n、二氧化碳气体预热器的外壳应绝缘,端电压不应大于36V。

o、雷雨时,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

p、施焊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

q、必须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施焊时,应经有关部门检试许可后,方可施焊。

r、工作结束应切断焊机电源,并检查工作地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4)架子工作业技术标准

搭设或拆除脚手架必须根据专项施工方案,操作人员必须经专业训练,考核合格后发给操作证,持证上岗操作。

脚手架作业多为高处作业,架子工在作业中要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创造安全的作业条件、加强防(围)护措施,防止发生高空落物和高空坠落。

①、脚手架的搭设作业:

a、架上作业人员必须佩挂安全带并站稳把牢。

b、未设置第一排连墙件前,应适当设抛撑以确保架子稳定和架上作业人员安全。

c、在架上传递、放置杆件时,应注意防止失衡闪失。

d、安装较重的杆部件或作业条件较差时,应该单人单独操作。

e、剪刀撑、连墙件及其它整体性拉结杆件应随架子高度的上升及时装设,以确保整架稳定。

f、搭设途中,架上不得集中(超载)堆置杆件材料。

g、搭设中应统一指挥、协调作业。

h、确保构架的尺寸、杆件的垂直度,各节点构造和紧固程度符合设计要求。

i、主体施工时在施工层面及上下层三层满铺脚手板、装修时外架脚手板必须从上而下满铺,且铺搭面间隙不得大于20厘米,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脚手板搭接应严密,架子在拐弯处应交叉搭接。脚手板垫平时应用木块,且要钉牢,不得用砖垫。

j、砌筑用的里脚手架铺设宽度不得小于1.2米,高度应保持低于外墙20厘米,支架间距不得大于1.5米,支架底脚应有垫木块,并支在能承重的结构上。搭设双层架时,上下支架必须对齐,支架间应绑斜撑拉固,不准随意搭设。

k、禁止使用材质、规格和缺陷不符合要求的杆配件。如钢管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的不得使用,扣件有脆裂、变形、滑丝的。

l、竹脚手架必须采用双排脚手架,严禁搭设单排架。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2米,宽度不得大于四米,且应采用四根大横杆。

②、脚手架的拆除作业:

a、拆除脚手架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拆除脚手架时,必须有专人看管,周围应设围栏或警戒标志,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b、按与搭设相反的程序进行拆除作业。

c、每层连墙件的拆除前应先进行检查,必须在其上全部可拆卸杆件均已拆除,采取加固措施后,按顺序由上而下,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同时交叉作业。严禁先松开连墙件。

d、拆除脚手架大横杆、剪刀撑,应先拆中间扣,再拆两头扣,由中间操作人往下顺杆子。 拆下的脚手杆、脚手板、钢管、扣件、钢丝绳等材料,严禁往下抛掷。

e、凡已松开的连接杆件必须及时取出、放下,以免误扶误靠,引起危险。

f、拆下的杆件和脚手板应及时吊运至地面,禁止自架上向下抛掷。

a、模板支撑不得使用腐朽、扭裂、劈裂的材料。顶撑要垂直,底端平整坚实,并加垫木。木楔要钉牢,并用横顺拉杆和剪刀撑拉牢。

b、采用桁架支模必须严格检查,发现严重变形、螺栓松动等必须及时修复。

c、支模必须按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d、支设独立梁模必须设临时工作台,不得站在柱模上操作和在梁底模上行走。

e、操作时必须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和拉倒。工完前,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拆下的模板必须及时运送到指定地点集中堆放,防止钉子扎脚。

f、拆除薄腹梁、吊车梁、桁架等预制构件模板,必须随拆随加顶撑支牢,防止构件倾倒。

g、工作前必须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板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钉子必须放在工具袋内,以免掉落伤人。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扎脚和空中滑落。

h、高空、复杂结构模板的安装与拆除,事先必须有切实的安全措施。

i、遇六级以上的大风时,必须暂停高空作业,雪霜雨后必须先清扫施工现场,略干不滑时再进行工作。

j、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递模板、工具必须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抛。

k、组合钢模板装拆时,上下必须有人接必须。钢模板及配件必须随装拆随运送,严禁从高处抛下,高空拆模时,必须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区,加围栏,暂停人员过往。

l、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支撑、牵杆不得搭在脚手架上。

m、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必须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拆模间歇时,必须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杆、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踏空、扶空而附落。

n、模板上有预留洞者,必须地安装后将洞口盖好,混凝土上的预留,必须在模板拆除后即将洞口盖好。

o、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棒,人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在拆除楼板的模板时,要注意整块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做平台模板时,更要注意,拆除人员要站在门窗洞口外拉支撑,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下伤人。

p、在组合钢模板上架设的电线和使用的电动工具,应用36伏低压电源或采用其它安全措施。

r、装、拆模板时,作业人员要站立在安全地点进行操作,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操作人员要主动避让吊物,增强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安全意识。

s、模板顶撑排列必须符合施工荷载要求,尤其遇地下室吊装,地下室顶模板、支撑还另需考虑大型机械行走因素,每平方支撑数,必须根据荷载要求。

t、砼板上的预留孔,应在施工组织设计时就做好技术操作规程(预设钢筋网架),以免操作人员从孔中坠落。

(5)起重工作业技术标准

a、必须持证作业,熟知吊装方案、指挥信号、安全技术要求及起重机械的操作方法。

b、起吊前要认真检查起重机具、工具是否合格、牢靠,并进行试运行,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应符合规定,确保安全施工。

c、坚持“十不吊”原则,有权拒绝违章指令。

d、塔吊作业时应有足够的工作场地,起重臂杆起落及回转半径内无障碍物,夜间作业应有充足的照明设备。操作前必须对工作现场周围环境、行驶道路、架空电线、建筑物以及构件重量和分布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e、塔吊的变幅指示器、力矩限位器以及各种行程限位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齐全完整、灵敏可靠,不得随意调整和拆除。严禁用限位装置代替操作机构进行停机。

f、立式设备的吊装,应捆绑在重物的重心以上,如需捆绑在重心以下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并经有关技术负责人批准。

g、起吊前应在重物上系上牢固的溜绳,防止重物在吊装过程中摆动、旋转。

h、起吊物不宜在空中长时间停留,若须停留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i、信号指挥人员要站在得当,旗语(或手势)明显准确,哨声清晰洪亮,与旗语(手势)配合协调一致。上下信号密切联系,应当清楚地注视吊物起、运转、就位的全过程。如果由于指挥失误而造成事故,应由指挥人负责。

j、操作室远离地面、指挥发生困难时,可设高处、地面两个指挥人员,或采用有效联系办法进行指挥。信号指挥者应当站在有利于保护自身安全,又能正常指挥作业的有效位置。

l、起重机提升和降落速度要均匀,严禁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动。左右回转动作要平稳。当回转未停稳前不得作反向动作。

m、起重机使用的钢丝绳应有制造厂技术证明文件作为使用依据,如无证件时应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卷筒上钢丝绳应连接牢固、排列整齐、不得扭结、变形,所有钢丝绳不得有接头。

n、起吊重物时应绑扎平稳和牢固,不得在重物上堆放或悬挂零星物件。零星物件或物品必须用吊笼或钢丝绳绑扎牢固后起吊。绑扎钢丝绳与物件的夹角不得小于30度。

o、吊物悬空运转后空发异常时,指挥者应迅速视情况判断,紧急通告危险部位人员撤退。指挥塔吊司机将吊物慢慢放下,排除险情后,再行起吊。

p、吊运中若突然停电或机械故障,重物不准长时间悬挂高空,应想办法将重物落放到稳妥的位置并垫好。

q、起重作业时,重物下方不得有人员停留或通行。吊物时,严禁从人的头顶位置越过。严禁用塔吊机吊运人员。

r、严禁使用塔吊进行斜吊、斜拉和起吊地下埋设或凝结在地面上的重物,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构件或模板、必须全部松动后方可起吊,起重机必须按规定的起重性能作业,不得超负荷和起吊不明重量的物件。

s、遇有六级以上大风或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应暂停作业。

本工程的环境保护目标是:“两不破坏”,“三不污染”。“两不破坏”——不破坏自然景观、不破坏沿线交通。“三不污染”——不造成水质污染、不造成空气污染、不造成噪音污染。

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环境保护,做到工完场地清。

1.组成环境保护组织机构,见图9,制定各种措施,负责日常性环境工作的检查和落实。

2.料场及拌和站周围开挖排水沟,进行集中排放,严禁污染当地水源。

4.场地内的道路经常洒水防止灰尘污染。

5.抓好生活、生产用水的环保工作,防止水污染。

6.清理、修理施工机械的废油、废水采取回收处理,不得随意倾泄。

7.保持施工环境卫生,整洁有序,创建标准化文明现场。

根据本标段的自然条件、桥梁结构特点、现有的施工能力及资源条件,按以下依据编制总进度计划:

①、根据招标文件及项目办要求的开工时间、节点工期,阶段目标。

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合同。

③、本工程项目施工特点。

根据总监办"大干100天推动标准化施工活动"文件指示精神,我公司对咸口2号高架桥薄壁墩施工制定了目标任务,如图所示:

具体施工安排详见图10:咸口2号高架桥薄壁墩施工计划图。

图10:咸口2号高架桥薄壁墩施工计划图

6、湿接头及桥面系施工

Q/SY 06021.3-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勘察与测量规范 第3部分:线路测量.pdf十一、工、料、机需用量计划

依据本工程的规模、工程数量、工期要求和专业特点等,结合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劳动生产率水平,施工机械设备装备状况等因素,进行资源配置。因薄壁墩的施工在关键线路上,故薄壁墩施工计划进场6.5*1.8*6m的墩柱模板1套、6.5*2.2*6m的墩柱模板1套、6.5*2.0*6m的墩柱模板1套,计划进场时间为2011年9月20日。

薄壁墩由专业施工队伍负责施工,对劳动力采用弹固结合。施工用机械设备和检验检测设备按“先进可靠、量足配套”的要求配置。在材料采购供应上按着“质优价廉、货比三家”的原则,选择信誉好质量合格的厂家,按计划购进。

①、主要人员、施工技术力量配置

配置薄壁墩施工队伍一个,施工队伍人数不少于80人;同时配置薄壁墩钢模板进场不少于3套,确保下部构造施工工期的实现。

负责本桥下部构造的施工

挖掘机1台T/CECS 10087-2020标准下载,汽车吊1台

2、机械及试验、测量、质检设备

三、水泥、混凝土、钢材、沥青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