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银小区楼施工组织设计

连银小区楼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70.85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连银小区楼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该工程图纸、招标文件以及相关图集、规范的基础上,对现场进行了认真考察,本着对工程负责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编写了本施工组织设计。本施工组织设计为该工程施工的纲领性文件,用以指导本工程的施工与管理,确保各项管理目标的实现。将按ISO9001质量和ISO14001环境保证模式,进行质量/环境体系的有效运行,体现“以质量管理为中心,视工程质量为生命;坚持以人为本,严格过程控制,持续质量改进;努力完善保修服务,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建筑产品”我公司质量方针。

1.2.1参考“义煤集团连银小区棚户改造工程6#、7#、8#、9#、10#楼工程”的设计图纸。

1.2.2义煤集团连银小区棚户改造工程6#、7#、8#、9#、10#楼工程的施工招标文件、招标说明及图纸变更。

1.2.3有关的技术文件及施工验收规范

深圳市宝安区行政中心桩基及软基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⑼现行的规范和行业标准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我公司以往的施工经验和现有的施工能力,为保证本工程顺利施工,做到“精心安排、科学组织、合理调配、统筹全局”来确保如下管理目标的实现。

服从业主、工程监理的指挥和协调,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

工程质量等级达到工程标准、严格按施工图纸及国家施工验收规范组织施工,按照公司质量体系文件控制工程质量。

根据本工程结构情况,结合我公司施工能力,施工工期定为140个日历天。进场后,精心组织施工,确保按合同工期完成施工任务。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管理,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做好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安全技术交底、安全防护、安全检查、劳动保护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杜绝死亡及重伤,轻伤事故控制在5‰以下。

严格执行公司及市、省厅有关部门的要求,创建文明施工工地和“爱民工程”。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服从指挥部的统一管理,保证附近居民的生活不受干扰,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噪声和环境污染。

严格执行公司和市、省厅有关部门的要求,从气体排放、水体排放、废物处置、地域和社区影响、能源资源、原辅材料的使用消耗加以控制,实施分级管理和全员参与,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

2.7.1遵循公司的“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服务宗旨。

2.7.2建设项目满足设计要求的使用功能,满足业主的预期目标。

2.7.3在施工过程中服从业主的统筹调度,认真、积极地与业主、监理配合,想业主之所想,急业主之所急,主动为业主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2.7.4工程竣工后,按照建设部第80号令《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承诺提供回访、保修等服务。对在合同约定的保修期内出现的质量缺陷予以修复,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要求。

新建的义煤集团连银小区棚户改造工程6#、7#、8#、9#、10#楼,位于义马市银杏路北侧,占地3342.66㎡,建筑总面积17941.36㎡。由义马广宇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

3.1建筑特点:建筑物为砖混结构,基础形式为条形基础,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本工程设计等级为三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屋面防水等级为三级。为园林风格设计,造型独特。6#、7#、8#、9#楼总长度78.54m;宽:10.64m,高19.0m(层高2.9m),共六层,为住宅楼。10#楼总长度为76.54m;宽度为10.34m;高度为18.6(层高2.9m),共六层,为住宅楼。

室内装修:楼地面采用水泥净面;厨房及卫生间内墙贴1500高200×300陶瓷面砖;厨房及卫生间楼地面铺300×300防滑地砖;其他采用混合砂浆墙面。面层均采用仿瓷涂料两道。

门窗工程:门为木门及塑钢门,窗采用塑钢窗。

3.2结构特点:6#、7#、8#、9#、10#楼基础设计主要为条基,为消除温度应力裂缝,在~轴线间设置了60mm的伸缩缝。主体为砖混结构,±0.00以下墙体采用MU10煤矸石实心砖;M7.5水泥砂浆砌筑,。±0.00以上墙体采用MU10煤矸石空心砖;一、二层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三层及三层以上为M5混合砂浆砌筑,楼板为预制砼板,厨房卫生间及外挑阳台为现浇砼楼板,顶层为现浇砼楼板,楼梯踏步及梯板为现浇砼板。

第四章工期保证措施及施工进度计划图

工期就是时间,时间即为效益,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就意味着使用户尽快取得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尽管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我公司也要做到好中求快,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设备、劳动力等资源措施,保证实现140个日历天竣工的目标。

4.1.1为保证该工程能按期优质完成,我公司在人力、财力、物力、设备上加大投入力度予以保证,为工程大干快上开绿灯。

4.1.2强化项目管理,推行项目施工法,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对施工全过程负责,统一组织,确保工期。

4.1.3建立风险承包责任制,项目部全体人员实行工期承包风险抵押,并分解到各个阶段,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作用,把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施工生产,文明施工与奖金挂钩。

4.1.4积极同甲方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密切配合,建立每周生产例会制度,项目部内部实行日碰头会制度,及时解决施工中协调配合及后期存在影响进度的实际问题,做到大事决定果断,小事处理不过夜。

4.1.5加强劳动力和劳动定额管理,保证充足的劳动力满足工程需要,妥善安排节假日工作人员的轮休,做到息人不息工,并有情况突变时应急补救措施。

4.1.6加强材料、设备的管理工作,管理人员挑选素质高的人上岗,机械设备除加强检修保养外,要备足备件,以保证机械在任何情况下的正常运转,坚持不合格的材料不进场,决不能因材质原因而影响工程进度。

4.1.7加强计划管理,以合同总工期为目标,以网络计划为依据,以控制阶段目标为主干,以月度滚动计划为链条,确保月度、季度及总体计划的协调与均衡根据施工网络计划,每月28号编制出阶段作业计划或季度计划,根据阶段或季度排出月度和周滚动作业计划,要有超前意识,充分预计下一步或一、二个月后施工所需的人员、设备、资金、材料及半成品需用数量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4.1.8提高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安全教育工作,杜绝发生安全事故,保证职工高涨情绪的稳定,从而不产生因事故而影响工程进度的事情发生。

4.1.9关心职工生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使职工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4.1.10认真编定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并及时做好质量、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经常对施工及操作人员进行质量、安全、工期要求方面的交底工作,使全体职工做到人人心中有数,使施工准确无误,一次到位,质量一次成优,安全不出差错,从而保证工程的进展顺利。

4.2施工进度计划图(见附图)

第五章土建工程施工方法

5.1.1测量工具准备

5.1.2平面测量控制

本工程平面测量控制采用内外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书面定位依据,确定建筑物轴线,建立矩形方格控制网,并根据各轴线间尺寸关系,确定其余轴线,将主控轴线向外作引桩,建立建筑平面测量控制网。

地上部分:平面控制网确定后,用经纬仪定出本工程各轴线及柱位,并经复核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用经纬仪将控制点传递到相应各楼层,然后进行控制点闭合确定无误后,再用经纬仪用直角坐标法放出该施工层的各轴线,绘制测量成果图,报请设计单位,监理单位验收签证。

5.1.3高程控制及传递

基础施工阶段,用水准仪和5m塔尺将标高引测到基坑内,并做好标高控制桩,作为基础结构施工的高程控制。

主体施工阶段,基础施工完毕后,及时地在首层结构外框柱部位,确定出+0.500m线,作为起始标高,并用红油漆标识清楚,然后依据此线用50m大钢尺向上量测各施工层的标高,每层不少于两个点,以便相互复核。

5.1.4外墙与装修的测量控制

砌体施工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已弹出的轴线进行控制。标高采用向上传递的+0.50m线控制。

建筑外装饰利用经纬仪与50m钢卷尺相结合的方法,在外墙上弹出控制线,转角两边均需弹线。同时用50m钢尺在外墙上拉出每层的+0.50m控制线。

5.1.5.1沉降观测采用Ⅱ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基础施工完毕后首层结构施工时,即按相应的规范和图纸的要求在相应部位埋设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冲撞引起变形,影响数据统计。

5.1.5.2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

观测点本身应牢固稳定,能长期保存。

观测点上部为球形,并保持离柱身一定的距离。

保证在点上能垂直置尺和良好的通视条件。

5.1.5.3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

交付使用后,沉降观测的时间间隔可按沉降量的大小和速度而定,开始时间隔短一些,以后随着沉降速度的减慢可逐渐延长,直到沉降稳定为止。

施工期间每施工一个结构层测量一次。

如施工期间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前观测。

当周围大量积水和暴雨后,或周围大量挖空后,均应进行观测。

应定专职测量人员测定和整理成果,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和塔尺。

使用固定的水准仪,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5.1.6垂直度控制措施

利用轴线在每层间的垂直传递,同时可作为建筑物的垂直控制。为了减少垂直度误差,在施工过程中还应严格控制以下事项:

要提高外模板边线的放线精度。对于钢尺量距过程中拉力影响,除采用同一标准钢尺外,量距时采取固定拉力的方式,其误差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支模时,除严格按尺寸要求外,还应注意垂直度的校正,保证其测量精度。

5.1.7工程定位放线的技术保证措施

设备保证:测量放线所用仪器,设备必须经计量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测量时遇恶劣天气须有相应措施,刮风、下雨天不得露天作业,温度较高时要有太阳伞遮盖,确保仪器的准确性。

放线完后,用其它控制桩进行复核,复核工作由技术人员进行,以确保万无一失。

认真细致地填写各阶段的测量放线记录和复核记录。

5.2.1施工工序:土方开挖→清基→验槽→垫层→基础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养护→砌基础墙→地圈梁→回填土

5.2.2土方开挖注意事项

土方开挖时,要及时测定标高,并每隔3m左右打标高控制桩,严禁超挖。

基坑四周设置200×300mm排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冲刷边坡,造成塌方和破坏基土。

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要求放坡,开挖时随时检查边坡稳定情况,发现不稳定现象,要及时处理。

基坑边缘1m以内严禁堆土或材料。

基坑挖完后应及时进行验槽,并做好记录,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地质勘察报告、设计要求不符者,应及时与相关人员研究,及时处理。

垫层为100mm厚C10混凝土垫层,混凝土浇筑前应清理基底杂物,并纵横间隔3m左右设置水平控制桩,浇筑混凝土期间,严禁

落入泥块、砖渣等杂物,并按要求制作混凝土试块,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开始浇水养护,终凝后开始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基坑周围不得有积水,要有排水措施,严禁带水或泥浆进行施工。

5.2.4基础模板、钢筋、混凝土工程

基础模板:使用木模板,首先在基槽底部弹出基础边线,再把侧模对准边线垂直竖立,校正调平无误后,用斜撑和平撑固定牢靠。主要是基础地梁施工,即在基础垫层上安装钢筋支座,木模底面搁置在支座上,木模两侧用方木和钢管将其固定。

基础钢筋:按设计图和规范要求施工,绑扎顺序:基础底板钢筋→地梁钢筋→柱插筋。

基础混凝土:为保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采用塔吊运输浇筑混凝土。施工时,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浇筑顺序为自东向西,禁留冷缝。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个小时内即开始覆盖麻袋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速度,要有足够劳力和采取三台蛙式打夯机,一台30型铲车辅助作业。

5.3.1钢筋工程施工

5.3.1.1钢筋的检验及堆放

钢筋进场后应首先核对各类钢筋的数量、规格,并有出场合格证和材质证明,监理现场取样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钢筋一律退场。同时,钢筋进场后,要按规格分类码放整齐,下面有排水措施(砌筑30cm高条基),并做好标示牌。

5.3.1.2钢筋制作

钢筋表面应平直、无损伤、不得有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铁锈应在使用前清理干净,锈蚀严重的钢筋严禁使用。本工程钢筋堆放及制作均在现场钢筋车间进行。

做好复核,根据钢筋配料单,复核料单上标注的钢筋号、直径和数量。

做好下料方案,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接头,以节约钢材。

量度要准确,避免短尺量长料,防止产生累计误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下好后的钢筋应按规格、型号、品种堆放整齐,挂好标识牌,堆放场地应有遮盖,防止雨淋。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HPB级钢筋末端应做180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不应小于钢筋的3倍。

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做1350弯钩时,HRB335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做不大于90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钢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为1350,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且满足图纸要求。

钢筋的冷拉采用钢筋冷拉机冷拉法,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mm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mm

横向钢筋接长采用焊条焊。焊接时应注意事项:

对焊前应清除钢筋端头约150mm范围内铁锈、污泥等;此外,如钢筋端头有弯曲,应与调直或切除。

5.3.1.3钢筋的绑扎

钢筋网片绑扎时,基础钢筋绑扎全部满扎满绑,必须确保受力钢筋不发生位移。

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钢筋弯钩应朝上,不能倒向一边。

柱子插筋,与基础连接处,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缩小一个柱筋直径,以便连接,插筋位置一定要固定牢靠,以免造成柱轴线偏移。

钢筋绑扎前要根据弹好的线,检查下层预留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有不符合要求处要进行处理。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周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扎相互间应成八字形。

下层柱的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式柱箍筋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的直径,以利于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当柱截面变化时,其下层柱的钢筋露出的部分,必须在绑扎梁的钢筋之前,先行收缩准确。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梁钢筋绑扎顺序应根据具体部位,分别对待。若梁截面过高,则采用先支设梁底模板,然后绑扎钢筋,钢筋绑扎完成后,必须对所绑扎钢筋进行校核,当钢筋数量、规格、位置准确无误后方可支设梁侧模的办法。若梁截面不高,则采用先支设梁的底模、侧模,然后将梁的钢筋架空在梁顶上绑扎,最后再把钢筋落下的方法。

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间应垫以下直径大于等于25mm的短钢筋,以保持钢筋排距。

板筋绑扎前应在模板上划好间距,按划好的间距绑扎,边绑扎边校直、校正。

板筋绑扎应注意上部负弯矩筋,要防止被踩下,以免拆模时混凝土出现裂缝,特别是雨篷,要严格控制负筋的位置,且每个扣都要绑扎牢固,为确保钢筋的位置正确,间距小于600mm放置一个马凳筋。底层板筋弯钩必须朝上,上层板筋弯钩必须朝下。

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梁板钢筋的锚固长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和设计要求,板筋必须锚入梁内二分之一梁宽。

梁板钢筋绑扎后应防止水电管线预埋时将钢筋抬高或压下。

梁柱节点的钢筋绑扎质量将直接影响结构的抗震性能,而且该部位又是钢筋加密区,因此应严格控制该部位的施工程序,即:支设梁底模→穿梁底钢筋→套节点处柱箍筋→穿梁面筋。

柱、梁板钢筋的接头位置、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钢筋绑扎完成后应固定好垫块和马凳筋,以防止出现露筋现象,同时要控制内外排钢筋之间的间距,防止钢筋保护层过大或过小。浇筑混凝土时必须安排专人看护钢筋,以确保钢筋绑扎质量。

钢筋成品及半成品的管理

钢筋半成品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现场钢筋绑扎的质量与进度,施工中应抓好半成品的管理,半成品的加工按现场的施工流向和进度加工,加工好的半成品按绑扎顺序挂牌堆放,并实行发料、领料登记制度,以便查询及追溯。

钢筋成品亦要加强管理,墙柱钢筋严禁攀爬、蹬踩,板筋(尤其是直径较小的负弯矩筋)要加以保护,保证钢筋几何形状,不得使其变形,影响工程质量。

在施工现场设钢筋加工车间,配备钢筋切断机二台,钢筋弯曲机二台,冷拉设备一套。钢筋原材料及弯钩半成品堆场设在钢筋车间附近,原材及半成品必须挂标识牌,以防错用。

根据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钢筋优化下料,经项目工程师对钢筋下料单审核后方可进行加工制作,钢筋加工应按钢筋下料单加工,钢筋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施工规范要求。

5.3.1.4注意事项

预留洞位置要准确,洞周围附加筋按设计要求附加,预留洞、电线管预埋以及其它施工时,不得任意切断钢筋。

板负弯矩筋绑扎好后,不准在上面踩踏行走,以及堆放材料,保证负弯矩筋位置的正确性,要搭设东西两道走道板,防止钢筋检查、混凝土浇筑时踩坏钢筋。

浇筑混凝土前认真检查钢筋上面距板底高度,特别注意钢筋交叉较多的位置高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3.2模板工程施工

模板工程是结构外观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模板系统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本工程模板方案的确定是以工程质量及进度为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经济成本分析,以达到减少周转材料投入,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提高模板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进行中心线和位置线的放线,用经纬仪引测建筑物每条轴线。

模板放线时,应清理好现场然后根据施工图用墨线由专职放线人员弹出模板内外边线和中心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做好标高测量工作,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模板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在无法直接引测到的地方,必须间接地过渡引测点,作为上层结构构件模板的基准点,用来测量和复核其标高位置。

当柱子钢筋绑扎完毕且隐蔽验收通过后,便可以进行竖向模板施工。首先在柱子底部进行标高测量和找平,然后进行模板定位和保护层垫块的设置,经检查后支设柱子模板。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和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排列尺寸、柱箍的间距、模板的组装形式、连接点大样,并验算模板和支撑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模板数量应在模板设计时结合流水段进行综合研究。

支柱模时将模板合在一起,在接缝处用钉子钉牢固定,然后在模板外竖向布置50×100mm木枋,用短钢管互相连接做柱箍,将竖向木枋固定,并将柱箍与整体结构架相连。

将模板下部缝隙处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密封,防止浇灌混凝土时漏浆形成柱子烂根,柱外模下口预埋拉结螺栓,间距小于500mm,预防外模下口涨模。

模板支好后,检查模板截面尺寸,并在相临两个面矫正垂直度。

梁采用先支设梁的底模、侧模的方法。梁模支好后,要拉中线进行检查,复核各梁模中心位置是否对正。

本工程现浇楼板采用1200×2400×12大块木胶板作面板,以50×100方木作次龙骨,Φ48×3.5mm钢管作主龙骨,按结构平面图的需要进行裁割、组合、镶边,以做到拼装工作量少、施工方便、快捷,使楼板混凝土底面达到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

楼梯支设时,先支楼梯梁,平台板的模板,然后支楼梯板的模板,然后依据大样图进行模板安装。楼梯模板采用封闭式模板,楼梯底板采用木胶合板,踏步侧板及挡板采用50mm厚木板,踏步面采用木胶合板封闭使混凝土浇筑后踏步尺寸正确、棱角分明。

预制板铺设平稳,控制好标高,板与板之间空隙按要求配制钢筋、浇注混凝土,预制板空洞用混凝土堵实。

5.3.2.1模板设计

5.3.2.1.1总体说明

模板支设前,应办好钢筋隐蔽验收手续。

模板支撑全部采用φ48×3.5钢管现场搭设,模板安装时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采用12mm 厚1.22m×2.44m的木胶合板。

安装模板之前,必须校正竖向钢筋位置和垂直度,箍筋间距应准确,并分别与柱子竖筋和圈梁纵筋相垂直,要加设垫块且绑扎牢固。

扣模之前,应将模板内的砂浆残块、渣子等杂物清理干净。

在新老混凝土结合处,必须做凿毛处理,方可扣模。

支模时必须做到接口平直,拼缝严密,缝宽不大于1.5mm,立缝加海绵条,板缝贴胶带,模板的接缝处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得有积水。

对于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其模板按跨度的1/1000~3/1000的高度起拱。

梁柱、梁梁、梁板接头处,用双面胶带贴缝。

5.3.2.2模板的拆除

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模板拆除后即进行修整和清理,拆除的模板和钢管应分散堆放。

对竖向结构,当其自身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不缺棱掉角时即可拆模,梁板等水平结构模板部位的拆模时间,应通过同一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件强度实验结果符合规范要求来确定。

当跨度大于2m小于8m的板底模拆除时,混凝土的强度应达到实计强度的100%。

悬挑结构的底模板拆除时,混凝土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

拆模顺序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

拆模时不得过猛过急,以免影响混凝土质量和外观。

拆模时要逐块传递,不得抛掷,以免模板变形。

5.3.3混凝土工程施工

5.3.3.1混凝土的原材料

按规定取砂、石、水泥试样,送实验室进行原材料实验并试配后,取得实验室签发的混凝土配合比后方可以使用,搅拌用水为可饮用水。

5.3.3.2混凝土的搅拌

5.3.3.2.1混凝土强度等级

本工程混凝土结构强度等级设计基础为C30,垫层为C10, 其余为C25。

5.3.3.2.2混凝土配制

本工程施工中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在施工中应对混凝土的生产全过程进行严密的管理和控制,确保混凝土的技术指标和总体质量。

施工现场搅拌,拌制混凝土时,必须严格按签发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指定的材料进行配料,不得随意更改。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均应按重量计,在配料控制上设定各材料的每盘重量,水按重量折算成上水时间进行计量,如遇雨天或骨料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外加剂由二名固定人员用标准容器进行添加投放。各组成材料的计量偏差,不得超过如下规定值:

a.水泥、掺合料±2%;粗、细骨料±3%;水、外加剂溶液±2%。

拌制混凝土期间,如遇雨天,应及时测定含水率调整搅拌所用砂、石和水的用量,使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符合设计要求。

使用的料斗应注意保持清洁,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工作班前,在搅拌机控制台旁以文字形式标明所搅拌的混凝土采用的水泥品种和标号、混凝土配合比以及每盘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实际用量。

在搅拌机每次开拌之始,应注意监视与检测开拌初始的前二、三罐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如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分析情况并处理,直至拌合物的和易性符合要求,方可持续生产。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确定:

b.掺有外加剂或掺合料时,搅拌时间要适当延长。

5.3.3.3混凝土浇筑

本工程基础条基混凝土浇筑均采用塔吊输送工艺,,施工现场布置2台ZJ350搅拌机。

混凝土浇筑前,应复核水电预埋管及预埋件的位置,准确无误后方可浇筑;且应用脚手板搭设走道平桥,以保护现浇板钢筋,泵管支设要用马凳,严禁直接放在模板上,在浇筑混凝土时严禁随意留设施工缝,必要时应按设计及《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要求执行。

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m,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不应超过3m,否则应采用串筒或溜槽下料,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撑、钢筋、预埋管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5.3.3.3.1构造柱混凝土浇筑

浇筑前或新浇筑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均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0mm厚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砂浆应用铁锹入模,不应直接倒入模内。

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循环推进,连续进行。

5.3.3.3.2梁、板混凝土浇筑

浇筑方法: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推进,先将梁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楼板位置时再与板混凝土一起浇筑。

现浇板浇筑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动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注意不断用移动标志以控制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用刮尺和抹子抹平表面。

夏季气温较高,混凝土表面易失水假凝,平板振动器振捣后及时收面,木抹子抹至有泛浆为止,收面后即覆盖。随浇筑、随收面、随覆盖,向浇筑方向移动,未达到一定强度不得上人,确需上人时,应在混凝土面上垫上模板。

卫生间高差处梁边模待混凝土具有一定强度时再拆除,涌出的浆清理至设计标高,按上面要求进行收面。

5.3.3.3.3楼梯混凝土浇筑

楼梯段混凝土自上而下浇筑,先振捣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楼梯段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完成。

5.3.3.4混凝土的振捣

使用振动棒时,振动棒不能紧靠模板振动,且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以及预埋管件。

5.3.3.5混凝土养护

为保证已浇注好的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并防止产生收缩裂缝,必须认真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由于主体施工阶段,平均气温均高于+200C,所以采取覆盖麻袋并浇水,使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如在养护过程中,发现遮盖不好,浇水不足,以致表面泛白或出现干缩细小裂缝时,要立即仔细加以覆盖,加强养护工作,充分浇水,并延长浇水日期,加以补救。

覆盖浇水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小时内进行浇水养护

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应派专职人员(至少2人)进行养护,尤其竖向结构,浇水次数应根据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的状态来决定

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5.3.4.1砖砌体施工

5.3.4.1.1材料要求

砌筑用各种材料要根据计划编制需求计划,保证烧结煤矸石砖、水泥、砂及时供应。

砖块在堆放时要轻拿、轻放,堆垛时要分规格堆放整齐,堆放高度以不超过2.0m为宜。堆放场地要夯实、平整、干燥、避免浸水。

烧结煤矸石砖、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单,合格后方可施工。

烧结煤矸石砖强度等级为MU10砌筑采用M7.5水泥砂浆。

砂子宜用中砂,并应过筛。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砂中含泥量不应超过5%,水宜采用饮用水。

5.3.4.1.2砌前准备

砌筑前做好砂浆配合比的技术交底及配料的计量准备,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

砌筑前弹好墙体中线,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施工。

基础表面如有局部不平,高差超过30mm处应以C15以上的细石混凝土找平后方可砌筑,不得仅用砂浆填平。

5.3.4.1.3砖墙砌筑要求

本工程墙体均为240厚烧结煤矸石砖,砌筑前应做好砂浆配合比的技术交底及配料的计量准备。计量精度为水泥+2%,砂、灰膏控制在+5%,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砌筑前,应弹好建筑物的墙体中心线和控制边线,经检查无误后,方可施工。

砌筑前应将砌筑部位清理干净。

砌筑时应向砌筑面适量浇水,以避免砂浆失水过快而影响粘结力和砂浆强度

砌筑时内外墙全用顺砌,上下层搭接长度不宜小于砌块长度的1/3,必须临时间断处应留成踏步茬

在砌墙底部时应先找平然后在砌筑。

确定皮数杆位置,并进行抄平检查,第一次灰缝厚度超过20mm时,应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严格控制砖的皮数和高度。

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水平灰缝厚度不得大于15mm,竖向灰缝宜用内外墙临时夹板夹住后灌缝,其宽度不得大于20mm。

根据烧结煤矸石砖的规格制作皮数杆,并进行抄平检查

为保证砌体质量,本次施工采用双面挂线,内外控制,砌砖操作时,采用随铺砂浆随砌筑,四原则严格控制质量。

砖墙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要砂浆饱满,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烧结煤矸石砖的孔洞应垂直于受压面砌筑。

5.3.4.1.4预防墙体裂缝措施

砌筑时在施工现场配足水源,脚手架上放置水桶和水壶,铺浆前向砌筑面适量淋水,不准水洇砖块,摊铺砂浆和竖缝灌砂浆保证其饱满度

抹灰前用建筑胶水泥素浆对砖块“毛化”处理,既阻止抹灰水份渗入,又增加抹灰层与墙体的粘结强度,待水泥砂浆有适当强度,稍喷洒水湿润,并适当调稀抹灰砂浆的稠度,达到便于抹灰操作为目的,抹灰砂浆终凝后喷水养护,避免失水后产生干缩裂缝

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屋面,为Ⅲ级防水

5.4.1屋面做法施工工序

钢筋混凝土屋面板,表面清扫干净→干铺250mm厚加气混凝土块→20mm厚(最薄处)1:8水泥加气混凝土碎渣2%坡→20mm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刷基层处理剂一遍→4mm厚SBS或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M5砂浆砌120×120砖三皮,双向中500,砖带端部砌240×120砖三皮→35厚490×490,C20预制钢筋混凝土板(Φ4钢筋双向中距150)1:2水泥砂浆填缝。

5.4.6屋面保温层施工

保温层施工前,应将基层上的杂物、灰尘清理干净,保持基层平整、干净、干燥,对穿结构层的管根应在保温层施工前,用细石混凝土塞填密实,干铺250㎜厚的加气混凝土块应紧靠基层表面,铺平、垫稳,按2%坡度及流水方向,找出屋面坡度。要严格控制加砌混凝土碎渣含水率,并压实拍平。在铺好的保温层上不得直接行走小车,应及时抹水泥砂浆找平层,以减少受潮和进水。

5.4.3屋面找平层施工

5.4.3.1质量标准

防水层下面的砂浆找平层表面必须牢固、平整,保持干净无落地灰,砂浆接茬顺平,不得有松动、松软、起砂、蜂窝、剥落和高低不平之处,排水坡度、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屋面突出部位和阴阳角做成圆角(圆弧半径r=10~20mm),在找平层浇水养护时,应注意是否有积水部位,若有积水应立即修补。

5.4.4屋面防水层施工

5.4.4.1铺设前准备工作

防水卷材必须有材质证明,并按规定取样复试,严禁使用不合格的产品

防水层施工前基层必须干燥,以含水率小于9%为宜,简单测试方法为在基层上放置一片1m2的油毡1小时后,上面无明显湿印即可。

5.4.4.2工艺流程(热熔法施工)

基层表面清理、修补→喷涂基层处理剂→节点附加增强处理→定位、弹线、试铺→铺贴卷材→收头处理、节点密封→清理、检查、修整→蓄水实验

5.4.4.3卷材铺设方法

基层处理剂涂刷后,要随时铺帖防水层

阴阳角及管道四周要加做增强附加层,附加层的宽度以每边粘贴50mm为宜

平行于屋脊铺贴防水卷材,在天沟与屋面的连接处应采用叉接法搭设,搭接缝错开,接缝留在屋面或天沟侧面。卷材的搭接宽度,长边为70mm,短边为100mm。

改性沥青卷材铺贴完成后,将端头裁齐,并将端头全部压入凹槽内,粘贴牢固,最后用水泥砂浆抹封凹槽。

整个防水层粘贴完毕后,所有搭接缝均应用密封材料涂封严密。

5.5.1、脚手架搭设基本要求

(1)钢管:钢管采用直径48mm,壁厚3.5mm的3号钢焊接钢管。其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管应涂防锈漆。钢管上严禁打孔。

(2)扣件:扣件不能有裂纹、气孔、疏松、砂眼等铸造缺陷。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要接触良好,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间距要小于5mm。共有三种扣件: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

(3)脚手板:采用木脚手板或竹脚手板板长为3~6m,宽不小于150mm,两端应各设直径为4mm的镀锌钢丝箍两道。

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纵向水平杆接长度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临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相邻两根纵向水平杆接头应错开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即330mm。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同时为满足小横杆的承载力要求,操作层小横杆间距为600mm。

操作层脚手板的铺设应满铺、铺稳。脚手板对接铺设时,接头处设两根横向水平杆;搭接铺设的脚手板,接头处必须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不允许有探头板,脚手板总挑头长度不宜超过150mm。

(1)本脚手架,应搭设剪刀撑,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小于6m,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60°之间。

(2)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每道剪刀撑的净距不应大于15m。

(3)剪刀撑的搭设需使用双杆,斜杆的接头除顶层可以采用搭接外,其余接头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4)剪刀撑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柱上,均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1)立杆下应有底座和垫板。立杆顶端高出檐口上皮1.5m。

(2)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3)脚手架立杆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连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即460mm。

(1)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连墙件从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

(2)本脚手架采用刚性连墙件,连墙件采用直径48mm,壁厚3.5mm的3号钢焊接钢管,连墙件与脚手架、连墙件与建筑物的连接采有扣件。连墙件竖向层层拉接(2.9m),横向遇门窗洞口即进行拉接,间距不大于3m。

8、横向支撑:横向支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呈之字型连续布置,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柱上,旋转扣件中心线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9、外围防护:脚手架外侧满挂密目网防护,脚手架操作层必须有180mm高的挡脚板和高度1.5m的护身栏(两道水平钢管紧贴外立杆内侧,用扣件扣牢)。

5.5.2、脚手架搭设质量要求:

1、立杆垂直偏差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2、纵向偏差不大于H/200(10400/200=52mm),且不大于100mm。

3、横向偏差不大于H/400(10400/400=26mm),且不大于50mm。

4、纵向水平杆水平偏差不大于总长度的1/300(78300/300=261mm),且不大于20mm;横向水平杆水平偏差不大于10mm。

5、脚手架的步距、立杆横距的偏差不大于20mm;立杆纵距偏差不大于50mm。

6、连墙点的数量、位置要正确。连接牢固,无松动现象。

1、地基要求:搭设脚手架的场地必须坚实,地基标高应略高于周围地面,避免存水,每根立杆底部应装钢底座,并垫上厚度大于50mm的木板,木板面积不小于0.15m2,也可垫通长脚手架。为避免或减少架子不均匀沉降。在立杆底部加扫地杆(离地面很近的纵横水平杆)。

2、施工顺序:(安装三角架)按脚手架的柱距、纵距放线、定位→铺设垫板、安放底座→放置纵向扫地杆→立杆→设置立柱临时支撑→横向扫地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剪刀撑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随架子搭设按构造要求与墙刚性拉接。

(1)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2)底座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小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

(3)立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

(4)纵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的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m。

(5)横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的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m。

(6)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7)作业层栏杆和挡脚板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栏杆和挡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1.2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中栏杆应居中设置。

(8)脚手架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脚手架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脚板探头应用直径3.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撑杆件上;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往下计,宜每隔12m满铺一层脚手板。

5.5.4、脚手架拆除措施

1、拆除脚手架前的准备工作

(1)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按照构造要求;

(2)应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拆除顺序和措施后方可实施;

(3)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4)应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1)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2)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3)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杆(高度约6.5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4)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

(5)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5.5.5、脚手架安全措施

1、架子工应持证上岗,操作时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软底鞋,禁止穿塑料底鞋或皮鞋。工具及小零件要在工具袋内。袖口及裤口要扎紧,以防衣裤被挂住。

2、架子要配合工程进度搭设,不宜一次搭设的过高。在搭设过程中要思想集中,听从统一指挥,互相协作,上下响应,禁止在架子上打闹。对材料工具不得乱抛、乱扔,在吊运物件的下方不得站人。

3、遇有6级以上大风和大雨时,应暂时停止工作。雨后施工要注意防滑。

4、脚手架搭设高度高于临近建筑物时,应装置防雷接地设施。照明电线不要缠绕在钢架子上。电动机具必须与钢架子接触时,要有良好的绝缘,以防架子传电。

5、脚手架搭设后,应会同技术人员负责人和安全检查人员进行检查,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特别是在大风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拆除架子时,作业区周围及进出口处,必须派有专人看管,严禁非作业人员

进入危险区域,拆除大片架子应加临时围栏。作业区内电线及其他设备有妨碍时,应先与有关单位联系后拆除、转移或加防护。

7、拆除全部过程中,应指定一个责任心强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人担任指挥,并负责拆除、撒料和看护全部操作人员的安全作业。拆除过程中应注意架子缺扣、崩扣、及搭接不合格的地方,避免踩在滑动的杆件上发生事故。

5.5.6、零米以上脚手架验算

本工程最高檐高19m,室外地坪-0.65m,加上部1.5m护栏,共需搭设21.15m高的脚手架。立杆横距1.30m,纵距为1.00m,小横杆间距0.5m,脚手架步距1.4m,内立杆距建筑外墙皮距离b1=0.25m,铺设木脚手板2层,脚手架与主体结构连接的布置,其竖向间距H1=2.80m,结构施工荷载为4500N/m(其中大模板及其附件荷载为3500N/m,施工人员荷载为1000N/m),计算依据《简明施工计算手册》。

NGK2——一个纵距脚手架附件及物品自重产生的轴力;

NQK——一个纵距内的脚手架附件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力;

NGK1——高为一个步距、宽为一个纵距内的脚手架自重产生的轴力;

h——脚手架步距,h=1.40m;

l——脚手架纵距,l=1.00m;

C——小横杆间距,C=0.50m;

b——脚手架横距,b=1.30m;

b1——内立杆距建筑外墙皮距离,b1=0.25m;

H1——连墙点竖向间距,H1=2.80m;

KA——立柱截面调整系数,当脚手架的内、外排立杆均采用双根钢管组合时,取KA=0.7,当脚手架的内外立杆均采用单根钢管组合时,取KA=0.85;

φ——格构式压杆的整体稳定系数,按换算长细比λ0x=μλx;

λx——格构式压杆的长细比;

A——脚手架内、外排立杆的毛截面积之各;

f——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

KH——脚手架高度高度系数,当脚手架高度H<25m时,KH=0.8。

GK——脚手板自重,取GK=0.3kN/m2;

gK——钢管单位长度的自重,gK——38N/m;

KQ——施工活荷载不均匀分布系数,取KQ=1.2;

QK——施工荷载标准值,QK=4500N/m;

Wn——小横杆钢管净截面抵抗矩,由钢管规格ф48×3.5,得Wn=5078mm3;

E——钢管材料弹性模量【河北图集】12J1:工程做法,E=2.06×105N/mm2;

钢管截面惯性矩,I=121900mm4;

Nv——连接件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

RC——扣件的承载力设计值;

ωK——风荷载标准值,北京取值0.7×1.11×0.13×0.35=0.035kN/m2;

AW——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面的迎风面积,AW=2.8×3=8.4m2;

N0——连墙杆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kN,双排架取5;

Nl——连墙杆轴向力设计值,kN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构造(2020年版 20G331-1)Nlw——风荷载产生的连墙杆轴向力设计值。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