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隧道贯通出洞施工方案

xxx隧道贯通出洞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67.58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xxx隧道贯通出洞施工方案

XX至XX铁路客运专线

中铁XX局集团XX客运专线XX段XX标段

XX隧道位于XX省XX区XX乡境内,隧道进口附近无道路通过,交通较为不便。隧道进出口基本无村民居住。

隧道穿越区为剥蚀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自然坡度25°~35°,最大相对高差约为70.0m,植被较发育,多以乔木为主,有部分灌木、草丛等,基岩大面积裸露,隧道中线里程约DKXXX+XXX处横穿此区绝对高程最高山丘200m,受节理面裂隙的影响,岩体切割成大块体,山顶局部地段有危石分布,直径2.0m~8.0m不等,隧道进出口位于丘坡上,相对高差约20m~60m。此外线路DKXXX+XXX左侧约100m处有一水塘,面积约在(22*24)m2,塘埂标高约在183.4m。

XXX隧道暗洞长度XXXm塑料板面层施工工艺,只开设隧道出口一个工作面,目前隧道出口掌子面已开挖至DKXXX+XXX处,隧道进口明暗分界线里程为DKXXX+XXX;出口掌子面与进口明暗分界线之间还剩55m,隧道即将贯通出洞。

根据XX隧道目前剩余工程量和围岩地质情况,以及施工队近期施工进展情况,剩余55m暗洞开挖、支护约需要30天时间,计划贯通时间为2XXX年XX月XX日。

XXX隧道进口明暗分界线里程为DKXXX+XXX,根据XXX隧道的实际施工顺序,从隧道出口往进口方向开挖支护施工,机械设备均在隧道出口,隧道进口只进行进口明洞边仰坡开挖支护施工,确定贯通出洞里程为DKXXX+XXX。

隧道贯通根据开挖揭露的围岩情况,采用三台阶法和双侧壁导坑法相结合进行开挖支护施工,围岩情况较好时采用三台阶法开挖,围岩情况不好时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开挖方式采用弱爆破或人工开挖,进行弱爆破开挖时严格控制装药量。隧道掌子面开挖、支护至DKXXX+XXX时实施贯通方案,具体措施如下:

隧道贯通出洞前,测量班将XXX隧道的导线和高程控制点进行一次复测,复测结果必须符合高速铁路测量暂规的要求。

在隧道导线和高程控制点复测的基础上,复测XXX隧道的洞口及洞内导线和水准点,洞内导线点和水准点尽量靠近掌子面。

根据隧道设计图,XXX隧道进口段出洞里程处为Ⅴ级围岩地段,隧道埋深较浅,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支护施工,根据上下台阶法施工的特点及监控量测要求,重点加强地表沉降、拱顶沉降和收敛量测,在出洞里程约20m范围内将地表沉降、拱顶沉降及收敛量测点的布置间距进行加密,具体布置的量测断面里程为:DKXXX+495DKXXX+490DKXXX+485DKXXX+480DKXXX+476共五个断面。施工过程中,根据量测数据分析,采用与正常施工地段监控量测结果进行比较,同时按表1管理变形等级判断可正常施工,然后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U[0]/3≤U≤2U[0]

说明:(1)U——实测位移值;U[0]——最大允许位移值

(2)U[0]的取值目前在国内相应的规范、标准中没有明确的、确切的数据,经查询相关的文献资料及结合本工程实例,在变形初期,拱顶沉降项目,U[0]=10mm/d;水平净空收敛项目,U[0]=8mm/d;在变形稳定期,拱顶沉降项目,U[0]=1mm/d;水平净空收敛项目,U[0]=0.5mm/d。

洞内观察:查看掌子面开挖揭示的地质状况,围岩节理、裂隙是否发育,岩体完整性如何,开挖面有无渗漏水,并且做好记录。观察初期支护结构是否稳定,钢拱架是否存在变形现象,初支喷射混凝土有无开裂及局部起皮脱落现象,并做好标记、记录观察发展情况。

洞外观察:查看进口明洞边仰坡是否稳定,洞顶地表有无纵、横向裂缝,有没有沉陷现象,有就做好标示、记录观察发展情况。

3.4.1隧道进口首先做好洞顶截水天沟,保证隧道洞顶及明洞边仰坡的防排水。隧道进口洞口开挖前,在洞顶刷坡线以外5m按图纸要求并结合现场地形,及时修筑截水沟以防止仰坡范围内地表水下渗和减少对坡面的冲刷。洞顶有溪沟或排水沟槽应加强养护、整治,确保水流畅通,若岩层裂隙多,地表水有可能渗漏到隧道内时,应用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铺砌沟底,浆砌片石应用砂浆抹面。洞顶边、仰坡周围的排水系统在雨季前及边、仰坡开挖前完成。

3.4.2隧道进口开挖明洞边仰坡,明洞采用挖掘机开挖,分上下台阶开挖,局部岩石段采用弱爆破开挖,汽车运土,人工配合风镐刷坡,并随开挖随支护。明洞开挖要分段进行,分段开挖长度控制在设计图纸要求的长度以内。与暗洞相接段,至暗挖段拱顶开挖轮廓线高度时,垂直下挖至设定的上半断面底部,临时喷设混凝土封闭暗洞掌子面。边仰坡防护与明洞开挖同步进行,按设计图施工及时施工明洞边仰坡的锚杆、挂设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及时封闭坡面。锚杆采用Φ22的全螺纹砂浆锚杆,锚杆长度4m,间距为1.5m×1.5m,梅花型布置;钢筋网采用φ6,网格间距为25cm×25cm,全坡面布设;喷射C20砼厚度10cm。

3.4.4三台阶七步开挖法

3.4.4.1施工工序

1)、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φ50双层注浆超前小导管。弱爆破开挖1部,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0~1.5m,初喷4cm厚混凝土后架立钢拱架。施作锁脚锚管,钻设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2)、在滞后1部一段距离后,弱爆破左右交错开挖2、3部,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0m,初喷4cm厚混凝土后架立钢拱架。施作锁脚锚管,钻设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3)在滞后3部一段距离后,弱爆破左右交错开挖4、5部,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5~2.0m,初喷4cm厚混凝土后架立钢拱架。施作锁脚锚管,钻设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4)、分台阶开挖6部。

5)、开挖7部,隧底周边部分喷4cm厚混凝土后,施作钢拱架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6)分次浇筑仰拱及仰拱填充混凝土。

3.4.4.2施工注意事项

1)、隧道施工应坚持“若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

2)、开挖方式采用弱爆破或人工开挖,进行弱爆破开挖时严格控制装药量,减少爆破对岩体及初支体系的扰动。

3)、工序变化处的钢架及临时钢架均设锁脚钢管,且必须对锁脚钢管进行注浆,确保钢架基础稳定。

4)、钢架之间连接筋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及时施作并连接牢固。

5)、1、2、3部开挖循环进尺严格控制在1.0m,预留核心土的长度在3~5m为宜。

6)、仰拱及仰拱填充每环均一次性整体浇筑,严禁留纵向施工缝。

3.4.5双侧壁导坑法

3.4.5.1施工工序

1)、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φ50双层注浆超前小导管。开挖1部,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0m,施作1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中临时支护,架立钢拱架和临时钢架,钻设径向系统锚杆和锁脚锚管,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2)、开挖2部,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0m,施作2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中临时支护,架立钢拱架和临时钢架,钻设径向系统锚杆和锁脚锚管,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3)、开挖3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步骤及工序同1。

4)、开挖4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步骤及工序同2。

5)、开挖5部,喷8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下一循环拱部超前支护掌子面处),拱部架设钢拱架,钻设径向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6)、开挖6部,喷8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下一循环拱部超前支护掌子面处),拱部架设钢拱架,钻设径向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7)、分台阶开挖7、8部,喷8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导坑底部安设钢拱架封闭成环,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8)、逐步拆除临时钢架,分次浇筑仰拱及仰拱填充混凝土。

3.4.5.2临时支护参数

临时钢架采用I18轻型钢架,每榀钢架间距与主洞身钢架一致。喷混凝土采用C20,两侧壁部位厚18cm;φ25超前中空注浆锚杆,L=4.5m,间距0.4×3m(环×纵)。

3.4.5.3施工注意事项

1)、隧道施工应坚持“若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

2)、开挖方式采用弱爆破或人工开挖,进行弱爆破开挖时严格控制装药量,减少爆破对岩体及初支体系的扰动。

3)、工序变化处的钢架及临时钢架均设锁脚钢管,且必须对锁脚钢管进行注浆,确保钢架基础稳定。

4)、钢架之间连接筋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及时施作并连接牢固。

5)、1、2、3、4部之间错开的距离在2.0~3.0m为宜。

6)、临时支护的拆除应等洞身主体结构初期支护施工完毕并稳定后进行。

7)、施工中及时进行监控量测,及时反馈量测结果,分析洞身结构的稳定性,为支护参数的调整、二次衬砌的时机提供依据。

3.4.5隧道贯通后,在贯通断面接头处按剩余长度,不足一榀钢架宽度时按一榀钢架设立初期支护钢架。

4.3.1洞外储备200m的φ300钢管,必要时在拱顶两侧作竖向支撑,控制隧道沉降量及变形。

4.3.2洞外储备不少于10立方的10cm×10cm方木,作为抢险物资。

4.4安全防灾逃生预案

在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仍无法避免意外情况,如塌方等情况发生时,需要启动安全防灾逃生预案。

4.4.1若发现掌子面有掉砂或响声等不良现象园林施工组织设计(小品景观),应及时向洞外或机械后面隐蔽自己,以保证安全。

4.4.3对职工进行如人工呼吸等基本救生技能的培训,提高相互救援的能力。

4.4.4建立隧道逃生应急指挥组织机构,由项目部安全监察长任组长,成员由办公室、安质部及协调部门负责人组成。

施工中一旦发生塌方,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DBJ/T15-174-2019 广东省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营管理规范,以防止塌方的扩大和蔓延。

4.5.1及时撤出人员及设备,确保施工设备及人员的安全,派出现场安全监察哨。

4.5.3根据已制定的方案进行塌方处理,首先是加固未塌方地段,防止塌方地段的延伸。如为小量岩体沿节理面下滑形成的塌方,围岩整体较稳定,则及时清理塌方,对塌方处埋设WTD中空预应力锚杆、挂网、喷射砼进行支护;如为大塌方,已形成坑道堵塞,则应先对塌体进行注浆固结,然后用大导管或大管棚进行超前支护,通过时增加WTD25预应力锚杆及钢支撑、网喷砼、施作套拱,并及早进行该段的衬砌,衬砌时预留砼泵送口及注浆口,以便对塌穴用同级砼回填,确保工程安全。

©版权声明