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分部施工方案

屋顶分部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7.86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屋顶分部施工方案

工艺流程:基层清理→管根封堵→标高坡度弹线找点→1:8珍珠岩铺设→80厚膨胀聚苯板→施工找平层→养护→SBS聚脂复合防水卷材→满铺隔离层→地砖铺设勾缝→验收

基层清理:将结构层、保温层上表面的松散杂物清扫干净,凸出基层表面的灰渣等粘结杂物要铲平,不得影响找平层的有效厚度。

管根封堵:大面积做找平层前GB50636-2010标准下载,应先将出屋面的管根处理好。

1、找坡层:1:8水泥膨涨珍珠岩找2%坡,最溥处20

2、保温层:80厚膨胀聚苯板

3、找平层:20厚1:3水泥砂浆,砂浆中掺聚丙烯0.75~0.9kg/m3找平层

4、防水层:两层3厚SBS聚脂复合防水卷材

5、隔离层:满铺0.15厚聚乙烯薄膜一层

6、结合层;1:4干硬性水泥砂浆,面上撒素水泥浆

屋面防水施工方案的施工流程

基面找平→清理基面→基面结合层→第一层SBS防水卷材→第二层SBS防水卷材→质量验收→覆盖层施工

1找平层表面、干燥,不得有明水流,允许出现局部潮湿部位,不得有酥松、掉灰、空鼓、裂缝、剥落和污物等部位存在。

5、左右阴角部位均采用1:2.5的水泥砂浆做成50mm×50mm的钝角或R≥5cm的圆角。

1、首先在达到设计要求的阴阳角部位铺设防水卷材加强层。加强层卷材采用单层SBS宽度为500mm,厚度同作为防水层的单层卷材的厚度,转角两侧各250mm。加强层卷材采用点粘或条粘法固定在基面上。

2、当有管、件等穿过防水层时,应先铺设此部位的加强卷材,加强层卷材采用满粘法固定在基面上,大面防水层满粘固定在加强层表面。

3、铺设第二层防水层,砂面向上。第二层防水层采用满粘法与第一层防水层热熔焊接。第二层搭接宽度为100mm,热熔满粘,,宽1.0m的优质丁基橡胶双面冷自粘防水卷材用于大面防水层(SBS改性沥青卷材)与1.5mm厚宽1.0m的合成高分子预铺式冷自粘防水卷材之间,组成“复合防水加强层”。

(3)所有阴角部位均应采用1:2.5的水泥砂浆做成3cm×3cm的钝角或R≥3cm的圆角,所有阳角部位做成1cm×1cm的钝角或R≥1cm的圆角,转角范围基层应光滑、平整。

7.2.2防水层施工顺序及方法

(1)基层处理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先涂聚氨酯专用底涂层(可采用专用稀料将聚氨酯防水涂料稀释后涂刷,用量约为0.1~0.15kg/m2),底涂层实干后,在施工缝等特殊部位涂刷防水涂膜加强层,加强层厚1mm;涂刷完防水涂膜加强层后,立即在加强层涂膜表面粘贴增强层,最后涂刷大面防水层,严禁涂膜防水加强层表面干燥后再粘贴增强层。变形缝部位先按图中做法粘贴防水卷材加强层,然后按施工缝做法涂刷涂料防水加强层。

(2)涂刷大面的防水层,防水层采用多道(一般3~5道)涂刷,上下两道涂层涂刷方向应互相垂直,每道涂层实干后,才可进行下道涂膜施工。

(3)聚氨酯涂膜防水层施工完毕并经过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施做防水层的保护层,平面保护层采用7cm厚的细石混凝土,在浇筑细石混凝土前,需在防水层上覆盖一层不小于350#纸胎油毡或厚度为4mm的PE泡沫塑料片材隔离层。立面防水层采用厚度不小于6mm的PE泡沫塑料片材进行保护。所有泡沫塑料片材的发泡率均为25~30倍。

如涂膜防水层有闭水试验的要求时,可在涂膜防水层固化成膜36h之后,堵塞排水孔,进行闭水试验。放水高度和试水时间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注满50mm深的干净水并保持24小时。检查是否存在漏水现象。若检查出现渗漏应马上修补,之后重新作闭水试验检查,直到不漏水。

明挖结构的防水保护层采用细石混凝土做保护。

1、细石混凝土的强度、配合比应按设计要求试配。强度等级为C20,每不大于500m3制作一组试件。

2、铺设时用长刮杠刮平,振捣密实,表面塌陷处用细石混凝土填平,再用长刮杠刮一次,然后用木抹子抹平。

3、撒水泥砂子干抹灰:砂子先过3mm筛子,用铁铲拌和(水泥:砂子=1:1),均匀地撒在细石混凝土表面层上,待灰面吸水后用长刮杠刮平,用木抹子找平,直至混凝土终凝前。

4、养护: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洒水养护,每天至少2次,连续养护7天。

防水等级环向施工缝纵向施工缝

一级设防钢边橡胶止水带+注浆管双道止水胶+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

二级设防钢边橡胶止水带双道止水胶

防水等级顶板变形缝侧墙、底板变形缝

背水面嵌缝外贴式止水带

注:1、无条件嵌缝时,可局部取消嵌缝防水。

2、顶、侧墙(拱)部有条件时,均应设置排水盒。

后浇带防水方案,对于防水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地下结构,后浇带的防水做法均采用预埋注浆管和设置单道止水胶的方法进行加固。

7.4.2接缝防水材料施工技术要求

接缝防水材料包括钢边橡校止水带、外贴式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胶、预埋注浆管、膨润土橡胶遇水膨胀止水条、嵌缝用密封胶等。

7.4.2.1钢边橡胶止水带施工技术要求

钢边橡胶止水带包括施工缝和变形缝两种止水带,其中变形缝用钢边橡胶止水带必须为中孔型,施工缝用止水带为平蹼型。止水带宽度均为35cm,橡胶厚度10mm,钢板为镀锌钢板,厚1mm。

1、止水带采用铁丝固定在结构钢筋上,固定间距40cm,要求固定牢固可靠,避免浇注和振捣混凝土时固定点脱落导致止水带倒伏、扭曲影响止水效果。

2、水平设置的止水带均采用盆式安装,盆式开孔向上,保证浇捣混凝土时止水带下部的气泡顺利排出。

3、止水带除对接外,其它接头部位(T字型、十字型等)接头均采用工厂接头,不得在现场进行接头处理。对接应采用现场热硫化接头。

4、止水带任意一侧混凝土的厚度均不得小于15cm。止水带的纵向中心线应接缝对齐,两者距离误差不得大于1cm。止水带与接缝表面应垂直,误差不得大于15度。

5、浇筑和振捣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时,应注意边浇筑和振捣边用手将止水带扶正,避免止水带出现扭曲或倒伏。

6、止水带部位的模板应安装定位准确、牢固,避免跑模、胀模等影响止水带定位的准确性。

7、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必须充分振捣充分,保证止水带与混凝土的咬合密实,这是止水带发挥止水作用的关键,应确实做好。振捣时严禁振捣棒触及止水带。

7.4.2.2外贴式止水带施工技术要求

1、止水带设置在其它防水层表面时,可采用胶粘法等固定,严禁采用水泥钉穿过防水层固定。

2、橡胶止水带应采用现场热硫化对接,当无条件时,可采用未硫化的丁基橡胶腻子片粘贴搭接,搭接宽度不得小于50mm,搭接部位的齿条间应采用未硫化丁基橡胶腻子片或密封胶进行加强密封。接头两侧止水带的纵向轴线应对齐。塑料止水带的接头要求见分区系统防水施工技术要求。

3、止水带的纵向中心线应与接缝对齐,误差不得大于10mm。

4、止水带安装完毕后,不得出现翘边、过大的空鼓部位,以免灌注混凝土时止水带出现过大的扭曲、移位。

5、转角部位的止水带齿条容易出现倒伏,应采用倒角预制件。

6、止水带表面严禁施做混凝土保护层,应确保止水带齿条与结构现浇混凝土咬合密实。浇注混凝土时,平面设置的止水带表面不得有泥污、堆积杂物等,否则必须清理干净,以免影响止水带与现浇混凝土咬合的密实性。

7.4.2.3遇水膨胀止水胶

1、施工缝表面必须坚实、相对平整,不得有蜂窝、起砂等部位,否则应予以清除。

2、止水胶任意一侧混凝土的厚度不得小于50mm。

3、止水胶挤出应连续、均匀、饱满、无气泡和孔洞。

4、止水胶成型后,固化期内应采取临时保护措施,止水胶固化前不得浇筑混凝土。

5、止水胶与施工缝基面应密贴,中间不得有空鼓、脱落等现象。

6、止水胶接头部位采用对接法连接,对接应密实,不得出现脱开部位。

7、在止水胶附近进行焊接作业时,应对止水胶进行覆盖保护。

8、止水胶一旦出现破损部位或提前膨胀的部位,应割除,并在割除部位重新粘贴止水胶。

7.4.2.4注浆管施工技术要求

注浆管均指全断面注浆管,采用专用固定件固定在施工缝表面,并间隔5~6m两端各引出一根注浆导管。

1、安装注浆管的施工缝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浮浆、油污、疏松、空洞、碎石团等,否则应予以清除。

2、注浆导管与注浆管连接应牢固、严密。导管末端应临时封堵严密。

3、注浆管宜设置在结构中线位置,任意一侧混凝土的厚度不得小于100mm。

4、安装注浆管的范围的基层可不凿毛,并保持平整,必要时采用防水砂浆进行局部找平,以确保注浆管任何部位均与施工缝表面密贴,并确保注浆管不得有悬空部位。注浆管的固定间距宜为200~300mm,固定应牢固、可靠。

5、注浆管采用搭接法连接,搭接宽度宜为20~30mm(即有效出浆段长度),搭接部位必须与基面牢固固定。

6、注浆管的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0mm,转弯部位应平缓,不得出现折角。

7、注浆导管埋入混凝土内的部分至少应有一处与结构钢筋绑扎牢固;注浆导管引出混凝土外部的长度不小于150mm;注浆导管引出端应设置在方便的,易于接近的部位。注浆导管任意部位均不得出现挤扁或直弯,以免影响浆液的流动,导管开孔端应临时封堵,以免异物进入。

8、注浆管破损部位应割除,并在割除部位重新设置已经安装好注浆导管的注浆管,并与两端原有注浆管进行过渡搭接。

9、在注浆管附近绑扎或焊接钢筋作业时,应采用临时遮挡措施对注浆管进行保护。

10、注浆管的注浆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选用自流平水泥、超细水泥等无机注浆材料,也可选用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等化学灌浆材料。注浆应在结构施工完毕、停止降水后进行,所有预埋的注浆管均应进行注浆封堵。

(2)注浆应从最低的注浆端开始,将材料向上挤压,为保证注浆效果宜使注浆液低压缓进。

(3)注浆材料不再流入并且压力计显示没有或者几乎很少压力损失,应维持该压力至少2分钟。

(4)注浆方案、注浆材料、注浆压力等应由施工、设计、监理单位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共同制定,并对整个注浆过程进行检查分析,确保注浆效果满足防水要求。

(5)需要重复注浆时,应确保使用经过核准的注浆材料;任何留在注浆通道内的注浆材料必需在其固化前清除干净。

7.4.2.5膨润土橡胶遇水膨胀止水条

膨润土橡胶遇水膨胀止水条属制品型产品,主要用于非迎水面结构的施工缝部位(楼板施工缝),断面尺寸为20×10mm。

1、止水条应安装在施工缝表面预留的凹槽内,施工缝表面、凹槽底和侧面均应坚实,并保证凹槽平整、干净,无油污、疏松、掉砂、起皮等部位。

2、止水条采用专用粘胶剂粘贴在施工缝凹槽内,粘贴应牢固,与基层地面密贴。粘贴不牢、空鼓部位用水泥钉固定。

3、止水条采用对接连接,对接部位应密贴、不得出现翘边现象。

4、已经遇水膨胀的要割除,并重新安装止水条。

7.4.2.6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施工技术要求。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涂刷在施工缝和桩头混凝土表面,用量1.5kg/m2。采用双层涂刷,两层之间的时间间隔根据选用材料的养护要求确定,一般宜为24~48h。

(1)基层表面应坚实、干净,无浮灰,浮浆、油污、反碱、起皮、疏松部位。施工缝表面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凿毛并清理干净。混凝土表面的脱落剂应清理干净。

(2)基层过于光滑时,应打磨毛糙。

(3)基层表面应无积水,涂刷前,基层表面应保持湿润。

(4)施工缝表面如出现0.3mm的裂缝,应沿缝凿成U型槽,槽深不小于20mm,槽宽不小于20mm,然后用刚性封堵材料封严。

(1)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可根据不同部位的施工缝(水平或垂直)可采用干撒法、涂刷法或喷涂法施工。

(2)采用涂刷法或喷涂法施工时,应分两道均匀涂刷,两道之间涂刷方向宜垂直,每道涂刷后,应根据选用材料的使用说明进行养护。

(3)采用涂刷法或喷涂法施工时,如基层干燥,则应进行充分润湿;如环境温度过高,涂层干燥过快时,会造成涂层材料缺水,水化反应进行不完全达不到相应的强度,甚至造成粉化。因此应及时适当喷雾湿润,使涂层水化反应充足,以提高涂层的粘结强度和渗透性。

(1)涂层应均匀,不得漏涂。

(2)雨前2h不得涂刷作业。

(3)应尽量避免高温(宜为5~25度环境温度)施工。

(4)涂层未实干前不得触碰或上人。

结构顶板变形缝迎水面、变形缝背水面以及楼板变形缝上表面采用密封胶进行嵌缝处理时,应采用双组分聚硫密封胶。

1)嵌缝前,应按照设计要求的嵌缝深度除掉变形缝内一定深度的衬垫板,并将缝内表面混凝土面用钢丝刷和高压空气清理干净,确保缝内混凝土表面干净、干燥、坚实,无油污、灰尘、起皮、砂粒等杂物。变形缝衬垫板表面无堆积杂物。

2)缝内变形缝衬垫板表面应设置隔离膜,隔离膜可采用0.2~0.3mm厚的PE薄膜,隔离膜应定位准确,避免覆盖接缝两侧混凝土基面。

3)注胶应连续、饱满、均匀、密实。与接缝两侧混凝土面密实粘贴,任何部位不得出现空鼓、气泡、与两侧基层脱离现象。

4)密封胶表面应平整,不得突出接缝混凝土表面。

5)嵌缝完毕后,密封胶未固化前,应做好保护工作。

6)顶板迎水面嵌缝胶必须与侧墙外贴式止水带密贴粘接牢固。

1.禁止在5℃以下或下雨的情况下施工。

2.若在特别潮湿又通风的环境中施工,应采用通风设备加快防水涂料成膜,以免影响防水层质量;

3.切忌将已干结的砂胶浆加水混合后再用;

4.节点处理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建议加一层玻璃纤维网;

5.浆料涂后24小时内,需防止人行走并不能穿高跟鞋或钉鞋进入防水层区域。

6.已完成的防水层在没有做保护层之前,不得有铁器、钢钉、钢筋、脚手架等棱角重物在防水层上施工或堆放,以免破坏防水层;

7.防水层完全干固后,方可做其它覆盖层;

8.做好防护措施,如戴手套等。

4、铺设第二层防水层,砂面向上。第二层防水层采用满粘法与第一层防水层热熔焊接。第二层搭接宽度为100mm,热熔满粘,第一层防水层与第二层防水层的搭接缝错开1/2~1/3幅宽。两层卷材不得垂直铺设。底板防水层铺设完毕后,应立即浇注C20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0mm。

5、立面的第一层防水层采用点粘或者条粘法固定,第二层防水层与第一层防水层满粘粘贴,搭接要求同底板防水层。要求防水层甩槎的长度均应超过预留钢筋顶部至少200mm。如果现场无法满足此要求,则应将预留部分的防水卷材卷起后吊挂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保护。

6、第二层大面积SBS卷材与第一层满粘8、施工缝和变形缝部位均应铺设防水加强层。施工缝防水加强层采用单层SBSIIPYS4类材料,加强层宽度为50cm,砂面应面向施工人员;变形缝顶板部位加强层采用厚1.5mm、宽1.0m的优质丁基橡胶双面冷自粘防水卷材,其中骑缝两侧各20cm(共40cm)范围内的隔离膜保留作为隔离层,外侧各30cm范围隔离膜撕掉与主体结构基面必须满粘,不得有空鼓及折皱,卷材加强层上表面隔离膜撕掉后涂刷“防水涂膜加强层,加强层厚1mm”,涂刷完防水涂膜加强层后,立即在加强层涂膜表面粘贴增强层,最后涂刷大面防水层。侧墙及底板均采用厚1.5㎜,宽1.0m的优质丁基橡胶双面冷自粘防水卷材用于大面防水层(SBS改性沥青卷材)与1.5mm厚宽1.0m的合成高分子预铺式冷自粘防水卷材之间,组成“复合防水加强层”。

9、侧墙防水层分段铺设完毕后,除需要进行后续搭接的防水层外,均需要及时施做保护层,保护层采用1:2.5的水泥砂浆,厚度不小于15mm。但变形缝背贴式止水带即可代替保护层,更有利于适应变形。

10、预留洞口(车站与出入口通道、车站与通风道、车站与区间接口)四周的防水层均需要采用厚度不小于10mm的复合板进行保护。

7.2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

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采用涂刷法施工,一级设防要求时的成膜厚度不小于2.5mm,二级设防要求时的成膜厚度不小于2.0mm。与聚氨酯防水涂料配套使用的产品包括聚氨酯密封胶和增强层材料,增强层可采用40~60g/m2的聚氨酯无纺布或玻纤网布。

7.2.1基层处理要求

(1)顶板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反复收水压实,使基层表面平整(其平整度用2m靠尺进行检查,直尺与基层的间隙不超过5mm,且只允许平缓变化)、坚实、无明水、起皮、掉砂、油污等部位存在。

(2)基层表面的突出物从根部凿除,并在凿除部位用聚氨酯密封胶刮平压实;当基层表面出现凹坑时,先将凹坑内酥松表面凿除后用高压水冲洗,待槽内干燥后,用聚氨酯密封胶压填充实;当基层上出现大于0.3mm的裂缝时,应骑缝各10cm先涂刷1mm厚的聚氨酯涂膜防水加强层,然后立即粘贴增强层,最后涂刷防水层。

(3)所有阴角部位均应采用1:2.5的水泥砂浆做成3cm×3cm的钝角或R≥3cm的圆角,所有阳角部位做成1cm×1cm的钝角或R≥1cm的圆角,转角范围基层应光滑、平整。

7.2.2防水层施工顺序及方法

(1)基层处理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先涂聚氨酯专用底涂层(可采用专用稀料将聚氨酯防水涂料稀释后涂刷,用量约为0.1~0.15kg/m2),底涂层实干后,在施工缝等特殊部位涂刷防水涂膜加强层,加强层厚1mm;涂刷完防水涂膜加强层后,立即在加强层涂膜表面粘贴增强层,最后涂刷大面防水层,严禁涂膜防水加强层表面干燥后再粘贴增强层。变形缝部位先按图中做法粘贴防水卷材加强层,然后按施工缝做法涂刷涂料防水加强层。

(2)涂刷大面的防水层,防水层采用多道(一般3~5道)涂刷,上下两道涂层涂刷方向应互相垂直,每道涂层实干后,才可进行下道涂膜施工。

(3)聚氨酯涂膜防水层施工完毕并经过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施做防水层的保护层,平面保护层采用7cm厚的细石混凝土,在浇筑细石混凝土前,需在防水层上覆盖一层不小于350#纸胎油毡或厚度为4mm的PE泡沫塑料片材隔离层。立面防水层采用厚度不小于6mm的PE泡沫塑料片材进行保护。所有泡沫塑料片材的发泡率均为25~30倍。

如涂膜防水层有闭水试验的要求时,可在涂膜防水层固化成膜36h之后,堵塞排水孔,进行闭水试验。放水高度和试水时间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注满50mm深的干净水并保持24小时。检查是否存在漏水现象。若检查出现渗漏应马上修补,之后重新作闭水试验检查,直到不漏水。

明挖结构的防水保护层采用细石混凝土做保护。

1、细石混凝土的强度、配合比应按设计要求试配。强度等级为C20,每不大于500m3制作一组试件。

2、铺设时用长刮杠刮平,振捣密实,表面塌陷处用细石混凝土填平,再用长刮杠刮一次,然后用木抹子抹平。

3、撒水泥砂子干抹灰:砂子先过3mm筛子,用铁铲拌和(水泥:砂子=1:1),均匀地撒在细石混凝土表面层上,待灰面吸水后用长刮杠刮平,用木抹子找平,直至混凝土终凝前。

4、养护: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洒水养护,每天至少2次,连续养护7天。

(1)基层表面应坚实、干净,无浮灰,浮浆、油污、反碱、起皮、疏松部位。施工缝表面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凿毛并清理干净。混凝土表面的脱落剂应清理干净。

(2)基层过于光滑时,应打磨毛糙。

(3)基层表面应无积水,涂刷前,基层表面应保持湿润。

(4)施工缝表面如出现0.3mm的裂缝,应沿缝凿成U型槽,槽深不小于20mm,槽宽不小于20mm,然后用刚性封堵材料封严。

(1)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可根据不同部位的施工缝(水平或垂直)可采用干撒法、涂刷法或喷涂法施工。

(2)采用涂刷法或喷涂法施工时,应分两道均匀涂刷,两道之间涂刷方向宜垂直,每道涂刷后,应根据选用材料的使用说明进行养护。

(3)采用涂刷法或喷涂法施工时,如基层干燥,则应进行充分润湿;如环境温度过高,涂层干燥过快时,会造成涂层材料缺水,水化反应进行不完全达不到相应的强度,甚至造成粉化。因此应及时适当喷雾湿润,使涂层水化反应充足,以提高涂层的粘结强度和渗透性。

(1)涂层应均匀,不得漏涂。

(2)雨前2h不得涂刷作业。

(3)应尽量避免高温(宜为5~25度环境温度)施工。

(4)涂层未实干前不得触碰或上人。

结构顶板变形缝迎水面、变形缝背水面以及楼板变形缝上表面采用密封胶进行嵌缝处理时CECS 333标准下载,应采用双组分聚硫密封胶。

1)嵌缝前,应按照设计要求的嵌缝深度除掉变形缝内一定深度的衬垫板,并将缝内表面混凝土面用钢丝刷和高压空气清理干净,确保缝内混凝土表面干净、干燥、坚实,无油污、灰尘、起皮、砂粒等杂物。变形缝衬垫板表面无堆积杂物。

2)缝内变形缝衬垫板表面应设置隔离膜,隔离膜可采用0.2~0.3mm厚的PE薄膜,隔离膜应定位准确,避免覆盖接缝两侧混凝土基面。

3)注胶应连续、饱满、均匀、密实。与接缝两侧混凝土面密实粘贴,任何部位不得出现空鼓、气泡、与两侧基层脱离现象。

4)密封胶表面应平整GBT 4879-2016标准下载,不得突出接缝混凝土表面。

5)嵌缝完毕后,密封胶未固化前,应做好保护工作。

6)顶板迎水面嵌缝胶必须与侧墙外贴式止水带密贴粘接牢固。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